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領悟您發展的愿景交付您滿意的產品目錄TOC\h\z\t”2-jr1。1—一、,2,3—jr1。1.1—1,3,1—jr1—第一章,1”13014目錄1381第一章編制依據34772第二章工程概況431178第一節、基本信息432434第二節、工程簡介425184第三章施工部署615324第一節、測量準備620164第二節、施工測量組織工作628966第三節、施工測量人員組織63359第四節、儀器配置712929第四章施測的基本要求83684第一節、施測的原則811987第二節、施測程序810415第三節、施測基本要求8844第四節、工作內容919927第五章平面控制網建立101604第一節、平面控制網的測設1024382第二節、首級及二級平面控制網測設1011839第三節、高程控制網的建立1320831第四節、擋土墻及水景結構施工147620一、地面以下結構施工149401二、地面以上結構施工1625379第六章自然式總平面放線189975第一節、建立坐標網方格網1813170第二節、測設坐標網1818064第三節、用坐標網定點1825141第四節、用角度交會法定點1821558第五節、用坐標網放線199111第七章建筑物變形觀測2010429第一節、沉降基準點布設2021789第二節、沉降觀測點的布設207029第三節、觀測技術要求2110550第四節、沉降觀測記錄移交2221507第八章質量控制2313343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47220第十章儀器保養和監測制度25第一章編制依據1、青海師范大學新校區總圖綠化景觀工程設計圖紙;2、青海師范大學新校區園林景觀工程(南區)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51-2003);5、《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6、《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51-2003);7、《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13);8、《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第二章工程概況第一節、基本信息工程名稱青海師范大學新校區綠化景觀工程(南區)建設單位青海師范大學設計單位中國建筑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管理單位中國建筑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單位青海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河南建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施工單位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地點西寧市城北區下孫家寨村建筑面積28。25萬平方米計劃工期計劃開工日期2016年4月1日計劃竣工日期2016年9月20日合同工期173天、工程簡介項目基地位于中國夏都—-青海省省會西寧市的中心城區北部,城北科教園區內,距南側青海大學約500m。基地南到規劃學院路(規劃道路紅線50米,建筑后退紅線15米),北至規劃路(規劃道路紅線15米,建筑后退紅線10米),西臨海湖北路(規劃道路紅線40米,建筑后退紅線50米),東到規劃16號路(規劃道路紅線30米,建筑后退紅線15米),規劃總用地86。89公頃(1303.35畝).基地呈矩形,南北長962米,東西寬860米至940米不等.基地西側為北川渠,基地內現有正常運行的農灌渠一條,自北向南流。用地中間及東南部平緩,平均坡度約1%,西北和東北側坡度高度差較大,平均坡度約4%,基地西側由南向北有一條5~6米高差的臺地。校園道路及建筑布局結合臺地走向設計,減少建設土方量.由于基地地形西北側較為復雜,在規劃布局的同時,考慮項目實施的可能性,充分結合現狀地形進行各功能布局和道路網的組織,盡量利用綠化坡地和景觀臺地解決豎向高差問題.校園豎向高差整體考慮多個場地平臺,各地塊填挖方保持基本平衡,盡量較少工程填挖.通過緩坡解決個地塊的地形高差,起伏的地形,更有利于校園景觀的形成。以現狀地形為基礎,結合周邊城市規劃道路路面標高,控制整個校園的豎向標高設計,場地排水坡度均在0.3%以上。校園西北側地形較為復雜,規劃道路坡度較大,坡度大多在0。5%~2.5%之間,局部路段為5。5%左右,盡量保持場地的土方平衡,減少填挖方;校園東南側較為平整,道路坡度大多在1%左右,地勢平坦,土方量較少。由于周邊城市道路仍未修建,周邊城市道路標高僅為甲方提供的道路設計標高方案,存在變化的可能性,校園豎向設計應隨周邊道路標高的變化而調整。第三章施工部署、測量準備1、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工程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2、檢查各專業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施工測量組織工作由項目部施工科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業主提供的首級坐標控制點、原始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各級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布設。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由總施工員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施工測量人員組織施工測量人員安排職務姓名崗位責任具備的條件測量主管金美唐工作組織安排,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質量,工作進度從事測量工作5年測量指導張振澤測量放線技術指導從事測量工作4年測量放線員李瑞劍測量放線操作從事測量工作3年測量放線員林海測量放線操作從事測量工作3年測量放線員陶林可測量放線操作從事測量工作3年、儀器配置儀器配備計劃序號器具名稱型號單位數量生產廠家1GPSSTONES臺1廣州思拓力測繪科技有限公司1全站儀CTS—633R臺1廣州天宇光電儀器有限公司2全站儀RTS632臺1蘇州一光儀器有限公司3經緯儀LT202臺1蘇州一光儀器有限公司4水準儀CL30臺2廣州天宇光電儀器有限公司5水準儀DZS3—1臺2北京博飛儀器股份有限公司6鋼卷尺50m把10長城測量工具有限公司7塔尺5m組4蘇州昌盛測繪儀器有限公司第四章施測的基本要求、施測的原則1、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2、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現場施測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場區控制網及軸線控制網工作完成后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上報的工作制度;4、控制網施測好后,把成果報項目技術負責人,要求聯合復核,復核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監理單位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施測程序不合格準備工作測量作業自檢`不合格合格報驗合格進入下道工序、施測基本要求1、測量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范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2、根據工程特點及《工程測量規范》,此工程設置精度等級為一級,測角中誤差5″,邊長相對中誤差1/30000,測距中誤差15mm,方位角閉合差(n為測站數),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1/15000。3、水平角控制測量的要求方向測回法,2個測回,方向觀測中誤差≤2mm。外業觀測限差應滿足《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中得要求.見下表:等級儀器精度等級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較差同方向值各測回互差一級2″級儀器12″18″12″4、距離測量2個測回,正、倒鏡觀測,每半測回4次讀數,并加氣象改正,根據《工程測量規范》規定,測距往返校差限差≤±2mm(a+b*D).5、高程控制測量的要求高程控制測量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要求,采用三、四等水準測量來測定,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見下表:等級全中誤差mm/km儀器標稱精度mm/km水準標尺類型觀測方法往返觀測次數觀測順序往返測較差和線路閉合差mm三等±6±3黑紅面尺中絲讀數法1后前前后四等±10±3黑紅面尺中絲讀數法1后后前前注:L為閉合線路長度:km;儀器標稱進度為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工作內容1、根據業主提供的首級坐標控制點,用全站儀引測建立場內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2、用全站儀及水準儀測量放樣出本工程的坐標及高程基準點樁;3、對施工部位進行檢查驗收,并繪制竣工圖,整理中間驗收和驗收資料.第五章平面控制網建立、平面控制網的測設1。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1.2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要根據施工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1。3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地面以上設醒目的圍護欄桿,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控制樁保護見下圖控制樁保護示意圖、首級及二級平面控制網測設本工程平面控制網分兩級測設,首級為平面控制網,二級控制網為水景建筑物控制網.首級平面控制網的建立以業主提供的控制點為基準,采用GPS進行測設。平面控制網共布設2個基準點分別為SD1:X=68085。82,Y=71253。52,H=2330。26和SD2:X=67531。39,Y=70498。34,H=2338。24控制點.二級控制網依據首級平面總控制網采用直角坐標法和極坐標法來測設水景建筑物的控制軸線。1、首級平面控制網的建立:水景二級控制網的建立:主入口水景及圖書館特色跌水控制點S1、S2點圖書館特色水景控制點S3、S4點綜合樓鏡面水景控制點S5、S6點3、平面控制的布設原則及精度指標平面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必須符合下表的規定:平面控制網精度技術指標等級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首級控制網一級≤5≤1/20000二級控制網二級≤10≤1/10000、高程控制網的建立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應建立高程控制網。1。2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1.3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業主提供的由測繪部門測設的水準點(至少應提供三個),由我方測量工程師采用DZS3—1精密水準儀對測繪部門所測設的水準點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三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見表: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儀器型號水準尺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閉合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三等6≤50DS1DS3銦瓦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表等級儀器型號視線長度(m)前后視較差(m)前后視累積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輔或紅黑讀數差(mm)基、輔或紅、黑所測高差較差(mm)三等DS1100m360.31.0mm1.5mmDS375m2。0mm3。0mm3、水準測量的內業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線和環形閉合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W-—-———閉合差(mm):L———-——相應線路長度: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的個數。內業計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準精確至0。1mm,三、四、五等精確至1mm。、擋土墻及水景結構施工一、地面以下結構施工軸線控制樁的校測1。1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1.2校測儀器采用測量精度±1″級、測距精度1mm+2ppm*D的全站儀。平面放樣測量2.1開挖線放樣首先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控制軸線,然后根據開挖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當基槽開挖到接近槽底設計標高時,使用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擋土墻、水景基槽開挖邊線,并撒出白灰線指導開挖.2。2軸線投測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并凝固后,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軸對面方向樁,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然后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它軸線和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并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進行下道工序。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表所示:軸線間距允許偏差主軸線間距允許偏差(mm)L≤30m±530m〈L≤60m±1060m〈L≤90m±15L〉90m±20標高控制3.1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3.2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方法:懸吊鋼卷尺法。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使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并標明數據。懸吊鋼卷尺法如下圖所示:懸吊鋼卷尺法3。3土方開挖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即將挖到設計底標高時,測量人員要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測量,即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使用水準儀抄測出挖土標高,并撒出白灰點指導清土人員按設計標高清土.3。4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使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施工標高點測設在柱立面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二、地面以上結構施工1、平面控制測量本工程建筑物±0.000m以上的軸線投測采用激光經緯儀豎向傳遞法進行。2、平面控制網的布設2。1預埋件作法: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B12鋼筋,且與底板焊接澆筑。如下圖所示:預埋件示意圖2。2控制點的測設: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并使用全站儀進行測角、測邊校核,精度合格后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的精度.2。3細部線放樣軸線控制點投測到施工層后,將經緯儀分別置于各點上,檢查相鄰點間夾角是否為90°,然后用檢定過的50m鋼卷尺校測每相鄰兩點間水平距離,檢查控制點是否投測正確。控制點投測正確后依據控制點與控制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軸線.控制線測放完畢并自檢合格后,以控制線為依據,依據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水景、擋土墻及其他建筑小品邊線等細部線.3、高程的傳遞3。1首先從高程控制點將高程引測到便于向上豎直量尺處,經校核合格后作為起始標高線,并彈出墨線,用紅油漆標明高程數據。同時可以利用已完工教學樓標高控制點進行標高控制復核。3。2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起始標高線豎直量取.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3。3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高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標高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第六章自然式總平面放線采用自然式布局的園林綠地,其地形、園路、水體、草坪、林地等都是不規則的形狀,整個園林中也沒有一條中軸線可作放線基準。在一般園林的施工中,自然式定點放線采用坐標方格網法,只在局部小區域中可采用角度交會法進行定點操作。具體的定點放線方法如下所述。第一節、建立坐標網方格網有的園林工程在規劃圖或豎向設計圖中繪制有施工坐標方格網,可以直接利用來進行總平面的定點和放線。如果在規劃設計圖中沒有方格網,也可以采用與圖紙相同的比例,在圖上補繪坐標方格網。第二節、測設坐標網按照繪有坐標方格網的規劃設計圖,用測量儀器把方格網的所有坐標點測設到地面上,構成地面上的施工坐標網系統.每個坐標點釘一個小木樁,樁上寫明樁號和該點在A、B兩軸上的坐標值。分布在園林邊界沿線附近的坐標點,最好用混凝土樁做成永久性的坐標樁。第三節、用坐標網定點地面的坐標網系統建立以后,可以隨時利用來為所有設施定點。當需要為某一設施確定中心點或角點位置時,可對照圖紙上的設計,在地面上找到相應的方格和其周圍的坐標樁;再用繩子在坐標樁之間連線,成為坐標線。以坐標樁和坐標線為丈量的基準點和基準線,就能夠確定方格內外任何地方的中心點、軸心點、端點、交點和角點。第四節、用角度交會法定點要為設計圖工某一設施的中心點定位,還可以利用其附近任意兩個已有的固定點。在圖上用比例尺分別量出兩個固定點至中心點的距離。再從這兩點引出兩條拉成直線的繩子,以量出的距離為作繩子的長度,兩條繩子在各自長度之處相交,其交點即為該設施在地面上的中心點位置。兩個已知的固定點,還可以是方格坐標網系統中的兩個相鄰坐標樁。第五節、用坐標網放線在規劃設計圖上找出圖形線與方格坐標網線的一系列交點,并把這些交點測設到地面坐標網線的相應位置,然后再把這些交點用線連起來,其所連之線就是需要在地面放出的該圖形線。應用方格坐標網方法能夠很方便地進行目然式園路曲線、水體岸線和草坪邊線等的放線。挖湖堆山、地面整平、劃定園林中軸線、以路線劃分地塊和近期施工建筑的定位等帶有全局性的施工問題。以后隨著工程項目的一步步展開,還會有多次的定點放線工作.第七章建筑物變形觀測、沉降基準點布設1、基準點布設原則1。1沉降基準點是沉降觀測的依據,現場設置4個穩定可靠的基準點,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1.2沉降基準點與觀測點的距離不宜太遠,以保證足夠的觀測精度;1。3沉降基準點須埋設在建筑物的壓力傳播范圍以外,距離建筑物基坑邊線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2、基準點的埋設及測量2。1沉降觀測基準點采用現有建筑的沉降觀測點為高程控制點.2.2基準點高程的校測:基準點使用前,使用AL132-C精密水準儀從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與校區內現有建筑的沉降觀測點聯測,經平差計算后的高程基準點高程數據作為本工程沉降觀測的基準點高程.沉降觀測基準點布設復合路線,其主要技術要求和測法應符合下表規定。沉降觀測技術要求(單位m)。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每站高差中誤差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檢測已測高差較差觀測方法及要求二等±1。0±0.300.60。8往、返各兩次注:n為測站數、沉降觀測點的布設依據《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的要求,沉降觀測點布設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變形特征并結合地質情況及建筑結構特點確定;2、建筑物的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墻每10~15m處或每隔2~3根柱基上避開暖氣管、落水管、窗臺、配電盤及臨時構筑物;3、建筑物裂縫和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外、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不同結構的分界處及填挖方分界處;4、鄰近堆置重物處、受振動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及基礎下的暗溝處;5、埋點方法為了便于觀測及長期保存,觀測點采用暗藏式。埋設時用φ32的電錘在設計位置打孔,將直徑28mm、長度12cm的預埋件放入孔內,周圍用環氧樹脂填充使牢固。觀測時將活動標志旋緊,測畢取出,蓋好保護蓋。這樣既不影響建筑物的外觀又起到保護標志的作用.沉降觀測點埋設如下圖所示:預埋件預埋件標頭封蓋預埋件標頭封蓋6、沉降觀測點的布置本工程沉降觀測點的設置位置、數量按照設計提供的點位進行設置。、觀測技術要求1、觀測儀器觀測儀器采用AL132—C精密電子水準儀及與其配套銦瓦條碼尺.該儀器精度高,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誤差為±0.3mm.2、觀測方法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采用單路線往返觀測.觀測過程中應做到:主要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及附屬設備固定、安置的鏡位固定、觀測方法及程序固定.3、觀測的技術要求沉降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視線高度按下表要求進行:沉降觀測技術要求等級儀器型號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二等AL132—C≤30m≤1.0m≤3。0m≥0。3m44、觀測中應遵守的事項觀測前30分鐘,晴天應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下,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在連續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的三腳架時,應使其中兩腳架與水準路線的方向平行,三腳架輪換置于路線方向的左側與右側;水準儀圓水準器應嚴格置平;除路線轉彎處外,每一測站上儀器與前后視標尺的三個位置應接近一條直線。5、觀測周期5。1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連續往返觀測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初始值;5.2荷載變化期間的觀測周期要求:5。2。1施工期間地下室每層觀測1次,地上部分每一層觀測1次;5。2。2基礎周圍大量積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應觀測;5.2。3出現不均勻沉降時,根據情況增加觀測次數。5.3結構施工完至工程竣工,觀測周期按下列要求進行:5。3。1均勻沉降且連續三個月內月平均沉降量不超過1mm時,每三個月觀測1次;5。3。2連續兩次每三個月平均沉降量不超過2mm時,每六個月觀測1次;5.3。3外界發生劇烈變化時應及時觀測;5.3。4交工前觀測1次;5.3.5竣工后,第一年觀測3~4次,以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按照《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的要求來決定觀測次數。直至建筑物達到基本穩定(1mm/100d)時,停止觀測。、沉降觀測記錄移交1、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連續觀測兩次,取平均值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術報告。技術報告包括作業說明;沉降觀測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受拉構件的配筋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課件
- 四危險源設備吊裝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84課件
- 《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區安全監控預警系統驗收技術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文化課件背景
- 校園食堂承包合同書
- 《房地產基礎》課件 情境三 教你選對產品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新聞紛爭處置方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2月七校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基層綜合治理法律培訓課件
- 中醫婦科醫生行業現狀分析
- 必殺04 第七單元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綜合題20題)(解析版)
- 高大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 企業安全檢查表(全套)
- 票據業務承諾函
- 《來一斤母愛》課件
- ISO13485質量管理手冊
- 辦理用電戶更名過戶聲明書范本
- 淺層氣浮設計
- 辯論賽PPT模板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