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生物第4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考點突破
單選題1、將若干質量、大小等生理狀況相同的白
蘿卜幼根均分為五組,分別放入A~E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25分鐘后取出稱重,其重量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沒有水分子進出白蘿卜幼根細胞B.五種蔗糖溶液的濃度最高的是C,最低的是BC.浸泡后D濃度中白蘿卜幼根的吸水能力小于E濃度中白蘿卜幼根的吸水能力D.浸泡后C濃度中白蘿卜幼根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答案:D分析:題圖分析,圖示為白蘿卜幼根分別放入A~E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的重量變化,重量不變,細胞吸水和失水處于動態平衡,外界溶液是細胞的等滲液;重量減小,則外界溶液濃度高,細胞失水;重量增加,外界溶液濃度低,細胞吸水。A、據圖分析可知,A濃度中的白蘿卜幼根重量沒有變化,水分子進出相等,A錯誤;B、在B、D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白蘿卜幼根失水,在C、E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白蘿卜幼根吸水,所以蔗糖溶液的濃度關系為C<E<A<D<B,五種蔗糖溶液濃度最高的是B,最低的是C,B錯誤;C、浸泡后D濃度中白蘿卜幼根的細胞液濃度大于E濃度中白蘿卜幼根的細胞液濃度,因此前者的吸水能力大于后者,C錯誤;D、浸泡后C濃度中白蘿卜幼根重量增加,說明吸水,浸泡后的細胞液濃度仍大于外界蔗糖溶液,D正確。故選D。2、食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調味劑。最新研究發現,利用低鈉高鉀的代用鹽(即低鈉鹽,含有60%~70%的氯化鈉、20%~30%的氯化鉀、8%~12%的硫酸鎂)替代普通鈉鹽(含有微量鉀)可預防心臟病、中風,拯救生命。若某健康人將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鈉鹽用低鈉鹽替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低鈉鹽沒有加碘,多食對人體健康無任何害處B.低鈉鹽中的K+經消化后以協助擴散的方式被吸收進入血漿C.低鈉鹽中的Na+、K+進入血漿后會經毛細血管靜脈端進入組織液D.對低鈉血癥患者,應建議患者不要長期食用低鈉鹽或低鈉飲食答案:D分析:無機鹽的作用:1
.是細胞的結構成分。有些無機鹽是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實例:Mg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是動物和人體的骨、牙齒中的重要成分。2
.
參與并維持生物體的代謝活動。實例:哺乳動物血液中必須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個動物血液中鈣鹽的含量過低就會出現抽搐。Ca2+對于血液的凝固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C
a2+,血液就不能凝固。3
.維持牛物體內的酸堿平衡、維持細胞的滲透壓。生物體內的無機鹽離子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這對維持細胞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是生物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如HCO3-對于維持血液正常,pH值具有重要的作用。Na+、Cl-對于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具有重要作用。A、低鈉鹽比普通鹽的鉀含量低,但是加碘了,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使用量要合適,A錯誤;B、低鈉鹽中的K+經消化后以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吸收進入血漿,需要消耗能量和載體蛋白協助,B錯誤;C、低鈉鹽中的Na+、K+進入血漿后會經毛細血管動脈端進入組織液,大部分組織液通過毛細血管靜脈端進入血漿,少部分通過淋巴循環回流到血漿,C錯誤;D、血清鈉濃度正常范圍為135-145mmol/L,低鈉血癥是指血清鈉<135mmol\/L,低鈉血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紊亂,可以分為輕、中、重度,輕度可以沒有任何癥狀,不會危及生命,中重度的低鈉血癥可以危及生命,需要及時的糾正,對低鈉血癥患者,應建議患者不要長期食用低鈉鹽或低鈉飲食,D正確。故選D。3、圖甲表示滲透裝置示意圖,圖乙表示圖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裝置中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進行擴散,屬于滲透現象B.圖甲中液面不再升高時,c兩側的溶液濃度差為0C.圖甲中的液面不再升高時,仍然有水分子通過cD.如果將圖甲中的c換成紗布,則不會出現圖乙中的實驗結果答案:B分析:分析圖甲,a為半透膜外液、b為半透膜內液、c為半透膜,當b溶液濃度高于a溶液時,裝置會發生“滲透吸水”而呈現液面上升現象,即出現圖乙曲線。A、
滲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劑分子)透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圖甲裝置中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進行擴散,屬于滲透現象,A正確;BC、圖甲中液面不再升高時,通過半透膜進出滲透裝置的水分子相等,這時液體壓強和濃度差的作用達到了平衡的狀態,但b溶液的濃度應大于a溶液的濃度,c兩側的溶液濃度差不為0,B錯誤,C正確;D、滲透作用發生的條件半透膜及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如果將圖甲中的c換成紗布,沒有半透膜,不會發生滲透作用,不會出現圖乙中的實驗結果,D正確。故選B。4、下列物質出入細胞的實例中,屬于胞吐的是(
)A.CO2進入毛細血管B.水稻根細胞吸收NH4+C.白細胞吞噬細菌D.消化酶從胞內分泌到胞外答案:D分析:小分子物質一般通過自由擴散、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進出細胞,大分子物質可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A、CO2屬于氣體小分子,通過自由擴散進入毛細血管,A不符合題意;B、水稻根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B不符合題意;C、白細胞通過胞吞吞噬細菌,C不符合題意;D、消化酶屬于大分子,通過胞吐從胞內分泌到胞外,D符合題意。故選D。小提示:5、將洋蔥細胞放入大于細胞液濃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用顯微鏡觀察發現該細胞未發生質壁分離,其原因可能是該細胞(
)①是死細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區細胞
④大量失水
⑤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答案:B分析:質壁分離的原因分析:外因是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內因是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具體表現為液泡由大變小,細胞液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①如果細胞是死細胞,則細胞膜是全透性的,不具有選擇透過性,①符合題意;②細胞大量吸水,會出現質壁分離復原現象,②不符合題意;③根尖分生區細胞無大液泡,不能發生質壁分離,③符合題意;④細胞大量失水時會出現質壁分離現象,④不符合題意;
⑤K+和NO3-均是以主動運輸方式進入細胞的離子,因此,將細胞放入KNO3溶液后,細胞可能先滲透失水發生質壁分離,再滲透吸水使質壁分離自動復原,⑤符合題意,B正確,ACD錯誤。故選B。6、某同學做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紫色洋蔥表皮細胞正處于如圖所示的狀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結構①的伸縮性小于圖中的結構②B.圖中細胞可能正處于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C.圖中細胞結構①②之間充滿外界溶液D.實驗中質壁分離前后形成了自身對照)答案:A分析:當外界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會失水,由于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相互分離,這就是質壁分離,當外界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的復原。A、結構①為細胞膜,結構②為細胞壁,①的伸縮性大于②,A錯誤;B、圖中細胞可能處于質壁分離中,也可能正在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或動態平衡狀態,B正確;C、結構①②之間是外界溶液,C正確;D、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與原狀態下的細胞形成自身對照,D正確。故選A。7、光面內質網是內質網體系的組成部分,在形態上與粗面內質網相似,在結構上兩者也是相連的,但在化學組成和功能上卻有明顯的差異,光面內質網不參與核糖體的結合,不參與蛋白質的合成,但有合成脂質、解毒、糖原代謝、儲積Ca2+等作用,細胞質溶質中Ca2+的濃度極低,而內質網腔中的Ca2+濃度很高,這種膜兩側的濃度差是靠膜上的一種鈣泵(鈣激ATP酶),鈣泵可持續不斷地把細胞質溶質中的Ca2+抽取到內質網腔中,造成了跨膜電化學梯度,一旦受到信號刺激時,膜上的鈣通道打開,迅即涌入細胞質溶質中,參與信號進一步傳遞,引起細胞發生一定的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面內質網不能參與構成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加工,脂質的合成B.滑面內質網可以儲積Ca2+,影響細胞內的信號分子的傳遞C.從細胞質溶質中將Ca2+運輸到內質網腔,需要電化學梯度供能D.粗面內質網與滑面內質網是相互獨立、互不聯系答案:B分析:細胞質溶質中Ca2+的濃度極低,而內質網腔中的Ca2+濃度很高,鈣泵可持續不斷地把細胞質溶質中的Ca2+抽取到內質網腔中,該過程屬于主動運輸方式。A、滑面內質網不參與構成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加工,但進行脂質的合成,A錯誤;B、滑面內質網可以儲積Ca2+,當受到信號刺激時,膜上的鈣通道打開,迅即涌入細胞質溶質中,參與信號的進一步傳遞,B正確;C、從細胞質溶質中將Ca2+運輸到內質網腔,靠膜上的一種鈣泵(鈣激ATP酶),需要ATP提供能量,不是電化學梯度功能,C錯誤;D、光面內質網是內質網體系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在形態上與粗面內質網相似,而且在結構上是相連的,D錯誤。故選B。8、下列對胞吞和胞吐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變形蟲通過胞吞攝取水中的食物粒時,不需要膜上蛋白質參與B.RNA進入細胞核是以胞吞的方式進行的C.吞噬細胞通過胞吞作用吞噬病毒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D.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載體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分析:大分子物質是通過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運輸的。胞吞和胞吐的生理基礎是細胞膜的流動性,在此過程中需要消耗由細胞呼吸提供的能量。A、變形蟲通過胞吞攝取水中的食物粒,需要膜上蛋白的參與,A錯誤;B、細胞質中合成的蛋白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核孔具有選擇性,其方式不是胞吞,B錯誤;C、吞噬細胞通過胞吞作用吞噬病毒需要利用細胞膜的流動性,C正確;D、胞吞和胞吐作用不需要載體,但需要消耗能量,D錯誤。故選C。多選題9、如圖是滲透系統的組成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半透膜可以是細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過濾膜,如玻璃紙B.若要發生滲透作用,半透膜兩側的S1溶液與S2溶液應該具有濃度差C.若S1溶液濃度大于S2溶液濃度,則外觀上表現為S1溶液的液面上升D.在達到滲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圖所示液面差△h,則S1溶液濃度大于S2溶液濃度答案:ABCD分析:1
.質壁分離利用的是滲透作用的原理,發生滲透作用需要兩個條件:半透膜和濃度差。2
.動物細胞具有發生滲透作用的兩個條件:細胞膜相當于半透膜;細胞質與細胞外界溶液之間存在濃度差。3
.由題圖可以知道,達到平衡時,漏斗內的液面高于燒杯內的液面,因此該過程是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進入漏斗,濃度是S1>S2。A.滲透作用中的半透膜可以是細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過濾膜,A正確;B.根據滲透作用發生的條件可知,若要發生滲透作用,半透膜兩側的S1溶液與S2溶液應該具有濃度差,B正確;C.若S1溶液濃度大于S2溶液濃度,燒杯內的水通過滲透作用進入漏斗內的多于從漏斗中滲出的,外觀上表現為S1溶液的液面上升,C正確;D.在達到滲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圖所示液面差△h,則液面差形成的壓強與膜兩側的濃度差平衡,導致水分子進出平衡,因此此時S1溶液濃度仍然大于S2溶液濃度,D正確。故選ABCD。10、科學工作者為了研究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AQP)的功能,選用AQP缺失的非洲爪蟾卵母細胞進行實驗,相關處理及結果見下表。已知等滲溶液的濃度與細胞內液體的濃度相當,低滲溶液的濃度比細胞內液體的濃度低。實驗組別在等滲溶液中進行的處理在低滲溶液中測定卵細胞的水通透率/(10-4cm?s-1)Ⅰ將AQP缺失的卵細胞放入等滲溶液中27
.9Ⅱ將AQP移植到AQP缺失的卵母細胞的膜上210
.0Ⅲ將部分Ⅱ組細胞放入含HgCl2的等滲溶液中80
.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水通道蛋白與水和小分子物質結合并允許其通過B.I組中,水分子穿過磷脂雙分子層進入卵母細胞C.提高細胞呼吸強度會提高Ⅱ組卵母細胞的水通透速率D.Ⅱ、Ⅲ組對比說明,Hg2+破壞了部分AQP的空間結構答案:AC分析:分析實驗,對比實驗組Ⅰ和Ⅱ,自變量是有無AQP,結果顯示有AQP的細胞,水通過率明顯增高;對比實驗組Ⅱ和Ⅲ,自變量是有無HgCl2,結果顯示加了HgCl2之后水通過率明顯下降。A、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運輸時,不與通道蛋白結合,且水通道蛋白不允許其他小分子物質通過,A錯誤;B、I組為對照組,水分子可以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通過細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雙分子層,B正確;C、水分子的運輸方式為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提高細胞呼吸強度不會提高Ⅱ組卵母細胞的水通透速率,C錯誤;D、與Ⅱ組細胞相比,Ⅲ組細胞對水的通透性明顯降低,說明重金屬Hg2+破壞了部分AQP的空間結構,D正確。故選AC。11、下圖曲線表示完全相同的兩個植物細胞分別放置在A、B溶液中細胞失水量的變化情況。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可選取綠色植物成熟的葉肉細胞進行B.若B溶液的濃度稍增大,則曲線中b點右移C.兩條曲線的差異是由于A、B溶液濃度不同導致的D.6min時取出兩個細胞用顯微鏡觀察,均可看到質壁分離現象答案:ABD分析:1
.據圖分析,A細胞失水量增加,細胞發生質壁分離;B細胞先失水量增加后減少,說明細胞先發生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2
.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要選擇活的成熟的植物細胞,即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若外界溶液的濃度增大,導致濃度差變大,所以單位時間內,失水程度大,復原所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A、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要選擇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如成熟的葉肉細胞,A正確;B、若B溶液的濃度稍增大,則濃度差變大,相同時間內失水的程度變大,復原時所需要的時間變長,即a點上移,b點右移,B正確;C、兩條曲線的差異是由于A、B溶液溶質不同導致的,C錯誤;D、6min時兩個細胞失水量較大,均可看到質壁分離現象,D正確。故選ABD。12、下圖表示細胞膜結構及物質跨膜運輸。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甘油和脂肪酸以圖1中的b途徑通過細胞膜B.圖2中Na+的兩次跨膜運輸方式相同C.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可用圖1中的c表示D.圖1中③及①②④大多能運動,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答案:AD分析:據圖1分析:①表示糖蛋白(一側是膜外),②④表示蛋白質,③表示磷脂雙分子層;a表示協助擴散,b表示自由擴散,c表示主動運輸。據圖2分析:鈉離子進入細胞是協助擴散,鈉離子出是主動運輸;葡萄糖進入細胞是主動運輸,葡萄糖出細胞是協助擴散。A、甘油和脂肪酸是脂溶性物質,以圖1中的b自由擴散通過細胞膜,A正確;B、據圖2分析:鈉離子進入細胞是協助擴散,鈉離子出是主動運輸,B錯誤;C、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是主動運輸,但是能量來源于鈉離子的濃度梯度,而c表示主動運輸出細胞,C錯誤;D、圖1中③(磷脂)都能運動,絕大部分①②④(蛋白質)能運動,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D正確。故選AD。13、真核細胞表面有多種G蛋白受體(GPCR),它們都具有七重跨膜結構。這類受體可介導多種胞外信號的細胞應答。信號過強或作用時間過長會使GPCR成為脫敏態,從而解除信號分子作用,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不同GPCR的氨基酸排列順序相同B.GPCR的水溶性部分形成跨膜結構C.抑制蛋白使GPCR不能向細胞內傳遞信號D.胞外信號消失后脫敏態的GPCR將恢復為活化態答案:ABD分析:分析題圖:正常情況下,G蛋白受體(GPCR)呈感受態,接受相應的信號分析后,變為活化態,信號過強或作用時間過長會使GPCR成為脫敏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臨床檢驗儀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嵌入式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床免疫學檢驗課件 第3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備學習資料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隸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硬筆書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級學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資金監管委托協議樣本
- 二零二五全新美食城檔口出租協議
- 二零二五版學生托人接送免責協議書范文
- 游戲開發回顧與展望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人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
- 電氣平行檢驗用表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編版(15張PPT)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DB32∕T 2349-2013 楊樹一元立木材積表
- 首屆上海科技期刊編輯技能大賽試題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Q∕GDW 12106.4-2021 物聯管理平臺技術和功能規范 第4部分:邊緣物聯代理與物聯管理平臺交互協議規范
- 中國癲癇診療指南-癲癇持續狀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