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省**市現代農業示范園
修建性詳細規劃
二00一年五月
目錄
第一章現狀條件分析...............................4
第二章規劃原則與總體構思.........................6
第三章總平面規劃..................................10
第四章空間組織與景光特色要求....................18
第五章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21
第六章豎向規劃....................................25
第七章種植工程規劃...............................28
第八章專業工程規劃...............................36
第九章主要技術經濟指標...........................54
第十章工程投資估算...............................55
附件:
1、(2001)政農轉字第31號“**省人民政府農用地轉用審批單”等2
份用地批文(2001年4月2日)
2、**省瓜類研究所發給項目組的傳真文件(2001年元月3日)
3、**省**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2000年10
月)(略)
第一章現狀條件分析
1J地理位置與交通運輸情況
**市位于**省中部,**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小中心選址在**市
大祥區板橋鄉李家山村,距**市區7Km,南鄰邵板公路,北鄰**高速
公路和邵水河,距**高速公路**東進出口12Km,隨著**高速公路的
建成通車,項目所在地距省會長沙只有2小時車程,交通運輸更為
方便。
1.2自然條件
**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場區現狀地形總體上屆丘崗谷
地,地勢起伏不平,場區最高海拔267m,最低.221m,相對高差20
一46mo
場區總用地面積為21.8487ha,土地利用現狀為:水田3.1788ha,
旱土10.4723ha,林地2.5948ha,荒地3.2746ha,水塘0.7027ha,
交通用地0.2511ha,宅基地0.0528hao
場址土壤為本省地帶性紅壤,上層較深厚,具有較強的酸性反
應,pH值一般在4.0~5.5左右,土壤中養分含量低,一般表土有
機質含量只有1%左右,含氮量在0.1%以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
磷不僅含量低,而且大部分為氧化鐵所固定,有效磷更少。
場區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
霜期較長,光照較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7?C,一月(最冷月)平均氣
溫4.7?C,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2℃,年降雨量在1409毫米,
年日照時數1515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97.7Kcal/cm2,年無霜期
284天。
1.3社會經濟和基礎設施條件
1.3.1**市社會經濟條件
**市轄8縣1市3區,全市總人E1720萬,其中農業人口占85%,
土地總面積2081.2kha,是**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地區。1999
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61.37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0.28億元,
其中農業產值70.62億元,農民平均人平純收入1982元。全市果
用瓜播種面積10.14kha,其中西瓜播種面積9.61千公頃,蔬菜播種
面積55.34kha,年末果園面積25.81kha,年產水果20.59萬to
1.3.2基礎設施條件
A、供水條件:流經場區北側的邵水河(距場區直線距離約500m)
為資水一級支流,全長112km里,流域總面積2068km2,徑流量大,
水量豐富,多年平均流量36.7m3/s,年徑流量11.57億m3。根據
業主提供的給水資料,當地的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打一口50nl深
的深井日產水量可達200t/d,水質符合國家有關農村生活飲用水的
質量和衛生標準要求。此外,場區南側現有一條農用灌渠通過,渠
道水流量達300t/hr,水質和水量可滿足本場區種植生產的灌溉用
水要求。
B、供電條件:場區位于**市郊,邵板公路邊,因此,供電條件
良好。場區南側邵板公路邊現有1條10KV架空線路,可作為本場區
供電電源。
c、供熱條件:本場區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熱資源
比較豐富,年~10℃,活動積溫5350.4℃,全年平均氣溫穩定通過
10℃的天數達241天。溫室需加溫的自然天數不多,且每天實際需
加溫的時間也比較短。
第二章規劃原則與總體構思
2.1規劃依據
1)與業主簽定的有關本項目的規劃設計合同;
2)業主提供的場區地形圖(1:1000);
3)本院完成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業主的確認資料:
4)業主提供的場區用地審批文件;
5)有關場區規劃的現行規程、規范和規定;
6)業主提供的其它基礎資料。
2.2規劃原則
A、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的項目建設立足于**,服務于**
乃至廣大的南方地區,利用項目區優越的農業氣候條件及其它資源
優勢,充分依托業主單位**省瓜類研究所的雄厚技術實力,以其研
究開發和引進的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為后盾,以國家實施農業產業結
構戰略性調整和種子種苗工程為契機,大膽采用新技術、新設備、
新工藝,節約能源,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
展示基地。
B、以**市城市總體規劃及農業發展規劃為原則依據,從總體布
局、豎向設計、空間組織、立面造型、園林綠化等方面,創造一個
具有現代都市風格和地方特色、中西結合、自然和人工景觀融為一
體的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綠色產業基地。
C、充分體現并發揮場址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資源特點,按良
種繁育、生產示范、新品種展示等各項功能合理分區,路網及建、
構筑物布局靈活、緊湊、規整,節省用地,提高場區土地的使用效
.、八
o
D、借鑒近年來國內現代農業園建設的成功經驗,結合場區建設
條件,合理選用組培育苗、輻射育種、化學誘變、設施栽培、節水
灌溉等各種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捉高基地的科技含量、新品種展
示和示范生產功能。
E、場區內的建筑和小品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宜小不宜大,
宜少不宜多,宜隱不宜露,建筑設計力求典雅、自然、大方,結合
引進的荷蘭玻璃溫室,配套的綜合樓、展示中心等前場主體建筑物
采用具有濃郁異國情調的歐式風格,平面布局講究靈活、適用,外
觀造型要符合整體構景要求,精巧雅致。
2.3總體構思
根據上述規劃原則,結合場區地形地貌、周邊空間環境現狀及業
主單位提出的基本要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修建性詳細
規劃的總體構思為:
A、**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是一個集現代農業科技開發、
良種繁育、生產示范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開發、生
產和示范基地,其標志性科研開發和生產示范設施為現代化自控玻
璃溫室,因此本項規劃充分圍繞這一主體建筑及其功能,利用場區
地形和自然條件,合理進行功能分區和平面布置,各功能區之間規
劃足夠的綠地及水體進行過渡和隔離,重點保證種植生產經營系統
的用地要求和衛生防護間距,并結合生產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景
觀環境。
B、根據場區地形起伏較大,丘崗間谷地視野較為封閉、景觀較
單調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園林藝術的造園手法和現代工程技術手
段,結合園藝生產排灌系統的需要,合理理水,豐富場區平面和空
間景觀,并在水體周圍進行重點綠化和美化,著力構造水色風景,
豐富園區景觀要素。
C、精心布置場區道路和園林綠化景觀,通過前場杜鵑花園。模
紋花壇、草坪、花卉及喬、灌木樹種的孤植、叢植和對植、帶植等.植
物配置及造景手法,并結合綠化,精心布置精晶果園、竹類示范園、
花卉苗木示范小區等塊狀綠地,點、線、面結合、平面綠化和垂直
綠化結合,喬、灌、草結合,營造出良好的生產生活、農業休閑景
觀環境,使之成為高標準的示范觀光農業基地。
D、通過豎向規劃,將溫室大棚等園藝設施群與其它建筑物的立
面造型和綠化植物的高矮配置相結合,并根據種植生產和造園組景
適當改造場區自然地形,使本農業基地既有大型觀光溫室等高大寬
敞的室內展示觀賞空間,同時又在空地穿插布置廣場、綠地等開放
空間,高低錯落,空間組織和景觀層次有開有合、有收有放。由自
然與人工、空間與時間、靜態與動態的相互結合、交替變換構成豐
富的場區景觀。
2.4開發項目與建設規模
**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的主要開發項目及建設規模
如表2-lo
第三章總平面規劃
3.1總平面規劃的依據和原則
3.1.總平面布置依據和原則
3.1.1總平面布置的依據
設計依據
A、《**省**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0年10月);
B、**省**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建設選址意見書;
C、**市規劃局批準的建設用地規劃紅線圖(.1:1000):
D、**省人民政府農用地轉用審批單及建設使(征)用土地審批
單;
E、業主認可的由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編制的《**省**
市現代農業及新昂種展示中心總平面規劃調整方案》(2001年4月)。
基礎資料
A、地形地貌
**省**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選址于**市大祥區板橋鄉
李家山村,占地面積218487m2,合327.714畝,其地理位置為北
緯25C58'?27C40',東經109C48'-112℃05\該地處丘陵底
崗地帶,場址南北向長約850m,東西向寬約490m,海拔高程
228.000?267.160m,最大高差39.16m,中部高,南北低。
B.場址環境現狀
場址北鄰**高速公路和邵水河,南臨邵板公路,西北距**市7Kmo
場址中部高崗地與場址東北角為林地,其他多為農田,局部有水塘;
場址周邊有農由、農產和少量林地。
C、氣象條件
**市位于**省中部,資水與邵水匯合處,境內氣候溫和,四季
分明。年平均氣溫17℃,一月平均氣溫4.7℃,七月平均氣溫28.2℃,
年降水量1409mm,年日照1515小時,無霜期284天。
3.1.2總平面布置規劃原則
A、滿足功能,合理分區
**省**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是一個集科研、生產、展
示和交易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園區,平
面布局應滿足其功能要求,充分利用園區自然、地理、環境和資源
特點,按生產、科研、產品展示的功能合理分區,合理組團,達到
合理用地,為生產發展創造條件。
B、交通組織,流程合理
**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在滿足功能要求、合理分區
的條件下,組織好園區內部、外部的交通網絡系統,使生產流程合
理,人流、物流順暢。
C、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在滿足使用功能、交通運輸的條件下,結合中心區地形、地貌、
水文、氣象等條件,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護利用土地資源,突出
園區功能與場地特點,創造出一個有利生產,科研、產品展示、方
便生活、安全舒適的園區環境。
D、經濟合理,美化環境
觀縱橫向自然展開。杜鵑花園廣場以綜合樓、溫室和展示中心為背
景,以水體和模紋花壇作依托,使頗具現代特征的綜合樓、溫室和
展示中心置于綠色花草之中,園區主干道從中穿過,南連邵板公路,
北達花卉苗木、果木、林地區和生產區。
種子加工包裝車間、鍋爐房、變電間等輔助生產建筑布置于溫
室東側,靠近負荷中心,位置較為隱蔽,既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
又襯托了主體,使生產區中心突出,層次分明,景色流暢而豐富,形
成真正意義上的高科技農業生產展示及生態管理培訓環境。
B、花卉苗木、果木、林地區(B區)
該區位于場址中部高崗地帶,山脈為東西走向,占地面積52000
itf,主要布置內容有:花卉苗木示范園,竹類示范園,果木示范園,
保護林地,職工宿舍和水塔。
該區以植物花草樹木為主體,山脈南坡布置花卉苗木示范園和
竹類示范園,山頂為保護林地,北坡為果木示范園。職工宿舍和水
塔布置在山頂,職工宿舍的別墅建筑以歐式風格為格調,花卉苗木
示范園以觀賞性園林綠化生產展示為主體,營造出一個典雅的歐式
園林風光,成為形態自然、明快流暢、現代的農業園標識性主體。
C、生產區(C區)
該區位于場址北部,占地面積116707m',主要布置內容有:單
棟塑料大棚溫室,聯棟塑料大棚溫室,露地種植園。
單棟塑料大棚群布置在該區北部,聯棟塑料大棚群布置在東南
部,露地種植園位于西北部和東北端。該區布局簡潔明快,線路流
暢,滿足生產流程要求,層次分明,形成高科技農業生產示范場所。
3.2.2總平面布置方案二
方案二與方案一的總體布局分區,路網結構基本相同,把整十
場S分為三大功能區既管理、溫室、展示區(A區),花卉苗木、果木、
林地區(B區),生產區(C區)。
A、管理、溫室、展示區(A區)
6區位于場址南部,邵板公路主出入口處,占地面積49780itf。
主要布置內容有:2座共9680nl2自控玻璃溫室,綜合樓(內容包括辦
公、培訓中心),職工宿舍,展示中心(內容包括食堂),9培車間,
種子加工包裝車間,鍋爐房,變電間,苗圃,水稻示范田等。
組培車間,種子加工包裝車間、鍋爐房、變電間等輔助生產建
筑布置于溫室東北側,靠近負荷中心,位置較為隱蔽,滿足生產工
藝流程要求,層次分明。
B、花卉苗木、果木、林地區(B區)
該區位于場址中部高崗地帶,山脈為東西走向,占地面積52000
m2,主要布置內容有:花卉苗木示范園,竹類示范園,果木示范園,
保護林地,水塔。
該區以植物花草樹木為主體,山脈南坡布置花卉苗木示范園和
竹類示范園,山頂為保護林地,北坡為果木示范園。水塔布置S山
頂,花卉苗木示范園以觀賞性園林綠化生產展示為主體,營造出一
個典雅的園林式風光,成為形態自然的農業園標識性主體。
C、生產區(C區)
該區位于場址北部,占地面積116707m)主要布置內容有:單
棟塑料大棚群,聯棟塑料大棚群,露地種植園。
單棟塑料大棚布置在該區北部,聯棟塑料大棚布置在東南部,
露地種植園位于西北部和東北端。該區布局簡潔明快,線路流暢,
滿足生產流程要求,層次分明,形成農業生產示范場所。
3.2.3總平面布置方案比較
方案二與方案一的總體布局分區,路網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
處是方案二將職工宿舍由B區遷往A區,并將綜合樓、職工宿舍和
展示中心組成建筑群,自控玻璃溫室北靠山崗,組培車間與綜合樓
分離并與種子加工包裝車間、鍋爐房、變電間等輔助生產建筑布置
在一起。C區單棟塑料大棚溫室布置方向為南偏東25.3度。該方案
管理與生活設施布置比較集中,便于管理。但上石方工程量較大。
方案一B區形態較好,標識性較強,土石方工程量較方案二小。
3.3交通運輸
園外交通運輸:主要交通運輸道路為邵板公路,園區西北距**
市7公里。來園人員及物資以汽車運輸為主,在園區內設廣場與停
車場供車輛停放和人員集散。
園內交通運輸:園內生產設有三級運輸道路,并在局部形成環
路,便于生產過程、產品及原材料進出的貨運車輛通行。
3.4總平面布置主要設計指標及建(構)筑物一覽表
詳見表3—1、表3—2o
總平面主要設計指標表
序名稱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備注
號(m2)(m勺
重場區占地面積21848721.85公頃
2總建筑面積14910
3建筑物占地面積'12490
4構筑物占地面積2500
9大棚占地面積53320
顫
6道路車場面積22800
7池塘水面17500
8水稻示范田3400
9花卉苗木示范園10000
10竹類示范園2000
11保護林地25000
12果木示范園17000
13露地種植區38000
14苗圃4000
15綠化面積61200
16綠化系數28%
17土石方挖方230000m3
18土石方填方240000m3
19擋土墻長度250m
20圍墻長度2950m
21建筑密度5.7256
22容積率0.07
場區建(構)筑物一覽表
第四章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
4.1現狀空間及景觀特征分析
場區位于湘中中心城市**市的近郊丘崗地帶,近于東西走向的
**高速公路、邵水河從場區北側經過,邵板公路環繞場區南端。場
區及其四周為優美的郊區農業風光,景色樸實無華,整體景觀為典
型的城郊農業生態風光。
4.2空間與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A、注重場區特色和建筑、綠地、廣場本身的個性,并根據場區
整體構思,單體結合群體,造型結合色調,平面結合空間進行綜合
考慮,力求各類景觀多樣化和整體協調。
B、合理布設鍋爐房、變電間等公用設施,避免煙塵、噪聲對場
區環境景觀的干擾和污染。
C、注重空間和景觀的家整性,場區給排水、灌溉、供電和熱
力管線等盡可能地下埋設。
D、精心布置場區綠地水系和建筑小品設施,豐富和美化場區
景觀環境。
4.3空間組織和景觀規劃
4.3.1自然環境與景觀規劃
由于場區地處丘崗谷地,地勢起伏較大,最大相對高差達40米,
為避免地勢起伏過大導致局部視野封閉及景觀布局的單調,結合園
藝生產系統灌溉蓄水的需要,規劃將場區北端的山崗豎向標高適當
降低,同時在地勢平坦的C區露地種植區與聯棟塑料大棚群之間,
修建7100nf(水面面積)的水池,兼具蓄水和養殖垂釣的雙重功能,
以豐富C區自然地形、地物和豎向自然景觀,增強三度空間景觀的
協調性。在建筑群的布置上,結合自控坡屋面玻璃溫室、拱形單棟
塑料大棚群、聯棟塑料大棚群等生產性建筑設施,和綜合樓、展示
中心、宿舍等建筑,多層建筑、低層建筑交替配置,注意杜鵑花園
廣場、進場主干道的比例尺度的藝術處理,使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
示中心在平面和立面空間上獲得豐富的空間輪廓線。
對體型較大、藝術性較強的玻璃溫室、鋼架大棚二展示中心、
綜合樓等建筑設施,根據造園構景要求,分別作為各區的主體建筑、
主體景觀或對景。在保護好場區現有林木植被的基礎上,加強園林
綠化,通過布置大面積花卉苗木、花園廣場、草地、林蔭道等綠色
背景,增強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的綠色和生態農業的生機與
活力。
4.3.2工程設施與景觀規劃
場區道路、排灌溝渠、蓄水池、供電線路、熱力管線等工程設
施的布設,充分考慮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場區道路的線型、
寬度、露面鋪裝在滿足現代農業生產及新品種展示運輸的前提下,
參照園林道路的藝術形式,與場區地形、水體、植物、建筑物及其
它設施結合,構成完整的風景構圖,并創造連續展示場區景觀的園
林化空間或觀賞景物的風景視線。充分發揮場區道路引導視線、分
隔空間、組織交通的各項功能要求。排灌溝渠及場區供電、供熱管
線,盡可能沿場區道路布設,場內供電及通信線路盡可能采用電纜,
埋地鋪設,并適當在道路及綠地中設置園林燈等增添場區夜景景觀
的亮化、美化設施。
4.3.3建筑風格與景觀規劃
農現代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景觀布局與建筑風格,根據場區的
性質、規模、地域特色、自然環境和歷史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綜
合規劃。由于本場區位居**城市近郊區,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因
此,其場區建筑風格與景觀規劃應充分考慮這一地域特色的景觀要
求,新規劃的標志性現代農業設施智能溫室擬引進荷蘭自控玻璃溫
室,配套建筑物以布置1?2層、小體量、具有歐式風格的建筑為主,
其它一般建筑物以具有**傳統特色的地方嚏筑特色為主,使現代農
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與市郊自然生態風光和現代化城市景觀融為一
體,成為輻射廣大城鄉、展示農業名優新品種的高科技研究開發和
生產示范基地。
第五章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
5.1道路網規劃原則與路網布局
5.1.1道路網規劃的原則
農業園路網規劃應遵循場區規劃的原則和總體構思要求,充分
考慮地形條件和各分區功能的要求,利用主要道路系統合理區劃地
塊規模、形狀和功能特點,為總體構思的實施創造條件,在保證農
業園各功能的合理聯系、為園區的生產、生活等組織便捷的內外部
交通的基礎上,布置干道、支道、一般道路、人行道路及停車場。
主干道布置在進園大道及運輸量大的生產區,次要道路布置在功能
區之間,作為功能區對外交通的捷徑,步行道島主要布置在作業區
內和建筑物組團中。
機動車停車場參考建設部和公安部《城市停車場(庫)建設和管
理規定》要求及生產的實際需要。
5.1.2道路分類及技術標準
綜合考慮園區各功能區的特點、規模、內外部交通運輸性質和
道路服務功能、客貨流向交通量、人流量等,將園區路網劃分為主
干道、次干道、一般道路及人行道四個系統,并有機的構成園區完
整的道路網絡。各類道路技術標準詳見表5—1。
5.1.3道路網布局
根據各類道路在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得路網進行合理布
局,其工程量統計表詳見表5—1,其布置詳附圖《道路規劃圖》。
道路系統規劃技術標準及工程量一覽表
項目單位主干道次干道一般道路步行道合計
計算行車速度Km/h302010
最小平曲線
半徑m1299
最大設計縱坡%9913
最小豎曲線
.半徑m1006050
路面寬度m7.54.53.51,5
道路長度m1000600246020006060
道路面積m2750027008600300021800
停車場面積m21000
路面結構混凝土混凝土泥結石泥結石
5.2綠地系統規劃
5.2.1綠地系統規劃原則
實現城鄉綠化一體化是當前各級綠化部門的重點工程,
本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地處**市近郊區,為將其建成
景觀優美、空氣清新、寧靜舒適、富有現代市郊氣息的農業
高科技開發和生產示范基地,根據本項目的建設宗旨和總體
規劃要求,綠地系統規劃原則為:
A、在滿足各類綠地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以綠為主,綠中
求美,以充分發揮綠地的多種功能。
B、綠地規劃以植物造景為主,喬、灌、花、草相結合,
作到一年四季漂香。
C、綠化植物選擇以鄉土植物為主,結合溫室大棚的建設,與引
進國內外名優園林植物、花卉品種相結合,突出**現代農業及新品
種展示中心的植物景觀特色。
D、植物配置與理水、建筑、道路等人工和自然環境相協調,
充分考慮場區綠化系統的整體景觀效果。
5.2.2綠地系統規劃
本場區的綠地系統除園藝生產綠地外,主要為圍繞場區周邊的
防護林地、管理、溫室、展示區(A區)的杜鵑花園,果木、花卉、林
地區(B區)的綠化布置及道路綠化等。
A區綠化規劃:A區為規劃的管理、溫室和展示區,是形成和營
造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綠地系統形象和特色的重點綠化地
段,規劃以冠大蔭濃、花潔白而芳香的常綠喬木廣玉蘭為綠化布置
的基調樹種,并以此統一全場的植物景色。大門兩側,沿場外邵板
公路內側對稱地布置一列高大的常綠喬木廣玉蘭,大門西側,作為
本小區的綠化造景重點,用最能體現**地方園林植物特色的杜鵑花
作為主景樹種,營造杜鵑花園,中心布置圓形的模紋花壇,四周設
冷季型常綠禾草草坪,用低矮的黃楊球構建模紋花壇的邊沿綠籬。
花園里布置各種國產的杜鵑、西洋鵑等四季杜鵑,為場區前廣場營
造出一種熱烈奔放的植物景色。
場區中部的B區為果木、花卉、林地區,綠化和隔離防護綠地的
建設,結合利用場區地形和土壤分布情況,在北向坡腳靠近C區的地
段,精選臍橙等名優新柑橘類常綠果樹品種,布置果木示范園;在
坡項部分,充分利用場區地形高差,規劃布置本良種繁育基地的隔
離防護林地:靠近智能溫室的南坡,作為本場區標志性景觀的智能
溫室的背景,規劃布設花卉苗木示范小區,主要栽植桅子花、紅繼
木、杜鵑、山茶、紫薇、紫荊等花灌木;主干道西側的坡地,集中
布置各種觀賞竹類,使之成為各種竹類的風景示范園。
生產區(C區)的綠化布置,除沿場區周邊,用高大的常綠員遮蔭
休息。
第六章豎向規劃
6.1豎向規劃內容
合理確定建設場地的平整方式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等的平
整標高,并與園區場地、道路、水渠等的標高相銜接,擬定場地排
水系統和排水構筑物,計算場地土石方工程量,并考慮土方平衡,
擬定擋土護坡構筑物。
6.2場址現狀
**省**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選址于**市大祥區板橋鄉
李家山村,占地面積218487m'(合327.714畝),其地理位置為北
緯25C58'?27C40',東經109c48'?112C05'。
該地處低丘崗地帶,場址南北向長約850m,東西向寬約490m,
海拔高程228.000?267.160m,最大高差39.16m,中部及北端為
高崗,其中間為底谷,南部南端地勢較高,北部地勢較低。場址北
鄰**高速公路和邵水河,南臨邵板公路,西北距**市7Km。場址中部
高崗地與場址東北角為林地,其它多為農田,局部有水塘。場址周
邊為農田、農戶村落和少量林地。
6.3豎向規劃原則
A、根據地形地貌現狀,因地制宜,結合功能布局,合理利用地
形,盡量減少土石方工程量。
B、道路系統流暢,便捷,滿足生產,消防的功能要求。
C、地表雨水沿主干道明溝就近流入場區內設置的排水點。
6.4分區豎向規劃設計
根據總平面布置的原則,把整個場區分為三大功能區既管理、
溫室、展示E(A區),花卉苗木、生產區(C區)。
A、管理、溫室、展示區(A區)
該區位于場址南部,邵板公路主出入口處,占地面積49780ml
根據邵板公路路面海拔高程,結合該區自然標高,以滿足工藝流程、
給水排水、交通運輸要求為原則,達到土石方工程量盡量小的要求,
確定設施農業生產區及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坡向,坡度和場地標
高(詳豎向規劃圖)。
B、花卉苗木、果木、林地區(B區)
該區位于場址中部高崗地帶,山脈為東西走向,占地面積52000
itf,根據其功能組成,該部分基本保留山地現狀,局部道路與建筑
物、構筑物所在地進行局部土方平整,其標高同所在地現場標高,
位于該區西端的園區主干道處開挖至244.00米標高有利于園區南
北交通運輸(詳豎向規劃圖)。
C、生產區(C區)
該區位于場址北部,占地面積116707m"根據主干道路面海拔
高程,結合該區自然標高,以滿足生產、給水排水、交通運輸要求
為原則,達到土石方工程量盡量小的要求,確定設施農業生產區及
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坡向,坡度和場地標高(詳豎向規劃圖)。
6.5交通道路銜接
場區道路系統主要分為四級,主干道路面寬度7.5m,次干道路
面寬4.5m,一般車行道與消防道路路面寬3.5m,人行道寬1.5m。
主干道,次干道路面均為混凝土路面,轉彎半徑9m,縱向坡度
小于2.5%。
一般車行道與消防道路面均為泥結石路面。轉彎半徑9m。人行
道路采用自由式布置,當山路坡度超過12%時做成梯道。
邵板公路是場區唯一的對外連接通道,場區的主出入口與該公
路的銜接標高為244.00mo
6.6土石方工程量
土石方挖方工程量為230000m2,土石方填方工程量為
240000m3o擋土墻長度為250m。
第七章種植工程規劃
7.1種植規劃的依據和范圍
7.1.1規劃依據
1)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2)經業主確認的總圖規劃方案;
3)有關該項目用地的政府批文:
4)業主提供的場區氣候、土壤及其它基礎資料;
7.1.2規劃范圍
本專業規劃的范圍包括西瓜、蜜瓜、南瓜等園藝作物制種、育
苗、示范栽培以及水果等其它生產性作物種植工程,不包括專門的
綠化植物種植設計。
7.2種植項目組成
本工程主要由以下生產性項目組成,包括園藝作物的種子生產
加工、園藝作物工廠化育苗及園藝作物示范生產等三項核心內容,
主要項目構成如表7—lo
種植項目組成一覽表
序號?項目類別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備注
良種繁育生產年產商品種籽2000Kg
包括新品種試驗基地、親本繁殖、雜交制種等
1良種繁育
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種子加工包裝車間100m'主要進行種子精選加
2種子機械加工
工、機械化精量播種
工廠化育苗年產商品苗2100萬株
組培車間肋0m',包括洗瓶準備間、實驗室、消
1組織培養
毒間、接種室、培養室等
基質處理及精量播種車間,包括引進國外的精
2機械化育苗
量播種系統一套
示范生產年產商品瓜果蔬菜850t
利用%80m:智能溫室及34560m:鋼架塑料大棚
1設施栽培
繁種育苗后的空閑季節進行示范生產
2露地栽培瓜菜3.8hm:,水果1.7血:
3產品處理車間產品處理間面積100m'、產品保鮮庫容積100m'
7.5種子生產加工工藝流程
商品種子生產加工的工藝流程如下:
引種選中一親本繁育
雜交育種一
化學誘變一新品種選育一良繁一采種一預選一千燥一精選分級
輻射育種一
太空育種一銷售一貯存一包裝
本項目充分依托業主**瓜類研究所的科研及開發力量,通過引
種、雜交、化學誘變、輻射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育種技術,進行
新品種的選育;對選育出的優良新品種,嚴格按照良種繁育技術規
程進行擴繁;經過良種繁育程序生產出來的瓜菜種子經過預選、干
燥、精選分級、包裝等機械加工,大幅度提高商品種子的質量和經
濟價值。
7.6T廠化育苗工藝技術方案
7.6.1生產概況
本中心的育苗生產線設計年產量為2100萬株商品瓜菜苗,其中
組培苗600萬株,穴盤苗1500萬株。主要生產技術路線選用當代最
先進的植物快速繁殖技術組培育苗及穴盤育苗方法,配合智能化自
控溫室及鋼架大棚設施,將高新生物技術與先進的環境自控技術緊
密結合,進行工廠化育苗,其關鍵技術設備自動精量播種系統及智
能溫室系統由國外引進。
7.6.2工藝流程簡述
工廠化育苗的工藝流程如下:
外植體準備一
f接種一增殖f生根f出瓶f
培養基準備一I一溫室一山苗一銷售
基質處理一裝盤f播種一覆土一噴水一催芽f
種子
育苗是瓜菜生產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本項目的育苗生產設計
采用組織培養法(試管苗)、穴盤育苗法這兩項當代最先進的工廠化
育苗技術。
本項工廠化育苗生產設置了先進的計算機監測與控制系統,特
別是選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智能化玻璃溫室,對幼苗培育階段的溫
度、濕度、光照、灌溉、施肥、co,濃度等氣象環境因子實施智能
化控制,能在生產過程中及時調整各項環境與工藝參數,實現園藝
生物環境的優化控制。
7.7瓜菜水果示范生產工藝流程
7.7.1生產方法及說明
瓜菜水果示范生產設計采用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相結合的生產
方式,主要起對外展示、科技示范及輻射作用,設計年產各類名、
特、優、新、稀瓜果400t,蔬菜450t。本規劃方案推薦的主要種植
品種方案為:無籽西瓜、蜜瓜、南瓜、柑橘類常綠果樹等瓜果蔬菜
品種,具體種植時應根據市場情況,結合場區條件靈活安排相關品
種的生產種植計劃。
7.7.2工藝流程簡述
瓜菜示范生產的工藝流程簡述如下:
種苗一示范栽培(設施、露地)一采收一清洗、分級、包裝
一冷庫貯存一銷售
中心自產的瓜菜種苗或引進的瓜果種苗,通過智能化玻璃溫室、
塑料大棚等生產設施進行高科技設施栽培,結合露地生產,按工藝
要求采收后,送產品處理車間進行清洗、分級、包裝等商品化處理
后直接鮮銷或經冷庫貯存一段時間后再銷售。
7.8主要設備選擇
7.8.1自控玻璃溫室
溫室是**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最主要的科研開發和生產
示范設施,規劃引進荷蘭全自控芬洛型玻璃溫室2座,總面積9680
m2,每座溫室平面尺寸55*88m,溫室開間8m,內部柱間距5m,外
部柱間距2.5m,檐高2.5m,頂高4.2m。結構材料采用熱鍍鋅鋼管和
鋁合金主材。溫室跨度大,既減少了天溝數量及其遮蔭面積,由增
加了建筑空間,適于立體種植或高大作物的設施栽培。
溫室配套選用室外氣象站及其溫度、濕度、CO2濃度等溫室環境
自動控制系統、外遮陽系統、滴灌、微噴灌等節水灌溉施肥系統、
燃油鍋爐熱水加熱系統、機械通風降溫系統等智能化控制系統。
7.8.2聯棟塑料大棚
規劃選用國產先進的熱鍍鋅鋼管裝配式7聯棟塑料大棚6座,
每座面積1260nl)平面尺寸30*42m,雨槽高2.5m。配套外遮陽系
統、電動/手動卷膜開窗系統、滴灌施肥系統、機械通風降溫系統
等控制設施。
7.8.3單棟塑料大棚
規劃選用國產先進的鍍鋅鋼管裝配式單棟塑料大棚150棟,總
計27000ltf,單棟大棚平面尺寸30*6m,本型號的塑料大棚為國產
的標準化裝配式大棚,安裝容易,結構牢固,可抗10級大風,且棚
膜的安裝和揭啟方便、省工,所有大棚均配套卷膜和外遮陽網等設
施。
7.8.4主要設備一覽表詳見表7—2。
主要種植生產設備一覽表
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
種子生產加工
1種子機械加工設備套1國產
2種子檢驗設備套1國產
3溫室節水灌溉系統套2滴灌、微噴灌
工廠化育苗設備
(-)基質處理車間
1基質消毒機A1國產
□
2基質攪拌機ZA1引進
□
(二)精量播種車間Z禹1
口
1育苗穴盤擺放機Z鼻1
口
2送料、基質裝盤機Z禹1
口
3壓穴、精描機A1
口
4覆土機'Z禹
□1
5噴淋機A1
□
(三)恒溫催芽室Z占1
□
1恒溫催芽室套1引進
2育苗床架套1國產
(四)組培室
重組培儀器設備套1國產
2培養床架套1國產
示范生產
1玻璃溫室座2%80吒引進
2鍍鋅鋼架裝配式大棚套156國產單、聯棟
3植保設備套1國產Y
4瓜菜商品化處理設備套1國產
7.9主要工藝技術經濟指標表詳表7—3
種植生產主要工藝技術經濟指標表
第八章專業工程規劃
8.1建筑工程規劃
**市現代農業及新品種展示中心規劃有現代化智能溫室綜合
舉、展示中心、宿舍、倉庫、種子加工包裝車間、產品處理車間、
聯棟塑料大棚、單棟塑料大棚群及其它公用建筑設施。根據分區規
劃及總平面布置方案,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各項建筑設計既
附有異國歐陸風格,又具有傳統的民族地方特色。
A、智能溫室
總建筑面積9680m',分兩棟建筑,中間由5nl寬的道路分隔,每
棟溫室平面尺寸55*88m,肩高4m,覆蓋材料為4mm厚平板玻璃。該
溫室建筑由主體結構、覆蓋材料、頂窗和開窗系統、計算機環境自
動控制系統、節水灌溉系統、遮陽系統、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加
熱系統、防蟲網系統等配套設施構成。溫室內配套布置控制室。
B、綜合樓
總建筑面積2095m',主體三層,全框架結構,首層為組培車間,
二層為辦公,三層設培訓室、會議室、種子質量檢驗室、土肥營養、
產品營養成份等化驗室。利用場地自然高差設計部分半地下層,功
能為備品倉庫。平面尺寸42.0*15.6m,建筑占地面積702。建筑造
型采用歐式風格,自首層至三層由西往東逐層退臺,立面造型生動
活潑。
C、展示中心
為二層石專混結構建筑,平面尺寸36.0*18.6itf建筑占地面積328
22
m,設計總建筑面積655mo首層功能為農產品展示、銷售,二層
為宿舍。立面造型與西側的綜合樓歐式風格相協調,建筑造型簡潔
明快。
8.2給排水與灌溉系統規劃
8.2.1設計范圍和設計依據:
設計范圍
設計范圍包括場區內生活給水系統:種植灌溉給水系統;場區
內生活排水系統;雨水排水系統;各建筑物室內給水排水系統。
設計依據
A、建設單位提供確認的有關給水排水資料;
B、《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997年版);
C、《室外給水設計規范》CBJ13—86(1997年版):
D、《建筑設計放火規范》G叮16—87(1997年版);
E、《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CB50288—99;
F、《節水灌溉技術規范》SL207—98;
G、《農村生活飲用水量衛生標準》GB11730—89
H、《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85)o
I、總圖、種植等專業提供的相關給水排水資料.
8.2.2給水
全場用水量及水厲水壓要求
灌溉用水量標準:
玻璃自控溫室、聯棟塑料大棚、單棟塑料大棚、花卉苗木示范區、
杜鵑花園、苗圃等的作物日耗水量為5nlm/d,輪灌周期設計為3.5
天,灌溉用水標準為IL66t/畝.次;果木示范區的作物日耗水量
為4.5mm/d,輪灌周期設計為3.5天,灌溉用水標準為10.5t/
畝.次;露地種植區的作物日耗水量為8皿/d,輪灌周期設計為
天,灌溉用水標準為18.68t/畝.次。全場生活用水量祥表8—1,
全場灌溉用水量表8-2o
全場生活用水量表
全場灌溉用水量表
灌溉水量(t)
序用水部門用水種類水壓備注
號
時最大每次日平均
■
區
玻璃自控每次工作
1灌溉用水36.8169.448,4P20.25L{Pa
溫室4.6小時
每次工作
2苗圃灌溉用水30.47020P20.25h{Pa
2.3小時
水稻示范每次工作
3灌溉用水3030
區1小時
花卉苗木每次工作
4灌溉用水3817550P》0.25h{Pa
示范區4.6小時
每次工作
5杜鵑花園灌溉用水357020P20.25N4Pa
2小時
㈡
(
區
果木示每次工作
6范灌溉用水58.2267.876.5P》0.25A
{Pa4.6小時
區-
單棟塑料每次工作
7灌溉用水51.4472.5135P,0.25N{Pa
大棚9.2小時
聯棟塑料每次工作
8灌溉用水57.5132.337’8P>0.25h{Pa
大棚2.3小時
露地種植每次工作
9灌溉用水5321054304P)0.251\{Pa
區18小時
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的水質標
準。紅旗灌渠從本場區的南面通過,其流量為300t/h,水
量可以滿足本場灌溉用水量要求: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
標準》(GB5084—92)的水質標準。因此,本工程灌溉用水采
用灌渠水水源。
給水系統設計
給水系統設計為灌溉消防合一給水系統和生活給水系
統;
A.生活給水系統生活給水管網設計為枝狀網,用水
泵將深井水加壓送至場區水塔(本工程在場區中部標高為
267m的山頭上設一座水塔,容積為100m3,高度為20m),
再由水塔供給各用水用戶。供水流程圖如下:
深井一深井泵一水塔一用水用戶
生活用水量為134fid,最大小時用水量為23.9t/h,
給水管管徑確定為DN80mm,流速為L19m/s。
B.灌溉消防合一給水系統灌溉消防合一給水管網設
計為兩個灌區,以中部山頭分水線為界,南面為一區,北
面為二區,灌溉消防合一給水管網均設計為枝狀網。在一
區設有容量不小于16400m3的灌溉蓄水庫;在二區設有容量
不小于14200m3的灌溉蓄水庫。在蓄水庫旁建有灌溉用水
處理控制室,控制室內設置加壓、過濾、施肥及控制設備。
其供水流程為:用水泵將水加壓送至壓力過濾器,過濾器
出來的水經管道送至各用水點。供水流程圖如下:
蓄水池f水泵f過濾器f用水用戶
t
施肥設備
灌溉制、灌溉方式及給水管徑的確定
灌溉制度
合理確定灌溉制度既能節水又可節省管材,程灌溉
制度設計為輪灌制,灌溉周期為3.5天10小時。
灌溉方式節約投資。本工每天工作時間58.It/h,
選用KQL65-250(l)B型水泵,給水管管徑確定為DN150mni,流速為
0.93m/s;一區在一個輪灌周期內的總灌溉用時為14.5小時,
最大小時灌溉水量為38t/h;一區最大小時灌溉水量為38t/h,
選用KQL65-25O(1)B型水泵,給水管管徑確定為
DNIOOmm,流速為1.09m/s;
管材及敷設方式
A.生活給水系統
生活給水管管材均采用UPVC給水管,粘接接口。管道均為埋地
敷設,管道埋深0.8m,在穿越道路的地段加設鋼套管,與灌溉給水
管或排水管(溝)相交,生活給水管在上(下)方。
B.灌溉給水系統
灌溉給水管管材均采用UPVC給水管,粘接接口。管道均為埋地
敷設,管道埋深0.9m,在穿越道路的地段加設鋼套管,與生活給
水管或排水管(溝)相交,灌溉給水管在生活給水管的下面,在排水
管(溝)的上(下)面。
主要設備選擇(詳見設備清單)
8.2.3排水
全場生產、生活污水的性質,需要處理的污水水質概述
場早有生產污水排出的是產品加工處理車間,主要是瓜果種
子生產沖洗過程中排出帶有果皮果肉的污水,其污水主要含有機
物,BOD、COD濃度均不超過lOOOmg/L,不含有毒有害物質,通
過生物處理后可以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的水
標準;其它建(構)筑物排出的是生活污水,其主要成份是有機物,
BOD、COD濃度均不超過200mg/L,可以生物降解達到《農田
灌溉水質標準》(GB5084—85)的水質標準。
全場排水量表
雨量的確定
場區暴雨強度公式采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五冊**大學編
制的長沙市暴雨強度公式:
q=3920(l+0.681SP)/(t+17)0.86
式中:q:設計暴雨強度(L/ha.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吐魯番地區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期中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數碼手術顯微鏡市場調查與融資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
- 月到中秋閱讀教學設計
- 金融科技概論習題與答案
- 鐵路線路工中級技能鑒定模擬練習題與答案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5年河北省石家莊市八年級中考一模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湖北云學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紙制品行業環保產業發展與挑戰考核試卷
- 礦山生態系統的動態監測與管理考核試卷
- 娛樂業虛擬現實游戲體驗中心建設方案
- 寵物買賣合同模板2025年
- 社區工作者綜合能力考試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科室院感2025年度工作計劃
- 藥品召回管理課件
- 石化工程質量管理培訓
- 審計訪談系列之訪談提綱2021年
- 律師案件評估報告范文
-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21年版)》解讀課件
- 文創產品的設計
- 【MOOC】構造地質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