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編制說明任務來源及計劃要求1.任務來源《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是根據駐馬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0年度駐馬店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駐市監辦【2020】57號)而來的。2.計劃要求駐馬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0年度駐馬店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駐市監辦【2020】57號)要求,起草單位抓緊實施,做好標準的調研、實驗驗證、論證和標準的起草等工作。在標準的起草中要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調,廣泛聽取和征求意見,保證標準質量和水平,按期完成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本標準計劃在2020年8月完成起草和論證工作。目的和意義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施栽培在我市起步于1997年,2007年駐馬店市農業市場信息工作站牽頭完成DB4117/T36-2007《日光溫室彩色甜椒秋冬茬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距今已10年以上,不能滿足當前綠色食品日光溫室彩色甜椒秋冬茬栽培的需要,因此,組織修訂。我市是彩色甜椒秋冬茬日光溫室設施栽培較早的地區,上世紀1997年秋季開始在驛城區及遂平、平輿、正陽、上蔡等地推廣,20年來,彩色甜椒栽培在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已實現周年供應,但仍以日光溫室秋冬茬彩色甜椒栽培為主,日光溫室彩色甜椒秋冬茬栽培元旦春節上市,畝產可達3000-4000公斤,畝產值可達4-5萬元,如結合禮品蔬菜裝箱銷售,畝產值可達10萬元以上;彩色甜椒在產業扶貧及休閑農業、采摘農業、優質高效農業等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推廣前景。做好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設施栽培定地方標準的修訂工作,有利于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三、編制過程,包括編制原則、工作分工、征求意見、各階段工作過程等1、編制原則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主要特點是特色蔬菜、日光溫室、秋冬茬、肥水一體化、元旦春節集中上市,品質好、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在2007年駐馬店市地方標準《日光溫室彩色甜椒秋冬茬無公害冬春茬栽培技術規程》基礎上,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修訂后形成駐馬店市《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推動我市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生產的健康發展,為我市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做出貢獻。工作分工駐馬店市蔬菜辦公室:負責標準的立項、調研、組織協調、分工、論證、技術培訓與推廣應用等工作。山東濰坊科技學院:參與厚皮甜瓜熟設施栽培新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應用,標準的制定與論證、標準的實施與推廣等。駐馬店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參與調研、論證、技術培訓與推廣應用工作。正陽縣皮店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參與調研、論證、技術培訓及推廣應用工作各參加人員所做的主要工作:苗保朝:駐馬店市蔬菜辦公室,參加方案確定,承擔標準的編寫,關鍵技術的調查研究、組織召開研討會。王永克:駐馬店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標準修訂、資料查閱、關鍵技術的調查研究。李巍:駐馬店市蔬菜辦公室,參與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設施栽培新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應用,標準的制定與論證、標準的實施與推廣等。張志順:正陽縣皮店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參與標準的修訂需要的調查、論證、收集資料及標準的實施與應用。徐有信:山東濰坊科技學院,參與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設施栽培新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應用,標準的制定與論證、標準的實施與推廣等。3.征求意見標準初稿撰寫完成后,首先推薦給驛城區高級農民技師王留記、山東濰坊科技學院、上蔡縣黃埠鎮發戶蔬菜種植合作社等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種植大戶征求意見并修改、完善。4.各階段工作過程《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的修訂,經歷了課題調研、查閱資料、專家論證、修改完善、征求意見、專家評審、審核發布等七個過程;1997年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設施栽培通過北京中以農場引進到我市,同時引進的還有以色列節水滴灌技術,1998年開始逐步在全市推廣,2006年市農業市場信息工作站苗保朝同志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開始制定《日光溫室彩色甜椒秋冬茬無公害栽培技術規程》,2007年9月1日通過駐馬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并實施,1998年以來,該項新技術通過我市高級農民技師王留記先后在鄭州市登封、滎陽、惠濟區等地推廣至今,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壽光市農業農村局等也積極組織推廣,技術更加完善和成熟,經濟、社會效益顯著;這次修訂我們借鑒了北京市、山東省壽光市彩色甜椒的設施栽培技術,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修訂制定《駐馬店市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技術規程》地方標準,有利于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四、主要技術內容的說明,包括技術參數和指標的確定理由、依據等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農藥肥料使用準則、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收獲和生產檔案。本標準適用于駐馬店市轄區彩色甜椒日光溫室秋冬茬設施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6715.1瓜菜類作物種子茄果類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838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5084農用灌溉水質標準GB8321.1-10農藥合理使用準則(1-10)GB38400-2019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2132-2012溫室灌溉系統設計規范NY/T2624-2014水肥一體化技術規范總則DB4117/T230-2019蔬菜有機質穴盤育苗技術規程NY/T3129-2017棉隆土壤消毒技術規程NY/T655-2002綠色食品茄果類蔬菜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3.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的要求。4.肥料使用準則應符合NY/T496的規定。5.農藥使用準則應符合GB4285使用規定。6.灌溉水使用準則應符合GB5084使用規定。7.種苗的培育壯苗標準:苗高15-20cm,8葉1心或9葉1心,莖稈粗壯敦實,葉片肥厚,葉色濃綠具光澤,根系發達呈乳白色,無病蟲害。適時育苗:適宜苗齡30d-40d,中晚熟品種適宜播期在7月中旬;早熟品種適宜播期在7月下旬。育苗技術參照DB4117/T230-2019蔬菜有機質穴盤育苗技術規程。8.定植前準備土壤處理:連作的地塊可以在6月中旬-7月中旬采用NY/T3129-2017棉隆土壤消毒技術進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前可將腐熟有機肥施入棚室,生物有機肥在土壤消毒后撒施土壤表面。整地施肥:7月中、下旬開始整地,整地前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000~5000㎏,N、P、K含量分別為15%的硫基三元素復合肥100㎏,生物肥80-100kg,然后深耕細耙,并做畦。采用高畦寬窄行栽培,寬行80~90㎝,窄行60~70㎝,畦高10~15㎝,寬行做成馬鞍型。張掛防蟲網及遮陽網:定植前在放風口及進出口張掛60目的防蟲網,前坡張掛遮陽率40%~60%的遮陽網。9.定植時間及方法定植時間:中、晚熟品種一般在8月10號前后定植,如氣溫偏高,可適當后延3~5d中、早熟品種8月中、下旬定植,定植時要求苗齡30~40d,5~7片真葉。定植方法:定植時,株距30~50cm,南端宜密,北端宜稀,中、晚熟品種宜稀,中、早熟品種宜密,三角形定植,定植前拉線,用尺子量準定植穴位置,挖穴后,大椒苗先脫缽,后放入穴內,填土滿八成后,每穴澆水400-600ml,水滲下后,將土與苗坨填平,不得深埋,定植時,中、晚熟品種均為一穴單株。畝定植2200-2300株。鋪設滴灌管:定植結束后及時將滴灌管鋪設到幼苗根部,每行一根,并加以固定,同時澆定植水,每畝10~15m3。覆地膜:滴灌管鋪完以后,選用寬1.2m,厚0.006㎜的黑色地膜逐畦覆蓋,覆蓋地膜時逐棵把彩椒苗掏出,然后在地膜上覆土1-2cm厚。設施內10cm地溫穩定在10℃以上可定植,日光溫室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大棚膜+二膜+小拱棚+地膜4層覆蓋及保溫型塑料大棚+小拱棚,2月上中旬定植;大棚膜+二膜(或小拱棚)+地膜3層覆蓋2月下旬至3月下旬定植。每667m2定植1800株~2200株。每個壟上定植2行,壟上行距40cm左右,株距50cm左右。長勢旺、果形大的品種可適當稀植,長勢弱、果形小的品種,可適當密植。厚皮甜瓜苗3葉1心時,選晴天定植,定植時先在地膜上打孔,定植后逐棵澆水,水下滲后封土,此時應注意把定植時打的孔全部封嚴,以利保墑和提高地溫。定植結束后及時覆蓋二膜。10.植株調整整枝:植株在分叉現蕾后,應將分叉下面的弱枝去掉,如此時椒苗長勢弱,為了更好地促根發達也可適當晚些時候除去這些弱枝。每株保持4~5個分枝(頭),多余的側枝及時打掉。吊蔓:在每行彩椒的上方安裝南北向架高2.0m.直徑1.6mm的鋼絲,選用塑料繩吊蔓,繩的下端系專用夾子并固定在彩椒的枝蔓上,上部系在鋼絲上,每個分支系一條吊蔓繩,隨著植株的生長,把枝條纏繞在吊蔓繩上。疏果不疏花:為保證結果數,應先讓所有的花蕾都開花結果,然后根據留果需要,在果實有花生粒大小是再疏掉多余的果實。第一穗一般不留,每株只留對椒和四(五)門斗椒計6~8個果左右。每個果實保證在300g左右大小為宜。11.環境調控溫度調控:定植后至緩苗結束的適宜溫度為白天20℃~30℃,夜間18℃~20℃;緩苗結束至開花結果期,晝溫20℃~25℃,夜溫18℃~20℃;進入盛果期后,晝溫20℃~25℃,夜溫16℃~18℃;果實膨大及轉色期,晝溫20℃~25℃,夜間15℃~16℃。光照調控:定植后至開花坐果前,在加蓋防蟲網的基礎上,晴天時,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棚室上面仍需覆蓋遮陽率40%~60%的遮陽網,以利于緩苗;10月下旬啟用保溫設施以后要注意及時清掃棚膜上的灰塵,以利提高透光率,保溫設施要早揭晚蓋,盡量延長棚內采光時間;陰天保溫被也要卷起以利棚內見到散射光;雨雪天要在保溫設施外面加蓋防雨膜,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卷起防雨膜;11月上旬至次年元月下旬棚室內加掛補光燈雨雪天棚室內補光效果更好。肥水一體化:定植后5-7d澆一次緩苗水;初花期前澆1次水,盛花期不澆水;坐足需要的果實后澆膨大水,10月中下旬一般追硫基N、P、K含量15%的三元素復合肥15-20kg/667㎡;11月上旬以后追施氨基酸、腐殖酸肥料,每次20kg/667㎡;每次在加入肥料時,應在滴水30分鐘以后開始肥水一體化施入,施肥結束后,再滴清水30分鐘;陰雨天不澆水,并注意選擇晴天澆水;果實轉色期要少澆水。空氣濕度:緩苗期適宜的空氣濕度80%-85%,開花坐果期適宜的空氣濕度60%-70%,應注意及時調控。12.采收果實采收應在果實充分轉色以后,采收時應一手握住果實,另一只手持果剪從果柄出剪斷,然后輕輕放入果箱;采收后的彩椒要分級儲藏,嚴禁擠壓,并注意防治發生凍害。13.病蟲害綜合防治防治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農藥使用要參照GB4285的規定執行。14.生產檔案整個生產季節,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如實記載種植品種、數量;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停用日期;病蟲害發生、防治情況;收獲日期;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情況;產品銷售數量、日期和去向等。并妥善保存檔案2年。五、與我國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