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升學考試語文總復習易錯點11 文言文斷句(5大陷阱:不明句意+不顧語法+不抓標志+不顧句式+不察修辭)-備戰2024年中考語文考試易錯題(原卷版)_第1頁
2024年初中升學考試語文總復習易錯點11 文言文斷句(5大陷阱:不明句意+不顧語法+不抓標志+不顧句式+不察修辭)-備戰2024年中考語文考試易錯題(原卷版)_第2頁
2024年初中升學考試語文總復習易錯點11 文言文斷句(5大陷阱:不明句意+不顧語法+不抓標志+不顧句式+不察修辭)-備戰2024年中考語文考試易錯題(原卷版)_第3頁
2024年初中升學考試語文總復習易錯點11 文言文斷句(5大陷阱:不明句意+不顧語法+不抓標志+不顧句式+不察修辭)-備戰2024年中考語文考試易錯題(原卷版)_第4頁
2024年初中升學考試語文總復習易錯點11 文言文斷句(5大陷阱:不明句意+不顧語法+不抓標志+不顧句式+不察修辭)-備戰2024年中考語文考試易錯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11文言文斷句目錄01易錯陷阱(4大陷阱)02舉一反三【易錯點提醒一】不明句意【易錯點提醒二】不顧語法【易錯點提醒三】不抓標志【易錯點提醒四】不顧句式【易錯點提醒五】不察修辭03易錯題通關(真題+模擬)易錯陷阱1:不明句意【分析】文言文斷句,不明句意最容易斷錯。不明句意,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是脫離前后語境,二是關鍵實詞、虛詞含義不清,三是人物事件的前后因果關系沒有理順。【避坑技巧】1、找名(代)詞,和現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1.斷句時可以先找出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等。2.也可以先找出代詞,如吾、予、余、爾、汝、公、卿、君、若、其、彼、此等。需要注意的是:①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就只提名不提姓了。②這些名詞和代詞作主語,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斷開;如果作賓語,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要斷開。2、找虛詞,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應該斷句的地方。①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②句末語氣詞:也、矣、焉、耳、哉、而已(陳述句末尾)與(歟)、耶(邪)、乎(疑問句末尾),哉、夫、兮(感嘆句末尾),上述這些句末語氣詞后可斷句。易錯陷阱2:不顧語法【分析】依靠語法斷句,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代雖沒有現代漢語語法規則,但名詞代詞作主語、動詞形容詞作謂語、介詞短語作狀語等,這些規則是一致的。借助語法知識,能提高斷句的準確性。【避坑技巧】1、分析謂語與它前后詞語之間的關系:謂語前是主語,謂語后是賓語;主、賓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由動詞或形容詞充當。2、理清句子的表述結構。有些句子,表述時常常有一些明顯的形式結構,如總分、分總等,由此切入,可以有效斷句。易錯陷阱3:不抓標志【分析】古人文章的停頓,常常依靠文言虛詞或對話的曰、云等標志性詞語,有些考生沒有“抓標志”的意識,出現錯誤;當然,也不能唯標志是從,不顧文意。【避坑技巧】找對話,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問”“言”等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語省略。2、找虛詞。(見易錯陷阱1)易錯陷阱4:不看句式【分析】文言文斷句時,要關注句式特點,不要把句子斷破。句中的固定結構以及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等都可以作為斷句的切入點。【避坑技巧】找句式,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為....…所...….”是典型的被動句式。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何….….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等。易錯陷阱5:不察修辭【分析】文言文中經常運用對偶、排比、頂真、反復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不可忽視,有時可以作為斷句的標志。【避坑技巧】找修辭,頂真、排比、對偶、反復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方法。這一特點,又為斷句提供了方便。例: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對偶)【易錯點提醒一】不明句意【例1】(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班級開展“走近詩人劉禹錫”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劉禹錫,字夢得。貞元九年擢①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入為監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詩。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議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所言必從。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未至,貶朗州司馬。地居西南夷,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還,宰相復欲置之郎署。而禹錫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語涉譏刺,執政不悅,被貶為播州刺史,后易連州。去京師又十余年,連次數郡,又徙夔州刺史。禹錫晚年與少傅白居易友善,詩筆文章,時無在其右者。常唱和往來,夢得嘗為《西塞山懷古》等詩,江南文士稱為佳作,雖名位不達,公卿大僚多與之交,會昌二年七月卒,贈戶部尚書。(選自《新唐書》《舊唐書》,有刪改)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答案】1.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該句意為:地方偏僻民風粗陋,滿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區的風俗,沒有可以交談的人。句中“土風僻陋”寫的是當地的狀況,“舉目殊俗”與“無可與言者”是劉禹錫的感受。據此可斷句為: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易錯點提醒二】不顧語法【例2】(2023·江蘇宿遷·中考真題)錢塘湖石記錢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條,具列如下:錢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筧②。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余頃;每一復時③,可溉五十余頃。先須別選軍吏二人,與本所由④田戶,據頃畝,定日時,量尺寸,節限而放之。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州陳狀,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縣帖鄉,鄉差所由,動經旬日,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自錢塘至鹽官界,應溉夾官河⑥田,須放湖入河,從河入田。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數尺,水亦隨加,即不啻足矣。脫或水不足,即更決臨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予在郡三年,仍①歲逢早,湖之利害,盡究其由。恐來者要知,故書于石。長慶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選自《白氏長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刪節)【注】①石函:石函橋、石函閘。②筧:筧決湖。③復時:一晝夜,即二十四小時。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書面說明。⑥官河:文中指運河。⑦仍:連續。請用“/”為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三處)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答案】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解答時,應根據句子意思來劃分句子節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本句的意思是:按照鹽鐵轉運使的老規矩,又必須首先量好河水的深淺,等農田灌溉完后,使運河水位還原。故斷句為: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易錯點提醒三】不抓標志【例3】(2023·江蘇南通·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獨游狼山記[宋]劉弇①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蛻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闔廬曩軍其傍者曰軍山,有以形銳且中罅者,曰劍脊,曰馬鞍。至臨以廟宇,則號寶塔山,有好事者,謂狼嘗擾而居也。元豐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則求觀所謂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閣曰棲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③豁,可蔭以休。方是時,朝日初上,瞳昽④如躍金。排天決云,吞嚼淮吳。稻畦葭澤,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轉瞬之頃。于是忽疑從樊籠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劍脊、馬鞍二山,游者罕至。軍山宜山茶花,號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嫗有自龍舒來者,年七十余,獨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有僧語余曰:“今之山跗⑥,雖皆平陸,然前五十載,海也。其深蓋碇⑦絲千尋莫能測。”余聞而異焉。然五山當潮波撼一方,臨高而覺宇宙之博大,指陸而駭溟海之變化。故攬其勝,作《獨游狼山記》。(選自《名山勝概記》,有刪改)[注釋]①劉弇:宋代元豐年間進士。1081年途經狼山,寫下我國歷史上第一篇記狼五山之勝的游記。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軍山、劍脊山、馬鞍山和寶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陽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腳。⑦碇(dìng):船停泊時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或云秦始皇履是山【答案】或云/秦始皇/履是山【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朗讀停頓。作答時,應在把握語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劃分,句意為:有人說秦始皇走到這座山上。“或云”是主謂成分,“秦始皇履是山”為賓語,“秦始皇”為其中的主語,故斷為:或云/秦始皇/履是山。【易錯點提醒四】不看句式【例4】(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優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湊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樟①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②為,發甲卒為穿壙③,老弱負土,齊趙陪位于前,韓魏翼衛其后,廟食太牢④,奉以萬戶之邑。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為之奈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為槨,銅歷⑤為棺,赍⑥以姜棗,薦以木蘭,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腸。”于是王乃使以馬屬⑦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節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改動)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標一處)馬者王之所愛也【答案】馬者/王之所愛也【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馬是大王所喜愛的。“馬者王之所愛也”是一個判斷句式,故“馬者”與“王之所愛也”要斷開,正確的斷句為:馬者/王之所愛也。【易錯點提醒五】不察修辭【例5】(2023·新疆·中考真題)烏魯木齊泉甘土沃,雖花草亦皆繁盛。江西蠟五色畢備,朵若巨杯,瓣葳蕤如洋菊。虞美人花大如芍藥。大學士溫公以倉場侍郎出鎮時,階前虞美人一叢,忽變異色,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似金星隱耀,雖畫設色不能及。(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1.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B.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C.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D.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答案】B【解析】考查文言文斷句。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也考慮修辭來輔助。語句“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的意思是:花瓣深紅如丹砂一樣,花心則是濃綠得像是鸚鵡的綠色,映著太陽鮮亮有光澤。根據句意,判斷為對偶。正確的句讀是: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故選B。A組中考真題(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題)氣象萬千◆黃圖珌【甲】云霞霧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氣也。氣結成云,云散為□;氣凝成霧,霧滯為□。春氣溫煦,云如絮而霞如綺,自必晴明;霧若煙而露若膏,定然陰雨。夏氣炎烈,云有奇峰,霞饒文錦,霧蒸溽暑①,露拂南風。秋氣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霧含風而露生涼。冬氣寒肅,云輕霞薄,風日并美,霧凝露結,霜雪交榮。故謂云霞霧露之明晦相應______春夏秋冬之令節。【乙】夫風者,天地之呼吸氣也,無聲無形。興波濤而得形,依林木以為聲。雨者,天地之熏蒸氣也。夏天當熱,涼則不晴;冬天應寒,暖則必雨。霜者,天地之清涼氣也;雪者,天地之嚴肅氣也。露凝而為□,雨結而成□。霜降于秋杪②,能驅煩暑而豁新涼;雪驟于臘中,可殺諸毒而獲豐兆。【注釋】①溽(rù)暑:潮濕悶熱之氣。②杪(miǎo):末尾。1.請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并()

晦()

雨()

驟()2.請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秋氣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霧含風而露生涼3.請將恰當的選項填在【甲】文中畫橫線處(

)A.之 B.乎 C.而 D.也4.請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興波濤而得形,依林木以為聲。5.請結合語境,在文中選擇恰當的單音節詞填入方框內。6.你的朋友想在節日出門拍攝風光明媚的照片。請從文中摘取相關詞句,為他的出行整理天氣觀測指南。時間氣象氣溫清明A溫煦元旦云輕霞薄B7.積累鏈接:請默寫許渾《咸陽城東樓》的第二聯。(2023·浙江金華·中考真題)[甲]答黃魯直①蘇軾軾頓首再拜魯直教授長官足下。軾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②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軾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③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為?”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④莫能用也。其后過李公擇于濟南,則見足下之詩文愈多,而得其為人益詳,意其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自棄,與世闊疏⑤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⑥書詞累幅,執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懷,殆不可勝。然自入夏以來,家人輩更臥病,忽忽至今,裁答甚緩,想未深訝也。《古風》二首,托物引類,真得古詩人之風,而軾非其人也。聊復次韻,以為一笑。秋暑,不審⑦起居何如?未由會見,萬萬以時自重。(選自《蘇軾文集》)【注釋】①元豐元年初,北京國子監教授黃魯直致信被貶徐州的蘇軾,并附《古風》二首。蘇軾次韻奉和,并回了這封信。黃魯直,即黃庭堅。②〔孫莘老〕蘇軾的朋友。下文的李公擇,也是。③〔即〕靠近,這里是結交的意思。④〔君子〕指當時的權貴。⑤〔闊疏〕疏遠。⑥〔辱〕謙辭,意思是使對方受屈辱了。⑦〔審〕詳知。[乙]古風二首上蘇子瞻(其一)①黃魯直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②場。桃李終不言,朝露借恩光。孤芳忌皎潔③,冰雪空自香。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④。歲月坐成晚,煙雨青已黃。得升桃李盤,以遠初見嘗。終然不可口,擲置官道旁。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選自《黃庭堅詩集注》)【注釋】①這是甲文所述《古風》二首之一。②〔桃李〕喻指當時的權貴。下文“桃李終不言”,意思是蘇軾受到當時權貴的嫉恨、排斥。③〔孤芳忌皎潔〕孤芳因皎潔而受到妒忌。④〔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梅子自古為有用之材,用以喻人,指人才應該成為國之棟梁。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聳然異之

使內外異法也B.其后過李公擇于濟南

以其境過清C.而得其為人益詳

香遠益清D.萬萬以時自重

自非亭午夜分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限斷2處)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10.甲文中說“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乙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黃魯直“輕外物而自重”?11.請根據甲、乙兩文完成下表。選文角度內容情感甲以“足下”稱魯直乙以物喻人以“江梅”喻蘇軾12.蘇軾在甲文中說“喜愧之懷,殆不可勝”,請說說他“喜愧”的原因。13.請從A、B兩項中任選一項,根據拼音寫出一個能用來評價蘇軾的字,并結合甲、乙兩文或蘇軾的其它詩文加以解說。A.zhēn()

B.chún()14.蘇軾在《自評文》中講到他的文章“行于所當行”,其實做事也是如此,要行在“當行”。下列名著中人物的“獲取”行為是否“當行”?請任選一項,做出你的分析。A.孫悟空從龍宮取走如意金箍棒(《西游記》)B.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駱駝祥子》)(2023·四川宜賓·中考真題)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游岳陽樓記》節選【明】袁中道洞庭為沅湘等九水之委,當其涸時,如匹練耳;及春夏間,九水發而后有湖……而岳陽樓峙于江湖交會之間,朝朝暮暮,以窮其吞吐之變態,此其所以奇也。樓之前,為君山,如一雀尾壚,排當水面,林木可數。蓋從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為奇。此樓得水稍訕,前見北岸,政須君山妖蒨,以文其陋。況江湖于此會,而無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復何致。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暮,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洶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注]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慶帥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落之,子京曰:“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憂后樂”之語,蓋亦有為而發。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邊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國議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誠不能無慨于心。第以束發登朝,入為名諫議,出為名將帥,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為知己,不久報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為毛錐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備國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鬢已皤,壯心日灰。近來又遭知己骨肉之變,寒雁一影,飄零天末,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愀,音qiǎo15.下列關于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繩頭細字/著鵝溪練上。B.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C.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D.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16.下列關于加點文言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湖水汩汩有聲

汩汩:水流聲B.震撼城郭

郭:外城C.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

快:快速D.第以束發登朝

束發:年輕時17.把文中兩個畫橫線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白話文。(1)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2)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B組最新模擬題(2024·吉林松原·一模)閱讀下文,回答問題。閻沒叔寬①諫受賄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于魏獻之,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于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于庭,曰:“閻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嘆。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間而三嘆,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嘆。主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嘆。”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注釋】①閻沒叔寬:閻沒,閻明。叔寬,叔褒。兩人都是晉國大夫。②饜(yàn):吃飽,滿足。1.“梗陽人有獄”中“獄”的意思是:。2.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3.請簡要分析閻沒、叔寬二人的勸諫藝術。4.(2024·山東濟南·一模)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徐禎卿,字昌谷,吳縣人。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自為諸生,已工詩歌。與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①、楊循吉②,由是知名。舉弘治十八年進士。孝宗遣中使問禎卿與華亭陸深名,深逐得館選③,而禎卿以貌寢不與。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其為讀,喜白居易、劉禹錫。既登第,與李夢陽、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趨漢、魏、盛唐,然故習猶在,夢陽譏其守而未化。禎卿體癯④神清,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節選自《明史》)【注釋】①沈周: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②楊循言:與下文中的李夢陽、何景明、陸深同為明代文學家。③館選:被選任館職,即入職翰林院。④癯(qú):瘦。(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畫兩處)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與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楊循吉,由是知名。徐禎卿“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結合選文內容說說他是如何達到這一成就的。(2023·浙江衢州·模擬預測)三人一行要通過對資料的查閱,完成老師布置的“探究西湖孤山”的任務。“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三人收集了有關孤山的古詩文資料,請你閱讀這些資料,跟著他們到孤山一探究竟吧!(甲)山園小梅[北宋]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①,不須檀板②共金尊。(乙)《水經注》曰: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山不連陵曰孤。梅花嶼介于兩湖之間,四面巖巒,一無所麗,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③焉沖照,亭觀繡峙,兩湖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