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物流園和創業園片區污水管網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PAGE51、設計依據及規范1.1設計依據業主的設計委托書和雙方簽署的設計合同;(2)業主提供的設計范圍內1:500地形圖及管網普查資料;(3)《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4)《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318號)(5)《黔江正陽工業園區(高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二O二三年五月)(6)《正陽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協調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物流園和創業園片區污水管網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重慶中科勘測設計有限公司二○二三年八月)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正陽組團、青杠組團、馮家組團)排水工程專項規劃(重慶縱橫工程設計有限公司2020年05月)(8)國家和地方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指令性規劃文本等。1.2主要規范及規程(1)《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50805-2012)(2)《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3)《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2016)(4)《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排水管網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發[2019]10號)(5)《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6)《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7)《城鄉排水工程項目規范》GB55027-2022(8)《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GB51222-2017)(9)《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10)《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11)《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16)(12)《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13)《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14)《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15)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16)《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圖集》(06MS201)(1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143-2010)(1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19)《山地城市室外污水管網建設技術標準》(DBJ50/T-374-2020)(20)《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T∕CECS717-2020)(21)《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10-2014)(22)《重慶市建設領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術通告(2019年版)》(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3)《重慶市建設領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術通告(2019年版)》釋義(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上階段設計批復及執行情況2.1初步設計評審專家意見及執行情況初步設計階段設計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進一步補充《城鄉排水工程項目規范》GB55027-2022。回復:已根據專家意見復核,按照意見補充規范,詳見說明1.2節。主管道設計章節未見雨水管道設計相關內容,請核實完善。回復:已根據專家意見復核,按照意見補充雨水管道相關設計內容,詳見說明3.3節。宜進一步完善涂塑復合鋼管的連接方式。回復:已根據專家意見復核,按照意見補充涂塑復合鋼管的連接方式,詳見說明3.8節。附屬構筑物章節,補充壓力流管道最高點排氣井、最低點處泄水井和一體化泵站進水管處閘板井的相關內容。回復:已根據專家意見復核,按照意見補充排氣井、排泥井及閘板井的相關內容,詳見說明3.9節。一體化泵站水泵參數為:Q=300m3/h,H=28m,揚程選用偏低,請進一步核實。(其理由為:=1\*GB2⑴壓力流污水管道長度約330m(涂塑復合鋼管),水損約為5m;=2\*GB2⑵泵站提升高度為22m;=3\*GB2⑶水泵吸水口處水損約為2m;=4\*GB2⑷應考慮2m的出流水頭。綜上,水泵所需揚程至少應為:22+5+2+2=31m。)回復:已根據專家意見復核,原泵站揚程選用偏低,按照意見修改污水泵站揚程。=1\*GB2⑴一體化泵站未見事故排放口設置(需經相關部門批準),請核實。=2\*GB2⑵一體化泵站進水管前應設置閘板井,用以泵站檢修時關閉污水。《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第6.3.8條。=3\*GB2⑶建議水泵出水口處設置緩閉止回閥,以防止水錘對泵的損害。回復:已根據專家意見復核,按照意見在一體化泵站中補充事故排放口的相關設計;按照意見將一體化泵站前一座檢查井調整為閘板井;按照意見在一體化泵站中補充緩閉止回閥的相關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須修改完善的意見:該階段暫無審查意見。3、工程概況3.1工程概況本次設計范圍為物流東路、物流環路、烏電支路、物流南路、黔永大道及創業園的排水管網改造。本次設計內容主要為雨污分流改造及排水管網缺陷修復工程。3.2設計范圍和原則本施工圖設計內容包括:管網修復工程設計規模為管道清淤長度13.50km,開挖修復管網長度4.58km,非開挖修復管道160處,雨污分流新建管道1.82km。其中物流東路管道清淤長度4.50km,開挖修復管網長度0.86km,非開挖修復管道36處,雨污分流新建管道0.14km;物流環路管道清淤長度1.80km,開挖修復管網長度1.11km,非開挖修復管道31處;烏電支路管道清淤長度0.80km,開挖修復管網長度0.06km,非開挖修復管道5處;物流南路管道清淤長度1.20km,開挖修復管網長度0.85km,非開挖修復管道16處;黔永大道管道清淤長度5.2km,開挖修復管網長度1.70km,非開挖修復管道72處,雨污分流新建管道0.55km;創業園雨污分流新建管道1.83km,污水提升泵站一座,非開挖修復管道27處。不得使用淘汰產品及與國家產業政策不符的材料和產品。4、工程地質概況4.1場地工程地質環境條件4.1.1自然地理黔江區位于重慶東南部武陵山區邊陲,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8′~108°56′,北緯29°4′~29°52′。它東臨湖北咸豐,西界彭水,南連酉陽,北接湖北利川。南北長約90公里,東西寬45公里,土地面積2402平方公里。4.1.2氣象水文勘察區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雨充沛,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區內地形復雜,高差懸殊,氣溫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各有差異,呈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征,垂直變化大。春季氣溫回暖早,夏季多暴雨、洪澇,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季多連綿雨,無霜期長。區內年平均氣溫為15.4℃,最高為38.6℃,最低為-5.8℃。區內降雨量大,雨季為6—10月。年平均降雨量1197.5mm,最多達1721.5mm,最少只有838.4mm。4.1.3地形地貌擬建場地原始地貌為河流沖洪堆積及山地地貌。管網沿線地面標高在452.80~636.15m之間;管道沿線位于城市街道及居民巷道,部分順小溪溝布置,地形為緩坡。4.1.5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區內揭露的巖土層主要由素填土、粉質粘土、角礫巖和泥質粉砂巖。根據鉆探情況及區域工程地質經驗判定,素填土層為強透水層,滲透系數取10m/d;粉質粘土為弱透水層,滲透系數取0.01m/d,角礫巖其巖體本身為鈣泥質膠結,為相對隔水層,但局部存在貫通的構造裂隙或風化裂隙,可以成為過水通道或存水空間;泥質粉砂巖為相對隔水層,但局部存在貫通的構造裂隙或風化裂隙,可以成為過水通道或存水空間。由于擬建污水管延伸長度長,局部埋深較大,加之近期為雨季,大氣降水量較高,在基坑邊坡施工及設計中應考慮外水壓力水頭高度。結合近期的降雨情況及周邊的截排水情況,建議外水壓力水頭高度及抗浮水位高度,在考慮久雨、暴雨導致排水不暢的不利工況條件下,以現狀地面高程為起算點,施工過程中對地下水位進行分段觀測,可根據觀測結果對外水頭高度及抗浮水位進行分段校核和調整。4.1.6不良地質現象經調查,未鉆遇溶洞,未見不良地質現象,未見土體變形跡象,未發現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重大不良地質現象及地質災害,未見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根據區域工程地質經驗,本工程場區內有溶溝、溶槽發育,地表未見巖溶塌陷和巖溶漏斗,本次鉆探揭露的角礫巖中角礫成分主要為灰巖,屬可溶性巖石。綜合判定場區內巖溶微發育。4.1.7地震效應評價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版),擬建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擬建場地上覆土層主要為粉質粘土、素填土,結合區域工程經驗和原一次性勘察中的剪切波速測試成果,場地素填土剪切波速取140m/s,為軟弱土;粉質粘土剪切波速取160m/s,為中軟土;下伏中等風化角礫巖的剪切波速>800m/s,為巖石;中等風化泥質粉砂巖剪切波速取800m/s,為軟質巖石。若施工期間場地內存在挖填方措施,建設方應委托檢測單位重新檢測新填土剪切波速值,設計單位可根據其測試成果復核建筑抗震設計措施。4.2建議(1)邊坡應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挖方邊坡施工宜分段跳槽施工,采用逆作法由上至下分級開挖,逐級支護,邊坡應采用動態設計法,信息施工法,施工中加強邊坡監測;填方邊坡應分層壓實回填,應先施工支擋結構,后進行回填,開挖棄土及時外運,嚴禁坡頂違規加載。(2)場地內原始地貌溝槽部位在風雨季節可能存在一定量地下水,表層土體中局部存在上層滯水,下伏基巖中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巖溶裂隙水,場地地下水位變化幅度較大,水量大小與降水、管線滲漏、場地封閉等因素關系密切,在雨季松散層孔隙水量相對較大,建議施工時根據實際出水量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3)作好地面的截水、排水措施,避免雨水涌入管涵,開挖到位后應及時封閉,避免巖石風化、軟化,降低承載力并影響穩定性。(4)場地內部部分既有管線位于開挖截面范圍內,建議在施工前應先對開挖截面范圍內相關既有管線進行遷移、改線處理,對影響范圍外的管線設施亦應注意保護。(5)建議各建構筑物以中等風化基巖或經地基處理后的素填土作為地基持力層,可采用淺基礎。(6)根據渝建發[2010]166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項目勘察設計管理的意見》和《建筑與市政地基基礎通用規范》GB55003-2021規定,該工程泵站井將形成深基坑,應按相關規范和條例要求進行設計施工。(7)施工開挖過程中對巖體結構面產狀應進一步進行校核工作。(8)本場地基巖為角礫巖和泥質粉砂巖,巖石強度存在一定的變異性,報告所提巖土參數值系概率統計的標準值,在工程施工采樣檢測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實測值與報告建議值之間存在差異。結構面一般存在波狀起伏或斜層理等情況,本報告所列巖層及裂隙產狀為地表調查的優勢產狀數據,故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施工時應加強層面、裂隙面的量測和觀察分析工作,及時反饋,作到信息法施工,動態設計,以便及時對出現的異常情況作出合理調整。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應加強驗槽及采樣檢測工作。(9)加強施工階段的巖土工程工作,施工過程中若遇本報告未述及的地質問題,請及時通知我公司有關人員進行處理,以確保工程安全。5、設計概況5.1排水現狀概況目前由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針對正陽工業園片區范圍內的市政排水管網開展精細化排查,通過視頻檢測及相關參數計算,評估管道缺陷狀況。5.1.1黔永大道根據檢測結果,檢測管道總長度8356.24m共分為296段,其中DN3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6.3m分為2段,DN4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575.63m分為91段,DN5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1421.53m分為47段,DN4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141m分為6段,DN5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419.67m分為16段,DN6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147.3m分為5段,DN8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195.8m分為7段,DN300污水管道(PVC)管道長度5m分為1段,DN1800雨水管道(PVC)管道長度299.9m分為10段,DN2000雨水管道(PVC)管道長度185.9m分為7段,DN2200雨水管道(PVC)管道長度121.6m分為4段,DN3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3.55m分為1段,DN5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7m分為1段,DN8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2008.05m分為71段,DN10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798.01m分為27段。在檢測中共發現問題點683處,主要為支管暗接、變形、錯口、異物穿入、腐蝕、破裂、起伏、脫節、接口材料脫落、沉積、殘墻、壩根、結垢、樹根、障礙物。5.1.2物流東路、物流環路、烏電支路、物流南路根據檢測結果,檢測管道總長度6677.24m共分為308段,其中DN4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169.41m分為103段,DN5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899.28m分為42段,DN7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9.7m分為1段,DN4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656.05m分為34段,DN5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91.02m分為3段,DN6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685.63m分為34段,DN7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7.48m分為1段,DN8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589.82m分為23段,DN10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19.46m分為10段,DN12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173.91m分為7段,DN400污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61.35m分為6段,DN4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36.14m分為4段,DN8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19.68m分為1段,DN10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411.04m分為17段,DN12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627.27m分為22段。在檢測中共發現問題點887處,主要為支管暗接、變形、錯口、異物穿入、破裂、起伏、滲漏、脫節、沉積、結垢、樹根、障礙物。5.1.3創業園路根據檢測結果,檢測管道總長度3788.96m共分為237段,其中DN2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3m分為1段,DN4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1622.52m分為75段,DN500污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77.7m分為1段,DN2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2.02m分為1段,DN3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35.1m分為7段,DN4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529.84m分為25段,DN5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580.28m分為32段,DN600雨水管道(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長度823.25m分為36段,DN100污水管道(PVC)管道長度1.84m分為1段,DN200污水管道(PVC)管道長度1.8m分為1段,DN200雨水管道(PVC)管道長度2.14m分為1段,DN300雨水管道(混凝土管)管道長度110.17m分為56段。在檢測中共發現問題點419處,主要為管道存在重大缺陷,管道損壞嚴重或即將導致破壞。5.2排水規劃根據2023年5月編制的《黔江正陽工業園區(高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本次設計排水系統與規劃排水系統總體保持一致,主要為在規劃管網上的補充完善。在規劃中預測規劃區日均污水處理量為6.87萬立方米/日。5.3設計標準及參數(1)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設計參數表5.1排水管網設計參數分類分項技術標準基本設計參數雨水管道按滿流設計污水管道按非滿流設計管徑400mm最大設計充滿度0.65;管徑500-900mm最大設計充滿度0.70;管徑≥1000mm最大設計充滿度0.75。排水管道采用管頂平接粗糙系數n塑料排水管道取0.010,鋼筋混凝土管道取0.014雨水系統暴雨強度q采用黔江暴雨強度公式設計暴雨重現期P周邊地塊和一般路面取3年綜合徑流系數ψ綠地取0.25,建筑密集區取0.7,建筑稀疏區取0.45地面集水時間t1根據匯水面積和地形取5min匯水面積F(ha)分地塊計算污水系統綜合污水量q根據《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正陽組團、青杠組團、馮家組團)排水工程專項規劃》地塊用水量指標取值,工業用水按總規要求考慮50%重復利用率。城市綜合污水排放系數為0.8-0.9,取0.85。管網收集率為95%。給水日變化系數Kd=1.3。設計污水流量QmaxQmax=Qave×Kz×Ks平均日污水流量QaveQave=q×面積/(24×3600)(L/s)污水總變化系數Kz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中規定內插選取Ks雨水或地下水滲入量系數,本次設計取1.15.4排水管網平面布置設計1)主管道設計沿創業園北側道路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用于收集道路兩側地塊污水并轉輸上游污水,最終排入黔永大道現狀d400污水管道。沿創業園南側道路與黔永大道交叉口處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用于轉輸上游污水,最終排入黔永大道現狀d400污水管道。沿黔永大道與物流東路連接處的十字路口處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用于轉輸上游物流東路污水,最終排入黔永大道現狀d400污水管道。沿鐵路油庫西側道路車行道外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用于收集道路兩側地塊污水,最終排入下游設計d500污水管道。沿耀潤科技東側道路車行道上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用于收集道路兩側地塊污水,最終排入下游設計d400污水管道。在鐵路油庫北側新建一座污水泵站,收集上游污水并通過新建一根DN250壓力污水管排入創業園南側道路現狀d400污水管道。在黔永大道與在建高速交叉處,因道路改道,原污水管已被破壞,沿改道道路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并排入下游黔永大道現狀d400污水管道。在物流環路與烏電支路交叉口處南側人行道下對新建一根d500~d800雨水管,原位原管徑替換現狀破損雨水管。新建管道與現狀建(構)筑物凈距原則上不小于2.5米,受條件限制不能滿足時,采用人工施工、跳槽開挖,并加強監測,確保現狀建(構)筑物安全。2)污水排出口本次設計污水管道最終排出口有一個,最終排入馮家污水廠。5.5水力計算由于黔永大道主干管分近遠期實施,現狀黔永大道北側污水管徑為d400,經現場溝通復核,目前黔江工業園企業入駐率低,目前已開發地塊主要為鑫眾磊家居建材城,渝東南電商產業微企孵化園,龔家壩片區,現狀污水量較小,本次管線改造設計管道按過流能力滿足當前污水量要求,且不低于上游現狀管道過流能力考慮。控制管段水力計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實際過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分流制污水管道應按旱季設計流量設計,并在雨季設計流量下校核,本次雨季流量取旱季流量的3倍。表5.2控制管段旱季水力計算(近期)管段編號服務面積(hm2)設計流量(L/s)管徑(mm)坡度過流能力(L/s)流速(m/s)充滿度W1-73~W1-996.7(鑫眾磊家居建材城,商業用地)18.985000.005290.611.020.18W1-187~W1-1068.2(龔家壩片區北片區,居住用地為主)18.124000.005144.810.960.21W1-172~W1-17316.6(龔家壩片區南片區,工業用地為主)32.2564000.005144.811.670.28W1-130~W1-13154.2(物流園片區)105.064000.06501.623.940.28表5.3控制管段雨季水力校核(近期)管段編號服務面積(hm2)設計流量(L/s)管徑(mm)坡度過流能力(L/s)流速(m/s)充滿度W1-73~W1-996.7(鑫眾磊家居建材城,商業用地)56.945000.005347.101.768滿流W1-187~W1-1068.2(龔家壩片區北片區,居住用地為主)54.364000.005191.441.523滿流W1-172~W1-17316.6(龔家壩片區南片區,工業用地為主)96.7684000.005191.441.523滿流W1-130~W1-13154.2(物流園片區)315.184000.06663.165.277滿流表5.4控制管段水力校核(遠期)管段編號服務面積(hm2)設計流量(L/s)管徑(mm)坡度過流能力(L/s)流速(m/s)充滿度W1-73~W1-99209.00973.105000.005347.101.768滿流W1-187~W1-10613.1880.544000.005191.441.523滿流W1-172~W1-17371.36373.784000.005191.441.523滿流W1-130~W1-131430.521879.224000.06663.165.277滿流經復核現狀黔永大道管徑無法滿足遠期污水流量,在地塊開發期間需同步對污水管徑進行改造。表5.5新建管段與上游管段污水過流能力計算管段編號管徑(mm)坡度新建段過流能力(L/s)上游管段管徑(mm)坡度上游段過流能力(L/s)充滿度W1-73~W1-995000.005347.10WS04578-WS045795000.005347.10滿流W1-187~W1-1064000.005191.44WS00632-WS510354000.005191.44滿流W1-172~W1-1734000.005191.44WS51000-WS510014000.005191.44滿流W1-130~W1-1314000.06663.16WS02325-WS023264000.005191.44滿流經復核本次新建段污水過流能力不小于上游管道過流能力。5.6縱斷面設計污水管管道坡向與道路坡向基本一致,道路上排水管道坡度能確保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道路下管道最小覆土為1.0m,局部受條件限制不能滿足時,采用鋼筋網片加強保護,非道路下最小覆土為0.7m,支管覆土約0.5m。在綜合管網設計中已充分考慮了各類綜合管線的豎向交叉。5.7管材、基礎和接口(1)管道斷面形式工程范圍內排水管道均采用圓形斷面。(2)管材及接口管徑小于等于d1000的雨、污水管道采用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環剛度應不小于8KN/m2。管徑大于d1200的雨、污水管道采用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環剛度應不小于12.5KN/m2壓力管段采用涂塑復合鋼管,內涂層采用環氧樹脂,厚度大于0.35mm,外涂層采用加強級聚乙烯,厚度大于1.2mm。管道質量應符《給水涂塑復合鋼管》CJ/T120-2016的相關規定。(3)管道基礎管道基礎做法詳見本工程管道溝槽開挖斷面大樣圖。管道地基處理應滿足排水管道對壓實度和承載力的要求,且應同時滿足道路工程的要求,盡量減小不均勻沉降。填方路段應按道路密實度要求回填至管頂以上至少1.5m后,再開挖管槽施工管道;且所有管道基槽應超挖0.2m,再施做施工管道基礎;管道施工回填壓實后,再分層回填壓實至設計路面高程。管道基礎的持力層為素填土或回填土時,其承載力及密實度應按照要求進行檢測,做法及要求詳見本工程管道溝槽開挖斷面大樣圖。(4)地基處理管道及構筑物地基承載力不小于0.2Mpa。溝槽在填方地段或溝槽超挖的,管道基礎以下必須分層夯實回填,密實度不小于95%。對于地質條件較差地段,如淤泥、雜填土等,必須進行換填。具體采用材料及換填深由不同的地質情況確定。(5)溝槽回填管道及構筑物溝槽回填必須在混凝土及砂漿達到80%以上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回填要求分層壓實、對稱均勻回填,密實度不小于95%。回填材料詳見大樣圖;在道路范圍內,壓實度應達到道路路基密實度要求,同時必須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相關規定。管區(溝槽底至管頂以上1.0m范圍內)禁止采用推土機等大型機械進行回填。管頂嚴禁使用重錘夯實。車行道檢查井井周1m寬范圍內路面結構層以下1.0m的回填材料,采用5.5%水泥穩定碎石現澆。(6)管道與檢查井接口d≤d800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采用橡膠圈柔性承插鏈接、d>d800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采用承插式電熔連接。涂塑復合鋼管采用焊接,焊接后應對涂層進行修補。排水管與檢查井連接時,應在井壁預埋短管,做法詳見04S520/59。5.8附屬構筑物(1)檢查井本工程井深小于2.0m時采用淺型檢查井;井深小于6.0m時采用普通檢查井。井室部分使用混凝土現澆,井筒部分采用C30素混凝土現澆。流槽采用C30混凝土現澆,雨水檢查井為半流槽,污水檢查井為滿流槽。檢查井采用防響、防滑、防位移、防盜、防墜“五防”成品球墨鑄鐵井蓋、蓋座及球墨鑄鐵踏步(06MS201-6/14),井蓋上需標注“污水”。檢查井井蓋上需標注“污水”,井內采用球墨鑄鐵踏步(06MS201-6/14)。根據《檢查井蓋》(GB/T23858-2009),車行道下采用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井座,承載等級為D400類;人行道下采用“普型”球墨鑄鐵井蓋及井座,承載等級為C250類。球墨鑄鐵井蓋應采用防沉降可調節式井蓋,符合GB/T1348的要求。檢查井內應設置防墜網等防墜措施。(2)跌水井排水管跌水高度>1.0m時采用跌水井,井室為C30鋼筋混凝土現澆。(3)通氣孔本工程污水檢查井采用自帶安裝孔的井蓋,此安裝孔作為污水管道系統的通氣孔。(4)排氣閥排氣閥垂直安裝于管道的最高點,排氣嘴或閥桿帽垂直向上,其口徑根據規范要求選用。排氣閥做法詳見07MS101-2,162~165頁,檢查井結構按照C30混凝土結構。(5)排泥閥安裝于管道的最低水平點上,排排泥閥做法詳見07MS101-2,58~65頁,檢查井結構按照C30混凝土結構。(6)閘板井在泵站進水管在最后一座檢查井內增設內置圓閘門(含啟閉機),以便后期檢修維護泵站。(7)雨污切換閘門井為保障污水在緊急情況下大量進入雨水管時,污水不排入自然水體,在雨水管排口末端設置雨污切換閘門井,發生故障時可關閉雨水排口,并開啟污水方向閘門,將污水排入污水管道。做法詳《雨污切換閘門井大樣圖》5.9現狀恢復(1)現狀道路恢復本次設計雨污水管道部分敷設在現狀道路下,在管道開挖過程中,對道路現狀造成破壞,應對被破壞的現狀道路及行道樹等按照原狀進行恢復。(2)現狀管線遷改與保護1.建成區內道路下現狀綜合管線(排水、給水、燃氣、電力、通信等)錯綜復雜,對本次新建排水管道的實施影響較大。設計中已根據已有現狀綜合管線資料盡量避開現狀綜合管線,但管道開挖斷面將對部分現狀綜合管線產生影響,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對排水管道外的其他管線進行探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或減少對其他管線產生影響。因部分現狀管線埋藏較淺,管槽開挖施工范圍現狀管線及電力電纜形態多樣,為保護現狀設施的正常使用,需對現狀管徑或電桿較小的設施提出相應的保護方案,對于管徑大于200mm或電桿較大時應根據管材及管槽開挖情況應制定專門的施工方案,并征得業主、相關產權單位同意后另行處理。施工時,施工方需根據溝槽開挖斷面的具體寬度來確定受影響的現狀綜合管線臨時遷改或保護的措施及其工程量,優先選擇臨時支撐保護;若因影響施工作業而需遷改現狀綜合管線,需在臨時遷改新通道建設完畢之前,保證原通道工作暢通,不影響周邊市政水、電、氣的供應,且遷改方案必須征得業主、相關產權單位同意后方可實施。受影響現狀管線保護時,覆土不足0.7m的PE材質或球墨鑄鐵材質的給水、燃氣壓力管線,需加設鋼套管(鋼管管徑放大一級,沿管中心線切開、卡箍合攏、兩端管口用瀝青板及用浸過瀝青的麻絮堵嚴)。管道回填完成后臨時保護措施應拆除。管線保護示意另外,新建排水管道實施過程中,若遇到現狀管線檢查井、消火栓、閥門井等需要臨時遷改或破壞,則在管道實施完畢后,需對現狀井做原樣恢復,恢復時并對原混凝土蓋板類井蓋、塑料材質類井蓋替換為鑄鐵材質井蓋,但電纜溝蓋板除外。2.廢除管線及檢查井封堵對以非開挖方式廢除的現狀管線及檢查井,采用C20素混凝土及砌塊對檢查井內管口進行封堵,并用素土填充檢查井,填至路基基層(壓實度同路基要求),拆除井蓋并復原路面。設計新建排水管道占用現狀排水管管位的區域,需將舊管拆除后再實施管道基礎并鋪設新管道。3.施工臨時排水問題現狀排水管網改造實施時,需充分考慮臨時排水去向、臨時排水水量、施工時節、施工次序、臨時交通組織等一系列施工現場具體問題,需提前做好臨時排水方案后,方可改造現狀排水管網。4.地下管線不明的應垂直管線方向進行人工探挖,宜按20m左右一道進行,局部管線復雜的(如交叉口、小區出入口)應縮小探挖間距。5.10管道抗震措施本項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1g,根據《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確定,本次設計擬采用以下抗震措施:1、本次設計采用承插式連接的管道,接頭填料采用柔性材料。2、地下直埋承插式圓形管道,在下列部位應設置柔性接頭及變形縫:(1)地基土質突變處;(2)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彎頭等附件與直線管段連接處。3、管道穿過建(構)筑物的墻體或基礎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在穿管的墻體或基礎上應設置套管,穿管與套管間的縫隙內應填充柔性材料;(2)當穿越的管道與墻體或基礎為嵌固時,應在穿越的管道上就近設置柔性連接。4、當埋地管道不能避開活動斷裂帶時,應采取下列措施:(1)管道宜盡量與斷裂帶正交;(2)管道應敷設在套筒內,周圍填充砂料;(3)套筒應采用鋼管;(4)斷裂帶兩側的管道上(距斷裂帶有一定的距離)應設置緊急關斷閥。5.11排水內窺檢查根據《重慶市城市排水設施管理辦法》渝建發【2019】10號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排水管材質量抽檢制度和排水管網內窺檢測制度,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承擔見證取樣檢測的機構除外),在排水管材安裝后,覆土前,采用隨機方式進行覆土前抽檢。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在排水管網覆土達到場地設計標高后,竣工驗收前,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有關規定,對排水管網進行內窺檢測。5.12泵站設計本次設計擬在鐵路油庫北側新建一座一體化污水泵站,將污水提升至黔永大道。本次設計泵站為緊湊型地埋式全自動無人值守泵站,力求最大限度節約用地,垃圾與雜質設計為自動處理,達到最大限度節約能耗,最大限度節約運行勞動力和維修成本,發生故障時最大限度由控制程序自動處理,控制程序自動處理不能完成時,將通過移動通訊報警給運行單位管理人員。經復核,本次污水泵站周邊無外部對應污水排放管道,經綜合考慮,本次不設置事故排放口,本次設計通過增加泵站的相關要求,保證泵站的可靠運行。5.12.2泵站計算參數及相關說明(1)本次設計一體化預制泵站為污水泵站,泵站處理量為7200m3/d.根據處理量的要求泵站內部配套2臺水泵,1用1備。泵站地面標高525.00m,進水管管底標高523.10m,出水管管中心標高524.20m。泵站進水管管徑為DN400,出水管管徑為DN250。泵站設計按水泵每小時允許起停≥10次;泵站不含水的凈重為4.2噸。(2)泵站筒體內配2臺潛水電泵。單泵設計參數為Q=300m3/h,H=31m,N=45kW,采用WQ系列潛水排污泵。(3)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5min的出水量,即25m3。本次設計污水泵站內徑4.0m,啟泵水位523.48,停泵水位521.30,集水池容積27.38m3。(4)泵站筒體應滿足以下參數:巴氏硬度≥55HBa,吸水率≤0.1%,軸向拉伸強度≥55MPa,軸向拉伸彈性模量≥5500MPa,環向拉伸強度≥390MPa,環向拉伸彈性模量≥22000MPa,軸向彎曲強度≥91MPa,環向彎曲強度≥550MPa,環向壓縮強度≥310MPa,軸向壓縮強度≥120MPa,抗壓強度≥120MPa,軸向斷裂伸長率≥1.0%;環向拉伸延伸率1.5%;環向彎曲模量≥18000MPa;軸向彎曲模量≥9400MPa;樹脂不可溶分含量≥92%;層間剪切強度≥33MPa;熱變形溫度≥102℃;24h常溫酸堿試驗外觀無異常,同時應提供國家權威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5)泵站筒體材質為玻璃鋼GRP,采用防腐、防滲、結構層及外保護層四層結構。(6)一體化泵站需自帶通風系統,保證內外空氣的對流,如需下井檢查,應先強制通風并檢測,達到要求后方可下井。(7)本次泵站格柵采用提籃格柵,除渣頻率為每月清除一次(8)本次設計泵站底部采用流體力學設計做防淤堵和水泵流道設計,可以使隨污水進入的淤泥及時通過排污泵排出。(9)泵站供電電源按二級負荷設計考慮,供電由業主溝通電力部門提供。(10)泵站配套電控柜置于泵井頂部的附近地面上,配套控制柜采用戶外防雨型,雙層柜門,內部分層結構。內部核心元器件PLC采用防護等級為IP66;采用集成式檢測單元,如電機綜合保護單元、冗余電源單元、強電檢測單元等模塊元件均采用耐溫設計,能夠適應較惡劣環境進行工作從而有效保護水泵。(11)泵站控制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運行性能控制、能耗最佳化、總線通訊、運行向導、泵自動并聯控制、自動切換運行、手動操作;測量值的最大、小限制;進、出水流量體積估算、防堵塞并短信提醒,LCD顯示屏,背景光設計,水系統結構圖形直觀顯示各泵運行故障情況、轉速和液位值,計算流量、功率損耗、運行和故障信號自動轉換接觸器;(12)考慮長期運行成本節約化,一體化泵站需實現安全可靠的無人值守,除電控功能的實現外,泵站通過GPRS或以太網進行遠程控制,并提供配套遠程監控平臺,用戶可借助此平臺監控設備能夠及時將泵站的運行及故障信息通過手機短信發送到指定人員的手機上。通過在線終端設備和手機端同時可以看到泵站運行狀態、泵的啟動次數、運行時間、可生成運行報表、并能實現在線等功能,并有相關遠程監控系統。(13)本次采用泵站常用的旋啟式止回閥,微阻緩閉止回閥雜物通過性差,故障率高,一般情況不采用。5.12.3泵站施工要求(1)為防止地下水對泵站的影響,采用一塊抗浮底板,尺寸為5500*5500*400,采用標號C30混凝土。在基坑開挖完成后,要用C30混凝土在基坑底部澆厚度約為300mm的墊層作為受力層。(2)墊層完成后,可在墊層的基礎上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根據泵站現場地質的情況須按照相關施工規范對基坑的內側進行足夠的支護措施,以防止塌方的發生。(3)泵站筒體的進、出水管道待筒體安裝到位后再鋪設、布置和連接。泵站安裝基于抗浮要求,務必使用C30混凝土把底部灌漿孔填滿填實,使泵站與底板合為一體。待到內部灌漿完畢,需要在底座外部澆筑混凝土不得低于80cm。(4)待到底部混凝土強度達到70%時,方可以回填。泵站基坑回填采用素土回填,壓實度應達到93%以上,嚴禁用礦渣、建筑垃圾、淤泥等其他材料回填。泵站周邊采用均勻素土每0.5m回填夯實。回填過程中要注意基坑的四周要均勻回填,防止出現一則的土方過多,導致罐體傾側;待回填到離地面約300mm時,建議在回填土表面澆注厚度約300mm的混凝土,以對回填土達到保護作用。6、缺陷排水管網修復管道缺陷主要分為結構性缺陷與功能性缺陷。除管道缺陷需要修復外,檢查井的缺陷也需同步修復。6.1管道結構性缺陷6.1.1結構性缺陷排水管道修復范圍及原則本項目將3~4級缺陷管段均列為嚴重缺陷,較密集的2級缺陷列為較嚴重缺陷。兩種類型均按缺陷密集程度再細分為整體修復和局部修復。根據上述分類,再選擇不同的修復方法,包括開挖及非開挖技術。所有的支管暗接,均須通過開挖解決;所有可能直接引發管道滲漏的缺陷類型均應從嚴處置。通過照片判讀,必須解決喪失過水功能(完全塌陷、完全破裂等)管段。雨水及污水都必須解決。污水半管以下出現3-4級破裂、變形,3-4級脫節、錯口,這些影響污水收集效果的,本次也必須解決,雨水可不考慮。本次對結構性缺陷大于3級的管道進行修復,采用結構性修復,管道結構性修復更新后的使用期限為50年。6.1.2管道結構性缺陷整體修復和局部修復界定開挖修復法屬常規修復方法,工程實踐較多,不存在較多的技術難點。本章節重點對非開挖修復方法的選擇進行論證。目前國內排水管道的非開挖修復方法較多,其按修復方式分類為二種,局部非開挖修復和整體非開挖修復。非開挖修復分類圖根據本項目的管道缺陷特點,本次根據調查資料每段管道缺陷點數量及單點長度將嚴重缺陷每管段大于等于3個點位,或者單點長度超2m,以及較嚴重缺陷每管段大于等于5個點位,或者單點長度超2m作為整體修復的對象。6.1.3管道結構性缺陷非開挖技術選擇根據本項目的管道缺陷特點,綜合修復效果、施工難度、對過流斷面的影響及造價等多個因素,本項目選取CIPP點狀修復法(局部樹脂固化)、液壓撐預處理作為本項目非開挖修復方法。6.1.4管道預處理(1)清淤與清洗局部樹脂固化法對管道內壁清潔及光滑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在管道完成清淤的基礎上,應進行清洗預處理;如結構性修復管段不在功能修復范圍內,需要單獨計入清淤處理后,再進行清潔預處理。(2)堵漏與臨時導排受地下水位或客水等原因,導致外水持續滲入無法中止的管道,在做非開挖修復時,應先在內部堵漏,才能進行局部樹脂固化法修復。因此,施工前還要做好臨時污水導排措施,良好的管道內部環境條件,是保證非開挖修復取得滿意效果的重要因素。6.2管道功能性缺陷排水管道修復范圍及修復方案本項目管道功能性缺陷包括:沉積、結垢、障礙物、殘墻壩根、樹根、浮渣,根據缺陷程度的不同,分為1~4級(部分類型分1~3級)。由于管道功能性缺陷多與養護相關,本次設計原則針對日常養護無法解決的較嚴重缺陷進行處理。從修復范圍來看,本次設計對單純影響過流能力的沉積、結垢、浮渣三類缺陷進行處理,主要針對2~4(3)級,其余等級原則暫不修復;對可能引發管道結構損壞的障礙物、殘墻壩根、樹根無論等級,均進行修復,特別是針對4級障礙物和樹根,在清除完畢后,納入結構缺陷一并處理。表6.2管道功能性缺陷修復方法比選表修復方式缺陷類型清理養護暫不修復(視報告定)備注沉積2~4級1級結垢3~4級1~2級障礙物1~4級1級4級缺陷清理后,納入結構缺陷一并處理殘墻、壩根1~4級-樹根1~4級-4級缺陷清理后,納入結構缺陷一并處理浮渣3級1~2級6.3檢查井缺陷修復檢查井的問題主要分為外部問題與內部問題。(1)外部問題主要是井蓋埋沒、井蓋丟失、井蓋破損、井框破損。上述問題不納入修復工程,由市政養護進行處理。(2)內部問題主要是井壁裂縫、井壁滲漏、抹面脫落、井底積泥雜物、防墜網缺損。除了防墜網缺損由市政養護處理外,其它問題均在本次工程修復范圍內。對于井底積泥雜物問題,本次采用檢查井清掏解決,清掏工作以人力清掏為主。對于井內抹面脫落,將剝落的內粉刷層清理干凈,噴涂鋁酸鹽防腐水泥進行修復。對于井壁裂縫,首先對結構裂縫采用鉆孔壓力注漿修補,采用聚氨酯灌漿材料,注漿孔宜交叉布置在裂縫兩側,鉆孔應斜穿裂縫,垂直深度宜為結構厚度h的1/3~1/2,鉆孔與裂縫水平距離宜為100mm~250mm,孔間距宜為300mm~500mm,孔徑不宜大于20mm,斜孔傾角度θ宜為45度~60度。注漿量依據實際裂縫所需填充量計,當觀察到待修補縫隙有漿液流出即停止注漿,原則上單座井注漿量不超過0.1m3。其次,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對檢查井內壁噴涂鋁酸鹽防腐水泥。6.4現狀污水管網結構性缺陷的修復設計6.4.1非開挖修復前管道內預處理本工程中排水管道在非開挖修復工藝實施之前,需根據管道內部CCTV檢測結果進行一系列預處理工作,以方便后續修復工藝的順利進行。本次設計根據前期管道內部CCTV檢測資料,提出各類管道內部預處理的處理措施,實施時,施工方可根據管道內部二次CCTV檢測情況,選用合適的預處理措施進行處理。預處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至少3個步驟(施工現場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選用其他合適的預處理措施):(1)管道臨時封堵、降水為便于修復段管道的清掏疏通、檢測、加固及修復等措施的實施,在修復段管道上游起點檢查井和沿線排水接入點的排水支管檢查井處采用泵送的形式將上游排水轉輸到管道修復段的下游,確保管道修復的順利實施。對管道病害段進行局部封堵和排水等工作后,再進行管道疏通清淤、CCTV檢測等后續工作。本項目主要采用氣囊管堵或潛水磚封的封堵方式。結合管道封堵,采用污水泵將管道內的污水臨時抽排至修復管段下游的管道內,管道內抽排降水至修復工藝實施可接受的水深時,封堵段為后續施工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抽排要求:起點檢查井內抽排時,水泵排水能力需大于上游來水,封堵起點上游的污水抽排至封堵管段下游的管道內;終點檢查井抽排時,需保證臨時抽排后修復管段內污水水深不超過修復工藝實施可接受的水深,以保證后續預處理工藝和管道非開挖修復工作開展的安全。管道內清掏疏通施工工序流程圖根據對現場條件的勘察﹐本次采用高壓管道清洗車+淤泥抽運車方式﹐基本方案如下∶1)降水﹑排水使用泥漿泵將檢查井內污水排出至井底淤泥。將需要疏通的管道進行分段﹐分段的辦法根據管徑與長度分配﹐相同管徑兩檢查井之間為一段。2)稀釋淤泥高壓水車把分段的兩檢查井向管道內灌水﹐使用疏通器攪拌檢查井和污水管道內的污泥﹐使淤泥稀釋﹔人工要配合機械不斷地攪動淤泥直至淤泥稀釋到水中。3)吸污用吸污車將兩檢查井內淤泥抽吸干凈﹐兩檢查井剩余少量的游泥向井室內用高壓水槍沖擊井底淤泥﹐再一次進行稀釋﹐然后進行抽吸完畢。4)截污設置堵口將自上而下的第一個工作段必用封堵把井室進水管道口堵死﹐然后將下游檢查井出水口和其他管道通口堵死﹐只留下該段管道的進水口和出水。5)高壓清洗車疏通使用高壓清洗車進行管道疏通﹐將高壓清洗車水帶伸人上游檢查井低部﹐把噴水口向著管道流水方向對準管道進行噴水﹐污水管道下游檢查井繼續對室內淤泥進行吸污。6)通風施工人員進人檢查井前﹐井室內必需使大氣中的氧氣進人檢查井中或用鼓風機進行換氣通風﹐測量井室內氧氣的含量﹐施工人員進入井內必需佩戴安全帶﹑防毒面具及氧氣罐。7)清淤在下井施工前對施工人員安全措施安排完畢后﹐對檢查井內剩余的磚﹑石·部分淤泥等殘留物進行人工清理﹐直到清理完畢為止。然后﹐按照上述說明對下游污水檢查井逐個進行清淤﹐在施工清淤期間對上游首先清理的檢查井進行封堵﹐以防上游的淤泥流入管道或下游施工期間對管道進行充水時流入上游檢查井和管道中8)污泥處理由于清出的淤泥含水率較高,直接外運可能會產生"跑冒滴漏"現象,因此需對污泥水進行處理,避免二次無人,清除的淤泥需采用吸污車運至臨時脫水站進行脫水預處理。本次淤泥脫水主要采用:預處理→均質→脫水→外運的工藝進行,淤泥經機械脫水后添加生石灰干化,石灰投加量建議為10Kg/m3淤泥,最終確保淤泥含水率低于60%。(3)管道內CCTV檢測根據《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T181-2012)和《城鎮排水管道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10-2014)的要求,本截管道在非開挖修復前需對管道內部做CCTV內窺檢測,發現管道病害所在,以便后續修復工作的開展。管道CCTV(ClosedCircuitTelevision)檢測是采用先進的CCTV管道內窺電視檢測系統,在管道內自動爬行,對管道內的銹層、結垢、腐蝕、穿孔、裂紋等狀況進行探測和攝像,依據檢測技術規程再進行評估,為制定修復設計提供重要依據。本設計采用業界先進電視檢測設備,可以對不同管徑和不同情況的管道進行檢測。同時,將CCTV檢測車裝載于檢測車上,實現流動性的快速檢測。本工程中根據《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10-2014)和《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T/CECS717-2020)要求,預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預處理后的原有管道內應無沉積物、垃圾及其他障礙物,不應有影響施工的積水;當采用原位固化法和點狀原位固化法進行管道整體或局部修復時,原有管道內不應有滲水現象;2)管道內表面應潔凈,應無影響襯入的附著物、尖銳毛刺、突起現象;3)當采用碎(裂)管法時,可不對原有管道內表面進行處理,但原有管道內應有牽引拉桿或鋼絲繩穿過的通道;4)當采用局部修復法時,原有管道待修復部位及其前后500mm范圍內管道內表面應潔凈,無附著物、尖銳毛刺和突起;5)預處理應避免對管道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和破壞。同時根據各非開挖修復工藝的特性,管道預處理后應滿足下表的要求。非開挖修復更換方法技術要求短管內襯法無影響內襯管插入的沉積、結垢、障礙物及尖銳凸起物原位固化法管道表面應無明顯附著物、尖銳毛刺及突起碎(裂)管法待修復管道無堵塞,宜排除積水機械制螺旋纏繞法管道內無沉積、結垢和障礙物管片內襯法管道內無沉積、結垢和障礙物墊襯法管道內無沉積、結垢和障礙物局部修復法管道內無明顯沉積、結垢和障礙物且待修復部位前后500mm內的管道表面應無明顯附著物、尖銳毛刺及突起。6.4.2內襯層設計根據《城鎮排水管道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10-2014)要求,當采用穿插法、原位固化法、折疊內襯法或縮徑內襯法進行管道半結構性修復和結構性修復時,內襯管最小壁厚應符合下列規定:1)半結構性修復內襯管壁厚計算:或式中:t——內襯管壁厚(mm);Do——內襯管管道外徑(mm);K——圓周支持率,取值宜為7.0;EL——內襯管的長期彈性模量(MPa),宜取短期模量的50%;C——橢圓度折減系數;P——內襯管管頂地下水壓力(MPa);N——安全系數,取2.0;μ——泊松比,原位固化法內襯管取0.3,PE內襯管取0.45;q——原有管道的橢圓度(%),可取2%;DE——原有管道的平均內徑(mm);Dmin——原有管道的最小內徑(mm);Dmax——原有管道的最大內徑(mm)。2)結構性修復內襯管壁厚設計:式中:qt——管道總的外部壓力(MPa),包括地下水壓力、上覆土壓力以及活荷載;RW——水浮力系數,最小取0.67;B'——彈性支撐系數;ES'——管側土綜合變形模量(MPa),可按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的規定確定;HW——管頂以上地下水位高(m);γ——土的重度(kN/m3);H——管道敷設深度;HS——管頂覆土厚度(m);WS——活荷載(MPa),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的規定確定。為增強局部樹脂修復的可靠性,本次設計均按結構性修復設計。根據管道的覆土厚度及頂部荷載情況,計算出不同管徑下的管道壁厚。壁厚(mm)管道公稱直徑DN(mm)管道覆土厚度0-3m(包含)管道覆土厚度3-5m人行道下車行道下人行道下車行道下4003.84.55.15.35004.75.56.36.56005.66.67.57.88007.48.69.910.310009.210.612.312.76.4.3局部樹脂固化法CCTV檢測工作完成后,根據檢測與評估結果對區域內部分排水管道病害進行局部樹脂固化修復。(1)施工工藝流程局部樹脂固化工藝流程:1)將氈筒用適合的樹脂浸透。2)將上述氈筒纏繞于氣囊上,在人工將其輸送至修復地點。3)向氣囊充氣使氈筒“補丁”被壓覆在管道上,保持壓力待樹脂固化。4)氣囊泄壓縮小并拉出管道。5)最后進行電視檢視,進行施工質量檢測。6)排水管道處于流砂或軟土暗浜層,由于接口產生縫隙,管周流砂軟土從縫隙滲入排水管道內,致使管周土體流失,土路基失穩,管道下沉,路面沉陷。因此,局部樹脂固化修復時,必須進行損壞處管內清洗,并且電視確認干凈。施工流程圖(2)材料和設計要求1)氈筒氈筒應使用玻璃纖維墊(包含紡織和混織玻璃纖維),能裝載樹脂和承受安裝壓力,并與使用的樹脂系統相容。氈筒在安裝時應該能緊貼舊管壁,并符合安裝的長度。并考慮安裝時圓周方向的伸展。玻璃纖維氈在應用之前必須具備一下特性:①每單位面積質量:根據ISO3374,1050g/㎡±10%。②厚度:1.6毫米±15%。③寬度:根據ISO5025,400~2500mm。2)樹脂使用適合局部固化法的樹脂和固化劑系統。為避免樹脂性質變化,與其接觸的設備均不能與水接觸。3)厚度設計局部內襯厚度根據管道部分破損情況進行設計計算。4)內襯結構安裝于母管之上的點狀或局部內襯必須至少三層,包括一外部混織纖維層和一內部混織纖維層,中間夾層為混織纖維層。(3)主要施工材料局部樹脂固化修復施工材料配備表根據管道口徑損壞程度不同,來計算采用厚度。局部樹脂固化法修復規格口徑200~1500mm厚度6~35mm寬度500mm(左右)數量1材料樹脂、固化劑、玻璃纖維(4)工藝操作要求1)管道堵漏對管道缺陷較嚴重的接口位置,在對其進行局部樹脂固化修復前,需采用裂縫嵌補修復技術對缺陷位置進行預處理。2)局部樹脂固化法工藝操作要求①樹脂和輔料的配比2:1應合理。②樹脂的體積應足夠填充纖維軟管名義厚度和按直徑計算的全部空間,考慮到樹脂的聚合作用及滲入待修復管道縫隙和連接部位的可能性,還應增加5~10%的余量。③氈筒必須用鐵絲緊固在氣囊上,防止在氣囊進入管道時氈筒滑落。④充氣、放氣應緩慢均勻。⑤樹脂固化期間氣囊內壓力應保持在1.5Bar,保證氈筒緊貼管壁。6.5修復前后管道過流能力校核根據《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10-2014),本次設計校核局部樹脂固化修復法修復后排水能力。其中內襯厚度根據《城鎮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10-2014)計算取值。非開挖修復后污水管排水能力校核表序號修復道路原有管徑服務面積設計污水量原有管材修復后管徑坡度修復后流速修復后充滿度修復后過流能力(mm)(ha)(L/s)(mm)(m/s)(h/D)(L/s)1物流東路5006.718.98HDPE雙壁波紋管4890.0051.910.65247.432烏電支路4004.111.61HDPE雙壁波紋管3910.0051.650.65136.283物流環路50022.735.65HDPE雙壁波紋管4890.0031.480.65191.664物流南路4006.718.98HDPE雙壁波紋管3910.012.330.65192.735黔永大道60054.2105.06HDPE雙壁波紋管5870.024.410.7891.496創業園40024.840.37HDPE雙壁波紋管3910.012.330.65192.737、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施工為危大工程,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393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建部令第37號)和《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辦質〔2018〕31號)、《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實施細則(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安發〔2019〕27號),本工程施工單位應該根據上述文件要求編制危大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并明確安全防護、應急措施。本工程涉及危大施工部分如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對應部位與環節設計參數指標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見保障工程周邊環境安全的意見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雨污水管道埋深超過3m小于5m。本工程范圍內雨水管道WA-6~WA-9溝槽開挖深度范圍:3m<h<5m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施工單位應當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無錫市陰山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考前適應性訓練考試(三)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鄭州科技學院《鍋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新聞采編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第二中學2025年初三3月測試(線上)語文試題含解析
-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歌曲寫作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統計建模與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四校聯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長治市潞城市2024-2025學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XX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護理員消毒隔離知識培訓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歷史試卷A卷(含答案)
- 麻醉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03月如東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2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招聘(9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 綠化養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2024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