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論文)3200字】_第1頁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論文)3200字】_第2頁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論文)3200字】_第3頁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論文)3200字】_第4頁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論文)32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目錄TOC\o"1-3"\h\u19431淺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4893一、美育課外活動的實踐現狀 120679(一)開展美術鑒賞、影視欣賞和紅歌活動 118906(二)具體開展情況 217563二、語文課外活動的實踐現狀 328116(一)開展朗讀和書法活動 3871(二)具體開展情況 313800三、課外活動的作用和意義 44073(二)有利于擴展美育思政教育 43017(三)有利于實現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47987四、促進課內與課外活動學習要注意“四性” 58641(一)、針對性 511745(二)、主體性 512180(三)、操作性 521491(四)、引導性 522371五、總結 5摘要:在學校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除了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文化課程,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綜合實踐課外活動課程就是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一門課程,那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與各科目靈活地結合起來,與學校主題活動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詞: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一、美育課外活動的實踐現狀(一)開展美術鑒賞、影視欣賞和紅歌活動為全面配合課程改革需求,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美育素質和藝術人文修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更牢固的根基,擬定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開始,利用晚修時間,每周固定一節晚修輪流開展美術鑒賞、影視欣賞和紅歌活動。活動內容要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的專業和實際生活,并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任務當中,通過“中華民族精神”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從而實現審美素質和個人價值觀的塑造。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是推動青年學生實現理想、追求人生目標的精神支柱,是促進青年學生立志成才、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在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具體開展情況美育活動將依據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特征、認識規律和現實情感需求,輪流開展三項活動,全方面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思維,學會思辨、交流、欣賞作品,加速成才。每項活動將以學生交流或成果展示作為收尾總結,多維驗收學生成長成果。作業形式:每周由班級或小組為單位拍攝一段學生練習的視頻作為上交的資料。美育活動具體安排如下:時間主題學習內容第1周美術鑒賞《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南昌起義》第2周《江山如此多嬌》第3周《南泥灣》第4周《拾穗者》第5周《日出·印象》第6周美術作品展示周學生根據前5周作品鑒賞主題,創作并展示第7周影視欣賞《閃閃的紅星》第8周《建黨偉業》第9周《開國大典》第10周《阿甘正傳》第11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第12周影視交流活動周學生根據前5周作品鑒賞交流心得,寫影評或是觀后感第13周

紅歌活動《我的中國心》第14周《打起手鼓唱起歌》第15周《瀏陽河》第16周《唱支山歌給黨聽》第17周《映山紅》第18周紅歌比賽周各班級自由選擇紅歌并組織紅歌比賽(一)開展朗讀和書法活動為全面配合公共基礎課程的改革需求,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人修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更牢固的根基,擬定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開始,利用晚修時間,每周固定兩個晚修分別開展朗讀和書法活動。活動內容要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的專業和實際生活,并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任務當中,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潛移默化中達到提升個人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塑造良好個人品格的目標。二、語文課外活動的實踐現狀(二)具體開展情況朗讀活動依托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特征、認識規律和現實情感需求,將分為六個主題模塊,全方面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的讀書思考習慣,學會思辨、交流、欣賞作品,加速成才。每個大主題模塊分為三種小目標主題,學生根據該周的目標主題分享自身故事,鍛煉口語表達;教師解析文本片段的中心主旨,使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信息、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最后由學生演繹片段,體會文本情感,實現塑造學生情感世界、優秀個人品格的目標。朗讀活動具體安排如下:時間主題學習內容第1周成長的根基《目送》:珍愛擁有的一切第2周《背影》:父愛如山第3周《寫給母親》:親人間相互牽掛的真摯情感第4周友誼的力量《藤野先生》:友情讓生命更有意義第5周《地久天長》:純潔的感情地久天長第6周《追風箏的人》:成長路上真誠待人第7周青春不迷茫《平凡的世界》:人可以平凡,不可以平庸第8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維持清凈的心以養性第9周《吶喊》:青年重于行而非空言第10周生命需要勇敢《海底兩萬里》: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勇敢面對第11周《老人與海》: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第12周《紅巖》:越是鋪滿荊棘的道路越是需要開拓第13周以夢為馬《艾青詩選》:夢想是人心中最不應該缺乏的第14周《圍城》:不要在年輕的時候選擇安逸第15周《紅星照耀中國》:紅軍精神——為實現目標的信心和決心第16周一路高歌《小王子》:尋找生命的本真第17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對人生意義和自我存在意義的追尋第18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正確心態面對人生的磨難三、課外活動的作用和意義(二)有利于擴展美育思政教育在職校教育階段,美術是一門基礎文化課程,其課程覆蓋面廣,知識點繁多,實際運用廣泛。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覆蓋面廣泛的美育課程教學之中,有利于更好的拓寬職校思政教育渠道,作為職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補充,同時還能豐富美育教學內容,例如美術鑒賞、美術作品展示、紅歌活動等。利用美育活動和思政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美育水平,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掘美育資源中思政元素的作用,使兩者良好融合,始終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元素的滲透,真正將思政教育貫徹于美育實踐之中,為真正達到教書育人打下堅實基礎。(三)有利于實現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立德樹人”是現代職業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職校思政教育發展途徑的合理性和覆蓋范圍將直接關系到職校階段人才培養目標能否達成。而其中語文課外活動課程作為不可缺少的重要學科,因其廣泛的覆蓋面,如果在其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起到顯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基礎上,滲透思政教育內容,結合特定課題進行深化分析,密切聯系語文教學,進而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符合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觀念,以更高層次的思想素質去審視和抵制不良思想傾向熏染,建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最終把自己塑造成為社會所需、所認同的專業人才,實現技校數語文“立德樹人”這一終極教育目的。四、促進課內與課外活動學習要注意“四性”(一)、針對性課外實踐的目的是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快地獲取更多的學生在課內學不到的語文知識,我認為在進行課外語文實踐活動時應有針對性,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年齡、知識等)選取我們教材上所需內容,去讓學生進行獲取相應的知識,而不是到課外抱著玩一玩、看一看的態度,或是不切實際的活動。(二)、主體性教育目的應是培養實踐的主體,因而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更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活動課的題目通常是開放的沒有現成的答案,教師又只是顧問、指導者,學生只有自己探索,才能完成任務。他需要學生反復嘗試了解,不斷創造、發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三)、操作性課外實踐活動的操作形式很多,但我們在操作時一定應選好時機,選好方式,不能不切實際。說得到,但做不到,想做但又沒有條件等等。(四)、引導性教師是學生的導體,在進行課外實踐活動時,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內容,有組織地統一進行,從現實具體的問題或事特出發,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認識并完成任務。不能是一盤散沙,活動完了,什么收獲也沒有。總結課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