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T 438-2023 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307-T 438-2023 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307-T 438-2023 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307-T 438-2023 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307-T 438-2023 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1307張家口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1307/T438—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張家口市農業(yè)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張家口市農業(yè)科學院、中國農業(yè)大學、張家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臧華棟、葛軍勇、吳迪、楊亞東、曾昭海、賈蓉、王星宇、王霞、楊滿霞、馮小磊、高生、時玉琛。1DB1307/T438—2023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的種植要求、播前準備、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及生產檔案記錄等措施。本文件適用于張家口半干旱地區(qū)的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栽培。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2糧食作物種子第2部分:豆類GB4404.4糧食作物種子第4部分:燕麥GB16151.12農業(yè)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第12部分:谷物聯(lián)合收割機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帶狀間作一種作物與另一種作物等距離呈帶狀相間的種植方式,實現(xiàn)兩種作物間共生的一季雙收種植模式。3.2種植帶寬燕麥、紅蕓豆種植寬度之和,根據(jù)種植模式和機械操作進行調整,通常在2m~5m。4種植要求4.1種植帶寬燕麥與紅蕓豆帶狀間作,帶幅為4m,每條帶燕麥、紅蕓豆各占50%,機播以播種機單程幅寬為帶幅寬度。4.2種植方式采用燕麥與紅蕓豆間作種植方式,間作條帶每兩年一個輪作周期,第一年種植紅蕓豆的地塊第二年種植燕麥,第一年種植燕麥的地塊第二年種植紅蕓豆。2DB1307/T438—20235播前準備5.1整地秋收后整地,用旋耕機旋耕整平,旋耕深度15cm~20cm。5.2品種選擇根據(jù)種植區(qū)域選擇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且經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備案)的品種,如燕麥壩莜14號和紅蕓豆品種英國紅,種子質量燕麥應符合GB4404.4的規(guī)定、蕓豆參照GB4404.2中綠豆執(zhí)行。5.3種子處理燕麥播種前3d~5d,在干燥向陽處把種子攤開曬種2d~3d,曬種后用2%戊唑醇拌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按藥種比1:500拌種可防治黑穗病和銹病。紅蕓豆去雜粒、去碎粒,篩選出飽滿、本色、光澤度好的籽粒。播種前宜用專用種衣劑或固氮解磷類菌肥拌種。6播種6.1播種期燕麥與紅蕓豆在5月上中旬同期播種。6.2播種方式、深度、種肥燕麥采用種肥分層機播種,播種深度3cm~5cm,播后鎮(zhèn)壓。燕麥畝用種肥純N6kg~8kg,P2O54kg~6kg,K2O2kg~5kg。紅蕓豆施肥量分別為N4kg、P2O51kg和K2O2kg,種肥一次施于種下4cm~5cm處,切忌種、肥同位。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6.3播種量按照確定的種植模式,采用一體或分開播種機直播。燕麥畝播種量8kg~10kg,保苗25~30萬株;紅蕓豆畝播種量4kg~6kg。6.4種植行距燕麥種植行距為20cm~25cm,紅蕓豆種植行距為40cm~50cm,株距20cm。4m寬的帶幅共種植8行燕麥5行紅蕓豆(燕麥行距25cm,紅蕓豆行距40cm),燕麥行和紅蕓豆行間距為32.5cm,機播以播種機行距為依據(jù)。7田間管理7.1化學除草封閉除草效果欠佳地塊,苗后采用燕麥、紅蕓豆專用除草劑定向隔離除草。燕麥3~4葉期,畝用80mL~100mL40%二甲·溴苯腈乳油兌水30L定向噴霧。紅蕓豆可在苗高8cm以上時,人工除草或機械除草。7.2追肥紅蕓豆開花結莢期應趁雨追施磷鉀肥,不宜施用高氮肥;燕麥拔節(jié)期每畝追施尿素4kg~6kg。DB1307/T438—20237.3病蟲害防治燕麥蚜蟲防治,當麥蚜達到500頭/百莖時,用5%吡蟲啉乳油2000~3000倍液,兌水均勻噴霧。燕麥黑穗病、紅葉病、稈銹病等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500倍液噴霧防病。8收獲8.1收獲時期燕麥機械收獲期為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紅蕓豆植株上的莢皮變黃發(fā)軟后開始采收。8.2收獲方式按燕麥、紅蕓豆實際種植寬幅,合理選用不同收獲機,一前一后依次同期收獲。或根據(jù)成熟度分期收獲。收獲機械安全標準應符合GB16151.12的規(guī)定。8.3晾曬與貯藏燕麥收獲后應及時脫粒晾曬,至籽粒含水量低于13%時入倉;紅蕓豆采收后要及時晾曬、脫粒,脫粒后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