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統編二上語文19古詩二首之敕勒歌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統編二上語文19古詩二首之敕勒歌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統編二上語文19古詩二首之敕勒歌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統編二上語文19古詩二首之敕勒歌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統編二上語文19古詩二首之敕勒歌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統編二上語文19古詩二首之敕勒歌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敕勒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詩歌開頭交代敕勒川位于陰山下,接著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帳,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最后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其語言明白如話,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抒發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本單元除了《敕勒歌》之外,還編排了《夜宿山市》《霧在哪里》《雪孩子》3篇詩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想象”,教學重點是“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相比于《霧在哪里》仿照課文例句說話和《雪孩子》在想象中續編故事的創造想象,《敕勒歌》更側重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再現想象。本課的課后習題為“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讀詩句,想畫面,再用自己的話

說一說”。

【學情分析】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已經得到了初步的培養。在此之前,學生也接觸了《江南》和《畫》等古詩,在課外他們也積累了不少古詩。但《敕勒歌》這首詩描寫的是草原風光,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接觸過草原,同時詩中有個別字詞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教師要突破重難點的字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聯系生活實際和想象畫面等方式,大

致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繪的景象。

【本課教學總目標】

1.認識“似、廬、籠、蓋、蒼、茫"六個生字,會寫“陰、似、野、蒼、茫”

五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等,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遠遼闊。

1

【教學重難點】

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等,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遠遼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川"蒼蒼”等詞語的含義。

3.通過想象畫面初步理解詩意,再說說詩句描繪的景象。

怎么?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設計】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大腦運動操

師:同學們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語文。這堂課我們要學習的是第18課《古詩二首》中的《敕勒歌》。

在上課前,我們要做到書本鉛筆齊備好,坐姿端正不亂搖。專心聽講記得牢,

認真書寫錯字少。

1.小游戲:看圖猜詩句。

師:做好了學習準備,我們先來玩個小游戲吧,你能看圖猜出對應的詩句嗎

(PPT出示三幅圖,讓學生看圖猜詩句。然后出示三句詩,分別是: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天。)

師:瞧,在第一幅圖中,層層疊疊的碧綠的蓮葉映襯著鮮艷美麗的蓮花,這

讓我們不禁想起了《江南》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這句詩來;中間這幅

2

圖中,太陽依傍山巒漸漸落下,遼闊的河面向著大海滔滔東流,這正是王之渙在

《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所描繪的景象;最后一幅圖中,有

個人凝望著眼前的瀑布,這個人就是李白,他望著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

寫下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

師:這些詩句我們都學過,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積累了這么多有關景物

描寫的詩句。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描寫草原的古詩,它就是《敕勒歌》。

【設計意圖:通過小游戲看圖猜詩句這個大腦運動操,既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又可以復習學過描寫景物的古詩,并順勢引入《敕勒

歌》的學習。】

版塊二目標導學

學習目標:

師:關于這首詩我們有以下學習目標。

(PPT出示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2.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川”“蒼蒼"等詞語的含義;3.通過想象畫面初步理解詩意,再

說說詩句描繪的景象。)

板塊三知識點講解

一、讀準課題,認識“敕勒”

師:知道了本堂課的學習內容,我們先齊讀課題——《敕勒歌》。也許有

同學會問:“老師,敕勒是什么呀"其實“敕勒”是我國古代北方生活在草

原上的游牧民族,《敕勒歌》是敕勒族的一首民歌,也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之一。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一)自由朗讀,讀通詩句

師:讀完課題,知道了“敕勒"是什么,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讀這

首詩,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二)認讀生字詞

師:同學們,這些生字詞你們讀準了嗎“似”“蒼"是平舌音,“籠”“蒼"

“茫”是后鼻音,請跟著老師讀準。

(PPT出示:“似、穹廬、籠蓋、蒼蒼、茫茫"。)

3

師:在這里老師還要特別提醒“見”這個字,通過注釋我們可以知道“見"

同“現”,是“顯現"的意思,所以在這首詩里它不讀“jiàn”而讀“xiàn"。

三、教師范讀,整體感知

師:讀準了生字詞的讀音,老師也想給大家讀讀這首詩,請你邊聽邊留意老

師的朗讀節奏,并用“/”給詩句標上節奏。

師:同學們聽出來了嗎,你們畫對了嗎現在請你大聲朗讀古詩,把每句詩讀

得流利、有節奏。

讀好了,請大家看課文插圖,你能用一個詞說說這是一片怎樣的草原嗎

有的同學說:“這是一片壯麗的草原。"有的同學還會說:“這是一片遼闊的

草原。”是的啊,這片草原是那么的壯麗,那么的遼闊。

下面就請大家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首詩,看看在這壯麗遼闊的草原上出現了

哪些景物請你用筆圈畫出來。

同學們找好了嗎瞧,這是老師找到的景物,你們都找到了嗎如果找錯了,

注意要改正哦!

(PPT出示古詩,圈起“敕勒川"陰山”“穹廬"四野”“天"野”

“草"牛羊”。)

四、借助插圖,初解詩意

(一)理解詩句“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1.借助字源,理解“川”字。

(PPT出示詩句“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詩里景物,誰能猜猜“川”是什么嗎我想有的同學

會說“川"是河流。

我們看,這是“川”字的甲骨文,它看起來就像一條河流,所以“川"的確

有河流的意思。但河流流經的地方往往會有一大片平原,所以“川”也有平原的

意思,“敕勒川"指的就是“敕勒平原”。

師:那你們知道“敕勒平原"在哪里嗎?根據“敕勒川,陰山下”這句詩,

我們可以知道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PPT分別出示“川"字的甲骨文和河流流經大平原的圖片。)

2.借助圖片,理解“穹廬”。

4

師:同學們能接著猜猜“穹廬"是什么嗎我們看,這是敕勒人居住的房子,

叫做“蒙古包”,古代的時候也叫做“氈帳"。“穹廬”就是氈帳上圓圓的大屋

頂。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穹廬?是的,作者把天空比作穹廬,喻指天空就像蒙

古包的圓頂,廣闊無邊。(PPT出示蒙古包圖片。)3.扣詞語,想畫面。師:知道了“川"穹廬”的意思,那敕勒人看到了怎樣的敕勒平原和陰山?

天空和原野又是什么樣的?請你結合課本上的插圖,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

這句詩描繪的景象。你們都說好了嗎我們聽聽這位同學的分享。(播放學生錄音:我看到了在連綿起伏的陰山腳下,有一片遼闊的平原,敕勒人就生活在那里。在他們的眼里,天空好像是蒙古包的大屋頂,籠蓋著四面八方的原野。)4.體驗情感,指導朗讀。師:咦那老師有個疑問了,天空是很大很大的,蒙古包的屋頂再大,能比天

還大,蓋住四野嗎為什么敕勒人會說“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呢我們都知道,蒙古包是敕勒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一生中最親近、

最離不開的地方,把天空比作“穹廬”,籠蓋了四野,體現了敕勒人對頭頂這片

天、腳下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就像自己離不開“穹廬"一樣,離不開草原。

現在我們把這句詩讀一讀吧,注意要讀出敕勒平原的遼闊和陰山的雄偉,還

要讀出敕勒人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

(二)理解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蒼蒼"。

(PPT出示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在這句詩里,再次描寫了草原的天空,這里的天空有什么特點詩句中用

了哪一個詞來形容

沒錯,用了“蒼蒼"這個詞來形容草原的天空。同學們,你們能想一想“蒼

蒼”是怎樣的嗎

“蒼蒼"是個神奇的魔術師哦,在形容不同事物時,有不同的意思。

5

看,這是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這里“蒼蒼”的意思是灰白色的;這是片郁

郁蒼蒼的樹林,這里“蒼蒼"的意思是綠綠的。那聰明的你們能想想“天蒼蒼”

是怎樣的嗎有同學可能想到了,“天蒼蒼"就是指天空藍藍的。

2.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茫茫”。

師:知道了草原上的天空是藍藍的,那草原上的原野又是怎樣的呢詩句中用

了哪一個詞來形容

詩里用了“茫茫"這個詞來形容草原上的原野。“茫茫”也是個神奇的魔術

師,它和“蒼蒼"一樣,在形容不同事物時,有不同的意思。

看,這是一片茫茫的大海,它無邊無際,我們看不到它的盡頭;這是一片茫

茫的云海,云霧濃厚,我們什么也看不清楚。聰明的你們知道“野茫茫”是怎樣

了的嗎噢,原來“野茫茫"就是指原野無邊無際的。

3.扣詞語,想畫面。

師: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我們知道草原上的天空是藍藍的,原野是無邊無際

的,那草是什么顏色?牛、羊長得怎樣?請你繼續結合課本上的插圖,想象畫面,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描繪的景象。

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的分享。

(播放學生錄音:草原上一望無際的天空是那么的藍,草原上的原野一片碧綠,茫茫無邊。一陣風吹過來,茂盛的牧草彎下了腰,肥壯的牛羊出現在我們的

眼前。)

這位同學結合課文插圖抓住了“草”和“牛羊"等景物,想象草原上“風吹

草低見牛羊”的景象,說的真棒,老師相信同學們也說的和她一樣棒!

4.指導朗讀。

我們看,這首詩的前四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原野,寫了草原上

所有的景象,它們好像就在我們眼前,但是它們是靜止不動的,但當我們讀到“風

吹草地見牛羊"時,眼前的景象突然就豁然開朗起來,仿佛活過來一樣。

能生活在這樣藍藍的天底下,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肥壯的牛羊,敕勒

人會有什么感受他們的心中應該充滿了對家園的自豪與驕傲吧!帶著這種情感,

我們讀一讀這句詩。

6

5.觀看視頻,加深理解。

師: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草原,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領略草原的風光!

6.指導朗讀。

師:這樣的草原美景,把我們深深打動,多么壯麗的草原風光,多么美麗的

人間天堂,讓我們再讀一讀這首《敕勒歌》吧!

五、小結方法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這首詩我們就學完了,請你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

的這堂課我們通過借助插圖、想象畫面學習了《敕勒歌》這首詩。借助插圖、

想象畫面是理解古詩的好方法,我們可以找出詩中描寫的事物,結合插圖,加以

想象,再根據詩句的內容,連成畫面。

六、課堂練習

師:那老師要考考大家了,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理解了這首詩,現在請你完

成下面的練習。

通過“敕勒川,陰山下”這句詩,我們可以知道“敕勒川"位于陰山腳下,

所以第一題答案選A。

通過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穹廬”是指“氈帳的大屋頂”,第二題答案

選B。

“天蒼蒼,野茫茫”說明草原十分廣闊,第三題答案也選B。

同學們都做對了嗎都做對的同學請給自己點個贊吧。

【設計意圖:根據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想象"和本課的課后習題“讀詩句,想畫面,再用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