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作業指導書_第1頁
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作業指導書_第2頁
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作業指導書_第3頁
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作業指導書_第4頁
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作業指導書TOC\o"1-2"\h\u24198第1章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概述 3208281.1農藥化肥的作用與影響 4305351.1.1農藥的作用 4102261.1.2化肥的作用 455301.1.3農藥化肥的負面影響 4227421.2農業環保的意義與目標 422931.2.1農業環保的意義 4286281.2.2農業環保的目標 426483第2章農藥化肥種類與選擇 415532.1農藥種類及特點 4151622.1.1殺蟲劑 5175102.1.2殺菌劑 5235172.1.3除草劑 5137472.2化肥種類及特點 5235372.2.1氮肥 5206442.2.2磷肥 5297482.2.3鉀肥 573562.2.4復合肥 6248152.3農藥化肥的選擇原則 613477第3章農藥化肥使用技術 629483.1農藥使用方法與技巧 6143583.1.1農藥選擇 6269453.1.2農藥使用時間 645573.1.3農藥使用濃度 64953.1.4噴霧技術 6231483.1.5安全操作 7255263.2化肥使用方法與技巧 7100513.2.1化肥選擇 7141593.2.2施肥時期 7195203.2.3施肥量 7324143.2.4施肥方法 747733.2.5葉面肥施用 764293.3農藥化肥混用注意事項 7128563.3.1兼容性 7176163.3.2混用比例 722993.3.3混用順序 7183223.3.4安全性 711705第4章農藥化肥環境影響評價 830584.1農藥化肥對環境的影響 871464.1.1土壤環境 856434.1.2水體環境 8275754.1.3大氣環境 861324.1.4生物多樣性 8243634.2環境風險評估與防控措施 8273144.2.1環境風險評估 855804.2.2防控措施 96110第5章農業環保措施與實踐 95715.1農業生產中的環保措施 9167315.1.1優化農藥化肥使用 9229195.1.2節水灌溉 9245245.1.3轉變農業生產方式 10128835.2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 10219325.2.1農業廢棄物分類處理 10312385.2.2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010785.3生態農業模式推廣與應用 10226825.3.1生態農業模式特點 10144655.3.2生態農業模式推廣 1081355.3.3生態農業應用實踐 1014965第6章農藥化肥殘留與食品安全 1022026.1農藥化肥殘留原因及危害 11216466.1.1殘留原因 11232276.1.2殘留危害 1188356.2食品安全檢測與標準 11130406.2.1檢測方法 1197996.2.2檢測標準 1127166.3降低農藥化肥殘留的措施 12240676.3.1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12287446.3.2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 12110046.3.3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1285776.3.4加強農民培訓 126273第7章農藥化肥監管與法律法規 12308577.1農藥化肥市場監管 12192737.1.1市場準入與備案管理 12298727.1.2質量監管與抽檢 12258507.1.3價格監管與市場競爭 1267337.2法律法規與政策解讀 13175817.2.1農藥化肥相關法律法規 1340197.2.2政策解讀 1352797.3農業環保執法與監管 13180687.3.1執法監管體系建設 13221377.3.2農業環保執法監管 13157907.3.3農業環保宣傳教育 1327350第8章農業環保技術創新與發展 1312098.1農藥化肥減量技術 13138048.1.1高效農藥研制與應用 13155998.1.2精準施肥技術 13211228.1.3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 14252538.2生物農藥與有機肥應用 1434848.2.1生物農藥研究與發展 14206798.2.2有機肥應用技術 14308528.2.3生物有機肥的研究與應用 14136348.3農業環保產業發展趨勢 1430958.3.1農業環保政策導向 1496248.3.2農業環保市場需求 14285468.3.3農業環保技術發展趨勢 14156668.3.4農業環保產業創新模式 14178678.3.5農業環保產業國際合作 1515152第9章農業環保宣傳與教育 15166149.1農業環保意識培養 159629.1.1增強農民環保意識 15281959.1.2強化農業從業者環保責任感 15187739.2農業環保宣傳教育方法 1538829.2.1多樣化的宣傳手段 1510499.2.2現場觀摩與實踐活動 15112519.2.3創新宣傳形式 15211539.3農業環保培訓與推廣 15116049.3.1農業環保技術培訓 15298789.3.2農業環保政策法規宣傳 1533509.3.3農業環保推廣體系建設 16229299.3.4農業環保合作與交流 1620412第10章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案例分析 161768910.1農藥化肥使用不當引發的環保問題 162389410.1.1案例一:農藥殘留導致水體污染 162760810.1.2案例二:化肥濫用引發的土壤污染 161486910.2農業環保成功案例分析 16915110.2.1案例一: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 162573910.2.2案例二:有機肥替代化肥 163071310.3農業環保啟示與建議 16375510.3.1政策引導與支持 16827610.3.2技術研發與應用 162048710.3.3農民培訓與宣傳 17846810.3.4監督管理 17893810.3.5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71590910.3.6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17第1章農藥化肥使用與農業環保概述1.1農藥化肥的作用與影響1.1.1農藥的作用農藥在農業生產中起著的作用。它們主要用于防治農作物上的病蟲害,減少因病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保障糧食安全。農藥包括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能有效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有害生物。1.1.2化肥的作用化肥為農作物提供必需的營養元素,彌補土壤養分的不足,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等,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1.1.3農藥化肥的負面影響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會導致以下問題:一是環境污染,農藥殘留和化肥過量使用會污染土壤、水體和大氣;二是生態破壞,農藥化肥使用不當會影響生物多樣性,損害農田生態平衡;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農藥殘留會影響人體健康。1.2農業環保的意義與目標1.2.1農業環保的意義農業環保旨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人體健康。農業環保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實現農業綠色、高效、優質生產。1.2.2農業環保的目標(1)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2)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3)保護農田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4)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加強農業環保法規建設和監管。通過以上措施,農業環保旨在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第2章農藥化肥種類與選擇2.1農藥種類及特點農藥是農業生產中用于防治作物病、蟲、草害的重要物質。農藥種類繁多,根據其主要成分和作用方式,可分為以下幾類:2.1.1殺蟲劑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上的害蟲,根據作用機理可分為以下幾類:(1)有機氯殺蟲劑:如六六六、DDT等,具有廣譜、長效、低毒等特點,但易在環境中積累,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威脅。(2)有機磷殺蟲劑:如敵敵畏、氧化樂果等,具有高效、速效、廣譜等特點,但部分品種對環境和人體有一定毒性。(3)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如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等特點,對非靶標生物相對安全。2.1.2殺菌劑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上的病害,根據作用機理可分為以下幾類:(1)保護性殺菌劑:如波爾多液、代森錳鋅等,通過在作物表面形成保護膜,阻止病原菌侵入。(2)內吸性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能被作物吸收并在體內傳導,防治病原菌。2.1.3除草劑除草劑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田間的雜草,根據作用機理可分為以下幾類:(1)選擇性除草劑:如草甘膦、百草枯等,對不同植物具有選擇性地滅除。(2)滅生性除草劑:如敵草快、2,4滴等,對所有植物具有殺傷作用,需謹慎使用。2.2化肥種類及特點化肥是農業生產中提供作物生長所需養分的物質,主要包括以下幾類:2.2.1氮肥氮肥主要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氮元素,如尿素、硫酸銨等。特點:能顯著提高作物產量,但過量施用會導致土壤酸化、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2.2.2磷肥磷肥主要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磷元素,如過磷酸鈣、磷酸二銨等。特點: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作物抗寒抗旱能力,但過量施用易導致土壤磷素積累。2.2.3鉀肥鉀肥主要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鉀元素,如氯化鉀、硫酸鉀等。特點:能提高作物抗病抗逆能力,促進糖分和蛋白質合成,但過量施用可能導致土壤鹽漬化。2.2.4復合肥復合肥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養元素,如硝酸磷肥、磷酸二氫鉀等。特點:能全面滿足作物生長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2.3農藥化肥的選擇原則選擇農藥化肥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針對性:根據作物種類、生長階段和病蟲害情況,選擇適合的農藥化肥品種。(2)高效性:選擇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化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3)安全性:考慮農藥化肥對作物、環境和人體的影響,選擇安全性高的產品。(4)經濟性:在保證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選擇性價比高的農藥化肥,降低生產成本。(5)可持續性:遵循農業可持續發展原則,合理搭配農藥化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第3章農藥化肥使用技術3.1農藥使用方法與技巧3.1.1農藥選擇選用農藥時,應根據作物病蟲害的種類、發生時期、抗藥性及農藥的特性進行合理選擇。優先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藥。3.1.2農藥使用時間掌握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規律,選擇最佳防治時期。一般在病蟲害初發期和盛發前期進行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3.1.3農藥使用濃度按照農藥標簽推薦的使用濃度進行配比,不可隨意增減濃度。注意不同農藥之間混合使用時,要充分考慮其兼容性。3.1.4噴霧技術采用背負式噴霧器、無人機等設備進行噴霧作業。噴霧時,應保證霧滴均勻、周到,避免漏噴和重噴。注意噴嘴與作物之間的距離,以12米為宜。3.1.5安全操作使用農藥時,應穿戴防護服、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作業過程中,禁止吸煙、飲食,避免農藥接觸皮膚和吸入體內。3.2化肥使用方法與技巧3.2.1化肥選擇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特性,合理選用氮、磷、鉀肥料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3.2.2施肥時期掌握作物生長關鍵期,適時施用化肥。一般可分為基肥、追肥和葉面肥。3.2.3施肥量根據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等因素,合理確定施肥量。避免過量施肥,減少化肥損失。3.2.4施肥方法基肥宜采用深施、分層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可采用條施、穴施等方法,注意與作物根系保持適當距離。3.2.5葉面肥施用葉面肥施用時,應選擇晴天、無風或風力較小的天氣,噴霧均勻,避免高溫時段施用。3.3農藥化肥混用注意事項3.3.1兼容性在混用農藥和化肥前,要了解其兼容性,避免相互發生化學反應,降低藥效。3.3.2混用比例根據農藥和化肥的使用說明,嚴格控制混用比例,保證農藥和化肥的藥效和肥效。3.3.3混用順序一般先配制藥液,再加入化肥。避免農藥和化肥直接混合,以防降低藥效。3.3.4安全性混用農藥和化肥時,要考慮對作物和人體安全的影響。嚴格按照規定操作,保證安全。第4章農藥化肥環境影響評價4.1農藥化肥對環境的影響4.1.1土壤環境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會導致土壤環境惡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土壤污染:農藥殘留和過量施用的化肥會在土壤中積累,導致土壤污染,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降低土壤質量。(2)土壤酸化:長期施用化肥,特別是氮肥,會導致土壤酸化,影響土壤肥力。(3)土壤板結:化肥中的硫酸根、氯離子等成分在土壤中積累,容易導致土壤板結,影響土壤通氣和水分滲透。4.1.2水體環境農藥化肥對水體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地表水污染:農藥化肥隨地表徑流進入河流、湖泊等水體,引起地表水污染。(2)地下水污染:農藥化肥通過土壤滲透進入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污染。(3)富營養化:過量施用的氮、磷化肥進入水體,引起藻類等生物過度繁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4.1.3大氣環境農藥化肥使用過程中,部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和氨氣等物質釋放到大氣中,對大氣環境造成影響。4.1.4生物多樣性農藥化肥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非靶標生物影響:農藥對非靶標生物(如有益昆蟲、鳥類等)產生毒性,影響生物多樣性。(2)生態系統破壞:農藥化肥的長期使用,導致生態系統平衡被破壞,影響生物多樣性。4.2環境風險評估與防控措施4.2.1環境風險評估針對農藥化肥使用過程中的環境風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估:(1)土壤環境風險評估:評估農藥化肥對土壤環境的潛在影響,確定土壤污染程度。(2)水體環境風險評估:評估農藥化肥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預測水體污染趨勢。(3)大氣環境風險評估:評估農藥化肥使用過程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分析對大氣環境的影響。(4)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評估農藥化肥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預測生態系統破壞程度。4.2.2防控措施針對農藥化肥使用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優化施肥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緩釋肥等新型肥料,減少化肥施用量。(2)農藥減量使用:采用高效低毒農藥,推廣生物農藥,降低農藥使用量。(3)改進施藥技術:提高施藥器械的精準度,降低農藥飄移和流失。(4)農業環保政策:加強農業環保法規建設,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加大對農藥化肥使用的監管力度。(5)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鼓勵農民減少農藥化肥使用,保護生態環境。(6)替代技術:研究開發替代農藥化肥的新型生物農藥、有機肥料等技術,降低農藥化肥對環境的影響。第5章農業環保措施與實踐5.1農業生產中的環保措施5.1.1優化農藥化肥使用(1)根據作物需求和土壤條件,合理選用農藥和化肥種類,減少過量施用。(2)采用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法,降低農藥使用頻率和用量。(3)推廣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留農藥,降低農藥對環境的污染。5.1.2節水灌溉(1)采用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2)根據作物生長周期和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時間和次數,避免水資源浪費。5.1.3轉變農業生產方式(1)推廣保護性耕作、輪作和間作等農業生產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土壤侵蝕。(2)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5.2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5.2.1農業廢棄物分類處理(1)對農作物秸稈、農膜等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處理,降低環境污染。(2)推廣秸稈還田、秸稈飼料等技術,提高農業廢棄物利用率。5.2.2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1)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現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2)發展農村生物質能,如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提高有機廢棄物利用價值。5.3生態農業模式推廣與應用5.3.1生態農業模式特點(1)以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2)注重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3)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5.3.2生態農業模式推廣(1)加強政策支持,鼓勵農民發展生態農業。(2)開展生態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生態農業技術水平。(3)推廣典型生態農業模式,如“稻漁共作”、“林下經濟”等,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5.3.3生態農業應用實踐(1)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提高農產品附加值。(2)推廣農業生態旅游,提高農業產業綜合效益。(3)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第6章農藥化肥殘留與食品安全6.1農藥化肥殘留原因及危害6.1.1殘留原因農藥化肥殘留主要源于以下幾方面:(1)農藥化肥使用過量或不當,導致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2)農作物生長周期不足,農藥未充分降解;(3)農藥施用器械清洗不徹底,導致農藥交叉污染;(4)環境因素,如土壤、水源、空氣等污染,使農作物吸附農藥;(5)農藥抗性導致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效果下降,進而增加農藥使用量。6.1.2殘留危害農藥化肥殘留對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造成以下危害:(1)急性中毒:誤食含有高濃度農藥殘留的食物,可導致急性中毒;(2)慢性危害:長期攝入低劑量的農藥殘留,可能對人體造成慢性損傷,如肝臟、腎臟損害,免疫系統異常等;(3)遺傳毒性:部分農藥殘留具有遺傳毒性,可能影響基因表達,增加患遺傳性疾病的風險;(4)致癌風險:部分農藥殘留被證實具有致癌性,長期攝入可能增加癌癥發病風險。6.2食品安全檢測與標準6.2.1檢測方法食品安全檢測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色譜法:如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等,具有靈敏度高、準確性好等優點;(2)質譜法:如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適用于復雜樣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3)免疫分析法:如酶聯免疫吸附法、熒光免疫分析法等,具有快速、簡便等特點。6.2.2檢測標準我國針對農藥化肥殘留制定了相應的食品安全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規定各類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最高允許限量;(2)檢測方法標準:明確農藥殘留檢測的具體方法、技術要求等;(3)安全評價標準:對農藥殘留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6.3降低農藥化肥殘留的措施6.3.1合理使用農藥化肥(1)根據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劑型;(2)遵循農藥使用說明,合理控制使用劑量和次數;(3)優化農藥施用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6.3.2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1)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能力建設,提高檢測技術水平;(2)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6.3.3推廣綠色防控技術(1)發展生物農藥、微生物肥料等綠色防控產品;(2)采用物理、生物、農業等多種措施,減少農藥化肥使用;(3)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提高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6.3.4加強農民培訓(1)普及農藥化肥合理使用知識,提高農民環保意識;(2)推廣綠色農業技術,引導農民轉變生產觀念;(3)加強政策宣傳,提高農民對食品安全和農業環保的認識。第7章農藥化肥監管與法律法規7.1農藥化肥市場監管7.1.1市場準入與備案管理農藥化肥市場實行準入備案管理制度,各類農藥化肥生產經營主體需依法取得相關許可證,并完成產品備案,方可進入市場。同時對農藥化肥廣告發布進行嚴格監管,保證市場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7.1.2質量監管與抽檢加強對農藥化肥質量的監管,定期開展質量抽檢,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健全質量追溯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7.1.3價格監管與市場競爭規范農藥化肥市場價格行為,防止價格壟斷和惡性競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加強對農藥化肥市場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引導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化肥。7.2法律法規與政策解讀7.2.1農藥化肥相關法律法規我國制定了一系列農藥化肥相關法律法規,如《農藥管理條例》、《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等,明確了農藥化肥的生產、經營、使用、監管等方面的法律責任。7.2.2政策解讀深入解讀國家農藥化肥政策,包括農藥化肥減量使用、綠色防控、有機肥替代等政策措施,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業環保意識。7.3農業環保執法與監管7.3.1執法監管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環保執法監管體系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保證法律法規在農藥化肥領域的貫徹實施。7.3.2農業環保執法監管加大對農藥化肥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使用農藥化肥的行為。加強對農藥化肥使用過程的監管,保證農業生態環境安全。7.3.3農業環保宣傳教育加強農業環保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引導農民積極參與農業環保行動,共同維護農業生態環境。第8章農業環保技術創新與發展8.1農藥化肥減量技術8.1.1高效農藥研制與應用高效農藥的研制和應用是農藥化肥減量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高農藥的利用率,降低農藥使用量,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本節將介紹高效農藥的研制方法、作用機理及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案例。8.1.2精準施肥技術精準施肥技術是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土壤肥力狀況等因素,精確計算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使用。本節將闡述精準施肥技術的原理、方法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效果。8.1.3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是通過優化施肥時期、改進施用方法等手段,實現農藥化肥的減量使用,同時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本節將介紹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的具體措施及實踐效果。8.2生物農藥與有機肥應用8.2.1生物農藥研究與發展生物農藥具有環境友好、不易產生抗性等優點,是農藥化肥減量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節將介紹生物農藥的分類、作用機理、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8.2.2有機肥應用技術有機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微量元素和微生物,對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使用具有重要作用。本節將闡述有機肥的種類、制備方法、施用技術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效果。8.2.3生物有機肥的研究與應用生物有機肥是將微生物與有機肥相結合,具有促進作物生長、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使用等優點。本節將介紹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方法、作用機理及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前景。8.3農業環保產業發展趨勢8.3.1農業環保政策導向分析我國農業環保政策的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對農業環保產業的影響,為農業環保技術創新提供政策依據。8.3.2農業環保市場需求概述農業環保市場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市場需求對農業環保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8.3.3農業環保技術發展趨勢從農藥化肥減量、生物農藥與有機肥應用等方面,預測農業環保技術的發展趨勢,為農業環保產業提供發展方向。8.3.4農業環保產業創新模式探討農業環保產業在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等方面的模式,為農業環保產業發展提供借鑒。8.3.5農業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分析農業環保產業國際合作的現狀及發展前景,提出我國農業環保產業在國際合作中的定位和發展策略。第9章農業環保宣傳與教育9.1農業環保意識培養9.1.1增強農民環保意識農業環保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培養農民的環保意識,使其在生產過程中自覺遵循環保原則,是農業環保工作的基礎。應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農民對環保的認識,使其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9.1.2強化農業從業者環保責任感加強對農業從業者的環保教育,使其認識到農藥化肥使用對環境的影響,提高環保責任感。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培訓等手段,使農業從業者主動承擔起農業環保的職責。9.2農業環保宣傳教育方法9.2.1多樣化的宣傳手段運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宣傳冊等多樣化的宣傳手段,普及農業環保知識,提高農民環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