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蘇省揚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2024.09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拔牙是自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風俗。不僅被認為是一種醫療行為,更是一種具有儀式感的活動。下圖為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存在拔牙現象遺址分布圖。據下圖可印證()A.早期文明的多源性 B.世界文明多元格局C.區域文化交流頻繁 D.圖騰崇拜影響廣泛〖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圖片信息可知,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存在拔牙現象的遺址分布較為零散,地區較為封閉,這反映出文明起源的多源性,A項正確;材料只交代了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無法得出世界文明,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提及文化的交流,排除C項;材料信息是拔牙風俗,與圖騰崇拜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2.商鞅在秦變法時期,發明了如圖“照身帖”,由竹板制成,上刻持有人的頭像及籍貫信息。自此,官府下令,秦國人必須擁有照身帖,若無則會被認定為黑戶或是外籍非法逗留人士。同時規定,民眾出行或住宿旅店必須攜帶,否則關口不得放行,旅店也不得留宿。據此可知,照身帖的發行()A.成為賦稅征收主要依據 B.穩定了秦國的社會秩序C.強化了對秦國民眾的管理 D.阻滯了社會階層的流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商鞅變法對民眾的身份戶籍限制及出行非常嚴格,強化對秦國民眾的管理,C項正確;成為賦稅征收的主要依據與材料中的民眾出行必須攜帶證件無關,排除A項;“照身帖”有利于秦國社會秩序的穩定,但無法全面反映材料內容,排除B項;“照身帖”與社會階層流動關系不大,排除D項。故選C項。3.《南史·江夏王鋒傳》載:“(齊)武帝時,藩邸嚴急,諸王不得讀異書,《五經》之外,唯得看《孝子圖》而已。鋒乃遣人于市里街巷買《孝子圖》,期月之間,殆將備矣。”以下推斷正確的是()A.思想文化領域呈多元格局 B.社會安定助推經濟發展C.圖書商品化局面開始出現 D.儒學教化功能受到重視〖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朝(中國)。根據題干內容,齊武帝時期對諸王的讀書范圍進行了嚴格限制,只允許閱讀《五經》和《孝子圖》。這表明當時統治者重視儒學教化功能,強調通過儒家經典和孝道圖書來進行思想教育。因此“儒學教化功能受到重視”是正確的推斷,D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思想的集中,沒有體現文化多元,排除A項;材料只是對于思想文化領域的管理,沒有涉及社會穩定對經濟的作用,排除B項;圖書商品化不符合史實,且這一時期商品經濟還未出現,排除C項。故選D項。4.宋代地方司法“罪之小者,縣得自行決遣;罪之大者,雖必申州,而州家亦惟視縣款為之憑據”。據此可知,宋代地方司法()A.完善了理論體系 B.注重效率與調控 C.呈現本土化特征 D.體現了公平原則〖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罪之小者,縣得自行決遣;罪之大者,雖必申州,而州家亦惟視縣款為之憑據”可知,宋代對于罪行的處理,罪小的,縣里自行決斷,罪大的,要向州里申報,但也以縣款為憑據,這說明,宋代司法注重效率與調控,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宋代司法注重效率與調控,沒有完善理論體系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宋代司法注重效率與調控,沒有體現本土化特征,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宋代司法注重效率與調控,沒有體現公平原則,排除D項。故選B項。5.清代蒲松齡《農桑經》指出:“山地得力在堰(水平梯田的田埂),缺處宜早修,水口宜急塞,或加填疊,一則不致沖決,二則雨水落淤,名為‘天下糞’。”蒲氏關于“堰”的描述,體現了()A.山地墾殖理論的創新 B.山地農業灌溉問題有效解決C.農業精耕細作的特征 D.政府對山地墾殖的高度重視〖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代(中國)。據題干可知,堰是水平梯田的田埂,其功能是用于管理田地的灌溉,這屬于農業精耕細作的的特征,C項正確;材料闡述的是堰的功能,而非山地墾殖的理論,排除A項;材料闡述的是如何去發揮堰的功能,沒有體現有效解決,排除B項;材料闡述的是堰的功能,未涉及政府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C項。6.鴉片戰爭后,有西方人觀察到“中國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勢。所得區區工價,實非美國工人所能自給。上海如此,他處尤為便宜……”但直到光緒年間,時人還記敘蘇南地區仍以紡織與耕種相濟以謀食營生。這一現象表明()A.經濟分工的差異性 B.經濟結構變動的復雜性C.自然經濟的分散性 D.美國享有對華貿易特權〖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本題材料“鴉片戰爭后,……‘中國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勢。所得區區工價,實非美國工人所能自給。上海如此,他處尤為便宜……’”“到光緒年間,時人還記敘蘇南地區仍以紡織與耕種相濟以謀食營生”概括得出結論是:鴉片戰爭后,上海就出現了大量的廉價工人,這是因為上海地區自然經濟解體的原因,而蘇南地區,直到光緒年間,自然經濟完好的存在著,這體現了經濟結構變動的復雜性,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不是經濟分工的問題,而是經濟結構變動的問題,排除A項;分散性是小農經濟的特點,材料無法體現自然經濟的分散性,排除C項;材料沒有提及美國的對華貿易特權,排除D項。故選B項。7.1905年后,清廷陸續諭令蒙古及其他邊疆地區一體興學,普及漢語文教育。清廷學部表示:“普通教育所以培養國民之知識,增進國民之德藝,以民無不學為宗旨,以道一風同為歸宿。”邊疆地區的興學實踐()A.為癸卯學制的頒布奠定基礎 B.開啟了邊疆世俗化的進程C.進一步壯大漢族官僚的力量 D.以文化認同推進國家認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05年后(清朝)。根據材料“普及漢語文教育”、“以道一風同為歸宿”可知,清廷邊疆地區的興學實踐有利于以文化認同推進國家認同,D項正確;癸卯學制頒布于1904年,排除A項;“開啟了”說法錯誤,排除B項;材料說明的是邊疆地區的教育,與壯大漢族官僚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8.1927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對蘇聯斷絕邦交令,要求蘇聯駐華領事館限期出境,停止對蘇貿易,驅逐蘇聯僑民。1932年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與俄復交,足使倭人膽怯,而于我雪恥復國之基,更增強一層矣。”材料反映了()A.政府外交政策反復無常 B.國民黨一黨專制局面形成C.時局變化影響策略調整 D.國際聯盟的調停初顯成效〖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7年(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南京國民政府在不同時期對蘇聯的態度不同,說明時局變化影響策略調整,C項正確;政府外交政策受時局變化影響,“反復無常”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強調國民黨的外交政策的調整,國民黨一黨專制局面形成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國民黨外交政策調整受國際形勢影響,與國際聯盟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9.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此后,各地黨委加強了對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指導,到1952年底,已參與互助合作運動的農戶占全國總農戶的40%左右,比1950年增加了三倍。由此可知,這一運動()A.得益于國民經濟的調整 B.加速了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推進C.配合了土地改革的進程 D.反映了農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1951年至1952年(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結論:結合所學可知,1949—1952年是恢復發展經濟、鞏固新政權的重要階段。1951年、1952年積極推進農業合作化,體現了經濟恢復時期配合了土地改革的進程,C項正確。1950年合理調整工商業,而且主要在城市中,時空不符,排除A項;1953年開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了政府的措施,未涉及農民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C項。10.1908年《天津青年》雜志向國人發出震耳欲聾的“奧運三問”。此后,歷經百年,終于有了一個完整〖答案〗。“奧運三問”的回答()奧運三問〖答案〗1.中國何時能派代表參加奧運會?1932年劉長春代表中國首次亮相洛杉磯奧運會2.中國何時能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1984年許海峰獲得中國奧運首金3.中國何時能舉辦奧運會?2008年、2022年北京分別成功舉辦夏季、冬季奧運會,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A.建立全方位外交局面的形成 B.見證了中國“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C.得益于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 D.記錄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軌跡〖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從1932年劉長春代表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那是在當時國家貧弱的情況下艱難邁出的體育步伐;到1984年許海峰獲得中國奧運首金,標志著中國體育在國際賽場上取得重大突破;再到2008年和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夏、冬季奧運會成為“雙奧之城”,這一系列的發展變化,正是中國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昌盛的體現,完整地見證了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體育等各領域不斷崛起和強大的歷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軌跡中的一個生動寫照,D項正確;全方位外交局面的形成與奧運三問的關聯性相對較小,排除A項;僅從奧運三問的成就還不足以完全代表“體育強國”目標的全面實現,排除B項;1932年人民政權還未建立,排除C項。故選D項。11.連任在古羅馬的政制傳統中一直被視為專政的象征。但是卻有確切的文獻證實,在羅馬保民制度早期,從平民大會選出的保民官卻可以再度競選,以謀求連任。保民官連選連任()A.一定程度保障了平民利益 B.保證了任期目標的實現C.避免了執政理念的短期化 D.推動古羅馬帝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信息“連任在古羅馬的政制傳統中一直被視為專政的象征。平民大會選出的保民官卻可以再度競選,以謀求連任。”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平民大會選出的保民官,一定程度上維護的是平民的利益,A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任期的目標,無法得出連任是為了目標的實現,排除B項;“避免了”一詞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羅馬帝制是君主專制,其形成與保民官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12.中世紀的歐洲,地位和血統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然而,10世紀以來,掌握新財富乃至實力的新貴不斷涌現出來,紛紛向傳統發起挑戰,并很快發展出屬于自己的社會形態、行會、傳說和團體。這種變化源于()A.城市工商業的快速發展 B.社會階層固化被打破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D.傳統等級制度的瓦解〖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根據材料“10世紀以來,掌握新財富乃至實力的新貴不斷涌現出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0世紀以來,城市工商業發展,城市自治興起,出現了很多城市新貴,A項正確;社會階層固化被打破是這種變化的影響,不是原因,排除B項;這一時期沒有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排除C項;這一時期傳統等級制度沒有瓦解,排除D項。故選A項。13.美國學者在研究近代歐洲國家間關系的處理方式時發現,17世紀中期以來,歐洲各國統治者因追逐個人“榮耀”而發動的戰爭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下表是在AITFL數據庫中搜索法語單詞“gloire”(榮耀)和“guerre”(戰爭),兩個詞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的次數和頻率。據此推斷()年份次數頻率(每萬字出現率)1600—1699年2400.11%1700—1799年177004%1800—1899年1420.02%A.國際法原則被普遍認可 B.民族國家日益形成C.歐洲政治局勢相對穩定 D.專制王權已被推翻〖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可知,17世紀中期以來,歐洲各國統治者因追逐個人“榮耀”而發動的戰爭在減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19世紀歐洲的民族國家逐漸形成,國家利益逐漸高于君主自身榮耀;B項正確;17世紀到19世紀國際法在不斷發展,但在材料中無法得出國際法原則被普遍認可的結論,且“普遍”一詞過于絕對,排除A項;17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戰爭不斷,歐洲政治局勢不穩定,排除C項;17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爆發了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戰爭沖擊了封建專制,但歐洲其他地區仍存在專制王權,排除D項。故選B項。14.19世紀以來,許多拉丁美洲國家相繼獨立。但西方性一直存在于拉美的血脈里,其主要語言與主導性宗教都來自西方,經濟上更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巨大影響,一旦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外資撤離,政治動蕩也就接踵而至。上述材料反映了()A.拉美民族民主運動高漲 B.美國掌握全球經濟霸權C.國際經濟秩序有序調整 D.拉美未能實現徹底獨立〖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拉丁美洲)。材料中提到拉丁美洲國家雖然在19世紀相繼獨立,但在語言、宗教、經濟等方面依然深受西方影響,尤其是經濟上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導致政治動蕩。這表明拉美國家在獨立后并未完全擺脫西方的控制和影響,未能實現徹底獨立,D項正確;拉美民族民主運動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材料沒有提及拉美的民族獨立運動,排除A項;拉丁美洲的經濟波動主要受到其宗主國的影響,不僅僅是美國,美國掌握全球經濟霸權是二戰后,排除B項;國際經濟秩序有序調整是在二戰后,排除C項。故選D項。15.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設立的一個名單,被列入該名錄的遺產地如果保護措施不盡如人意,可能會被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2021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就曾決定,把英國利物浦海上商城從《世界遺產名錄》中移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意在()A.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B.促進保護措施的有效實施C.肯定遺產的世界價值 D.對破壞世界遺產進行警醒〖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目的題。時空是當代。由材料可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設立的一個名單,被列入該名錄的遺產地如果保護措施不盡如人意,可能會被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2021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就曾決定,把英國利物浦海上商城從《世界遺產名錄》中移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意在促進保護措施的有效實施,B項正確;材料主旨是強調人們要加強對“世界遺產”的保護,而不僅僅是引起關注,排除A項;材料不僅僅是肯定遺產的價值,更是強調對遺產的保護,排除C項;D項未涉及破壞遺產的行為,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16條15分,17條12分,18題14分,19題14分,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統一后,秦始皇對軍隊進行了系統的改革:(1)秦朝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每個郡都有自己的駐軍,負責防守和維穩。(2)秦軍的軍隊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包括秦國人和原七國兵力,仍沿用傳統的“十、百、千、萬”編制,但在統一天下后,將軍隊分為步兵、騎兵和弓箭手等不同兵種,(3)秦朝軍隊至于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摘編自《簡述秦代的兵役制度和國防建設》材料二波斯帝國的軍事制度在大流士時期也進一步完善:(1)整個帝國劃分為5個大軍區,每個軍區長官負責幾個行省的軍事事務,并嚴格規定各行省駐防軍的規模。各行省駐軍,不受行省總督轄制,軍區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任何人無權調動軍隊。(2)波斯軍隊分為禁衛軍(保衛國王和宮廷)、常備軍(即國防軍,主要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組成,是駐守帝國戰略要地的守備部隊)、地方軍(由不同民族組成的屯墾兵,主要負責地方安全,高級指揮官也是波斯人)。以及一支特殊的精銳部隊,即“萬人不死軍”(由1萬名波斯人組成,員額出現空缺時迅即補足,始終保持1萬人的規模)。——摘編自《世界軍事戰爭史-040》(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秦朝軍隊改革的特點及意義。(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與秦朝相比,在軍隊管理上,概括波斯帝國的不同之處,并就其不同做簡要評價。〖答案〗(1)特點:系統性;軍隊管理和地方行政相結合;軍隊組成具有廣泛性;軍事組織的精細化、戰術的多樣化;高度集權。改革的意義: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穩定社會秩序;不同軍種相互協調和配合,適應了不同的作戰環境;強化君主集權;有利于提高軍隊戰斗力。(2)不同之處:波斯帝國的軍事管理,實行軍政分權,并注重控制駐軍規模,軍隊構成以波斯人為主。更能防止割據力量的形成,體現了波斯帝國在軍事和政治上具有較高的統一性和凝聚力,增強軍隊戰斗力,有利于帝國的鞏固。〖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解析〗題。時空是:秦朝中國。特點:據材料一“秦統一后,秦始皇對軍隊進行了系統的改革”可得出,系統性;“秦朝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每個郡都有自己的駐軍,負責防守和維穩”可得出,軍隊管理和地方行政相結合;“秦軍的軍隊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包括秦國人和原七國兵力”可得出,軍隊組成具有廣泛性;“將軍隊分為步兵、騎兵和弓箭手等不同兵種”可得出,軍事組織的精細化、戰術的多樣化;“秦朝軍隊至于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可得出,高度集權。改革的意義:據材料一“秦朝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每個郡都有自己的駐軍,負責防守和維穩”可得出,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穩定社會秩序;“將軍隊分為步兵、騎兵和弓箭手等不同兵種”可得出,據所學知識可知,不同軍種相互協調和配合,適應了不同的作戰環境;有利于提高軍隊戰斗力“秦朝軍隊至于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可得出,強化君主集權。【小問2】本題是對比類、影響類材料〖解析〗題。時空是:古代波斯帝國。不同之處:據材料二“ 整個帝國劃分為5個大軍區,每個軍區長官負責幾個行省的軍事事務,并嚴格規定各行省駐防軍的規模。各行省駐軍,不受行省總督轄制,軍區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任何人無權調動軍隊”“斯軍隊分為禁衛軍(保衛國王和宮廷)、常備軍(即國防軍,主要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組成,是駐守帝國戰略要地的守備部隊)、地方軍(由不同民族組成的屯墾兵,主要負責地方安全,高級指揮官也是波斯人)”可得出,與秦朝相比,波斯帝國的軍事管理,實行軍政分權,并注重控制駐軍規模,軍隊構成以波斯人為主。評價:根據與秦朝相比波斯帝國不同之處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波斯帝國的作法更能更能防止割據力量的形成,體現了波斯帝國在軍事和政治上具有較高的統一性和凝聚力,增強軍隊戰斗力,有利于帝國的鞏固。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8年中共制定了“允許被割裂區域設立銀行,發行地方紙幣”的貨幣政策,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戰爭和根據地的經濟建設。但由于地理阻隔和敵人的經濟封鎖,根據地貨幣基本上“互不流通”。隨著抗戰結束,解放區之間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國民黨大量發行法幣,不斷套取解放區的糧食等物資,造成物價暴漲。1947年3月,中共中央在邯鄲召開華北財經會議,指出必須解決貨幣不統一等問題,利用一切財經條件和資源支持戰爭。10月,華北財政經濟辦事處(以下簡稱華財辦)成立。華財辦嚴肅財經紀律,明確各解放區貨幣統一的步驟,開啟中國人民銀行籌建工作。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華財辦召開華北兵工會議,統一華北各解放區兵工生產,加強軍工人才培養。同時,華財辦召開華北交通會議,之后各區開始恢復鐵路、修筑公路,疏浚河道等大規模的交通建設。1948年5月,華財辦撤銷,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成立,繼續推進統一全國財經工作的進程。——摘編自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在西柏坡》(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華北財政經濟辦事處創立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華北財政經濟辦事處的歷史貢獻。〖答案〗(1)背景:原有貨幣體系的弊端;國民黨長期的經濟圍堵;根據地經濟聯系加強;民主革命形勢的變化(答解放戰爭的進行);中共政策的調整。(2)平抑了物價;有利于解放區經濟發展、政權穩定;建立了統一的貨幣機制;推動金融機構的變革(中國人民銀行籌建);人才培養和道路系統完善為解放戰爭勝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證;為統一全國財經工作奠基。(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解析〗題。時空是解放戰爭時期。背景:據材料“1947年3月,中共中央在邯鄲召開華北財經會議,指出必須解決貨幣不統一等問題,利用一切財經條件和資源支持戰爭”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原有貨幣體系的弊端;民主革命形勢的變化(答解放戰爭的進行);中共政策的調整;據材料“但由于地理阻隔和敵人的經濟封鎖,根據地貨幣基本上互不流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國民黨長期的經濟圍堵;據材料“隨著抗戰結束,解放區之間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根據地經濟聯系加強。【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解析〗題。時空是解放戰爭時期。歷史貢獻:據材料“華財辦嚴肅財經紀律,明確各解放區貨幣統一的步驟,開啟中國人民銀行籌建工作”并結合所學可知,華北財政經濟辦事處的成立平抑了物價;有利于解放區經濟發展、政權穩定;建立了統一的貨幣機制;推動金融機構的變革(中國人民銀行籌建);據材料“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華財辦召開華北兵工會議,統一華北各解放區兵工生產,加強軍工人才培養。同時,華財辦召開華北交通會議,之后各區開始恢復鐵路、修筑公路,疏浚河道等大規模的交通建設”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才培養和道路系統完善為解放戰爭勝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證;據材料“1948年5月,華財辦撤銷,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成立,繼續推進統一全國財經工作的進程”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為統一全國財經工作奠基。(言之有理,均可得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493年,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先后頒布詔令授予西班牙對已發現或將發現的、不屬于任何基督教國家的土地、島嶼享有占取的權利。由于上述詔令對葡萄牙勢力范圍未做安排,西葡兩國于1494年、1529年分別訂立《托德西利亞斯條約》《薩拉戈薩條約》,仔細劃定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新發現”的土地,賦予了西葡對非基督教土地的絕對財產權,并排除了其他歐洲國家基于“再度發現”的可能。這種占有他國領土的方式,就是殖民史上著名的“發現論”。為進一步確立對殖民地的財產權,西葡兩國還舉行樹碑升旗、宣讀法律文件等多種方式。葡萄牙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的名宇,以及葡萄牙盾形紋徽、十字架等等。1512年,法學家盧比奧斯制作“要求書”,宣示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有權以圣彼得(耶穌十二使徒之一)之繼承者的身份來管轄整個世界,從而將“新發現的”土地授予西班牙國王及其繼承者。“要求書”要求印第安人承認教會為全世界的統治者,因而必須接受西班牙的傳教,以履行印第安人承擔的自然法義務。——摘編自萬立《近代早期的國際法理論與歐洲殖民帝國對殖民地的“財產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西葡殖民擴張的有利因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對西葡殖民擴張加以闡述。〖答案〗(1)教皇的支持;西葡率先進行新航路開辟;“發現論”為殖民擴張提供了理論依據。(任答三點)(2)西葡的殖民擴張以多種形式確立了對“發現地”的占領;以不觸犯教皇權益為前提;體現了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和妥協;本質上是對發現地的野蠻占領;擴大了基督教的世界影響力;刺激歐洲其他國家的殖民擴張。(任答四點,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近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利因素:據材料“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先后頒布詔令授予西班牙對已發現或將發現的、不屬于任何基督教國家的土地、島嶼享有占取的權利”可知,教皇的支持;據材料“賦予了西葡對非基督教土地的絕對財產權”可知,西葡率先進行新航路開辟;據材料“這種占有他國領土的方式,就是殖民史上著名的‘發現論’”可知,“發現論”為殖民擴張提供了理論依據。【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近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據材料“仔細劃定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新發現’的土地,賦予了西葡對非基督教土地的絕對財產權”“為進一步確立對殖民地的財產權,西葡兩國還舉行樹碑升旗、宣讀法律文件等多種方式”并結合所學可知,西葡的殖民擴張以多種形式確立了對“發現地”的占領;據材料“要求印第安人承認教會為全世界的統治者,因而必須接受西班牙的傳教,以履行印第安人承擔的自然法義務”可知,以不觸犯教皇權益為前提;擴大了基督教的世界影響力;據材料“并排除了其他歐洲國家基于‘再度發現’的可能”并結合所學可知,體現了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和妥協;據材料“宣示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有權以圣彼得(耶穌十二使徒之一)之繼承者的身份來管轄整個世界”并結合所學可知,本質上是對發現地的野蠻占領;刺激歐洲其他國家的殖民擴張。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高護理筆試題及答案解析
- 英文晉級考試題及答案
- 法學英文考試題及答案
- 破窗救生測試題及答案
- 網絡設計師職業屬性的重要性與試題及答案
- 理解家庭環境與兒童發展的聯系試題及答案
- 考前沖刺2024年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腹部皮瓣修復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師對行業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產品架構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年度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教學工作總結(共三套)
- 中國鍍錫銅絲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4年常德市農商銀行系統招聘筆試真題
- 江蘇2025年03月南京市建鄴區公開招考5名政府購崗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測繪生產成本費用定額》(2025版)
- 中華武術-太極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 2025年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海關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
- 2025春夏童裝童鞋行業趨勢白皮書
- 產品研發進度管理與風險評估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