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預習導學案(含答案)
第5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預習導學案
1.理解文章的觀點,把握其思路,感受文章體現出來的嚴正立場和充沛氣勢。(重點)
2.思考作者是怎樣選擇新聞事實來支撐觀點的,體會其開闊的視野和運用事實的技巧。(難點)
3.掌握新聞評論基礎知識,了解其寫法特點。(重點)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紹
“鐘聲"是《人民日報》國際評論署名。2008年11月《人民日報》推出了以“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這一署名的評論,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
“鐘聲"是“中國之聲”的簡稱,暗中蘊含有“警世鐘聲"的寓意。取“鐘聲”這個筆名,是因為國際部記者和編輯針對一些重要的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希望發出中國自己的聲音。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涉及中國的國際事務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越來越多。作為中國的權威媒體之一,《人民日報》有義務對一些重要的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針對一些國際社會的不實指責進行反駁。
參與“鐘聲"文章寫作的是《人民日報》國際部的編輯和記者,每篇文章都經過多人討論修改,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2.故事背景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定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到國家層面。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人民日報》發表此文,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警醒世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
3.國家公祭日來源。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
從1994年開始,江蘇和南京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日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鐘、敬獻花圈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2014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了首個公祭日,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二、文體知識介紹
1.新聞評論概念
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事論理,就實論虛,有著鮮明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簡而言之,新聞評論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象發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一種文體。
2.新聞評論的特點
新聞評論一般具有時效性、針對性、準確性、說理性和思想性的特點,也就是:①因時而評,新聞性強;②緣事而發,寓理于事;③內容貼近,題材廣泛;④大眾視角,公民寫作。
新聞報道與新聞評論的區別
①新聞報道傳播事實信息,新聞評論發表意見信息;
②新聞報道以敘述為主,新聞評論以議論為主;
③新聞報道的主要作用是告知信息、傳播信息;新聞評論則旨在針砭時弊、引導輿論。
類別報道形式報道對象主要作用表達方式
新聞報道現場直播、記錄報道等傳播事實信息告知信息、傳播信息敘述為主
新聞評論弘揚真善美、鞭策假丑惡發表意見信息旨在針砭時弊、引導輿論議論為主
三、寫作特點
1.思想深刻,說理性強。文章圍繞第四次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展開,闡明了國家公祭的意義和必要性,既有全世界正義之士的紀念,又有日本右翼勢力的癡心妄想,擺事實,講道理,站在維護世界和平的高度闡明觀點,認識有高度,思想針對性強。
2.事實清楚,準確性強。這篇新聞評論中作者大量運用事實,特別是美國、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國的相關事實來闡明自己的認識,印證觀點,并且引用原材料,大大增強了評論的真實性和說服力,使文章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
四、課文內容解讀
本文就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這一新聞事實發表評論,指出南京大屠殺是人類共同的記憶。通過全世界正義之士以不同方式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活動與日本右翼分子扭曲歷史、美化侵略戰爭的頑固態度相對比,強烈譴責了日本右翼分子的無恥行徑,表達了中國保衛人民和平生活、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與磅礴力量。
五、文章結構與內容分析
課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要概括舉行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的基本情況,提出觀點。
第二部分(2—4段):論述“我們舉行國行公祭儀式”的背景和意義。
第三部分(5—6段):介紹南京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運轉變,傳達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念。
結構圖解
一、預習案。
1.文學常識填空。
(1)“鐘聲”是“"的簡稱,暗中蘊含有“”的寓意。它是國際評論,以“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自2008年11月推出后產生了較大影響。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
(2)年月日,侵華日軍在中國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人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___慘案。年月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野蠻(mán)抵賴(lài)警惕(tì)國行公祭(jì)
B.悼念(diào)顛倒(diān)囈語(yì)鑄茲寶鼎(zī)
C.隆重(lóng)修憲(xiān)大肆(sì)祀我國殤(shāng)
D.大阪(fǎn)變遷(qiān)誓言(shì)辱沒真相(mò)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國殤()(2)殺戮()(3)慘絕人寰()
(4)篡改()(5)囈語()(6)振聾發聵()
(7)野蠻()(8)緬懷()(9)矢志不渝()
4.根據拼音填寫所缺詞語。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dǐlài)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yòuyì)分子仍在夢中(yìyǔ)。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zhènlóngfākuì),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dùnxíng)。
5.根據下面句子的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1)為國犧牲的人。文中指死難的軍民。()
(2)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
(3)世上還沒有過的悲慘,形容悲慘到了極點。()
(4)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5)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我們要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B.這場編鐘古樂和西洋樂的混搭合奏,振聾發聵,令不少觀眾大呼過癮。
C.潮漲了會退,月滿了會虧,滄海桑田,白云蒼狗,不能期望任何一個特定的事物能永恒地存在。
D.只有終生恪守青年時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7.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空白處,正確的一項是()
(1)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____國家公祭日的初衷。
(2)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____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3)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____死難同胞。
(4)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度仍然____。
A.創立造成悼念頑固B.設立制造悼念頑固
C.設立制造追念堅固D.創立造就哀悼固執
8.閱讀下列一則新聞,然后按要求答題。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周婷玉)“我們會銘記先烈的遺志,我們將傳承民族的精神。勿忘國恥,珍惜和平……”200余名青少年代表1日齊聚于長城腳下莊嚴宣誓。“全國青少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在激昂的宣誓聲中啟動。
這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主要包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網上知識競答,從4月1日開始,到8月15日結束;“民族魂"血鑄中華”等千家網站發起第四屆“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清明節網上獻花活動;另外還有《長城》個性化專用郵票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專題郵品發行和郵展活動等。
(1)用一句話概括上面新聞的要旨。
(2)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把這則消息告訴你的同學,好讓他也在網上參加這次活動。
我對同學說:
二、探究案。
1.課內閱讀理解。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①“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80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②“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球郵報》近日發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南京大屠殺發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地亞哥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③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度仍然頑固。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爭的書籍,大規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今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抵賴,扭曲歷史,美化戰爭,顛倒黑白,并企圖通過修憲復活軍國主義。那些人以丑態百出的表演,妄圖辱沒真相和良知。
④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頑固,越會引起愛好和平的人們高度警惕。今年11月,日內瓦裁軍會議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講的資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囈語。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⑤80年,滄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紐約時報》在一則報道中寫道:“大規模搶劫、侵犯婦女、殺害平民……日軍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今年9月,國際和平城市協會宣布,南京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項目執行會長弗雷德·寇茲指出,南京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戰火摧殘的一個典型,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
⑥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證和平是何等珍貴。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新聞評論,強調就事論理,需要很好地處理記敘和議論的關系。請你結合上文第②自然段的內容,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2.第⑤自然段中引用《紐約時報》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一則報道,有什么作用?
3.結合上文有關內容,說說“南京"這座城市由“恐怖之城”變為“和平之城”,有什么意義?
4.以本文和《“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為例,區別新聞評論和新聞特寫的不同?
2.課外閱讀理解。
中國首次以國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殺遇難者
章利新石瑩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刺耳的防空警報13日上午響徹南京城上空。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此舉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胸佩白花出席儀式。
“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說。
77年前此日,侵華日軍攻陷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施以長達六周燒殺淫掠的暴行,至少30萬平民罹難,制造了二戰中的大慘案之一。
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的共同名義舉行,所在地點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其下就是埋葬死難者尸骨的“萬人坑"之一。
公祭開始,全場高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隨后,防空警報拉響,車輛輪船汽笛長鳴,人們低頭默哀,抽泣聲依稀可聞。一分鐘后,《安魂曲》響起,禮兵將8個巨大花圈安放于“災難墻”前。接著,77名青少年朗讀《和平宣言》。
習近平和85歲的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及遇難者遺屬、13歲的阮澤宇一起,為“國家公祭鼎"揭幕。
鼎自古是中國祭祀重器。古銅色的“國家公祭鼎”,鼎身和底座重2014公斤,底座重1213公斤,寓意2014年12月13日。
大屠殺中,阮澤宇的先人被日軍刺死。夏淑琴一家9口有7人遇難:祖父、外祖母和父親被日本兵用槍打死,母親和兩個姐姐被輪奸后刺死,一歲的小妹被摔死。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2月通過立法,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77年后的公祭,被此間輿論認為非常必要。近年,日本右翼為歷史翻案動作頻仍,試圖推翻二戰后國際秩序。
在明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來臨之前,中國重申維護世界和平。同時,中國進入民族復興關鍵階段,愛國主義成為凝聚13億人建設強大國家的動力。
習近平強調:“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以國家之名公祭,是為了讓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
大屠殺幸存者和遺屬、國共兩黨抗戰老兵、外國友人以及各界人士一萬人參加公祭。
大屠殺中對中國百姓施以援手的外國人的后人,以及《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已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父母,也來到公祭現場。
一些日本人也在公祭日來到南京。“中國人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公祭,應該成為和平信號傳遞的新起點。"日本真宗大谷愿寺研究員山內小夜子說。
1.說說第一段寫了哪些內容。
2.本文主體部分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3.說說本則消息在材料組織上有何特點。
4.說說最后幾段為何提到眾多參與公祭的人員。
第5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預習導學案(含答案)
一、預習案。
1.文學常識填空。
(1)“鐘聲”是“"的簡稱,暗中蘊含有“”的寓意。它是國際評論,以“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自2008年11月推出后產生了較大影響。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
(2)年月日,侵華日軍在中國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人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___慘案。年月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答案】(1)中國之聲警世鐘聲人民日報
(2)1937年12月13日南京四十多三十多萬南京大屠殺2014年12月13
【詳解】(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鐘聲”是人民日報國際評論署名。是“中國之聲"的簡稱,把“中”字改成“鐘”,蘊含“警世鐘聲”的寓意。2008年11月人民日報推出了“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這一署名評論,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
(2)本題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
南京大屠殺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侵華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慘案中,我國遇難同胞超過30萬。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野蠻(mán)抵賴(lài)警惕(tì)國行公祭(jì)
B.悼念(diào)顛倒(diān)囈語(yì)鑄茲寶鼎(zī)
C.隆重(lóng)修憲(xiān)大肆(sì)祀我國殤(shāng)
D.大阪(fǎn)變遷(qiān)誓言(shì)辱沒真相(mò)
【答案】A
【詳解】B.悼——dào;
C.憲——xiàn;
D.阪——bǎn;
故選A。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國殤()(2)殺戮()(3)慘絕人寰()
(4)篡改()(5)囈語()(6)振聾發聵()
(7)野蠻()(8)緬懷()(9)矢志不渝()
【答案】shānglùhuáncuànyìkuìmánmiǎnyú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漢字字音的掌握。“國殤”意思是為國犧牲的人,“殤"讀作“shāng”;“殺戮"意思是大量殺害、屠戮,“戮”讀作“lù";“慘絕人寰”指人世間沒有過的悲慘,形容慘痛到了極點,“寰"讀作“huán”,不要讀成“yuán";“篡改”意思是用作偽的手段改動原文或歪曲原意,“篡"讀作“cuàn”,不要誤讀成“zuàn";“囈語”意思是說夢話,“囈"讀作“yì”;“振聾發聵"意思是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其中“聵”讀作“kuì”,不要讀成“guì”。
4.根據拼音填寫所缺詞語。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dǐlài)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yòuyì)分子仍在夢中(yìyǔ)。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zhènlóngfākuì),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dùnxíng)。
【答案】抵賴右翼囈語振聾發聵遁形
【詳解】注意“賴"翼”“振"聵”的書寫。抵賴:是指用謊言狡辯否認所犯的過失或罪行,拒絕承認或認可;右翼:指一個國家中的一些勢力或團體,他們含有強烈的民族情緒,對內采取強硬手段來影響本國政治,對外表現更為強硬,一般采取任何手段或極端方式來維護他們所謂的民族利益;囈語:指夢話;振聾發聵:意思是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遁形:隱藏形跡。
5.根據下面句子的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1)為國犧牲的人。文中指死難的軍民。()
(2)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
(3)世上還沒有過的悲慘,形容悲慘到了極點。()
(4)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5)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答案】(1)國殤(2)一以貫之(3)慘絕人寰(4)振聾發聵(5)滄海桑田
【詳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結合所給意思寫出對應的成語。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我們要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B.這場編鐘古樂和西洋樂的混搭合奏,振聾發聵,令不少觀眾大呼過癮。
C.潮漲了會退,月滿了會虧,滄海桑田,白云蒼狗,不能期望任何一個特定的事物能永恒地存在。
D.只有終生恪守青年時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答案】B
【詳解】B.“振聾發聵"意思是聲音很大,使耳聾人的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使用錯誤,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成語的運用正誤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
7.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空白處,正確的一項是()
(1)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____國家公祭日的初衷。
(2)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____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3)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____死難同胞。
(4)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度仍然____。
A.創立造成悼念頑固B.設立制造悼念頑固
C.設立制造追念堅固D.創立造就哀悼固執
【答案】B
【詳解】(1)“創立”指首先建立,開始建立;“設立"意思是成立,建立。本句中的公祭日并非首先建立,不能用“創立”,故用“設立"更恰當;
(2)“造成”意思是招致或引起;“制造"造成某種氣氛或局面;“造就”意思是培育練就。根據詞語搭配習慣和詞義,本句選“制造"更恰當;
(3)“悼念”就是對死者哀痛地懷念;“追念"意思是回憶,回想。本句是表達對死難同胞的懷念,故用“悼念”恰當;
(4)“頑固"意思是立場反動,不愿意改變;“固執”意思是古板執著,不愿變動;“堅固"意思是牢固,不易毀壞。本句是表達日本右翼分子態度強硬,堅持錯誤立場不改,用“頑固”恰當;
綜合以上分析,對照四個選項,B選項詞語與之一致。故選B。
8.閱讀下列一則新聞,然后按要求答題。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周婷玉)“我們會銘記先烈的遺志,我們將傳承民族的精神。勿忘國恥,珍惜和平……"200余名青少年代表1日齊聚于長城腳下莊嚴宣誓。“全國青少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在激昂的宣誓聲中啟動。
這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主要包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網上知識競答,從4月1日開始,到8月15日結束;“民族魂”“血鑄中華"等千家網站發起第四屆“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清明節網上獻花活動;另外還有《長城》個性化專用郵票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專題郵品發行和郵展活動等。
(1)用一句話概括上面新聞的要旨。
(2)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把這則消息告訴你的同學,好讓他也在網上參加這次活動。
我對同學說:
【答案】(1)全國青少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活動啟動。
(2)4月1日﹣8月15日在網上開展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的知識競答,“民族魂"等千家網站發起清明節網上祭英烈獻花活動以及專題郵品發行和郵展。我們一起參加增長見聞吧。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對新聞主旨的理解、概括能力。
從新聞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話”全國青少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在激昂的宣誓聲中啟動,進行概括。
(2)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組織、表述能力。
題干要求勸說同學一起參與到活動中,并且要圍繞文段信息來寫。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二、探究案。
1.課內閱讀理解。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①“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80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②“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球郵報》近日發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南京大屠殺發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地亞哥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③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度仍然頑固。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爭的書籍,大規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今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抵賴,扭曲歷史,美化戰爭,顛倒黑白,并企圖通過修憲復活軍國主義。那些人以丑態百出的表演,妄圖辱沒真相和良知。
④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頑固,越會引起愛好和平的人們高度警惕。今年11月,日內瓦裁軍會議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講的資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囈語。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⑤80年,滄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紐約時報》在一則報道中寫道:“大規模搶劫、侵犯婦女、殺害平民……日軍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今年9月,國際和平城市協會宣布,南京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項目執行會長弗雷德·寇茲指出,南京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戰火摧殘的一個典型,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
⑥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證和平是何等珍貴。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新聞評論,強調就事論理,需要很好地處理記敘和議論的關系。請你結合上文第②自然段的內容,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2.第⑤自然段中引用《紐約時報》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一則報道,有什么作用?
3.結合上文有關內容,說說“南京"這座城市由“恐怖之城”變為“和平之城”,有什么意義?
4.以本文和《“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為例,區別新聞評論和新聞特寫的不同?
【答案】1.①首先概述了美國《波士頓環球郵報》近日發表了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圣地亞哥市、加利福尼亞州舉行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不同紀念形式,以及日本由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等事件,②最后以一個議論句子“歷史,不可能被忘卻!”總結全段。
2.①承接上文,用事實表明日寇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絕對不會因為巧舌抵賴而消失;②為下文“恐怖之城"的說法作鋪墊。
3.①南京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②南京的命運變遷證明了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意思對即可)
4.①新聞特寫是截取新聞事件中最具價值、最生動感人、最富特征的片段予以放大,比如后者慢鏡頭具體描繪了呂偉跳水的精彩動作;②新聞特寫是對新聞事件、社會現象、重要問題等發表評論,前者是針對“第四個公祭日”這一重大新聞事件的評論;③新聞特寫以記敘和描寫為主;④新聞評論以記敘和議論論為主。
【解析】
1.本題考查表達方式的辨析。
根據第②段“《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球郵報》近日發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可知,第②段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首先概述美國在《波士頓環球郵報》發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文章;根據第②段“南京大屠殺發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地亞哥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可知,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記敘了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圣地亞哥市、加利福尼亞州舉行了不同的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活動;并且日本由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等事件;第②段“歷史,不可能被忘卻”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表現作者觀點——歷史不可忘記,總結本段。
2.本題考查句段作用。
聯系第④段“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度仍然頑固"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抵賴,扭曲歷史,美化戰爭,顛倒黑白,并企圖通過修憲復活軍國主義。那些人以丑態百出的表演,妄圖辱沒真相和良知”可知,第⑤自然段中引用《紐約時報》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一則報道承接上文,意在說明當年的軍國主義所犯的罪行不會因抵賴而消失、忘記;第⑤段“大規模搶劫、侵犯婦女,殺害平民……日軍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點明在南京大屠殺時南京成為“恐怖之城”;聯系第⑤段“今年9月,國際和平城市協會宣布,南京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項目執行會長弗雷德·寇茲指出,南京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戰火摧殘的一個典型,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過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可知,為引出下文南京由“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轉變做鋪墊,意味深長。
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南京”這座城市由“恐怖之城"變為“和平之城”的意義從第⑤⑥段“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過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中提取概括即可。
,4.本題考查新聞評論和新聞特寫的不同點。
從內容上區分:根據《“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原文“輕舒雙臂,向上舉起,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緊接著,是向前翻騰一周半,同時伴隨著旋風般地空中轉體三周,動作疾如流星,又瀟灑自如"等語句可知,新聞特寫是截取新聞事件中最生動感人、最富特征的片段(呂偉跳水過程)予以放大,來讓讀者細致體會感受;根據本文第①段“‘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可知,本篇新聞評論是對新聞事件(南京大屠殺)發表評論,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表達方式上看:根據《“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原文“還沒等觀眾從眼花繚亂中反應過來,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進碧波之中,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則悄然不驚”“‘妙!妙極了!’站在我們旁邊的一名外國記者跳了起來。這時,整個游泳場都沸騰了。如夢初醒的觀眾用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來向他們喜愛的運動員表達由衷的贊賞"可知,新聞特寫以記敘和描寫為主,在《“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記敘了呂偉跳水的全過程,運用正側面描寫展現呂偉跳水技藝之高超;根據本文第④段“南京大屠殺發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地亞哥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歷史,不可能被忘卻”“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可知,新聞評論以記敘和議論論為主,本篇文章記敘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圣地亞哥市、加利福尼亞州舉行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不同紀念形式,以及日本由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等事件,并發表議論,強調歷史不容忘記。
2.課外閱讀理解。
中國首次以國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殺遇難者
章利新石瑩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刺耳的防空警報13日上午響徹南京城上空。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此舉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胸佩白花出席儀式。
“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說。
77年前此日,侵華日軍攻陷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施以長達六周燒殺淫掠的暴行,至少30萬平民罹難,制造了二戰中的大慘案之一。
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的共同名義舉行,所在地點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其下就是埋葬死難者尸骨的“萬人坑"之一。
公祭開始,全場高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隨后,防空警報拉響,車輛輪船汽笛長鳴,人們低頭默哀,抽泣聲依稀可聞。一分鐘后,《安魂曲》響起,禮兵將8個巨大花圈安放于“災難墻”前。接著,77名青少年朗讀《和平宣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婚后房屋贈與協議書范文
- 檢測框架合作協議書范本
- 贈與閱覽室圖書合同
- 二手電動車購買協議書范本
- 2025年標準合同終止協議電子范本
- 2025家居裝修維修合同樣本
- 法院調解私下協議書
- 財產和解協議書范本
- 2025年03月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研助理公開招聘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農業科技中心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
- 消防更換設備方案范本
- 2024年環境影響評估試題及答案
- 【初中歷史】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中考復習提綱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nbt10096-2018)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九校聯盟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實操
- 在線預訂平臺在旅行社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深度研究
- 暈針暈血的處理及預防
- 《實驗室儀器管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