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_第1頁
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_第2頁
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_第3頁
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篇一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家人聽罷,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家人聽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但愿大人常康健,勤為百姓除贓官。”家人把詩寫在紙上,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月月紅”。后蘇東坡雖賦閑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篇二先憂后樂切切情,造福人民留美名――范仲淹故事之(扶弱濟貧,愛惜人才)饒州城里有一位窮書生。一天這個窮書生在衙門前等待著求見范大人,不多時便見到了范仲淹。范仲淹從書生的談吐中,發現書生很有采氣,且有報國大志,也得知書生生活極端貧困,連飯都沒有飽食過一餐,家中毫無分文,還想進京趕考。范仲淹很同情他的處境,也很欣賞他的才華與志向,于是便想出一個主意,叫隨從拿出紙墨,令隨從陪同窮書生前往饒州城東薦福寺,拓歐陽詢的碑帖,去京師售買,每本可獲千錢,按當時的規定這個碑刻是不可隨便拓印的,由于有范仲淹的手令,寺中和尚答應了給書生拓印,但因天色已晚,準備第二天再拓印。不料,這一夜雷雨大作,雷雨將石碑擊的粉碎。窮書生傷心地只怨自己命運不佳。典故“時來送去滕王閣,運去雷雨轟薦福存”的后一句指的就是此事范仲淹也為此而嘆惜,為了使窮書生不失科考的良機,便以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銀兩送給窮書生,窮書生含淚收下,赴京科考去了。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篇三當時是有名的清官,人們把他比之于包公,他的事跡在民間特別是在江浙一帶廣為流傳。《施公案》講述的是他在俠士黃天霸的協助下偵破疑難案件,懲治惡霸豪強,救助無辜受害百姓的故事。施公的足跡遍及江蘇省:在江都(今揚州市),捉拿佛門敗類九黃僧人、七珠姑姑,擒獲惡霸關升;在天津關,平息了蘇州船幫與杭州船幫的打斗;在徐州、宿遷縣,收伏張桂蘭、郝其鸞;在沐陽縣,捉拿郎如豹;在贛榆縣,處決假知縣毛志虎;在海州,破落馬湖水寨,執水賊之首;在淮安,破何氏婦殺丈夫案、費德功控民女案,殺盜賊余成龍、殺惡霸。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篇四張瀚初任御史時,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夫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小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臟了新鞋。進城后,路面泥濘漸多,轎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顧惜了……王延相說:“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嚴謹從政,廉潔為官,后來升任被稱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書,建樹頗多,名留青史。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篇五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都以清廉著稱于世。在曹操當政時,胡質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病逝時,“家無余財,唯有賜衣書篋而已。”朝廷思其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并“賜其家錢谷”。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由于胡質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仆人隨從,只有他獨自一人騎著毛驢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之子后,無不驚訝而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后,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么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總算從家里翻出了一匹絹。他對兒子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父親給你的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占,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后解釋道:“這是我節余下來的。”胡威這才放下心來。后來胡威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晉武帝司馬炎聽說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事跡后,很感動,馬上召見胡威,對他父子兩人的廉潔奉公行為大加贊賞。期間,司馬炎問胡威:“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晉武帝又問:“為什么?”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不愿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關于清廉的故事120字篇六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皆以清廉著稱于世。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志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在荊州小住幾天后,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么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胡質總算從家里翻出了一匹絹。胡質望著臨行的兒子,深有感觸地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為父給你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占,不知道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后解釋道:“這是我節余下來的,用來給你作盤纏。”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