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林庚
1學會把握關鍵句,快速理清文章結構。
了解文藝評論從文學現象入手,發現問題、分析、解決
2
問題的寫作思路。
理解“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不同意味,
3
明確“木葉”的藝術特征,體會古典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4提升鑒賞古典詩歌的審美能力,培養古典詩歌的審美情趣。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樹葉”
朱光潛說:“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
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字訓
其義,句貫其意”,逐步進入“字會、意會、情
會、理會、神會”的境界。”
今天,我們就通過《說“木葉”》一文,
對中國古典詩詞語言特質作一番探幽。
林庚,字靜希,我國現當代著名
。193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中文
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體詩集。
林庚先生歷任廈門大學,燕京大學,北京
大學中文系教授,出版過《春野與窗》《問路
集》等六部新詩集及古典文學專著《詩人李白》
《中國文學簡史》等。
在唐詩和楚辭的研究中卓有建樹,提出了著名的。年
少時“清華四劍客”(吳組緗、李長之、季羨林)之一;年老時“北
大中文四老”(吳組緗、王瑤、季鎮淮)之一。北大詩歌中心主任。
“喧鬧時代的隱退者”。
——吳組緗
錢理群
他純真、率真、赤誠,就像一個真正的孩子。
而這是做一個大師最大的特點。
袁行霈
他首先是一位詩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詩人,超越平庸
以達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極致。他有博大的胸懷和兼容的氣
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對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
所以他總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北大學子
他抬起頭,微微含笑,望著屋宇的東方,目光中
有堅毅,有安詳,有回憶,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
葛曉音
凡是見過林庚先生的人,都說他仙風道骨,從里到外
透出一股清氣。他的確是遠離塵囂。他的超然似乎是因為
無須介入世俗的紛爭……盡管本世紀不乏兼備詩才和學力
的通人,但像林先生這樣詩性和理性交互滲透在創作和學
問之中,并形成鮮明特色的大家卻很罕見。
“說”屬于文體,本文是文藝隨筆
(文藝短評);“”是文章論題,本文
是就古詩中“木葉”意象進行分析說理。
關鍵句
開頭總起句、過渡句、結尾總結句、語段的中心句、體現文章
主旨的句子、獨立成段的句子、反復出現的句子、抒情句、議論句
篩
選
信關鍵詞
息
序列詞、指示代詞、反復出現的詞、重點關聯詞(不但……而
且……因為,何況,但是,然而,因此),分離材料和觀點的詞
(例如、像、好像、假如、由此可見)
①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
說明“木葉”就是“樹葉”,但古詩中用“樹葉”的十分
②
少見。而“木葉”卻發展到了“落木”。
說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
③
理在“木”字上。
思④說明“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含有落葉的因素。
路
⑤說明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使“木”具有落葉的特征。
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征:透著黃色,在觸感上是干
⑥
燥的。
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在藝術形象
⑦
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
列舉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
“木葉”是為詩人所鐘愛的藝術形象。
理
思析“木”的兩個藝術特征,以及為什么。
路
總結全文,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作者說:“‘木葉’之于‘樹葉’,不過只是
一字之差。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
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金。”
試用表格的形式來分析“(葉)”與“(葉)”。
填寫下表,區別“(葉)”與“(葉)”
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情感)
1品讀吳均的“秋月照層嶺,寒風掃”與
曹植的“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思考詩句
中“高木”與“高樹”所營造的有何不同?
吳均的“秋月照層嶺,寒風掃”
秋:樹葉變黃掃:風大、猛烈
曹植的“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樹葉多,密密層層、悲風:強勁的風
起伏不平
高木
葉子越來越少,
“落木千山”的。
高樹
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
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葉子
越多,越綿密,感情越。
2“木”本身仿佛就含有一個的因素,這
正是“木”的,為什么“木”會
有這個特征呢?
聯想聯想
木頭、木料、木板樹干落葉
葉子落下來,光禿禿的
3“木”的另一個藝術特征:
聯想聯想
顏色觸感
4品味探討詩句“柔條紛冉冉,何翩翩。”
和“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下。”中“落
葉”與“木葉”的不同意味。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何冉冉,落葉何翩翩。
柔:樹枝的柔嫩
鮮嫩、飽滿、
冉冉:柔軟飽含水分
落葉——春夏之交飽含水分的繁密的葉子。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風吹
物而搖動的
樣子秋季,樹葉變黃,干燥下:樹葉的飄零
木葉——干燥微黃而飄零
概念季節顏色意味
對比
樹葉春夏綠色繁茂濕潤論證
分
干燥疏朗
析樹葉清秋微黃
綿密
問
題引用
落葉春夏之交/秋黃/綠色繁潤/干燥論證
落葉深秋黃褐色疏朗空闊
一“字”之差相去千里
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情感)
“木(葉)”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征
第一第二
讀者在讀到“木葉”的詩
木它本身就含有的句時,就能自然而然地聯
因素,“木”能讓人感想到
受到落葉的;的秋天氣息,它有衰
敗飄零之感,有離人的嘆
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
落葉嘆息
暗
示聯想
木葉微黃性漂泊
想象
干燥清秋
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征嗎?
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探究詩歌語言的特點。
通過對詩歌意象“木葉”藝術特征的學習,
為我們在以后的詩歌閱讀中提供了怎樣的?
暗示性
仿佛
。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
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
聯想
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與概念
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
的言說。
詩歌語言
得到啟示
詩歌的語言富于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
鑒賞詩歌,不僅要品嘗言內的意思,
而且要品嘗。
提問
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
‘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認為如何?
回答
“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理論色彩較強,不利于大
眾的接受與理解。
“說‘木葉’”,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有關
“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
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
詩人們鐘愛“木葉”
“木葉”成為
古詩很少用“樹葉”
詩人所鐘愛的發現問題
對象“木葉”與“樹葉
的不同”
代表樹干,含有落
說“木”的藝術葉的因素分析
暗示性
“木葉”特征及原因問題
微黃與干枯
概念上:相差無幾
小結“木
葉”“樹葉”總結
的異同
藝術形象:一字千里
——王國維《人間詞話》
談論交流
以“流水”意象為例,探究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阻隔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綿綿愁思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歷史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閑適悠然的自然風景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世事無常
”寄情與流水,但有長相思。”——相思
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定
的盛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
情。但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
系里,使之表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凌寒獨自開。(白雪世界,墻角飄來縷縷清香,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讓人發現那正怒放著一簇梅花)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讀注冊會計師考試標準化趨勢對考生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運維優化面試題及答案
- 農藝師考試實戰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的直接實踐要求試題及答案
- 花藝師考試中實戰經驗與理論知識的結合方式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并購重組市場的現狀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新趨勢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應試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模擬題目試題及答案
- 考生特質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分析
- GB/T 44744-2024糧食儲藏低溫儲糧技術規程
- 加工制作合同(儲存罐)
- DB11T 594.2-2014 地下管線非開挖鋪設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程第2部分 頂管施工
- DB11∕T 1832.17-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藝規程 第17部分:電氣動力安裝工程
- 出租屋轉租補充協議書范文范本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4年2個居間人內部合作協議書模板
- 【企業盈利能力探析的國內外文獻綜述2400字】
-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 1000題
- 《2008遼寧省建設工程計價依據執行標準》大建委發200875號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設和配置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