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活動策劃書_第1頁
校外活動策劃書_第2頁
校外活動策劃書_第3頁
校外活動策劃書_第4頁
校外活動策劃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校外活動策劃書校外活動策劃書精選最新欣欣1147由分享時間:2024-10-0313:18:37活動策劃是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有效行為,一份可執行、可操作、創意突出的活動策劃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外活動策劃書,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校外活動策劃書1

活動主題:彼此相愛

活動時間:_年6月1日~2日

活動地點:昌平區十三陵水庫

參與人員:尼西學院路弟兄姊妹

行程安排:

1、考察:提前1天由2~3名同工前往露營地點實地考察,根據策劃和實際場地情況進行具體規劃;

2、通知事項:a提前分組,每組選出組長,負責本組活動前前后后的各項事宜及照顧小羊(建議分4組,具體如何分需要同工商議);b帳篷的住宿分配(提前通知的原因是有突發情況以便調整);c各自以及集體攜帶物品;d分配各人負責事項(建議盡量人人參與);

3、出發:各組長負責本組的行程時間和路線安排(建議路線:地鐵西二旗站乘昌平線在南邵下車,A口出至地鐵南邵站乘643到十三陵水庫下車),并于_年6月1日16:00準時在露營地點集合;

4、人員到齊后,由陳皓致辭,介紹本次活動主題,勉勵大家在這次露營中團結互助、彼此相愛;由向東介紹本次活動的時間安排,各主要負責人職責,組織大家安放好物品(建議急需貴重物品隨身攜帶,其它暫時放在車上),組織破冰小活動;

5、16:30支搭帳篷,按小組進行,負責人進行指導及幫助,并充分調動各組成員積極主動參與;

6、17:30~19:00點,晚飯時間;準備篝火晚會時間;

7、19:30~21:30,晚上集體活動時間;之后集體善后;

8、22:00,自由安排時間,各組可以組織小組分享(建議);洗漱休息;

9、第二天早7:00~7:40,早起靈修時間;

10、7:40~9:00,洗漱時間,早餐時間;

11、9:00~11:00,禮拜時間;

12、11:00~12:00,分享時間,建議按小組分享;收拾行李;

13、12:00~13:00,午飯時間,去農家樂午餐,需要預定午餐;

14、13:30,返程。

分工:

1、接待:趙博、雙雙。職責:需要提前到達,提前熟悉環境,接待陸續趕來的弟兄姊妹,介紹、引導大家參觀周邊風景;

2、飲食:會杰、秀娥、光裕、善安。職責:集體食物的準備、晚餐、早餐、午餐的安排;

3、住宿:向東、光裕。職責:指導大家支搭帳篷,洗漱地點確定,衛生間確定;

4、篝火晚會:楊莎、向東。職責:活動時間、時長、內容、結尾等;

5、主禮、贊美:向東。職責:組織弟兄姊妹禮拜;打印當天需要的贊美;

6、圣經:陳皓。職責:帶當天需要的部分人的圣經;或者根據講道內容打印;

7、講道:陳皓。職責:當天的講道;

8、醫療:趙博、雙雙、梁艷、張陽、亞華。職責:負責帶醫藥箱、預防和醫治當天弟兄姊妹突發疾病;

9、攝影負責人:陳皓、趙旭、吳佳、大麗。職責:拍照或攝影,記錄露營的全過程,留念合影等;

10、組長:楊莎、光裕、向東、娟娟。職責:小組的組織、通知、調動等各項事宜。

人員:

1、參加人員名單:雙雙、梁艷、趙博、善安、娟娟、紅陽、亞華、秀娥、楊莎及兩位朋友(1男1女)、陳皓、記憶、果果、又又、大麗、張陽、趙旭、吳佳、小妹及男友、會杰、向東、光裕。共24人,其中住帳篷20人男7人女13人,住農家樂4人;

2、出發分組:1娟娟、雙雙、梁艷、趙博、張陽;2向東、善安、紅陽、大麗、秀娥;3楊莎、朋友兩人、光裕、亞華;4陳皓、記憶、果果、又又、趙旭、吳佳;5會杰、小妹及男友;第一個人為組長;

3、到達后分組:出發分組做部分調整合成4組(建議);

4、帳篷分組:需要同工商議。

備注:

此策劃系在楊莎姊妹的協助下完成,如有不妥或考慮不周之處以及有更好的建議,望同工間及時溝通,暫定5月29日晚9:30同工電話會議(由楊莎負責)。

倡議:

彼此相愛,從同工做起。

把為教會的服侍當做同工們集體的事情及彼此互助互通的難得機會來看待,共同努力,積極主動參與。

請同工為本次活動能夠成功圓滿舉辦多多預備、禱告。

校外活動策劃書2

一、活動主題:

“恰同學少年”寒假同學聚會活動

二、活動時間:

_年2月8日--2月9日

三、活動地點:

云南省安寧市溫泉鎮

四、參會人員范圍:

“老同學開心_”微信群中的所有同學,可根據自身實際自愿參與。

五、組織策劃

(一)成立“老同學開心_””同學聚會策劃組,下設楚雄聯絡組和昆明聯絡組,具體負責本次聚會的組織策劃、交通、住宿、聯誼活動、膳食等事宜,其中:

1、楚雄聯絡組成員:楊亦鴻、馮銳、起勇;

2、昆明聯絡組成員:符鑒、楊涌、白云。

(二)為確保本次活動安排有序,各聯絡組務必在2月1日前與所在區域的同學取得聯系,匯總參會人員名單及人數,并收集各位同學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等準確信息,以便統一制作同學通訊錄。

(三)交通事宜:

1、楚雄同學2月8日09:00時在楚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火車站廣場統一乘車前往,并于2月9日中午原車返還,負責人:馮銳;

2、昆明同學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自行或拼車前往,聯絡組會提前聯系落實,負責人:白云。

(四)同學聯誼活動內容(詳見策劃書附表)

為保證本次聚會特色鮮明,每位參會同學需提供一份電子生活照及一句祝福語,并提供一段自拍視頻(時間不超過2分鐘),文件壓縮打包后以“某某某資料”為文件名,于2月1日前發送各聯絡組負責人信箱,其中楚雄同學負責人為楊亦鴻,信箱名為;昆明同學負責人為白云,信箱名為。

六、其它事宜

(一)本次活動費用已由策劃組負責籌措,各位參會同學無須考慮。

(二)同學相聚,無酒不歡,各位同學當以“量力而行、盡興為主,不醉為高”。

(三)為避免不必要麻煩,聚會期間請參會同學服從策劃組工作人員安排,統一行動。

(四)因活動過程中安排了溫泉泡浴,請各位同學提前自備泳衣泳褲。

(五)晚上有卡拉OK歡歌活動,每人自備一首主打歌,謝絕麥霸。

(六)活動地點早晚溫差較大,請自備合適衣物及常用藥品,籌劃組將提前通過微信發布最新氣象信息。

校外活動策劃書3

前言:_多年前,中國古代就有為20歲的男子舉行冠禮,為15歲的女子舉行笄禮的傳統,這是人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成年儀式。閩南泉州地區的風俗,則將男子與女子的成年年齡統一定為16歲。無疑,成年儀式是一個人一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刻,這是孩子從“童蒙養正”步入“大學之道”的轉折點。因此,舉行成年禮則旨在喚醒孩子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

古代的冠禮,先加緇布冠,再加皮弁,第三加爵弁。彭林教授指出,加緇布冠是冠禮專用的,以后并不再戴。加緇布冠是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輩創業的艱辛。皮弁與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緇布冠尊。爵弁是協助國君祭祀等莊重的場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每加愈尊,是隱喻冠者德行與日俱增。”(彭林著《中華傳統禮儀概要》)《禮記·冠義》言:“三加彌尊,加有成也。”這可以看做冠禮的精神,從中寄寓了祝福冠者將來有成的美好愿望。加冠之后,再給冠者起一個字。之后,冠者依次去拜見母親、兄弟、姊妹,大家一一還之以禮。男子加冠之后,必須明白孝弟忠順的品質,并以此為依據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古代女子不戴冠,滿15歲之后,由母親為其行笄禮。笄禮的整個儀式過程如同行冠禮一樣。不同在初加笄,二加發釵,三加釵冠,并授之以“婦德、婦容、婦功、婦言”等等。

綜上所述,古代的冠禮及笄禮的精神同為“三加彌尊,加有成也。”其中,不論是加冠或加笄,都要給冠者或笄者取字。《禮記·曲禮上》:“女子待嫁,笄而字。”換句話說,未許嫁的女子是沒有“字”的。然而,在姓名之外再取一個“字”,以顯示出一定的胸懷抱負,修養品味,對成年人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進一步看,如何延續古代冠禮及笄禮的精神,既避免照搬傳統模式又能于生活當下創化成年禮的新形式,可謂意義重大。以下,以和風書院_年元旦即將為施一葦舉辦的成年禮為例說明。

主題:“一葦杭之”成年笄禮

主辦:和風書院

觀禮嘉賓:和風書院星期六講堂諸同仁

時間:二〇一五年元旦晚上六點

地點:春曉學園

儀式過程策劃書:

一、準備

1、迎賓:請來賓依次為笄者在《和風春曉》的本子上寫下祝福嘉言;

2、就位;

3、觀看彭林教授《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二、開禮

1、女主人致辭:

今天,小女施一葦行成人笄禮,感謝諸位賓朋同仁的光臨!笄禮正式開始!下面,有請本次笄禮的司儀林雅霜女士。

2、司儀致辭:

很榮幸成為“一葦成年笄禮”的司儀。延著成年笄禮的古典精神,本次成年笄禮在形式上稍作變化,將三次加笄易為三次獻茶:初獻父母,再獻來賓,三獻孔子。接著由父親為之取字,再由母親對其進行教誨。

現在有請一葦入場拜見各位賓朋!

3、笄者入場

笄者由書院諸位女生及笄者本人邀請的幾位初中同學陪同走出來,諸姊妹依次回到坐席上,笄者行至場地中,面向南,向觀禮賓客及同仁行揖禮(或鞠躬),然后回到笄者坐席上。

4、盥手

司儀引領笄者先后盥手,以毛巾或紙拭干,再回到坐席上。

三、行禮

司儀致辭:“施一葦成年笄禮”正式開始,下面舉行獻茶儀式

1、司儀致辭:初獻茶,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有司奉上清茶,司儀引領笄者向父母親敬獻清茶。

司儀致辭:父母親饋贈女兒禮物:

(1)笄者成長過程中由父母親輔導的作文集:《一葦杭之》;

(2)笄者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照片:“‘一葦杭之’成年笄禮”PPT;

(3)父母親親手抄寫的《心經》以及定制的毛筆。

若有親戚長輩參加,父母接著引領笄者向親戚長輩敬獻清茶,感念親戚長輩的疼愛之心。

2、司儀致辭:再獻茶,感恩大家的厚愛之情。

有司奉上清茶,司儀引領笄者向來賓敬獻清茶,笄者與來賓各舉手中茶水品嘗。

司儀致辭:請在《和風春曉》本子上的祝福嘉言后加蓋“和風書院”印章。

在接受大家祝福的同時,笄者以父母所贈《心經》及定制的毛筆一一答謝大家的厚愛。

3、司儀致辭:三獻茶,延續儒家傳統,傳承中華文明。

有司奉上清茶,司儀引領笄者向孔子塑像敬獻清茶,并遞上自己寫下的密封在信封里的人生感言或未來展望,此信由書院代為保管,二十年后開啟。

四、取字

由父親為笄者取字,授字與笄者,笄者受教并行揖禮(或鞠躬)。

五、聆訓

笄者在母親面前,由母對其進行教誨,笄者受教并行揖禮(或鞠躬)。

六、笄者揖謝

笄者在司儀的引領下,到場地中先后向親戚賓朋等行揖禮(或鞠躬)以示感謝。

受禮者微微點頭示意即可。

七、禮成

女主人面向全體觀禮者宣布:“一葦成年笄禮”已成,感謝諸位賓朋同仁見證觀禮!父母與笄者向全場行揖禮(或鞠躬)表示感謝。

八、宴賓

本次宴賓為自助餐形式。

校外活動策劃書4

一、聚會的主題與背景

主題:“離別14載,同窗濃情遠——新豐中學43班同學聚會”。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們初中畢業_年了!

相識是杯醇香的酒,相逢是首優雅的歌,相處是那濃濃的血,相聚是那南飛的雁,那開心的往事,那快樂的校園,不為別的,只為那份純真的友誼和青澀的依戀……20年前,我們帶著幼稚,滿懷著憧憬,為了各自的理想,我們從初中走向大學,但我們時刻無法忘懷母校—新豐中學,在那里我們留下了人生足跡,獲得了知識,培育了友誼,從那我們又信步走向大學,走向社會。畢業前,我們離去匆忙,畢業后,我們的懷念真切,對同學朋友的情意,對未來生活的激情,勾起心中那段塵封多年的回憶,想起同班同桌的你!

_年1月10日,是我們團聚的日子,我們希望各位同學放下一切大小事務,惟念同學情份,前來參加,以使大家能有機會敞開心扉,共話滄桑。_年的分別,_年的牽念,給了我們再聚足夠的理由。各位同學,來吧!_年滄海桑田,別因你的缺席而使聚會失色!讓我們拾起過去溫馨的記憶,攜手展望美好的未來!

為了保障這次同學聚會的順利進行,讓同學們能夠在短暫的聚會時光中盡情暢談美好的未來,牽手敘說當年友情,交流彼此感悟,分享_年來的人生經歷,特擬訂本活動方案。

二、聚會的計劃與安排

1、聚會時間、地點:

時間:_年1月10日。

地點:位于呼和浩特市_X酒店,_路與_路交匯處。總機:,聯系電話:,交通:市內_X路車可直達)

2、聚會活動安排:

?17:30-18:30,同學報到:交本人填寫的《_X同學聯系表》及本人學生照和近照各一張,并自由合影、交流。

?18:30-21:00,聚餐,發言

?21:00-23:30KTV

?24:00聚會結束

1、關于宴會的建議

會場布置:懸掛“闊別_年,同窗濃情遠——新豐中學43班同學聚會紅底白字噴繪橫幅:前面設話筒。

(1)由男女兩名同學擔任主持人;

(2)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發言;

(3)老師發言:每位老師均發言。

(4)同學自由發言;

(5)時間約2小時:有書面發言稿的會后交《《同學錄》編輯組。

三、制作同學錄及聚會影像資料的建議

(1)《同學錄》。內容包括:高中簡況:全班回顧;每個同學的個人信息(按姓氏筆畫為序);同學征文;過去、現在的校園生活照片。照片為彩印,書名為“新豐中學43班14周年聚會紀念冊”,印數_本(來與未來者均人手一冊)。主要收集同學們的聯系方式、工作地點等信息,每人撰寫100字左右的感言(式樣見附表);每位同學提供一張初中時的一寸(或二寸)的學生照和一張五寸的近照,均為單人照。鼓勵同學撰寫回憶學生生活、抒發同窗情誼等方面的文章,字體不限,字數1500字內為宜。《同學錄》相關信息及文章的電子版請發至郵箱[emailprotected],截稿時期為_年1月31日。

(2)聚會影像資料匯編。為讓聚會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聚會中全程錄像,經后期制作,將影像信息刻錄光盤發放到每個同學手中。同時歡迎同學們提供反映中學校園生活的筆記、信箋、留言本、老照片,以編入影像集中。(請將照片或筆記、信箋、留言本掃描,并傳送到郵箱[emailprotected]。)

四、聚會籌備及服務分組

本次聚會設籌服務委員會。職責是:負責聚會籌備安排;協調各組開展工作。人員為:郭瑞峰、楊國軍、張海龍、郭先軍、李萬和、郜永偉(暫定)

經協商或同學推薦,部分同學自愿做好聚會的組織、聯絡和接待工作(籌備及后續工作事情很多,歡迎其他同學擠出時間,發揮奉獻精神,踴躍報名加入相關組開展工作):

1、

聯絡接待組。負責匯總同學個人聯系方式;發出策劃書,直接通知到人(或指定聯絡小組長通知到人);收集對聚會的建議和意見;邀請老師或領導(_X等)。成員:郭瑞峰、楊國軍、李萬和(暫定)

小組聯絡員的職責是:通知聯系本組同學;收集本組人員《同學聯系表》;發放紀念冊、紀念光盤。具體聯絡名單附后。

2、資料組。一是紀念冊設計、制作、校稿等。二是拍攝影像、制作光盤。成員:張海龍、云慧琴(暫定)

3、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