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新高考語文全國各省市聯考卷三(原卷版)_第1頁
2025屆新高考語文全國各省市聯考卷三(原卷版)_第2頁
2025屆新高考語文全國各省市聯考卷三(原卷版)_第3頁
2025屆新高考語文全國各省市聯考卷三(原卷版)_第4頁
2025屆新高考語文全國各省市聯考卷三(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新高考語文全國各省市聯考卷精選卷三

(原卷版)

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

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

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

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

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溫是夏季常見的天氣現象,當日最高氣溫超過35℃時即可定義為高溫天

氣,而連續多日的高溫則構成高溫熱浪。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國都度過了熱浪襲

人的夏季,如2022年夏季,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點,2023

年夏季次之。

更需注意的是,2023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發布于6月22日18時,2022年

則是在6月17日18時。2024年的高溫橙色預警,比前些年來得更早,甚至更

加猛烈。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極端高溫天氣不僅出現在我國,其他地方的高溫同樣來得更早更強,這幾乎

波及到北半球所有地區。

今年6月初,美國西南部多州最高氣溫超過38℃,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

凰城6日最高氣溫達45℃,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7日最高溫達48.3℃,均創歷

史紀錄,且高溫出現時間比往年早約兩周。

極端高溫不但直接危及人體健康,還會加劇干旱、引發山火,給農業生產和

城市供電系統帶來沖擊,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的正常運行。

5月下旬,巴基斯坦許多城市面臨熱浪天氣,一些地方的氣溫接近50℃,該

國采取緊急措施,一半學生停課一周以減輕熱浪的影響。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極端高溫頻發,特殊天氣形勢的影響是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高溫天氣多與大氣高壓系統密切相關。當強大的高壓系統滯留時,

會形成持續性晴好天氣,使得高溫持續。常見的高壓系統為副熱帶高壓和中緯度

西風帶上的阻塞高壓。例如,今年5月下旬至6月初,強大的副熱帶高壓系統籠

罩了印度次大陸,也影響到了東南亞。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次極端高溫雖有其特定的天氣條件,但世界范圍極端高溫天氣頻繁出現,

很明顯地構成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據聯合國防災減災署的報告,20年間全球極端高溫事件發生數量同比增加

232%。2024年3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近地表平

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45℃。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氫這三種主要溫

室氣體的濃度還在不同程度地持續擎升,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50%,這一增幅在人類過去數百萬年歷史中絕無僅有。我們正處于史無前例的全

球變暖進程中,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盡管各國加緊協同氣候行動,但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行動遲緩,使目前全球溫

室氣體排放還處于歷史最高位,未來數十年持續升溫已成定局,全球將普遍見證

高溫40℃的夏天。

(摘編自魏科《是時候準備好應對一個40℃極端高溫的世界了》)

材料二:

2021年以來,中美兩國通過氣候特使渠道恢復對話交流,相繼簽署了3份

達成共識的文件。2024年1月,雙方正式啟動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

動工作組”。5月8日至9日,兩國相關政府部門在華盛頓召開工作組會議,努

力開啟兩國在能源轉型、甲烷、循環經濟和地方合作等領域新一輪務實合作。經

過面對面會談,雙方對彼此氣候政策行動進展和困難挑戰有了更深入了解,一致

同意以兩國元首共識為指引,繼續努力推動雙邊氣候合作取得務實成果。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各國命運與共,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應對。當前,

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地緣沖突加劇,全球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有些國家抱持

功利主義與零和博弈思維,打著應對氣候變化或“去風險”幌子采取保護主義和

單邊措施,對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造成巨大障礙,破壞了各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

互信和能力。習近平主席在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指出:“對氣候變化等全

球性問題,如果抱著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占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

是損人不利己。”應當認識到,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中,必然出現相關技術、

產業、貿易、金融、標準等各方面的國際競爭,但只有公平健康的競爭,才有利

于各國產業的長期發展,有利于各國在競爭中找到合作機遇,以最高效的方式實

現全球氣候治理目標。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承

諾和行動將對發達國家產生示范效應,國際社會期望美國能夠保持氣候政策連續

性和穩定性,切實落實自身義務和承諾。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通過自

身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產品快速發展。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

1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

這應歸功于中國政策的導向和科技的創新。

中美兩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既符合兩國及兩國人民共同利益,也符合國際

社會普遍期待,對于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期待美方與

中方一同展現大國擔當,共同維護多邊主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

黎協定》,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摘編自劉振民《展現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國擔當》)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年北半球許多地區的最高氣溫已遠超“高溫天氣”的標準,表明極端高溫天

氣的影響范圍十分廣泛。

B.2023年三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相較于工業化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

目前暫未出現下降態勢。

C.自2021年起,中美兩國在與氣候相關的多個領域展開了合作,同時兩國之間

在各個方面也存在著競爭。

D.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的大幅度下降,離不開美國的示范效應

和中國的巨大貢獻。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國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和極端高溫天氣到來的時間逐年提前,可見前者是后者

的重要判斷標準。

B.由目前情況推測,如果不加強干預,未來數十年,40℃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將

會在全球普遍出現。

C.從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言可知,我國反對氣候治理方面的功利主義

與零和博弈思維。

D.材料二提出,美國應切實承擔責任與義務,與中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同助

力全球氣候治理。

3.下列行為,符合材料二中的“大國擔當”的一項是(3分)

A.中國持續調整政策,控制可再生能源設備成本,推動能源結構轉型、

B.中國積極參與多個地區的和平斡旋,為解決地區沖突作出了努力。

C.中國投身于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民生。

D.中國著力搭建文明互鑒橋梁,促進不同文明實現包容共存、交流互鑒。

4.請為材料一的四個部分分別擬寫一個小標題,每個小標題不超過15個字。(4

分)

5.為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國際社會應該持什么樣的態度?怎樣從政策和行動方

面作出努力?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現代文閱讀11(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隱去的阿奶

馬一莎

阿奶前幾年是有阿爾茨海默病跡象的。那源于一次心梗以后,最好的溶栓針

將她的生命拉了回來,卻讓意識丟失了。那一陣子,①阿奶總處于時間顛倒的混

沌狀態,像一朵飄叔忽忽的蒲公英。

你相信阿奶是從明媚的天光中醒過來的。地夢魘般地驚坐,張著一雙霧氣彌

漫的綠松石般的眼睛,院門口,那一簸其無人照看的核桃,敲開了她的夢,地

急著去收拾。記憶里,那些被均勻敲成兩半,此刻正被陽光溫暖照耀的核桃,

正靜待著她用小起子一瓣一瓣地從殼里撬出來。她不知道,現在是夜晚凌展時

分。她的記憶一定斷片兒了,不明白一覺醒來,怎么會出現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里。

時間和規則,在她的世界已經失去了作用,她只想穿好自己的衣服和鞋子回家

去,像無數個白晝一樣,剝她的核桃。她不懂一個人為何要被禁錮在一張床上,

況且,還是一張不屬于自己的床。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你們漸漸開始習慣,突然有一天驚覺:阿奶沉默了,沉默

得有時會讓人忘記她的存在。暮然回首,②只看到一個蒼老如樹樁的老人,坐

在凝滯的時光里。

其實你知道她是在隱藏,慢慢地、一點點地將自己藏縮在影子里,③她想最后

淡成一滴水跡,被太陽曬干,被風吹干,被歲月遺忘。

早在幾年前,地還是那個幽默詼諧、喜歡開玩笑說笑話的阿奶,也是那個有

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和她大孫女傾訴與抱怨的阿奶。或許她的傾訴與抱怨只是為

傾訴與抱怨,并非讓聽眾真要評出個子丑寅卯,也不用為她打抱不平,然而收

獲的可能是不耐煩、不理解……有些遠離是不動聲色的。或者她不是想遠離一

個人、一群人,而是做好了遠行的準備。

止語,止心,讓人間的七情六欲靜止,畫一個休止符,從此只以一個微笑回

應。

她在摒除一切。用僅存的意識保留最后的尊嚴……無論碰到什么,無論誰說

什么,她只有一個和善的微笑。也不再嘮叨“下次回來又是什么時侯?”“要給我

打電話……”有時你會懷疑她是不是已經忘了怎么說話。

有的痛是鈍的。不似尖刀的劇烈與強攻,是用鈍器一點點入侵,持續而壓迫,

深入骨髓。你指的不僅僅是這些。

此時此刻,阿奶靜靜地躺在白布底下,用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她漫長的告別。

你掀起白布,仔細端詳著阿奶的臉,早十幾年前就全體先行告退的牙齒,使她的

牙床空空如也,面頰下陷、唇角微撇,樣子像睡著了一樣,沉靜安詳,還帶點嬰

兒般的小委屈神態。鈍器入侵的感覺又來了,持續不斷,似要將你的心臟捶打出

千萬個小眼兒,汩汩往外流血……去年的這個季節,你回到老家,晚上阿奶讓你

和她同睡。在遙遠的記憶里,一直都是這樣的。小小的你睡里,阿奶睡外,幫你

焙腳,幫你撓背,直到你安然入睡。有一段時間,每到黑暗來臨,你便會莫名害

怕,時有夢魘壓制,你只能蜷縮在阿奶懷里,阿奶溫暖的手緊摟著你哄你入睡。

那時,阿奶是最能給你安全感的那個人。直到上了中學,回老家仍與阿奶同睡一

張床,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技校畢業,父母在老家新修了房子,你有了自己的

屋子,害怕黑暗的你,仍會半夜跑下樓去與阿奶同睡。不一樣的是,你已不再習

慣與阿奶同睡一張床,自我意識的蘇醒,不僅在思想上,也表現于身體上的界線

感。多少次,阿奶讓你過去與她睡大床,說她的褥子軟和、被子厚實,你的小床

不好睡,但你不再為所動,說多了還不高興,似被任意命令。青春期的荷爾蒙,

跳躍最多的就是反叛因子。直到她不再提這事,你理所當然地照著自己的意愿生

長與生活,卻不曾回頭想想,長你五十一歲的阿奶,那時已是近七十歲的老人,

除了想與最寵愛的大孫女近距離接觸,也想讓她焙大了腳的大孫女,為她焙一次

在時光的路程中一點點走失了溫度的腳……

去年初冬,阿奶已是九十四歲高齡的老人,距心梗后意識走失已經四年。地

已經很老很老,老得過了保質期,好多“零部件”都不管用了。很多時候,地都

分不清誰是誰了,但只要你回去,她一準喊得出你的名字。

“阿紅,和我睡,我的床最好睡了。”“阿紅,我睡覺又不亂動,我們好睡

呢。”那一晚,拗不住老人家再三地說,你同意了。夜靜風輕,寬大的床鋪,你

和阿奶并排躺著,像河床上兩塊不同的石頭。一塊被時光蝕空了內里,虛度光陰;

一塊歷經世事滄桑,仍然棱角分明。已返回時光來路上的阿奶很小很小,像是兒

時的你。這一刻,你們角色互換了,然而,中間橫亙的二十幾年意志鍛造成的習

慣產生的極度陌生感,使你每個毛孔都醒著。你感覺阿奶并未安睡,而是朝向

你這邊,蜷縮著身子,她瘦小的腿向你這邊挪動了一下,又挪動了一下。你不

自在地往床外挪了挪,又挪了挪。你知道阿奶肯定是腳冷,想讓你幫她焙腳。

你不斷給自己做著心理建設,你想著一次就好,只要幫阿奶焙過一次腳,似乎

長達十幾年的“焙腳之恩”便可以償清了一樣。

然而你做不到。現在的你,只與先生和女兒近距離接觸不會產生膈應,歲月

改變了很多東西,包括讓你長成你自己。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極度不適應。那雙小

小的冰涼的腳,仿似不經意間輕碰一下你的腳,又移開了。你的心里一陣憐惜,

身體卻很誠實地從床上彈起來。你歉疲又無奈地解釋:“我認床,實在睡不著,

還是回房去睡吧。”

從那以后,時常絮叨讓你和她睡的阿奶,再也沒提過一次了。你當作是她忘

了,理所當然。殊不知,她是在用僅有的意識保留最后的體面。而你,④從床上彈起

的那一刻開始,就料定了會后悔,會遺憾,會讓這件事成為那把生銹的鈍刀。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阿奶剝核桃一段的細致描寫,再現了阿奶記憶中的情境與現實處境的錯

位,真實表現出阿奶生病后的心理狀態。

B.作者插敘一段阿奶幽默詼諧,愛與周圍人說笑抱怨的內容,與生病后阿奶

的狀態形成對比,突出阿奶的病癥日漸嚴重。

C.從同床焙腳的段落看,阿奶因疾病困在時間的深處,她卻未曾遺忘從青春

懵懂成長到結婚生子的孫女,始終渴望與其親近。

D.阿奶淡然地面對一切,用僅存的意識保留最后的尊嚴,除了受阿爾茨海默

病的折磨,也與親人的不耐煩與不理解有關。

7.關于文中畫橫線處的比喻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阿奶總處于時間顛倒的混沌狀態,像一朵飄飄忽忽的蒲公英",以“蒲

公英”的飄忽之態寫出阿奶得病后因失憶而產生的迷茫。

B.“只看到一個蒼老如樹樁的老人,坐在凝滯的時光里”,以“樹樁”為喻

意在寫出阿奶跟老樹一樣的形態特點一一風燭殘年,老態畢露。

C.“她想最后淡成一滴水跡,被太陽曬干,被風吹干,被歲月遺忘”,以“淡

成一滴水跡”寫出阿奶不為外物所擾,做好生命遠行的準備的心理。

D.“這件事成為那把生銹的鈍刀”將自己對阿奶的遺憾比作“生銹的鈍

刀”,表達“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心之情。

8.文章以第二人稱講述阿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分析。(4分)

9.文中頻頻出現“幾年前”“此時此刻”“去年初冬”之類標示時間線索的語句,

產生了怎樣的敘述效果?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太上皇崩,上①使人召輔,締稱病不至。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為代王,

劫略趙、代。上自東擊之。至邯鄲喜日/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吾知其無能為矣。

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請誅守、尉。”上日:“守、尉反乎?”

對日:“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

人,上嫂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四人慚,皆伏地。上封各千戶,以為將。左

右諫日:“從入蜀、漢,伐楚,賞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

陳締反,趙、代地皆稀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計唯獨邯鄲中兵耳。

吾何愛四千戶不以慰趙子弟!"皆曰:“善。”又聞締將管故賈人,上日:“吾

知所以與之矣。”乃多以金購締將,締將多降。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諸將之叛》)

材料二:

陳輔之反,常山都亡其二十城。周昌請誅其守尉,高帝曰:“是力不足,亡

罪。”守尉視屬城之亡而不效其死力,昌之請誅,正也。雖然,有辨。寇自內發,

激之以反,反而不覺,覺而匿不以聞,不為之備,不亟求援,則其誅勿赦也無疑。

寇自外發,非其所激,非所及覺,覺而兵已壓境,備而不給,待援不至,其宥也

無疑。故立法者,無一成之法,而斟酌以盡理,斯不損于國而無憾于人。陳端之

反,非常山之所能制而能早覺者也。故周昌之按法,不如高帝之原情。雖然,止

于勿誅而已矣,其人不可復用也。所謂“近死之心不可復陽也”。

(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

【注釋】①漢高祖。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至邯鄲A喜B曰C稀不南據D邯鄲E而阻F漳水G吾知H其無能為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亡,指無,沒有,與《兼愛》中“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意思不同。

B.愛,指吝惜、吝嗇,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吾何愛一牛”的“愛”意思相

同。

C.原,指推究、考究,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的

“原”意思相同。

D.復,指恢復,與《(老子)四章》中“復眾人之過”的“復”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新懷有謀反之心,稱病不赴漢高祖征召,后來與王黃起謀反,自稱代王,

率軍掠奪趙國和代國。

B.漢高祖認為周昌挑選的四個趙國壯士才能平庸,卻破格任命他們為將領,其

主要目的是安慰趙國子弟。

C.周昌請求誅殺常山郡守尉,漢高祖認為守尉沒有罪責,在處置守尉這件事情

上王夫之的意見與高祖同中有異。

D.王夫之認為法律的實行,沒有一成不變的,應斟酌變通以盡情理,他對漢高

祖能依據情理變通執法表示肯定。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又聞稀將皆故賈人,上曰:“吾知所以與之矣。”(4分)

(2)覺而匿不以聞,不為之備,不亟求援。(4分)

14.王夫之對常山郡城池失守之事中處理官員所持的觀點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山居寄同志

杜荀鶴①

茅齋深僻絕輪蹄,門徑緣莎細接溪。

垂釣石臺依竹壘,待賓茶灶就巖泥。

風生谷口猿相叫,月照松頭鶴并棲。

不是無端過時日,擬從窗下躡云梯②。

【注】①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曾數次進京應考,不第還山;后

于晚唐大順年間得中進士。②云梯:高山石路,喻仕進之路。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山居住所非常偏僻,遠離塵囂,少有車馬經過,門口的莎草小徑與

溪水相接。

B.頷聯描寫垂釣的石臺,招待賓客的茶灶,真實再現了詩人富有雅趣的日

常生活。

C.以"絕輪蹄"寫歸隱之心,但又說‘茶灶待賓”,表現出彷徨無奈的矛盾心理。

D.描繪風起時猿猴互相呼喚的情境與月下鶴棲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

妙和諧。

16.有人評價此詩”有陶詩表,無陶詩骨”,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三”名篇名句默寫。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一句與陸游《書憤》中“”一句,都寫

到了作者鬢發變白,年華老去。

(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兩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

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練。

(3)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玉”相關的詩詞很多,其中表達

思鄉懷人的句子有“,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①自然選擇雖然使生物種群更適合其環境,②但自從開始種植作物和家畜以

來,③我們就一直在對它們進行“人工選擇”,④人類的欲望施加了選擇壓力。

①自然選擇雖然使生物種群更適合其環境,②但自從開始種植作物和飼養家

畜以來,

③我們就一直在對它們進行“人工選擇”的過程,④人類的欲望因此施加了選擇

壓力。

第一批在家畜上使用人工選擇的人不會知道遺傳的細節,但(甲),它

們''繁殖對了”。例如,兩只較大的綿羊產的羊羔比一對較小的綿羊產的羊羔更

大,而產奶最多的母山羊可能會把這種特性傳給它的女兒們。有選擇性地培育那

些結出最多果實或種子的植物,也是值得的。

今天,許多馴化的動植物物種通過選擇性培育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幾乎與

野生祖先沒有什么相似之處。最初,選擇性培育完全是出于實用目的。就家雞而

言,它是從印度雉科的一員——紅原雞培育而來的,(乙),因此選擇了最

大、最重的鳥類進行繁殖;另一些則是作為產蛋品種而培育的,因此選擇了產

蛋量最大、最美味的雌性用于未來的繁殖。

狗也被馴養了很長時間,最古老的狗遺骸的基因與現代狗相似,可以追

溯到大約15000年前。起初,這些狗會在狩獵中充當助手,但今天它們有其他

許多“工作”,包括直接的陪伴。早在40000年前,它們的遺傳途徑就開始與它

們的祖先物種灰狼分道揚鑲。現代灰狼在基因上明顯不同于家養狗和家養所源

出的早已滅絕的狼群。

18.請在文中(甲)(乙)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

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

19.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

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