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萬國牌”到“中國造”中華民族展新顏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今年4月底,北京車展上韓國車企領導目不轉睛地觀看比亞迪新能源車的視頻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一幕讓人不禁想起了43年前劉華清將軍踮起腳尖觀摩美軍航母的照片。是什么讓六十多歲戰功赫赫的老將軍如此渴望?曾經,剛剛經歷了百年戰爭的新中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一窮二白。開國大典閱兵,由于武器裝備多為繳獲,被稱為“萬國牌”。由于參與受閱的飛機不足,飛行員們駕駛飛機兩次飛越天安門上空。劉華清將軍踮腳觀看美軍航母的瞬間,映射出中國海軍的渴望與期許,以及對科技、對國防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航母,自己的火箭、坦克、核潛艇等等國之重器。曾經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換了人間,曾經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盡展新顏。從“萬國牌”到“中國造”,我國的工業基礎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這之中又經歷了哪些事情?接下來帶著這些問題一起進入本課的學習。偉大勝利(現代史開端)領導者主心骨有識之士探索復興之路(以失敗告終)1917年十月革命1840年鴉片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希望之光舊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49年新中國成立民主革命?近代史開端思考: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嗎?課前回顧:中國近代以來的時間線新中國成立并不意味著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在此之前仍需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這一階段,我們將之稱為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時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因此,我們本框才需要學習“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第一目篳路藍縷,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億人口,人均口糧200公斤/年;工業基礎幾乎為0,外匯儲備為0,產業工人1000萬,合格工程師僅有4萬人;全國80%的人口為文盲,每年培養的小學生只有67萬;全國森林覆蓋率僅有8.7%,北方部分地區甚至僅有5%。
毛澤東形象的指出:“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用一句話概括新中國剛成立時國內的狀況新中國成立后,政治上實行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是主要階級力量。經濟上存在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并存。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的區別在階級成份上,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存在。在所有制形式上,還存在大量私有制經濟。而社會主義社會的特點則是要消滅資產階級,消滅私有制。用一句話概述國內情況:建國初期,我國處于新民主主義社會。國家一窮二白,河山亟待重整。用一句話概述國際環境:建國初期,西方國家對我國圍追堵截。國際環境惡劣,實力差距懸殊。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用一句話概括新中國剛成立時的國際狀況從國際環境來看,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之后兩極格局對峙最為激烈的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企圖通過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的政策搞垮新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更是警示著我們周邊的戰爭威脅并未消失,我們必須盡快發展起來,尤其是工業要強大起來。思考:面對這樣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人民最迫切的任務是什么?(嘗試從社會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決定決定反作用反作用現狀工農業極端落后,與西方國家差距懸殊公有和私有多種經濟形式并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前景目標恢復國民經濟大力發展生產力將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大力發展生產力,進行工業化建設,將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在上層建筑上建立起社會主義性質的制度,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結束標志: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過渡時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時間:1949—1956開始標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第一階段:經濟恢復期,鞏固政權,完成民主遺留問題(1950-1952底)第二階段:向社會主義過渡(1953-1956)想一想薄弱基礎,百廢待興,新中國從廢墟上站了起來。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在第一階段-國民經濟恢復階段采取了哪些措施,為后續新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了哪些條件?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沒收了國民政府的財產和官僚資本企業,并將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企業,從而掌握了電力、鋼鐵、水泥、鐵路、郵電和大部分現代交通運輸事業等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條件一: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因素,從而為我們后續社會主義改造提供了經濟條件。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對于民族資產階級采用既團結又斗爭的政策,通過合理調整工商業達到共同發展國民經濟的目的,再引導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以,政府根據公私兼顧的原則,公有經濟和私有經濟地位不同,但待遇相同,使各種經濟成分在國營經濟領導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所以,對于私營工商業,國家采用多種方式,幫助私營工商業迅速恢復發展起來。同時限制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消極作用,使它們朝著有利于國計民生的方向發展。條件二: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的改造。材料三:在農村,主要是開展了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廣大農民無償獲得了土地,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但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制從封建地主土地私有變成了農民私有,本質上仍然是私有制,雖然農民獲得了土地,積極性高漲,一定程度解放了生產力。但是分散脆弱的、單打獨斗、貧窮落后的農業個體經濟經營規模十分狹小,生產工具嚴重不足,很多農戶都沒有牲畜、沒有工具、沒錢施肥,生產力很低下。條件三: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材料四:從國際環境來看,當時蘇聯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援助。1950年中國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為中國提供了經濟、技術、人才多方面的援助。所以我們也是堅定的一邊倒。條件四:國際形勢加快我們向社會主義陣營轉變,為社會主義改造提供了外部環境。2.過渡的歷史必然性(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3.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P26-1)
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也稱為一體兩翼)。提示一化三改社會主義工業化社會主義改造個體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生產力改革生產關系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公私合營“三大改造”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共產黨好,共產黨好共產黨領導中國富強了人民江山坐得牢,反動分子想反也反不了社會主義社會一定勝利,共產主義社會一定來到!——《社會主義好》歌詞節選結合上述歌詞及史實,思考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的重大意義?(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4.社會主義改造勝利的意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1)標志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2)社會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3)社會面貌
p27專家點評第二目砥礪奮斗,艱辛探索建設社會主義(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馬克思列寧基本原理+蘇聯經驗教訓+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1.新的歷史課題情境:從“打地基”到“建房子”中共八大的社會主義探索結合議學情境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共八大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貢獻?主要矛盾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式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提出了黨和全國人民在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重要貢獻2.黨的的八大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重要理論貢獻決定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的的成就:工業方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的的成就:(1)基礎設施方面: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2)科教方面: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紅一號衛星第一輛自產的“解放牌”汽車我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4.毛澤東思想的豐富與發展:(1)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2)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5.探索中的曲折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的,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
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
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
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
6.艱辛探索的意義(對社會主義探索和建設的評價):【一個結論】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個飛躍】【一個肯定】雖然經歷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時間段總路線和總任務過渡的歷史必然性完成標志歷史意義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一化三改”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標志社會主義制度確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歷史新課題道路探索中共八大(指明方向)成就與曲折主要矛盾根本任務歷史意義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本課框架練一練從1953年起,中國人熟悉了一個經濟術語“五年計劃”,關于這一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當時社會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社會②我國仍處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進行,實質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④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956年底,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①錯誤。1953年,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④錯誤。故本題選C。練一練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八大的成功探索為黨日后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慧工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母嬰考試試題及答案
- 東北石油大學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入黨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html考試試題及答案
- 《腹部CT分型》課件
- 2025-2030中國冷拉鋼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與風險研究報告
- 《實訓企業財務》課件
- 激勵機制對員工績效的影響計劃
-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數學(理)試題 含解析
- 電廠煙囪外壁防腐工程項目施工方案
- 專業工程分包業主審批表
- 藥劑科終止妊娠藥品管理制度
- 除草劑分類和使用方法
- 合同制消防員績效考核細則詳解
- 中遠集團養老保險工作管理程序
-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表
- 變電站第二種工作票
- 煤礦機電運輸專業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
-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43973
- 基于PLC的變頻中央空調溫度控制系統的畢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