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西河池市生物高二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a、b分別是神經纖維上的刺激位點,甲、乙是分別置于神經纖維B、D上的電位計。A為骨骼肌,C為反射中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刺激a點,會引起A的收縮,但E不會發生反應B.刺激b點引起A的收縮,屬于反射活動C.C處一定在骨髓D.若刺激a點,甲有變化,乙無變化,則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單向傳導2.在一條食物鏈中,初級消費者屬于A.第一營養級 B.第二營養級 C.第三營養級 D.第四營養級3.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下圖甲所示,則曲線上M、N、P和Q點分別最可能對應于圖乙中的()A.a、c、d、b B.a、b、c、d C.b、c、a、d D.b、d、c、d4.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生長,其作用機理為:生長素通過細胞壁,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通過進一步信號傳遞促進質子泵基因的表達,質子泵是細胞膜上轉運H+的載體,可將H+從膜內運到膜外,使細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細胞壁變得松弛從而有利于伸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伸長生長的過程中體積變化最大的細胞器是液泡B.質子泵基因的表達一定是在細胞質中進行的C.轉運H+的載體的合成受到生長素的催化D.生長素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5.高二生物在線粒體中,線粒體DNA能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下列物質或結構中,線粒體不含有的是()A.信使RNA B.轉運RNA C.核糖體 D.染色質6.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A.跳蝻是活動能力較強的動物,應選擇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B.在“S”型增長種群的不同時期,其年齡組成可能呈現增長型C.水稻田中的水稻與雜草等植物高度不一,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D.棄耕的農田可能經過若干年演替成森林7.內環境是機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下列不屬于內環境組成的是()A.血漿 B.淋巴 C.組織液 D.細胞內液8.(10分)下圖中曲線甲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曲線乙、丙分別表示該酶促反應速率隨溫度和pH的變化趨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曲線甲、乙、丙中的自變量分別是反應物濃度、溫度、pHB.若適當增加溫度,曲線甲中B點的反應速率可能會增大C.若短期內保存該酶,應選擇圖中E、H兩點對應的條件為宜D.曲線乙的DE段和曲線丙的GH段所對應的酶結構均沒有被破壞二、非選擇題9.(10分)如圖I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碳循環示意圖;II圖為該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I圖中,乙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組成成分);碳元素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是_________(填序號);能量進入群落的主要途徑是____________(填序號)。(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II圖中A表示_________的能量。若鼠攝入能量為2.2×109kJ,A中能量為1.6×109kJ,狼同化能量為2.4×108kJ,則該生態系統中由鼠到狼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3)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4)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物質循環中,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一對夫婦,女方由于X染色體上攜帶一對隱性致病基因(b)而患有某種遺傳病,男方表型正常。女方懷孕后,這對夫婦想知道胎兒是否攜帶這個致病基因。請幫助這對夫婦進行分析。(1)由女方的X染色體上攜帶一對隱性致病基因患有某種遺傳病可知,該女性的基因型為_______。由男方表型正常可知其基因型為______。該夫婦生下患病胎兒的概率為________。(2)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則__________(填攜帶或不攜帶)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并且__________(填患病或不患病);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則__________(填攜帶或不攜帶)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并且__________(填患病或不患病)11.(14分)下圖所示為兩種西瓜的培育過程,A——L分別代表不同的時期,請回答下列問題(1)培育無子西瓜的育種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依據的遺傳學是____________。A時期需要用(試劑)處理使染色體加倍,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圖示還有某一時期也要用到和A相同的處理方法,該時期是_____________。(2)K時期采用_______方法獲得到單倍體植株,KL育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3)圖示A——L各時期中發生基因重組的時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倍體無子西瓜為什么沒有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圖表示人體內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圖中數字分別代表相應的生理活動,試填空完成該圖①_____和_____。②______,再由T細胞呈遞。⑤與靶細胞密切接觸,______。⑥產生_____,其分子本質是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神經調節方式是反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包括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摳、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圖E為感受器,A為效應器。【詳解】A、用a刺激神經是刺激的傳出神經,骨骼肌接受到刺激會引起骨骼肌收縮,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因此E不會發生反應,A正確;B、刺激b點引起A收縮沒有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屬于反射,B錯誤;C、C處一定在脊髓而不是骨髓,C錯誤;D、若刺激a點,乙電位計不能記錄到電位變化,原因是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D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反射弧結構和神經興奮電位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意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2、B【解析】AB、生產者是第一營養級,初級消費者是第二營養級,A錯誤,B正確;C、次級消費者是第三營養級,C錯誤;D、三級消費者是第四營養級,D錯誤。故選B。3、A【解析】1、據圖分析:甲圖中,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加大,生長曲線NP生長1cm所需的時間越來越多,說明其生長受到抑制;另一條生長曲線MQ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加大生長1cm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說明促進生長的效果是加強的;由于根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于莖,所以受到抑制的曲線NP屬于根的生長曲線,則促進生長的曲線MQ屬于莖的生長曲線。2、圖乙中的幼苗橫放,生長素主要受重力因素的影響,可以發生橫向運輸,近地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即d和b的生長素濃度高于c和a的生長素濃度。【詳解】由分析可知,促進生長的曲線MQ屬于莖的生長曲線,促進生長的效果Q點>M點,對莖來說,由于重力作用,生長素的濃度b點高于a點,a點和b點都促進莖的生長,且促進生長的效果b點>a點,所以Q點最可能對應b點,M點最可能對應a點;抑制生長曲線NP屬于根的生長曲線,對根來說,由于重力作用,生長素的濃度d點高于c點,但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較為敏感,因而d處生長受到抑制,c處生長受到促進,所以P點最可能對應因生長素濃度過高受到抑制的d點,N點最可能對應c點。綜上所述,M點最可能對應a點,N點最可能對應c點,P點最可能對應d點,Q點最可能對應b點,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4、A【解析】生長素能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從而激活細胞膜上轉運H+的載體,將H+向膜外運輸,使細胞壁酸化、變得松弛,細胞吸水膨脹產生壓力,促使細胞生長。【詳解】A、液泡在植物生長成熟過程中,體積大小變化很大,成熟的植物細胞的中央液泡,可能占細胞體積的90%,A正確;B、質子泵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發生在細胞核中,B錯誤;C、生長素是植物激素,作為信息分子起調節作用,沒有催化作用,C錯誤;D、生長素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D錯誤。故選A。5、D【解析】1、由題目信息可知,線粒體是半自主細胞器,其中的DNA能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2、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稱為轉錄。3、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叫做翻譯。【詳解】A、翻譯的過程需要信使RNA作為模板,線粒體含有信使RNA,A錯誤;B、線粒體翻譯的過程需要轉運RNA攜帶氨基酸,線粒體含有轉運RNA,B錯誤;C、線粒體中蛋白質的合成離不開核糖體,線粒體含有核糖體,C錯誤;D、染色質是細胞核中DNA的載體,線粒體中不存在染色質,D正確。故選D。6、A【解析】1、估算種群密度時,常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其中樣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或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標志重捕法適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2、隨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叫做群落的演替。3、群落的結構特征:(1)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陸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溫度等的影響,動物主要受食物的影響。(2)水平結構:由于不同地區的環境條件不同,即空間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狀況。【詳解】A、跳蝻活動能力較弱,應選擇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A錯誤;B、在“S”型增長種群的不同時期,其年齡組成可能在K值前呈現增長型,到達K值后處于穩定型,B正確;C、水稻與雜草等植物由于受光照的影響,出現高度不一的分層現象,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C正確;D、棄耕的農田可能經過若干年演替成森林,D正確。故選A。7、D【解析】內環境的概念: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詳解】內環境又叫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淋巴、組織液,不包括細胞內液,故選D。8、A【解析】結合題干信息分析題圖: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中曲線AB段,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因此該段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反應物濃度,B點時酶促反應速率達到最大值,曲線BC段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增加其催化反應的速率不變,說明此時限制催化反應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數量(或濃度);低溫條件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并不失活,而pH值過低或過高酶均會失活,據此判斷乙曲線代表溫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丙曲線代表pH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詳解】A、結合題干信息及分析可知,曲線甲、乙、丙分別表示反應速率隨反應物濃度、溫度、pH變化曲線,因此曲線甲、乙、丙中的自變量分別是反應物濃度、溫度、pH,A正確;B、由題中信息可知,曲線甲為最適溫度下,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因此適當增加溫度,曲線甲中的B點反應速率會降低,B錯誤;C、E點為酶的最適溫度,酶的保存應該在最適pH、低溫條件下保存為宜,C錯誤;D、曲線乙的DE段低溫條件下,酶的活性受抑制,酶的結構沒有被破壞;曲線丙的GH段中pH過低會導致酶失活,酶的結構被破壞,D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9、①.生產者②.②③④③.①④.組成成分(或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⑤.營養結構(或“食物鏈和食物網”)⑥.鼠同化⑦.15%⑧.單向流動、逐級遞減⑨.反復利用(或“循環利用”)【解析】1、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三者缺一不可;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動力,信息傳遞則決定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方向和狀態;信息傳遞是雙向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2、分析圖Ⅰ:甲為大氣中的CO2庫,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丁為分解者。3、分析圖Ⅱ,A為鼠同化的能量,B為鼠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C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詳解】(1)圖I中:乙是生產者;碳元素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是各種動植物的呼吸作用②③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能量進入群落的主要途徑是光合作用①。(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圖II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因鼠的同化能量A為1.6×109kJ,狼同化能量為2.4×108kJ,則該生態系統中由鼠到狼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4×108÷1.6×109=15%。(3)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主要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4)在物質循環中,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要求學生熟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過程,尤其會分析碳循環模式圖,能量流動圖。10、(1)①.XbXb②.XBY③.1/2(2)①.攜帶②.患病③.攜帶④.不患病【解析】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1、人群中男性患者遠比女性患者多,系譜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2、雙親無病時,兒子可能發病,女兒則不會發病;兒子如果發病,母親肯定是個攜帶者,女兒也有一半的可能性為攜帶者;3、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孫等也有可能是患者;4、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親一定也是患者,母親一定是攜帶者。【小問1詳解】女方的X染色體上攜帶一對隱性致病基因患有某種遺傳病,則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該女性的基因型是XbXb,男方表型正常,則其基因型為XBY,則該夫婦生下患病胎兒XbY的概率為1/2。【小問2詳解】生下男孩的基因型是XbY,攜帶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并且患病。若生下女孩,則基因型是XBXb,攜帶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患病。【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伴X隱性遺傳病遺傳特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X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是由丈夫攜帶還是有妻子攜帶對不同性別的后代影響是不一樣的。11、多倍體育種染色體變異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L花藥離體培養明顯縮短育種年限B、C、H(或B、C、H、K)三倍體植株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因此,不能形成種子【解析】(1)由圖可知無子西瓜是三倍體,所以是多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能將二倍體培育成四倍體需要滴加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它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從而染色體數目加倍。單倍體要形成可育的二倍體也需要用其進行處理,即圖中的L過程。(2)K時期獲得單倍體植株需要用花藥離體培養法,單倍體育種的最大優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3)能發生基因重組的是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即減數分裂過程中。在A-L進行減數分裂的是BCH和K,故是BCHK。(4)三倍體植株不能進行正常減數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會出現聯會紊亂,無法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因此不能形成種子。【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育種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名師點睛】常見遺傳育種方式的不同點方法原理常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古樹保護培訓課件
- 培訓師如何做:授課呈現技巧與培訓方法
- 《醫療機構管理實務》課件
- 起重安全警示教育培訓
- 《精神疾病識別與干預》課件
- 車庫出租協議和租賃合同
- 《深海利器公司介紹》課件
- 車輛抵押借款協議合同書
- 完善勞動合同管理的實施方案計劃
- 浙江婚前協議書
-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患者的麻醉管理
- 2024-2030年中國預付卡和禮品卡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鄉村空心化的風險探究文獻綜述3000字】
- 煙草公司正式員工勞動合同
- 國能遼寧北票 200MW 風力發電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 《中電聯團體標準-220kV變電站并聯直流電源系統技術規范》
- 橋梁博士畢業設計電子版
- MOOC 模擬電子電路實驗-東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殼式余熱鍋爐
- MOOC 犯罪心理學-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家族信托與家族財富傳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