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阜陽市第七中學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黃宗洛配角與龍套的哲學黃宗洛(1926.9.26—2012.6.30)原名黃宗河,1926年出生于中國北京,祖籍浙江瑞安,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話劇演員。黃宗洛在演藝界以擅演小角色聞名,榮獲“龍套大師”稱號。黃宗洛與哥哥黃宗江、姐姐黃宗英兄妹三人被譽為藝術圈里的“黃氏三杰”。2012年6月,兩位專演配角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前后離世。6月26日“反派大師”陳強老先生逝世,享年94歲;6月30日“龍套大師”黃宗洛老先生辭世,享年86歲。因陳強、張瑞芳逝世在前,媒體剛做過對影壇的歷史回顧和紀念,倒使黃宗洛老先生的辭世,顯出了一絲“配角”意味。黃宗洛一生在影視劇中塑造了100多個小人物的藝術形象,自詡“百丑圖”。雖然他演的角色小、臺詞少,卻常常讓人過目不忘,不著痕跡地顯示了一個老藝術家的藝術智慧。黃宗洛先生盡管被譽為“龍套大師”,但向世人闡釋的卻是龍套與配角的藝術哲學。北京人藝有句流行語,叫“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黃宗洛的演藝生涯,可以說完美地體現了這一藝術精神,用無數的小角色確立了一個“大演員”形象。至今我想起經典話劇《茶館》,首先想到的仍是黃宗洛演的松二爺。據說黃宗洛為演活這個角色,曾“走火入魔”,不僅學習了旗人的生活習俗,還在腰帶上掛上了13件旗人喜歡的煙荷包、鼻煙壺、挖耳勺等10多種掛件。他蓄須留指甲,苦練蘭花指,天天在隆福寺、地安門一帶遛鳥、泡茶館。時間久了,那些茶客已把他當成了滿清遺老。此后,黃宗洛飾演了電視劇《大宅門》里的“常公公”,更是讓人們一提起太監,首先想到的就是黃宗洛的形象。我們今天緬懷黃宗洛這樣的老藝術家,懷念的正是他那種“小角色、大演員”的藝術情懷與境界。在北京人藝的排練廳,高懸著“戲比天大”四個字,這其實正是黃宗洛這一代老藝人的藝術之根和靈魂。他們生活經驗厚重、藝術閱歷廣闊、表演功底扎實,即使演的是小角色,但常常只是一個簡單的亮相,就讓觀眾無法忘懷。在這個崇尚成功學與“主角”的年代,這種配角與龍套的哲學,顯然不受歡迎,但它們卻是黃宗洛、陳強這些老藝術家的成功之道?!吨侨⊥⑸健分?,黃宗洛演的黃排長之所以能讓人記住,就是因為他為這個只有幾句臺詞的小角色,寫了兩三千字的角色小傳,對一個龍套也進行了前劇情設計,這個瞬間黃排長才變得鮮活起來。其實在任何一部戲劇與影視劇中,每個人物都是一個自足的生命體,本身就構成一個世界,也是他那個世界的主角。所以無論主角、配角,只有把自己當成完滿而富有生氣的人時,一部藝術作品才能呈現出整體的美感??梢哉f北京人藝的老一代藝術家,對此多有心得。這也是“戲比天大”的真正含義。從這個角度說,一輩子演好配角比演好主角要艱難得多。老一代藝人常說“一臺無二戲”,配角和龍套的舉手投足,同樣決定了一出戲的藝術完整性。一個配角,只有擁有了主角的心理預期,才能真實地感受到一個生命存在的價值,從而找到自己的表演和情感邏輯。黃宗洛的表演生涯,向我們證明的正是這樣一種配角與主角的哲學。兩位專演配角的老藝術家在同一個月走了。我猜測,也許是想對這個只崇尚明星與主角的時代有所啟示。如果兩位老人的走,能讓今天的演藝界對配角的藝術哲學有一些認知和反省,也算是滿足了兩位老人的藝術心愿。(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北京人藝的老一代藝術家認為演好配角比演好主角要艱難得多。配角和龍套的舉手投足,決定了一出戲的藝術完整性。B.話劇《茶館》中松二爺、《大宅門》里的常公公都是黃宗洛塑造的經典角色。本文詳細記述了黃宗洛塑造這兩個角色的過程。C.“戲比天大”正是黃宗洛這一代老藝人的藝術之根和靈魂。他們厚重的生活經驗、廣闊的藝術閱歷、扎實的表演功底,也許給這個只崇尚明星與主角的時代有所啟示。D.本文概括和探討了黃宗洛的戲劇人生,對當下演藝界的道德走向、價值走向表達了深切的憂慮。E.以黃宗洛為例,即使小角色,只要用心鉆研,就能顯示出藝術家的智慧,可以讓觀眾無法忘懷。(2)“黃宗洛老先生的辭世,顯出了一絲‘配角’意味”這個句子中“配角”一詞如何理解?(6分)(3)黃宗洛“小角色、大演員”的藝術境界在文中有哪些具體體現?請簡要概括。(6分)(4)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配角與龍套的哲學”的理解。(8分)參考答案:(1)E得3分,C得2分,D得1分。A選項的說法與文本“一輩子演好配角”有出入;B選項文章沒有詳細記述塑造常公公的過程;D選項文章沒有表達“深切”的憂慮。(2)①黃宗洛是以擅演小角色而出名的藝術家;②老藝術家逝世,引起媒體關注;而后黃老先生逝世,媒體已不再合適做同樣的節目了;③黃宗洛一生都完美踐行了“配角與龍套的哲學”。(6分)(3)①一生塑造了很多小人物形象;②專注體驗,苦練角色;③前劇情設計,完整把握人物。(6分)(4)①謙遜的態度,不爭名奪利(自詡“百丑圖”);②認真踏實做事(塑造松二爺、黃排長);③不著痕跡,人淡如菊(辭世,做事);④擁有主角的心理預期,把自己當成完滿而富有生氣的人,真實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戲比天大”、“一臺無二戲”)。(設點1分,舉例分析1分,共四點,8分)略2.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建筑審美沖突是建筑審美差異性的必然結果和現實表現。建筑審美沖突既反映了性質相異的建筑審美文化之間的聯系,也體現了不同群體的建筑審美意識、建筑審美標準的相互區別和個體特征,是建筑審美文化發展的動力機制之一。
建筑審美沖突集中表現為群體性沖突。依據社會心理學,“社會群體是指通過一定的社會關系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的集體,它是人們社會生活的具體單位”。一方面,群體內部具有建筑審美的共同性。由于群體是一種現實存在的、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他們有著共同的需要或相近的興趣,有著相同或相近的生產生活方式,從而使得群體內形成共同的建筑審美觀念和建筑審美趣味。另一方面,不同群體之間的建筑審美趣味和審美標準存在沖突和差異性。而且,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審美群體小型化,審美趣味個性化合多樣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正如有些論者認為:“民族作為審美群體,將日益喪失它的一體化結構,而不斷地分化組合為越來越小、也越來越多的審美群體;世界范圍內將不斷出現跨越國家和民族界限的、審美意義上的個體組合和群體組合,而構成新的審美群體。”審美群體的分化和重組必將導致建筑審美的新圖景,必將導致建筑審美更大的差異性和更廣泛的多樣性。
若對建筑審美的群體沖突細加分析,則可發現,建筑審美的群體性沖突總是通過區域性沖突、民族性沖突等方式或明或暗地表現出來。
首先,審美文化具有區域性,建筑審美也必然出現區域性沖突。普列漢諾夫曾經指出:“任何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由它的心理所決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況所造成的,而它的境況歸根到底是受它的生產力狀況和它的生產關系制約的?!币欢ㄉ鐣膶徝烙^念和審美趣味由于是特定社會環境的產物,因此在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同時,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當外來審美文化傳入時,區域文化的封閉體系就會產生一種排外性,必然產生審美沖突。
其次,建筑審美的群體性沖突表現在民族性上,或稱民族性沖突,這與區域沖突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特定的民族必定有其獨特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其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也一定呈現出濃郁的民族特色??梢哉f,人類的審美活動總是滲透著民族精神,體現出民族特點的。我們從古希臘羅馬建筑的柱式,從中國古代建筑的斗拱即可感受到建筑審美文化的民族性沖突。就是在中華大地上,合院式、干欄式、帳篷式、吊腳樓式、碉樓式------在一一述說著中華建筑審美文化的民族性格和獨特魅力。
(有刪改)13、對下面畫線句子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一定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既有一定的開放性,又有一定的封閉性。B、由于產生于特定的社會環境,所以一定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既有一定的開放性,又有一定的封閉性。C、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一定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首先具有開放性,然后又具有封閉性。D、由于產生于特定的社會環境,所以一定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首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然后又具有一定的封閉性。14、下列對“建筑審美沖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建筑審美沖突必然會產生區域文化上的排外性。B、建筑審美沖突體現了建筑審美情趣和標準的差異性。C、建筑審美沖突會促進建筑審美文化的發展。D、建筑審美沖突主要表現為群體性沖突。15、下列觀點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建筑審美沖突與區域文化的封閉性有關,因此體現不同審美習慣與審美趣味的建筑不可能同時存在于一個區域內。B、審美文化具有區域性,審美文化也具有民族性,兩者有著緊密的聯系,前者主要表現為開放性,后者主要表現為封閉性。C、審美趣味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審美群體越來越小型化,這與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有關系,特別是與信息時代的到來有關。D、審美群體的分化和重組已導致世界范圍內出現跨越國家和民族界限的新的審美群體。16、請給本篇文章加一個標題?
參考答案:13、B
畫線句中的“特定社會環境的產物”說明“一定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產生于特定的社會環境,并不是說它存在于特定的社會環境;畫線句中的“在----的同時”說明“開放性”和“封閉性”是“一定社會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同時具有的特性,二者沒有先后之分。因此判定ACD三項的理解都不恰當。14、A
A項,由原文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話可知,產生排外性必然會產生審美沖突,所以該項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15、C
A原文只是說“區域文化的封閉體系就會產生一種排外性,必然產生審美沖突”,但沒有說,在一個區域內不能同時存在體現不同審美習慣與審美趣味的建筑。此為強加因果。B文章在講到審美文化具有區域性的時候,強調它是特定的社會環境的產物,并且辯證地闡述它既有一定的開放性,也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在講建筑審美的民族性沖突時并未提及開放性和封閉性,因此該選項說區域主要表現為開放性。民族性主要表現為封閉性,屬錯誤的說法。D原文表述此情況用的是“必將”,不是“已經”,該項犯了將“未然”說成“已然”的錯誤。16、建筑審美的沖突
解析
給文章加標題考查的是考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加標題時要注意:第一,標題要具體,有內容。第二,標題要貼切。所謂貼切的標題,就是標題和文章的內容相照應。第三,標題要簡潔。標題的文字不能太多,要用最少的文字把文章的內容準確地概括出來。3.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曾彥修先生二三事陳四益
彥修先生同我的幾位長輩應當是熟悉的,但我們卻一直無緣相識。同他見面,完全是一次意外的驚喜。大概是1986年吧,曾彥修和牧惠二位先生正受托于湖南文藝出版社,編輯一套《當代雜文選粹>叢書。叢書的第一輯、第二輯已經出版,每輯十種,每種一人,入選作者都是活躍于當代的雜文名家。我從1981年調到北京,編輯之余,也寫些雜感之類的文字。一天,忽然接到彥修先生一封信,說他與牧惠正在著手編《選粹》的第三輯,因為看到我的幾篇雜文,希望我能再多選一些寄給他看看。我那時所寫有限,搜羅起來也不過五六萬字,便一起寄了去,心中并無奢望。不料時隔未久,他又寫信約我去他家一談。
彥修先生家樸素得不能再樸素,就像他的衣著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一樣。一件已經嫌緊的中山裝,我總疑心還是“文革”前的舊衣。后來一次天熱時去,一件圓領汗衫已經有好幾個破洞,但他依然穿著。一把蒲扇,還是我大學時代在上海用過的那種。若在街上見到,絕想不到他是著名的學者、雜文家、出版家。這樣的裝束,一下子拉近了我們的距離,雖是第一次見面,卻像相識久已。
談到我的那些文章,他的話很簡潔,沒有客套,開門見山。記得是那么幾層意思:一是告訴我,他和牧惠都讀了;二是他們兩人都覺得可以收入《選粹》第三輯;三是要我最后校核一下,是否有增刪,但告訴我后面的二十九則“雜說”一篇也不要刪,只是限于體例,丁聰先生的圖無法收入,是個遺憾。然后就問我什么時候可以交稿。說完后,雖沒有端荼送客,卻也沒有更多的閑話。
那時,出版社編輯叢書大致都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當主編,再找一位年輕些的當副主編。主編是借重其聲望,副主編則是實際操盤者。像彥修先生這樣不擔虛名,勤于實事,從遴選作者到審讀稿件,到同作者談話,再到最后定稿,事必躬親的主編,可謂稀有。
因為他做事認真,所以最不能忍受他人的馬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刊物如雨后春筍,但編輯多為新手。新手自有新手的好處,譬如勤快、敏銳、膽大,但也有毛病,那就是馬虎、自負,但又學養不足,不當改的亂改,甚至改出笑話。這一點讓彥修先生很是惱火。
那時我所在的《嘹望》周刊,有一個副刊《珍珠灘》。《珍珠灘》有一個雜文欄叫“櫪下談”,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意,是專為一些年事已高的名家所設?!皺老隆敝C音“歷下”,也含“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意思,以名家匯聚為號召。創辦之初,請幾位老前輩座談,其中就有李銳、李普、彥修、黎澍四位。
第一次收到彥修先生來稿,欣喜之余,也令我吃了一驚,因為他在稿紙上方作了如下申明:“對稿件如有一字之改動,請與作者聯系”。這樣的申明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于是“謹從命”,我把編輯過程中的每一處改動都寫信告訴彥修先生,無非是幾處衍字或筆誤。經過幾次這樣的告知,彥修先生大概覺得我這個編輯還靠譜兒,所以下一次寄稿時解除了這條“禁令”,并告訴我是因為被有些編輯改怕了,不得已出此策以應之。這件事讓我很是感慨:一個能對自己的文章如此認真的人,必定對別人的文字也同樣尊重;反之,一個隨意刪改他人文字的人,對自己的文字也必定不會認真。這對于編輯,當是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
對文字的態度,也是他為人處世的態度。彥修先生是那種方正堅守,絕不茍且的人,因此他也不齒于無原則、無特操的風派?!度嗣袢請螅êM獍妫?gt;有一個欄目叫“望海樓隨筆”,我的一篇《懷師》刊發在那里,其中講到劉大杰先生在“文革”中修改自己的《中國文學發展史》的事,覺得強制學者修改著作,從施之者言,是極大的愚蠢;從受之者言,是極大的悲哀。大杰先生是受害者,又何必苛求于他呢?此文彥修先生讀后給我一信,后來又讀到他更為詳盡的批評文章,認為“學者、文人、思想家、理論家,還有政治家,不管古今,都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彥修先生責以大義,我是贊同的,“文革”中那些栽贓陷害、見風使舵、曲意迎合的事令人不齒,但對劉先生當時的處境,我覺得彥修先生畢竟有些隔膜,何況就是在復旦,劉先生也未能見諒于許多前輩。因此我未作任何辯解或爭論。不料兩年以后,又收到彥修先生一信,說是讀到一些文章,知道了劉先生當時的處境,文人處此際會,實也大難,還是要多諒解些才好。因此他將前次對我文章“不妥當的評論收回作罷,并致歉意”。彥修先生的為人處事,真稱得起前輩風范。
(選自《雜文選刊》2015年4期)相關鏈接
①曾彥修,四川宜賓人,1919年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南方日報第一任社長、人民出版社原總編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報人和出版人之一。2015年3月3日4點43分,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曾彥修是中共罕有的好人,1957年曾自劃右派完成單位指標。
——百度文庫
②在我一生經過的一些大事中,我的原則是:一切按具體情況處理。明知其錯的我絕不干。為此要付出多大代價,我無條件地承擔就是。世界上很多事情,常常都會有例外的,唯獨有一件事情,我以為絕不能有例外,那就是:良心。
——曾彥修(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這篇傳記的開篇寫到,“同他見面,完全是一次意外的驚喜”,這里的“驚喜”源于曾彥
修先生在編輯《當代雜文選粹》第三輯時看中了“我”幾篇雜文。B.在“我”第一次與曾彥修先生見面,雙方交談完稿件事宜后,曾彥修先生“雖沒有端茶送客,卻也沒有更多的閑話”,這里表現了作者對對方待客的不滿。C.為了更好地刻畫傳主曾彥修先生的形象,這篇人物傳記成功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既
有對傳主語言的直接描寫,也有對傳主外貌和衣著的細致描繪。D.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報人和出版人之一,年事已高的曾彥修應約在《珍
珠灘》欄目座談并為之寫稿,是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寫照。E.在曾彥修先生看來,“學者、文人、思想家、理論家,還有政治家,不管古今,都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這表現了他對劉大杰先生胡亂修改著作的不滿。(2)文中寫了“我”與曾彥修交往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6分)(3)從文本看,曾彥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分點概括。(6分)(4)你如何理解曾彥修的世界上唯有“良心”絕不能有例外?請結合文本并聯系現實加以探究。(8分)參考答案:(1)答D給3分,答A給2分,答C給1分;答B、E不給分。(A.除了看中了“我”幾篇雜文外,還有可以與曾彥修先生見面,“約我去他家面談”。B.“表現了作者對對方待客的不滿”理解錯誤,這里表現的是曾彥修先生生活的隨意。C.“對傳主外貌和衣著的細致描繪”錯。E.“這表現了他對劉大杰先生胡亂修改著作的不滿”理解錯誤,表現的是其不齒于無原則、無特操的風派。)
(2)曾彥修約“我”編輯《當代雜文選粹》叢書;曾彥修給《瞭望》周刊投稿的特別說明;曾彥修對《懷師》一文和劉大杰先生的評論。(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衣著樸素,生活簡樸;不擔虛名,勤于實事;尊重他人,做事認真;方正堅守,絕不茍且。(6分,任選三點作答即可)
(4)“明知其錯的我絕不干”,曾彥修是個有良心的好人。他收回對“我”文章的批評,表達自己對劉大杰的理解,做到體諒他人、知錯就改;在多災多難、政治運動不斷的20世紀,曾自劃右派完成單位指標,寧愿自己蒙冤,人格風范實屬罕見。(4分)可見,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個人自律的突出表現,曾彥修用自己的良心給人們做出了榜樣。如今物欲橫行的社會,一些人喪失了基本的價值觀,這正需要我們聚集正能量,心懷坦蕩,關心他人,承擔責任……以塑造自己的良心,進而塑造全社會的良心,做一個有良心的人。(4分,言之成理即可)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為郎。數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應命。乃上疏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p>
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比A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宮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賜、興。(節選自《晉書·李密傳》)【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熱切的樣子。③游夏:孔子學生子游、子夏。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B.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C.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D.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5.下列對文中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密的上疏《陳情表》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言辭慷慨,表達感情直接坦率。
B.三國時期的蜀漢,終于漢懷帝劉禪。蜀國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帝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劉禪卻樂而忘本,樂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后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
D.古代臣民上書言事分為“上書”、“上疏’和‘上封事”,其區別在于“上書”是臣民向皇帝進言所采用的最常見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帶有機密性文書。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密幼年喪父,母親再嫁,年僅幾歲的他熱切地思念雙親,不能自已,以致憂思成疾。
B.“周門人方之游夏”“數使吳,有才辯”“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等表現出李密有才干。
C.晉武帝讀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陳情表》后,贊揚他是真名士,并答應了他的請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喪期滿,晉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陽擔任太子洗馬。
D.借皇上東堂賜宴餞別之機,李密賦詩一首,詩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晉武帝為此很生氣,都官從事見機行事,馬上奏請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2)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參考答案:4.B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先通讀語段,把握大概內容,再結合人名、地名、官職名稱以及動詞斷句,這個語段主要是敘事,意思是“李密由京官外調做溫令,卻憎恨一個擔任從事的下屬,他曾在寫給別人的信中說:“慶父不死去,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他的下屬把信的內容稟告了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里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敝攸c斷好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句“弗之劾也”。5.A情感錯誤?!翱犊愒~,直接坦率”有誤,言辭懇切,表達情感委婉暢達。
6.D人事錯誤?!氨砻髁怂牖丶曳N田的愿望”有誤。李密想入朝為官,并希望得到升遷,但因朝廷中無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調任漢中太守。他心懷不滿,作詩發牢騷。
7.(1)(李密)有空閑的時間就講學,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優秀學生子游、子夏。(“師”、“方”為關鍵得分點)
(2)和孔明說話的人沒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當的,因此孔明的言論教誨就要具體瑣碎。(“敵”、“碎”為關鍵得分點)解析:文言文翻譯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本題涉及到的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特殊句式中的倒裝句一定要翻譯出來。(1)句“師”“方”都是名詞意動,“拜……為師”“把……他比作”的意思,“而”作連詞,翻譯為“并且”,“之”作代詞,翻譯為“他”。(2)“無己敵”,賓語前置句,即“無敵己”,“沒有和自己相當的”的意思;“是以”固定句式,翻譯成“因此”;“碎”,瑣碎的意思?!岸?,判斷句的標志?!緟⒖甲g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為武陽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個名字叫虔。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改嫁。當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感戀雙親,思念至深,以至憂思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順和恭敬而聞名。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邊,夜里不脫衣睡覺。為祖母端飯菜、喂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后才讓祖母飲食或服用。有空閑的時間他就講學,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優秀學生子游、子夏。他年輕時在蜀漢做郎官。多次出使吳國,頗有辯才,吳人稱贊他。蜀漢平定后,泰始初年,晉武帝征召他擔任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邁,無人奉養,就沒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說:……(《陳情表》譯文省略)
晉武帝讀了李密的《陳情表》后,說:“李密這個名士,不是徒有虛名?!庇谑鞘栈貙λ娜蚊?。后來祖母劉氏去世,李密守喪期滿除去喪服后,晉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陽擔任太子洗馬。司空張華問李密:“安樂公這人怎樣?”李密說:“可以說僅次于齊桓公。”張華問其中的緣故,回答說:“齊桓公得到管仲而稱霸諸侯,任用豎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蟲流出戶外。安樂公得到諸葛亮而與魏國抗衡,任用黃皓卻喪了國,由此可知他倆的成敗原因是一樣的。”張華接著問:“孔明的教誨為什么那么具體瑣碎?”李密說:“過去舜、禹、皋陶(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間說話,所以言辭簡潔優雅;《大誥》中與普通人說話,適宜瑣碎具體。和孔明說話的人沒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當的,因此孔明的言論教誨就要具體瑣碎?!睆埲A認為他說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調做溫令,卻憎恨一個擔任從事的下屬,他曾在寫給別人的信中說:“慶父不死去,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彼南聦侔研诺膬热莘A告了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里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調回京城任職,可是他在朝中沒有靠山,于是被調任漢中太守,自認為失去了很重要的機會,心懷怨恨。等到在東堂賜宴餞別時,皇上下詔命令李密賦詩,李密在詩的末章說:“人們也都說過這樣的話,有因才會有緣。(當官的人)皇宮中如果沒有權勢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種田。圣明的君主在上,這話怎么能這么說呢!”武帝對此很生氣,都官從事等(見機行事)馬上奏請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職。后來李密死在家中。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李賜、一個叫李興。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鄭文寶,字仲賢,右千牛衛大將軍彥華之子。彥華初事李煜,文寶以蔭授奉禮郎,遷校書郎。入宋,煜以環衛奉朝請,文寶欲一見,慮衛者難之,乃被蓑荷笠,以漁者見,陳圣主寬宥之意,宜謹節奉上,勿為他慮。煜忠之。太平興國八年登進士第,除修武主薄。丁外艱,起知州事。召拜殿中丞使川陜均稅次渝涪聞夔州廣武卒謀亂乃乘舸泛江一夕數百里以計平之文寶前后自環慶部糧越旱海入靈武者十二次,曉達蕃情,習其語。經由部落,每宿酋長帳中,其人或呼為父。加工部員外郎。時龍猛卒戌環慶,七年不得代,思歸,謀亂。文寶矯詔以庫金給將士,且自劾,請代償,詔蠲其所費。朝廷議城古威州,文寶言:“威州豎石盤互,不可浚池。城中舊乏井脈,一旦緣邊警急,豈可御哉?臣請建營田積粟實邊之策,以金帛啖黨項酋豪子弟,使為朝廷用。經營安西,綏復河湟,此其漸也。”詔從其議。真宗即位,徙河東轉運使。嘗上言管內廣銳兵萬余,難得資糧,請徙置近南諸州,又欲令強壯戶市馬,備征役。宰相李沆等以為廣銳州兵,皆本州守城,置營必慮安土重遷,徙之即致紛擾。又強壯散處鄉落,無所拘轄,勒其市馬,亦恐非便。上復令文寶條對,文寶固執前議,且言土人久留,恐或生事。上曰:“煎令團并軍伍,改置營壁,欲其互移本貫,行之已久?!倍膶毚_陳其利,因命錢若水詳度以聞。若水所對與沆等同,遂罷之。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員外郎。車駕祀汾陰還,文寶至鄭州請見。六年,卒,年六十一。(取材于《宋史·鄭文寶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召拜殿中丞使/川陜均稅/次渝涪/聞菱州廣武卒謀亂/乃乘舸/泛江一夕數百里/以計平之B.召拜殿中丞/使川陜均稅/次渝涪/聞菱州廣武卒謀亂/乃乘舸/泛江一夕數百里/以計平之C.召拜殿中丞/使川陜均稅/次渝涪/聞菱州廣武卒謀亂/乃乘舸泛江/一夕數百里/以計平之D.召拜殿中丞/使川陜均稅/次渝涪/聞菱州廣武卒謀亂/乃乘舸泛江/一夕數百里/以計平之11.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平興國是宋太宗的年號,封建王朝用年號來紀年,明清也曾用以稱呼皇帝,如乾隆等.B.丁艱也叫作丁憂,是指遭逢父母喪事,其中丁外艱是指遭逢父喪,丁內艱是指遭逢母喪.C.黨項是古代羌族的一支,曾經依附于中原政權而又矛盾不斷,后于北宋時建立西夏政權.D.車駕常指帝王所乘坐的車,并用來代稱帝王,但其初始意是指馬駕的車,文中就是此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鄭文寶珍視情義,喬裝勸慰舊主。入宋以后李煜處境艱困之時,他還裝扮成漁夫求見李煜,對其勸誡寬慰,表現出對舊主的忠誠。B.鄭文寶注重團結,融治民族關系。他了解外族的風俗、語言,運糧途中他每次都住在所經部落酋長的帳中,這些人都稱他為父親。C.鄭文寶思慮周到,得到皇上認同。他認為在古威州筑城難以抵御邊患,建議先制定合宜的策略,籠絡外族,皇上采納了他的主張。D.鄭文寶堅持己見,顯露固執性格。他進言移置軍隊并讓強壯戶買馬,雖宰相等人的反對意見也有合理性,但他還固執地堅持前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文寶矯詔以庫金給將士,且自劾,請代償,詔蠲其所費。②前令團并軍伍,改置營壁,欲其互移本貫,行之已久。參考答案:10.C
11.D
12.B
13.①鄭文寶假托皇帝詔令把府庫黃金賞給將士,并且彈劾自己,請求代為賠償,皇上下詔免除了他所花費的錢。②以前命令集中合并軍隊,改設營壘,想要他們相互移動原籍,實行這種做法已經很久了?!?0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斷句能力??忌煞至阶撸鹤x文段,通文意;標名(代)詞,定主賓;看虛詞,找位置;明語法,辨句式;依據修辭;對話、引文定句讀。本題為選擇題,可以找準切入點。“殿中丞”是官職名,作“召拜”的賓語,其后斷句,排除A、D;“乘舸”是“泛江”的手段,故“泛江”必須屬上,而“一夕數百里”是對“泛江”的補充,“一夕”與“數百里”間省略了謂語“泛”,故“泛江”不可屬下,排除B。故選C。【11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文化常識。一般試題難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如姓名及稱謂、官職及科舉、宗法及禮俗、天文及歷法、地理、刑法、民俗及節日、文史典故等??捎梅诸惔浄?,聯想記憶法等進行識記。D項,“車駕常指帝王所乘坐的車,并用來代稱帝王,但其初始意是指馬駕的車,文中就是此意”錯誤,車駕在文中指的是帝王,而不是馬駕的車。故選D。12題詳解】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礎上,能夠對文言文內容進行分析和歸納,考生需熟悉常見的陷阱如曲解文意、無中生有、錯位嫁接、以偏概全等。B項,“這些人都稱他為父親”錯,在文中所對應的句子是“其人或呼為父”,意思是這些人中有的人稱他為父親。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按照翻譯六字訣:換、調、補、刪、留、變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實。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①“矯詔”,詐稱帝王的詔書;“以“,介詞,拿;“蠲”,減免;“自劾”,賓語前置句,應為“劾自”,彈劾自己;“所費”,所花費的錢。②“營壁”,營壘;“本貫”,原籍;“行“,實行;“之”,代詞,這種做法;“已”,已經。參考譯文:鄭文寶字仲賢,是右千牛衛大將軍鄭彥華的兒子,鄭彥華本來侍奉李煜,鄭文寶靠恩萌被授為奉禮郎,又升為校書郎。進入宋朝,李煜被授為環衛奉朝請,鄭文寶想見他一面,擔心禁衛使自己為難,就披著蓑衣戴著竹笠,用漁夫的身份求見,陳述圣主寬恕的意思,勸李煜謹守節操侍奉皇上,不要再為其他的事情疑慮。李煜認為鄭文寶忠誠。太平興國八年鄭文寶考中進士功名,被授為修武主簿。父親去世,鄭文寶服喪后被起用做了知州事?;噬险汆嵨膶毴氤⑷蚊麨榈钪胸?,鄭文寶出使川陜確定兩地賦稅,暫住渝、涪地帶,聽說夔州的廣武卒陰謀作亂,就乘船在長江上航行,一晚上行進幾百里,用計策平定了叛亂。鄭文寶前后從環慶押送糧食穿越旱海進入靈武十二次,通曉外族的情況,熟悉他們的語言,經過部落每次住宿在首長的帳中,這些人有的人稱他為父親。升為工部員外郎。當時龍猛卒戍守環慶,七年沒有得到替換,想回家而謀亂。鄭文寶假托皇帝詔令把府庫黃金賞給將士,并且彈劾自己,請求代為賠償,皇上下詔免除了他所花費的錢。朝廷商議在古威州筑城,鄭文寶說:“威州峭石盤結,不能挖通水池。城中缺乏地下水,一且邊境有緊急情況,難道可以抵御嗎?我請求制定營田積糧、充實邊境的策略,用金帛利誘黨項的酋長和豪強子弟,讓他們被朝廷使用。治理安西,平定河湟地區,這是開頭?;实巯略t采納了他的主張。真宗即位。鄭文寶調任河東轉運使。他曾經進言管區內廣銳兵一萬多人,難以獲得錢糧,請求移到南邊各州安置,又想使強壯戶買馬,準備征兵役。宰相李沆等人認為廣銳州兵都用于本州守城,設置營壘必考慮百姓安土重遷,遷移他們就會招來動亂不安。另外,強壯之戶散居村落,沒有什么拘束管轄,勒令他們買馬,也恐怕不合適?;噬嫌纸朽嵨膶氈饤l回答提問,鄭文寶頑固堅持前面的主張,并且說土人長期居留一地,擔心可能生事?;噬险f:“以前命令集中合并軍隊,改設營壘,想要他們相互移動原籍,實行這種做法已經很久了?!比欢嵨膶殘猿株愂銎渲械暮锰?,于是命令錢若水詳細揣度利害上報。錢若水的回答與李沆等人相同,于是停止。大中樣符初年,改任兵部員外郎。皇帝祭祀汾陰回來,鄭文寶到鄭州求見。六年,去世,享年六十一歲。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
題。(9—12
題每小題3分)真州東園記歐陽修真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渠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以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而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為三君子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后先,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之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真州當東南之水會
當:處在。B.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
示:指示。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D.予以為三君子之材賢足以相濟
濟:得益。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凡圖之所載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B.①豈不眷眷于是哉 ②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C.①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②天之蒼蒼,其正色耶,其遠而無所致極耶。D.①乃為之書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其中全都屬于真州東園美景的一項是(
)①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 ②芙渠芰荷之的歷
③蒼煙白露而荊棘④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魚鳥之浮沉 ⑥晦冥風雨、鼬鼯鳥獸之嗥音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園是施正臣、許子春和馬仲涂三人于閑暇之時,利用監軍荒廢的營地修造建成的一處園林景觀。B.許子春的陳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東園的自豪感,讓人從中強烈感受到了東園無法言說的美麗。C.許子春認為,四方人士天天前來東園游覽,他們三人總會離開,也為讓后人知道東園的來歷,有必要作文留念。D.歐陽修面對東園艷麗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歡樂景象,激動不己,欣然命筆,為園作記。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4分,共8分)(1)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4分)(2)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4分)
參考答案:9.B(給……看)10.B(A項①是代詞,所畫的地方;②助詞,與“為”呼應,表被動
B項均為介詞,對,對于
C項①副詞,期望、祈請語氣,可要②連詞,表選擇,是……還是
D項①副詞,于是,就②表判斷,是)
11.C(③⑥建園前的荒涼;⑤想象中的行為。)
12.D(作者并未親到東園,為園作記只是根據一幅圖和許子春的介紹。)13.(1)那景象的情趣登臨的歡樂,只有游覽的人自己去體味感受。凡是畫工所不能畫出的一切,我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評分標準:1句1分)(2)來往的四方賓客,我們可以同他們在此同享歡樂,難道這(修建東園)僅僅是為了我們三個人嗎?(評分標準:第1句定語后置1分,第2句介賓短語后置1分,第3句2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采用下面“當XXX說……,我懂得了……”的句式,寫兩個類似的句子。每句不超過30字。(4分)書是我的精神食糧,它重塑了我的靈魂。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懂得了作為人的價值;
;
。每讀完一本書,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參考答案: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人應具有反抗精神;當白朗寧說:“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我懂得了為他人奉獻愛心的重要。8.學校南山文學社擬編輯出版??赌仙健罚堈務勀銓澳仙健眱群睦斫?。(不超過50個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9.請篩選、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為“慢城”下一個定義。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楚,不超過50字。(5分)“慢城”是一種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是指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村莊或社區,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支持綠色能源,支持傳統手工方法作業,沒有快餐區和大型超市。根據“慢城”運動聯盟的規定,想要成為其中一員,必須在人口、環境政策、發展規劃、基礎設施、食品生產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滿足多項具體規定。
參考答案:示例:“慢城”是指人口在5萬以下(1分),追求綠色生活方式(2分),不設快餐區和大型超市等(1分)的一種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1分)。
略10.請根據下面的示例,在所提供的事物中選擇一種,從不同的角度寫出自己的看法。
示例:
事物:氣球
角度一:你的信念,是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角度二:吹得越大,越接近毀滅的邊緣。備選的事物:風箏、仙人掌、竹子、筷子事物:________
角度一:________________
角度二: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風箏
(2).你的志向,是勇敢飛向高遠的藍天。
(3).飛得再高,命運也被別人掌握?!驹囶}分析】本題根據題干要求,所寫事物要在“風箏、仙人掌、竹子、筷子”中選擇一個,從所給例句看,兩個角度一正一反,正面的贊揚,反面的批評。其中,正面的角度要使用“你的……,是……”的句式,反面的角度要使用“……得……,……”的句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忌鸢阜仙鲜鲆蠹纯?。【考點定位】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久麕燑c睛】本題考查仿寫句子的能力。仿寫語句首先要弄清題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然后注意分析原句的特點:①理解原句的意義,特別是隱含意義,保證仿句的句意與原句一致;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點,如是復句,要注意分句間的關系、關聯詞的使用,還要注意標點的暗示作用;③注意原句的修辭方法,使用相同的修辭手法;④注意原句的感情色彩,如褒貶雅俗等,仿句用詞越像越好;⑤注意原句的感情基調,如憂傷、喜悅等,仿句要一致。分析好原句后,組織好語言,表達力求簡明、連貫、得體,字數與原句一致,注意上下文的照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