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生態系統的結構[基礎鞏固練]——學業水平一、二考點生態系統的結構(Ⅰ)1.[2024·寧夏石嘴山市三中高三月考]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A.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屬于其次養分級B.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其異化作用類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厭氧型C.一種生物只能屬于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生物成分D.生產者屬于自養型生物,是生態系統的基石2.某同學繪制的生態系統概念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表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B.③越困難,生態系統的反抗力穩定性越強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該圖漏寫了生態系統的某項功能3.[2024·寧夏石嘴山三中高三月考]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食物網中最長的食物鏈存在五級消費者B.蛇在該食物網中分別占據了第三、四、五養分級C.就食物而言,蛇與食蟲鳥存在捕食和種間競爭關系D.若該生態系統受到鎘污染,則鷹受毒害最深4.在山清水秀的神農架國家自然愛護區內,生活著猴、蛇、鹿、熊等動物,還有珙桐、蜣螂、細菌、真菌等生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①神農架自然愛護區是一個生態系統②它們中的猴、蛇、鹿分別組成了3個種群③它們中的動物是一個生物群落④它們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5.為了愛護環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作者,除了將塑料及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南極,還必需把人體尿液、糞便等廢物帶離,這是因為南極()A.缺少生產者B.分解者很少C.沒有消費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6.[經典模擬]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光來源于地球以外,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B.硝化細菌是自養型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C.病毒是異養型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型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提能強化練]——學業水平三、四7.a、b、c表示在某生態系統中三個種群數量變更的相互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a確定是生產者,b確定是初級消費者B.a→b→c構成一條食物鏈C.a與b、b與c為捕食關系D.a與c為競爭關系8.(多選)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狀況(“√”表示存在捕食關系),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被食者捕食者鳥昆蟲鼠狐貍草鳥√昆蟲√鼠√狐貍√鷹√√A.此食物網有三條食物鏈B.次級消費者有鳥、鷹、狐貍C.鷹占有第三、第四兩個養分級D.人類大量捕殺鼠會使狐貍的數量增多,鷹的數量削減9.以蟲治蟲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內容,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四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假設這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在一段時間內,若甲數量增加,則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削減C.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削減D.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增加10.某種甲蟲通過分解土壤中的落葉而獲得養分,據此可推想這種甲蟲()A.與落葉樹之間為捕食關系B.屬于次級消費者C.對落葉林的物質循環有促進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11.[經典模擬]如圖為某海灣大陸架的食物網,浮游植物急劇增加時會引起()A.a和b的數量保持“J”形增長B.c與d因食物豐富而競爭加劇C.b的食性和養分級會發生變更D.c、d和e的數量可能大量削減12.[2024·安徽六安城南中學高三考試]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每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只能處在一個養分級上B.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處于其次養分級C.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D.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其異化作用類型有需氧型和厭氧型兩類13.(多選)如圖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間的相互關系,其中海藻、滕壺、貽貝和海葵固著于巖石表面,海星、石鱉和石槭則在巖石表面來回爬動找尋食物。圖中的數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種類所占的比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海星獲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藤壺B.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主要是海藻C.海星和荔枝螺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種間競爭關系D.若除去海星一年后,藤壺很可能成為優勢種[大題沖關練]——綜合創新·求突破14.[經典高考]某一池塘中有三個優勢種群,分別是鳙魚、浮游動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魚以浮游動物A為食,浮游動物A以浮游植物B為食。回答下列問題:(1)為提高池塘鳙魚的產量,實行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撈小型野雜魚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干脆提高__________的種群數量。捕撈野雜魚的作用是降低其與鳙魚對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間等資源的競爭。(2)若大量捕撈使池塘中的鳙魚數量削減,則短時間內會導致__________的種群數量快速下降。(3)若池塘施肥過量,一段時間后,池塘內上述三個優勢種群消逝了兩個,它們是__________,消逝的主要緣由是缺少__________。再經過一段時間后,僅存的一個優勢種群也基本消逝,而另一類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體變黑發臭,該類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___。15.[2024·江蘇常熟高三階段性抽測]探討人員設計出如圖1所示的組合型生態浮床,并開展對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池塘水凈化的試驗,探討中設置了四組試驗:組合型生態浮床植物比照組(僅等量美人蕉)、基質比照組(僅等量球形塑料填料)和空白比照組,圖2是本試驗測得的水體總磷量變更。請回答:(1)試驗起先前,浮床所用的球形塑料填料先要進行滅菌處理,再置于待治理的池塘水中,在相宜條件下培育14d(每兩天換水一次),直到填料表面形成微生物菌膜。選用池塘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數屬于生態系統的________(成分)。(2)生態浮床上美人蕉旺盛生長的根系有較強的泌氧實力,能為填料表面微生物供應相宜微環境,微生物分解后的無機鹽能為植物供應養分。美人蕉與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間存在________關系。美人蕉既能凈化水體又有欣賞價值,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價值。(3)圖2試驗結果說明組合型生態浮床對總磷量去除率較高,主要緣由是通過美人蕉和微生物汲取磷并同化為自身的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態系統中這些磷元素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浮床種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對水體磷去除具有________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體生態修復效率。(4)在將組合型生態浮床投入池塘進行污水治理過程中,經常會再向池塘中投入確定量的濾食性魚類(如鰱魚)和濾食性底棲生物(如河蚌)等,一方面可以完善池塘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提高生態系統反抗力穩定性,另一方面通過定期捕獲這些生物,降低生態系統總N、P含量。課后定時檢測案351.解析:食草動物都處于其次養分級,多數動物屬于消費者,但少數動物(如蚯蚓)能夠分解腐敗的有機質,屬于分解者,A錯誤;大部分細菌屬于分解者,屬于異養型生物,但少數細菌(如化能合成細菌)能進行自養,屬于生產者,B錯誤;多數生物只屬于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生物成分,但有些生物(如捕蠅草、豬籠草等)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C錯誤;生產者屬于自養型生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機物,是生態系統的基石,D正確。答案:D2.解析:題圖中①代表生態系統的結構,②代表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③代表生態系統的養分結構(食物鏈、食物網),④代表生產者;生態系統的養分結構越困難,其反抗力穩定性越強;某些自養微生物(如硝化細菌)也可作為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淌、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該圖漏掉了信息傳遞。答案:A3.解析:本食物網中最長的食物鏈是植物→食草昆蟲→食蟲昆蟲→蛙→蛇→鷹,共含六個養分級、五級消費者,A正確;蛇捕食鼠時屬于第三養分級,但在捕食食蟲鳥時可以屬于第四和第五養分級,捕食蛙時屬于第五養分級,B正確;蛇與食蟲鳥沒有相同的食物,兩者只存在捕食關系,C錯誤;由于污染物一般具有化學性質穩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而不易排出等特點,所以生物的富集作用會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D正確。答案:C4.解析: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的總稱,在神農架國家級自然愛護區內,既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也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非生物環境,所以屬于生態系統;種群是確定區域內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而蛇、猴、鹿均有許多種,所以猴、蛇、鹿均不止一個種群;生物群落是確定區域內全部生物的總稱,不能單指動物或植物,故不能說全部動物構成一個群落;蜣螂以動物糞便為食,腐生菌指從已死的動、植物或其他有機物中吸取養料,以維持自身的正常生活,許多細菌和真菌屬于此類,因此,蜣螂、腐生菌屬于分解者。答案:A5.解析:南極溫度較低,分解者數量很少,有機物分解速率慢。答案:B6.解析:太陽光屬于生態系統的非生物成分,A錯誤;硝化細菌是自養型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B正確;病毒屬于消費者,C錯誤;蚯蚓屬于分解者,D錯誤。答案:B7.解析:從圖中只能推斷出a與b、b與c為捕食關系(a捕食b,b捕食c),但a不確定是生產者。答案:C8.解析:由表格可知該草原存在三條食物鏈,即草→昆蟲→鳥→鷹、草→鼠→狐貍、草→鼠→鷹,A正確;次級消費者有鳥、鷹、狐貍,B正確;鷹占有第三、第四兩個養分級,C正確;人類大量捕殺鼠會使狐貍和鷹的數量都削減,D錯誤。答案:ABC9.解析:結合圖示,依據生物體內所含有機物總量可知,圖中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丙→丁→甲→乙,故若甲的種群數量增加,則乙數量增加、丁的數量削減、丙的數量增加,選D。答案:D10.解析:依據題意可知該甲蟲營腐生生活,是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與植物之間不是捕食關系,不屬于消費者,A、B錯誤;位于能量金字塔底部的是生產者,D錯誤。答案:C11.解析:若浮游植物劇增,則以之為食物的a和b也會大量增長,但是一段時間后,數量過多的浮游植物會由于爭奪生存資源,如陽光、無機鹽等,導致種內斗爭加劇,另外浮游植物會消耗水面大量氧氣導致水生動物缺氧,并且浮游植物會釋放大量毒素,結果可能導致a、b、c、d和e的數量大量削減,A錯誤、D正確;c與d沒有共同的食物,不存在競爭食物的關系,B錯誤;b仍舊以浮游植物為食物,為其次養分級,C錯誤。答案:D12.解析:同一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可以占有不同的養分級,A錯誤;動物并不都屬于消費者,少數動物屬于分解者,如蜣螂、禿鷲等,B錯誤;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C正確;細菌不都屬于分解者,如硝化細菌是生產者,D錯誤。答案:C13.解析:由圖可知,海星獲得的能量64%來自于藤壺,A正確;在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海藻和浮游植物,且主要生產者是浮游植物,B錯誤;海星捕食荔枝螺,二者又有共同的食物藤壺,故海星和荔枝螺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種間競爭關系,C正確;若除去海星,藤壺可大量繁殖而成為優勢種,D正確。答案:ACD14.解析:(1)為了提高池塘鳙魚的產量,可以通過削減其競爭者和捕食者的數量或增加其食物來源兩種手段來實現。鳙魚和競爭者主要競爭食物和氧氣等資源。(2)依據食物鏈和種間關系分析,鳙魚數量削減,會使浮游動物的數量增加,進而導致浮游植物的數量削減。(3)施肥過多,會導致池塘內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池塘中溶氧量降低,三個優勢種群中,因為缺氧最先死亡的是鳙魚和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可分解動植物的遺體,所以屬于分解者。答案:(1)浮游植物B食物氧氣(或溶解氧)(2)浮游植物B(3)浮游動物A和鳙魚氧氣(或溶解氧)分解者15.解析:(1)池塘水可以供應適合在待治理污水中生長的微生物,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數是異養型,屬于生態系統的分解者。(2)美人蕉旺盛生長的根系有較強的泌氧實力,能為微生物供應氧氣,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可以為美人蕉供應無機鹽,故美人蕉與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間存在互利共生關系。美人蕉能凈化水體改善環境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其欣賞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3)核酸、磷脂等生物大分子含有磷元素,美人蕉和微生物汲取磷并同化為自身的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碼3c涂料行業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前景調研報告
- 傳熱學考試模擬題(附答案)
- 臨床診斷學考試模擬題含答案
- 2025年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聚丙烯腈纖維單體合成考核試卷
- 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與防范考核試卷
- 橡膠材料性質與應用考核試卷
- 石墨在新能源儲存系統材料的選擇考核試卷
- 海洋石油鉆探的深海鉆探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搬運設備負載能力分析考核試卷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氣管切開非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團體標準課件
- 《空氣動力學與飛行原理》空氣動力學-課件
- 營業執照地址變更申請書
- 生物制藥無菌技術進展-深度研究
- 大米生產與食品安全
- 2025年中國氫氣傳感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依西美坦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某院護理人員對常用中醫護理技術知信行現狀研究【復制】
- 專題18-地質地貌形成過程(原卷版)
- 綜合管理部門車輛安全生產職責模版(2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