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第二輪知識點綜合測試題26_第1頁
高三歷史第二輪知識點綜合測試題26_第2頁
高三歷史第二輪知識點綜合測試題26_第3頁
高三歷史第二輪知識點綜合測試題26_第4頁
高三歷史第二輪知識點綜合測試題2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4分,共56分)1.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開幕,胡錦濤主席宣布“中國未來三年將對非洲提供200億美元貸款,將為非洲培訓3萬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萬個,并派遣1500名醫療人員”。下列不能體現中非友好合作的是 ()。A.萬隆會議 B.中國重返聯合國C.中非合作論壇 D.共同參加不結盟運動解析中國在外交政策上一貫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于1992年9月成為其觀察員國,但并沒有參加不結盟運動,故D項錯誤。答案D2.用敏銳的眼光和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比較、研究,在借鑒中創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當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下列資本主義政治文明對我國民主建設有借鑒意義的是 ()。①人民主權②代議制形式③制約與平衡原則④兩黨政治體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本題考查資產階級代議制對當前我國民主建設的借鑒意義,人民主權、代議制形式以及權力的制約平衡原則都適合當前我國的民主建設,我國實行的政黨制度是多黨合作制度,并非兩黨制,與我國實際不符,故答案選D項。答案D3.(2013·濟南模擬)馬克思曾這樣評價巴黎公社:“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文件,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趨勢。”這段話反映了 ()。A.巴黎公社的戰士有著英勇斗爭的精神B.巴黎公社是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嘗試C.巴黎公社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政權D.巴黎公社不具備充分的社會主義政權性質解析本題考點為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實現專政的偉大嘗試,具有首創性,題干意在突出考查巴黎公社的性質,故選B項。答案B4.(2013·杭州模擬)下列四組圖片有一定的歷史聯系,請你為其擬定一個研究課題 ()。A.十月革命的發展歷程B.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實踐C.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實踐的歷程D.巴黎公社革命的產生和影響解析圖片分別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共產黨宣言》、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從歷史發展來看,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實踐的歷程,故選C項。答案C5.(改編題)莫斯科某博物館收藏的一份動員令寫道:“務使每個被動員者明白,一去前線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臨近前線的產糧地帶,士兵有較充足的糧食;第二,運到饑荒省份的糧食將在較少的人數中間進行分配;第三,正在進行廣泛的組織工作,把糧食從臨近前線的地區寄給紅軍家屬?!边@一動員令出現背景之一是 ()。A.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危機B.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出現失誤C.蘇維埃的戰爭政策造成糧荒D.德國法西斯軍隊大舉入侵蘇聯解析本題考查俄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由材料中的“一去前線就能改善生活”、“寄給紅軍家屬”這些信息可以判斷,說明新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困難,故選A項。答案A6.蘇俄革命早期領導人加米涅夫說:“我認為列寧同志是不對的,他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結束。我認為它還沒有結束……說資產階級民主制已喪失了實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還為時過早。”這番言論主要針對列寧 ()。A.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決定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立場C.實行社會主義革命的主張D.進行武裝起義的決定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四月提綱》的內容。根據題干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結束”、“資產階級民主制已喪失了實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可知,這些話是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統治后,列寧在《四月提綱》中要求將革命從第一階段(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第二階段(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時提出的。答案C7.馬克思認為,“公社以其審慎溫和著稱的措施,只能適合于被包圍城市的情況?!扇〉囊恍┨厥獯胧┲荒鼙砻魍ㄟ^人民自己實現的人民管理制的發展方向。”這表明 ()。A.巴黎公社的出現不是必然的B.法國具備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C.工業革命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D.巴黎公社實行的是無產階級專政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抓住題干材料中的“只能適合于”和“特殊措施”,這表明巴黎公社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的出現是偶然的,故正確答案為A項。B項錯誤;C、D兩項從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答案A8.《共產黨宣言》指出:“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這里的“代替”是指 ()。A.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B.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C.新教代替天主教 D.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解析結合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的背景推知,無恥的、露骨的剝削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剝削代替了封建主義的剝削,D項符合題意。答案D9.(2013·紹興模擬)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16日頒布法令,規定把“一切企業主已經逃跑或已經停業的工廠和作坊交給工人協作社,同時保證企業主有權獲得補償”。這項措施()。①帶有一定的社會主義色彩②反映了尊重與保護私有財產的傳統觀念③與馬克思主義根本對立④說明巴黎公社普遍地實行了公有制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解析“一切企業主已經逃跑或已經停業的工廠和作坊交給工人協作社”體現的是帶有一定的社會主義色彩,①正確?!氨WC企業主有權獲得補償”體現的是尊重與保護私有財產,②正確,故選C項。③錯在“根本對立”,④錯在“普遍”,排除A、B、D三項。答案C10.二戰后,法國某位政治家宣稱:“一個反對美國的歐洲是不可想象的,一個美國庇護下的歐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個站起來的歐洲。”其意圖在于()。A.建立一個強大的單邊主義的歐洲B.建立平等的歐美伙伴關系C.強烈反對美國對歐洲的經濟控制D.努力構建一個統一的歐洲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法國政治家的態度既不要過分反對美國也不要受美國控制,雙方應該建立平等的關系,故此選B項。答案B11.右圖為一位同學的課堂筆記,記錄了對某一時期歷史現象的歸納,據此,推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A.巴黎公社革命B.蘇俄反對帝國主義包圍C.美蘇冷戰對峙D.東西方經濟模式的對立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切入點是二戰后政治格局的變化。解答本題要從筆記中列舉的內容進行分析,結合所學知識理解屬于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對峙,故選C項。答案C12.(2013·廈門模擬)下圖是20世紀50~70年代大國關系圖。圖中“——”表示合作關系,“”表示對抗關系,閱讀下圖,甲、乙、丙所代表的國家正確的是 ()。A.甲是中國、乙是英國、丙是法國B.甲是日本、乙是蘇聯、丙是英國C.甲是美國、乙是中國、丙是蘇聯D.甲是法國、乙是日本、丙是美國解析20世紀5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相互對抗,中蘇對抗美國;60年代中國與蘇聯關系破裂,蘇聯與美國是敵對狀態;70年代中美關系緩和,中蘇關系緊張;在這期間,美蘇爭霸一直進行;由此判斷甲是美國、乙是中國、丙是蘇聯;故選C項。答案C13.(2013·漳州模擬)1961年,為尋求穩定和平的發展道路,不結盟運動興起,這一運動 ()。A.標志著區域合作進入新階段B.推動國際政治力量向多極化方向轉化C.動搖了美蘇的霸權地位D.促進了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解析本題考查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項中“區域合作”、C項中“動搖”、D項中“一體化”均不正確。答案B14.(2013·汕頭模擬)法里德·扎卡里亞在《后美國時代》一書認為:“……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群雄競起”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現權力真空B.資本在世界范圍內新一輪擴張C.美國失去對全球事務主導作用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A、C兩項表述錯誤,B項材料中無法體現。“群雄競起”反映了多個力量中心的崛起,推動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5題24分,第16題20分,共44分)15.閱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19世紀中期革命斗爭形勢的論述,回答問題。材料一歷史證明我們以及那些與我們抱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錯誤的。歷史指出:在那個時候,歐洲大陸的經濟形態,還沒有成熟到可廢棄資本主義的生產,經濟革命證明了此點。自1848年以來,經濟革命席卷了整個歐洲大陸,而在法國、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和最近在俄羅斯,大工業第一次真正確立起來,又把德國變成一個第一流的真正工業國——一切都是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所以,這個資本主義的基礎,在1848年,還是很有發展能力的?!鞲袼埂斗ㄌm西階級斗爭》序言材料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任務是世界市場的建立——至少大體是如此以及以此為基礎的生產的確立。世界既然是圓的,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的移殖實施,中國和日本開發以后,這個行程已經完成。對于我們,目前的重大問題是這樣:在歐陸,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開頭將采取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但是,資產階級社會的運動既然是在更廣大的地區繼續向上發展,這種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將在一小地區內被粉碎呢?——1858年10月8日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說“錯誤的”“想法”指什么?為什么說這種“想法”在當時是“錯誤的”?(6分)(2)材料二中,馬克思預言“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在歐陸“迫在眉睫”的根據是什么?這與恩格斯的論述有無矛盾?為什么?(10分)(3)材料二中,馬克思在對“目前的重大問題”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幾種進步運動?(4分)(4)為完成“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先進階級在1858年后的20年內作過哪些積極的努力?(4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處理歷史材料的能力、歷史闡釋能力和理論思維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在閱讀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注意從生產力角度、實踐的角度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進行分析、概括;同時,要注意政史結合,運用歷史語言答題。答案(1)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階段,正處于鞏固和飛速發展時期,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還不成熟。(2)資本主義制度正在建立,殖民擴張在世界范圍內取得成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在歐洲將上升為主要矛盾,所以無產階級尋求自身解放的社會主義革命將緊迫地提到議事日程。沒有矛盾。恩格斯是實事求是的分析,馬克思則是依據十年后的形勢發展作出的分析和預測。(3)歐洲大陸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范圍內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被壓迫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4)1864年成立第一國際,1871年巴黎公社。16.(原創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美國官方認為美蘇雙方關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違反了雅爾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另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在冷戰后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后修正主義的解答。這派歷史學家并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于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后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上述關于冷戰原因的看法。(20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解析本題為開放型試題,考查考生論證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作答時注意對材料的信息進行認真細致的解讀與思考。論述要充分運用所學史實,史實選用準確、典型并能夠充分、有力地論證自己的觀點。答案評分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