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一冊《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卷-含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盛夏時節,百花綻放,四溢的花香會引來蜜蜂吸食花蜜。此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B.分子有一定的大小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分子有一定的質量2.質量之比為2∶3的甲、乙兩種液體,當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為7∶5時,升高的溫度之比為6∶5,則甲、乙的比熱容之比為(
)A.7∶4 B.5∶4 C.7∶3 D.3∶43.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時,為了不使秧苗受凍,正確的做法是()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要多排水4.關于溫度、熱量、內能和熱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的冰塊,內能一定為零 B.溫度相同的兩物體之間不會發生熱傳遞C.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D.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5.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內能就一定不變B.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物體所含熱量越多C.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D.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一定小6.膽大心細的你一定會能量爆棚。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則質量為2kg的水,溫度由25℃降低20℃放出的熱量是(
)A.4.2×104J B.2.1×105J C.1.68×105J D.3.78×105J7.神舟十六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摩擦形成高溫“火球”進入黑障區(如圖)。下列改變內能的方式,與“火球”的形成相同的是(
)A.用柴火把壺中的水燒開 B.壺中的蒸氣將壺蓋頂開C.熱雞蛋放在冷水中冷卻 D.炒菜時,鐵鍋熱得燙手8.近年來許多家庭使用電熱液體蚊香,瓶中的碳纖維棒將瓶內的殺蟲劑吸到棒的頂端,發熱裝置會使棒的上端溫度達到50℃左右,從而提高驅蚊效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碳纖維棒里面有空隙,說明分子間有間隙B.常溫下,碳纖維里的殺蟲劑分子不會運動C.殺蟲劑由液體變為氣體,它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D.殺蟲劑對整個房間都有驅蚊效果,是由于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9.下面幾個例子中,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是()A.用錘敲石頭,石頭和錘都要發熱B.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噴射中沖天而起C.冬天,人站在陽光下感到暖和D.給燒杯加熱,使杯內水的溫度升高10.有些歌第一句就喜歡上,有些人第一次就愛上,有些題看第一眼就會做。下列事例中,哪一個事例不能表明物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A.衣箱中的衛生球變小了,衣服上充滿了衛生球的氣味B.在皮膚上擦點酒精,立即就能聞到酒精的味道C.在墻角堆煤,過一段時間,墻表面及其內部靠近表面的一淺層都變黑了D.看到雪花在空中飛舞二、填空題11.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它們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小明放學一進家門,看到媽媽在做飯,做飯主要是通過方式改變食物的內能。12.小京將調料水倒入玻璃罐的過程中,他發現罐壁外側的幾滴調料水能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這一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用手按壓玻璃罐,玻璃罐不易被壓縮變形,這一現象說明玻璃分子之間存在。13.如圖所示是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這種物質是(填“晶體”或“非晶體”),時物體的內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時物體的內能。若相同時間內該物質吸收熱量相等,由圖像可知,這種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固態時的比熱容。14.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第6min時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時的內能;該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是AB段比熱容的倍。(被加熱質的質量和吸、放熱功率不變)。15.按要求填空:(1)夏天的中午在海邊玩耍時,會發現沙子燙腳、海水比較涼,這是因為受熱相同時,沙子和海水吸收的熱量相等,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子的,所以沙子的溫度升高得比海水的(選填“多”或“少”);(2)水稻是喜溫植物,春季育秧時,農民通常在傍晚的時候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將水放出,以防霜凍。當氣溫降低時,水能(選填“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三、實驗題16.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1)加熱前,在一個燒杯中倒入240mL的水,為了使水和煤油的質量相同,需要在另一個相同燒杯中倒入mL的煤油。(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2)實驗中通過反映吸收熱量的多少。17.在實驗課上老師與同學一起完成如下探究實驗。圖甲學生將鐵絲的同一位置快速地多次彎折;圖乙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圖丙大口玻璃瓶內裝有一些水,用瓶塞將瓶口塞緊,瓶塞通過導管與打氣筒相連,用打氣筒向瓶中打氣。(1)在甲實驗中,用手觸摸彎折處可感受到現象說明鐵絲內能發生變化。(2)在乙實驗中,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時棉花被點燃,這是將能轉化內能。(3)在丙實驗中,當塞子從瓶口跳起時,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__。A.往瓶內打氣,瓶塞未跳出時,氣體對瓶塞做功B.往瓶內打氣時,瓶內氣體內能變小C.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溫度不變D.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4)如圖丁所示,B是一個被銷釘K鎖住的活塞,汽缸A內部密封有壓縮空氣,C是一支溫度計,若活塞與汽缸壁之間沒有摩擦,試根據甲、乙兩實驗的結論分析,當把銷釘K拔出后,溫度計的示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你是根據實驗(選填“乙”或“丙”)的結論作出判斷的。18.為了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在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入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液體A、B,并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如圖甲所示。(1)如圖甲所示,組裝實驗裝置時,應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則調整固定夾的高度,調節時,(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2)實驗中,應該向兩個燒杯中加入(選填“質量”和“體積”)相同的兩種不同液體;可以通過比較(選填“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來反映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其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3)根據實驗數據,小明做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可知,兩溫度計示數都升高到30℃時,A增加的內能(選填“>”、“=”或“<”)B增加的內能;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應選液體(選填“A”或“B”)作為供暖物質,其效果更佳。若液體A是水,則液體B的比熱容為;[c水=4.2×103J/(kg·℃)](4)在對兩種液體加熱的方式上,有酒精燈和電加熱器兩種熱源可供選擇,選用電加熱器更容易控制讓兩種液體相同。四、綜合題19.如圖所示,是我們學習分子動理論時做過的一些實驗。(1)圖甲中硫酸銅溶液與清水放置幾天之后,兩種液體混合均勻了,這是現象;(2)圖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觸水面,向上拉動時會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玻璃板的重力;(3)圖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4)圖戊中兩個鉛塊緊壓后就會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20.某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分別給質量都是0.2k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繪制出沙子與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求:(1)圖是水吸熱升溫的圖象,圖。是沙子吸熱升溫的圖象;(2)加熱2min水吸收的熱量Q水;(3)沙子的比熱容c沙;(保留三位有效數字)21.親愛的同學們,請你根據自己掌握的實驗操作技能,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把很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下測力計的讀數;然后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稍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離開水面之前,彈簧測力計讀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個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2)如圖乙所示,演示氣體擴散現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有力的證明氣體發生擴散,裝二氧化氮的應該是(選填“A”或“B”)瓶,根據A瓶內氣體顏色會的現象,可知氣體發生了擴散現象。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BBCCBDBD1.C【詳解】A.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是物質之間能相互吸引,故A不符合題意;B.分子有一定的大小描述的是分子的物理屬性,故B不符合題意;C.花香是由花朵中的芳香分子散發出來的,這些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此能夠擴散到空氣中,被人們嗅到。這就是花香四溢的原因,故C符合題意;D.分子有一定的質量同樣是分子的物理屬性,與本題中花香四溢的現象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A【詳解】根據可得,甲、乙的比熱容之比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B【詳解】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時,為了不使秧苗受凍,傍晚多灌水,當夜晚溫度降低時,因為水的比熱大,水放出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比較少,不至于使秧苗受凍;在早晨把稻田內是水排出,稻田接受太陽光的照射,泥土的比熱小,泥土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快,有利于秧苗的生長,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B【詳解】A.任何物體都具有內能,所以0℃的冰塊具有內能,其內能不為零,故A錯誤;B.熱傳遞只會發生在溫度不同的物體之間,故B正確;C.物體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溫度、質量、狀態等因素都有關,所以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故C錯誤;D.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能說吸收或放出熱量,不能說具有或含有熱量,故D錯誤。故選B。5.C【詳解】A.物體的內能與溫度、質量、狀態等有關,晶體熔化時吸熱,內能增加,溫度不變,故A錯誤;B.熱量是過程量,只有在熱傳遞過程才能體現,不能用含有來描述,故B錯誤;C.發生熱傳遞的必須條件是存在溫度差,內能小的物體溫度也可能較高,故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故C正確;D.物體的內能與溫度、質量、狀態等有關,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小,故D錯誤。故選C。6.C【詳解】水放出的熱量為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7.B【詳解】火球是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過程,通過做功改變內能。用柴火把壺中水燒開,水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壺中蒸氣將壺蓋頂開,蒸氣對壺蓋做功,內能減小,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熱雞蛋放在冷水中,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炒菜時,鐵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8.D【詳解】A.分子間有間隙,但碳纖維棒里面有空隙屬于物體間的間隔,故A錯誤;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在常溫下,炭纖維棒里的殺蟲劑分子也會運動,故B錯誤;C.殺蟲劑由液體變為氣體,它的分子結構不會發生改變,故C錯誤;D.殺蟲劑對整個房間都有驅蚊效果,是由于殺蟲劑分子不斷做無規則運動,通過擴散充滿整個房間,故D正確。故選D。9.B【詳解】A.用錘敲石頭,是通過做功使石頭、錘變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B.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噴射中沖天而起,燃料燃燒,生成高溫高壓的燃氣,燃氣膨脹做功,將火箭推動,使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符合題意;C.冬天人站在陽光下感到暖和,人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太陽能轉化為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D.給燒杯加熱,使杯內水的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將內能轉移給燒杯中的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D【詳解】A.衣箱中的衛生球變小了,衣服上充滿了衛生球的氣味,這是擴散現象,衛生球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在皮膚上擦點酒精,立即就能聞到酒精的味道,這是擴散現象,酒精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在墻角堆煤,過一段時間,墻表面及其內部靠近表面的一淺層都變黑了,這是擴散現象,煤分子擴散到了墻中,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看到雪花在空中飛舞,這是機械運動,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11.引力熱傳遞【詳解】[1]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它們會黏在一起,此時分子間距較小,說明了分子間有引力。[2]做飯時,米飯的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米飯的內能增加的。12.引力斥力【詳解】[1]由于水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幾滴調料水靠近時能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2]由于玻璃分子之間存在斥力,所以玻璃罐很難被壓縮。13.晶體小于大于【詳解】[1]AB段為該物質熔化過程,由于熔化過程其溫度保持不變,故該物質為晶體;[2]到時刻物質正在熔化,固體熔化過程中要吸熱,內能增大,故時刻內能小于時刻內能;[3]因為在相同時間內該物質吸收熱量相等,質量不變,由圖像可知,段為固態,BC段為液態,且BC段溫度上升較慢,故液態比熱容較大。14.小于2【詳解】[1]物質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所以第6min時的內能小于第8min時的內能。[2]如圖,該物質熔化過程中質量不變,加熱4min,吸收的熱量相同,AB段升高的溫度為10℃,CD段升高的溫度為5℃,由Q=cmΔt可知即該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是AB段比熱容的2倍。15.(1)大多(2)放出【詳解】(1)[1][2]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的前提下,溫度變化量小,因此沙子的溫度升高得比海水的高。(2)由于水的比熱容大,通常在傍晚的時候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將水放出,以防霜凍,是因為當氣溫降低時,水能夠放出更多的熱量。16.(1)300(2)加熱時間【詳解】(1)水的體積V水=240mL=240cm3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0g/cm3×240cm3=240g煤油的質量m煤油=m水=240g煤油的體積(2)探究不同物質吸熱性能的實驗中,用相同的加熱器可以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17.(1)溫度升高(發熱發燙)(2)機械(3)D(4)變小丙【詳解】(1)在甲實驗中,鐵絲被快速地多次彎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其內能,鐵絲溫度會升高,這說明鐵絲的內能發生了變化。(2)在乙實驗中,當活塞迅速被壓下去時,活塞對氣體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氣體的內能。由于內能增加,氣體的溫度升高,從而達到棉花的著火點,使棉花被點燃。(3)在丙實驗中,往瓶內打氣時,外界對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加;在瓶塞未跳出前,氣體對瓶塞有壓力但沒有發生位移,因此氣體沒有對瓶塞做功;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推動瓶塞),氣體內能減小,瓶內溫度降低。(4)[1][2]在丁實驗中,當把銷釘K拔出后,活塞會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向右移動。這個過程中,壓縮空氣對活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由于內能減小,溫度計的示數會變小,該實驗與丙類似。18.(1)需要(2)質量加熱時間轉換法(3)>A2.1×103J/(kg·℃)(4)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詳解】(1)實驗時,要使用酒精燈的外焰部分加熱。所以調節時,需要點燃酒精燈,根據酒精燈火焰高度調節固定夾的高度。(2)[1]由于物體吸熱多少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所以實驗中,應控制兩種不同液體的質量相等;[2][3]由于熱量無法直接觀察測量,可以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反映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這種方法叫轉換法。(3)[1]由圖乙可知,兩溫度計示數都升高到30℃時,A加熱時間比B長,吸收的熱量比B多,則A增加的內能大于B增加的內能;[2][3]A液體的吸熱能力比B強,吸熱能力強的物質放熱能力也強,所以冬天想自制暖手袋,應選液體A作為供暖物質,其效果更佳;由圖像可知,A、B兩種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A所需加熱時間是B的2倍,吸收的熱量是B的2倍,又因為質量相同,根據公式可知,A的比熱容是B的2倍,則液體B的比熱容為(4)用酒精燈加熱,由于存在較大的熱量損失,且無法準確調整火焰的大小完全相同,不容易控制讓兩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而用電加熱器,只要使用的兩個電加熱器完全相同,就更容易控制讓兩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松江區2025屆高三高考模擬卷(二)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淮安市車橋中學2025屆高三月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2025年初三2月份自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嘉祥縣聯考2025屆初三下學期適應性月考卷(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摸底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工程材料與構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職業技術學院《試驗設計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理工大學《建筑模型制作與造型設計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2024-2025學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答案
- 信陽師范大學《專業英語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Premiere視頻編輯案例教程(微課版)(第2版)(PremierePro2020) 課件 第1、2章 初識 Premiere Pro 2020、視頻剪輯
- 口腔平滑肌瘤的手術治療與預后
- 重點群體人員本年度實際工作時間表
- XX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2024年)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
- 2023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豬場的生物安全工作總結
- 機房建設工程方案
- 氨吹脫工藝設計
- 觀光小火車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