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設計概論李立新王文聰編著|第3版高等院校設計類專業新形態系列教材GAODENGYUANXIAOSHEJILEIZHUANYEXINXINGTAIXILIEJIAOCAI
目錄什么是設計01設計的形成與發展02設計的分類03設計的功能與形式04技術與藝術的統一05設計美學06設計管理08信息與數字化設計09交互與體驗設計10智能與計算設計11設計新形態12設計程序與方法07設計鑒賞與批評13CONTENTS技術與藝術的統一5.1設計的兩翼:技術與藝術/5.2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5.3設計的分工與合作05
5.1設計的兩翼:技術與藝術5.1.1“工”與“藝”的本義5.1.2技術與藝術之不可分5.1.3“本元文化”5.1.1“工”與“藝”的本義
“工”與“藝”在現代漢語中的意義不同,據《新華字典》,工有:①工人,②工業,③工程、工作,④工作日,⑤精細,⑥善于,⑦技術之意;藝有:①才能,②極限之意。但如果我們究其本義,將“工”“藝”字群聯系起來,從先民造字之初的用意中不難發現,“工”“藝”連成一氣,向我們傳達出古代人圍繞“工藝”意象所凝結的種植、狩獵、設計、裝飾等種種復雜的意緒。
夏代獸面紋綠松石牌飾,表明了工與藝的關系
5.1.2技術與藝術之不可分
藝術設計的兩個關鍵支柱:一是技術;二是藝術。關于這二者的關系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技術與藝術是兩個各不相同的概念,有著很大的差別。技術是一種方法、手段、過程,是操作方面的技巧;藝術是一種現象,是終端產品。
交通工具的進步,顯示了技術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見,技術給造物設計帶來的進步是十分明顯的。轎車的發展演變,表現技術的巨大作用
5.1.3“本元文化”
“人類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發展的”。石器是人類最早的文化產物,“砍砸器”雖然粗陋原始,但卻與生產活動緊密結合,這是人類邁出的歷史性的一步。當代人類學研究表明,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早期人類哪一個區域社會和哪一種區域文化不擁有任何形式的藝術。無論生存環境如何艱難,無論生產技術如何簡陋,人總是在艱辛的造物活動中將物質與精神,技術與藝術自然地結合一起。原始人發明石器工具的動機是實用,非實用的情感是伴隨著實用性而產生的。這種兼有物質實用和精神審美的雙重性的設計文化,被著名藝術學家張道一先生稱為“本元文化”。玉人,新石器時代晚期,純精神性的藝術形式
5.2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5.2.1技術設計:體現科學原理5.2.2藝術設計:凸顯人性精神5.2.3技術與藝術的關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5.2.1技術設計:體現科學原理
關于技術設計,最流行的是荷蘭人舒爾曼的解釋,他把人類技術分為古典技術與現代技術兩大類型,古典技術即手工業技術,現代技術即工業化技術。古典的手工業技術作為人類設計活動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從最簡陋的石器工具到之后的陶器、漆器、玉器、青銅器、紡織品、瓷器、金銀器等技術,無一例外都存在著技術上的先祖和模式。
精美絕倫的青銅器是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銅、錫、鉛的合理配比、“失蠟法”、分鑄嵌入和焊接都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被李約瑟高度評價的漢代記里鼓車“是那些出色的現代機器的祖先”。漢代畫像石——記里鼓車5.2.2藝術設計:凸顯人性精神
藝術,隨人類的誕生而孕育萌生,隨人類的成長而豐富發展。作為人類的一種基本的和經常的精神活動,藝術也是人類成為人類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藝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深處,在人類的精神領域開放出絢麗的花朵,為人們生生不息的精神渴求帶來慰藉和希望,對人類向高層次的“人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代,當人類面臨經濟、環境、精神危機的嚴峻時刻,藝術被視為人類“最后的精神家園”,成為擺脫功利糾纏,技術束縛、世俗羈絆的解救劑,為再一次的“人性精神”的解放做出努力。5.2.3技術與藝術的關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之間存在著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表現在兩者的相輔相成的統一之中,在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中總結提升的科學技術與工藝技能,在本質機制、存在價值上最終是以藝術的形式完成的。藝術設計的形式、品類和風格只有借助于工程技術才能被感性地表現,真正實現其目標。藝術設計重在外形給人的美感,是以審美為依據的,但技術是審美表現的必要條件,技術不僅是手段,更是服務于藝術形式的功能。
技術幻想是設計發明的重要因素,技術與生產的直接聯系,使技術幻想得以實現,這一實現是因為它符合于某種自然規律的結果,符合社會目的性。1850年的蒸汽動力幻想圖,從茶壺沸騰的水里冒出的蒸汽給了瓦特靈感汽車駕乘空間設計
5.3設計的分工與合作5.3.1人為科學與“三個人”5.3.2分工不分家5.3.3莫做“機器人”,莫鉆“象牙塔”5.3.1人為科學與“三個人”
設計學科是“人為”科學,是關于人為事物和以人為對象的科學。一件產品的最終完成,是科學家、藝術家和制造者的主要目標,他們“三個人”都要考慮如何使產品達到目的和發揮效力,應該怎樣做。所以,人為科學與“三個人”的關系是緊密相關的,其中的分工與合作至關重要。
設計的發展,依賴于科學家的努力,需要科學研究的強大動力。20世紀的設計革命就是科學化、技術化的直接成果,可以說現代藝術設計是科學發展的產物。科學家在造物設計中的作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造物設計的方向,甚至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和面貌1874年,貝爾在演示自己發明的電話5.3.2分工不分家
現代社會與工業生產發展的現實,迫切地要求設計產品既要有細致的專門化分工,又要整合學科,使設計生產更有效地統籌安排與管理。中國早期手工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形成獨立的生產部門,那時就已在手工業內部生產上有了較細的分工,從文獻和考古資料看,在青銅器、陶器、玉石、建筑、舟車、漆器、皮革、染織等方面已經相當專門化了,有所謂“百工”之稱。《考工記》記載制車工藝:“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分工的細致是手工業發展的結果,互相協作的生產對手工業的規模和技術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飛行汽車5.3.3莫做“機器人”,莫鉆“象牙塔”
大工業時代,在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用下,規模龐大的制造業為人們提供了相當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消除了物質匱乏的狀況,使人類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進入信息化時代,由于采用計算機控制、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所生產的產品更優質,新型的“智能材料”也使產品質量有所提高。
法國設計學家馬克·第亞尼針對這一趨勢說道:“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藝師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煤氣化技術的能源消費模式轉型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危險化學品安全-氯化工藝作業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鐵路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3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微生物檢驗中的數據管理方法試題及答案
- 資產配置策略相關考題及答案
- 項目進度推進中的優先級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聯通內蒙古分公司夏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空調器質量檢測方法與設備考核試卷
- 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風險評估表
- 水工藝與工程新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小學三年級下冊 譯林版英語:期中復習重點整合
- 2024年輔警招聘考試試題庫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電纜敷設施工技術經驗分享與案例分析重難點施工技術分享與討論
- 航天禁(限)用工藝目錄(2021版)-發文稿(公開)
- MOOC 機械設計基礎-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極兔速遞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考評員考試題庫附答案(基礎題)
- GB/T 4937.34-2024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34部分:功率循環
- GB/T 21372-2024硅酸鹽水泥熟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