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期中測試卷及答案(含兩套題)_第1頁
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期中測試卷及答案(含兩套題)_第2頁
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期中測試卷及答案(含兩套題)_第3頁
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期中測試卷及答案(含兩套題)_第4頁
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期中測試卷及答案(含兩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外………………○………………裝………………○………………訂………………○………………線………………○………………○………………內………………○………………裝………………○………………訂………………○………………線………………○………………此卷只裝訂不密封………………○………………內………………○………………裝………………○………………內………………○………………裝………………○………………訂………………○………………線………………○………………○………………外………………○………………裝………………○………………訂………………○………………線………………○…學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語文試題第=PAGE4*2-17頁(共=SECTIONPAGES4*28頁)語文試題第=PAGE4*28頁(共=SECTIONPAGES4*28頁)地理試題第=PAGE3*2-15頁(共=SECTIONPAGES4*28頁)地理試題第=PAGE3*26頁(共=SECTIONPAGES4*28頁)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卷高一地理(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題號一二三總分分數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1.以下天體與我們的視覺對應正確的是()A.恒星閃爍B.行星—圓缺多變C.流星—拖著長尾D.月亮—輪廓模糊2.下列屬于天體的是()A.地球B.銀河系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3.不包括地球的天體系統()A.太陽系B.銀河系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4.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與地球毗鄰的行星是()A.水星、金星B.木星、火星C.水星、木星D.火星、金星5.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與小行星帶毗鄰的兩顆行星是()A.地球、火星B.木星、火星C.水星、木星D.火星、金星6.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條件是()①地球上有液態水存在②地球上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③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宜的溫度④地球有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太陽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能量,雖然到達地球的能量只占22億分之一,但對地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13題。7.有關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不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能來自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B“萬物生長靠太陽”C.不同緯度地區有不同的植被帶D.中緯度地區夏季午后的暴雨8.下列人類活動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終不是來自太陽輻射能的是()A.行進中的賽車B.煤球爐C.太陽能電池D.羊八井地熱發電站9.全球到達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分布的突出特點是()A.由南向北遞減B.由北向南遞減C.由高緯地區向低緯地區遞減D.由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遞減10.太陽輻射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有()①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②推動大氣運動、水循環的主要能源③為地球火山爆發提供能量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來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日常觀測到的太陽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層及其對應的太陽活動是()A.光球層、黑子B.日冕層、太陽風C.色球層、耀斑D.色球層、太陽風12.與極光形成密切相關的因素是()A.太陽輻射強度B.耀斑活動周期C.大氣層的厚度D.八大行星位置13.極光多發時,地球上()A磁暴現象多發B發生強烈地震C臭氧層空洞增大D氣候變得溫暖2012年1月9日,延慶縣千家店鎮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了大批珍貴的、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據此回答14~15題。14.恐龍大量繁生的時代是()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15.根據恐龍足跡化石推測當時的地理環境可能是()A.干旱環境B.地勢低洼的河湖岸邊C.熱帶海域D.森林密布16.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的大氣成分是()A.臭氧 B.二氧化碳C.氮氣 D.氧氣巴厘島阿貢火山自2018年6月27日晚開始持續噴發,噴發的火山煙塵高達2500米以上,形成壯觀的火山煙柱。下圖示意火山景觀和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據此完成17~18題。17.此次火山噴發的巖漿最有可能來自于()A.① B.②C.③ D.④18.在地球內部,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最快的地方是()A.①與②交界處B.②層內部C.②與③交界處D.③與④交界處19.關于地球外部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圈的各種水體處于孤立的、靜止的狀態B.地球表層生物的生存環境僅指大氣圈的底部C.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D.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不包含巖石圈下圖為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9~20題。20.a層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對其表述正確的是()A.水平運動明顯 B.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C.密度隨高度升高而增加 D.天氣現象復雜多變21.與a層相比,b層()A.能大量吸收紫外線 B.隨高度升高氣溫降低C.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大 D.對流運動旺盛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國云南省大理、麗江等地出現“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觀。據衛星觀測,該小行星因摩擦生熱引發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回答22~23題。22.該小行星爆炸發生在()A.對流層B.平流層C.高層大氣D.大氣層以外23.上題所指大氣層的氣溫()A.直接導致小行星的爆炸B.隨高度逐漸升高而遞增C.因臭氧吸收紅外線而升高D.達到大氣溫度的極大值為了實現對農作物的保溫和防曬,杭州地區部分農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層可收放的黑色尼龍網,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24~25題。24.圖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龍網直接影響的輻射分別是()A.太陽輻射、地面輻射B.地面輻射、太陽輻射C.太陽輻射、大氣輻射D.地面輻射、大氣輻射25.若天氣晴朗,農民蓋上黑色尼龍網的時段多在()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左圖為某大型湖泊與周邊地區的熱力環流示意圖。讀圖完成26~27題。26.甲乙丙丁中,氣壓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7.此時()A.甲地為白天B.丁地盛行陸風C.甲地降水概率小D.丁地氣溫最高28.北京飛往美國華盛頓的飛機,升空20分鐘后遇到雷雨天氣,此時飛機應()A.迅速進行迫降 B.不斷降低飛行高度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萬米以上高空29.影響大氣對流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D.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30.我國華北地區在春播時進行地膜覆蓋,可有效地提高地溫,保障了農作物的正常發芽生長,其主要原理是()A.減弱了地面輻射B.增強了大氣逆輻射C.增強了太陽輻射的總量D.增強了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31.讀太陽系模式圖(圖1),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8分)圖1圖1(1)讀圖寫出圖中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甲、乙、丙、丁的名稱:甲乙丙丁(2)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是:;;。(3)圖中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是:32.讀“太陽大氣層結構層次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9分)(1)圖中A、B、C三層分別表示太陽大氣結構層、層、層。(2)用圖中的字母填空:太陽黑子活動發生在層,耀斑出現在層,它們的活動周期約為年。(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3分)33.下圖是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9分)(1)圖中①~⑤點,氣壓最高的是,氣壓最低的是。(2)A、B兩地受熱的是地,空氣;冷卻的是地,空氣。(3)用箭頭(→)畫出圖中的熱力環流。(2分)(4)若圖中所示A、B位于北半球中緯度濱海地區,B為陸地,A為海洋,則圖中所示地區的季節是季。三、簡答題。(共14分)材料一為什么市區氣溫比郊區高。久居城市的人們都有類似的體驗,夏季里市區的氣溫要比郊區高。為了躲避酷熱難耐的暑氣,人們不得不跑到綠樹成蔭、河湖交錯的郊區或鄉村去享受一份清涼和愜意。為什么在享受現代城市的舒適與便利的同時,市區人要忍受比郊區更為炎熱的酷暑呢?為了揭開這個謎底,我們將討論城市熱島效應及其影響。材料二見右圖。(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習的相關知識,設計研究城市熱島效應問題的思路。(4分)(2)簡要描述材料二圖中氣溫曲線分布特點,在圖上繪制城市上空和郊區之間的空氣流動方向。(4分)(3)分析城市熱島效應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6分)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DDBAADDBABADB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CCDABBBBDADDA二、填空題(共26分)31.(8分)(1)甲:水星,乙:火星,丙:木星,丁:天王星(2)同向性,近圓形,共面性(3)太陽系32.(9分)(1)日冕,色球,光球(2)C;B;11;(3)電離層;磁場;氣候;自然災害等33.(9分)(1)④,⑤(2)B,膨脹上升,A,收縮下沉(3)(4)夏三、答案(1)讀圖,認識什么是城市熱島效應——搜集、閱讀資料,分析城市熱島效應的形成原因——討論城市熱島效應給城市帶來哪些影響——提出減弱城市熱島效應建議。(4分)(2)分布特點:城市中心的氣溫高于郊區,城郊居民區的氣溫高于農田。見下圖:(4分)環境問題:在“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城市上空的云、霧會增加,使有害氣體、煙塵在市區上空累積,形成嚴重的大氣污染;熱島效應會導致城市地區降雨量顯著增加;城市氣候資源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等。(6分)人教版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卷高一地理(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題號一二總分分數一、選擇題:(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天亮前后,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們稱它為“啟明星”。下圖是太陽系部分行星繞日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被稱為“啟明星”的是()A.MB.JC.VD.W2.小行星帶位于()A.M軌道與V軌道之間 B.V軌道與地球軌道之間C.地球軌道與W軌道之間D.W軌道與J軌道之間如圖是一款新型太陽能衣服,用天然纖維制成,衣服內納有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給很多設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和GPS裝置)充電。據此完成3~4題。3.我國下列地區中,太陽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東北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4.下列關于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太陽活動B.太陽輻射與地球上某些自然災害如地震、水旱災害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C.太陽輻射的電磁波對地球磁場影響明顯,從而使地球上產生磁暴現象D.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太陽暗條”是天文學專有名詞,是指太陽邊緣的日珥投影到太陽表面上所呈現的暗黑色條帶。據此回答5~6題。5.產生太陽暗條的日珥出現在()A.光球層B.色球層C.日冕層D.太陽風6.下列行業部門,最需要關注太陽活動預報,避免受到干擾的是()A.物流公司 B.煤炭開采企業C.航天航空企業 D.鋼鐵公司讀北半球各緯度某時太陽輻射量分布曲線圖,完成7-8題。7.甲地太陽輻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①緯度低②距海遠,降水少③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間長,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氣稀薄,太陽輻射損耗少A.②④B.①③ C.①②D.③④8.此時,乙地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A.太陽風B.耀斑C.黑子D.極光如圖是太行山大峽谷局部巖層景觀圖,回答9~10題。9.圖中巖層基本上呈水平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經受為強烈的水平擠壓作用B.基本沒有經歷地殼運動C.上面的巖層形成較早D.具有明顯的層理結構10.圖中巖層:()A.一定含有化石B.絕對沒有化石C.可能含有化石D.所有化石形成年代相同11.云南“澄江化石地”發現大量海生藻類和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據此推斷“澄江化石地”的地質年代為()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太古宙12.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說是生物的進化史,下列關于期間生物的匹配不正確的是()A.古生代——魚類和蕨類 B.前寒武紀——藍細菌C.中生代——鳥類 D.中生代——三葉蟲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們利用這一原理探究地球內部結構。據此完成13~14題。13.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科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面大約2900千米處橫波完全消失,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這說明了()A.地球內部存在著巖漿B.該深度上下層的溫度變化明顯C.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不同D.該深度上下層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的差異14.地質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 D.④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15~16題。15.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km。這次地震震源位于()A.大氣圈B.巖石圈C.生物圈D.水圈16.下列屬于地球外部圈層的是()A.地殼B.地幔C.地核D.大氣圈2018年12月13日,國外某公司的“太空船2號”飛行器成功飛至海拔約80千米的“太空邊界”。這次成功試飛意味著亞軌道太空旅行成為可能。如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7-18題。17.飛船上升過程中氣溫變化的規律可能是()A.遞減→遞增→遞減 B.遞增→遞減→遞增C.遞增→遞減→不變 D.遞減→不變→遞增18.對圖中各層大氣特點的正確敘述是()A.①層高度隨著緯度增加而增高 B.①層復雜的天氣利于航空飛行C.②層含有絕大部分的水汽和塵埃 D.③層中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局部示意圖。據此完成19--20題。19.氣象衛星監測到北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圖中首先增強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某地2022年1月份(冬季)二氧化碳濃度較2021年7月份(夏季)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太陽高度較7月份小 B.取暖釋放二氧化碳增多C.人類大量砍伐森林 D.日照時數少,光合作用弱該下圖為“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狀況圖”,據此回答21--22題。21.圖中四點氣溫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2.圖上四點中氣壓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中科院專家表示,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范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基于大氣空間的跨區域調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這一項目首先將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的監測,掌握水汽“遷徙”規律,并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干預,緩解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有望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據此23-24題。23.“天河工程”實現跨區域調水的主要手段是()A.人工增雨B.開渠引水C.改變大氣環流 D.修建儲水設施24.“天河工程”推進面臨的問題最有可能是()A.人工降雨難度大B.資金短缺C.掌握水汽“遷徙”規律 D.施工難度大南宋天文學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論渾天象體》中記載“百川發源,皆自山出,由高趨下,歸注入海。”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25--26題。25.圖中代號最能解釋“百川發源…歸注入海”對應的水循環環節是A.①-降水 B.②-蒸發 C.③-水汽輸送 D.④-地表徑流26.下列關于水循環意義的比喻及其解釋,連線正確的是A.“紐帶”——地球表面物質遷移的強大動力B.“調節器”——對全球的水分和熱量進行再分配C.“雕塑家”——調節地球各圈層之間的能量D.“傳送帶”——塑造了豐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態河流入海口受河川徑流的季節變化影響,其鹽度具有季節變化的特點。讀下圖,完成27--28題。27、P島附近海域鹽度(%)大約為()A.3.05 B.3.15 C.3.25 D.3.3528、圖中影響等值線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徑流海冰含鹽量接近淡水,適當處理后可作為淡水資源。下圖示意渤海及附近區域年平均氣溫≤-4℃日數的分布。據此完成29--30題。29、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單位面積海冰資源最豐富的是()A.葫蘆島 B.秦皇島 C.大連 D.煙臺30、推測目前沒有大規模開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資源量不足B.破壞環境C.成本過高 D.市場需求不足簡答題:(共40分)31、讀太陽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八顆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是__________,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__________軌道和________軌道之間。(3分填行星名稱)(2)八顆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向______。(2分)(3)圖中所示宇宙空間范圍內共包括________級天體系統,其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是__________,其中心天體是________。(3分)(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環境是什么?(4分)3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如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和某地實際大氣中的風向圖材料二:北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有關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溫,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1)圖一中表示近地面大氣的根本熱源和直接熱源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2分)(2)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單項選擇題)。(2分)A.多雨的夜晚,云層反射地面輻射,氣溫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氣透明度高,大氣逆輻射較弱C.北方的冷空氣加速地面蒸發,使地面輻射增強D.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