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練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卷版)_第1頁
精練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卷版)_第2頁
精練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卷版)_第3頁
精練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卷版)_第4頁
精練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練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葉片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共1小題)1.同學們想檢測甜椒植株上、中、下部位葉片的淀粉含量,按照如下方案進行實驗。(1)圖2裝置中,小燒杯內應加入,進行脫色。取出葉片在清水中漂洗后滴加碘液,檢測的存在。(2)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①號葉片顏色為淺藍色,②號葉片藍色變深,③號葉片藍色最深。由此可知,甜椒植株上部葉片中。(3)同學們查閱文獻資料時,看到以下研究結果,如圖3.科研人員是以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二氧化碳吸收量來表示光合速率。發現各部分葉片在時光合速率均達到最大值,且位于部的葉片光合速率最高。(4)同學們查閱了甜椒上、中、下部葉片糖類成分及含量的相關資料,部分數據如圖4所示。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糖類有淀粉、蔗糖等,淀粉用于儲能,蔗糖是植物體內糖的運輸形式。由圖3可知,甜椒上部和中部葉片中蔗糖含量相對較高,請你推測這對于甜椒生長發育的意義是。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實質(共2小題)2.如圖是綠色植物生理活動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植物的所有細胞都能完成這項生理作用 B.若a表示氧氣,b表示二氧化碳,它們都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呼吸作用 D.若d表示有機物,則它通過木質部的導管向下運輸3.如圖所示的“人工樹葉”是一種模擬植物光合作用的裝置,利用光能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和燃料丙醇(C3H8O)。下列不屬于“人工樹葉”作用的是()A.為人類提供食物 B.為人類提供能源 C.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D.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共2小題)4.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將同一品種玉米苗置于25℃條件下培養,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強度和土壤含水量 B.D點比B點CO2吸收量高原因是光照強度大 C.實驗結果表明,在他40%﹣60%土壤含水量為條件下施肥效果明顯 D.制約C點時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5.植物的新陳代謝要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響。如圖表示一株葉面積為10平方分米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濃度的條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單位:毫克/(平方分米?小時))。請回答:(1)B點表示的意義是。(2)如果白天光照強度較長時間為n1時,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長?。(3)圖2所示能代表細胞中發生的情況與曲線中BC段相符的是。(4)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小時,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毫克。四.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共5小題)6.如圖是大棚種植蔬菜的實景圖。(1)大棚內能保持適宜的溫度,有利于的催化作用,從而促進蔬菜快速生長。(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葉上端約40厘米處,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從而大量積聚在地面附近,導致根系的減弱,致使獲得的能量不足從而影響根系發育。7.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某興趣小組制作了如圖甲所示裝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閉容器模擬大棚,其內放有一株吊蘭,傳感器測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溫25℃時,將裝置放在有陽光照射的窗臺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ppm表示百萬分之一),請回答:(1)實驗中發現容器內壁附有較多水珠,這些水珠主要通過吊蘭的作用產生;(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3)要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可適當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寫出一種具體方法。8.我國北方由于冬季氣溫低,需借助溫室大棚才能種植蔬菜。普通溫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來維持蔬菜種植所需的溫度。某科研團隊設計出一種不耗煤且能促進蔬菜高產的“節能日光溫室”(如圖),適合冬季在我國北方不同緯度地區使用。其結構特點如下:①溫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②不同緯度的溫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③溫室后墻裝有塑料管,管內循環流動著大量的水。④溫室頂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簾,白天收起,夜晚展開覆蓋在透光棚膜表面。結合上述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對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緯度地區,使用“節能日光溫室”既節能又能促進蔬菜高產作出解釋。9.臺州是“中國大棚葡萄之鄉”。近年來,果農在農技部門指導幫助下,在葡萄架下種植比較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經濟作物,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葡萄園中所有的生物構成(選填“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2)在葡萄架下種植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作物可以提高利用率。(3)鉀肥能促進糖類的合成與運輸,提高葡萄品質,在葡萄開花后要注意補充鉀肥。下列屬于鉀肥的是(填序號)。①KCI②CO(NH2)2③NH4HCO3(4)如圖表示大棚內某段時間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t1~t2時段內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的原因是。10.大棚種植農作物過程中,在作物生長旺盛期和成熟期,農民會給作物補充二氧化碳來提高產量與質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增產效果比較優異?!举Y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會釋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②吊袋內CO2氣肥釋放量會隨著光照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溫度過低時CO2氣肥釋放量較少;③使用時,將氣肥懸掛在農作物枝葉上方位置比放在農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④施用氣肥不可離農作物太近。請你用所學知識及以上資料信息,解釋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增產效果比較優異的原因。五.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共11小題)11.下列對圖中各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A.圖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閉溫室里,水稻種子從萌發到長成幼苗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第10﹣20天之間,氧氣濃度增加是因為幼苗不進行呼吸作用 B.圖乙是密閉蔬菜大棚內一天中某氣體的含量變化曲線,可判斷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C.圖丙表示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度的影響。根據a、c點光合作用強度的差異可知,增加光照強度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 D.圖丁12時綠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溫時光合作用強度減弱是因為氣孔部分關閉12.如圖為自然條件下蔬菜大棚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曲線,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b點時光合作用最強 B.c點時葉片積累有機物最多 C.24小時中呼吸作用一直不變 D.光合作用從b點開始、c點結束,呼吸作用一直進行13.農科所技術員研究溫度對某蔬菜新品種產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制成如圖曲線:據此提出以下結論,你認為不合理的是()A.溫度越高,該蔬菜新品種的產量不一定越高 B.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 C.5~35℃時蔬菜的合成的有機物大于分解的有機物 D.溫室栽培該蔬菜時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14.右如圖為向日葵在24h內的水分吸收和蒸騰作用速率的變化,據圖可推斷()A.一天中,植物體內水分最少的是b點 B.在光下,吸收速率總是大于蒸騰作用速率 C.礦質元素向上運輸的速度在b點時較快 D.在光下,蒸騰作用速率總是大于吸收速率15.在同一天時間里,從經過饑餓處理的植物的同一葉片上陸續取下面積相同的葉圓片,稱取其質量,實驗情況如圖所示。在不考慮葉片內有機物向其他部位轉移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其中錯誤的是()A.葉圓片y比葉圓片x重 B.x﹣y可代表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凈增加量 C.y﹣z可代表從下午4時至晚上10時這段時間內,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 D.假使全天溫度保持不變,則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一個葉圓片制造的有機物為z﹣x16.1862年,德國科學家沙克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他每天上午、傍晚、凌晨三個時間從同株植物上摘下一片葉子,再用打孔器在這三片葉子上各取下同樣大小的一塊圓片,烘干后稱重,結果發現:凌晨取下來的葉片最輕,上午取下來的比較重,傍晚的最重。他又把這三個圓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水沖洗,加碘液染色,結果發現:凌晨取下來的葉片的顏色最淺,傍晚的顏色最深。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傍晚的樣品最重、顏色最深,原因是。(2)凌晨的樣品最輕、顏色最淺,原因是。(3)根據這一實驗結果推理,早晨、中午、傍晚空氣中的含氧量最高的是。17.生物興趣小組在清風湖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莖直立細長、有分支,葉薄、披針形,花單性,果實圓柱形、種子2﹣6粒。經過檢索得知,此為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同學們以此為材料,開展了一系列探究實驗。(1)在植物學分類上,黑藻屬于植物,推斷依據是。(2)將黑藻的一片幼嫩小葉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許多綠色的顆粒隨細胞質環形流動。綠色顆粒是。細胞質不停地流動的意義是。(3)將黑藻放入如圖1所示的裝置中,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玻璃管中不斷有氣泡產生。這種氣體是,你如何檢測?。(4)晚上,將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進一步探究,實驗結果如下:試管與燈的距離(厘米)5101520253035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個)61554232252119分析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5)在晴朗的夏季,將黑藻放入密閉的玻璃罩內,放在室外培養。連接二氧化碳檢測儀,測得密閉玻璃罩內黑藻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黑藻在一天中(曲線上兩點之間)段的光合作用最強。黑藻在一天內積累了有機物,在圖2中可以找到的依據是。18.圖甲是測定某植物一晝夜氧氣釋放速率的裝置示意圖,其中小室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圖乙是把相關數據整理后繪成的曲線圖(CO2緩沖液能使裝置內CO2濃度不變,從0點整開始測量(此時液滴處于0刻度處)。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點是在一天中的點。(填字母)(2)若經過一晝夜玻璃管中液滴從刻度0移動到刻度5,則該植物體有機物總量如何變化。(3)現要測定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速率,需要增設一個怎樣的實驗,并簡述增設該實驗的目的:。19.課外科學小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葉,分成四等份,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暗處理1小時,接著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時,測定每份葉中有機物質量的變化,繪制成甲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1)請寫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2)分析數據可知:葉在28℃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量是mg。(3)圖乙是29℃時該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則b點的含義是。(4)若溫度由29℃改為27℃,圖乙中相應的a點在原位置方(填“上”或“下”)。20.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代謝活動中重要的兩個生理過程,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表示葉面積指數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生理過程的關系,請回答:(提示: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植物葉的總面積,葉面積指數在一定范圍內越大,葉片交錯重疊程度越大。)①圖中A點代表的意義是。②圖中兩條曲線所圍成的面積代表。③當葉面積指數達時,光合作用的物質量不再隨葉面積指數增加而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當葉面積指數大約在范圍時,對農作物增產最有利。21.甲圖中的ABC是綠色植物在白天進行的三種生命活動,乙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的實驗裝置,并得到一些數據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量)請據圖表回答下列問題:溫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釋放二氧化碳(mg/h)0.500.751.001.502.253.003.50(1)甲圖中能促進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的生命活動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