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歷史總復習九年級下冊歷史梳理
匯編(精編版)
第一單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1.19世紀60年代的時代特征(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資產階級統
治的鞏固與擴大)和事件(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
本明治維新)
2.開辟俄國近代化進程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的性質(封建地主階級改革)
3.俄國農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原
因(封建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目的(擺脫農奴
制危機,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鞏固統治)、性質(自上而下的
資產階級改革)、影響(進步性:①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
折點②廢除了農奴制度,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局限性:改革不徹底,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
4.為什么俄國廢除農奴制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改革為資本
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資金、市場、原料;直接提供的
是自由勞動力和資金)
5.近代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的兩種方式并舉例說明(①資產階
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②資產
階級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6.美國南北不同的經濟類型(南: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資本
主義經濟),南北矛盾加劇的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經濟類型的發
展),南北矛盾的焦點(奴隸制的廢存問題)
7.美國內戰的根本原因(南方的奴隸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
展/南北不同經濟類型的矛盾)、性質(資產階級革命)、影響(①
維護了國家統一②廢除了奴隸制度③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
大障礙④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8.南方叛亂的借口/內戰的導火線(林肯當選為總統),轉折(聯
邦政府頒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9.內戰時期林肯政府頒布的兩個法令(《宅地法》、《解放黑人
奴隸宣言》)、共同作用(調動了農民和黑人的積極性,他們踴
躍參軍作戰,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10.《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局限性(①沒有解放全部奴隸;
②沒有消除種族歧視)
11.林肯的主張(①維護國家統一②限制奴隸制的發展)、貢
獻(①維護了國家的統一②解放了黑人奴隸)
12.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的不同革命任務(美國獨立戰
爭: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獨立;美國南北戰爭:廢除奴
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
13.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相同原因(奴隸制或農奴
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了阻礙)、相同
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直接解決的相同問題(為資本
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14.日本明治維新的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統治和鎖國政策阻礙了
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時間(1868年)、前提(推翻幕府統治)、
目的(擺脫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
階級改革)
15.明治維新最有利于鞏固新政權的措施(①政治:廢藩置縣,
加強中央集權②軍事: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最能體現
改革性質和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經濟:推行地稅改革,以“殖
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最有遠見和最利于持續發
展的措施(努力發展教育),在社會生活方面的措施(提倡“文明
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16.明治維新的影響(進步性:①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②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③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
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
國主義色彩濃厚②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
道路)
17.明治維新和1861年改革的相同點(①性質:都是自上而下
的資產階級改革②作用: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都使兩國走
上了資本主義道路;都是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③局限性:改
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與不同目的(明治維新為
了擺脫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俄國1861年改革為了擺脫農
奴制危機,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鞏固統治)
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技術領
先的國家(美國、德國),特點(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最顯著的成就/新動力(電力),新能源(電力、石油),動力機
器(電動機、內燃機),時代特征(“電氣時代”),影響(①促
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
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③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增強)
2.愛迪生(美國,電燈、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
火力發電站)、本茨(德國,汽車)、福特(美國,流水線生產
汽車)、諾貝爾(瑞典,現代炸藥、無煙炸藥)、海厄特(美國,
賽璐珞)、夏爾多內(法國,人造纖維)、萊特兄弟(美國,飛
機)的國籍和成就
3.汽車和飛機的動力機器(內燃機)
第三單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
1.二月革命的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
時政府)、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苦
難)、領導人(列寧)、方式(武裝起義)、時間(1917年11
月)、首義城市/起義的中心城市(彼得格勒)、結果(推翻了資
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3.十月革命的性質(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蘇維埃俄
國的性質(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4.新經濟政策取代的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開
始實施的時間(1921年)、實施者(列寧)、特點(以公有制為
主體,允許私人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允許發展商品經濟)、
影響(①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②迅速緩解了危機③鞏固了工
農聯盟④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啟示(制定經濟政策要從國
情出發)
5.一戰前的兩大軍事集團名稱和成員國(三國同盟:德國、奧匈
帝國、意大利;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核心矛盾(英
德爭奪殖民地)
6.一戰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導
火索(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開始的時間和標志(1914
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殘酷的戰役(凡爾登戰役)、
1917年戰局的變化/加速戰爭結束的事件(1917年美國參戰;俄
國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18年11月,
德國投降,同盟國失敗)
7.一戰的性質及依據(帝國主義的戰爭;因為西方列強的目的
是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一戰的影響/一戰后國際格
局的變化(①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
勢地位②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
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8.巴黎和會的時間(1919年1月)、參會國(戰勝的27個協約
國)、操縱國(英法美)、目的(討論對德和約和戰后安排)、
實質(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對德和約名稱(《凡爾賽條約》)、
影響(①確立了凡爾賽體系②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
9.《凡爾賽條約》殖民地方面的內容/最能體現會議的分贓性質
的內容(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中國
問題內容(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轉讓給日本)、對中國
的影響(引發了中國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與啟示(弱國無外交)
10.華盛頓會議的目的(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
地區的關系)、主導國(美國)、簽訂的針對中國問題的條約(《九
國公約》)、最大獲益者(美國)、影響(①確立了華盛頓體系
②調整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11.《九國公約》的影響(①對美國: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
戶開放”等目的②對日本: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③對
中國: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實質(維
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12.戰后國際新秩序/戰后的國際格局/戰后的和平制度(凡爾賽一
華盛頓體系),維護戰后國際新秩序的工具(國際聯盟),凡爾賽一
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及評價(①
積極: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使一戰后的世界經
歷了一個短暫的和平②消極: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
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長期的維持下去)
13.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相同點(①都體現了大國的強權政
治色彩②都損害了中國的主權③操縱國都有美國④都對戰后的
世界做出安排)
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1.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
矛盾),特點(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最先爆
發危機的國家(美國)
2.羅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時間(1933
年),目的(應付經濟大危機,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特點/"新〃
(國家干預經濟),主要內容(①整頓金融體系②加強對工業
的計劃指導③調整農業政策④推行“以工代賑〃,興建公共設施
⑤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中心措施及作用(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
導;作用:①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②緩和階級
矛盾),"一舉多得”的措施及作用(推行“以工代賑〃,興建公共
設施;作用:①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②刺激生產和消費③穩
定社會秩序),影響(進步性:①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②增
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③對資本主義
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范
例;局限性: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
本矛盾),前提/根本目的(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羅斯福新政與新經濟政策的相同點(①國家在經濟困難的背景
下制定的②國家或政府干預經濟③制定經濟政策從國情出發④
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⑤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⑥鞏固了政
權)
4.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
5.二戰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
(在亞洲,中國牽制著大部分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
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6.二戰全面爆發的時間和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
英法被迫宣戰),二戰的擴大(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
德戰爭爆發),達到最大規模的戰役(1941年12月7日,日本
偷襲珍珠港),轉折點(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7.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的時間和標志(1942年1月《聯
合國家宣言》的簽署),合作的表現(①政治:雅爾塔會議、波
茨坦會議②軍事:諾曼底登陸)
8.諾曼底登陸的時間(1944年6月)、軍隊(美英盟軍)和作
用(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
9.莫斯科保衛戰、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影響(作用)
(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珍珠港事件:二
戰進一步擴大,達到最大規模;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轉
折點,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式)
10.雅爾塔會議召開的時間(1945年2月)、目的(為協調盟軍
行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國家(蘇美英)、內容(①決定
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
區占領②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③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
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11.波茨坦會議召開的時間(1945年7月)、國家(蘇美英)、
內容(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2.歐洲戰事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
署投降書);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時間(1945年8月15日),
二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13.二戰的性質(正義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①美國投
擲原子彈②蘇聯對日作戰③中國和亞洲各國的反攻)
第五單元冷戰和美蘇對峙的世界
1.冷戰的雙方和狀態(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既非戰爭又非和
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目的(遏制蘇聯和其
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稱霸世界)冷戰的原因(美蘇國家戰略
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冷戰的表現(①政治:1947
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②經濟:1947年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
劃〃③軍事:1949年成立北約)
2.冷戰開始的標志(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杜魯門主義
出臺的影響(標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馬歇
爾計劃的目的(①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
②控制西歐,對付蘇聯,稱霸世界)
3.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標志(1949年德國的分裂),
德國分裂的影響(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
4.冷戰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促進了兩極格局的形成),兩極格局
形成和結束的標志(正式形成的標志: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全面
冷戰對峙;結束的標志:1991年蘇聯解體)
5.二戰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的表現(經濟繁
榮,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及原因(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
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
的表現(出現了“新經濟〃,經濟進一步發展)、"新經濟”的特點
(全球化和信息化)
6.20世紀50-70年代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表現(西歐持續繁榮;
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共同原因(①美國的援助或扶持②大力
發展科技和教育(主要原因)③政府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日
本經濟發展不同于西歐的原因(美國在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
化改革,推動日本政府頒布了“和平憲法”)
7.歐共體成立的時間(1967年)、目的(提高國際地位,振興經
濟,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抗衡蘇聯,擺脫美國的控制)、作
用(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歐盟成立的時間
(1993年)、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作用(①加快
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對歐洲趨勢的影響)②促進了世界多極化
趨勢的發展(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8.1968年日本的經濟地位(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
大國)、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美國、日本、
西歐三足鼎立),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政治大國夢(想要成
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9.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啟示(①大力發
展科技教育②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③制定適合本
國國情的經濟政策④加強國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級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
- 《廣告市場分析》課件
- 技能高考專題:Access中的表達式
- 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課件井下避災與現場急救
- 《謀略之道-諸葛亮》課件
- 2025在校生與公司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 2024年09月河北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270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江西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招聘見習生1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策略考核試卷
- 礦物導電材料研發考核試卷
- GB/T 25020.1-2025電氣化鐵路接觸網支柱第1部分:鋼支柱
- 廣西壯族自治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
- 社會福利 課件匯 高和榮 第1-5章 緒論- 社會福利主體
- 恐龍無處不有(2024年山東泰安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
- 洗車流程培訓
- 2024年開封大學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危險化學品購銷的合同范本
- 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反應臨床實驗室應用指南(WST-230-2024)
- 物流行業物流園區智慧安防方案
- 2024年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基礎知識》中級真題及答案
- 有機硅材料在電子封裝技術-洞察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