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_第1頁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_第2頁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_第3頁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_第4頁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23/TXXXX—XXXX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種質資源圃營建的資源圃規劃與選址、收集保存

對象與方法、資源圃營建、資源圃管理、病蟲害防治、資源觀測與評價、生產檔案等。

本文件適用于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3術語和定義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4資源圃規劃與選址

4.1原則

按照自然地理分布區域,分區收集及異地保存芍藥種質資源。

4.2選址

應選擇交通便利、易長期保存、排灌良好、周圍沒有花粉污染、災害因子較少的地點建圃。選擇地

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pH值為6.5~8.0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的規定,農

田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5084的規定,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要求。

5收集保存對象與方法

5.1收集保存對象

收集野生種、地方品種、國內引進品種、國外引進品種、育成品種等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經濟價值

或科學研究價值的芍藥種質資源,包括種、變種、品系、品種等。

1

DB23/TXXXX—XXXX

5.2收集方法

5.2.1種子收集

8月中旬至9月初采集成熟果實,將飽滿的種子陰干,盡快播種。

5.2.2種苗收集

收集種源、純系、雜交系以及優良單株的播種苗、優良無性系苗等。

5.3保存數量

保存的每份種質資源數量≥5株,保存資源≥200份。

5.4信息登記

接受種質資源時應詳細記載種質名稱、學名、編號、收集方法、收集地點、收集材料類型、收集數

量、資源用途、來源地地理信息、原保存單位信息、提供人、收集人、收集日期等。見附錄A。

6資源圃營建

6.1功能分區

6.1.1保存圃

以物種為大區,大區內按野生種、地方品種、國內引進品種、國外引進品種、育成品種分區定植。

6.1.2繁育圃

根據需要設置播種繁育區、無性繁育區、試驗區和苗齡成熟待出圃區。

6.2基礎設施建設

6.2.1灌溉設施

應有固定或移動的灌溉設施。

6.2.2排水系統

根據資源圃地形地勢、暴雨徑流和地質條件修建完善排水設施。

6.2.3道路

設置支道和作業道,支道寬度2.0m~3.5m,作業道寬度1.0m~1.5m。

6.2.4庫房

可根據實際需求確定庫房建筑面積,以≥50m2為宜。

6.2.5標牌

應按種質資源圃、分區、栽植行、品種等設置各類標牌。見附錄B。

6.3整地

2

DB23/TXXXX—XXXX

清除田間雜物,土壤深翻30cm~35cm,施餅肥150kg/667m2~200kg/667m2或腐熟的農家肥

1000kg/667m2~1500kg/667m2,同時施入8kg/667m2~12kg/667m2的辛硫磷顆粒劑,整平、耙細。

宜起壟,壟距60cm~65cm,壟高20cm~25cm。藥劑使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規定,

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

6.4定植

6.4.1定植時間

裸根苗應秋季土壤封凍前50d~70d內進行,容器苗整個生長季均可進行。

6.4.2定植方法

穴植,穴深25cm~35cm、穴徑20cm~30cm,每穴1株,將種苗放正,根系分布均勻、舒展,

覆土到一半時,向上略提植株,逐層填土壓實,栽植深度以根頸部位與地表平齊或略高于地表為宜,栽

后澆透水。

6.4.3繪制定植圖

定植完成后,應現場繪制定植圖,標明每份種質在資源圃內的具體位置。

7資源圃管理

7.1水分管理

生長期適時澆水,遇澇及時排水。灌溉水應符合GB5084的規定。

7.2中耕除草

生長期結合中耕除草2次~3次。

7.3施肥管理

從第二年開始,每年早春萌芽時和花謝后各施1次三元復合肥15kg/667m2~30kg/667m2

(N:P:K=15:15:15)。入冬前,施餅肥150kg/667m2~200kg/667m2,鉀肥20kg/667m2~30kg/667

m2,條施或穴施。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

7.4越冬管理

入冬前對新栽苗進行培土防寒,培土厚度高出地面4cm~6cm。澆足封凍水,翌年萌芽時撤除覆

土,及時澆灌返青水。

8病蟲害防治

8.1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須使用化學防

治時,藥劑使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規定。

8.2主要病害防治

8.2.1銹病

3

DB23/TXXXX—XXXX

發病期可用粉銹寧可濕性粉劑、三唑酮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施防治。

8.2.2葉斑病

發病期可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防治。

8.2.3白粉病

發病期可用百菌清、代森錳鋅等藥劑防治。

8.3主要蟲害防治

8.3.1紅蜘蛛

發病期可用苯丁噠螨靈乳油、阿維菌素等藥劑防治。

8.3.2蚜蟲

發病期可用魚藤酮、除蟲菊素乳油等藥劑防治。

9資源觀測與評價

9.1種質資源觀測

每年應對各種質資源的植物學特征、生物學特征、生態適應性、抗逆性等進行觀測。

9.2種質資源評價

應對保存的種質資源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a)植物學特征:植株、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主要形態特征;

b)生物學特性:物候期、生長習性、種子特性等;

c)抗病蟲特性:對主要病蟲害的抗性;

d)抗逆性:對旱、澇、寒、熱、鹽堿等不良環境的抗性;

e)適應性評價:不同品種間、原產地特性的比較。

10生產檔案

應建立生產檔案,內容包括:資源圃規劃與選址、收集保存對象與方法、資源圃營建、資源圃管理、

病蟲害防治、資源觀測與評價等。

4

DB23/T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

芍藥種質資源登記表

A.1芍藥種質資源信息登記見表A.1。

表A.1芍藥種質資源信息登記表

種質資源名稱

中文名拉丁名

編號收集數量

1野生種2地方(農家)品種3國內引進品種4國外引進品種5育成品

類型

種6其他(可注明)

收集方法

原用途1綠化2切花3藥用4其他(可注明)

1生長勢強2觀賞性強3適合做切花4適合入藥5抗病6抗蟲7耐寒8

主要特征

耐熱9耐水濕10其他(可注明)

繁殖方式苗齡

生長特征

形態特征

生態習性

提供人

收集人收集日期

備注

5

DB23/TXXXX—XXXX

A.2芍藥種質資源信息登記見表A.2。

表A.2芍藥種質來源信息登記表

種質資源名稱

原產地

來源地

經度緯度海拔

土壤類型立地條件

原保存單位

原收集人收集時間

備注

6

DB23/T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

標牌制作要求表

B.1標牌制作要求表見表B.1。

表B.1芍藥種質資源圃標牌制作要求表

標牌類型標牌材質與規格標牌內容和編寫要求標牌設置標牌更新

資源圃名稱、面積、保存整個資源圃設置損壞或文字不清

用磚混、鋼筋混凝土、

種質數量、建設年份、主1塊,放在交通方或種質數有較大

種質資源圃不銹鋼等制作,長

管單位、技術支持單位和便且醒目的主入變化時應及時更

300cm、寬250cm

建設單位等口新

用鋼筋混凝土、大理標牌內容為分區、區組編

每個分區、每個區損壞或文字不清

分區、區組石、不銹鋼等制作,號,用羅馬數字印刻在標

組設置1塊時應及時更新

長50cm、寬20cm牌上端1/3區域內

用鋼筋混凝土、大理栽植行或水平條帶編號,每個栽植行或水

栽植行或水平損壞或文字不清

石、不銹鋼等制作,用阿拉伯數字印刻在標平條帶兩端各設

條帶時應及時更新

長40cm、寬15cm牌上端1/3區域內置1塊

用鋼筋混凝土、大理種、品種、無性系等編號,每個種、品種、無

種、品種、無損壞或文字不清

石、不銹鋼等制作,印刻在標牌上端1/3區性系的起始端設

性系時應及時更新

長40cm、寬15cm域內置1塊

7

ICS65.020.01

CCSB05DB23

黑龍江省地方標準

DB23/TXXXX—XXXX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23/TXXXX—XXXX

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種質資源圃營建的資源圃規劃與選址、收集保存

對象與方法、資源圃營建、資源圃管理、病蟲害防治、資源觀測與評價、生產檔案等。

本文件適用于芍藥種質資源圃營建。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3術語和定義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4資源圃規劃與選址

4.1原則

按照自然地理分布區域,分區收集及異地保存芍藥種質資源。

4.2選址

應選擇交通便利、易長期保存、排灌良好、周圍沒有花粉污染、災害因子較少的地點建圃。選擇地

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pH值為6.5~8.0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的規定,農

田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5084的規定,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要求。

5收集保存對象與方法

5.1收集保存對象

收集野生種、地方品種、國內引進品種、國外引進品種、育成品種等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經濟價值

或科學研究價值的芍藥種質資源,包括種、變種、品系、品種等。

1

DB23/TXXXX—XXXX

5.2收集方法

5.2.1種子收集

8月中旬至9月初采集成熟果實,將飽滿的種子陰干,盡快播種。

5.2.2種苗收集

收集種源、純系、雜交系以及優良單株的播種苗、優良無性系苗等。

5.3保存數量

保存的每份種質資源數量≥5株,保存資源≥200份。

5.4信息登記

接受種質資源時應詳細記載種質名稱、學名、編號、收集方法、收集地點、收集材料類型、收集數

量、資源用途、來源地地理信息、原保存單位信息、提供人、收集人、收集日期等。見附錄A。

6資源圃營建

6.1功能分區

6.1.1保存圃

以物種為大區,大區內按野生種、地方品種、國內引進品種、國外引進品種、育成品種分區定植。

6.1.2繁育圃

根據需要設置播種繁育區、無性繁育區、試驗區和苗齡成熟待出圃區。

6.2基礎設施建設

6.2.1灌溉設施

應有固定或移動的灌溉設施。

6.2.2排水系統

根據資源圃地形地勢、暴雨徑流和地質條件修建完善排水設施。

6.2.3道路

設置支道和作業道,支道寬度2.0m~3.5m,作業道寬度1.0m~1.5m。

6.2.4庫房

可根據實際需求確定庫房建筑面積,以≥50m2為宜。

6.2.5標牌

應按種質資源圃、分區、栽植行、品種等設置各類標牌。見附錄B。

6.3整地

2

DB23/TXXXX—XXXX

清除田間雜物,土壤深翻30cm~35cm,施餅肥150kg/667m2~200kg/667m2或腐熟的農家肥

1000kg/667m2~1500kg/667m2,同時施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