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25升華與凝華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備作業)(原卷版)_第1頁
124-125升華與凝華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備作業)(原卷版)_第2頁
124-125升華與凝華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備作業)(原卷版)_第3頁
124-125升華與凝華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備作業)(原卷版)_第4頁
124-125升華與凝華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備作業)(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412.5升華與凝華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是雪后老君山的幾幅圖片,下列美景中沒有涉及到凝華現象的是()A.白雪 B.云海C.冰凌 D.霧淞2.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所以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迫在眉睫,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工業廢水未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 B.洗完菜的水用來沖廁所C.使用節水器具 D.及時修理漏水龍頭3.白熾燈絲是由鎢絲制成的,長期使用燈泡會變黑,這種現象屬于()A.先升華后凝華 B.先蒸發后凝固C.先凝華后升華 D.先汽化后液化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現代工業的發展加劇了溫室效應B.地球上的水循環可以消除水資源危機C.地球上的淡水占總水量的80%D.陸地上90%的淡水以液體的形態存在5.水是生命的乳汁、經濟的命脈,是自然界奉獻給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關于地球上的水循環和水資源認知,錯誤的是A.水循環按照固態→液態→氣態的固定順序循環進行B.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C.大量開采地下水,會對環境造成損害D.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華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落向大地6.下列現象發生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一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②夏天,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將剛燒開的水倒入干冰(固態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騰一樣,水中有大量氣泡,同時水面上有大量“霧氣”。“霧氣”通過鼓風機噴入舞臺,即可制造“云霧繚繞”的舞臺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霧氣”是水蒸氣 B.“霧氣”的形成是汽化現象C.氣泡內主要是水蒸氣 D.“霧氣”的形成是液化現象8.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為固態,由甲到乙是凝華過程B.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汽化過程C.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熔化過程D.丙為氣態,由丙到甲是液化過程9.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①金屬盤下水滴變多②燒杯中冰變少③推動活塞液態乙醚變多④碘錘中碘顆粒變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裝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裝的是干冰(溫度可以低到-78.5℃).現在把它們放在20℃的同一房間中,一段時間后,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的內壁M側結了一層霜,乙的外壁Q側結了一層霜B.甲的內壁M側結了一層水,乙的外壁Q側結了一層霜C.甲的內壁M側有水珠,乙的內壁P側有一層霜D.甲的外壁N側有水珠,乙的外壁Q側有一層霜二、多選題11.生活處處有物理,對以下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小水滴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場里的草葉上掛滿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見了,卻看到了薄薄的一層霜,有人認為霜是由露變成的C.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樟腦丸升華為氣體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冰化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2.在學習升華和凝華這部分內容時,同學們在試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并塞緊蓋子.小陽同學將試管放入熱水中加熱,小明同學將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已知常壓下,碘的熔點為113.6℃,碘的沸點為184.25℃,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40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陽和小紅的試管中都會出現紫色碘蒸氣B.小陽的實驗證明碘能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C.小紅的實驗證明碘能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D.小陽和小紅的實驗都能證明碘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三、填空題13.物質從________變為________叫升華,從________變成________叫凝華.物質在升華過程中要________;在凝華的過程中要________.14.電冰箱在使用過程中,液態制冷劑在冷凍室的管子里

__

,發生

___

;在冷凝器中

____

,發生

________

(填:“吸熱”、“放熱”,及物態變化名稱).15.俗話說:“霜前冷,雪后寒”,這是因為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形成的,要放熱,空氣溫度低時,才能使水蒸氣放熱,所以霜凍前空氣溫度一定很低,這就是“霜前冷”的現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態變化),要從周圍空氣中________熱量,空氣的溫度要降低,這樣我們感到雪后寒。16.下列各種現象分別是那一種物態變化。①夏天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了是_______現象。②夏天揭開冰棒包裝紙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汽”是______現象③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最后“消失”了是______現象④嚴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內表面上有一層冰花是_____現象其中放熱過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序號①②③④)。17.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放入鋁罐里一段時間,罐外壁結了一層霜,如圖,這層霜是由________經過________這種物態變化形成的。寒冬,坐滿人的汽車門窗緊閉,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車窗上,水蒸氣變成水珠會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水珠會出現在車窗的________(選填“內側”或“外側”)。18.小皓在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碘的熔點為113.7℃。采用圖中的兩種方式加熱,圖甲的碘顆粒吸熱會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下同),圖乙中的碘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圖甲中的物態變化外,還可能會______;兩種方式停止加熱后,“碘錘”中的碘蒸氣會______。19.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將玻璃片蓋嚴在燒杯上,先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觀察到碘吸熱后產生了大量的紫色碘蒸氣,如圖甲所示;撤去酒精燈,使燒杯冷卻,觀察到玻璃片上附著固態的碘,如圖乙所示。圖甲說明,碘______需要吸熱;圖乙說明,玻璃片上附著固態的碘是由于碘蒸氣________放出熱量后形成的。20.如圖甲,在試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將氣球緊套在試管口,過一會氣球會鼓起來,原因是干冰______;放置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外壁出現了白霜,如圖乙,這是由于干冰發生上述變化時需要吸熱,使試管底部溫度降低,從而導致外壁上有______成霜.21.如圖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這就是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1)請依次寫出劃線處涉及的物態變化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四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吸熱的是:________、________;(3)我國屬于缺水國家,節約用水應從我做起,請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兩項節水措施.①________②________.22.如圖所示,圖中tA、tB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在特定條件結合物態變化知識分析:(1)若該物質的溫度為t,且tA<t<tB,該物質處于_____態(2)若該物質的溫度由Ⅱ區域到I區域時,該物質要_____熱.(3)若該晶體物質由Ⅲ區域的狀態直接到Ⅰ區域狀態時,該晶體物質發生_____的物態變化.(4)若該物質溫度剛達到t,且t=tA,繼續短暫加熱,該物質的溫度會_____(選填“上升”或“不變”).(5)若該晶體物質為氧,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氧氣的溫度處于_____區域(選填“I”、“Ⅱ”、“Ⅲ”).四、實驗題23.為觀察霜是如何形成的,小旋在實驗室里進行相關實驗。把適量干冰放入鋁罐里,一段時間后鋁罐外壁結了一層霜,如圖甲所示。(1)在小旋把溫度計玻璃泡剛插入碎干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這是干冰的溫度嗎?簡要寫出你的分析過程。______。(2)簡要說明霜是如何形成的______。(3)本實驗中,干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_____。它是如何實現這個作用的?______。24.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是常用的一種制冷劑,小明使用干冰做了下面幾個實驗.(1)把干冰放入試中,在試管口套氣球(如圖甲),氣球會鼓起來.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的外壁出現了白霜(如圖乙).這是由于試管中干冰_________________(物態變化名稱)成氣態的過程中___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使試管溫度降低,__________________在試管外壁_____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形成霜.(2)取一塊干冰放入常溫下的水中(如圖丙),杯中的水立即“沸騰”了,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現大量“白氣",關于此現象下列說法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水中的氣泡,它的形成與水沸騰實驗中氣泡形成原因相同B.氣泡內主要是氣態的二氧化碳C.“白氣”是氣態的二氧化碳D.“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25.某物理興趣小組在學習物態變化知識時做了如下實驗:(1)在密封的碘錘內放入適量的碘顆粒:將碘錘在熱水中加熱。你會看到瓶內出現_____,而碘晶粒逐漸消失;將碘錘從熱水中拿出,過一會兒在瓶壁上會出現紫色碘顆粒,在瓶上方的凹槽內滴幾滴水,發現水變熱,這說明:_____。(2)為了通過直觀現象說明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易升華這一特點,該小組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方案1:將一小塊干冰放入一癟的保鮮袋中,并將袋口扎緊,很快看到保鮮袋鼓起,里面充滿無色透明氣體,如圖乙所示。(為安全起見,袋口不能太緊)方案2: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觀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氣,如圖丙所示。①方案2中,水面上的大量“白氣”是_____(選填“水蒸氣”、“液態水”“二氧化碳氣體”),氣泡的主要成份是_____(選填“白氣”、“二氧化碳氣體”或“水蒸氣”),此實驗中杯中水溫會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②你認為方案_____可以達到實驗目的(選填“1”或“2”、或“1和2”)。26.如圖是小紅做“觀察碘升華”的實驗裝置.她的操作是:在燒杯中放少量的碘,燒杯口放一只裝有冷水的燒瓶,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凝固點)、沸點(℃)(1)結合你的探究經歷,描述小紅觀察到的實驗現象.____(2)交流評估時,小明查閱了部分物質的熔點、沸點(見表),他發現碘的熔點是113.6℃,碘的沸點是184.25℃,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約400℃,他認為小紅所做的實驗中,碘可能經歷了由固態到液態再到氣態的變化過程,小紅的實驗并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請你針對小明的質疑,選用上述器材或補充必要的輔助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寫出實驗方案并扼要說明.____27.以下是我們前不久做的兩個實驗:A.如圖甲對碘錘緩慢加熱,會看到碘錘內充滿__________,停止加熱,會看到錘內壁和頂部出現__________。依據_____________現象,判斷這種物態變化是固態和氣態之間的直接變化。停止加熱,溫度降低,碘蒸氣才能凝華,說明凝華__________熱。B.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1)采用這種“水浴法”加熱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2)應選用顆粒___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3)圖丙是某同學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一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冰屬于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4)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該物質在10分鐘時處于____________態.;該物質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續的時間是_________min.(5)分析丙圖可知,該物質固態比液態時升溫_________。(選填“快”或“慢”)28.如圖是小紅做“觀察碘升華”的實驗裝置。她的操作是:在燒杯中放少量的碘,燒杯口放一只裝有冷水的燒瓶,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凝固點)、沸點(℃)物質

酒精

煤油

熔點(凝固點)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點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結合你的探究經歷,描述小紅觀察到的實驗現象。(2)交流評估時,小明查閱了部分物質的熔點、沸點(見表),他發現碘的熔點是113.6℃,碘的沸點是184.25℃,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約400℃,他認為小紅所做的實驗中,碘可能經歷了由固態到液態再到氣態的變化過程,小紅的實驗并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請你針對小明的質疑,選用上述器材或補充必要的輔助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寫出實驗方案并扼要說明。29.小偉正在做物態變化的兩個相關實驗,請完成下列相關的填空。(1)第一個實驗在圖甲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2)第一個實驗中,小偉將此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體),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同時每隔10s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最終得出溫度計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對于A、B、C三個時刻,圖像中的哪一時刻表示冰完全熔化?______。溫度計內的液體在哪個時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