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檢測與診斷(下冊)-第6章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_第1頁
汽車檢測與診斷(下冊)-第6章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_第2頁
汽車檢測與診斷(下冊)-第6章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_第3頁
汽車檢測與診斷(下冊)-第6章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_第4頁
汽車檢測與診斷(下冊)-第6章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第一節汽車制動系統概述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第一節汽車制動系統概述

一、制動系統的基本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制動效能,即具有迅速減速直至停車的能力。

②制動穩定性良好,即行車制動不跑偏、不側滑,制動時方向穩定性好。

③操縱輕便,即操縱制動系的力不能過大。行車制動踏板力和駐車制動手操縱力應滿足有關標準要求。

④工作可靠,即制動系的零部件必須十分可靠,并保證在遇到特殊情況時能夠有足夠的應急制動性能。第一節汽車制動系統概述

二、制動系統的基本組成

①供能裝置。包括供給、調節制動所需能量以及改善傳能介質狀態的各種部件。

②控制裝置。包括產生制動作用和控制制動效果的各種部件。

③傳動裝置。包括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

④制動器。產生阻止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輔助制動系中的緩速裝置。行車制動系的制動器一般采用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第一節汽車制動系統概述

三、制動系統的基本類型

按制動能源不同分為人力制動系、動力制動系和伺服制動系;

按驅動裝置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和電磁式等。同時采用兩種以上的能量傳輸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如氣液綜合式驅動裝置制動系統。

按傳動系統的回路,制動系統可分為單回路制動系統和雙回路制動系統。

伴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電子控制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得到廣泛應用。很多車輛裝備了與防抱死制動系統配套使用的驅動防滑調節系統(ASR)和電子差速鎖閉系統(EDS)等。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一、氣壓制動系統的基本組成

氣壓制動傳動系統的制動能量源是壓縮空氣,其控制裝置由制動踏板機構和制動閥等氣壓控制元件組成,通過制動踏板操縱氣壓控制元件,使氣壓回路打開或關閉,給制動器提供動力,產生制動力矩。

氣壓制動系統大多數為雙管路氣壓制動系統。

氣壓制動系統由空氣壓縮機、儲氣筒、調壓閥、制動控制閥、制動氣室以及其它輔助裝置組成。一般采用鼓式制動器。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1.制動器

鼓式制動器有多種類型,凸輪式制動器。2.制動閥

制動閥是氣壓行車制動系統中的控制裝置,結構如圖。

3.制動氣室

制動氣室將輸入的氣壓能轉換為機械能輸出。

制動氣室主要有膜片式和活塞式兩大類。

對于活塞式制動氣室,壓縮空氣自制動閥充入殼體與活塞間的工作腔,推動活塞伸出,產生制動。活塞式制動氣室的推桿行程比膜片式大。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二、氣壓制動系統的常見故障部位

(1)空氣壓縮機

空氣壓縮機是產生氣源的裝置。常見故障原因:氣缸蓋變形;出氣室積炭過多,出氣管接頭積炭堵塞;出氣閥與閥座密封不良或閥片彈簧過軟;空氣濾清器濾網堵塞,或殼與蓋接觸且壓緊過甚;皮帶輪槽磨損過度使傳動皮帶打滑;活塞及活塞環與缸壁磨損過度等。

(2)制動閥

制動閥有多種型式。故障形式有:閥門有積存物粘附或關閉不嚴;各種彈簧彈力不符合要求,或彈簧損壞;運動部件發卡,膜片損壞、變形;制動閥殼體上有裂紋或殼體變形等。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制動氣室及調整臂

常見故障有:膜片破裂;推桿外露過長;制動軟管老化發脹或破裂;彈簧嚴重變形、定位鋼球及彈簧失效;制動氣室的殼體和蓋有裂紋,或頂桿孔磨損過度等。

(4)制動器

常見故障原因:制動蹄翹曲,制動蹄回位彈簧過軟或過硬;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接觸的面積太小或趨于中間部位,或表面油污、硬化、鉚釘外露、質量不佳,偏心調整不當;制動鼓磨損失圓或鼓壁過薄;制動蹄銷調整螺釘調整不當等。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三、氣壓制動系統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制動效能不足

(1)故障現象

踏下制動踏板后,制動減速度小或反應遲緩;緊急制動時各輪均無拖印,制動距離明顯增長。

(2)故障原因

壓縮空氣壓力不足;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制動管路斷裂;制動閥故障;車輪制動器故障。

(3)故障診斷與排除

氣壓制動效能不足,大多數與壓縮空氣壓力有關,因此,首先應檢查氣壓表的狀況。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制動效能不足的診斷檢測流程如圖。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2.制動失效

(1)故障現象

汽車行駛中使用制動時,汽車不能減速或停車;在使用一次或幾次制動后,制動突然不起作用。

(2)故障原因

空氣壓縮機損壞,空氣壓縮機傳動帶斷裂或傳動帶嚴重打滑,空壓機至儲氣罐或儲氣罐至制動控制閥間的管路或接頭漏氣;制動踏板至制動控制閥間的拉臂脫落,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制動控制閥推桿卡死;制動器內進水且沒有及時將水分排除干凈,導致制動失靈。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故障診斷與排除

①首先檢查氣壓表有無指示及儲氣罐內有無壓縮空氣。

氣壓表指示為零且儲氣罐內無壓縮空氣,則檢查空氣壓縮機的壓氣情況。若不壓氣,應檢查傳動帶是否斷裂、打滑;檢查進氣閥密封是否良好、彈簧是否折斷、松壓閥是否失效。

若空氣壓縮機良好,則應檢查空氣壓縮機至儲氣罐、儲氣罐至制動控制閥之間的管路是否漏氣。

②氣壓表指示正常,儲氣罐內有壓縮空氣,檢查制動控制裝置踩下制動踏板試驗。若氣壓表讀數不下降或下降很小,則應檢查制動踏板與制動閥拉臂是否脫落、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是否過大、制動閥推桿是否卡死。

③若涉水后突然制動失效,則制動器進水沒有及時地排除。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制動跑偏

(1)故障現象

制動時,運動方向偏斜;緊急制動時,方向急轉或車輛甩尾。

(2)故障原因

主要因兩側車輪的制動力或制動時間不一致所致,具體原因:左右車輪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不均;個別車輪的摩擦片上有油、硬化、或鉚釘頭露出;左右車輪摩擦片材料不一致,接觸不良;某個車輪制動凸輪軸被卡住,或調整不當;某個車輪制動氣室膜片硬度不同,推桿外露不等,或伸張速度不等;某制動軟管通氣不暢;兩前輪輪胎氣壓不一致,兩前輪鋼板彈簧彈力相差太多,或車架及前軸變形嚴重等;前輪負前束,前輪定位不當;感載比例閥故障。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故障診斷與排除

①應首先進行路試。進行緊急制動試驗,若在不踩制動時也出現跑偏的現象,應檢查左右車輪的輪胎氣壓、花紋和磨損程度是否一致;檢查前懸架彈簧是否有折斷或彈力不等現象;檢查前后橋的軸距是否一致;檢查車架是否變形。

②若在汽車制動時,左右跑偏,應測量前束;檢查轉向橫直拉桿球頭銷是否松曠,若松曠,則球頭銷調整過松或磨損過甚。

③制動時各車輪拖印不一致,向一側跑偏,則另一側車輪制動力不足或制動過晚。可在踩制動踏板的同時,檢查該車輪制動氣室的工作狀況。

若制動氣室有漏氣聲,說明膜片破裂、氣管或接頭漏氣。

檢查推桿伸縮情況,若推桿彎曲或發卡,應進行修理。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④若制動氣室工作狀況良好,應檢查制動器。若制動器間隙過大,應進行調整;若制動蹄摩擦片上有油污,應進行清洗。

⑤經上述檢查正常,但制動跑偏,則應拆卸檢修車輪制動器。

檢查制動蹄摩擦片狀況。

檢查制動蹄回位彈簧的狀況,若折斷或彈力減弱,進行更換。

測量制動鼓的圓度和圓柱度,若已超差,應鏜削。

檢查制動臂和制動蹄轉動是否靈活,若發卡,進行潤滑。

⑥若在制動時,車輛出現甩尾現象,檢查感載比例閥。

第二節氣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4.制動拖滯

(1)故障現象

不能立即解除制動;行駛中,制動鼓發熱,滑行距離短。

(2)故障原因

踏板自由行程過小,制動間隙過小;制動閥排氣閥調整墊片過薄,或回位彈簧過軟、折斷和橡膠閥座老化發脹;制動傳動系零件卡滯,或制動器凸輪軸、制動蹄支銷銹滯;制動回位彈簧過軟或折斷;制動蹄摩擦片碎裂等。

(3)故障診斷與排除

若全部車輪制動拖滯,多是制動閥的故障,或制動踏板自由行程不足。制動閥的故障一般是閥門粘住、彈簧折斷等。若某一車輪拖滯,則故障多在制動器。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一、液壓制動系統概述

液壓制動系是利用制動液作為傳力介質的制動系統。常見的液壓制動有人力液壓制動、氣頂液制動、全液壓動力制動以及伺服制動等。

現代汽車較多采用液壓伺服制動。伺服制動在人力液壓制動系統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套加力裝置。正常情況下,制動能量主要由動力伺服系統供給,而在伺服系統失效時,則由駕駛人供給。

伺服制動系分為助力式和增壓式兩類。根據伺服能量不同分為氣壓式、真空式和液壓式。常用的液壓制動系統有:真空增壓式液壓制動系統、真空助力式液壓制動系統、空氣增壓式液力制動系統等。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1.真空增壓液壓制動系統

由車輪制動器、制動主缸、輔助缸、加力氣室、真空筒組成。

制動主缸由制動踏板控制,用油管與真空增壓器輔助缸相連。真空增壓器輔助缸的出油管與雙活塞安全缸進油口相連,安裝在安全缸的出油管分別與前后輪缸相連,發動機進氣歧管通過單向閥與真空筒相連,真空筒則與真空增壓器的加力氣室相連。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2.真空助力式液壓制動系統

由車輪制動器、制動主缸、真空助力器等組成。

串聯雙腔制動主缸的前腔通向左前輪制輪器的輪缸,并經感載比例閥通向右后輪制動器的輪缸。制動主缸的后腔通向右前輪制動器的輪缸,并經感載比例閥通向左后輪制動器輪缸。真空伺服氣室和控制閥組成真空助力器。制動主缸直接裝在真空伺服氣室的前端,真空單向閥裝在伺服氣室上。真空伺服氣室工作時產生的推力也作用在制動主缸的活塞推桿上。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氣壓增壓式液壓制動系統

制動管路的連接方式與真空增壓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供能裝置為壓縮空氣,而制動助力裝置是由控制閥、氣壓伺服氣室和輔助缸構成氣壓增壓器。

空氣壓縮機產生的壓縮空氣輸入儲氣筒,儲氣筒與氣壓增壓器相連。氣體增壓器的控制閥由制動主缸控制,調節儲氣筒向氣壓增壓器輸出壓縮空氣,起制動助力作用。氣壓增壓器之后的液壓促動管路中分別裝設有一個單腔安全缸,可以實現局部雙管路。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二、液壓制動系統的主要部件1.車輪制動器和制動輪缸

液壓制動系統即可用鼓式制動器也可用盤式制動器。

制動輪缸有單活塞式和雙活塞式兩種。

雙活塞式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2.制動主缸

作用是將踏板力轉變成液壓力。現代汽車液壓制動系統采用雙回路制動系統,因此必須采用串聯式雙腔制動主缸。

串聯式雙腔制動主缸由儲液罐、制動主缸外殼、前活塞、后活塞及前后活塞彈簧、推桿、皮碗等組成,如圖所示。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真空增壓器

真空增壓液壓制動系統以真空增壓器作為制動助力裝置。真空增壓器由輔助缸、控制閥和伺服氣室等組成。

功能是:使制動主缸輸出的液力增壓,再輸入各制動輪缸,增大制動力。輔助缸是將低壓制動液變為高壓的裝置;控制閥是控制伺服氣室起作用的隨動機構;伺服氣室是將進氣歧管產生的真空度與大氣壓力的壓力差轉變為機械推力的總成。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4.真空助力器

真空助力式液壓制動系統以真空助力器作為制動助力裝置。

5.氣體增壓器

氣壓增壓式液壓制動系統采用氣體增壓器作為制動助力裝置。

氣壓增壓器的結構與真空增壓器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氣壓增壓器的大氣氣室和壓縮空氣氣室分別與真空增壓器的真空氣室和大氣氣室相當。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三、液壓制動系統主要部件的故障診斷1.制動踏板自由行程的調整

發動機停止時,踩制動踏板2~3次,消除制動助力器內的殘余真空度。然后,踩下制動踏板,直到感覺出有明顯阻力為止。此時,踏板的行程即為自由行程。

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應在5~15mm范圍內。

2.制動儲液罐液面檢查與調整

制動液面過低時,儲液罐中的液面傳感器會及時報警。儲液罐的加注量不得超過最高加注液面。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真空助力器的檢查

(1)真空助力器的一般檢查

①靜止狀態下,踩下制動踏板并保持其位置不變。起動后,如踏板高度無變化,則真空助力器不起作用

②運轉狀態下,踩下制動踏板并保持位置不變,停止發動機,30s內踏板高度如有變化,則真空助力器可能有漏氣處。

(2)真空助力器的深入檢查

把真空表通過真空軟管與發動機真空接頭連接。

起動發動機,當真空表讀數達到約65kPa時,發動機熄火。等待約30s,觀察真空表讀數的下降情況。

起動發動機,以200N力踩下制動踏板,真空表讀數65kPa時,發動機熄火,等待30s。觀察真空表讀數下降情況。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真空助力器性能檢測

①無助力作用的情況

停止發動機,待真空表讀數為零時,以100N的力踩下制動踏板,制動管路壓力表讀數應在0.2MPa以上,當踩制動踏板的力為300N時,壓力表讀數應在2MPa以上。

②有助力作用的情況

起動發動機,當真空表讀數達到65kPa時,以100N和300N的力分別踩下制動踏板,壓力表讀數的標準值分別為2.8~4.3MPa和9.83~11.33MPa。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4.真空增壓器的檢查

①起動發動機,直到進氣管有足夠真空度后,踩下制動踏板,測出踏板至駕駛室底板之間的距離。發動機熄火,將制動踏板踩下和松開數次,直到氣壓缸內的真空度為“0”時,再踩下制動踏板,測出上述距離。若兩次測得的距離沒有差別,說明真空增壓器工作不良。

②在發動機工作不踩制動踏板時,若真空增壓器空氣濾清器側進氣口有吸力,表明增壓器控制閥空氣閥漏氣;若不踩制時無吸力,但踩制動踏板時有吸力,說明增壓器控制閥作用良好。

③起動發動機,踩下制動踏板,拔出真空增壓器后面橡皮塞,捂住加油口,如果有吸力,說明控制閥的真空閥漏氣、控制閥膜片破裂或加力氣室膜片破裂。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5.制動主缸的檢查

在檢查之前用制動液或酒精對零件進行清洗。

①主缸缸體與活塞檢查。檢查缸體與活塞有無磨損、刮傷、銹蝕等;缸體與活塞的配合間隙超過極限值應更換。泵的補償孔和回油孔若有堵塞,可用壓縮空氣疏通。

②活塞回位彈簧檢查。彈簧過軟、變形、折斷應更換。

③橡膠件及其它檢查。活塞皮碗、皮圈、進出油閥等橡膠件的配合面磨損、開裂、膨脹等,應予更換。其它零件若有損壞、變形時同時更換。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6.盤式制動器的檢查

拆卸分解后,進行制動盤、摩擦塊及制動鉗的檢查。

制動盤不應有裂紋或凹凸不平現象。

檢查制動盤厚度,用游標卡尺直接測量。厚度變化大于0.01mm的制動盤,制動時會導致制動踏板抖動和前端振動。

檢查制動盤端面圓跳動可用百分表進行。軸向跳動量應不大于0.06mm。

摩擦塊的厚度小于規定極限值時,必須更換新的摩擦塊。

檢查活塞和缸筒間隙,若間隙大于規定值時,或缸筒壁有較深劃痕,應更換制動鉗總成。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7.鼓式制動器的檢查

①制動鼓的檢查。測量制動鼓內徑的磨損量和圓度差,當磨損量超過規定值時應更換新件。

②摩擦片檢查。檢查制動蹄摩擦片有無傷痕、磨損、開裂或過熱而燒焦變質;磨損是否超限、有無被制動液或油污污損。測量鉚釘頭沉入摩擦片表面的深度。

③制動輪缸檢查。檢查橡膠皮碗是否完好,輪缸有無泄漏。缸體內徑磨損超極限應更換;活塞有拉傷、銹蝕及磨損過量,與缸體配合間隙超極限應更換;活塞彈簧彈力不足或折斷應更換。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四、液壓制動系統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1.制動失效

(1)故障原因

制動踏板至制動主缸連接松脫;制動儲液室制動液量不足;制動管路斷裂漏油;制動主缸或制動輪缸皮碗破裂。

(2)故障診斷與排除

首先檢查制動儲液罐內的制動液儲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再檢查制動主缸推桿連接銷是否可靠;檢查管路、接頭處有無漏油;上述檢查均正常時,應拆檢制動主缸,若完好應拆檢制動分泵。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2.制動一腳不靈

(1)故障現象

制動時,踩一腳制動踏板不能制動,連續踩幾次制動踏板,才起制動作用。

(2)故障原因

踏板自由行程過大,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大,制動主缸皮碗、出油閥損壞。

(3)故障診斷與排除

檢查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檢查主缸皮碗是否損壞;檢查主缸出油閥。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3.制動效能不足

(1)故障原因

①制動踏板自由行程太大;制動管路內進入空氣或制動液汽化產生了氣阻;制動液變質或管路內壁積垢太厚。

②制動主缸故障

③真空增壓器或助力器故障。對裝用氣壓增壓式液壓制動系統的汽車,則可能是氣壓增壓器發生故障。

④制動器故障。

(2)故障診斷與排除

踩動制動踏板做制動試驗,根據踩制動踏板時的感覺,檢查相應的部位。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4.制動跑偏

(1)故障原因

除了輪胎、車輪軸承、前輪定位、懸架系統、車架、車橋、車輪制動器等部件發生故障的原因外,還有以下故障原因:左右車輪制動輪缸的技術狀況不同;單邊制動管路凹癟、阻塞或漏油;單邊制動管路或制動輪缸內有氣阻。

(2)故障診斷與排除

除應檢查排除與氣壓制動系統汽車相同故障原因外。

①對該車輪制動器進行放氣,若無制動液噴出,說明該輪制動管路堵塞,進行更換。若放出制動液中有空氣則說明該輪制動管路中混入空氣,應進行排放。

②檢查制動輪缸或制動鉗活塞,若漏油或發卡,進行更換。

第三節液壓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5.制動拖滯

(1)故障原因

制動總泵回位彈簧折斷或失效;制動主缸回油孔被污物堵塞,密封圈發脹或發粘與泵體卡死;通往制動輪缸的油管堵塞;制動盤擺差過大;制動鼓嚴重失圓。

(2)故障診斷與排除

①個別制動器拖滯。旋松輪缸放氣螺釘,制動液噴出,隨即車輪旋轉,說明制動管路堵塞。若仍轉不動,則檢查制動器。

盤式制動器:檢查制動盤的軸向跳動量。

鼓式制動器:檢查制動蹄摩擦片狀況。檢查制動器間隙自調裝置。檢查制動鼓狀況;檢查制動蹄回位彈簧。檢查制動輪缸。

②全部車輪制動器拖滯。首先檢查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制動踏板回位情況。檢查制動主缸的工作情況。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一、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基本組成

防抱死制動系統在傳統制動系統的基礎上增設輪速傳感器、電子控制系統(ECU)、執行機構構成,如圖所示。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1.輪速傳感器

輪速傳感器類型有電磁式和霍爾式輪速傳感器。

電磁式輪速傳感器由磁感應傳感頭與齒圈組成。傳感頭由永久磁鐵、電磁線圈和磁極等構成,安裝托架上;齒圈安裝在輪轂上與車輪一起旋轉。

霍爾式輪速傳感器也由傳感頭和齒圈組成,但傳感頭是由永久磁體、霍爾元件和電子電路等組成,其永久磁體的磁力線穿過霍爾元件通向齒輪。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電子控制系統

(1)輸入電路:由低通濾波器和輸入放大器組成。

(2)微機運算電路:連續檢測四個輪速傳感器的脈沖信號,并處理、轉換成與輪速成正比的數值,據此實施防抱死制動控制,向液壓調節器輸出幅值為12V的脈沖控制電壓以控制制動輪缸油路的通、斷,調節制動力防止車輪抱死。

(3)輸出及電磁閥控制電路:接收運算電路輸入的電磁閥控制參數信號,控制大功率三級管向電磁閥線圈提供控制電流。

(4)安全保護電路:將汽車電源提供的12V或14V的電壓變為5V標準穩定電壓,對電源電路的電壓進行監控;對輸入電路的故障信號進行監控,當出現故障信號時,停止ABS系統工作,轉為傳統制動狀態;并將故障信息以故障碼的形式存儲在存儲器中。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針腳號針

途針腳號針

途1搭鐵19未用2點火開關電源20ABS繼電器回路3ABS繼電器控制電源21未用4右后輪轉速傳感器22右后輪轉速傳感器5左前輪轉速傳感器23左前輪轉速傳感器6左后輪轉速傳感器24左后輪轉速傳感器7右前輪轉速傳感器25右前輪轉速傳感器8ABS繼電器控制26ABS故障碼警示/自診斷9制動油壓低報警開關27ABS故障報警10制動油壓低報警開關28未用11搭鐵29未用12制動燈開關30未用13未用31未用14油壓泵繼電器控制32油壓泵電機電源監視15右前輪油路進油閥控制33后輪油路出油閥控制16左前輪油路出油閥控制34右前輪油路出油閥控制17后輪油路進油閥控制35左前輪油路進油閥控制18ABS主電磁閥控制

捷達都市先鋒轎車ABS控制電腦導線連接器針腳功能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3.制動壓力調節器

制動壓力調節器由油壓控制電磁閥、回油泵和儲液器等組成。電磁閥的作用是根據ECU的指令,接通或斷開通向制動輪缸的油路,實現車輪制動力的自動調節。回油泵的功用是在電磁閥在減壓過程中,使制動輪缸流出的制動液經儲能器泵回到制動主缸。儲液器的功用是當電磁閥在減壓過程中,暫時存儲從制動輪缸流出的制動液,然后再由回油泵泵回主缸。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常用電磁閥的結構型式有三位三通閥(3/3)和兩位三通閥(2/3),可處于保壓、減壓和增壓三種工作狀態。

制動壓力調節過程如下: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1)常規制動過程

踩下制動踏板,主缸驅動制動液通過常開閥流向制動輪缸。

(2)保壓制動過程

繼續踩下制動踏板,車輪趨于抱死時,輪速傳感器發出信號,ECU發出指令,使常開閥通電而關閉閥門,制動液通向輪缸的通道被切斷。常閉閥仍保持關閉,系統內油壓保持不變。

(3)減壓制動過程

車輪有抱死趨勢時,ABS的ECU發出指令,常閉閥通電使其開啟,制動液流入液壓儲能室使系統降壓。

(4)增壓制動過程

轉速增加到一定值后,ECU發出指令,常閉閥斷電使其關閉,常開閥斷電而開啟,電動液壓泵繼續從儲液室中吸取制動液泵入液壓制動系統。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4.ABS系統的布置方式

(1)四傳感器四通道式

①四輪獨立控制:具有四個傳感器,各個車輪獨立控制。

②前輪獨立-后輪選擇控制方式:以容易抱死的車輪為標準,給兩個后輪施加相等的制動力矩控制車輪轉動。

(2)三傳感器三通道式

兩個傳感器分別控制汽車兩前輪,用一個傳感器控制兩后輪。

(3)四傳感器四通道式

采用兩個傳感器分別控制汽車的兩前輪,把后輪的兩個傳感器信號加以綜合處理后,用同一條液壓管路控制兩后輪。

(4)四傳感器二通道式

兩個傳感器分別控制兩個前輪,根據后輪的兩個傳感器信號計算出基準速度,利用對角前輪的制動液壓力控制后輪。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二、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注意事項

①ABS系統與常規制動系統是不可分割的。

②ABS系統的控制裝置對電壓、靜電非常敏感。

③進行ABS系統作業時,應釋放儲液器中的壓力并切斷電源。

④ABS系統的ECU對高溫環境很敏感。

⑤注意傳感器的保護。

⑥注意各插接件連接可靠。

⑦若更換輪胎時,應選用生產廠家推薦的輪胎。

⑧ABS系統中的輪速傳感器、電子控制裝置和壓力調節器都不可修復的;維修后,應對制動系統中的空氣進行排除。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三、制動液的更換和制動系統排氣

1.制動液的更換與補充

①先將新制動液加至儲液器的最高液位標記處。

②如需要,應按規定的程序進行空氣排除。

③將點火開關置于ON位置,反復踩下和放松制動踏板,直到電動泵開始運轉為止。

④待電動泵停止運轉后,再對儲液器中的液位進行檢查。

⑤如果儲液器中的制動液液位在最高液位標記以上,先不要泄放過多的制動液,而應重復步驟③和④,再檢查。

⑥如果儲液器中的制動液液位在最高液位標記以下,應再次補充新的制動液,使液位達到最高標記處。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ABS系統的排氣

(1)排氣操作注意事項

①在定期保養時,對大部分裝有ABS系統的汽車來說,通常可使用助力放氣器、真空放氣器,或按手動放氣方法將系統中的空氣放出,或更換調壓器總成。

②有些ABS系統放氣時,需要使用掃描工具輪流接通ABS調壓器中的電磁閥。否則,很難將調壓器中的空氣放盡。

③若ABS警告燈亮啟,在系統放氣之前,先診斷和修理故障,然后再進行排氣操作。否則,在修理中要更換液壓部件或打開某一管道時,則不得不對系統進行二次放氣。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排氣操作方法

1)儀器排氣方法

①將車輛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抵住前后車輪,將自動變速器的變速桿置于P位,松開駐車制動器。

②將制動增力器控制裝置斷開,使制動系統處于無增力狀態。

③然后再把ABS系統的控制器斷開。

④安裝ABS檢測儀(具有排氣的控制功能)或專用排氣試驗器的接線端子。ABS檢測儀或專用排氣試驗器用于代替ABS系統的ECU對電動液壓泵進行控制。

⑤向儲液罐加注制動液到最大液面高度。

⑤起動發動機并以怠速運轉幾分鐘。

⑥緩慢且穩穩地踩下制動踏板,使檢測儀器進入排氣程序。

⑦按規定的順序打開放氣螺釘。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手動排氣方法

完成上述①、②、③個步驟后可按以下步驟進行手動排氣:

④清洗并拆下儲液器蓋,檢查儲液罐中的液面高度,必要時加注到正確的液面高度,然后安裝儲液罐蓋。

⑤排氣軟管一端裝到后排氣閥上,軟管的另一端放在裝有制動液的清潔容器中。踩下制動踏板并保持踏板力,緩慢擰開后排氣閥1/2~3/4圈,直到制動液流出。關閉該閥后松開制動踏板。重復以上步驟,直到流出的制動液內沒有氣泡為止。

⑥拆下儲液罐蓋,檢查儲液罐中的液面高度,必要時,加注到正確的液面高度。

⑦按右后輪→左后輪→右前輪→左前輪的排氣順序,在其他車輪上進行排氣操作。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四、ABS系統的故障診斷方法

按一般檢查、警告燈診斷和讀取故障碼的方法和步驟進行。

1.裝備ABS系統車輛的特殊現象

對ABS系統進行故障診斷時,下面情況屬于ABS系統的正常反應或特殊現象。

系統自檢聲音:發動機起動后,有時會從發動機機艙中傳出類似撞擊的聲音,這是ABS進行自檢的聲音,并非不正常。

②某些汽車在發動機起動時,踩下制動踏板會彈起;而發動機熄火時,制動踏板會下沉。

③制動時ABS起作用的聲音。

④制動時,有時會感到制動踏板有輕微下沉或輕微振動。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一般檢查

當ABS系統的故障指示燈亮,應進行一般性檢查。

檢查內容是:

制動液面是否在規定范圍內;繼電器、保險絲(熔絲)是否完好,插接是否牢固;電子控制裝置的插頭、插座的連接情況,搭鐵是否良好;蓄電池容量和電壓是否符合規定,連接是否牢靠;控制單元、車輪輪速傳感器、電磁閥體、制動液面指示燈開關導線插頭、插座和導線的連接是否良好;車輪輪速傳感器的傳感頭與齒圈頂間的間隙是否符合規定,傳感器頭有無臟污;駐車制動是否完全釋放;輪胎規格、花紋高度、氣壓是否符合要求,輪轂軸承及其間隙是否正常;常規制動系統工作是否正常。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3.警告燈診斷

發動機起動瞬間,黃色警告燈和紅色制動警告燈都應亮啟,發動機運轉起來后,兩個警告燈應先后熄滅。汽車行駛過程中,兩個警告燈都不應點亮。

在點火開關接通(ON)時,黃色警告燈閃亮(約4s左右),如果制動液不足,紅色警告燈也亮啟;儲能器壓力低于規定值、駐車制動未釋放,紅色警告燈也會點亮;而當儲能器壓力、制動液面符合規定且駐車制動完全釋放時,紅色警告燈應熄滅。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ABS警告燈情況故障現象可能的故障原因ABS故障警告燈亮ABS不起作用車輪轉速傳感器不良液壓控制單元不良ABS的ECU不良ABS故障警告燈不亮踩制動時,制動踏板振動強烈制動開關失效或調整不當制動開關線斷路或插頭脫落制動鼓失圓ABS的ECU不良車輪轉速傳感器信號不良液壓控制單元不良ABS故障警告燈偶爾或間歇點亮ABS作用正常,只要點火開關關閉后再打開,ABS警告燈即可熄滅ABS的ECU插座松動車輪轉速傳感器電線受干擾車輪轉速傳感器內部工作不良車輪軸承松曠油管內有空氣制動輪缸動作不良制動裝置警告燈亮制動液缺少或駐車制動拖滯制動沒有松開駐車制動調整不良制動油管或輪缸漏油制動裝置警告燈搭鐵ABS故障警告燈和制動裝置警告燈亮ABS不起作用兩個以上車輪轉速傳感器故障ABS的ECU故障液壓控制單元工作不良桑塔納2000GSi轎車的故障警告燈診斷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4.故障碼診斷

(1)故障碼的讀取1)人工讀取故障碼。

用跨接線連接發動機室內的故障診斷座的Tc與E1端子,接通點火開關,將儀表板上的ABS警告燈即閃爍出故障碼。

如果ECU存儲有故障碼,ABS警告燈先以0.5s的間隔閃爍顯示故障碼十位數,十位數閃爍顯示結束后,再隔1.5s開始以0.5s的間隔閃爍顯示個位數。兩個故障碼之間的閃爍間隔為2.5s。如果ECU中沒有故障碼,則ABS警告燈以0.25s的間隔連續閃爍。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故障代碼故障內容故障代碼故障內容一直亮ABS控制單元(電腦)不良1222主電磁閥不良1111ABS控制單元內部或搭鐵不良1223左前輪速傳感器不良1112左前輪輸入電磁閥不良1224右前輪速傳感器不良1114右前輪輸入電磁閥不良1234右后輪速傳感器不良1122后輪輸入電磁閥不良1311左后輪速傳感器不良1132左前輪輸出電磁閥不良1312制動液面開關或低壓報警開關不良1134右前輪輸出電磁閥不良4444系統正常1142后輪輸出電磁閥不良0000自診斷輸出結束大眾車系ABS故障代碼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儀器讀取故障碼

使用V.A.G1551或V.A.G1552型故障診斷儀對桑塔納2000GSi轎車的ABS系統進行故障診斷的程序見圖。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①在斷電的情況下,將故障診斷儀V.A.G1551或V.A.G1552與ABS的診斷插座連接。

②將點火開關轉至“ON”位置。

③在地址處鍵入功能代碼“03”,按“Q”鍵確認。

④在功能選擇處輸入功能代碼“02”按“Q”鍵確認。之后按“→”鍵將依次顯示每一故障的故障碼和內容。

在讀取ABS故障碼或檢修ABS系統后,應清除存儲器內的故障碼。其方法是:在點火開關處于“ON”位置時,在功能選擇處輸入功能代碼“05”,按“Q”鍵確認。若故障碼無法消除,表明此故障碼代表的故障一直存在,必須在排除故障后予以清除。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2)對照故障碼表對ABS故障進行分析V.A.G1552顯示屏顯示可能的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

未發現故障

如果在維修完畢后,用V.A.G1552查詢故障后未發現故障,自診斷結束。如果顯示屏顯示“未發現故障”,但ABS不能正常工作,則應按以下步驟操作:

①以大于20km/h的車速,進行緊急制動試車

②重新用V.A.G1552查詢故障,仍無故障顯示

③在無自診斷的情況下,全面進行電氣檢查00668

汽車30號線終端電壓信號超差

電壓供應線路、連接插頭、熔絲故障

檢查ECU供電線路、熔絲和連接插頭01276ABS液壓泵(V64)信號超差

電動機與ECU連接線路對

正極或對地短路、斷路;液壓泵電動機故障

檢查線路、進行執行元件診斷65535

電控單元ECU故障

更換ECU01044ECU編碼不正確ECU的25針插頭端子6和22之間斷路或短路

檢查線路、線束的插頭01130ABS工作信號超差

與外界干涉信號源發生電氣干涉

①檢查所有線路連接對正極或對地是否短路

②清除故障碼

③在車速大于20km/h時,進行緊急制動試車

④再次查詢故障碼桑塔納2000Gsi轎車ABS系統故障碼表

第四節

防抱死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V.A.G1552顯示屏顯示可能的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00283

左前輪速傳感器(G47)

輪速傳感器導線、傳感器線圈、傳感器的線路短路或斷路;連接插頭松動;傳感器頭和齒圈的間隙超差

①檢查輪速傳感器與ECU之間的線路和連接插頭

②檢查傳感器頭和齒圈的安裝間隙

③讀取數據流

00285

右前輪速傳感器(G45)

輪速傳感器導線、傳感器線圈、傳感器的線路短路或斷路;連接插頭松動;傳感器頭和齒圈的間隙超差

①檢查輪速傳感器與ECU之間的線路和連接插頭

②檢查傳感器頭和齒圈的安裝間隙

③讀取數據流

00287

右后輪速傳感器(G44)

輪速傳感器導線、傳感器線圈、傳感器的線路短路或斷路;連接插頭松動;傳感器頭和齒圈的間隙超差

①檢查輪速傳感器與ECU之間的線路和連接插頭

②檢查傳感器頭和齒圈的安裝間隙

③讀取數據流

00290

左后輪速傳感器(G46)

輪速傳感器導線、傳感器線圈、傳感器的線路短路或斷路;連接插頭松動;傳感器頭和齒圈的間隙超差

①檢查輪速傳感器與ECU之間的線路和連接插頭

②檢查傳感器頭和齒圈的安裝間隙

③讀取數據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