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高考作文丨五道名校預測題(審題立意+素材結構+范文寫作)【模擬文題】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有人認為,人是萬物的主宰,面對世界,我們要有人定勝天的信念;也有人認為,人是自然之子,面對世界,我們要有敬畏和謙卑之心。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一、【詳解】本題考查寫作能力。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中提出了對自然的兩種看似矛盾的觀點,一是“人定勝天”,一是要“敬畏和謙卑”。這兩種觀點看似矛盾,實則是角度不同,考生先要弄清楚含義,特別是“人定勝天”的內涵。“人定勝天”的觀點實際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提出的,它表現了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態度。實際上,在與包括大自然在內的種種困難的斗爭中,這樣的信念的確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使得人類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考生不要一味否定它,而應當說清楚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面對什么問題時要堅持這個觀點。而相對來說,要對自然敬畏和謙卑的觀點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個觀點早就有,在當前疫情嚴峻的情況下,我們對這個觀點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考生應當闡明“敬畏”不是“害怕”,不是面對自然無所作為,而是要順應自然規律,有所節制。當然,若將兩種觀點融合,就更加全面了,那就是既不能毫無作為,又不能過于自信,把握好“度”,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王道。二、【參考立意】:1.人定勝天的信念。人力能夠戰勝自然,認為只要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它的重點在于突出人的主觀能動性。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必勝的信心和勇氣是戰勝困難的重要條件。人類因為有了改變世界的勇氣,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2.敬畏和謙卑之心。敬畏不是害怕,而是我們在面對未知世界時,應該秉持一種審慎的態度,尤其是面對自然時,要尊重自然的存在及其運行規律,人力可以改變現有可觸可感的具象自然,卻無法改變按規律運行的神秘規律和抽象自然。有了敬畏之心,我們便會懂得遵循規律、趨利避害;才會有所節制,取之有度。3.人在面對世界時,既不能毫無作為,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又要避免“過于自信”的極端,強調人在面對世界和改造世界時的“度”的把握。論述的難點在于闡明兩者的前提條件,即在什么前提下人需要發揮主觀作用,在什么情況下要保持敬畏之心,論述的落腳點應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狀態。三、【參考素材】:1.讀周國平的這一段文字很是受益:“人是自然之子。但是,城市里的人很難想起自己這個根本的來歷。這毫不奇怪,既然所處的環境和所做的事情都離自然甚遠。惟有置身在大自然之中,自然之子的心情才會油然而生。那么,到自然中去吧,面對山林和大海,你會越來越感到留在城市里的那一點名利多么渺小。當然,前提是你把心也帶去。最好一個人去,帶家眷亦可,但不要呼朋喚友,也不要開手機。對于現代人來說,經常客串一下“隱士”是聊勝于無的精神凈化的方式。”2.從現在開始,讓“愛自然”不再是一句口號,身體力行與自然萬物為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再小的個體,也應該有一份責任和擔當。對于大自然,我們就該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敬畏她、尊重她、保護她。如果覺得這樣說有點大、有點空,那么就從尊重和愛護身邊的一朵花一株草一個小動物開始,不傷害不殺戮不破壞。3.傷害自然無異于自我潰敗,人定勝天不可取。近日,關于“新冠病毒”的新聞不斷見諸極端,有關“吃野味”的輿論也隨之襲來。假如疫情真由“野味”引起,那么其背后暴露出來的便是人類的虛榮與自大,而這次疫情的爆發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醒。甘地曾說:“大自然可以滿足人類的需求,但不能容忍人類的貪婪。”假如人們抱著“吃一點沒事”的僥幸態度,可以肆意的對大自然予以踐踏,那么,綠水青山終究會夷為平地,人類又將何去何從?4.在于大自然的和諧共處中,講求著一種平衡。董卿曾說:“萬物都存在著一種對立與統一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也有。假如你打破了這種平衡,那么對不起,槍響之后,沒有贏家。”誠哉斯言,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但不可為所欲為。我們可以在保護好大自然的前提下,對大自然加以巧妙的利用與共處,但不能懷著人定勝天的心態,無止境的沉浸在吃野味的“消費性炫耀幻夢”里,肆意的破壞踐踏大自然以滿足自己的貪婪之心,長此以往,毀滅的還是人類自己。而簡幀曾說:“我們來到這個星球上,不過是一場美麗的寄居。”我們更應該秉持敬畏之心,服從大自然,這才是人類的生存法則。四、【參考結構】:題目是《必勝有悔,謙虛則和》。開頭直接批判“人定勝天”的觀點,應用簡媜的話,認為人類只是自然之子,面對世界,我們必須要有敬畏和謙卑之心。接著以第二次工業革命、塑料垃圾處理、長江旅游景點的開發等反面例子,闡明摒棄對自然的敬畏的后果。然后指出,壓制人類貪婪的辦法就是敬畏和謙卑,提出必勝有悔,謙虛則和。然后以懷揣敬畏之心保護丹頂鶴而犧牲的徐秀娟和繼承她遺志的弟弟徐建峰為例,闡明應當有敬畏和謙卑之心。并指出,懷揣著敬畏和謙卑之心的人,才會有高遠視野和寬仁的格局,懷揣敬畏,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家園。再引用王爾德和老子、蘇子的名言加以佐證。最后指出,只有謙卑之人,方可與其和。勝之,則必悔之;敬之,則必和之。五、【點睛】帶有思辨色彩的文章,總給人以深刻感、新穎感。平時怎樣才能提高中學生的思辨能力呢?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個人的認識水平,是合格中學生必備的素質。我們可以在寫作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形成以下十種辨證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現象與本質分析;③數量與質量分析;④普遍性與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與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與現實性分析;⑧內容與形式分析;⑨內因與外因分析;⑩縱向與橫向分析。六、【優秀范文】必勝有悔,謙虛則和有人認為,人是萬物的主宰,面對世界,我們要有人定勝天的信念,我卻認為此言不妥。簡媜曾有一言,“人來到這個星球上,不過是一場美麗的寄居,世間的萬千生靈在這蒼茫浩瀚的宇宙之中不過皆為滄海一粟,全無高下之分。”而萬千生靈,構建成一個自然,人類只是自然之子,面對世界,我們必須要有敬畏和謙卑之心。倘若秉持這人定勝天的理念,摒棄敬畏和謙卑之心,結局已然可以預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經濟飛速增長,以藍天白云作為代價;塑料垃圾的簡易處理,以地下水作為代價;長江旅游景點的開發,以長江白鱘作為代價。平衡的打破意味著無數美好的消逝,或許人可以定勝天,但正如甘地所言,自然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卻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然而,貪婪是人類的本性,壓制其唯一的辦法或許就是敬畏和謙卑之心。只有擁有敬畏和謙卑之心,這場人類的寄居方可稱得上美麗。一切生態平衡的破壞,物種瀕臨滅絕,疫情的暴發,如若與人類有關,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缺失了那顆敬畏和謙卑之心。懷揣著敬畏和謙卑之心的人,才會有高遠視野和寬仁的格局,又怎么會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過度獵殺穿山甲?又怎么會為了獵奇而食用野生蝙蝠?自負的他們以為人定勝天,最終卻招致了無窮禍患。而真正懷揣著敬畏之心的徐秀娟為了守護丹頂鶴倒在了沼澤地中再也沒有起來,而她的弟弟徐建峰抱著同樣的謙卑之心又回歸到那片沼澤地。懷揣敬畏,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家園。人與動物都是自然之子,不過滄海一粟,而將人類作為主體分離出來之時,動物含于自然。敬畏自然意味著敬畏萬千生靈。徐秀娟不僅僅守護著丹頂鶴,她守護的是她心中的自然,一個人的力量或許薄弱,但群體的力量便能守護著整個自然。王爾德曾說,人類偏向于欣賞自然而不會與自然一起生活。倘若人人都能有自知之明,我們就會制止人類種種妄圖征服自然的欲望。伴隨著人類無節制的開發活動和逐利行為的,是北極冰圈的融化消失,是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擴大,是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霧霾,欲望膨脹的惡果,人類終將自食。老子秉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論,而孔子亦以“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闡述著那份敬畏。蘇子有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由此觀之,人類又有何自傲之資。妄想人定勝天,除了享受近期的快樂,還更需要接受遲來的懲罰。只有謙卑之人,方可與其和。勝之,則必悔之;敬之,則必和之。唯有如此,人類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做一個優雅的自然寄居客。【模擬文題】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網載:3月6日,加拿大蘇克鎮海岸附近的沙利旭海,一頭約13米長的鯨魚在出水進食時,不小心誤食了幾只低空飛行的海鷗,很快它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于是張嘴將海鷗放飛天空。習近平說: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一、【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應先辨清材料的表達方式,是敘事類、說明類、說理類,還是描寫類;然后針對不同類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進行立意。本次作文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鯨魚誤食海鷗之后又將其放飛的事情,第二部分是習近平的一句名言,呼吁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兩個部分指向共同的方向,即保護環境。考生只要圍繞“保護環境”進行立意,都是符合題意的。二、【參考立意】:保護環境,責任在我;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行文構思:行文結構安排:首先擬一個隱含或者直接點明觀點的題目,比如“守一方明月青天”。然后開篇列舉人類破壞自然生態的現象,并以此發問“幕后黑手究其為誰”;接著從古至今展現人類對地球的改造,并展現這種改造帶來的后果,接著發出呼吁“拯救地球,刻不容緩”;結尾部分呼應標題。三、【參考素材】:1.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2.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3.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5.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6.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惠特曼7.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的美和天籟的美。——諾曼·卡曾斯8.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南丁格爾四、【點睛】材料作文的審題: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五、【優秀范文】守一方明月青天尼爾群島荒涼的沙灘上,四處散亂的雛鷗殘骸,不能浮化的鷗蛋和遺棄的鷗巢;卡特加特峽的霍而特島,四處飄蕩著海豹的尸體;挪威西南海岸,一心求死的鯨魚,曾經那樣美麗的海灣,如今卻成了可怕的地獄!慘劇觸目驚心,幕后黑手究其為誰?老子《道德經》有云:“大衍之數五十,而大道獨取其四十九”。天地之間,地球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人類唯有心中懷有對天地的慈悲敬畏,方能在這大千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立身于天地間!千萬年來,人類從茹毛飲血的時代,繁衍發展到了食物鏈的頂端,然而,人類似乎并不知足,竟妄圖征服天地,唯我獨尊!人類常常以萬物之靈而自居,以為人定勝天,總想著去改造自然,打破定律!掌握著高科技的人們,上天,入地,被貪婪的欲望裹挾著,亂砍濫伐,私挖亂建,為追求GDP而大量生產,罔顧對環境的危害,對生靈的涂炭,對天地的損傷!這些年,地球也不是很久以前的地球,人類對地球的改造沒有一刻停止過,地下資源被挖盡,有的地方早已是空中樓閣,地下水不見蹤影,各種污穢浸染著大江大河,汽車在街上爬行,尾氣如今溫暖了整個天空,但誰也不肯舍下這個代步工具,霧霾經過幾十年的奮斗,終于占據了中國的大片天空,他勝利,他驕傲,北極體驗到大千宇宙的溫暖,悄悄的融化,人類以科技或者生活的名義制造了種種垃圾,這使地球不堪重負,這林林總總會引發怎樣的災難?不知會不會像劉慈欣在《三體》中描寫的那樣,人類已經住在樹上,但一定不是我小時候的模樣,我小的時候,天是藍的,一眼便可看到白悠悠云,夜晚抬頭,便可欣賞星辰燦爛,小河在村中流淌,人們還沒有集中住進城里,樹是綠的,山是青的,空氣是新鮮的,夏天也沒有太熱,如今想來,我小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住在童話里。而現在,我們呼吸著PM2.5,喝著超標的飲用水……這些都是天地對我們的懲罰!“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向我們描繪了一幅良性生態循環的畫面。這在環境污染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更需要這種人文情懷反省我們自身的一切生產活動。當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時候,當不計后果的開發張狂囂張的時候,當難以遏制的消費日益擴張的時候,人類也只會收獲倒行逆施的惡果,自身毀滅的進程將被日益膨脹的私欲加速。人欲死天下難救,人求福惟有自己。連綿起伏的群山,汪洋浩瀚的水波澤國會卷走我們在塵世的一切嘵嘵與囂囂,家園的感覺會讓我們的靈魂獲得一種前所未有通脫與澄明。山水養育了人類,自然收容了人類。我們的肉體凡胎乃至靈魂最終將與山水相一。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萬物皆有尊嚴,萬物皆是神圣。不要再制造鯨心動魄的慘劇,如果趕走了其他客人,人類也將從大自然中消失。拯救地球,刻不容緩。從意識上重視,在行動上落實。你看,我們的身邊已經有很多人在行動了:3小孩背著用繩子串起來的塑料瓶照出了“最美生態鏈”的照片;那個叫“堅果兄弟”的小伙子帶著他的電瓶吸塵器游走在北京的街道上;還有那些為“三北防護林”默默奉獻的勞動者,還有……當然了,保護環境,還要從自身做起,騎自行車代替汽車,綠色出行你最美;遠離路邊燒烤,文明健康你最棒……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一定會天天陪伴在我們身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方明月青天,誰其守之?吾共守之!誰其護之?吾共護之!【模擬文題】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生物學家達爾文認為:“對所有生命的愛,是人類最高尚的品格。”美國前總統林肯指出:“上帝所創造的,即使是最低等的動物,皆是生命合唱團的一員,我不喜歡只針對人類需要而不顧及貓、狗等動物的任何宗教。”在德國,喜歡吃魚的家庭中,常常備著一種藥丸,這種藥丸是專門為魚制造的,其功用就是讓魚在服用之后,能很快進入昏迷狀態。德國人在殺魚做菜之前,會把這種藥丸給魚喂下,待魚昏迷后,再進行宰殺。德國人這樣做,目的是使魚在死亡時感覺不到痛苦。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一、【詳解】本題通過材料考查學生的分析、整合、寫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學生整體感知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根據主旨,自選角度進行寫作,切不可偏題。提煉觀點的原則有兩個,一是要做到準確,并力求新穎,離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觀點;二是力爭所選觀點要有話可說、有例可證、有理可議。此題材料涉及生命話題,具有時代意義。這個“生命”,不僅僅指人的生命,還包括動物的生命,因此廣義的“生命”話題成為審題立意的關鍵。據此,考生立意表達應非常到位,但有關“關注和敬畏一切生命”這一話題的立意,有一般和深刻之分,如果去表達對動物生命的憐憫之類的觀點,則會囿于思維定式而顯得膚淺。那么,此題怎樣立意才算新穎深刻呢?具體可參考以下角度:二、【參考立意】:立意一:所有的生命都應該是平等的。寫作提示:①提出鮮明的論點:在愛與生命的法則中,每一個生命都應該是平等的,我們沒有理由倚仗自己的強大而去踐踏比我們弱小的生命。②正反論述更全面:人們面對強者,會習慣性地敬畏甚至懼怕,而面對弱者,則會對他們加以欺凌和踐踏。③針砭時弊有警示:由于缺乏對他人的關愛和對生命的敬畏,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生存競爭上,過于重視物質而漠視生命。④深議歸結顯主旨:帶有偏見的熱愛是空洞的,猶如離開土壤的花朵。只有平等地看待一切,才是真正的熱愛生命。立意二:每一種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寫作提示:①開門見山明主旨:每一種生命都值得我們敬畏,每一個敬畏生命的人都值得我們尊重。②以例論理更有力:當尼采摟著被主人鞭打的馬哭著喊兄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人性中高尚的一面,因為他擁抱的不僅是受虐待的牲畜,還有愛的真諦——超越物種,敬畏生命。③揭示意義顯亮點: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一種崇高精神品質的閃光體現。只有常懷對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無限生機。三、【參考結構】:標題就是觀點,《請敬畏一切生命》,一二段引用材料,第三段得出觀點,“朋友,請敬畏一切生命”。第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圍繞史懷哲的事例,說明“人類應該將所有生命看得同等重要”;第八九段用人們為野象讓路的事例說明“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最后一段呼吁,“人類啊,請敬畏一切生命吧”。四、【參考素材】:1.法國思想家史懷澤曾在《敬畏生命》一書寫道:他在非洲志愿行醫時,有一天黃昏,看到幾只河馬在河里與他們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愛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驀然產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導和不懈追求的事業。2.其實,只有當我們擁有對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的頓悟與喜悅。3.因此,每當讀到那些關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總會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駱駝為了使小駱駝喝到夠不著的水潭里的水而縱身跳進潭中;老羚羊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個接著一個跳向懸崖,從而使小羚羊在它們即將下墜的剎那,以它們為跳板跳到對面的山頭;一條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只是為了保護腹中的魚卵;一只母狼望著在獵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嗚咽嗥叫……其實,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神性的光輝。五、【點睛】材料作文的審題: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六【優秀范文】請敬畏一切生命生物學家達爾文說:“對所有生命的愛,是人類最高尚的品格。”從德國人在殺魚做菜前給魚喂減輕痛苦的藥丸的做法中,我們分明感到,只有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生命,給予它們平等的尊重和愛護,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無限生機。對所有生命常懷敬畏之心,我們才會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從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史懷哲的故事與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史懷哲還是兒童時,一個春天的早晨,他被同學拉去打鳥。但把彈弓裝上小石頭并拉緊之后,他卻無法瞄準小鳥,因為有一個神秘的命令來自內心深處:“我面對的是一只活生生的小鳥,它是一條生命,絕不能傷害它!”于是,他扔下彈弓,驚走了鳥兒……后來,史懷哲成了著名的醫學家、哲學家。他創立了“敬畏生命倫理學”,這種倫理學后來被譽為“標志西方道德進步的一個里程碑”。他認為,一切生命,包括動物、植物和那些在人們看來非常低微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它們和我們一樣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懼死亡。沒有任何一個生命是毫無價值的或僅僅是另一個生命的附庸,每一個存在物在生命系統中都有其位置。生命之間沒有高級和低級、富有價值和缺少價值的區分。是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權利。習慣于認為那些看似微小的生命沒有價值的人,會陷于認為人的生命也是沒有價值的危險之中。人類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賴于其他生命的存在和整個世界的和諧。我們對一切生命負責,歸根結底是對自己負責,倘若沒有對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對自己的尊重也是沒有保障的。史懷哲曾經說過:“當一個人把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看得與他的生命同樣重要的時候,他才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史懷哲的觀點十分明確:人類應該將所有生命看得同等重要。聽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在斯里蘭卡的熱帶森林里,一群野象正在穿過一條鐵路,其中一頭小象好奇地停在鐵軌上不肯離去,此時一列火車開來,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野象發火了,一起朝火車沖去,它們用長長的牙去撬鐵軌和枕木,把鐵軌和枕木弄得亂七八糟。第二天,許多修鐵軌的工人修到離象群50米遠的地方時,站在那里的野象開始沖向人群,人們連忙逃進了火車里,野象把剛剛修好的鐵軌又搗毀了。第三天,當局派來了兩個排的士兵,士兵們端著槍慢慢地往前走,槍響了,密集的子彈射向了象群,但不是真子彈,而是用來嚇唬野象的“空包彈”,他們想把野象嚇進森林。然而,這個辦法也沒能奏效。最終政府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停止“戰斗”,繞過撞死小象的地方另修一段新鐵路。這場“戰斗”最終以人類的妥協而告終。人們為野象讓路這件事,實在讓人感動,因為它體現了人類的一種崇高精神品質,那就是——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模擬文題】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一、【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為一段頗有哲理的文字,“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從有字到無字到心靈,層次分明,梯度有致,不同悟性的考生,可以基于自身的認知寫出不同深度的文字。該作文題貼近時代,立足學生生活,審題難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從“書本知識”(讀萬卷書),“生活,或自然與社會”(行萬里路),“自己的心靈”(三省吾身)三方面展開.當然,也可以從“什么是三本大書?”“為什么要讀三本大書?”“怎么讀好三本大書?”三個角度展開。如果思考再深點,還可以提出一些新觀點展開論述,如“不同的人會讀不同的大書”“人在不同階段會側重讀不同的大書”等等。有字之書,很好理解,就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各類書籍,它是人類過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無字之書,也比較好理解,一般來說它指的是我們所面對的紛繁復雜的當下社會。心靈之書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們在人生過程中的“心靈成長”和“內心關照”,也就是和“頭頂上的星空”相對應的“內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訴求。二、【參考立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怎樣去讀好人生這本書。三、【優秀范文】讀海?做人海,遼闊無垠。在這一頃無地無際的海面上,有時風平浪靜,猶如一位溫柔的女子,深藍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脈脈,一切是那么美好。海鳥在海面上歌唱,悅耳動聽;小海龜在沙灘上追逐玩耍,其樂無窮。平靜的海,昭示著大自然的和諧。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時也應當心平氣和,修身養性。不可不管青紅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而無一利。我想凡事都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以冷靜的手段去處理,皆大歡喜也。海,遼闊無垠。在這一頃無邊無際的海面上,有時也會波浪濤天,好似一位發怒的壯漢,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洶涌的熱血,整個氣氛也隨之激烈起來。狂風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風的海龜都回家了;海鳥卻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為這首交響樂伴奏;還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雖然身軀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們也無怨無悔,因為它們仍能堅定地接受挑戰。澎湃的海,表現出大自然的殘酷。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時也該嚴厲風行,這可考驗某個人的膽略和能力。若事事都平常對待,草草收兵,這會讓人永遠知己不知彼,(而)魚目混珠。海,遼闊無限。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為它能夠吸納眾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那它只會成為一頃死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廣闊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奧秘。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人應該有著比海更廣闊的胸懷,不置他人于死地。也應當聽取他人之言,博采眾長,所謂“忠言逆耳利于行”。這樣,我們自身才會不斷完善,充實。閱讀海的過程,也正是人成長的過程。我們應用一生的時間去讀海,學海的精神。學她的處變不驚,學她的嚴厲風行,學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實實地走自己的路。【模擬文題】5.閱讀下面的文字,寫出你的審題立意。鼓浪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處世界遺產項目。至此,中國世界遺產項目總數達到52處,僅次于擁有53處的意大利。至少包括秦蜀古道、良渚古城、明清城墻、古泉州史跡、濟南泉城等在內的多處申遺熱點正在積極申報。有人說數量龐大的世界遺產表明我們有著輝煌的過去,可以增強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有人說扎堆申遺表明國人看到了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有人認為申遺不過是領導的政績工程,申遺需要花費巨額資金,申遺后門票漲價更讓人擔憂。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根據以上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一、【詳解】本題通過材料考查學生的分析、整合、寫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學生整體感知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根據主旨,自選角度進行寫作,切不可偏題。提煉觀點的原則有兩個,一是要做到準確,并力求新穎,離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觀點;二是力爭所選觀點要有話可說、有例可證、有理可議。這是一道時評類材料作文題,適合寫一篇議論文。要求學生寫作時必須對上述相關申遺事件與觀點進行分析評論,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材料的第一層意思是我國是世界遺產大國,擁有多處世界遺產。第二層意思是我國有多個項目正在申報世界遺產,申遺熱度不減。而后面的三個觀點中,前兩點對“申遺熱”這一現象是正面評價,一是認為龐大的世界遺產是世界對我們傳統文化的肯定,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一是認為“申遺熱”背后是政府與民眾對自然遺產與傳統文化重新認識。而第三種觀點則是對這一現象的質疑,認為過熱的申遺,其背后的動機并不單純。審題立意時,首先要扣住“申遺”這一話題,寫作時需緊緊圍繞此話題。二、【參考立意】:1)積極申遺。申遺在于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可以極大地增強我們的民族認同感,也可以保護甚至拯救我們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比如可可西里的申遺對保護藏羚羊的生存環境有著極大的作用。(2)暫緩申遺。申遺雖好,但是花費巨大,可以說是勞民傷財。如湖南省級貧困縣新寧縣申報“中國丹霞”地貌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時,花費4.5億元,而當時該縣全年財政收人剛突破2億元。這樣的貸款申遺可以休矣。(3)理性申遺。申遺是把雙刃劍,它可以提高景區的知名度,成為地方的文化名片。但是政府應該統籌規劃,不能一股腦兒都往上沖,浪費大量人力、財力。更不能急功近利,在申遺后重心轉向商業開發而忽視后續保護問題,會對世界遺產造成安全威脅甚至破壞。比如武陵源景區申遺成功后,因旅游設施泛濫和城市化傾向而遭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評。這是一道具有極強思辨性的材料作文題,對“申遺”考生須有自己的判斷。一分為二地看待“申遺”,理性地申遺,即申遺前從實際情況出發,不盲目跟風,申遺成功后不忘初心,始終以保護與傳承遺產為重心,在立意上往往會高人一籌。三、【參考結構】:這篇文章主要有下面兩個亮點:結構清晰,過度自然:文章開頭從“可可西里”與“鼓浪嶼”入選世界遺產這一新聞切入,非常自然。第二段筆鋒一轉,認為申遺成功后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歡欣鼓舞”,從而順利地將文章重心轉到申遺成功后要有“清醒”認識,我們責任重大。論證透徹,說服力強: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申遺熱”存在急功近利隱患,用武陵源、德累斯頓的教訓論證了申遺成功并非萬事大吉,之后總結了成功申遺后的兩種誤區,及其嚴重后果,最后引用羅哲文的話強調申遺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與傳承。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四、【參考素材】:1.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護區”曾是繁育阿拉伯羚羊、保護沙漠生物多樣性的成功典型。但是在成功申遺后,阿曼沒有繼續下大力氣保護這一世界遺產,反而大量縮減保護區面積,放任偷獵行為,使“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的價值和完整性受到了巨大破壞,最終嘗到了被世界遺產委員會除名的苦果。可見申遺成功并非使命終結,之后的保護、傳承工作還將任重而道遠。2.申遺是一件費錢費力的事。比如在大運河申遺過程中,從地方到國家,至少投入了100億元的資金,光運河牽頭城市揚州的歷年的財政投入就超過22億元。然而如今四通八達的公路、快速平穩的高鐵替代了大運河的作用,它早已不再是歷史上承載著南北運輸的黃金河道。假如把這些資金投入到民生領域,那么百姓的幸福感就會增加不少。3.可以說申遺成功確實會極大地提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花卉采購合同書范本
- 《2025儀器設備采購合同書》
- 2025企業貸款合同書標準版
- 模具材料收購合同協議
- 樓盤清掃分包合同協議
- 2025員工合同續簽自我鑒定
- 員工住宿舍合同協議
- 欠錢房產抵押合同協議
- 售賣三方協議合同
- 商業項目融資合同協議
- 施工現場5S安全管理
- 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智聯招聘
- 團隊培訓領導力
- 層壓機操作規程(2篇)
- 白俄羅斯文化之旅(西安外國語大學)學習通測試及答案
- 中國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4年)解讀
- 2024年湖南長沙中考生物真題及答案
- 2024年食品檢驗員(三級)技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投標文件
- 砂石料居間合同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