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專題一化學用語與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2025屆高考化學考點剖析精創專題卷_第1頁
《高中化學》專題一化學用語與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2025屆高考化學考點剖析精創專題卷_第2頁
《高中化學》專題一化學用語與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2025屆高考化學考點剖析精創專題卷_第3頁
《高中化學》專題一化學用語與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2025屆高考化學考點剖析精創專題卷_第4頁
《高中化學》專題一化學用語與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2025屆高考化學考點剖析精創專題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一化學用語與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2025屆高考化學考點剖析精創專題卷考點01化學用語(1~6題)考點02物質的性質、分類及轉化(7~15題)考點03膠體的制備(16題)考試時間:3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5分,共7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化學用語或表述錯誤的是()A.中的共價鍵類型:非極性鍵B.磷酸的結構簡式:C.對氨基苯甲酸的空間填充模型:D.氯化鈹的二聚體的結構式:2.極易水解:。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基態Cl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B.HClO的電子式:C.的VSEPR模型:D.和的空間填充模型:3.化學用語是化學的基本語言。下列化學用語或表述正確的是()A.NaH中的化學鍵類型為極性共價鍵B.基態Cu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C.分子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D.放射性氚的原子:D或4.下列化學用語或表達正確的是()A.HCN的空間結構為V形B.中子數為32的鈷原子:C.的電子式:D.用電子云輪廓圖表示Cl—Cl的p-pσ鍵形成的示意圖:5.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核素氚的符號:B.的電子式:C.順-2-丁烯的鍵線式:D.的VSPR模型:6.下列化學用語或表述正確的是()A.環己醇()中沒有手性碳原子B.的電子式:C.基態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D.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7.我國古籍中對冶煉銅的記錄豐富,如《天王開物》中記載:“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以砒霜等藥制煉為白銅;礬、硝等藥制煉為青銅…”已知倭鉛是鋅的古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黃銅、白銅和青銅均為銅合金B.爐甘石中含鋅元素C.煉制白銅時利用了“砒霜”的強氧化性D.礬、硝都屬于鹽類化合物8.科技推動社會進步,中國為人類的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古人利用麻纖維制備紙張,紙張不耐酸堿腐蝕是因為其能水解B.“侯氏制堿法”利用海水、氨和制備純堿,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某電動汽車從電池充電到汽車運行的能量轉化形式:電能→化學能→機械能D.“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采用煤油和液氧做推進劑,煤油屬于烴類混合物9.我國科技發展在多個領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新能源甲醇燃料電池汽車,在行駛時其能量轉化形式:電能→化學能B.新一代航空發動機陶瓷基復合材料: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特性C.高強度X射線衍射實驗:深度解析復雜晶體結構的晶胞參數D.火焰噴霧技術制備納米材料:在高溫火焰噴霧中形成的膠體屬于氣溶膠10.下列關于航空航天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A.制作飛機起落架的高強度鋼材屬于金屬材料B.碳纖維面板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航空煤油屬于酯類物質D.制作飛機防熱瓦的陶瓷復合材料應該具有耐熱、耐燒蝕的特性11.下列有關物質分類正確的是()A.漂白粉、純堿、液氯都是混合物B.都是堿性氧化物C.、飽和食鹽水都是電解質D.豆漿、氫氧化鐵膠體均屬于分散系12.科學家發現某些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和的轉移(如a、b和c),能將海洋中的轉化為進入大氣層,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程Ⅰ中發生氧化反應B.a和b中轉移的數目相等C.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D.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13.用聚光筆照射下列分散系時,不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A.膠體 B.溶液C.雞蛋清水溶液 D.稀豆漿14.向燒杯中加入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飽和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就制得了膠體。下列有關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膠體是一種分散系,屬于混合物

B.膠體的本質特征是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C.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nm之間

D.利用丁達爾現象是區分膠體和溶液的一種常用方法15.下列關于膠體和溶液的區別的敘述,正確的是()A.膠體帶電荷,溶液不帶電荷B.向膠體中逐滴滴入飽和食鹽水,會出現沉淀C.膠體微粒帶電荷,溶液中溶質微粒不帶電荷D.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別是是否出現丁達爾現象二、非選擇題(共25分)16.(25分)將少量飽和溶液分別滴加到下列物質中,得到分散系①②③。(1)將③繼續加熱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2)分散系①和③分別是區分分散系①和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3)下列關于分散系②和③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A.兩者顏色相同 B.兩者穩定性相同C.兩者分散質粒子大小相同 D.兩者都能透過半透膜(4)膠體可以與污水中的砷酸反應生成砷酸鐵()沉淀,從而達到凈水的目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分子中相鄰兩個C原子之間形成共價鍵,由同種原子形成的共價鍵為非極性共價鍵,A正確;磷酸的結構簡式為,B正確;是對氨基苯甲酸的球棍模型,不是空間填充模型,C錯誤;氯化鈹的二聚體的結構式為,D正確。2.答案:D解析:基態Cl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所以其價層電子排布圖為,A說法正確:根據H、Cl、O的成鍵數目可知,HClO的結構式為H-O-Cl,所以其電子式為,B說法正確;中O的價層電子對數,且含有2個孤電子對,所以的VSEPR模型為,C說法正確;和的空間結構均為三角錐形,但是H原子的半徑小于N原子,Cl原子的半徑大于N原子,所以二者空間填充模型不相同,D說法錯誤。3.答案:B解析:NaH為離子化合物,其化學鍵類型為離子鍵,A錯誤;能量相同的原子軌道在全充滿、半充滿、全空狀態時,體系的能量較低,更穩定,則基態Cu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B正確;分子中中心原子B只有3個價層電子對,則分子的空間結構是平面三角形,C錯誤;氚為T,氘為D,D錯誤。4.答案:B解析:根據價層電子互斥模型可知,HCN中C的價層電子對數為2,采用sp雜化,則HCN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A錯誤;Co的質子數=原子序數=27,質量數=質子數(27)+中子數(32)=59,B正確;的電子式為,C錯誤;σ鍵是兩個原子的p軌道“頭碰頭”重疊形成的,并不是“肩并肩”重疊形成的,D錯誤。5.答案:B解析:核素氚的符號為,A錯誤;順-2-丁烯的鍵線式為,C錯誤;為平面三角形結構,VSEPR模型為,D錯誤。6.答案:A解析:同時連有四個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故由題干環己醇的結構簡式可知,環己醇連有—OH的C原子所連烴基部分相同且對稱,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A正確;的電子式為,B錯誤;基態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則其軌道表示式為,C錯誤;分子的中心原子S的價層電子對數是,含有1個孤電子對,所以的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其空間結構為V形,不是直線形,D錯誤。7.答案:C解析:黃銅是銅鋅合金,白銅是鎳銅合金,青銅是錫銅或鉛銅合金,三者均為銅合金,A說法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黃銅為銅鋅合金,所以爐甘石中含鋅元素,B說法正確;砒霜的化學式為,白銅為鎳銅合金,故煉制白銅時沒有利用“砒霜”的強氧化性,C說法錯誤;礬一般是指某些金屬硫酸鹽的結晶化合物,硝一般是硝石、樸硝、芒硝等礦物鹽的統稱,故礬、硝都屬于鹽類化合物,D說法正確。8.答案:C解析:麻纖維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纖維素在酸性、堿性條件下均能水解,A說法正確;“侯氏制堿法”制備純堿時,發生的反應有、,兩步反應均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B說法正確;電動汽車從充電到汽車運行的能量轉化形式為電能→化學能→電能→機械能,C說法錯誤;煤油是碳原子數為11~17的烴類混合物,D說法正確。9.答案:A解析:燃料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A說法錯誤;航空發動機陶瓷基復合材料的主要成分是SiC等,具有硬度大、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B說法正確;X射線衍射實驗可用于測定晶體的結構,包括鍵長、鍵角等,C說法正確;空氣為分散質時,屬于氣溶膠,D說法正確。10.答案:C解析:煤油是石油分餾的產物,只含有C、H元素,屬于烴類物質,C說法錯誤。11.答案:D解析:A.漂白粉是由氯化鈣和次氯酸鈣組成的混合物,純堿是碳酸鈉,液氯就是氯氣,都是純凈物,故A錯誤;B.是堿性氧化物,屬于過氧化物,故B錯誤;C.是電解質,飽和食鹽水屬于混合物,不是電解質,故C錯誤;D.豆漿和氫氧化鐵膠體均屬于分散系的一種,故D正確;故選:D。12.答案:D解析:過程Ⅰ發生的是還原反應,A項錯誤;由以上分析知,a、b中轉移電子數目不相等,B項錯誤;過程Ⅱ中參加反應的與之比為1:1,C項錯誤;由圖知,總反應為,D項正確。13.答案:B解析:A、氫氧化鐵膠體是膠體,所有有丁達爾效應,故A錯誤;B、溶液是溶液,無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C、蛋清溶液是膠體,故有丁達爾效應,故C錯誤;D、豆漿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故D錯誤。故選:B。14.答案:B解析:A.膠體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n100nn之間形成的一種分散系,屬于混合物,故A正確;B.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常用來區別膠體和溶液,可以讓光束分別通過兩個分散系,產生丁達爾效應的是膠體,利用丁達爾現象是區分膠體和溶液的一種常用方法,但不是本質特征,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為: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故B錯誤;B.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即直徑介于m之間,故C正確;C.滲析是分離膠體和溶液的一種常用方法,故D正確;故選:B。15.答案:B解析:A.膠體的膠粒表面積大,吸附力強,可以選擇性吸附一定的電荷,因此膠體粒子帶電荷,但膠體分散系本身不帶電荷,A錯誤;B.膠體中加電解質溶液時,會打破膠體穩定存在的條件,使膠體發生聚沉,從而產生沉淀,B正確;C.溶液中有些溶質,如,能電離出陰陽離子,離子帶電荷,C錯誤;D.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而不是丁達爾現象,D錯誤;故答案選B。16.答案:(1)(2)溶液膠體使用一束光線照射分散系,然后觀察是否產生一條光亮的“通路”(或丁達爾效應)(3)A(4)解析:(1)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后,繼續加熱煮沸至液體變為紅褐色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化學方程式為。(2)分散系①為稀釋后的溶液,結合(1)知分散系③為膠體;光束通過膠體時,光線能夠發生散射作用而產生丁達爾效應,光束通入其他分散系時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則可利用丁達爾效應區分分散系①和③,具體操作:使用一束光線照射分散系,然后觀察是否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