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蓮說》學問梳理一、文學常識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人稱濂溪先生,是北宋時聞名的哲學家,“元公”是他的謚號。2、其它作品:《太極圖說》、《通書》。3、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也稱雜說,這種文體一般講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表爭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給人某種啟示或給自己明志。二、說明加點字的含義【1】蕃(fán):多。【2】染:沾染(污穢)。【3】濯:洗滌。【4】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5】漣:微波。【6】妖:漂亮而不端莊。【7】通:貫穿。【8】直:挺直。【9】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10】蔓:牽牽連連。【11】枝:枝枝節節。【12】香遠益清:益:更,更加。【13】亭亭凈植:筆直地干凈地立在那里。【14】亭亭:屹立的樣子。【15】植:立。【16】褻(xiè)玩:玩弄。【17】褻:親近而不莊重。【18】隱逸:隱居的人,隱士。【19】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20】噫(yī):嘆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唉”。【21】菊之愛:對菊花的寵愛。【22】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23】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24】宜乎:宜:應當,這里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25】眾:多。【26】宜乎眾矣:當然人許多了。宜:當;當然。三、理解性默寫1、《愛蓮說》中詠蓮名句(予獨愛蓮的緣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行褻玩焉。2、陶淵明獨愛菊的緣由的句子是:菊,花之隱逸者也。3、世人甚愛牡丹的緣由的句子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4、《愛蓮說》中用來比方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5、《愛蓮說》中描寫蓮花莊重、質樸,明哲保身,不落塵俗的名貴品質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7、比方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此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8、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9、《愛蓮說》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方句子的正直不茍、豁達大度。10、比方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香遠益清。11、比方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欽佩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行褻玩焉。12、比方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13、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14、文中最能概括(高度概括)蓮花名貴品質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詳細表現蓮的名貴品質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15、點明本文中心(主旨)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16、作者慨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太多,示意作者厭惡爭名奪利的世態,暗諷不明說,意味深長的句子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7、用感慨語氣寫出作者對當時不正值世風的批判看法的句子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四、文章內容填空1、《愛蓮說》的構造,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愛蓮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2、作者在第一段中從(生活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來描寫蓮的形象,給予蓮以美妙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明哲保身、不慕名利)的品質。3、文章前后照應,“予獨愛蓮”和(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照應,“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和(世人盛愛牡丹)一句形成照應。“眾“和(獨)相照應。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對偶)和(擬人)。5、指出句式:(1)菊之愛:(倒裝句)(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推斷句)(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省略句)。
6、從句子種類看,第2段“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第一句屬(陳述)句,第二句屬(反問句),第三句是(感慨句)。7、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本文用(菊花、牡丹)來襯托蓮。其中菊花屬于(正襯),牡丹屬于(反襯)。8、相接的兩句話,字數一樣、意思相對,叫做駢句。在《愛蓮說》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9、中心概括:文章借花喻人,通過對蓮花的贊美,說明了他(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婉曲地批判了(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世風。10、“陶后鮮有聞”中的“陶”指(陶淵明),課本中學過他的作品(《桃花源記》),與“鮮有聞”的“鮮”字構成反義詞的是(眾)。五、簡答題1、文中的“水陸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一句有什么作用?答:開頭作者從全部的花寫起,由面到點,作總的一般性襯托,自然過渡到要寫的花。2、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明哲保身,不慕名利的生活看法,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3、“獨愛蓮”,“獨愛菊”兩個“獨”字,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生活看法?答:表現出他們遺世獨立,決不同流合污的看法,同時又相對說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看法。4、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突出了蓮的美妙品質?答:三方面。生長環境、體態香氣、清高風度。5、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么作用?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給予蓮以美妙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提醒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品質。6、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贊揚的蓮花的名貴品質。答:正直、通達、莊重、明哲保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遠揚。7、第二段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和上一段關系怎樣?答:爭論、抒情。第一段描寫“蓮”的形象,第二段點明“蓮”的象征意義,提醒中心。
8、舉例說明第二段所運用的修辭方法。答:(1)反問: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方: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4)比照: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9、本文用花的形象比較人的品質,蓮、菊、牡丹各比較怎樣的生活看法?答:蓮比較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菊比較追求恬淡自然、隱逸的生活看法;牡丹比較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生活看法。
10、作者把“蓮”與“牡丹”對舉,其用意何在?答:用“牡丹”來反襯“蓮”的君子形象,含蓄而突出的表達文章的主旨,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明哲保身、不慕名利的生活看法,批判了貪圖富貴、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1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12、你怎樣理解“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這句話的含義。答:這句話說愛牡丹的人多,言外之意是說世上追求富貴的人多。這里隱含著作者對當時不正之風的批判,感情劇烈。1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表達作者對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庸俗世風的鄙棄。
14、作者不愿隱逸,也不貪慕富貴,則他所追慕的是什么?答:追求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15、在文中作者把“蓮”作為一種名貴品質的象征。作者在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目的何在?(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答: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節操。
16、文中作者對“牡丹”與“菊花”的看法是否一樣?談談你的理解。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襯,盡管作者不情愿隱逸,但也不反對。文中的“牡丹”是反襯,因為它是追求名利,貪圖富貴的象征,所以作者對它的看法是特別顯明的反對。
17、文中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答:貪圖富貴、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社會現象。
18、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行?答: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明哲保身,保持堅貞氣節的高尚品質。19、寫出下列句子的比方意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答: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2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此美名遠揚。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行褻玩焉。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不敢輕侮。三發揮題: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常用來比方什么社會現象?請你結合社會實際就“染”與“不染”問題從正反兩方面聯絡現實生活舉例,談談感想。答:比方人在混濁不良的環境中能一塵不染、明哲保身的現象。提示:“染”指自己私欲膨脹,像成史杰那樣沾染社會不良習氣而墮落腐敗走向犯罪道路。“不染”指要不貧不占,像汪洋湖那樣清正廉潔,成為對人民有用的人。
2、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來鞭策自己,談談做人的道理。答:提示,做人要胸懷坦蕩,光明正大,正直主動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
3、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則作者認為君子應當是怎么樣的人?答: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詳細答出君子的品行。
4、作者借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志趣?你認為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么?答:明哲保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面對是否同流合污的選擇,學習作者的君子之風,高潔而莊重,可讓我們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舉。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簡述理由。答:(1)同意周敦頤:在惡劣的環境中保持自己的氣節。只要一個人有明確的目的和良好的心態,外界的不良因素就不會阻撓其開展。越是困難的環境越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得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同意孟子:人通常都會隨著周邊的環境而變更。與一種人接觸的時間久了我們就會被同化成為其中一樣言行、品行的人,與一種社會接觸久了就會變成符合這個社會生活節奏和規律的人。正如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樣的事物會在一起。即使一開場有差異,最終也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6、“陶后鮮有聞”中“陶”指誰?你贊同他的人生看法還是贊同周敦頤的人生看法?答:“陶”指陶淵明。贊同周敦頤的人生看法:他既不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更不愿向世人那樣追逐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事務獨立不移,直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木衣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無線抄表終端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碼印像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井岡山市旅游行業發展前景及市場規模分析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纖維柄613A把斧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生物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二)教案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課時)教案
-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合唱排練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pccp管道磁性材料及投資投資發展策略建議報告
- 新疆醫科大學《烹調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公司面談表模板
- 廣場舞安全免責協議書 自愿參加廣場舞免責書
- GB∕T 5019.8-2009 以云母為基的絕緣材料 第8部分:玻璃布補強B階環氧樹脂粘合云母帶
- OSN9800光傳輸網絡解決方案
- 水電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參考版本)
- DB21∕T 3117-2019 水利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標準-輸水管道工程
- 婚介會員登記表
- 瑪麗艷--美的觀念(課堂PPT)
- 特殊減員申請表(職工個人申請減員)
- QC七大工具培訓課件(共95頁).ppt
- 商業發票模板(INVOICE)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