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文本內容分析】《沁園春·長沙》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屬課內講讀課。本單元旨在指導學生品味、鑒賞現代新詩。而這首詞內容是現代的,但形式是傳統的,在這一點上與本單元其它課文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上好這節課具有深遠而積極的意義。《沁園春·長沙》整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斗志。【學情分析】高一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文本感知能力,但剛從初中升上高中,思維方式仍偏感性認知而缺乏理性分析能力,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初步具有鑒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且高中語文教材中獨此一新詩單元,本篇更是其中唯一舊形新作的詩歌,故而無可避免地擔當起初步培養學生對新詩的鑒賞能力的重任。【教學目標】詩歌的語言是凝練的、表達是含蓄的,詩歌是通過意象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意象是詩的本質。根據詩歌的這些特點,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和學生的自身特點,本課定下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領會詩歌抒情性的特點,把握詩歌的情感走向。2.過程和方法:仔細探討品味詩歌語言,把握其精練、準確的特點。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體會詩人崇高的情懷及豪情壯志。【教學重難點】詩歌重在品味,優美的詩篇都是用豐富的意象營造出新穎的意境,借助凝練的語言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篇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把品位的重點、鑒賞的目標都應放聚焦于意象、意境、語言和情感四個方面,故而我將結合詞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情感設為教學重點;將讓學生從意象的角度來把握詞作中關于湘江秋景的描寫,領悟偉人的博大情懷以及人格魅力設為教學難點。【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膾炙人口,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字句熱血澎湃,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愿影響至今,而這些都是他們在青少年時確立的志向。立志是成才的動力,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沁園春·長沙》,就是作者青年時的志向與抱負的藝術寫照。(配合以PPT課件橘子洲的圖像,后切換至標題頁,顯示課題《沁園春·長沙》)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毛澤東,湖南湘潭人,字潤之,筆名子任。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沁園春·長沙》這首詞寫于1925年,即北伐戰爭開始的前一年,當時農民運動在全國十幾個省開展起來,毛澤東同志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農民協會,創建了湖南農民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毛澤東同志從韶山前往廣州創辦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絢麗的秋景,回憶往昔的歲月,寫下了這首詞。三、基礎解題“沁園春”是詞牌名,它規定了一首詞的字數、平仄、押韻等。“長沙”是詞的標題,它揭示詞的內容。在這首詩中,毛澤東用舊體詩的形式來反映現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故而本詩仍屬現代詩歌。四、初步感知結合注釋,識記生字“舸、崢嶸、遒遏”,并強調“糞土”的意動用法。五、研讀課文上闋:1、提問:“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開頭三句點明了什么?“獨立”兩字寫出了什么意境?明確:(1)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2)寫出獨自一人來此游覽,遠望、凝思的情狀,更表現出了無產階級偉大領袖在革命斗爭的驚濤駭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描繪了一幅獨立寒秋圖。2、提問:“看”字領起下面哪幾句?這些句子的內涵應怎樣理解?明確:(1)“看”字領起內容:“萬山紅遍...萬類霜天競自由”,描繪了詩人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2)詩人從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的空間順序,很符合人觀察事物的自然順序。3、提問:找出這首詞中主要運用了哪些意象?并各用一個最具有表現力的詞來說說各個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確:萬山(紅遍):紅之廣闊層林(盡染):紅得深透漫江(碧透):江水溢滿清澈之極百舸(爭流):千帆爭發充滿生機鷹擊(長空):矯健有力魚翔(淺底):輕快自由萬類(競自由):昂揚奮進強調:主席這段即景氣魄極大,展示了偉人的博大雄懷和凌云壯志。短短幾句話寫出了山、樹、水、船、鷹、魚乃至世間萬物的情態,有遠景如萬山、層林,有近景如長江、百舸等,又有靜景如山、林,亦有動景如爭流的帆船,翱翔的雄鷹,水中的游魚,即景狀物下筆闊綽,氣度非凡。4、提問:上闋后三句與前面內容的關系是什么?明確:前面內容是即景,后三句是抒情,詞句連貫直下,也為下文的抒情準備了充足的背景氣氛。下闕:5、學生齊讀下闋詩詞,思考以下問題:“憶”字領起下闋哪幾句?這幾句的內涵是什么?明確:(1)領起“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2)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風采煥發,才華橫溢,革命熱情奔放,奮發有為,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批評惡濁的,表揚善良的文章。把反動統治者視如糞土,作者所憶的是當年的崢嶸歲月。6、提問:最后3句在表達上的作用是什么?明確:以設問句結尾,但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7、歸納下闋思路:下闋抒情,通過回憶,形象地概括了共產主義戰士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表達了作者的雄心壯志。六、寫作特點1、借景抒情上闋即景抒情自然引出問題,下闋由憶巧妙作答,思路清晰。上闋頭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環境。然后一個“看”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畫。詩人從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即景動靜、遠近結合,對照鮮明,生機蓬勃。最后一句由眼前的山、樹、水、船、鷹、魚,一下擴展到世間萬物,并對在寒秋嚴霜下的萬物蓬勃活躍,奮發自強的情狀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自然地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準備了氣氛。下闋從上闋的獨自舊地重游,自然聯想到過去的戰友,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一個“憶”字又統領八句,概括了早期共產主義戰士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最后以設問句結尾,對上闋的問題作了藝術的回答。2、極富表現力的語言本詞語言,用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力。如“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層”字表現出樹林的重重迭迭,“染”字則活畫出岳麓山一帶楓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樣的壯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寫的是近景,“漫”字寫出了江水溢滿之狀,“透”字表現出江水碧綠清澈,“百”字寫舸之多,而一個“爭”字,則給碧綠無塵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出千帆競發,爭先恐后的熱烈場面。“鷹擊長空”用“擊”而不用“飛”,準確地形容了雄鷹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矯健勇猛的雄姿。“魚翔淺底”用“翔”而不用“游”,精當地把鳥不扇動翅膀盤旋回飛的狀態,用來描寫游魚在水中自如輕快的神態,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