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2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某校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一)本試題卷共8頁,22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是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不同物種間膠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膠原蛋白的組成元素至少有C、H、O、NB.膠原蛋白是由多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氫鍵連接而成的多聚體C.在哺乳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時,可用膠原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使細胞分散D.不同物種間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的高度相似性可作為共同由來學說的證據〖答案〗B〖祥解〗①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又稱為單體的多聚體。②共同由來學說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進化來的。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以及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給生物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些證據互為補充、相互印證,有力地支持了共同由來學說,進而為解釋適應和物種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詳析】A、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組成元素至少有C、H、O、N,A正確;B、多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鍵,膠原蛋白是由許多氨基酸連接而成的多聚體,B錯誤;C、膠原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質水解,在哺乳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時,可用膠原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使細胞分散,C正確;D、不同物種間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的高度相似性,從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這一論點,可作為共同由來學說的證據,D正確。故選B。2.血腦屏障的生物膜體系在控制物質運輸方式上與細胞膜類似。下列過程不可能發生的是()A.生長激素通過主動運輸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B.氨基酸通過協助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C.O2通過自由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D.腦膜炎大腸桿菌通過胞吞、胞吐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答案〗A〖祥解〗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包括: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自由擴散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協助擴散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需要載體,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顆粒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詳析】A、生長激素屬于生物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主動運輸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A錯誤;B、氨基酸屬于小分子物質,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跨膜運輸方式為協助擴散,B正確;C、O2屬于氣體,通過自由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C正確;D、大腸桿菌屬于細菌,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的方式為胞吞、胞吐,D正確。故選A。3.植物通過產生愈傷組織進而分化來實現再生,動物也會發生類似的過程。特定細胞的分化需要相應的調控蛋白才能啟動,多細胞生物體內的調控蛋白的種類通常遠少于細胞種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組織、器官的再生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B.動物組織、器官的再生需要經過類似脫分化的過程C.調控蛋白啟動特定細胞的分化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一種調控蛋白可能參與多種類型細胞的形成〖答案〗A〖祥解〗(1)植物組織培養過程:離體的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通過再分化形成胚狀體,然后發育為植物體。(2)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①細胞離體和適宜的外界條件(如適宜溫度、適時的光照、pH和無菌環境等);②一定的營養(無機、有機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詳析】A、細胞全能性是發育為完整個體或分化為各種細胞,細胞、組織、器官的再生沒有上述結果,不能體現全能性,A錯誤;B、動物組織、器官的再生需要經過類似脫分化的過程,使其成為未分化狀態,B正確;C、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調控蛋白啟動特定細胞的分化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正確;D、分析題意可知,多細胞生物體內的調控蛋白的種類通常遠少于細胞種類,據此推測一種調控蛋白可能參與多種類型細胞的形成,D正確。故選A。4.劇烈運動后低氧條件下,肌肉細胞線粒體的乳酰化轉移酶被激活,催化乳酸修飾PDHA1蛋白和CPT2蛋白,抑制丙酮酸在線粒體中繼續參與細胞呼吸,進而抑制運動能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乳酰化轉移酶可為乳酸修飾蛋白質提供活化能B.低溫和高溫均會破壞乳酰化轉移酶的空間結構,使其不可逆失活C.乳酸修飾PDHA1和CPT2進而抑制運動能力的原因是ATP分解量增加D.抑制線粒體中乳酰化轉移酶的活性可提高個體持久運動的耐力〖答案〗D〖祥解〗(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極少數酶是RNA。(2)酶的作用機理: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3)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pH,在最適溫度(pH)前,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強;到達最適溫度(pH)時,酶活性最強;超過最適溫度(pH)后,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溫酶不會變性失活,但高溫、pH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變性失活。【詳析】A、乳酰化轉移酶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而不是為乳酸修飾蛋白質提供活化能,A錯誤;B、低溫只是抑制酶的活性,不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過酸、過堿、高溫均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其失活,B錯誤;C、乳酸修飾PDHA1和CPT2進而抑制運動能力的原因是抑制了丙酮酸在線粒體中繼續參與細胞呼吸,即抑制了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階段,降低了ATP與ADP的轉化,進而抑制運動能力,C錯誤;D、由題意“肌肉細胞線粒體的乳酰化轉移酶被激活,催化乳酸修飾PDHA1蛋白和CPT2蛋白,抑制丙酮酸在線粒體中繼續參與細胞呼吸,進而抑制運動能力”可知,抑制線粒體中乳酰化轉移酶的活性可提高個體持久運動的耐力,D正確。故選D。5.下圖為3名產婦羊水中胎兒細胞性染色體檢測的結果(所取的胎兒細胞不分裂)。探針與X染色體特定DNA序列結合后,經激發呈綠色,探針與Y染色體特定DNA序列結合后,經激發呈紅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可將連接熒光分子的單鏈DNA或RNA作為探針,檢測原理是堿基互補配對B.胎兒a的母親可能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C.胎兒b的染色體數目正常并不意味著其不攜帶致病基因且不患遺傳病D.胎兒c的父親或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答案〗D〖祥解〗根據題意可知,出現綠色即為有X染色體,出現紅色即為有Y染色體。【詳析】A、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單鏈DNA或者RNA均能夠與目標DNA單鏈雜交,所以可以利用帶有熒光分子的單鏈DNA或者RNA制作探針,A正確;B、據圖可知,胎兒a含有兩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若是XX+Y組合,可能是其母親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也可能是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若是X+XY組合,可能是父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Y染色體的異常分離,B正確;C、胎兒b含有一個綠色熒光點和一個紅色熒光點,熒光圖僅能說明胎兒b的染色體數目正常,即含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其可能攜帶致病基因且可能患遺傳病,C正確;D、據圖可知,胎兒c含有三條X染色體,可能是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兩條同源X染色體異常分離,或者減數分裂Ⅱ后期兩條相同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D錯誤。故選D。
6.遺傳物質的改變可能會導致生物性狀發生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的實質就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變和精卵隨機結合C.在自然條件下,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并不會普遍發生在各種生物類群中D.利用CRISPR/Cas9系統對基因的特定堿基進行修改,原理是基因重組〖答案〗C〖祥解〗(1)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其本質是: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②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導致基因重組。(2)CRISPR/Caw9成為應用最廣泛基因組編輯技術。使用該技術,需要向要進行編輯的細胞中加入以下組分:人工合成的短鏈RNA和一種來自細菌的核酸游Cas9。短鏈RNA作為“向導”,它的部分序列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與目的基因中希望被輸輯的DNA序列相結合;該酸酵Cas9也與短鏈RNA結合,然后切割與“向導"RNA結合的DNA,使DNA應鏈折裂;這種情況下,細胞內原有的負責修復DNA切口的醉將“行動”起來,夠復斷裂的DNA。此時,如果向細胞中加入大量可用于修復的模板DNA(即大部分序列與被切割位點附近的序列相同,但個別位點被人工改變的DNA)細胞就會以這些片段為模板合點DNA。就這樣,人類希望改變的堿基序列被引入基因組中,基因組的準確編輯由此實觀。此外,如果想讓某個基因失去功能,也可以利用基因組編輯來破壞目的基因。【詳析】A、基因突變的實質是基因堿基對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A錯誤;B、一般認為,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使產生的配子種類多樣化,再通過精卵隨機結合,進而產生基因組合多樣化的子代,所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組和精卵隨機結合,B錯誤;C、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其本質是: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②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導致基因重組,不是所有生物都可以進行有性生殖,C正確;D、利用CRISPR/Cas9系統對基因的特定堿基進行修改,導致基因多堿基序列發生改變,原理是基因突變,D錯誤。故選C。7.百歲蘭是一種沙漠植物,曾在巴西采集到化石,其一生只有兩片高度木質化的葉子。百歲蘭基因組整體呈現重度甲基化,避免DNA的“有害”突變。在漫長的極端干旱和貧營養的條件下,百歲蘭基因組朝著小且“低耗能”的方向演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化石是研究百歲蘭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歲蘭避免“有害”突變,故突變無法為其進化提供原材料C.極端干旱和貧營養的條件,使百歲蘭基因組“低耗能”相關基因的頻率升高D.百歲蘭高度木質化的兩片葉子能適應干旱環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B〖祥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因此,研究百歲蘭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A正確;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歲蘭避免“有害”突變,突變可為其進化提供原材料,B錯誤;C、極端干旱和貧營養的條件,作為自然選擇的因素使百歲蘭基因組“低耗能”相關基因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表現為升高,C正確;D、百歲蘭高度木質化的兩片葉子起到了減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因而能適應干旱環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生物與環境之間協同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B。8.人類ABO血型是由9號染色體上IA、IB和i(三者之間互為等位基因)決定。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合成路徑如圖1所示。孟買型由12號染色體上H基因突變導致,在血型檢測中與A、B抗體均無法產生陽性反應,常被誤判為O型。圖2為發現的第一例孟買型所在家庭的系譜圖(不考慮突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Ⅱ-1與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B.I-1基因型為HhIBi,Ⅱ-3血型為孟買型C.孟買型的病人只能接受孟買型捐獻者的輸血D.Ⅲ-2與同基因型的女性婚配生一個AB型女兒的概率是3/16〖答案〗A〖祥解〗結合圖1分析可知,A型血的基因型為H_IAIA或H_IAi,B型血的基因型為H_IBIB或H_IBi,AB型血的基因型為H_IAIB,O型血的基因型為H_ii,孟買型為hh__。【詳析】AB、Ⅲ-2血型為AB型,Ⅱ-4能提供IA,故Ⅱ-3提供IB卻表現為O型血,O型血基因型為H_ii,故Ⅱ-3為孟買型,基因型為hhIB,I-1為B型,I-2為O型,Ⅱ-1為O型,故I-1基因型為HhIBi,I-2基因型為Hhii,Ⅱ-1(由于只有1人為孟買型,故Ⅱ-1基因型只能為H_ii)與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A錯誤,B正確;C、在血型檢測中與A、B抗體均無法產生陽性反應,孟買型的病人只能接受孟買型捐獻者的輸血,C正確;D、Ⅲ-2基因型為HhIAIB,與同基因型的女性(HhIAIB)婚配生一AB型(H_IAIB)女兒的概率是3/4×1/2×1/2=3/16,D正確。故選A。9.實驗方法和操作對實驗結果有重要影響,下列方法或操作錯誤的是()A.利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可以直接加熱或水浴加熱B.取外植體時解剖刀應進行灼燒滅菌,觸摸不燙手后再用于切段C.證明DNA半保留復制實驗中,需提取大腸桿菌的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D.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時,可將插條基部在高濃度藥液中短時間處理〖答案〗B〖祥解〗(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時進行預實驗的目的是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詳析】A、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可產生磚紅色沉淀,因此利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可以直接加熱或水浴加熱,A正確;B、取外植體時解剖刀應進行灼燒滅菌后需冷卻,但不能用手觸摸否則會造成污染,B錯誤;C、證明DNA半保留復制實驗中,需提取大腸桿菌的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分離不同密度的DNA分子,C正確D、用生長素類調節劑對扦枝條處理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利用沾蘸法處理時可將插條基部在高濃度藥液中短時間處理,D正確。故選B。10.人體內環境pH大于正常值稱為堿中毒,pH小于正常值稱為酸中毒,根據成因可分為呼吸性中毒和代謝性中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缺氧使無氧呼吸產生CO2增多,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B.體液中CO2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促進細胞呼吸C.嚴重腹瀉丟失過多的HCO3-,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D.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可通過減緩呼吸進行調節〖答案〗C〖祥解〗內環境穩態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平衡中。【詳析】A、人體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不產生CO2,A錯誤;B、體液中CO2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但呼吸運動不屬于細胞呼吸,B錯誤;C、嚴重腹瀉會丟失大量的HCO3?,導致血漿中HCO3?(能中和酸性物質)減少,進而引起代謝性酸中毒,C正確;D、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可通過加快呼吸排出更多的CO2進行調節,D錯誤。故選C。11.某研究小組取發育正常的小鼠進行實驗:甲組摘除垂體,適量注射甲狀腺激素,乙組摘除甲狀腺,適量注射TSH,測定各組TRH分泌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可探究甲狀腺激素和TSH對TRH分泌的影響B.實驗前,無需測定甲、乙兩組小鼠的基礎TRH分泌量C.乙組摘除甲狀腺,可避免機體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對TRH分泌的影響D.若乙組TRH明顯減少,表明TSH對TRH的分泌具有負反饋作用〖答案〗B〖祥解〗甲狀腺激素的調節過程: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同時甲狀腺激素還能對下丘腦和垂體進行負反饋調節。【詳析】A、甲組摘除垂體適量注射甲狀腺激素,乙組除甲狀腺,適量注射TSH,測定各組TRH分泌量,該實驗可探究甲狀腺激素和TSH對TRH分泌的影響,A正確;B、實驗前,需測定甲、乙兩組小鼠的基礎TRH分泌量,可與實驗后小鼠TRH的分泌量作比較,B錯誤;C、乙組摘除甲狀腺,可避免機體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對TRH分泌的影響,C正確;D、乙組摘除甲狀腺,適量注射TSH,體內TSH含量高,而無甲狀腺激素,因此若乙組TRH明顯減少,表明TSH對TRH的分泌具有負反饋作用,D正確。故選B。12.手指被割破,人會迅速縮手并感到疼痛、心跳加快。傷口愈合后仍隱隱作痛,這與病原體入侵引起的炎性疼痛有關。抗原刺激使巨噬細胞分泌神經生長因子(NGF),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引起感受器興奮并傳至大腦皮層形成痛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縮手反射中,興奮以電信號形式直接傳遞到肌肉細胞,沒有經過大腦皮層B.傷害性刺激下,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C.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可使神經元膜內電位由負變正D.研發抗N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可為治療炎性疼痛提供思路〖答案〗A〖祥解〗(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2)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詳析】A、縮手反射中,人感到疼痛,痛覺在大腦皮層產生,因此需要經過大腦皮層,A錯誤;B、傷害性刺激下,交感神經占優勢,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B正確C、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使感受器興奮,由靜息電位轉變為動作電位,膜內電位由負變正,C正確;D、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進而引起痛覺的產生,抗N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可抑制NGF與受體的結合,減少痛覺的產生,因此研發抗N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可為治療炎性疼痛提供思路,D正確。故選A。13.雌雄小鼠均能分泌雄激素。研究證實雄激素可影響小鼠皮膚內ILC2細胞的數量,從而調控樹突狀細胞(DC)的功能,進而影響免疫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樹突狀細胞成熟時具分支,是有吞噬和抗原呈遞功能的淋巴細胞B.樹突狀細胞將處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遞給B細胞,使B細胞被激活C.雄鼠分泌的雄激素較雌鼠多,使其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高于雌鼠D.成年雄鼠摘除性腺可促使ILC2細胞數量恢復到與雌鼠相近的水平〖答案〗D〖祥解〗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因此,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樹突狀細胞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成熟時具有分支;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詳析】A、樹突狀細胞成熟時具分支,是有吞噬和抗原呈遞功能的免疫細胞,但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B、樹突狀細胞將處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B錯誤;C、結合題圖,雄鼠的雄激素較雌鼠抑制作用更強,雄鼠免疫反應較雌鼠更低,使其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低于雌鼠,C錯誤;D、雄激素可影響小鼠皮膚內ILC2細胞的數量,從而調控樹突狀細胞(DC)的功能,成年雄鼠摘除性腺,雄激素含量減少,可促使ILC2細胞數量恢復到與雌鼠相近的水平,D正確。故選D。14.與水稻輪作的油菜常常會由于積水導致根系缺氧、光合速率下降,造成減產。對油菜進行淹水處理,測定有關指標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光合速率葉綠素含量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光合速率1葉綠素含量0.861氣孔導度0.990.901胞間CO2濃度-0.99-0.93-0.991注: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程度。表中數值為相關系數(r),當越接近1,相關越密切。r>0時,兩者呈正相關;r<0時,兩者呈負相關。A.淹水時,油菜根部細胞利用丙酮酸產酒精,酒精積累會對植株產生毒害B.水稻根部部分細胞程序性死亡形成通氣腔隙,利于植株進行有氧呼吸C.氣孔導度與光合速率呈正相關,氣孔導度的增大是由于光合速率上升D.綜合分析表中數據,推測除CO2外還存在其他因素影響油菜光合速率〖答案〗C〖祥解〗有氧呼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細胞質進行,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進行,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進行,且第三階段釋放的能量最多。無氧呼吸分為兩個階段,均在細胞質基質進行。由表可知,胞間CO2濃度與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呈負相關,即雖然氣孔導度下降,但胞間CO2上升,說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詳析】A、淹水時,油菜根部細胞由于缺乏氧氣進行無氧呼吸,利用丙酮酸產酒精,酒精積累會對植株產生毒害,A正確;B、水稻根部部分細胞程序性死亡形成通氣腔隙,增加了氧氣含量,利于植株進行有氧呼吸,B正確;C、氣孔導度直接影響二氧化碳的吸收,氣孔導度大,進入到細胞間隙的二氧化碳就更多,氣孔導度(在一定范圍內)與光合速率呈正相關,光合速率上升是由于氣孔導度的增大,C錯誤;D、葉綠素含量與胞間CO2濃度的相關系數為負值,說明二者呈負相關,即雖然氣孔導度下降,但胞間CO2上升,說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D正確。故選C。15.寒冷條件下或施加外源脫落酸(ABA)后,馬鈴薯細胞中AREB4的表達量均上升。AREB4是一種轉錄因子,通過與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上游的特殊區段結合促進其表達,從而升高海藻糖的含量以降低細胞內液體的冰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推測ABA作為信息分子,經信號轉導促進AREB4基因的表達B.轉錄因子AREB4結合的特殊區段不是起始密碼子所對應的區段C.馬鈴薯的性狀受低溫、脫落酸、多個基因表達的共同調控D.降低ABA合成基因的表達,是提高馬鈴薯耐寒性的研究思路〖答案〗D〖祥解〗(1)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2)激素調節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過程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調節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部分,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光照、溫度的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高度復雜的有機體。它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各個器官組織細胞之間的協調和配合。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構成的網絡。【詳析】A、題干中指出寒冷條件下或施加外源脫落酸(ABA)后,馬鈴薯細胞中AREB4的表達量均上升,脫落酸作為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一樣都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為一種信息分子,經信號轉導促進AREB4基因的表達,來調節細胞的代謝,A正確;B、題干中指出AREB4是一種轉錄因子,通過與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上游的特殊區段結合促進其表達,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上游的特殊區段是屬于基因片段,該片段上無起始密碼子,不是起始密碼子對應的區段,B正確;C、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構成的網絡,C正確;D、當寒冷條件或施加外援外援ABA時,馬鈴薯細胞中AREB4的表達量均上升,從而提高海藻糖-6-磷酸合酶的表達,升高海藻糖的含量以降低細胞內液體的冰點。促進ABA合成基因的表達,是提高馬鈴薯耐寒性的研究思路,D錯誤;故選D。16.一些獸類具有領域行為,動物個體或家庭通過劃分地盤把種群占有的空間、資源分配給成員,領域空間的大小與機體的能量需求、成員數量等有關。繁殖季雄性會驅逐同性,獨占并保衛自己的領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領域行為可以通過降低種內競爭來保證種群數量B.領域行為可以通過影響出生率影響種群數量變化C.領域行為與空間、資源數量有關,屬于密度制約因素D.與草食動物相比,同等體重的肉食動物個體占據的領域空間更小〖答案〗D〖祥解〗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研究食脊椎動物鳥類的生態位需要研究其生物、天敵等因素。【詳析】A、題意顯示,一些獸類具有領域行為,動物個體或家庭通過劃分地盤把種群占有的空間、資源分配給成員,領域空間的大小與機體的能量需求、成員數量等有關,據此推測領域行為可以通過降低種內競爭來保證種群數量,A正確;B、出生率是決定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之一,因此,領域行為可以通過影響出生率影響種群數量變化,B正確;C、領域行為與空間、資源數量有關,其對種群數量的影響與種群密度有關,屬于密度制約因素,C正確;D、與草食動物相比,同等體重的肉食動物個體占據的領域空間更大,因為肉食動物占據的營養級更高,增加同樣體重比草食動物消耗的能量更多,D錯誤。故選D。17.草食作用屬于捕食的一種,與動物間的捕食不同的是,植物沒有逃脫的能力,但也有相應的防衛措施:某些植物會在被取食部位改變代謝途徑合成新的化合物或積累更多的毒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受草食作用的危害程度因被取食部位的不同而異B.植物不能躲避葉片被取食,但可能通過調整光合作用強度來補償C.植物為防御草食作用而合成的新的化合物屬于初生代謝產物D.食草動物可能產生特殊的酶催化植物毒素的分解〖答案〗C〖祥解〗(1)植物的代謝產物分為初級代謝產物和次級代謝產物兩類。初級代謝產物是指植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身生長所必需的物質,次級代謝產物是指植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身生長并不需要的物質。(2)草食作用是指動物以植物為食,與捕食作用不同的是,植物沒有逃脫的能力,但也有相應的防衛措施。【詳析】A、植物受草食作用的危害程度因被取食部位的不同而異,如被取食的部位是葉片,則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被取食的部位是根,則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A正確;B、植物不能躲避葉片被取食,但可能通過調整光合作用強度來補償,B正確;C、初級代謝產物是指植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身生長所必需的物質,次級代謝產物是指植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身生長并不需要的物質,植物為防御草食作用而合成的新的化合物屬于次生代謝產物,C錯誤;D、植物會產生毒素達到防御的作用,而食草動物可能產生特殊的酶催化植物毒素的分解,D正確。故選C。18.某細菌的野生株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該細菌的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因無法合成亮氨酸,只能在完全培養基上生長。如圖是運用影印培養法(一種類似“蓋章”的接種方法,使一系列培養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現相應菌落)純化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的部分流程,數字1~5表示菌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培養基A是基本培養基,培養基B是完全培養基B.培養基A、B均為固體培養基,倒平板操作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C.培養基B“蓋章”接種后,需要用涂布器將菌種在培養基表面涂布均勻D.可從培養基A中挑取菌落3、4進行純化培養以獲得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答案〗D〖祥解〗題圖分析:由圖可知,經培養基A能長出5個菌落,經培養基B的培養平板表面留下1號、2號、5號三個菌落。由此可推出培養基A是完全培養基,培養基B是基本培養基。其中3號、4號是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繁殖而來的菌落。【詳析】A、由題干可知,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無法合成亮氨酸,無法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只能在完全培養基上生長,與A相比,B中缺少了3、4兩個菌落,說明3、4菌落即是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繁殖而來的,A為完全培養基,B為基本培養基,A錯誤;B、對培養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后再進行倒平板操作,B錯誤;C、培養基B“蓋章”接種后,要注意“蓋章”的方向不能改變,防止菌落位置不一致,不能用涂布器涂布均勻,C錯誤;D、由圖可知,3和4菌落是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生長繁殖形成的,因此從培養基A中挑取菌落3、4進行純化培養即可獲得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4分。19.某牧區氣候惡劣,生態系統脆弱,境內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該牧區的草原濕地泥炭層深厚,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重要生態屏障。(1)若要研究該牧區荒漠貓的生態位,通常需要研究它的______(答出兩點即可)。(2)該牧區草原濕地含有豐富的土壤有機碳(SOC),其主要來源是_____。微生物通過分泌水解酶作用于SOC,產物一方面吸收后用于______,方面用于呼吸作用滿足自身能量所需。(3)為了探究濕地水位變化對土壤碳含量變化的影響,研究人員取不同水位土樣添加一定量13C標記的葡萄糖,在相應水位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然后測定土壤SOC和13C標記的微生物有機碳含量(MBC)。若培養時間過長,所測得MBC值通常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檢測結果表明,水位下降會降低土壤SOC而提高MBC,請從微生物分解和合成代謝的角度給出合理的解釋:水位下降導致土壤透氣性增強,______。(4)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該牧區一個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草地、耕地、建筑用地等面積稱為______。由表可知,該牧區出現了明顯的生態赤字,且呈現______趨勢,為了避免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請結合當地情況提出一條降低生態赤字的有效建議:______。該牧區資源需求、供給總量(單位:hm2/人)土地類型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需求供給需求供給需求供給需求供給草地2.7000.2222.9700.2163.1220.2086.0140.209耕地0.0300.0100.0390.0090.0390.0070.0360.007建筑用地0.002400.002900.003900.00540〖答案〗(1)食物、天敵、棲息地、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2)①.生物體的遺體殘骸②.合成自身有機物(或生長、發育和繁殖)(3)①.偏低②.O2濃度上升,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謝均加強,對SOC的分解作用增加導致SOC降低,同時自身合成了更多的有機物導致MBC升高(4)①.生態足跡②.上升③.①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②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采用先進農業技術;③防止超載過牧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④資源采用循環式利用,大力發展綠色經濟;⑤控制人口快速增長〖祥解〗(1)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2)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該牧區一個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草地、耕地、建筑用地等面積稱為生態足跡。【小問1詳析】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小問2詳析】由題干“該牧區的草原濕地泥炭層深厚,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重要載體之一”可知,該牧區濕地的有機碳主要來自生物體的遺體殘骸;微生物通過分泌水解酶作用于SOC(有機碳),即微生物同化量的兩個去向:一方面是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等,另一方面用于呼吸作用滿足自身能量需要。【小問3詳析】若培養時間過長,微生物把13C標記的葡萄糖分解,一部分13C以二氧化碳形式釋放出去,則所測得的MBC值偏低;水位下降導致土壤透氣性增強,O2濃度上升,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謝均加強,對SOC的分解作用增加導致SOC降低,同時自身合成了更多的有機物導致MBC升高。【小問4詳析】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該牧區一個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草地、耕地、建筑用地等面積稱為生態足跡;由表可知,該牧區的供給遠小于需求,出現了明顯的生態赤字,且差值越來越大,呈現上升趨勢;為了避免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請結合當地情況提出一條降低生態赤字的有效建議:①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②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采用先進農業技術;③防止超載過牧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④資源采用循環式利用,大力發展綠色經濟;⑤控制人口快速增長。20.油菜素內酯(BL)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為研究其跨膜運輸機制,我國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一:ABCB19過去被認為是運輸生長素的轉運蛋白,但對ABCB19蛋白突變體植株進行培育,發現其表型與其他的生長素運輸蛋白突變體表現出明顯差異。實驗二:為探究ABCB19的底物特異性,用純化的ABCB19分別與生長素(IAA)、赤霉素(GA)、BL在適宜條件下混合,加入足量ATP后,測定各組ATP酶活性,結果見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1)BL在細胞內合成,含有多個親水基團,可能難以通過______的方式運出細胞。(2)ABCB19蛋白具有ATP酶活性,與底物結合時會被激活,ATP酶活性可以反映ABCB19的活性。據此分析,圖1結果表明______。(3)結合實驗一和二的結果,提出關于轉運蛋白ABCB19的假說:______。為驗證上述假說,科研人員利用3H標記的BL、脂質體WT和EQ、ATP、ATP酶抑制劑等進行轉運實驗。請根據圖2的結果,補全實驗設計表格。分組脂質體3H-BLATPATP酶抑制劑甲①_____++②_____乙WT++③_____丙EQ++-丁④_____+++注:WT為含ABCB19蛋白的脂質體,EQ為含突變型ABCB19蛋白的脂質體,突變型ABCB19蛋白不具有ATP酶活性;+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4)圖2中曲線甲后期趨于平緩的原因是_____。〖答案〗(1)自由擴散(或簡單擴散)(2)ABCB19可與油菜素內酯發生特異性結合(或ABCB19可被油菜素內酯特異性激活)(3)①.ABCB19能通過主動運輸轉運油菜素內酯(或ABCB19是運輸油菜素內酯的載體蛋白)②.WT③.-④.+⑤.EQ(4)加入的3H-BL有限或ATP有限(ATP被消耗)〖祥解〗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式有橫向運輸和極性運輸,極性運輸是從形態學上端運輸至形態學上端,其運輸方式屬于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小問1詳析】由圖可知,BL在轉運的過程中消耗了一定量的ATP,說明BL轉運出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且當底物深度達到一定時,BL轉運時ATP酶活性不再變化,此時限制BL轉運的因素主要是載體蛋白的數量,說明BL的轉運需要載體協助,因此BL可能難以通過自由擴散(或簡單擴散)的方式運出細胞;【小問2詳析】ABCB19蛋白具有ATP酶活性,與底物結合時會被激活,ATP酶活性可以反映ABCB19的活性。由圖1可知,在一定的范圍內,隨著BL濃度的增加,ATP酶活性逐漸增加,即ABCB19的活性增加,表明ABCB19可與油菜素內酯發生特異性結合(或ABCB19可被油菜素內酯特異性激活);【小問3詳析】結合實驗一和二的結果,轉運蛋白ABCB19的假說為ABCB19能通過主動運輸轉運油菜素內酯(或ABCB19是運輸油菜素內酯的載體蛋白);根據實驗的對照原則可知,①為WT,②為-,③為+,④為EQ;【小問4詳析】由于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ATP不斷被消耗或加入的3H-BL有限,導致脂質體內3H-BL的量不再增加,因此圖2中曲線甲后期趨于平緩。21.果實顏色是番茄重要的品質性狀之一。我國科研工作者在515份番茄資源中發現了7份果實呈現條斑狀的變異材料,培育得到7份能穩定遺傳的條斑狀株系。(1)番茄果實顏色受TAGL1的調控。以其中一份條斑狀株系gs為材料,獲得TAGL1超表達株系和TAGLI敲除株系,并檢測三者的葉綠素含量。發現______,表明TAGLI的表達抑制葉綠素合成。(2)gs株系同一果實表面有綠條斑(GS)和淺綠條斑(LGS),經檢測,在淺綠條斑中TAGL1表達量高于綠條斑。推測淺綠條斑和綠條斑中TAGL1的堿基序列_____。進一步探究TAGL1對條斑性狀的調控,發現其分子機制和相關蛋白的表達量如圖:結合圖1、圖2和(1),闡述TAGL1對綠條斑性狀的調控路徑:TAGL1轉錄形成siRNA和scaffoldRNA,______,表現為綠條斑。(3)為進一步探究7份條斑狀株系是否都有類似上述調控路徑,先將野生型番茄分別與7份條斑狀株系雜交,F1均表現為野生型,推斷條斑狀性狀是______(填“顯性”或“隱性”)性狀。若以7份條斑狀株系為實驗材料,僅通過一代雜交實驗確認它們是否為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及預期結果:______。〖答案〗(1)葉綠素含量:TAGL1敲除株系>gs>TAGL1超表達株系(2)①.相同②.通過RdDM途徑抑制(四種)去甲基化酶的表達,使TAGL1啟動子的甲基化程度增加,從而抑制TAGL1的表達,對葉綠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減弱(3)①.隱性②.實驗思路:將7份條斑狀株系分別兩兩雜交,觀察F1果實表型。預期結果:若F1果實表現為野生型,則雜交親本不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若F1果實表現為條斑狀,則雜交親本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祥解〗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表觀進傳現象普遍存在于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衰老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小問1詳析】番茄果實顏色受TAGL1的調控,若TAGLI的表達抑制葉綠素合成,則AGL1超表達株系葉綠素含量最少,TAGLI敲除株系葉綠素含量最多,條斑狀株系gs中葉綠素含量介于兩者之間,即發現葉綠素含量:TAGL1敲除株系>gs>TAGL1超表達株系表明TAGLI的表達抑制葉綠素合成。【小問2詳析】由圖1可知GS和LGS基因中啟動子的甲基化程度不同,導致在淺綠條斑中TAGL1表達量高于綠條斑,但淺綠條斑和綠條斑中TAGL1的堿基序列相同。由圖2可知,LGS中四種去甲基化酶活性均高于GS,使GS中甲基化水平升高,因此TAGL1轉錄形成siRNA和scaffoldRNA,通過RdDM途徑抑制(四種)去甲基化酶的表達,使TAGL1啟動子的甲基化程度增加,從而抑制TAGL1的表達,對葉綠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減弱。【小問3詳析】野生型番茄與條斑狀株系雜交,F1均表現為野生型,說明野生型為顯性性狀,條斑狀為隱性性狀。若想通過一代雜交實驗確認7份條斑狀株系是否為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可將7份條斑狀株系分別兩兩雜交,觀察F1果實表型。若F1果實表現為野生型,則雜交親本不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若F1果實表現為條斑狀,則雜交親本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22.為研究Atu5117啟動子能否獨立啟動下游基因的表達,研究人員利用重疊延伸PCR技術,獲得“Atu5117啟動子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僅使用1種限制酶),以獲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組DNA分子。相關過程、基礎質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點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重疊延伸PCR反應緩沖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______,PCR中預變性時間比循環過程中變性時間長,其原因是______。(2)由階段2“變性后雜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堿基序列上的要求是_____。(3)階段3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需要的酶有______,它們作用的化學鍵是______。(4)本實驗中,在階段3需破壞基礎質粒上T7啟動子的結構,從而使得GFP的表達僅受Atu5117啟動子的調控,因此,在設計階段1和2的引物時,需確保______(填引物名稱)上含有______(填限制酶的名稱)的識別序列。(5)提取受體細胞的相應DNA,利用與階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進行DNA電泳檢測,結果如圖2。已知Atu5117啟動子、GFP基因、基礎質粒的序列大小分別約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堿基對),據圖判斷受體細胞______中成功導入了重組DNA分子。〖答案〗(1)①.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②.預變性時間較長可增大模板DNA徹底變性的概率,使模板DNA充分解旋(2)引物2和引物3必須具有堿基互補配對的片段(3)①.限制性內切核酸酶(限制酶)和DNA連接酶②.磷酸二酯鍵(3'-磷酸酯鍵)(4)①.引物1和引物4②.BamHI(5)B〖祥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篩選與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小問1詳析】重疊延伸PCR反應緩沖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PCR中預變性時間比循環過程中變性時間長,其原因是預變性時間較長可增大模板DNA徹底變性的概率,使模板DNA充分解旋。【小問2詳析】PCR擴增時需要引物,由階段2“變性后雜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堿基序列上的要求是引物2和引物3必須具有堿基互補配對的片段。【小問3詳析】階段3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需要的酶有限制性內切核酸酶(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它們作用的化學鍵是磷酸二酯鍵(3'-磷酸酯鍵)。【小問4詳析】由圖可知,T7啟動子上含有BamHI的酶切位點,因此在階段3需破壞基礎質粒上T7啟動子的結構時,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僅使用1種限制酶,在設計階段1和2的引物時,需確保引物1和引物4上含有BamHI的識別序列。【小問5詳析】利用與階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如果受體細胞中成功導入了重組DNA分子,酶切后會得到兩個DNA片段,已知Atu5117啟動子、GFP基因、基礎質粒的序列大小分別約為490bp、750bp、2750bp,所以酶切后得到兩個DNA片段的大小分別是1240bp和2750bp,符合細胞B的電泳圖。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某校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一)本試題卷共8頁,22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是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不同物種間膠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膠原蛋白的組成元素至少有C、H、O、NB.膠原蛋白是由多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氫鍵連接而成的多聚體C.在哺乳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時,可用膠原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使細胞分散D.不同物種間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的高度相似性可作為共同由來學說的證據〖答案〗B〖祥解〗①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又稱為單體的多聚體。②共同由來學說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進化來的。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以及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給生物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些證據互為補充、相互印證,有力地支持了共同由來學說,進而為解釋適應和物種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詳析】A、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組成元素至少有C、H、O、N,A正確;B、多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鍵,膠原蛋白是由許多氨基酸連接而成的多聚體,B錯誤;C、膠原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質水解,在哺乳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時,可用膠原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使細胞分散,C正確;D、不同物種間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的高度相似性,從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這一論點,可作為共同由來學說的證據,D正確。故選B。2.血腦屏障的生物膜體系在控制物質運輸方式上與細胞膜類似。下列過程不可能發生的是()A.生長激素通過主動運輸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B.氨基酸通過協助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C.O2通過自由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D.腦膜炎大腸桿菌通過胞吞、胞吐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答案〗A〖祥解〗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包括: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自由擴散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協助擴散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需要載體,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顆粒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詳析】A、生長激素屬于生物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主動運輸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A錯誤;B、氨基酸屬于小分子物質,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跨膜運輸方式為協助擴散,B正確;C、O2屬于氣體,通過自由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C正確;D、大腸桿菌屬于細菌,穿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的方式為胞吞、胞吐,D正確。故選A。3.植物通過產生愈傷組織進而分化來實現再生,動物也會發生類似的過程。特定細胞的分化需要相應的調控蛋白才能啟動,多細胞生物體內的調控蛋白的種類通常遠少于細胞種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組織、器官的再生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B.動物組織、器官的再生需要經過類似脫分化的過程C.調控蛋白啟動特定細胞的分化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一種調控蛋白可能參與多種類型細胞的形成〖答案〗A〖祥解〗(1)植物組織培養過程:離體的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通過再分化形成胚狀體,然后發育為植物體。(2)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①細胞離體和適宜的外界條件(如適宜溫度、適時的光照、pH和無菌環境等);②一定的營養(無機、有機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詳析】A、細胞全能性是發育為完整個體或分化為各種細胞,細胞、組織、器官的再生沒有上述結果,不能體現全能性,A錯誤;B、動物組織、器官的再生需要經過類似脫分化的過程,使其成為未分化狀態,B正確;C、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調控蛋白啟動特定細胞的分化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正確;D、分析題意可知,多細胞生物體內的調控蛋白的種類通常遠少于細胞種類,據此推測一種調控蛋白可能參與多種類型細胞的形成,D正確。故選A。4.劇烈運動后低氧條件下,肌肉細胞線粒體的乳酰化轉移酶被激活,催化乳酸修飾PDHA1蛋白和CPT2蛋白,抑制丙酮酸在線粒體中繼續參與細胞呼吸,進而抑制運動能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乳酰化轉移酶可為乳酸修飾蛋白質提供活化能B.低溫和高溫均會破壞乳酰化轉移酶的空間結構,使其不可逆失活C.乳酸修飾PDHA1和CPT2進而抑制運動能力的原因是ATP分解量增加D.抑制線粒體中乳酰化轉移酶的活性可提高個體持久運動的耐力〖答案〗D〖祥解〗(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極少數酶是RNA。(2)酶的作用機理: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3)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pH,在最適溫度(pH)前,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強;到達最適溫度(pH)時,酶活性最強;超過最適溫度(pH)后,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溫酶不會變性失活,但高溫、pH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變性失活。【詳析】A、乳酰化轉移酶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而不是為乳酸修飾蛋白質提供活化能,A錯誤;B、低溫只是抑制酶的活性,不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過酸、過堿、高溫均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其失活,B錯誤;C、乳酸修飾PDHA1和CPT2進而抑制運動能力的原因是抑制了丙酮酸在線粒體中繼續參與細胞呼吸,即抑制了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階段,降低了ATP與ADP的轉化,進而抑制運動能力,C錯誤;D、由題意“肌肉細胞線粒體的乳酰化轉移酶被激活,催化乳酸修飾PDHA1蛋白和CPT2蛋白,抑制丙酮酸在線粒體中繼續參與細胞呼吸,進而抑制運動能力”可知,抑制線粒體中乳酰化轉移酶的活性可提高個體持久運動的耐力,D正確。故選D。5.下圖為3名產婦羊水中胎兒細胞性染色體檢測的結果(所取的胎兒細胞不分裂)。探針與X染色體特定DNA序列結合后,經激發呈綠色,探針與Y染色體特定DNA序列結合后,經激發呈紅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可將連接熒光分子的單鏈DNA或RNA作為探針,檢測原理是堿基互補配對B.胎兒a的母親可能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C.胎兒b的染色體數目正常并不意味著其不攜帶致病基因且不患遺傳病D.胎兒c的父親或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答案〗D〖祥解〗根據題意可知,出現綠色即為有X染色體,出現紅色即為有Y染色體。【詳析】A、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單鏈DNA或者RNA均能夠與目標DNA單鏈雜交,所以可以利用帶有熒光分子的單鏈DNA或者RNA制作探針,A正確;B、據圖可知,胎兒a含有兩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若是XX+Y組合,可能是其母親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也可能是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若是X+XY組合,可能是父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Y染色體的異常分離,B正確;C、胎兒b含有一個綠色熒光點和一個紅色熒光點,熒光圖僅能說明胎兒b的染色體數目正常,即含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其可能攜帶致病基因且可能患遺傳病,C正確;D、據圖可知,胎兒c含有三條X染色體,可能是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兩條同源X染色體異常分離,或者減數分裂Ⅱ后期兩條相同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D錯誤。故選D。
6.遺傳物質的改變可能會導致生物性狀發生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的實質就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變和精卵隨機結合C.在自然條件下,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并不會普遍發生在各種生物類群中D.利用CRISPR/Cas9系統對基因的特定堿基進行修改,原理是基因重組〖答案〗C〖祥解〗(1)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其本質是: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②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導致基因重組。(2)CRISPR/Caw9成為應用最廣泛基因組編輯技術。使用該技術,需要向要進行編輯的細胞中加入以下組分:人工合成的短鏈RNA和一種來自細菌的核酸游Cas9。短鏈RNA作為“向導”,它的部分序列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與目的基因中希望被輸輯的DNA序列相結合;該酸酵Cas9也與短鏈RNA結合,然后切割與“向導"RNA結合的DNA,使DNA應鏈折裂;這種情況下,細胞內原有的負責修復DNA切口的醉將“行動”起來,夠復斷裂的DNA。此時,如果向細胞中加入大量可用于修復的模板DNA(即大部分序列與被切割位點附近的序列相同,但個別位點被人工改變的DNA)細胞就會以這些片段為模板合點DNA。就這樣,人類希望改變的堿基序列被引入基因組中,基因組的準確編輯由此實觀。此外,如果想讓某個基因失去功能,也可以利用基因組編輯來破壞目的基因。【詳析】A、基因突變的實質是基因堿基對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A錯誤;B、一般認為,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使產生的配子種類多樣化,再通過精卵隨機結合,進而產生基因組合多樣化的子代,所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組和精卵隨機結合,B錯誤;C、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其本質是: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②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導致基因重組,不是所有生物都可以進行有性生殖,C正確;D、利用CRISPR/Cas9系統對基因的特定堿基進行修改,導致基因多堿基序列發生改變,原理是基因突變,D錯誤。故選C。7.百歲蘭是一種沙漠植物,曾在巴西采集到化石,其一生只有兩片高度木質化的葉子。百歲蘭基因組整體呈現重度甲基化,避免DNA的“有害”突變。在漫長的極端干旱和貧營養的條件下,百歲蘭基因組朝著小且“低耗能”的方向演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化石是研究百歲蘭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歲蘭避免“有害”突變,故突變無法為其進化提供原材料C.極端干旱和貧營養的條件,使百歲蘭基因組“低耗能”相關基因的頻率升高D.百歲蘭高度木質化的兩片葉子能適應干旱環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B〖祥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因此,研究百歲蘭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A正確;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歲蘭避免“有害”突變,突變可為其進化提供原材料,B錯誤;C、極端干旱和貧營養的條件,作為自然選擇的因素使百歲蘭基因組“低耗能”相關基因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表現為升高,C正確;D、百歲蘭高度木質化的兩片葉子起到了減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因而能適應干旱環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生物與環境之間協同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B。8.人類ABO血型是由9號染色體上IA、IB和i(三者之間互為等位基因)決定。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合成路徑如圖1所示。孟買型由12號染色體上H基因突變導致,在血型檢測中與A、B抗體均無法產生陽性反應,常被誤判為O型。圖2為發現的第一例孟買型所在家庭的系譜圖(不考慮突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Ⅱ-1與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B.I-1基因型為HhIBi,Ⅱ-3血型為孟買型C.孟買型的病人只能接受孟買型捐獻者的輸血D.Ⅲ-2與同基因型的女性婚配生一個AB型女兒的概率是3/16〖答案〗A〖祥解〗結合圖1分析可知,A型血的基因型為H_IAIA或H_IAi,B型血的基因型為H_IBIB或H_IBi,AB型血的基因型為H_IAIB,O型血的基因型為H_ii,孟買型為hh__。【詳析】AB、Ⅲ-2血型為AB型,Ⅱ-4能提供IA,故Ⅱ-3提供IB卻表現為O型血,O型血基因型為H_ii,故Ⅱ-3為孟買型,基因型為hhIB,I-1為B型,I-2為O型,Ⅱ-1為O型,故I-1基因型為HhIBi,I-2基因型為Hhii,Ⅱ-1(由于只有1人為孟買型,故Ⅱ-1基因型只能為H_ii)與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A錯誤,B正確;C、在血型檢測中與A、B抗體均無法產生陽性反應,孟買型的病人只能接受孟買型捐獻者的輸血,C正確;D、Ⅲ-2基因型為HhIAIB,與同基因型的女性(HhIAIB)婚配生一AB型(H_IAIB)女兒的概率是3/4×1/2×1/2=3/16,D正確。故選A。9.實驗方法和操作對實驗結果有重要影響,下列方法或操作錯誤的是()A.利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可以直接加熱或水浴加熱B.取外植體時解剖刀應進行灼燒滅菌,觸摸不燙手后再用于切段C.證明DNA半保留復制實驗中,需提取大腸桿菌的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D.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時,可將插條基部在高濃度藥液中短時間處理〖答案〗B〖祥解〗(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時進行預實驗的目的是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詳析】A、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可產生磚紅色沉淀,因此利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可以直接加熱或水浴加熱,A正確;B、取外植體時解剖刀應進行灼燒滅菌后需冷卻,但不能用手觸摸否則會造成污染,B錯誤;C、證明DNA半保留復制實驗中,需提取大腸桿菌的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分離不同密度的DNA分子,C正確D、用生長素類調節劑對扦枝條處理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利用沾蘸法處理時可將插條基部在高濃度藥液中短時間處理,D正確。故選B。10.人體內環境pH大于正常值稱為堿中毒,pH小于正常值稱為酸中毒,根據成因可分為呼吸性中毒和代謝性中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缺氧使無氧呼吸產生CO2增多,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B.體液中CO2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促進細胞呼吸C.嚴重腹瀉丟失過多的HCO3-,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D.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可通過減緩呼吸進行調節〖答案〗C〖祥解〗內環境穩態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平衡中。【詳析】A、人體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不產生CO2,A錯誤;B、體液中CO2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但呼吸運動不屬于細胞呼吸,B錯誤;C、嚴重腹瀉會丟失大量的HCO3?,導致血漿中HCO3?(能中和酸性物質)減少,進而引起代謝性酸中毒,C正確;D、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可通過加快呼吸排出更多的CO2進行調節,D錯誤。故選C。11.某研究小組取發育正常的小鼠進行實驗:甲組摘除垂體,適量注射甲狀腺激素,乙組摘除甲狀腺,適量注射TSH,測定各組TRH分泌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可探究甲狀腺激素和TSH對TRH分泌的影響B.實驗前,無需測定甲、乙兩組小鼠的基礎TRH分泌量C.乙組摘除甲狀腺,可避免機體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對TRH分泌的影響D.若乙組TRH明顯減少,表明TSH對TRH的分泌具有負反饋作用〖答案〗B〖祥解〗甲狀腺激素的調節過程: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同時甲狀腺激素還能對下丘腦和垂體進行負反饋調節。【詳析】A、甲組摘除垂體適量注射甲狀腺激素,乙組除甲狀腺,適量注射TSH,測定各組TRH分泌量,該實驗可探究甲狀腺激素和TSH對TRH分泌的影響,A正確;B、實驗前,需測定甲、乙兩組小鼠的基礎TRH分泌量,可與實驗后小鼠TRH的分泌量作比較,B錯誤;C、乙組摘除甲狀腺,可避免機體產生的甲狀腺激素對TRH分泌的影響,C正確;D、乙組摘除甲狀腺,適量注射TSH,體內TSH含量高,而無甲狀腺激素,因此若乙組TRH明顯減少,表明TSH對TRH的分泌具有負反饋作用,D正確。故選B。12.手指被割破,人會迅速縮手并感到疼痛、心跳加快。傷口愈合后仍隱隱作痛,這與病原體入侵引起的炎性疼痛有關。抗原刺激使巨噬細胞分泌神經生長因子(NGF),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引起感受器興奮并傳至大腦皮層形成痛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縮手反射中,興奮以電信號形式直接傳遞到肌肉細胞,沒有經過大腦皮層B.傷害性刺激下,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C.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可使神經元膜內電位由負變正D.研發抗N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可為治療炎性疼痛提供思路〖答案〗A〖祥解〗(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2)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詳析】A、縮手反射中,人感到疼痛,痛覺在大腦皮層產生,因此需要經過大腦皮層,A錯誤;B、傷害性刺激下,交感神經占優勢,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B正確C、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使感受器興奮,由靜息電位轉變為動作電位,膜內電位由負變正,C正確;D、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體進而引起痛覺的產生,抗N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可抑制NGF與受體的結合,減少痛覺的產生,因此研發抗N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可為治療炎性疼痛提供思路,D正確。故選A。13.雌雄小鼠均能分泌雄激素。研究證實雄激素可影響小鼠皮膚內ILC2細胞的數量,從而調控樹突狀細胞(DC)的功能,進而影響免疫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樹突狀細胞成熟時具分支,是有吞噬和抗原呈遞功能的淋巴細胞B.樹突狀細胞將處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遞給B細胞,使B細胞被激活C.雄鼠分泌的雄激素較雌鼠多,使其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高于雌鼠D.成年雄鼠摘除性腺可促使ILC2細胞數量恢復到與雌鼠相近的水平〖答案〗D〖祥解〗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因此,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樹突狀細胞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成熟時具有分支;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詳析】A、樹突狀細胞成熟時具分支,是有吞噬和抗原呈遞功能的免疫細胞,但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B、樹突狀細胞將處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B錯誤;C、結合題圖,雄鼠的雄激素較雌鼠抑制作用更強,雄鼠免疫反應較雌鼠更低,使其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低于雌鼠,C錯誤;D、雄激素可影響小鼠皮膚內ILC2細胞的數量,從而調控樹突狀細胞(DC)的功能,成年雄鼠摘除性腺,雄激素含量減少,可促使ILC2細胞數量恢復到與雌鼠相近的水平,D正確。故選D。14.與水稻輪作的油菜常常會由于積水導致根系缺氧、光合速率下降,造成減產。對油菜進行淹水處理,測定有關指標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光合速率葉綠素含量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光合速率1葉綠素含量0.861氣孔導度0.990.901胞間CO2濃度-0.99-0.93-0.991注: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程度。表中數值為相關系數(r),當越接近1,相關越密切。r>0時,兩者呈正相關;r<0時,兩者呈負相關。A.淹水時,油菜根部細胞利用丙酮酸產酒精,酒精積累會對植株產生毒害B.水稻根部部分細胞程序性死亡形成通氣腔隙,利于植株進行有氧呼吸C.氣孔導度與光合速率呈正相關,氣孔導度的增大是由于光合速率上升D.綜合分析表中數據,推測除CO2外還存在其他因素影響油菜光合速率〖答案〗C〖祥解〗有氧呼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細胞質進行,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進行,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進行,且第三階段釋放的能量最多。無氧呼吸分為兩個階段,均在細胞質基質進行。由表可知,胞間CO2濃度與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呈負相關,即雖然氣孔導度下降,但胞間CO2上升,說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詳析】A、淹水時,油菜根部細胞由于缺乏氧氣進行無氧呼吸,利用丙酮酸產酒精,酒精積累會對植株產生毒害,A正確;B、水稻根部部分細胞程序性死亡形成通氣腔隙,增加了氧氣含量,利于植株進行有氧呼吸,B正確;C、氣孔導度直接影響二氧化碳的吸收,氣孔導度大,進入到細胞間隙的二氧化碳就更多,氣孔導度(在一定范圍內)與光合速率呈正相關,光合速率上升是由于氣孔導度的增大,C錯誤;D、葉綠素含量與胞間CO2濃度的相關系數為負值,說明二者呈負相關,即雖然氣孔導度下降,但胞間CO2上升,說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氣孔限制因素導致的,D正確。故選C。15.寒冷條件下或施加外源脫落酸(ABA)后,馬鈴薯細胞中AREB4的表達量均上升。AREB4是一種轉錄因子,通過與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上游的特殊區段結合促進其表達,從而升高海藻糖的含量以降低細胞內液體的冰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推測ABA作為信息分子,經信號轉導促進AREB4基因的表達B.轉錄因子AREB4結合的特殊區段不是起始密碼子所對應的區段C.馬鈴薯的性狀受低溫、脫落酸、多個基因表達的共同調控D.降低ABA合成基因的表達,是提高馬鈴薯耐寒性的研究思路〖答案〗D〖祥解〗(1)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2)激素調節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過程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調節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部分,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光照、溫度的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高度復雜的有機體。它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各個器官組織細胞之間的協調和配合。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構成的網絡。【詳析】A、題干中指出寒冷條件下或施加外源脫落酸(ABA)后,馬鈴薯細胞中AREB4的表達量均上升,脫落酸作為植物激素,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政府合同范本(2篇)
- 2025公司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研優卷)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A卷)
- 2025年企業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預熱題)
- 專題 J-15【簡語法-單選題專練】狀語從句 2025年中考英語講解+練習題匯編(全國)
- 2025企業合作合同版
- 2025年美元借款的合同
- 2025年智能鑄造生產線合作協議書
- 2025電腦租賃合同深圳范本
- 2025年度公園內廣告牌制作合同
- 電磁現象及其應用-理解電磁現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車輛行駛安全培訓模板
- 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活動方案(樣式)
- 油漆涂料行業市場分析
- 呼吸道合胞病毒知識科普
- 跨境數據流動與治理
- 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
- 幼兒園副園長聘任園長合同(36篇)
- 30道中國石油天然氣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師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常問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高級焊工實操
- 宏觀經濟學期末考試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