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初中語文教案人教版通用15篇初中語文教案人教版康華0由分享時間:2024-01-0216:25:42教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支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教案人教版,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初中語文教案人教版(篇1)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理解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標:文言文的誦讀;運用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學習古代人民戰勝艱難險阻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學難點:
培養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__
五、教學方法:
討論法;問答法;講解法
六、教學設計與內容
第一課時
一、課程導入(3分鐘)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呢(生:聽過。)那我請位同學為我們復述一下這個故事。(生:這個故事講得是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他小時候不喜歡讀書。有一天,乘老師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的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杵。李白就覺得很納悶,就上前問她:“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呢。”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細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后,再聯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慚愧,于是變轉身回到書屋努力學習。從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記住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圖強,用功學習。)講得非常好。那你們知道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沒錯,這則故事告訴的正是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我想大家應該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這則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認真體會一下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
二、文學常識(2分鐘)
從文中注解①我們看到這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這種體裁的特點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種比喻性的虛構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意味。
三、字詞(4分鐘)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讀一篇課文結合文章注釋將不懂得讀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沒有,就先劃出來,等一下我們一起解決。
大家都讀完了嗎(生:讀完了。)那你們有哪些不會讀的字詞呢(生:)(在這篇課文中以下字詞的讀音應提醒學生注意):
萬仞(rèn)懲(chěng)塞(sè)迂(yū)荷(hè)擔者箕畚(jīběn)
窮匱(kuì)亡(wú)以應厝(cuò)孀(shuāng)妻齔(chèn)叟(sǒu)
(結合注釋解釋:塞:多音字,阻塞。荷:多音字,扛。亡:通假字,通“無”。)
四、朗讀課文(2分鐘)
接下來大家一起朗讀一下這篇課文,看看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故事
五、疏通文意(8分鐘)
大家讀得非常好,大家讀完了這篇文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疏通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家結合文章注釋看下文中有哪些字詞句是大家有疑問的,現在大家跟同桌互相討論,試著翻譯一下整篇課文。
大家都看完了嗎有沒有哪些字詞句在你們討論中沒能得到共識或不能讓你給理解的呢(可能會有疑問,根據學生提出一一解答。)
因為這篇文章的字詞比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說了,就請4位同學為我們翻譯一下這篇課文吧。(本文為自讀課文,全文大意由學生自己疏通,教師只從旁指點即可。)
一、認識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世風。
二、體會運用對比和夸張進行諷刺的方法。
三、體會通過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點】
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如果說《孔乙己》是一個充滿笑聲的悲劇,控訴了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個社會的世態炎涼。那么今天,當我們認識又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原來也是個下層知識分子,年近半百終于考中了舉人,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學習從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節選的課文《范進中舉》。
(二)檢查預習。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速讀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
請同學繪聲繪色地復述范進中舉后發瘋的丑態。
(四)討論:
1、范進為什么會發瘋?
2、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出根據。
主要是兩點:
①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于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
②虛偽。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
3、孔乙己淪為乞丐,可范進中舉了“老爺”,兩個人的命運相反,為什么說《范進中舉》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毒害?
兩個人思想本質是一樣的。在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憑科舉道路而改變社會地位的只是極少數,若范進考不中,命運也將是凄慘的。所以寫范進中舉后而發瘋正是從另一個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4、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第二課時:
(一)討論:
1、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對待他的態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戶的語言、行動說明)
2、胡屠戶是怎樣一個人?
3、張鄉紳為什么對范進又送銀子又送房?
4、胡屠戶和張鄉紳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對胡屠戶著墨過多?是否可以不寫張鄉紳?
作品通過這兩個人物對待范進的態度從側面揭示出,范進這類知識分子之所以如癡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為被巴結、奉承、攀附的權貴,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腐朽的靈魂。這兩個人的語言和行動更反映了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風氣,使作品的鋒芒不僅指向科舉制度,也指向整個社會,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二)學習、討論作品寫作特點
1、你認為這篇課文中哪兒的描寫特別精彩?(啟發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2、文中多處引人發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
①指導學生討論練習五,體會夸張的諷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戶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連忙向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這段文字中是怎樣運用夸張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還有何處是夸張?
3、本文的諷刺與《孔乙己》一文的諷刺有什么不同?
4、本文還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主要體現在哪兒?
兩點:
①范進中舉前后的社會地位;
②胡屠戶對待范進前后的態度。
5、對比的方法對于表現本文的主題有什么作用?
范進先后貴,胡屠戶前倨后恭,這種對比深刻而鮮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
初中語文教案人教版(篇14)一、考點闡釋
“背誦常見的名句名篇”是指對中國古代優秀詩文作品及其重要語句進行考查。意在引導考生重視誦讀,培養語感,強調語文學習中的積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質。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諦,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現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藝術性,語言簡煉,涵義深刻。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而且常讀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A。
二、熱點透視
名言名句“名”的界定的三條基本原則:
1.朝代:側重于先秦和唐宋
2.文體:側重于詩歌和散文
3.內容:側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審美性。
(1)思想性:能體現高遠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如: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為人處世事的方法等。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審美性:描繪景物凝練傳神,意境深邃。如: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教師在組織復習時,可根據以上三條原則,精編一套“名言名句匯編”,下發給每一個同學,突出復習重點。在編寫時還要注意四點:數量適中(一般在1000條左右)、校對無誤、出處清楚、編排有序。
三、攻關對策
(1)強化兩條措施,提高識記效果。
對精選出來的名句名篇,學生必須熟記。為了提高識記效果,可采取如下的兩條措施:①分塊切割,化整為零。
先將精選出來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體順序切割成大的條塊。然后規定每天掌握3~5條。這樣既保證了識記的計劃性,也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達到了化整為零的目的。
②定期檢查,強化落實。
自查:老師在印發“名言名句匯編”的同時,可配發一套同步的填空練習,讓學生每天自記、自測、自查。
抽查:課前一分鐘,老師可隨機抽三四名同學對句或板演,每天督查。
考查:每次階段性考試,都要設計4-5個名言名句填空題進行考查,并對測試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集中糾錯和個別指點。
(2)實五個環節,確保書寫準確。
(1)領悟含義。對每一條名言名句,都要領悟其大致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老師尤應適當點撥。
(2)圈點強記。對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
(3)邊誦邊寫。學生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在草稿紙上寫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關鍵字;老師在檢查時,不僅要抽人背誦,而且還要抽人板演或默寫,以防止“口是手非”。
(4)規范書寫。學生在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繁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5)看清要求。中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選三句”,考生在答題時可以全答,而且閱卷時也以答對的句數計分。有的填空要求改為“只選三句”,考生只能選答三句,否則,閱卷時以前三句中答對的句數計分。所以考生答題時一定首先看清填寫要求。
四、對應訓練
1、《雙基優化訓練》P7-12。
2、《福建省中考總復習指導》P11-16。
3、本校印發的相應提綱。
初中語文教案人教版(篇15)學習目標:
1、順暢翻譯全文,并能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
2、領悟故事情節所包含的積極意義: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
3、引導學生學習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第一則《期行》)
一、自主學習:
1、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譯重點詞、句。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過:超過。顧:回頭看。委:丟下、拋棄。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注意省略的成分)
二、合作交流
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譯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友人末到,陳大丘就獨自走了。你是陳大丘,你會怎么做?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這個“時年七歲”的孩子?
〈4〉“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為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為什么?
〈5〉假如第二天陳大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么?
第二則《乘船》)
一、自主學習: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
俱:一起。幸:(古義:幸而、恰巧)、(今義:幸福)。尚:還。
輒:當即。可:肯、同意。舍:拋棄。守:難道。
所以:……的原因。邪:相當于“嗎”,表疑問。遂:于是,就。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罷了。
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釋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樣評價他們的優劣?
3、比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
4、比較《期行》《乘船》的寫作特點:
(《期行》行文簡潔,故事情節緊湊,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尋味。)
(《乘船》行文簡潔,故事情節完整,通過對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總結:
通過本文兩個小故事的學習,我們主要學到了什么?
布置作業。
圍繞對課文中所闡明的主旨——“誠信”,聯系社會現實,結合生活實際以“誠信”為題材寫一段話。
課堂檢測:
《世說新語》兩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世說新語》是由組織編寫的。(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驟(俄而:)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
⑶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舍去(舍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詠雪》中兩個比喻哪個更好?(4分)
4、《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4分)
5、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4分)
6、《陳太丘與友期》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4分)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甜品店市場發展狀況與營銷策略研究報告
- 醫療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的案例分析
- 在線教育平臺的智慧課堂應用心得體會
- 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問題設計”運用研究
- 面向神經形態計算的憶阻器電路實現和優化方法研究
- 去杠桿背景下鋼鐵企業融資結構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MG企業為例
- 回遷安置社區物業與業主的利益沖突研究
- 企業員工培訓活動流程
- 基于CFBP算法的SAR快速成像研究
- 2025至2030中國婦科調經用藥物市場銷售規模及未來應用前景報告
- 2024年貴航貴陽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湖南省名校聯考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含答案
- 2025春粵教粵科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教學反思、教學計劃(附教材目錄P103)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求職信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金融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年天津市紅橋區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大學生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課件
- 企業品牌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國生物質能利用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
- 2024年美容師考試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試題及答案
- 學校財務人員聘任合同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