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東省汕頭市下蓬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數罟不入灣池,魚鑒不可勝食也”(數罟:細密的漁網)。已知某池塘中某種魚的環境容納量為K。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環境容納量K是指該種群在某一環境中的最大種群數量且隨著環境條件的環境而改變B.“數罟不入灣池”的意義是為了保證該種魚種群的年齡結構為增長型C.古代時的“桑基魚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魚塘中不同的魚占據不同的水層,出現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2.光合作用的過程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光反應階段需要光B.暗反應階段需要遮光C.光反應階段分解H2OD.暗反應階段生成(CH2O)3.下列關于新物種形成的敘述,與事實不相符的是()A.異地的物種形成需要種群間遺傳差異的積累B.四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得到的三倍體是新物種C.新物種可以在親本物種所在地區產生D.一個新物種可以擴展形成多個基因庫4.關于如圖中生態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B.由于食物鏈延長,能量逐級損耗,系統總能量利用效率降低C.對作物增施農家肥能提高產量,是因為其促進了該生態系統物質的循環利用D.食用菌的能量來源于家畜的同化量5.下圖是細胞內囊膜運輸過程示意圖,囊泡上的V-SNARE蛋白與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結合形成穩定的結構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從而將物質準確地運送到相應的位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T-SNARE與V-SNARE的結合依賴于膜上的載體蛋白B.囊泡膜與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構成生物膜系統C.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依次參與DNA聚合酶的分泌過程D.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中高爾基體的膜面積持續增加6.下圖表示DNA復制過程,結合圖示判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從圖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點復制的特點,縮短復制所需的時間B.DNA復制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壞DNA雙鏈之間的氫鍵,解開雙鏈C.DNA分子的復制具有雙向復制的特點,生成的兩條子代鏈的方向相反D.DNA分子的復制需要DNA聚合酶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成為DNA片段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產生進化的原材料;__________________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通過________________形成新物種;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共同進化的過程,進化導致生物的______________性。8.(10分)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場類型,分布于此的高原鼢鼠是一種營地下生活的挖掘類嚙齒動物,數量過多對草地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1)研究人員采用多種措施對高原鼢鼠進行防治,效果如表。人工捕殺措施主要是通過提高種群的________控制高原鼢鼠的種群數量;造林整地是通過降低________實現降低種群密度的目的。為使防治效果達到最佳,往往采用多種措施進行綜合治理。根據下表,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組合方案是________。不同防治措施對高原鼢鼠種群密度的影響(種群密度單位:只/hm2)造林整地藥物治理人工捕殺整地方式整治前整治后藥物種類整治前整治后捕殺月份整治前整治后塊狀7060藥物A62245月53.3336.67魚鱗狀6755藥物B57348月6148.33水平溝7254藥物C5837對照69174對照54141(2)高原鼢鼠挖洞時將挖出的土堆在地面,會在草甸中形成無植被覆蓋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復。圖1為恢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階段及植物組成。高原鼢鼠所屬的群落類型為________,群落恢復過程中的演替類型為________演替。在第3~6年階段,群落內“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現________的趨勢,說明在演替的過程中________。(3)為研究高原鼢鼠對高寒草甸植物多樣性影響,研究者對某地區進行了區域劃分,圖2中CK(對照)、A、B、C、D表示不同土丘密度的區域,“點”表示土丘。圖3表示演替至第6年時各區域的生物量和植物豐富度,結果顯示________,表明高原鼢鼠對群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4)基于上述研究及種間關系等,寫出兩點高原鼢鼠對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________。9.(10分)我國許多地區都在發展“稻魚鴨”農業生態系統。在稻田中養殖魚、鴨子,一方面水稻、鴨子、魚分別利用了上、中、下3層空間,互不干擾;另一方面鴨子以稻田中的雜草和害蟲為食,掉落的稻花和部分鴨糞可被魚利用,魚糞和鴨糞還可作為稻田肥料。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魚和鴨投放到稻田,使生態系統_________,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魚糞和鴨糞作為稻田肥料,首先要通過__________,才能被水稻利用。(2)稻田中水稻、鴨子、魚分別利用不同層次空間,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結構。從能量流動的度看,該生態系統可以_________________,從而提高經濟效益。(3)在不考慮人為因素情況下,用箭頭與文字在下圖中完善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___________。10.(10分)果蠅的眼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僅位于X染色體上。A和B同時存在時果蠅表現為紅眼,B存在而A不存在時為粉紅眼,其余情況為白眼。果蠅體內另有一對基因T、t,與基因A、a不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當t基因純合時對雄果蠅無影響,但會使雌果蠅性反轉成不育的雄果蠅。讓一只純合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2代雌雄個體比例為3∶5,無粉紅眼出現。(1)從實驗結果推斷:T、t基因位于________(X/常)染色體上,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___。(2)F2代雌果蠅共有_________種基因型,雄果蠅中不含Y染色體的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3)請從親代和F1代果蠅中選取材料,設計實驗驗證t基因純合時會使雌果蠅性反轉成雄果蠅。①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實驗結果與結論:若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該結論正確。11.(15分)下圖是植物組織培養的簡略表示。請椐圖解回答:(1)①能培養成為④原因是_____。②表示_____,它與①相比分化程度_____,全能性_____。(2)若想制作人工種子,應選用(填編號)_____,經過人工薄膜包裝得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A【解析】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種群的數量不是固定不變,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動的。群落的垂直結構具有分層的特點。動物分層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與不同層次的微環境有關。如森林中動物的分布由高到低為:貓頭鷹(森林上層),大山雀(灌木層),鹿、野豬(地面活動),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葉層和土壤)。【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環境容納量K不是指該種群在某一環境中的最大種群數量,A錯誤;B、“數罟不入灣池”是指密孔的漁網不入池塘,其意義是為了保證該種魚種群的年齡結構為增長型,B正確;C、“桑基魚塘”的生產模式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正確;D、魚塘中不同的魚占據不同的水層,出現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D正確。故選A。2、B【解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詳解】A、光反應階段需要光才能進行,A正確;B、暗反應階段有光無光都能進行,B錯誤;C、光反應階段: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C正確;D、暗反應階段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CH2O)等有機物,D正確。故選B。3、B【解析】物種是生物最小的分類單位,判斷生物是否屬于同一個物種,關鍵看它們是否存在生殖隔離,即能夠交配并且后代可育的,屬于同一個物種。種群,是指同一時間和空間同一物種的集合體,是物種的具體存在單位,也是進化和繁殖的單位。物種的形成方式有同地和異地之分,異地即地理隔離,同地如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變為四倍體,也可以產生新的物種。【詳解】A、異地的物種形成需要種群間遺傳差異的積累,致使兩種群基因庫差異較大,再也無法進行交流,即產生新的物種,A正確;B、四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得到的三倍體不育,不能稱為一個物種,B錯誤;C、新物種可以在親本物種所在地區產生,如二倍體加倍變成四倍體,四倍體即是一個新的物種,C正確;D、一個新物種在不同的區域可以形成不同的種群,可以擴展形成多個基因庫,D正確。故選B。4、C【解析】、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以及食物鏈和食物網。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將生物在時間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詳解】A、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以及食物鏈和食物網,A錯誤;B、圖中食用菌和蚯蚓都是分解者,所以沒有延長食物鏈,人們對系統總能量利用效率升高,B錯誤;C、對作物增施農家肥能提高產量,增加土壤的分解者的數量,促進了該生態系統物質的循環利用,C正確;D、食用菌的能量來源于未被家畜同化的秸稈中的能量,D錯誤。故選C。5、B【解析】細胞內分泌蛋白合成的過程最初是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鏈,肽鏈進入內質網進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然后由內質網產生的囊泡包裹運輸蛋白質離開內質網,到達高爾基體,與高爾基體膜融合。高爾基體對蛋白質進一步的修飾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質將其移動到細胞膜,與細胞膜融合,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詳解】A、囊泡上有一個特殊的V-SNARE蛋白,它與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結合形成穩定的結構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從而將物質準確地運送到相應的位點,故圖中T-SNARE與V-SNARE的結合存在特異性,該結合過程依賴于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與糖蛋白質有關,與載體蛋白無關,A錯誤;B、細胞內所有的膜組成了細胞的生物膜系統,顯然,囊泡膜與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構成生物膜系統,B正確;C、DNA聚合酶是胞內蛋白,在細胞核中起作用,是由游離的核糖體合成,不需要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細胞膜參與運輸,C錯誤;D、由分析可知,分泌蛋白的運輸需要囊泡的參與,該過程中高爾基體的膜面積先增大后減小,D錯誤。故選B。6、A【解析】分析題圖:圖示表示DNA分子復制過程,根據箭頭方向可知DNA復制是雙向復制,且形成的子鏈的方向相反。DNA復制需要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所以首先需要解旋酶斷裂兩條鏈間的氫鍵,還需要DNA聚合酶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成DNA片段,此外還需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和能量。【詳解】A、圖中只有一個DNA復制起點,不能說明DNA分子具有多起點復制的特點,A錯誤;B、DNA復制過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壞DNA雙鏈之間的氫鍵,使兩條鏈解開,B正確;C、由圖可知,DNA分子的復制具有雙向復制的特點,且生成的兩條子鏈的方向相反,C正確;D、DNA分子的復制時,需要DNA聚合酶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成DNA片段,D正確。故選A。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1).種群(2).突變(3).基因重組(4).自然選擇(5).隔離(6).多樣【解析】現代生物進化論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可遺傳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詳解】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形成新物種,生物的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產生。【點睛】變異是不定向,自然選擇是定向的。8、①.死亡率②.環境容納量③.在每年五月進行人工捕殺的同時,采用水平溝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藥物A④.草原生物群落⑤.次生⑥.逐年減少⑦.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競爭中不占優勢⑧.隨著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在一定范圍內植物群落的豐富度也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⑨.①為某些高原肉食動物提供食物;②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物種豐富度;③挖洞行為有利于疏松土壤,使土壤中營養物質被充分利用【解析】1、分析圖表可知,在造林整地方式中,水平溝整地效果最明顯,在藥物治理中,藥物A的治理效果最好,而人工捕殺的最適日期也是5月,故綜合起來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組合方案是在每年五月進行人工捕殺的同時,采用水平溝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藥物A。2、由圖1分析可知,在第3~6年階段,群落內“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說明在演替的過程中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競爭中不占優勢。3、分析圖2、圖3可知,隨著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在一定范圍內植物群落的豐富度也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表明高原鼢鼠對群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詳解】(1)人工捕殺一般都是提高種群的死亡率,進而控制種群數量;而造林整地是減少其生存區域,也就是減少了環境容納量;由圖表可知,在造林整地方式中,水平溝整地效果最明顯,在藥物治理中,藥物A的治理效果最好,而人工捕殺的最適日期也是5月,故綜合起來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組合方案是在每年五月進行人工捕殺的同時,采用水平溝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藥物A。(2)高原鼢鼠所屬的群落類型為草原生物群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成為群落的演替,該群落演替的類型為次生演替。由柱形圖分析可知,在第3~6年階段,群落內“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說明在演替的過程中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競爭中不占優勢。(3)分析圖2、圖3可知,隨著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在一定范圍內植物群落的豐富度也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表明高原鼢鼠對群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4)由上述分析可知,高原鼢鼠對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有:①為某些高原肉食動物提供食物;②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物種豐富度;③挖洞行為有利于疏松土壤,使土壤中營養物質被充分利用。【點睛】本題主要考察結合圖表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結合所學的有關種群和群落、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的相關知識,認真分析題干信息,規范作答。9、①.(1)使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增加,營養結構變得復雜,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增強,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其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③.垂直結構④.可通過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⑤.【解析】1.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1)垂直結構: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表現垂直方向上的分層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結構決定了動物的垂直分層。(2)水平結構: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線明暗、地形起伏、濕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上分布著不同的生物種群。2.群落的空間結構能夠使群落中的各種生物彼此相互融洽,從而能夠更好的利用無機環境中的空間和資源。題意分析,“稻魚鴨”生態系統與水稻單種系統相比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環境污染、或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穩態;而且降低生產成本、或增加魚的產出,增加農民收入,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詳解】(1)魚和鴨投放到稻田,使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增加,營養結構變得更復雜,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增強,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魚糞和鴨糞作為稻田肥料,首先要通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其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從而實現了物質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過程。(2)稻田中水稻、鴨子、魚分別利用不同層次空間,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從而使得群落的空間、資源達到充分的利用。從能量流動的度看,該生態系統可通過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從而提高經濟效益。(3)在不考慮人為因素情況下,繪制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示如下:【點睛】熟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解答本題的前提,掌握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過程及其特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繪制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相關圖示是解答本題的必備能力。10、①.常②.TTAAXBXB和ttAAXbY③.4④.1/5⑤.讓F1代雌果蠅與親本雄果蠅交配,觀察并統計子代的性別比例⑥.子代雌雄果蠅個體數量比例為1∶3,則該結論正確【解析】分析題文:純合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如果T、t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的基因型應為XBTXBT和XB-Y,雜交后產生的F1再隨機交配,F2中雌雄的比例應為1:1,與題意不符,說明T、t基因應該位于常染色體上;子代中均沒出現粉色的個體,說明親本的基因型應均為AA;F2中雌雄的比為3:5,可見F2中有1/4雌性個體性反轉為雄性個體,由此可推知雌雄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TT和tt,綜合以上可知,親本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TTAAXBXB和ttAAXbY。【詳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T、t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親本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TTAAXBXB和ttAAXbY。(2)親本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TTAAXBXB和ttAAXbY,則F1中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TtAAXBXb和TtAAXBY,它們相互交配后產生的F2中,雌性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含tt基因的:ttAAXBXB和ttAAXBXb轉化為不育的雄果蠅,另一種是不含tt的:T-AAXBXB、T-AAXBXb,不發生性別反轉,仍為雌性,故F2中雌性的基因型共有4種,即TTAAXB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突破訓練)
- 手足口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
- 2024-2025工廠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預熱題】
- 2025公司項目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典型題)
- 2025公司項目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黃金題型】
- 2025年企業員工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預熱題
- 2025年全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預熱題)
- 甲亢病歷書寫規范
- 廊坊市霸州市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商洛學院《土地利用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設計策略課件
- 中藥飲片出庫單
- 國開2023春《語言學概論》形考任務1-3+大作業參考答案
- 宿舍樓施工方案方案
- 甲醇-水精餾塔
- 中國話劇史專題知識
- GB/T 15544.1-2023三相交流系統短路電流計算第1部分:電流計算
- GB/T 90.3-2010緊固件質量保證體系
- GB/T 18799-202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熨斗性能測試方法
- 科技公司涉密計算機軟件安裝審批表
- GA/T 1369-2016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評估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