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下 第三單元 《種樹郭橐駝傳》_第1頁
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下 第三單元 《種樹郭橐駝傳》_第2頁
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下 第三單元 《種樹郭橐駝傳》_第3頁
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下 第三單元 《種樹郭橐駝傳》_第4頁
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下 第三單元 《種樹郭橐駝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種樹元

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學習重點文言字詞,理解全分析本文寫作目的,理解柳宗

壹文內容。肆元的悲憫情懷與為官治民之道。

結合文本內容及寫作手法,體會本文委婉含蓄的諷諫特點,

貳賞析郭橐駝的人物形象。伍判斷文章體式。

03

了解“順民之性以養民”的了解本文思想與道家“順應自

叁深刻道理。陸然”“無為”理念的異同。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到一年植樹時。今年是我

國第44個植樹節,我市積極響應義務植樹號召,推

出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國

土綠化。

現我市綠化部門需要聘用植樹專家對植樹活動

03

進行指導,請你結合《種樹郭橐駝傳》一文,為郭

橐駝寫一封推薦信,要求條理清晰,論據充分,字

數200字以上。

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

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

謂“橐駝”云。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

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03,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

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

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

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

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

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

03

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

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

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

而已,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

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

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

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

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03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

為官戒也。

任務一

思辨性閱讀

第一段

駱駝患……病彎著腰走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

(賓語前置)名何

故名作鄉動人,號給之…“…駝稱號”,。稱駝作聞之,曰:“甚名善作。動名,我起固名當。”

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①外形古怪;

②豁達、身殘而自信。

03

①正視他人譏諷和嘲笑,堅持走自己的路。

②要懂得自我解嘲,不為外界所煩擾。

任務二

思辨性閱讀

第二段

(定語后置)凡長安(為

以……為業觀游及賣果)豪富人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

用、使

(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

以,而且蕃,多效仿

無不活;且名碩作茂動,,早結實果實以蕃。他植者雖窺窺伺,伺觀效察慕,莫能如也。

第三段

滋長,繁殖

表目的有,問使達之到,對罷曰了:“橐駝非能使根木壽舒且展孳也栽,種能順木之

天以致其性搗焉土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

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既,已經;然,這樣;已,“矣”,了

第三段

栽種放下保全得以(發展)

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它棄的果,實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

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使耗…其…實碩而大已,非有

使……茂盛

能早而蕃之也。

使……早

使……多

養樹的具體

了解樹養樹的結果

做法

“凡植木之性,“勿動勿慮,去不“其天者全

其本欲舒,其培復顧。其蒔也若子,而其性得”

欲平,其土欲故,其置也若棄。”

其筑欲密。”“不害其長,不抑

耗其實。”

任務三

文學鑒賞

第三段

拳曲,伸展不開更換

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寵,愛其培之也,若在不早過上焉則不及。

茍有能反回頭是看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

已去而復顧。

第三段

名作動,用指甲摳生死樹干指土的松緊

甚表修者飾,爪其指膚樹以皮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

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背離,遠去賓語前置,吾又能為何哉

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賓語前置,不若我;若,如、像

明確:本段通過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及反襯表現了郭橐駝高超的種樹技藝。

正面描寫:通過介紹郭橐駝所種的樹的特點,一是成活率高,二

壹是長得碩茂,結果又早又多,具體說明他種樹技術的高超。

側面描寫:通過歡迎他的人,這類人分為兩類:觀賞游玩的(精

貳神)、種樹賣果的(物質),暗示出郭橐駝種樹技術的高超。

反襯:通過其他植樹人暗中觀察、效仿羨慕但比不上他來反

叁襯郭橐駝種樹技術的高超。

(討論并在原文中勾畫、批注)

郭橐駝他植者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根拳、土易、培土或過或不及

種樹方法

故,其筑欲密,其蒔也若子

勿動勿慮,去不復顧,不害其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暮撫,

種后態度

長,不耗其實,其置也若棄已去復顧,爪其皮膚,搖其根本

結果其天者全而其性得木之性日以離、害之仇之、不我若

原因分析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違反木之天性,勤慮害樹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真正的教育,

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雅斯貝爾斯

任務四

文學鑒賞

第四段

官治,當官治民。理,治、統治。

唐代人避高宗李治名諱,改“治”為“理”。

問者曰:“以子之道職,業移之官理,可長乎,?統治”、駝治曰理:

“繁我多,知形種容樹詞而使已動,使理…,…非繁吾多業也。名然作吾動居,鄉造,成禍見患長人者好

煩其令,好若像甚憐焉終,于而,卒以禍因。此省略句,

到頭來而卒以(之)禍

第四段

勉勵你們的絲頭

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

線養育成、養好木梆

織而縷,字慰而勞幼孩,尚遂且而雞豚以何。,’靠鳴什鼓么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困吾苦小

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

名作動,吃飯,飧,晚飯;饔,早飯形容詞使動,使繁盛

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表推測,大概

第五段

治民的方法

記載問者把曰…:…“作嘻為,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

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

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唐太宗

如心誠求之,則或煩或簡,于民各有所利也。其簡也,固種樹者

之置若棄也;其煩也,非即種樹者之軒若子乎?

——乾隆皇帝《唐宋文醇》卷十一

子厚之政治理解,完全以“為民之役而非役民”為主干。

——章士釗《柳文指要》卷二十三

思考1:問者問“養樹術”得“養人術”,種樹與官理有何相似之

處?這是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討論并在原文中勾畫、批注)

他植者官吏

根拳,土易,培不當,旦視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

行為描述暮撫,已去復顧/爪其皮膚,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

搖其本而雞豚,鳴鼓而聚,擊木而召

結果木性日以離無以蕃吾生安吾性,病且怠

相似之處勤慮害樹繁政擾民

結論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順民之性以養其民

對比

是指把兩個相反的事或物或人拿來比較,達到贊揚或貶低的目的。(修辭手法)

好處:反襯、突出

類比

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

的論證方法。

好處:將抽象深奧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增強作品的故事性和說服力。

思考2:在寫官吏的行為“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

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擊木而召”時,作者使用

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確:鋪陳手法。寫“吏治不善”的種種表現,如寫官吏們大

聲吆喝,驅使百姓勞作,一連用了多個動詞,把官吏們來鄉,

鬧得雞犬不寧的畫面描繪得淋漓盡致。

一連串短促的排比句,把官吏們神氣活現的情景寫得可見可聞。

順天致性養樹木

休養生息理人民

任務五

思辨表達

柳宗元在參加“永貞革新”前兩年,柳

曾任監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見習官,可元

以和御史一樣“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

視刑獄,肅整朝儀”,品秩不高而權限較

廣。柳宗元作為政壇新銳,本著“唯歌生

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精神借此文向當政

者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元

——《舊唐書·食貨志》

通津達道者稅之,蒔蔬藝果者稅之,死亡者稅之。

——陸勢《均節賦稅恤百姓》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柳,今以蔣氏

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元,以俟夫觀

人風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說》

曲盡種植之妙,非特為種植作也,與《捕蛇說》同一機栝。

——樓肪《崇古文訣(卷十二)》

任務六

文學閱讀與寫作

傳記:一種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我國古代的傳記可分為兩類:柳

史作者一般是以歷史事實和文獻資料撰寫,實錄成分多,

記虛構成分少,被稱為“史傳文學”。

它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典型人物傳記,有的學

不一定實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虛構的成分也很多。記

《種樹郭橐駝傳》結構符合“傳”的基本要求,從人物的名姓、

籍里、職業寫起,以生平事跡、所言所行為主,最后以論贊作結。不

過,符合文體結構不等于沒有創作個性,柳宗元將文章的主要道理從

郭橐駝口中說出,事件的記述和論贊的分量都較輕,這其實就是一種

相對比較獨特的寫法。

柳宗元以寫奇人奇事來諷喻時事的“傳”還有:《童區寄傳》

《宋清傳》《梓人傳》等。

寓言具有雙重內容結構的特點:結構的表層是一個故事,

我們把它叫作寓言的“寓體”;結構的里層是作者所寄托的宗

另外意旨或給人的啟示,我們把它叫作寓言的“寓意”。“寓元體”和“寓意”

緊密結合,既有故事性,又有寄托性,這就是寓言區別于其他文體的根本特征。

也就是說,寓言的特點是運用一個故事寄托另外的意旨,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雙重內容結構。這就是寓言的本質特征。

如果作者自己不點明寓意,那就必須采用擬人、夸張、變形等手法,跟真

實生活拉開距離,這樣才能引導讀者自己去體會、發掘故事的寓意。(陳蒲清

《寓言傳》)

顧炎武《日知錄》:稗官之屬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幻設為文、以寓言為本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種樹——養民

繁政擾民——寬政解縛、與民休養生息

清代學者儲欣認為:“順木之天”,其義類甚廣,為學養生,無不

可通。清代另一學者何焯認為后兩段應刪去,他認為刪掉之后會使意蘊

更加豐富。你認為郭橐駝種樹還有何寓意?請你以“以郭橐駝之道,移

之……亦可!”開頭寫一個片段。

【示例】以郭橐駝之道,移之育人亦可!

樹木與樹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教育孩子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長不

抑耗其實,應按照自然規律教育孩子,不能太過或不及,更不能束縛

或戕害孩子身心的發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孩子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和

心理特征,即“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恨鐵

不成鋼,動輒體罰。

任務七

比較鑒賞

《莊子》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

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

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

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

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0吾3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

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僂

丈人之謂乎!”

莊子寓言常將順應自然的生命狀態外化為人的生理狀態,用極端的

方式塑造了一系列畸人形象,其中佝僂承蜩中的“佝僂丈人”與

“橐駝”外形十分接近。

莊子之所以塑造一系列畸人形象0,3是因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

天”(《莊子·大宗師》),意思是畸形的人,雖然相對于常人而言

是畸形,卻恰恰順乎自然(天)。也就是說,畸人正是自然的形象

化呈現。柳宗元塑造的畸人形象是超越世俗、通于“天道”的奇人。

《莊子》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

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

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

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

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同為問答體

主人公都有著高超的技藝

庖丁:“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郭橐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

伺效慕,莫能如也”

言在此而意在彼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莊子柳宗元

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代表,柳宗元雖然在《種樹郭橐

他的寓言更多是在闡述“道家”駝傳》中也表達了“無為而治”

的哲學思想,對現實沒有太多的道家思想,但其終極目的是

涉及,是一個清靜無為的純粹為了直面社會現實,是在借

道者的思想呈現。“道”的方法解決“儒”的問

題,這是柳宗元對莊子的發展

與超越。

太史公嘗言:‘世之學孔氏者,則黜老子;學老子者,則黜孔

氏,道不同不相為謀。’余觀老子,亦孔氏之異流也,不得以相抗。

——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

所謂民利,民自利者是也。

——柳宗元《晉問》

公元805年的初秋,大唐王朝迎來了一位新的皇帝:

唐憲宗。

唐憲宗上臺后就頒布了一條命令,將十位參與“永貞

革新”的官員貶到偏遠地區當刺史,后又被貶為“司馬”。

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其中一位司馬就是——柳宗元。離開長安之后的柳

宗元,一生和永州、柳州兩個被貶地緊緊聯系在一起。

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曰:

“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錢,約

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

令書其傭,足相當,則使歸其質。觀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

千人。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

03

有法度可觀。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任務八

文學寫作

側面烘托

對比手法

03類比論證

人物描寫

本文借郭索駝“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

“種樹之理”來類比“為官之理”,指出

“長人者”政令頻出的危害,批評了當時的

弊政。提倡應制定順乎民性的政策,給予百

03

姓休養生息的空間,讓百姓真正能夠“蕃吾

生而安吾性”。

01完成關于郭橐駝的推薦信寫作,

200字左右。

02歸納整理本03文的詞類活用現象,

收集并分類。

01020304

符合書信要突出郭橐可以介紹講清郭橐

的格式駝的技能郭橐駝的駝與植樹

個性,揚專家崗位

長避短的匹配度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改變原來的詞性和意義,使之

臨時具有某種新的語法功能的現象。

要有具體語境,沒有語境就不能談活用。

語義語法的臨時性,此處活用彼處卻未必。

貳03

“以今律古”,即以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去看待文言文的語法。

副詞、形容詞

名詞、代詞表時間、處所名詞、副詞、形容詞

動詞、形容詞名詞性短語數量詞、動詞

數量詞“的”介賓結構“地”為介賓結構“得”

為標志標志為標志

(定語)主語[狀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