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逐字稿_第1頁
草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逐字稿_第2頁
草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逐字稿_第3頁
草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逐字稿_第4頁
草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逐字稿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草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逐字稿1.草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草原景美、人美。

2.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書寫“勒、微、澀”,摘抄、積累描寫草原景美的句子。

3.抓住重點詞句,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的美景,并習得抓住特點細致描寫景物和直抒胸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賞析文中優美語句,感受大草原的美麗風光。

教學難點

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和蒙漢之間的深厚情感。

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讀頁

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便進入第一單元的學習。首先請大家讀讀單元導語:背起行裝出發吧,去觸摸山川湖海的心跳。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習作要求是——習作時發揮想象,把重點部分寫得詳細一些。

二、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領略過了氣勢磅礴的——錢塘江大潮;欣賞了美妙絕倫的——海上日出;還有那寧靜閑適美好的牧場之國。這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天,我們跟著書本去哪里旅行呢?(出示視頻)沒錯就是草原。

你們去過草原嗎談談你對草原的印象。(無邊無際、牛羊成群、一碧萬頃)

六十多年前,作家老舍第一次走進內蒙古陳巴爾虎旗,被那里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所打動,于是寫下了一篇散文《草原》。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老舍先生的腳步,一起走進——《草原》。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一起齊讀課題。

三、字詞

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草原》,不知你們生字詞你們掌握得怎么樣,誰愿接受老師的挑戰,讀讀字詞呢?看看誰讀得既準確又流利。

第一組:一碧千里、繡上白花、綠毯、翠色欲流、流入云際

第二組: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撥轉馬頭、握住不放、蒙漢情深

仔細觀察這兩組詞語,你有什么發現?(第一組是寫草原之景的,第二組是寫草原之人的。)那文章哪些段落寫草原“景色美”?哪些段落寫草原“人情美"?

四、學習景色美

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都描寫了草原的哪些景物呢?請用橫線畫出來。(天空、小丘、羊群、駿馬、大牛)

同學們發現這些景物的寫作順序有什么規律了嗎?(從上到下)

那草原的哪處景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描寫它的句子勾畫下來,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連用兩個“那么”,表達了作者初見草原的驚喜、贊嘆之情。

(2)比較詞語:“清鮮”能否換成“清新"?“明朗”能否換成“晴朗"?為什么?(不能。“清鮮”突出“鮮”,表明草原的空氣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還給人一種明麗、開闊之感。)

(3)指導朗讀:要讀出對草原的贊美,讀出作者愉悅的心情。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一碧千里"在你的腦海里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①“茫茫”是什么意思?(形容沒有邊際,看不清楚)為什么說“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一碧千里”是因為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并不茫茫"是因為“四面都有小丘”。)

“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1)“綠毯”和“白色的大花"分別指什么?(“綠毯”指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羊群)

(2)通過比較“繡”和“鋪”,體會用詞的準確和生動,感受羊群給草原帶來的生機,感受草原的動態美。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渲染"是用水墨和淡的顏料在宣紙上涂抹;“勾勒”指用線條畫出事物的輪廓。只“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邊界就會不太清晰。遠遠望去,小丘和白云相接,就像綠色要流到云里了,這一景象和“只用綠色渲染"的國畫很相似。

“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如果你是駿馬和大牛會回味些什么?(回味草原的無限風光。/回味青草的甜美。)

第一自然段中,有直接寫草原景色的句子,有寫作者感受的句子,請你用橫線畫出描寫草原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1)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2)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如果去掉這些描寫感受的語句,并不影響對景色的描寫。請你對比一下,你更喜歡哪種表達?(更喜歡老舍先生的表達,因為這種表達既寫出了作者看到的景色,又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很容易使讀者產生情感共鳴。——情景交融)

請同學們在音樂的伴隨下,再讀一讀這段話,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把這優美的文字都印在自己的腦海中吧。(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學習人情美

草原風光美,草原人情更美。請默讀第2-5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感受到蒙漢人民情誼很深?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

“男女老少"這個詞語中體會到蒙古族人民都來迎接遠客,人數眾多,可見主人十分熱情好客。“各色的衣裳”說明草原人民把客人到來當成節日一般,才會身著節日盛裝,這是蒙古族人民一種熱情待客的方式。“飛"字用得特別好,我體會到了馬的速度非常快,讓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喜迎遠客的熱情。“幾十里外”這個詞語中體會到蒙古族人民不辭辛苦,非常有誠意。

(2)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

我仿佛看到了蒙古族同胞遠迎客人時駿馬疾馳、歡呼雀躍的動人場景。

(3)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放。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從“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放"中,體會到了主客之間心情激動和情誼深厚,也感受到了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民族團結互助。不僅是手熱乎乎地握著,他們的心也是熱乎乎的。

(4)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么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族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兒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主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這些民族美食招待客人,還為他們唱民歌、表演套馬、摔跤和民族舞蹈。這些舉動都體現了主人的熱情和真摯。

多么美好幸福的畫面啊,生朗讀第4、5自然段。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偏西。分別在即,在夕陽的余暉里,主人和客人依依不舍。正像作者說的那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主人和客人在分別的時候會說些什么呢?

假如我是主人,我會深情地擁抱客人,說:“尊貴的客人們,這次沒招待好你們,下次還要再來呀!”

假如我是客人,我會說:“感謝你們的熱情款待,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情誼會一直延續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