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說課稿教案全集_第1頁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說課稿教案全集_第2頁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說課稿教案全集_第3頁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說課稿教案全集_第4頁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下冊音樂說課稿教案全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最新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名師精品說課稿、教案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二、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增加音樂表現與音樂創造活動以及動手搜集資料的份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三、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分為八單元,即第一單元“春景;第二單元“飛翔的夢”;第三單元“歡樂的村寨”;第四單元“你好!大自然”;第五單元“京韻”;第六單元“百花園”;第七單元“愛滿人間”;第八單元“花鼓樂”。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四、學期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2)、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3)、認識和了解音樂家貝多芬、比才及其音樂作品。(4)、了解歌劇以及歌劇音樂的作用。(5)、了解曲藝以及曲藝音樂的特點及作用。(6)、認識樂器柳琴、琵琶、嗩吶,并了解其音色特點。2、能力目標:(1)、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進行歌唱。(2)、通過學習,使學生會自制打擊樂器并為歌曲伴奏。(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以及合作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3、情意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4、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進行簡單的音樂創造。通過學習,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五、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難點: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注意演唱歌曲的準確性,并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要適度而不夸張。2、通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的音樂表現力。3、通過音樂活動的創造性、豐富多樣性。學生自身體驗,培養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教學重點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2、繼續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3、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互相學習的能力。六、措施: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3、根據學生興趣特長,組織班級興趣小組。及時總結、反思,以促進教學。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4、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5、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6、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學進度:三月份第一、二單元四月份第三、四單元五月份第五、六單元六月份第七、八單元七月份期末檢測、期末總結《小鳥小鳥》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號,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鳥,小鳥》。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說教材《小鳥,小鳥》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第十冊第一課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6/8拍,短小的樂句使歌曲很有生氣,它以小鳥為題,抒發了少年兒童“愛春天,愛陽光、愛樹木、愛花香”的心情。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1.知識目標: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這首歌。2.技能目標: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呼吸,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情感目標:通過創編動作培養學生創造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重點、難點基于以上教學目標,本課教學重點是:教學生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歌曲。難點:第一、三句讓學生做到“聲斷氣不斷”,充分體會歌曲的旋律美四、說學情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五、說教法我所用到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創設情境法、欣賞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視聽結合法等。我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好的交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我會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現,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得知識。六、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大綱要求及教材內容,我在學習指導時圍繞學習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形式及感情色彩。讓學生嘗試討論、表演等方法融合在一起,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七、說教具在這節課中,我會運用到一些教具,有鋼琴,多媒體,以及一些裝飾教室的東西輔助教學,以便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八、說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我首先在教室里進行場景布置,將能代表大自然的各種景觀,如樹、小草、小花、等貼在教室四周的墻面上、地面上,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這種氣氛所吸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設計意圖:我創設“大自然”這一情景,給學生提供具體生動可聯想的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入歌曲。(二)教唱1、用多媒體播放《小鳥,小鳥》的課件,(設計意圖:讓學生隨著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欲。)2、學唱《小鳥,小鳥》,根據大綱要求,五年級學生要求識譜,所以我先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譜,學會樂譜后,接著代入歌詞,要注意的是最后的“啦”字很多、很密,我會先帶領學生跟著琴把速度放慢了唱,等唱清楚后,再回到原來的速度。3、解決難點在學唱前幫助學生在譜子上標上換氣記號,在唱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換氣記號來換氣,中間的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不斷”,(示范)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唱第一、三句的時候將樂句唱的支離破碎,喪失美感了,同時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九、創作與思考請同學們幾個人一組來創編動作,然后伴著《小鳥,小鳥》的音樂向全班同學展示,再由同學們來說說,哪組編得好,為什么好,也可以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設計意圖: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表演能力、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十、小結讓學生們回憶這節課學到了什么,討論應該怎么以實際行動保護大自然。在討論中結束本課。(設計意圖:這樣做不但讓學生回憶了今天多學的內容,還強調了德育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準中學科整和的特點,也將內容延伸到了下節課。)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小鳥小鳥》說課稿二一、說教材《小鳥,小鳥》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6/8拍,短小的樂句使歌曲很有生氣,它以小鳥為題,抒發了少年兒童“愛春天,愛陽光、愛樹木、愛花香”的心情。今天講的主要是教唱歌曲。根據這一課時的內容,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這首歌。3.通過創編動作培養學生創造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三、重點、難點本節課我的重點就是教學生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歌曲。難點就是第一、三句讓學生做到“聲斷氣不斷”。四、教法、學法。在這節課中,我會運用到一些教具,有鋼琴,多媒體,以及一些裝飾教室的東西輔助教學,以便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而我所用到的教學方主要有創設情境法、欣賞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視聽結合法等。我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好的交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我會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現,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得知識。五、說教學過程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我準備用5分鐘的時間來完成。1、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大自然”這一情景,給學生提供具體生動可聯想的環境,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進行場景布置,將能代表大自然的各種景觀,如樹、小草、小花等等貼在教室四周的墻面上,地面上,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這種氣氛所吸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也使這個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2、上課開始時,我會聲情并茂地說:“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今天啊,老師要帶你們去野外走走,你們看,草地多漂亮啊,朵朵鮮花也在競相開放,還有小樹,這一切是多么美啊,但是,老師總覺得好象少了點什么,一下子又想不出來,請同學們幫幫我好嗎?”學生互相討論,提出大自然中該有的一些東西,然后我會說:“恩,同學們說的都很好,老師終于知道了少了點什么了,沒有小鳥的大自然,是不是好象少了點生氣呢?大家快看,他們唱著歌來了。”這樣學生幫老師解決了問題,學習的積極性肯定就更高了,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自然的過度到下一個教唱環節了。第二個環節,教唱,我準備用20分鐘來完成。用多媒體播放《小鳥,小鳥》的課件,課件中的景色是根據歌詞來制作的,里面包括美麗的大自然以及自由飛翔的小鳥,以動畫的形式來向學生展示,并在旁邊配上歌詞,這種視聽結合的手段,使歌曲內容更加直觀并且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也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這時我會說,“同學們,小鳥邀請大家跟它們一起唱歌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愉快的歌曲吧。”根據大綱要求,5年級學生要求識譜,所以我先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譜,在學唱前幫助學生在譜子上標上換氣記號,在唱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換氣記號來換氣,中間的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唱第一、三句的時候將樂句唱的支離破碎,喪失美感了,同時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在學會樂譜后,接著代入歌詞,要注意的是最后的“啦”字很多,很密,學生唱歌譜時,因為每個相鄰的音符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會出先不清楚的情況,而這時就不一樣了,我會先帶領學生跟著琴把速度放慢了唱,等唱清楚后,再回到原來的速度。在學生學會歌曲后,便讓學生自己討論,這首歌曲分幾個樂段,我們又該用什么樣的感覺去唱,學生會說,分兩個樂段,我們該用輕快地,活潑地,愉快的,等等,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歌曲的感覺,然后我在中間加以引導和提示,如“前面小鳥在草地上歡快的跳躍,所以我們唱的時候聲音也要富有彈性,后面的“啦”抒發了愉快的心情,所以要優美舒暢”等,幫助他們正確地分析出歌曲的感覺,充分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這樣也就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接著我會說:“同學們,讓我們和小鳥一起歌唱吧。”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鞏固歌曲,并在重復中不覺得枯燥。接著,以一句話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同學們,小鳥今天太高興了,他們不但想跟大家一起唱歌,還想邀請大家一起跳舞呢。”第三個環節,拓展,我準備用12分鐘來完成。請同學們幾個人一組來創編動作,然后伴著《小鳥,小鳥》的音樂向全班同學展示,再由同學們來說說,哪組編好,為什么好,也可以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表演能力,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節,我準備用3分鐘來完成。“同學們,我想請大家來說說,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我再加以總結,“同學們說的很好,老師還想再補充一點,小花,小草,大樹,小鳥,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的,大自然給了我們這么美的享受,這么愉快的心情,我們能給他們的,也就只有好好保護他們了,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維護我們美好的大自然吧。請大家回去都想想,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下節課來和大家一起討論。”這樣做不但讓學生回憶了今天多學的內容,還強調了德育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準中學科整和的特點,也將內容延伸到了下節課。第一課春意第一課春意教案第一、二課時教學目標1.表演《小鳥小鳥》,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在學唱過程中學習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作手法。2.聆聽《致春天》,感受樂曲對春天的描繪,尤其是第一與第三樂段,相同的曲調,不同的手法表現不同的情緒。讓我們在聆聽過程中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力。教學重點表演《小鳥小鳥》和聆聽《致春天》學習樂句的重復這一創作手法教學難點讓學生自己根據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現手法區分作品的段落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教具準備多媒體、水鳥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組織教學1.聽《嘀哩嘀哩》的音樂律動進入教室。2.師生問好。二、表演《小鳥小鳥》1.生態環保導入。設問:(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鶯歌燕舞……2.聆聽范唱《小鳥小鳥》。設問:(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復習6/8拍號,該拍號在第9冊第1課講過)(2)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3.學唱曲調。(1)教師范唱曲調。設問:曲調每一樂句有什么規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學第一部分(第一樂段)。a.教師范唱。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相似的地方?b.在教師指導下用6/8拍指揮圖式,跟著教師的指揮放慢速度視唱第一樂句(2小節)。c.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其他三個樂句(每句2小節)。d.按教材要求,畫出該三個樂句的圖形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部分。e.按曲調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調。(3)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a.教師分別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b.在教師指導下,二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2小節)。注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有困難的班級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加唱一條輔助練習:c.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點輔導低聲部。d.合唱合成。要求學生能相互傾聽對方的聲部,做到和諧。4.學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調,要表達出歡悅、活潑的情緒。(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諧;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達喜悅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斷絲連”狀,以表達歡樂的情緒。(3)填入歌詞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發表表演歌曲的處理意見,如:演唱形式;編配打擊樂;伴舞;小品表演……進行二度創作表演。表達對春天的贊美。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二、聆聽《致》1.介紹作曲家的國籍及作品的背景為導入。(1)設問:“挪威”地處歐洲的哪里?那里的氣候條件如何?(2)講解:春天對地處北歐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熱情地譜寫了這首鋼琴抒情小品。2.視聽《致春天》。(1)設問:你能根據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現手法區分作品的段落嗎?(2)教師可適時指導,如聽第一段的主題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現主題的片段。還可幫助學生聽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區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學生聽賞中的困難,幫助他們聽辨三段體的不同情緒的音樂表現。3.復聽《致春天》。要求學生在座位上用臉部的表情或微小動作,表達出三段音樂在發展過程中的情緒變化。4.完成教材中的書面作業。(1)畫出第三部分的圖形譜,說明第一與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緒不同。如用同樣的線條,可以用線條的粗細表達其熱烈的情景。還可以根據想像在圖形譜上添加其他的圖畫等。(2)完成方格框內的選擇--曲調高、低與情緒的平靜、期待、熱烈。以上兩個書面作業,因為是在學生通過二次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獨立完成或學生間的相互討論完成,切忌教師包辦代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與聯想。5.三度(欣賞)創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動作即興表演對春天來臨時人們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發展變化過程能表達出來。不求動作和舞姿的優美,主要是體現學生的自主參與及他們對春天的向往的心情。三、課堂小結。第三、四課時教學目標1.聆聽《春水》,感受擬人化的“春水”活潑、頑皮的形象。2.表演《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3.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表演《春雨蒙蒙地下》和聆聽《春水》教學難點:1.歌曲中的切分節奏2.二聲部的曲調演唱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第三課時一、組織教學1.聽《小鳥小鳥》進教室。2.師生問好。二、聆聽《春水》1.自然現象的變化導入。設問:春水從何處來?冬去春來,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樣活動,他們去向哪里?請聽音樂。2.欣賞童聲合唱《春水》。設問:(1)歌曲創設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合唱有幾個聲部?表現出怎樣的情緒?(3)春水像不像活潑、頑皮的孩子?3.再聽《春水》,邊聽邊跟著歌聲朗讀歌詞,并在教材的歌詞上劃上小節線(如一次不成,可多聽幾遍)。4.兒歌與打擊樂。(1)按教材上標出的節奏,練習徒手拍擊。(2)可以兩人一組練習,即一人朗讀一人拍擊。也可以小組與小組練習,最佳方案是個人邊朗讀邊拍擊。(3)注意速度能與歌曲一樣。5.徒手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錄音,準確地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標出的節奏譜)。6.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節奏樂器按徒手打擊的節奏為歌曲伴奏。7.各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組與音樂配合得最默契。8.拓展與研究。設問:(1)能否設計其他形式表演,并說說意圖。如配樂作畫;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設計節奏譜,并說說設計的思路與意圖。9.研究成果表演。教師要積極表揚學生的創造性表演,表揚他們的創新精神。三、小結。第四課時一、復習導入。二、表演《春雨蒙蒙地下》1.氣象知識導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種天氣的現象,天氣不可能是永遠“春光明媚”的日子!設問:(1)還有哪一種天氣現象?(2)人們是怎樣來形容春雨的?(3)春雨給大地帶來了什么生機?2.欣賞歌曲范唱。設問:(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擬聲?你能模仿唱一下嗎?3.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模擬的下雨聲“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小節(包括間奏)要求二聲部。(2)結尾處的5小節(注意力度的變化)要求。4.師生接唱。教師唱歌曲的歌詞部分,學生接唱雨聲“刷刷刷刷”部分。5.學唱曲調,學習切分音。(1)教師范唱曲調。(2)講解切分節奏及切分音唱法。正常的強弱節奏:改變了強弱關系,產生了切分音:(3)在教師指導下學唱開始的9小節曲調(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弄清強弱拍及后半拍節奏)。(4)學生自學第17小節以后的曲調:先弄清節奏,再學唱曲調,教師有重點地指導有讀譜困難的學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發對春天的贊美,唱好全曲。6.學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后,填入歌詞歌唱。(2)歌詞詞義討論。設問:第一段歌詞的含義是什么?第二段歌詞:“這是生命在歌唱,這是種子在發芽”,談談你是怎樣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詞、曲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擊樂,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較合適?使歌曲的表現更有聲、有景、有情。三、切分音鞏固練習1.改寫成節奏,并唱一唱:2.注意最后一節的改寫。3.師小結本課。第一課春意教案二教學目標:1.“春天”、“春雨”、“小鳥”都向人們“致春天”的來臨,本課匯編了一組描繪春意的音樂作品。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2.聆聽《春水》,感受擬人化的“春水”活潑、頑皮的形象。聆聽《致春天》,感受樂曲對春天的描繪,尤其是第一與第三樂段,相同的曲調,不同的手法表現不同的情緒。讓我們在聆聽過程中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力。3.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作手法。教學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聆聽《致春天》2、表演《小鳥小鳥》教學重點:通過聆聽體會身邊的春天教學難點:表演《小鳥、小鳥》教學過程:一、聆聽《致春天》1.介紹作曲家的國籍及作品的背景為導入。(1)設問:“挪威”地處歐洲的哪里?那里的氣候條件如何?(2)講解:春天對地處北歐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熱情地譜寫了這首鋼琴抒情小品。2.視聽《致春天》。(1)設問:你能根據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現手法區分作品的段落嗎?(2)教師可適時指導,如聽第一段的主題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現主題的片段。還可幫助學生聽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區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學生聽賞中的困難,幫助他們聽辨三段體的不同情緒的音樂表現。3.復聽《致春天》。要求學生在座位上用臉部的表情或微小動作,表達出三段音樂在發展過程中的情緒變化。4.完成教材中的書面作業。(1)畫出第三部分的圖形譜,說明第一與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緒不同。如用同樣的線條,可以用線條的粗細表達其熱烈的情景。還可以根據想像在圖形譜上添加其他的圖畫等。(2)完成方格框內的選擇--曲調高、低與情緒的平靜、期待、熱烈。以上兩個書面作業,因為是在學生通過二次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獨立完成或學生間的相互討論完成,切忌教師包辦代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與聯想。5.三度(欣賞)創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動作即興表演對春天來臨時人們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發展變化過程能表達出來。不求動作和舞姿的優美,主要是體現學生的自主參與及他們對春天的向往的心情。二、表演《小鳥小鳥》1.生態環保導入。設問:(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鶯歌燕舞……)2.聆聽范唱《小鳥小鳥》。設問:(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復習6/8拍號)(2)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3.學唱曲調。(1)教師范唱曲調。設問:曲調每一樂句有什么規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學第一部分(第一樂段)。a.教師范唱。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相似的地方?b.在教師指導下用6/8拍指揮圖式,跟著教師的指揮放慢速度視唱第一樂句(2小節)。c.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其他三個樂句(每句2小節)。(3)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a.教師分別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b.在教師指導下,二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2小節)。注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有困難的班級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加唱一條輔助練習:c.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點輔導低聲部。4.學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調,要表達出歡悅、活潑的情緒。(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諧;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達喜悅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斷絲連”狀,以表達歡樂的情緒。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發表表演歌曲的處理意見,如:演唱形式;編配打擊樂;伴舞;小品表演……進行二度創作表演。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三、課后小結:師生再見歌!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春雨蒙蒙地下》教學重點:表演歌曲教學難點:音樂知識:切分音教學過程:一、學習歌曲1氣象知識導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種天氣的現象,天氣不可能是永遠“春光明媚”的日子!設問:(1)還有哪一種天氣現象?(2)人們是怎樣來形容春雨的?(3)春雨給大地帶來了什么生機?2.欣賞歌曲范唱。設問:(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擬聲?你能模仿唱一下嗎?3.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模擬的下雨聲“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小節(包括間奏)要求二聲部。(2)結尾處的5小節(注意力度的變化)要求。4.師生接唱。教師唱歌曲的歌詞部分,學生接唱雨聲“刷刷刷刷”部分。5.學唱曲調,學習切分音。(1)教師范唱曲調。(2)講解切分節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師指導下學唱開始的9小節曲調(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弄清強弱拍及后半拍節奏)。(4)學生自學第17小節以后的曲調:先弄清節奏,再學唱曲調,教師有重點地指導有讀譜困難的學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發對春天的贊美,唱好全曲。6.學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后,填入歌詞歌唱。(2)歌詞詞義討論。設問:第一段歌詞的含義是什么?第二段歌詞:“這是生命在歌唱,這是種子在發芽”,談談你是怎樣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詞、曲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擊樂,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較合適?使歌曲的表現更有聲、有景、有情。二、音樂知識:切分音1.正常的強弱節奏:2.改變了強弱關系,產生了切分音:三、課后小結:師生再見!第三課時教學內容:聆聽《春水》教學重點:領會音樂作品中的“春水”教學難點:按節奏譜給音樂伴奏教學過程:一、聆聽音樂1、自然現象的變化導入。設問:春水從何處來?冬去春來,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樣活動,他們去向哪里?請聽音樂。2.欣賞童聲合唱《春水》。設問:(1)歌曲創設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合唱有幾個聲部?表現出怎樣的情緒?(3)春水像不像活潑、頑皮的孩子?3.再聽《春水》,邊聽邊跟著歌聲朗讀歌詞,并在教材的歌詞上劃上小節線(如一次不成,可多聽幾遍)。二、兒歌與打擊樂。1、按教材上標出的節奏,練習徒手拍擊。2、可以兩人一組練習,即一人朗讀一人拍擊。也可以小組與小組練習,最佳方案是個人邊朗讀邊拍擊。3、注意速度能與歌曲一樣。4、徒手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錄音,準確地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標出的節奏譜)。5、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節奏樂器按徒手打擊的節奏為歌曲伴奏。6、各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組與音樂配合得最默契。三、拓展與研究。1、設問:能否設計其他形式表演,并說說意圖。如配樂作畫;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設計節奏譜,并說說設計的思路與意圖。3、研究成果表演。4、教師要積極表揚學生的創造性表演,表揚他們的創新精神。四、課堂小結:師生再見歌!課后反思:《小鳥小鳥》《小鳥小鳥》教案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小鳥,小鳥》教學目標:1、通過演唱歌曲《小鳥,小鳥》,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引導學生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2、通過感受音樂作品中活潑可愛的小鳥形象,啟發學生熱愛、保護動物。3、讓學生感受歌曲中小鳥雀躍和展翅高飛的形象,激發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教學重點: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對于歌曲情緒所起的作用,在表現歌曲時注意情緒的把握,并有情感的演唱歌曲。教學難點:注意解決11︱666六度音程大跳的音準。教學過程:一:導入動物和人類同頂一片藍天,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用生命的色彩共同裝扮這美好的世界。教師引導學生說說唱唱關于動物的歌曲,老師:可愛的小動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下面我們就來聽一首歌曲《小鳥小鳥》,聽后請你們說說自己的感受。”二:新授1、感受歌曲:學生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引導學生帶問題去欣賞歌曲,提高欣賞效果。)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歡躍、親切地;活潑地……師總結:這樣一首歡快的歌曲描繪了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樹林里,,小鳥在自由地飛翔,迎著春天歌唱……抒發了作者對小鳥的熱愛,同時也暗示了人們渴望自由的心情。2、唱準歌曲:出示歌曲總譜生再次聆聽歌曲,熟悉歌曲內容,給樂曲分段。(兩個樂段)這首歌是6/8拍的,6/8是什么意思?它的強弱規律是什么?(同桌討論)音樂小知識:6/8是一種常見的拍號。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6/8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次強弱弱歌曲旋律可以分為兩個樂段,按樂段來學唱。第一樂段有兩個樂句:教師范唱第一樂段,學生找出相同的地方(節奏和旋律)1.節奏學習:A、展示小鳥歡快跳躍的節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頓)6/8xx|x0xxx0xx|x0xxx0|愛春天愛陽光愛湖水愛花香B、展示小鳥自由飛翔的節奏(提示附點的時值)6/8xx|xxxxxx|x.xxx|小鳥小鳥迎著春天歌唱教師帶學生一起練習節奏,在熟練的基礎上按節奏把歌詞念出來。強調注意6/8拍的強弱規律。2、學唱旋律:教師范唱,注意兩個樂句的后半句不同的地方。(用旋律線幫助學生掌握)1=F6/834︱50123021︱60715034︱5123?354︱3?13201=F6/834︱50123021︱60715012︱334544︱3?121第二樂段有兩個樂句兩個樂句就在最后不一樣,學習較簡單。11︱66646︱565434565︱40543043︱232171211︱66646︱565434565︱40543043︱2321721教師范唱,學生分小組自學,可以借助課堂樂器幫助。學生集體隨教師彈琴練唱第二樂段旋律。“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連起來唱。3、填詞演唱學生朗誦歌詞,再聽歌曲,看歌詞輕唱感受歌曲。4、學生輕聲跟琴演唱歌曲,教師適當指導。(注意休止符)5、全班學生熟練演唱歌曲。四、唱美歌曲:完整欣賞錄音范唱教師提問1、演唱時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2、用什么樣的表情表現歌曲?引導學生從旋律上想象:歌曲分為兩個樂段,小組討論,你根據歌詞和旋律能夠聯想這能表現小鳥的什么動作和生活畫面?小組交流,教師總結第一樂段表現小鳥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啄食,唱歌、跳舞、嬉戲的情景第二樂段展現小鳥展翅高飛,根據你的想象,這兩個樂段分別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力度演唱?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唱一唱,比一比,選擇一組設計恰當的統一下來。總結:全曲可用mp-f-mp的力度來處理。第一樂段用跳躍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表現小鳥的活潑跳躍;二樂段聲音連貫表現小鳥在空中的飛翔。五、鞏固新課:按照分析集體隨教師鋼琴伴奏演唱歌曲。再看歌曲總譜,一開頭括號里的旋律,這是什么?音樂小知識:前奏又稱引子,是為演唱者和聽眾提示情緒、意境和營造氣氛、色彩的。前奏常見的編配方法是采用歌曲的最后一句或第一句。提問:這首《小鳥,小鳥》的前奏是歌曲的哪一句?(歌曲的最后一句)七、小結:進行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小鳥小鳥》教案二教學內容:小鳥小鳥教學目標:1、“春水”,“春雨”“小鳥”都向人們告“致春天”的來臨。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2、表演《小鳥小鳥》、,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3、在學唱歌曲的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重復的創作手法。表演《小鳥小鳥》教學重難點:1、學習并掌握切分音2、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教學過程:一、

以生態環保導入問:(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

要加以保護。(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答: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等二、

聆聽范唱《小鳥小鳥》設問:(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復習八六拍,該拍號)(2)畫出三個樂句的圖形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部分。(3)按曲調的欺負,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調(4)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A、

教師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

。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B、

在教師的知道下,兩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注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C、

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視輔導二聲部。D、

合唱合成,要求學生能

相互聽對方的聲部,做到和諧。三、

學唱歌曲(1)

完整地唱全曲曲調,要表達

出歡躍,活潑的情緒。(2)用“l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諧,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悅的心情,注意沒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斷絲連”狀,以表達換卡的情緒。(3)

填入歌詞要唱得更有情緒。四、

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環節的

基礎上,讓學生發表表演歌曲的處理意見,如:演唱形式、編配打擊樂、伴舞、小品表演等進行二度創作表演。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學習樂理知識:切分音1、

認識切分音2、

正常的強弱節奏3、

改變了強弱關系,產生了切分音:改寫成

的節奏,并唱唱,四人小組討論并唱一唱五、

學唱歌曲,表演歌曲(1)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和討論歌詞詞義問:(2)第一段歌詞是什么含義呢?(3)第二段歌詞“這是生命在歌唱,這是種子在發芽”談談你是怎么理解的?(借景抒情)(4)在理解歌詞,曲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演唱和配上打擊樂,使歌曲的表現更有聲,有景,有情。六、各小組匯報演《春雨蒙蒙地下》教案一、教材分析。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五年級下冊里的一篇教唱課曲目。該曲調為2/4拍,降E大調。歌曲中出現二聲部合唱部分。歌曲歡快活潑,表達了春天大自然春意盎然,所有的植物種子都發芽的喜悅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歌曲的詞作者是喬羽,曲作者是吳大明。二、學生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對歌詞和識讀樂譜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音樂的審美能力也在長期的音樂學習欣賞過程中逐漸的提高。在學習歌曲過程中,二聲部合唱部分是難點,學生處于容易受干擾的年齡學段,易受他人影響,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所以在二聲部地方需要多聯系。三、教學目標1.

通過學習,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2.

通過學習,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和欣賞歌曲,運用多種演唱方式演唱歌曲,能夠聽辨歌曲前奏和掌握歌曲節奏。3.

通過學習,進一步鞏固舊知識弱起和新知識切分音和連音線等音樂知識。四、教學重點1.

用正確的歌唱方法和姿勢學唱歌曲2.

二聲部合唱3.

掌握好前奏與歌曲什么時候進入,弱起和切分音、連音線4.

創編曲調節奏五、教學難點1.

二聲部合唱部分2.

弱起與切分音、連音線的掌握六、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沙錘七、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設計意圖組織教學1.

創設情境,播放歌曲《滴哩滴哩》2.

師生問好3.

基礎練習a.感受節奏節拍,作變換拍子練習xx

x(切分音)xx

\x-b.模唱練習

12

3\45

6\71|4.謎語導入師:它是四季里的一員,在冬季之后出現,它的出現大地回暖,植物發芽,請問是什么季節?那春季里下的雨叫什么?5.出示課題1.

生:隨著音樂進入課堂坐好。2.

師生問好3.

節奏和模唱練習4.

回答問題生:回答生:回答讓學生隨著音樂的進入課堂。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板書引起學生有意注意教唱新歌1.

聆聽感受歌曲創設問題情境:歌曲內容說的什么?出現了哪些演唱方式?2.

再次聆聽歌曲創設問題情境:什么地方出現了二聲部合唱?3.教師范唱歌曲4.學生隨錄音哼唱旋律5學生按節奏讀歌詞6難點突破弱起、切分音和連音線的正確演唱7練唱形式a.聽琴演唱歌曲b.輕聲齊唱c.二聲部練唱d.小組自學鞏固新歌8.歌曲處理完整演唱a.歌曲用什么樣的方式表現演唱b.小組匯報表演c.教師評價1.

仔細聆聽歌曲回答問題2.再次聆聽歌曲回答問題3.

聽師范唱4.

隨去哼唱旋律5.

按節奏讀歌詞6.

掌握弱起、切分音和連音線的正確演唱7.

歌曲分組練習a.聽琴演唱歌曲b.輕聲齊唱c.二聲部練唱d.小組自學鞏固新歌8.

完整演唱主要是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創作表演1.教師展示樂器創設問題情境:這是什么樂器?歌曲唱到哪一處用這個樂器敲擊比較合適?有誰可以模仿這種樂器的聲音?2.用這個樂器給歌曲伴奏小組討論匯報表演9.

將課后的曲調中涂有色塊的小姐改寫成切分節奏,并唱一唱小組討論匯報表演1.

生:發散思維回答問題模仿聲音2.

樂器演奏小組討論分組表演3.

改寫節奏型分組表演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編能力拓展延伸1.

介紹演唱形式:獨唱、齊唱、合唱、輪唱、重唱、表演唱、對唱。2.

認識其他打擊樂器出示圖片1.

了解其他的演唱形式2.

認識打擊樂器音樂與姊妹藝術相聯系,通過一種歌唱形式,了解到其他的不通的歌唱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堂總結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結束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我們用歡快的歌聲演唱歌曲,并用沙錘給歌曲伴奏,抒發了對音樂的熱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生學習到了其他的演唱形式和認識了其他的打擊樂器,讓我們再歌聲中結束這次課。教學板書(附)《春雨蒙蒙地下》

1=

降E

2/41)切分節奏2)連音線3)弱起八、教學反思(附)《春雨蒙蒙地下》說課實錄一、教材分析:《春雨蒙蒙地下》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音版第十冊第二課,本課重在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新教育觀,重視合作與共處意識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合唱能力。本課原是一首電影插曲,因其詞曲俱佳,逐漸成為一首獨立的童聲合唱歌曲,歌詞十分簡潔,卻又十分優美,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等,不僅句式對稱整齊,而且色彩豐富,使人由衷的贊美春雨,對春天充滿著希望。二、設計意圖:本課題我抓住春雨設計了:1、賞春雨2、頌春雨3、模仿春雨4、唱春雨等,層層深入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欣賞春雨的美景時感受春雨的畫面美,在模仿春雨的聲音時感受春雨的聲音美,在唱春雨時感受歌曲的旋律線條美和歌詞美。從而喚起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從心靈深處接受了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進而激發他們去熱愛美,追求美。三、教學目標:1、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內在美,能用優美舒展的歌聲表達歌曲情感,并抒發熱愛春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2、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做到聲部和諧統一、音量均衡。3、過程與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通過對歌詞的改編,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精神。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四、教學難點、重點:重點:指導學生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難點:注意掌握歌曲的弱起節奏與換氣。五、教學設計:【課前】: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將關于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制成多媒體課件,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閑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一)師生問好,歌唱的基本練習(教學意圖:進行歌唱的多方位練習,為歌曲的學唱做鋪墊)師:哎?大家看得這么入迷,是不是被身邊的美景陶醉了呢?那好,今天趙老師就帶咱們五年二班的同學們踏青去!師:大家現在的心情怎么樣?那現在請大家保持這樣的心情,面帶微笑,在這春天的美景中和老師做一些歌唱的基本練習吧?★歌唱的氣息練習(聞花香)師:請同學們起立,隨著音樂和我一起緩緩的吸氣,聞一聞迷人的花香,把你的氣息運送到小腹,使你的胸腔擴張到最大限度,保持,1,2,好,讓我們把氣息緩緩地呼出。★歌唱的頓音“la”練習(百靈鳥的歌唱)師:瞧!百靈鳥也唱著歌趕來了,讓我們用“la”音來模仿百靈鳥清脆短促的叫聲吧。★歌唱的連音和換氣“hu”練習(春風的聲音)師:春風親吻著我們的臉頰,讓我們用“hu”的聲音來模仿一下它吧。瞧!春風還給我們吹來了一條輕柔的旋律,你能唱一唱它嗎?(突破難點)0353︱5—︱565︱353︱1—︱1000‖(加上換氣記號)Hu……師:同學們試唱得真不錯,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就是換氣,只有恰到好處的換氣,才能更形象的表現春風的柔美,讓我們再來試一試?(二)創設情境,感受體驗師:春姑娘來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她的使者——春雨也悄悄來了,(下雨聲)人們說“詩情畫意”在淅淅瀝瀝的小雨里,今天,讓就讓我們一起從寒冬走向蒙蒙的春雨。大屏出示課題《春雨蒙蒙地下》(三)賞春雨師:看!春雨悄悄地下起來了,一夜春雨,染綠了大地,催開了萬紫千紅。(觀看春雨圖片,伴有下雨的音效和《春雨》的背景音樂)(意圖:通過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感受春雨朦朧的意境。)(四)誦春雨師: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春天美好的一切可都離不開春雨的滋潤。歷史上,有很多詩人都愛寫春雨的詩歌,你們能回憶出幾句相關的詩句嗎?生①:《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生②:《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生③:《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播放春雨圖片,背景音樂《春雨》。)(意圖:通過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感受春雨朦朧的意境。)(五)模仿春雨1、欣賞春雨后師提問:春雨的身影真美,我們似乎在這些美麗的畫面也聽到了春雨的聲音。春雨會發出哪些美妙的聲音,請大家來形容一下。2、模仿春雨聲(啟發學生來模仿雨聲,去自由體驗、感受。)生:春雨會發出沙沙的聲音生:春雨滴答滴答的聲音生:春雨是淅淅瀝瀝的聲音師:大家模仿的真不錯,你們能不能用你喜歡的春雨聲,唱出這條旋律呢?(出示歌譜)6666︱4444︱5555︱5452︱(意圖:用人聲模仿春雨的聲音,創造意境,不僅大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歌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五)唱春雨1、初聽歌曲《春雨濛濛地下》伴奏(閉眼傾聽)師:同學們想象力真豐富,春雨用它那細細的線條在我們的詩歌中描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的景色,那它在我們的音樂當中也會譜寫一曲曲動聽的歌。你們聽……2、感受歌曲情緒、旋律的變化師:這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吳大明先生為廣大少年朋友創作的一首歌曲,誰來說一說,你聽后的感受如何?生①:旋律動聽優美,節奏輕快……生②:我仿佛看到了綿綿的春雨使冬眠的事物萬物復蘇的景象……3、師范唱歌曲,學生熟悉歌詞師:大家說得都很對,動聽的旋律要配上優美的歌詞,才會更精彩,所以老師剛才即興給樂曲添了一些歌詞,想聽嗎?但趙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請同學們自己聽出歌曲中描繪的景色,看誰聽得多?師提問:你聽到了些什么?生①:我聽到綠了楊柳生②:我聽到紅了村前的杏花生③:我還聽到了春雨刷刷的聲音4、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師:雨后的春天是如此的美麗,現在讓我們用最動聽的的聲音有節奏地念一念歌詞好嗎?5、跟音樂用“lu”來輕聲地哼唱旋律師:同學們的聲音真清脆,下面讓我們用“lu”輕輕地模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在模唱過程中,請大家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能分為幾部分?(意圖:在哼唱歌曲的過程中,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學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樂曲的能力)6、學唱歌曲并處理歌曲的第一部分▲復聽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師:現在就讓我們分別來聽一聽這三個部分會帶給我們哪些不同的感受。首先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復聽旋律)師:現在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這么短的樂句“春雨蒙蒙地下”這句歌詞為什么要重復2遍呢?(學生自由發言)其實,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作曲家看到下起春雨時那種欣喜的心情。▲跟琴學唱第一部分旋律師:體會了作曲家的用意,現在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來唱一唱吧?▲講解弱起小節師:大家模唱的不錯,旋律當中弱起小節是它最大的特點,還記得它是怎樣演唱的嗎?生:歌曲的第一小節,我們應該從第二拍開始讀起。師:那我們應該唱得強還是弱?(弱)(處理學生不易唱準的地方,為歌曲的演唱做鋪墊)師: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點拍準確呢?誰能想一個辦法讀準這個“弱起小節”?(點腳等)老師也有一個辦法就是“小雞啄米”(點頭),咱們一起來試一試?▲讓學生自己找出換氣地方師:演唱這么長的樂句,用一口氣唱下來是很吃力的,那大家想一想,這一樂句在什么地方添上換氣記號是最恰當的呢?▲歌曲處理后跟伴奏完整地演唱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優美的聲音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出來吧。7、學唱并處理歌曲的第二部分(課件下雨背景)▲分小節讓學生自己模唱師:一陣微風過后,春雨刷刷地下起來了。落到不同的物體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落到高處發出了(6666)的聲音(看大屏幕并聽教師隨琴唱一下歌曲每一個小樂句)。誰能來模唱一下?請同學們來唱一唱。聽,春雨又落到了低處發出了這樣的的聲音(4444),誰來唱一唱。春雨落到地上會發出很多聲音,時高時低,讓我們將這些聲音一起唱出(5555︱5452)。▲加入力度記號的演唱師:雨滴落下來會有不同的強弱,大家來想一想怎樣加力度記號,雨滴的聲音才會更形象呢?生:強→弱→強→弱師:那好,現在就請同學們隨著伴奏把最形象的春雨聲演唱出來吧。8、學唱并處理歌曲的第三部分▲分樂句跟琴學唱師:雨后的春天是那么的富有生氣,那一場春雨過后,我們身邊的事物都發生了哪些變化?讓我們來聽一聽歌曲的第三部分。生: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師:現在就請大家跟著老師的琴把這兩句唱出來吧。▲歌曲“啊”的學唱和換氣的處理師:這一部分“啊”的演唱是最能表達歌曲情感的一句,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來唱一唱吧。師:同學們的歌曲演唱得很完整,但是怎樣演唱才能更形象地去贊美春雨,和表達對春天充滿希望之情呢?生①:“啊”字應該唱連貫,并把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這個字中。生②:音準、音色:準確,聲音保持高位置,音色圓潤動聽。生③:呼吸,換氣,均勻平穩,師:大家分析的真準確,那說道換氣,你覺得我們這首歌那些地方換氣最合適呢?(學生說換氣地方)師:讓我們加上換氣一起再來唱一唱。▲歌曲處理后跟伴奏完整地演唱第三部分師:現在讓我們跟著伴奏有感情的把第三部分完整的唱出來吧!▲結束句的處理師:大家演唱得很到位,但細心的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歌曲的結束句把情感推向了高潮,我們的哪些符號朋友很恰到好處地發揮了作用呢?(mp和pp)那我們應該怎樣演唱這個加入力度記號的結束句呢?生①:聲音要越來越弱。生②:演唱時要一句比一句輕,這樣才能表現出春雨的聲音越來越小。師:那現在就讓我們力度記號加進去唱一唱,看看會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9、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師:大家說得都很對,春雨是那么讓人愉快,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愉快的心情來演唱第一段,歌頌這雨后的春天吧?10、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師:同學們,歌曲的第一段大家演唱非常完美,那你們有沒有信心把第二段演唱出來呢?好,準備。11、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全曲師:同學們,春雨是一首優美的詩,春雨是一副多彩的畫,讓我們用最真摯的情感來唱起春雨這首動聽的歌吧!12、分組利用需要的道具,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創編演唱(柳條、花束、沙錘、塑料袋等)師:同學們,你們優美動聽的聲音,讓趙老師仿佛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春天,那大家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你心中美麗的春天表現出來呢?好!現在趙老師給大家分一下組,請大家盡情發揮自己想象力,描繪你心中的春景圖吧?【設計意圖:新課標鼓勵音樂創作,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潛質。此環節充分放手給學生,讓學生用喜歡的形式來表現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樂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即興創作的能力。】六、師生同唱《春雨蒙蒙地下》師總結:春天是美麗的季節,讓我們大家共同歌唱演繹一段“春天的交響曲”吧!《春雨蒙蒙地下》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又到了鳥語花香,桃紅柳綠的季節,春姑娘如期的和我們相約,小草探出腦袋,花兒散發芳香,小鳥枝頭歌唱,還有,你聽,沙沙沙,沙沙沙,春雨來了。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十冊《春意》中的一首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下面我就與大家共同探討現代思想與教學策略。一、悟語課標,把握重點——說教材1、教材分析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教時正安排在詩情畫意、生機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詞簡潔優美、曲調抒情形象的童聲合唱。使人由衷贊美春雨,熱愛春天,對春天充滿希望。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學情的了解,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我只講第二課時的設計與設計理念.2、目標的確定與分析①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聲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音色統一。②技能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通過積極參與各種不同的音樂活動,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③情感目標:使學生由衷的贊美春雨,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3、重難點的確定與分析①重點:正確且有感情的表達歌曲并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更加熱愛春天。②難點:歌曲的處理及二聲部的合唱技巧。二、暗授學法、自悟探究——說教法、學法音樂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專門的音樂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從中受益,所以教學活動的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了以下教法和學法。(一)說教法1、情景設置法——設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2、探究討論法——通過自制樂器、處理歌曲、討論表演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3、多媒體展示法——通過音樂展示,豐富學生的視野,獲得多種體驗。(二)說學法1、體驗法——讓學生置身于音樂表演中,使他們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2、模仿法——用人聲模仿大自然的聲音,并配合表現出來,創造意境。3、創造法——自己制作樂器讓學生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4、合作法——分組討論合作,讓每個學生開動腦筋,團結協作。三、巧設程序、培養能力——說過程(一)創設情境,感受體驗導語:春天來了,她的使者——春雨也悄悄來了,我們一起去看雨吧。教師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接著讓學生自由律動,教師邊講解在下春雨時盡可能發生的事情,讓學生自己想象模仿出各種動物的聲音和植物的千姿百態。(學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體驗春雨的美,從而大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學習歌曲,合作探究1、導入:我們學過的歌曲還有哪些是描寫春雨的呢?學生接著積極地回答,教師從中引入新課.這樣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想感受新歌。2、教師伴奏,讓學生用lu來哼唱,體會歌曲的韻律.(學生既熟悉了旋律,又發現歌曲中的難點)3、怎樣才能正確的表達歌曲,讓歌曲更富有魅力。(學生分組討論,邊實踐體驗)教師總結整首歌曲的處理如以下幾點:①整首歌曲應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注意連音與非連音的對比;②注重二聲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統一,音準和諧;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記號,在“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漸強再漸弱的記號;④注意弱起小節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應唱三拍半,換氣敏捷。意圖:新課標分析中高年級學生參與意識,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強。讓學生自己體驗總結,并在實踐活動中感悟,不但增強了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而且培養了良好的合作意識,并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放在了重要位置。4、完整的演唱歌曲(讓學生體驗合作的愉快和激情,進一步啟發生贊美春雨,熱愛春天的感情和向往春天的情感。)(三)拓展部分——表現歌曲、參與創作活動:學生用自制的樂器(裝沙的袋子、揉搓紙張等的聲音)來模仿雨的聲音,為歌曲配上簡易動聽的節奏。部分學生穿上準備好的服裝和頭飾道具裝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鳥等等表現被雨水滋潤的萬物。大家共同歌唱一段“春天的交響曲”。意圖: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教學過程充分挖掘了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成表達個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悅。(四)首尾呼應,結束本節課學生唱著歌曲《春雨蒙蒙地下》,表演大自然中的千姿百態來結束本節課。本課整個教學過程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滲透和運用的過程,給學生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當然,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對我提出寶貴意見和批評,多加指導,我將非常感謝。謝謝大家。《春雨蒙蒙地下》說課稿二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義務教育音樂第十冊的內容《春雨蒙蒙地下》,我將從以下幾個篇章來進行我的說課。教材學情篇教材:《春雨蒙蒙地下》是人音版義務教育音樂第十冊第一課的表演內容。第一課的主題為“春意”,教材內容中安排了聆聽鋼琴曲《致春天》童聲合唱《春水》,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四部分內容。我將總課時設計為三課時,第一課時:《小鳥小鳥》、《致春天》;第二課時《春天蒙蒙地下》;第三課時《春水》。《春天蒙蒙地下》是電影《綠色錢包》的插曲,曲調細膩流暢,描繪了綿綿的春雨使冬眠的萬物復蘇,也隱喻著春雨滋潤著少年兒童的心田。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純樸而富有詩意。歌曲為二四拍,宮、徽交替調式,一段體結構。曲調由弱起開始,中間不斷出現跨小節的切分節奏,使音樂充滿生氣和活力。象聲詞“刷刷刷刷”處的二聲部手法及其間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動。尾聲時“刷刷刷刷”再現,三次重復及力度的漸弱,最后結束在徽上,給人以曲終未盡之感,令人尋味。學生:五年級的學生在演唱上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唱歌,并有一定的合唱能力,對音樂的感知中能分辨出音色、節奏、力度、速度上的變化發展、能講出曲調情緒,有一定的節奏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音準還不夠要求,唱歌時很白,無感情;合唱時欠和諧等。教學目標:依據課標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設計如下教學目標:①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聲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音色統一。②技能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通過積極參與各種不同的音樂活動,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③情感目標:使學生由衷的贊美春雨,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教學重點: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正確且有感情的表達歌曲并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更加熱愛春天。教學難點:(1)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準和諧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教法學法篇1、說教法本課包含了音樂、美術、詩歌、文學、思品、自然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老師主導作用,二者相互結合。2、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我以“美”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教學設計篇(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1、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春天”這一情景提供了具體生動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進行了場景布置,將關于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制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室四周布置幾棵柳枝,墻壁貼春雨、小草、小鳥、小花等圖片,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閑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2、導入上課開始,通過聲情并茂語言提示:“同學們,春天到了,萬物復蘇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朵朵鮮花競相開放,這一切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用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聯象春雨,引導學生朗誦有關春雨的小詩,回憶一下所學過或聽過關于春天的歌曲和樂曲。在學生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引入了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二)聆聽歌曲,體驗感受1、聆聽歌曲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我利用學生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將歌曲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用動畫的形式呈現于學生眼前,畫音結合,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地審美情景中,喚起他們學唱新歌的欲望。2、模唱歌曲當學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導學生用LU輕聲哼唱,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三)學唱歌曲,情緒表達1、介紹作者,朗讀歌詞這首歌曲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喬雨老先生為我們少年朋友創作的一首優美的歌曲。教師先充滿感情地范讀一遍,和學生共同分析歌詞,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等不僅句式對稱整齊,而且色彩豐富,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色彩美、韻律美、對稱美、意境美的特點,這樣師生融合更能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2、難點解決1)6|5653|1.2|353|62.|2-|31|5.1|356|565|5.春雨蒙蒙地下春雨蒙蒙地下在美的情境下,采用讓學生看教師的指揮手勢解決如第一句的“啊……”如何唱準“下”的時值和唱齊弱起是這一難點。另外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劃拍演唱,唱準時值。2)、看譜聽唱,找出歌曲中難掌握的節奏。學生找一找,可討論后回答:A、三處“春雨蒙蒙的下”的弱起,B、襯詞“啊”的弱起及一字多音。難點練習:1)、出示難點A。①教師彈奏,學生劃拍默唱。②用“嘩”的象聲詞替代弱拍起前的強拍休止,填補學生內心節奏的不穩。2)、出示難點B。①在歌譜下劃拍,用細雨連綿的比喻引導學生完成一字多音。②師生交換用動作提示演唱。③師生接口唱。3)、完整歌曲合唱旋律的演唱。①全班同學分成4小組,唱一唱,比一比。②分組匯報,進行評議:老師和學生先一起聽各組匯報(相互評價),老師從中引導學生去發現演唱中還有的錯誤和不足。3.歌曲處理,有感情地演唱如何使學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過學生分組討論,邊總結邊實踐體驗,指導學生二聲部要唱得清晰、和諧,要用較輕的音量,富有彈性的聲音歌唱,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漸強漸弱的力度記號來演唱,結束句表現出春雨越來越弱、聲音越來越小,從而完成教學目的。4.情感升華為了更進一步使學生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準確表達歌曲情感,教師向學生介紹歌曲選自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綠色錢包》里的插曲,并對《綠色錢包》這部影片作簡要介紹,了解歌曲的寓意,使學生懂得歌曲以蒙蒙地春雨象征祖國的關懷,以河邊的楊柳、村前的杏花象征青少年,鼓勵青少年健康成長,達到寓思想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最后,通過與學生交談對本課進行小結,讓學生懂得“一年之計在于春”,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春光。讓學生在歌曲《春雨蒙蒙地下》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教學理念篇本課我以美麗的春景為主線,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音樂環境。本課重在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新教育觀,重視合作與共處意識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合唱能力。學生在初步感受和學習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正確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他們喜愛、贊美春天的情緒。本課整個教學過程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滲透和運用的過程,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實踐,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于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使學生在充滿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輕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審美能力。《春雨蒙蒙地下》說課稿三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下午好:春天來了,嫩綠的小草發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兒迎著陽光開放,碧綠的柳條在春風中翩翩起舞,歡樂的小鳥在云中歌唱,綿綿的春雨似晶瑩的銀絲輕輕地飄若人間,又像純潔地甘露滋潤著世間萬物。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敬請指教。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音版第十冊第1課,本課重在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新教育觀,重視合作與共處意識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合唱能力。《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電影插曲,曲調既抒情又形象,其中運用了具有動感的多種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使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兩聲部三度音程的運用加強了春雨和聲的效果,很好地體現了春雨的美。歌詞十分簡潔,卻又十分雋美,使人由衷地贊美春雨,對春天充滿著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學生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2、教學目標: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設計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2)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3)情感與態度:通過本課的學習,啟發他們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3、教學安排:結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難以掌握二聲部合唱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劃分為二課時。第一課時:三度音程聽辨訓練,熟悉旋律,律動。(1)游戲導入通過音樂游戲,進行三度音程聽辨訓練,讓學生感受兩聲部的和諧美妙。(2)合唱訓練通過師生互動,學唱合唱部分的歌譜,并用豎笛合奏,感受兩聲部的和諧美。(3)學唱歌譜采用劃拍視唱法自主學習歌譜。(4)演唱律動通過邊唱邊拍手踏腳的聲勢練習,訓練學生身體動作的協調配合,感受邊唱邊動所產生的律動感。第二課時:感受歌曲,學唱歌曲,表現歌曲。下面重點說一說本課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內在美,能用優美舒展的歌聲表達歌曲情感。(2)提高學生兩聲部合唱能力,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教學重點: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教學難點:(1)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準和諧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4、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鋼琴、實物投影儀學生:有關春景的詩詞、春天的植物(柳枝、花草等)、繪畫工具二、說教法、學法1、說教法本課包含了音樂、美術、詩歌、文學、思品、自然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老師主二者相互結合。2、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我以“美”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三、教學過程設計(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1、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春天”這一情景提供了具體生動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進行了場景布置,將關于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制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室四周布置幾棵柳枝,墻壁貼春雨、小草、小鳥、小花等圖片,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閑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2、導入上課開始,教師聲情并茂地說:“同學們,春天到了,萬物復蘇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朵朵鮮花競相開放,這一切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通過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學生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有關春雨的小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詩句,學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這時讓學生說春雨的感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