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頁共9頁2024年導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對于轉入患者,應重新評估并明確記錄轉入的具體日期與時間。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應由負責護士護送至目標科室,并確保雙方完成導管交接工作。二、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導管高危因素評分。若評分上升,應立即更新并執行預防措施,向科護士長報告以進行審查,并向患者及其家屬通報情況,同時詳細記錄護理過程。若評分低于特定數值,應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教育。三、一旦發生導管滑脫,護士長應迅速組織護士分析原因,制定并實施改進措施,并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后提交給護理部門。四、患者出院或不幸去世時,護士長應及時將監控隨訪結果記錄在《護士長手冊》中。五、所有住院患者留置導管者均應進行導管滑脫危險因素評估。對于評分達到或超過特定閾值的高危人群,應加強防范措施的實施。六、各種導管必須妥善固定,并保持適度的松緊度。七、對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應使用固定帶將管道系緊并繞于耳后妥善固定,確保固定帶能伸進一指,以防止導管脫落或影響正常呼吸及頭面部靜脈回流。八、深靜脈置管應根據患者情況妥善固定,例如股靜脈管固定于大腿內側,頸靜脈管固定于耳后。九、胸骨、腹腔負壓引流管應選擇合適的胸帶/腹帶,并保持適度松緊度,用別針將導管固定于胸帶/腹帶或床上。十、對于深靜脈置管、橈動脈插管、漂浮導管等患者,應定期更換貼膜,并檢查置管處縫線固定情況。十一、腦室引流管的細管應固定于頭部后再連接引流袋。十二、在為患者實施各種操作時,如翻身、拍背、吸痰、更換床單、搬運等,應至少由兩人操作,并先確認導管情況,由專人負責導管。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護理操作時應盡量分離呼吸機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機管道重力作用而脫管,操作后應全面確認導管固定情況。十三、對于煩躁不安、躁動及意識障礙患者,應根據醫囑使用保護性約束工具或鎮靜藥物,并向陪護者進行告知宣教,嚴禁陪護者擅自解開約束。十四、加強巡視,注意觀察各種導管的固定、在位及通暢情況,并按專科護理要求做好護理記錄。十五、若縫線、貼膜、膠布及固定帶等受潮、松脫,應及時更換處理。更換氣管插管或套管者的膠布、固定帶時,應由兩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換。十六、對于神志清楚的患者,應宣教置管目的、重要性及脫管的嚴重性,并安慰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特別是對于不能耐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十七、一旦出現導管脫落,護士應保持鎮靜,立即采取緊急處理,并及時匯報醫生及護士長。十八、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所有導管必須實行床頭交接,交班雙方應對患者的置管逐一查看是否在位、有無滲血及脫出,氣管套管固定帶的松緊度及氣囊的充盈度等。如因交接不清出現問題,由接班者承擔責任。十九、在各類導管的護理操作中,如翻身、擦身、更換床單、搬動等,應由兩名護士共同執行,注意安置導管,以防導管滑脫。二十、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如發現縫線、膠布及固定等受潮、松脫時應及時更換處理。二十一、一旦發現患者導管意外脫管,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二十二、如發現胸管滑脫,醫護人員應保持鎮靜,立即用無菌紗布等封住傷口,防止氣胸發生,并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二十三、氣管插管或套管脫管緊急處理措施包括: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加強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輔以面罩吸氧,吸除口咽部分泌物,然后重新置管;無自主呼吸患者,如氣管切開時間較長,已形成竇道者,立即更換套管重新置管;如無竇道形成,立即打開氣管切開包,用血管鉗撐開切口處,將吸痰管插入氣道直接接氧氣吸入,擠壓胸廓,給予人工通氣,改善缺氧,保持氣道通暢,并立即通知專科醫生重新置管。二十四、重新置管后,連接呼吸機,調氧流量至特定百分比,維持氧飽和度在特定百分比以上。二十五、其他醫護人員應迅速準備搶救藥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時立即給予心臟按壓。二十六、配合醫生抽血查動脈血氣分析,根據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二十七、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瞳孔、血氧飽和度等,并做好記錄。二十八、搶救結束后,應及時補記搶救記錄。二十九、分析脫管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避免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三十、按要求及時逐級上報,并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備案。2024年導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二)一、新轉入患者需詳細記錄轉入日期與時間。對于危重患者,應由負責護士護送至相應科室,并確保導管交接工作得到妥善處理。二、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導管高危因素評分。若評分上升,應立即更新預防措施,并向科護士長報告,同時通知患者及其家屬,并詳盡記錄護理過程。若評分低于設定閾值,應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教育。三、患者導管發生滑脫時,護士長應迅速組織護士分析原因,并制定完善改進措施,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后提交護理部。四、患者出院或不幸去世時,護士長應及時將監控隨訪結果記錄于《護士長手冊》。五、所有住院患者留置導管者均應進行導管滑脫風險評估。對于評分達到或超過特定閾值的高危人群,應加強防范措施的實施。六、所有導管必須穩固固定,并保持適度的松緊度。七、對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應使用固定帶將管道系緊并繞于耳后,確保固定妥當。固定帶的松緊度應以能插入一指為宜,避免過松導致導管脫落或過緊影響患者正常呼吸及頭面部靜脈回流。八、深靜脈置管應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固定方式,確保導管穩定。九、胸骨、腹腔負壓引流管應選擇合適的胸帶/腹帶,并保持適度松緊度,用別針將導管固定于胸帶/腹帶或床上。十、對于深靜脈置管、橈動脈插管、漂浮導管等患者,應定期更換貼膜,并檢查置管處縫線固定情況。十一、腦室引流管的細管應固定于頭部后再連接引流袋。十二、在為患者進行翻身、拍背、吸痰、更換床單、搬運等操作時,應至少由兩名醫護人員協作,確認導管情況,并由專人負責導管。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護理操作時應盡量分離呼吸機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機管道重力作用而脫管,操作后應全面確認導管固定情況。十三、對于煩躁不安、躁動或意識障礙患者,應根據醫囑使用保護性約束工具或鎮靜藥物,并向陪護者進行告知宣教,嚴禁陪護者擅自解開約束。十四、加強巡視,密切觀察各種導管的固定、在位及通暢情況,并按照專科護理要求做好護理記錄。十五、若縫線、貼膜、膠布及固定帶等出現潮濕或松脫,應立即更換處理。更換氣管插管或套管者的膠布、固定帶時,應由兩名醫護人員協作,一人固定套管,另一人進行更換。十六、對于神志清楚的患者,應進行置管目的、重要性及脫管風險的宣教,并安撫患者,以獲得患者的主動配合,特別是對于不能耐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十七、一旦發生導管脫落,護士應保持冷靜,立即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及時通知醫生及護士長。十八、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所有導管必須實行床頭交接,交班雙方應對患者的置管逐一檢查,確認是否在位、有無滲血及脫出,氣管套管固定帶的松緊度及氣囊的充盈度等。若因交接不清出現問題,由接班者承擔責任。十九、在各類導管護理操作中,如翻身、擦身、更換床單、搬動等,應由兩名護士共同執行,注意安置導管,以防導管滑脫。二十、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若發現縫線、膠布及固定等出現潮濕或松脫,應立即更換處理。二十一、一旦發現患者導管意外脫管,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二十二、若發現胸管滑脫,醫護人員應保持鎮靜,立即用無菌紗布等封住傷口,防止氣胸發生,并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二十三、氣管插管或套管脫管緊急處理措施包括:發現患者氣管插管或套管意外脫管時,護士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對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應先加強自主呼吸,輔以面罩吸氧,吸除口咽部分泌物,然后重新置管。對于無自主呼吸患者,若氣管切開時間較長,已形成竇道者,立即更換套管重新置管;若無竇道形成,立即打開氣管切開包,用血管鉗撐開切口處,將吸痰管插入氣道直接接氧氣吸入,擠壓胸廓,給予人工通氣,改善缺氧,保持氣道通暢,并立即通知專科醫生重新置管。二十四、重新置管后,連接呼吸機,調整氧流量至規定百分比,維持氧飽和度在規定百分比以上。二十五、其他醫護人員應迅速準備搶救藥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時立即給予心臟按壓。二十六、配合醫生抽血查動脈血氣分析,根據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二十七、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瞳孔、血氧飽和度等,并做好記錄。二十八、搶救結束后,應及時補記搶救記錄。二十九、分析脫管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避免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三十、按要求及時逐級上報,并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備案。2024年導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一、新入院患者應詳細記錄轉入日期及時間。對于危重患者,應由負責護士護送至相應科室,并確保導管交接工作得到妥善處理。二、護士需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導管高危因素評分。若評分上升,應立即更新預防措施,并向科護士長報告,同時通知患者及其家屬,并詳細記錄護理過程。若評分低于設定閾值,則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教育。三、患者導管發生滑脫時,護士長應迅速組織分析原因,并制定完善改進措施,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后提交護理部門。四、患者出院或不幸去世時,護士長應及時記錄監控隨訪結果于《護士長手冊》中。五、所有住院患者留置導管者均應接受導管滑脫風險評估。對于評分達到或超過特定閾值的高危患者,應加強防范措施的實施。六、確保各種導管得到妥善固定,維持適度的緊固度。七、對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應使用固定帶將管道系緊并繞于耳后,確保固定帶適度松緊,既防止導管脫落,又不妨礙患者呼吸及頭面部血液循環。八、深靜脈置管應固定于適當位置,如股靜脈管固定于大腿內側,頸靜脈管固定于耳后。九、胸骨、腹腔負壓引流管應選擇合適的胸帶/腹帶,并保持適度緊固度,用別針將導管固定于胸帶/腹帶或床上。十、定期更換貼膜,檢查置管處縫線固定情況,對于深靜脈置管、橈動脈插管、漂浮導管等患者尤為重要。十一、腦室引流管的細管應固定于頭部后再連接引流袋。十二、在進行翻身、拍背、吸痰、更換床單、搬運等操作時,應至少由兩名醫護人員共同完成,確保導管安全,并由專人負責監控導管狀態。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護理操作時應盡量分離呼吸機管道,以防套管受力脫落,操作后應全面檢查導管固定情況。十三、對于煩躁不安、躁動或意識障礙患者,應根據醫囑使用保護性約束工具或鎮靜藥物,并向陪護者進行告知教育,嚴禁陪護者擅自解除約束。十四、加強巡視,密切觀察導管的固定、位置及通暢情況,并按照專科護理要求做好記錄。十五、若縫線、貼膜、膠布及固定帶等出現潮濕或松脫,應立即更換處理。更換氣管插管或套管者的膠布、固定帶時,應由兩名醫護人員協作完成,一人固定套管,另一人更換。十六、對于神志清楚的患者,應進行置管目的、重要性及脫管風險的宣教,并安撫患者,以獲得其主動配合,特別是對于不能耐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十七、一旦發生導管脫落,護士應保持冷靜,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通知醫生及護士長。十八、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所有導管必須實行床頭交接,交班雙方應逐一檢查患者置管情況,包括在位情況、有無滲血及脫出,氣管套管固定帶的松緊度及氣囊的充盈度等。若因交接不清導致問題,由接班者承擔責任。十九、在各類導管護理操作中,如翻身、擦身、更換床單、搬動等,應由兩名護士共同執行,注意導管安置,防止滑脫。二十、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一旦發現縫線、膠布及固定帶等潮濕或松脫,應立即更換處理。二十一、若發現患者導管意外脫管,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二十二、若胸管發生滑脫,醫護人員應保持鎮靜,立即用無菌紗布等封住傷口,防止氣胸發生,并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二十三、氣管插管或套管脫管緊急處理措施包括:發現脫管時,護士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對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應加強自主呼吸,輔以面罩吸氧,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然后重新置管;對于無自主呼吸患者,若氣管切開時間較長,已形成竇道者,立即更換套管重新置管;若無竇道形成,立即打開氣管切開包,用血管鉗撐開切口處,將吸痰管插入氣道直接接氧氣吸入,擠壓胸廓,給予人工通氣,改善缺氧,保持氣道通暢,并立即通知專科醫生重新置管。二十四、重新置管后,連接呼吸機,調整氧流量至規定百分比,維持氧飽和度在規定百分比以上。二十五、其他醫護人員應迅速準備搶救藥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時立即進行心臟按壓。二十六、配合醫生進行動脈血氣分析,根據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二十七、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瞳孔、血氧飽和度等,并做好記錄。二十八、搶救結束后,應及時補記搶救記錄。二十九、分析脫管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三十、按照要求及時逐級上報,并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上報護理部門備案。2024年導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四)一、對于轉入患者,應重新評估并明確記錄轉入的具體日期與時間。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應由負責護士護送至相應科室,并確保雙方完成導管交接工作。二、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導管高危因素評分。若評分上升,應立即修訂并執行相應的預防措施,向科護士長報告并進行審查,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說明,并詳細記錄護理過程。三、若患者發生導管滑脫,護士長應迅速組織護士分析原因,制定并實施改進措施,并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后提交給護理部門。四、患者出院或不幸去世時,護士長應及時將監控隨訪結果記錄在《護士長手冊》中。關于住院患者導管滑脫防范措施:一、所有住院患者留置導管者均應進行導管滑脫危險因素評估。對于留置導管且評分達到或超過特定閾值的高危人群,應加強實施防范措施。二、各種導管必須妥善固定,保持適度的松緊度。三、對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應使用固定帶將管道系緊并繞于耳后妥善固定導管(包括對牙墊的固定)。固定帶的松緊度應以能伸進一指為宜,過松可能導致導管脫落,過緊則可能妨礙患者正常呼吸及頭面部靜脈回流。四、深靜脈置管應根據具體位置妥善固定,例如股靜脈管固定于大腿內側,頸靜脈管固定于耳后,以避免患者躁動時抓脫。五、胸骨、腹腔負壓引流管應選擇適合患者的胸帶/腹帶,并保持適度松緊度。使用別針將導管固定于胸帶/腹帶或床上。六、對于深靜脈置管、橈動脈插管、漂浮導管等患者,應定期更換貼膜,并檢查置管處縫線固定情況。七、腦室引流管的細管應固定于頭部后再連接引流袋。八、在為患者實施各種操作(如翻身、拍背、吸痰、更換床單、搬運等)時,應由兩人或以上操作,先確認導管情況,并指定專人負責導管。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護理操作時應盡量分離呼吸機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機管道重力作用而脫管,操作后應全面確認導管固定情況。九、對于煩躁不安、躁動及意識障礙患者,應根據情況使用保護性約束工具或遵醫囑給予鎮靜藥物。護士應向陪護者進行告知宣教,嚴禁陪護者擅自解開約束。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各種導管的固定、在位及通暢情況,并按照專科護理要求做好護理記錄。十一、如縫線、貼膜、膠布及固定帶等受潮、松脫時,應立即更換處理。更換氣管插管或套管者的膠布、固定帶時,應由兩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換。十二、對于神志清楚的患者,應宣教置管目的、重要性及脫管的嚴重性,并安慰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特別是對于不能耐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十三、一旦出現導管脫落,護士應保持鎮定,立即采取緊急處理,并及時向醫生及護士長匯報。十四、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所有導管必須實行床頭交接,交班雙方應對患者的置管逐一查看是否在位、有無滲血及脫出,氣管套管固定帶的松緊度及氣囊的充盈度等。如因交接不清出現問題,由接班者承擔責任。關于住院患者導管滑脫應急預案:一、各類導管應妥善固定,翻身、擦身、更換床單、搬動等護理操作應由兩名護士共同執行,注意安置導管,以防導管滑脫。二、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如發現縫線、膠布及固定等受潮、松脫時,應立即更換處理。三、一旦發現患者導管意外脫管,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四、如發現胸管滑脫,醫護人員應保持鎮靜,立即用無菌紗布等封住傷口,防止氣胸發生,并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五、氣管插管或套管脫管緊急處理:(一)發現患者氣管插管或套管意外脫管,護士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請旁邊的患者或家屬通知醫生。(二)對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發生脫管時,應先加強患者的自主呼吸,輔以面罩吸氧,吸除口咽部分泌物,然后重新置管。對于無自主呼吸患者,如氣管切開的時間較長,已形成竇道者,立即更換套管重新置管;如無竇道形成,立即打開氣管切開包,用血管鉗撐開切口處,將吸痰管插入氣道直接接氧氣吸入,擠壓胸廓,給予人工通氣,改善缺氧,保持氣道通暢,并立即通知專科醫生重新置管。(三)重新置管后,連接呼吸機,調氧流量至特定百分比,維持氧飽和度在特定百分比以上。(四)其他醫護人員應迅速準備搶救藥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時立即給予心臟按壓。(五)配合醫生抽血查動脈血氣分析,根據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瞳孔、血氧飽和度等,并做好記錄。(七)搶救結束后,應及時補記搶救記錄。六、分析脫管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避免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七、按要求及時逐級上報,并填寫《住院患者導管滑脫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備案。2024年導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五)在遇到物品清點不符時,應在麻醉單上詳細記錄原因,并由術者、第一助手、手術護士及麻醉醫生共同簽署,隨后由術者向醫教部報告并備案。執行口頭遺囑前,必須復述一遍并詳細記錄;對于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毒性藥品,必須經過兩人核對無誤后方可使用。所有使用中的藥物和導管均應詳細記錄在“手術醫囑記錄單”上。關于手術物品清點制度(大血管介入治療):1.手術開始前,器械護士需對所有器械及敷料進行徹底整理,并確保其有序放置;與第二助手、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等物品,至少兩遍,并由巡回護士準確記錄在物品登記本上;術中臨時增加的器械或敷料應及時記錄;關閉體腔或深部創口前,巡回護士、器械護士應核對登記本上的物品與術前記錄無誤;縫合至皮下時再次清點。2.清點物品前,巡回護士應徹底清理并移除手術間內的創口敷料、繃帶以及消毒手術區的紗布、棉球。3.器械護士應及時收回術中使用過的器械,包括結扎、縫扎線的殘端;醫生不應自行取用器械,暫時不用的物品應及時交還器械護士,不得隨意丟棄或堆放在手術區。4.在進行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時,應選用顯影紗布、紗墊;胸、腹腔內所用紗墊必須留有長帶,帶尾端應置于創口外,以防止敷料遺留體內。5.器械護士應保持專注,及時、準確地提供手術所需物品。6.手術臺上掉落的器械、敷料等物品,應立即撿起并放置于固定位置,未經巡回護士允許,任何人不得將其帶出室外。7.麻醉醫生及其他人員不得向器械護士索要紗布、紗墊等物品作他用;麻醉臺上的小毛巾或其他墊子,不得與手術用的紗布、紗墊相似,以免混淆。8.在進行大手術、危重手術和新手術時,手術護士應全程參與,不得中途更換;如確有特殊情況需更換人員,交接人員應到現場當面交接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數目,并共同簽署,否則不得交接班。消毒隔離制度:(一)無菌物品的保存和注意事項:1.檢查無菌包的完整性,如有破損則不可使用。2.手術包應保持干燥,濕包不得作為無菌包使用。3.從無菌包中取出的物品若掉落地上、誤放于不潔之處或沾有水液,應視為污染。4.已滅菌的物品不得與未滅菌的物品混放。5.合格的無菌物品應標明滅菌有效的起止日期及滅菌合格的標志。6.運送無菌物品的工具應每日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潔干燥;如意外污染,應立即清洗消毒。7.無菌物品應按有效期順序擺放,并加防塵罩或入柜,以防再污染。8.無菌物品應放置于無菌輔料室的柜子內,柜子應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滑的材料制成,易于清潔和消毒。9.滅菌物品應儲存于離地高20cm、離頂50cm和離墻5cm處,以減少來自地面、墻面和屋頂的污染。10.無菌物品應分類放置,按順序發放取用。滅菌有效期在梅雨季節為7天,其他季節為14天。(二)手術中無菌操作注意事項:1.任何人發現或被指出違反無菌操作時,必須立即糾正。手術者臍平面以下區域均視為有菌區,因此,所有器械均不能放置于該平面以下。器械若掉落至該平面以下,需重新滅菌后方可再次使用。2.手術者或助手不得伸臂橫過手術區取器械,器械護士不得從術者身后傳遞器械,必要時可從術者手臂下傳遞,但不得低于手術臺邊緣。3.已取出的無菌物品,即使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無菌容器中,須重新滅菌后使用。4.手套如有破損,應立即更換。凡懷疑物品、器械被污染時,須重新滅菌后使用。5.術中已污染的器械或導管,均應重新更換。(三)消毒隔離制度:1.成立消毒隔離質量監控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并制定有效預防感染的措施。2.專人負責感染監控、評價、資料儲存和信息上報工作。3.專人負責無菌物品的包扎消毒,確保每包均經過監測,滅菌合格率達到____%。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發生。5.嚴格區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手術人員應按要求著裝。6.嚴格控制進出導管室的人員,認真落實參觀規則。7.無菌物品應分類放置、標簽醒目,按照有效期的先后順序擺放,每日檢查,定期消毒,去除發霉、過期現象。8.認真落實衛生清潔制度,每日手術結束后,桌面、手術床、儀器表面和地面均用2000mg/l三氯消毒液擦拭,保持導管室清潔、整齊、有序。9.墻壁吸氧裝置中的濕化瓶每日用1000mg/l三氯消毒液浸泡60分鐘,沖洗晾干。吸氧導管做到一人一換。10.每月進行一次空氣、物品和手的培養,及時發現隱患。2024年導管安全管理制度模版(六)在執行麻醉時,應在麻醉單上明確記錄原因,并由術者、第一助手、手術護士及麻醉醫生共同簽署,術者需向醫教部報告并備案。在執行口頭醫囑前,必須復述一遍,并詳細記錄;對于____品、精神藥品、毒____品,必須經過兩人核對無誤后方可使用。手術中所使用的藥物和導管均應詳細記錄在“手術醫囑記錄單”上。關于手術物品清點制度(大血管介入治療):1.手術開始前,器械護士應對所有器械及敷料進行徹底整理,并確保其有序放置;器械護士需與第二助手、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等物品,并進行兩次清點,巡回護士應將清點結果準確記錄在物品登記本上;術中臨時增加的器械或敷料應及時記錄;在關閉體腔或深部創口前,巡回護士、器械護士應再次清點登記本上的物品,并與術前登記的數字核對無誤;縫合至皮下時應再次進行清點。2.清點物品前,巡回護士應徹底清理隨患者帶入手術間的創口敷料、繃帶以及消毒手術區的紗布、棉球,并在手術開始前全部移出手術間。3.器械護士應及時收回術中使用過的器械,包括結扎、縫扎線的殘端;醫生不應自行取用器械,暫時不用的物品應及時交還器械護士,不得隨意丟棄或堆放在手術區。4.在進行體腔或深部____手術時,應選用顯影紗布、紗墊;胸、腹腔內所用紗墊必須留有長帶,帶尾端應置于創口外,以防止敷料遺留體內。5.器械護士應保持高度注意力,及時、準確地提供手術所需物品。6.手術臺上掉落的器械、敷料等物品,應立即撿起并放置于固定位置,未經巡回護士允許,任何人不得將其帶出室外。7.麻醉醫生及其他人員不得向器械護士索要紗布、紗墊等物品作他用;麻醉臺上的小毛巾或其他形狀的墊子,不得與手術用的紗布、紗墊相似,以免混淆。8.在進行大手術、危重手術和新手術時,手術護士應全程參與,不得中途更換;如遇特殊情況必須更換人員時,交接人員應到現場當面交接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數目,并共同簽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店鋪禮儀培訓
-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腎損害的臨床護理
- 關于雙減政策的心得體會模版
- 1《小蝌蚪找媽媽》課件
- 新質生產力農業例子
- 醫學文獻翻譯核心要點解析
- 翡翠知識培訓
- 玉林消防考試題及答案大全
-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馬克思主義哲學心得體會模版
- 《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
- 2024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試化學檢測試題
- HG∕T 3792-2014 交聯型氟樹脂涂料
- DL∕T 5342-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鐵塔組立施工工藝導則
- 門診部職責及管理制度(3篇)
- 榆神礦區郭家灘煤礦(700 萬噸-年)項目環評
- 中醫養生與亞健康防治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中考二模數學試題
- 初一語文下冊全冊重點字詞
- 《民航客艙設備操作與管理》課件-項目三 客艙應急設備
- 2022自行車專用道設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