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浙江省2024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考試(二)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據考古發現,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大致可分為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狀器,分別用于制造木器、分割肉食和砍鑿等。據此可知,北京人()A.最早使用并制造工具 B.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C.實現了早期社會分工 D.生存能力有了較大提升〖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舊石器時代北京人生產力進步,掌握了制作工具的技術并使用火,因此,北京人生存能力有了較大提升,D項正確;我國境內的元謀人是最早使用并制造工具的原始人,排除A項;北京人是舊石器時代,排除B項;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早期社會分工,排除C項。故選D項。2.春秋時期大概是休閑制(即定期休耕幾年以恢復地力的措施)與連種制并存的。到了戰國時期,六國“辟田野”“實倉廩”,連種制已經占據主導地位。連種制占主導本質上是由于()A.變法成為戰國時期的一股潮流 B.百家爭鳴提出社會變革的主張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 D.鐵犁牛耕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據材料“到了戰國時期……連種制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可推知連種制指的是連年耕種,這說明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結合所學可知,這與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有關,D項正確;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發展,階級關系發生變化,上層建筑變革,變法成為潮流,變法屬于經濟發展的結果,排除A項;百家爭鳴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并非材料現象出現的本質原因,排除B項;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排除C項。故選D項。
3.秦代有一官職,其最初職能是文秘,“受公卿奏事”,并管理國家圖籍檔案,后來還能“舉劾按章”,主治重大案件。該官職是()①三公之一②副丞相③尚書臺的長官④最高監察官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秦代(中國)。根據材料“管理國家圖籍檔案”“舉劾按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御史大夫,屬于三公之一,是副丞相及最高監察官,①②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御史大夫“主治重大案件”,是最高監察官,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秦朝沒有尚書臺,③不符合題意,排除B、C項。故選D項。
4.有學者指出,與察舉制相比,科舉制度的特點在于:考生可以“懷牒自列于州縣”,自由報考;而且“取士不問家世”“一切以程文為去留”,沒有如“人門兼美”一類的附加條件。由此可知,科舉制()A.有利于擴大統治的基礎 B.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C.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 D.考試從四書五經中命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科舉制下的考生不再受到門第限制,可以自由報考,以考試成績作為選官標準,說明科舉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有利于擴大統治的基礎,A項正確;材料說的是科舉制度的特點,沒有與其它途徑比較,不能得出科舉制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排除B項;科舉制的標準不再是門第而是考試成績,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不是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排除C項;到明清時期,科舉考試規定只能在四書五經中命題,材料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5.明代李時珍將《本草綱目》中對近兩千種藥物的探察視為“吾儒格物之學”,但在書中仍將木材的“堅脆美惡”歸因于“各具太極”。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將顏料制備視為源于易經八卦中的“依坎附離”。這反映出,當時()A.科學研究深受傳統文化束縛 B.儒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C.格物致知觀念促進社會轉型 D.西學東漸影響國人觀念〖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由材料可知,無論是李時珍還是宋應星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均將一部分事物的原因歸結為傳統學說的影響,這反映出當時的科學研究深受傳統文化束縛,A項正確;從材料可知,儒學理論制約了技術的進步,排除B項;格物觀并未真正促進社會轉型,排除C項;材料中并未體現出西學東漸,排除D項。故選A項。6.1875年薛福成訪西日記中說:“西人之商政、兵法、造船、制器等實無不精;而皆導其源于汽學、光學、電學、化學。中國輟學之士,若各以攻其專家之學,遂能直造精微?!边@說明其()A.主張應全面學習西方 B.推動了洋務運動興起C.天朝上國觀根深蒂固 D.領先時代的思想見識〖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5年(中國)。根據材料“西人之商政、兵法、造船、制器等實無不精;而皆導其源于汽學、光學、電學、化學。”可知,薛福成認為西方科技成就多的原因是西方注重專門領域的科學研究,主張中國人要專研其中的學問,培養專業性人才,而當時清政府專業人才培養意識缺乏,由此可見薛的思想見識已經領先于時代,D項正確;薛福成學習西方科技,不包括制度和文化,排除A項;18世紀六十年代洋務運動已經興起,排除B項;薛福成主張學習西方培養專業型人才,天朝上國觀根深蒂固和材料主旨矛盾,排除C項。故選D項。7.該表反映出近代中國()1920年和1936年國內市場的商品結構表類型1920年1936年產值(億元)比例(%)產值(億元)比例(%)農業產品39.0942.2875.3344.82手工業產品29.7532.1743.8626.1工廠產品8.839.5528.3116.84礦冶業產品2.913.154.962.95進口產品11.8812.8515.619.29合計92.46100168.07100A.進出口貿易平衡 B.商品經濟繁榮 C.近代化曲折發展 D.民族工業萎縮〖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從1920年到1936年,各種商品產值所占比重有升有降,所以體現了近代化的曲折發展,C項正確;表格信息中沒有出口信息,不能說明進出口貿易平衡,排除A項;僅根據商品結構表無法體現商品經濟的繁榮,排除B項;我國國內市場的商品總值是上升的,所以不能說明民族工業的萎縮,排除D項。故選C項。8.八路軍、新四軍及各地游擊隊,不僅抗擊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同時消滅日偽軍達171萬人解放區遍及19個省份,面積有10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1億,軍隊數量發展到130萬人,民兵也有268萬人。這A.改變了國共兩黨之間的力量對比 B.形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C.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D.得益于全面抗戰路線的實施〖答案〗D〖解析〗抗日戰爭時期實行全面抗戰路線,抗日武裝力量和敵后抗日根據地得到極大發展,故〖答案〗為D項;國共兩黨之間的力量對比沒有改變,排除A項;“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時期,不是抗日戰爭中,排除B項;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排除C項。9.1950年,中國相繼同丹麥、瑞士等西方國家建交。1952年,亞太和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亞太地區的37個國家的378名代表出席了會議。這表明,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A.打破了美國的封鎖政策 B.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外交重點轉向周邊國家 D.積極拓展對外交往空間〖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根據材料“同丹麥、瑞士……建交”,“亞太和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等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積極拓展對外交往空間,D項正確;中國的這些外交活動并未打破美國的封鎖,排除A項;1953年,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排除B項;當時中國的外交重點是社會主義國家,排除C項。故選D項。
10.21世紀以來,人類主要糧食產量有了新的突破。下表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雜交水稻產量增長表”,推動表中產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時間國家新品種產量20世紀60年代菲律賓雜交水稻畝產可達600一650千克2014年中國“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平均畝產突破1000千克,創世界紀錄2019年中國第三代雜交水稻畝產1046.3千克A.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 B.現代育種技術的應用C.優質高效化肥的推廣 D.糧食儲存技術的提高〖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20世紀60年代以來糧食產量不斷提高,從表中可以看出,這得益于品種的不斷優化,因此B項正確;材料中僅涉及品種,未提及其他農業機械,排除A項;材料信息反映農作物的新品種,無法得出優質高效化肥的推廣的結論,排除C項;糧食儲存技術與糧食產量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1.凱撒征服了高盧,而且是第一個跨過萊茵河,去進攻日耳曼人羅馬人,大大開拓了羅馬的疆域。公元前44年,羅馬傳聞凱撒想接受國王的稱號,自從500年前羅馬結束君主制以來,羅馬人就一直蔑視被一個國王統治的觀念。于是,60名元老院議員串通起來,密謀暗殺凱撒。在那個以“3月15日”著稱的日子,當凱撒走進元老院時,陰謀者們一齊刺殺了他,這位“國父”當場斃命?!皠P撒之死”反映的實質是()A.平民與貴族之爭 B.羅馬與外族之爭C.凱撒與元老之爭 D.共和與帝制之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自從500年前羅馬結束君主制以來,羅馬人就一直蔑視被一個國王統治的觀念。于是,60名元老院議員串通起來,密謀暗殺凱撒”可知,羅馬人觀念中已經接受不了君主制,且當聽聞凱撒要當國王后串通起來刺殺了他,這一事件反映出來的實質是共和與帝制之爭,D項正確;元老院的議員并不是平民,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羅馬國內的爭斗,并沒有外族,排除B項;從材料關鍵詞看,凱撒與元老之爭只是表面現象,排除C項。故選D項。12.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權勢的孔塔里尼家族在布倫塔河畔皮亞佐拉領地的地產于1617年首次接受佃農們用(熟)玉米(粒)交實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國政府終于同意接受農業地區的農民用(熟)玉米(粒)上交所征的賦稅。由此可推知()A.玉米在意大利得到了廣泛種植 B.意大利莊園經濟加速解體C.價格革命影響了農業生產結構 D.意大利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17世紀歐洲。新航路開辟后,原產于美洲的玉米被引入歐洲并逐漸推廣,在17世紀威尼斯農民可以用玉米上交租稅,說明玉米得到大量種植,A項正確;材料看不出莊園經濟發展的情況,排除B項;材料所述現象是美洲物種外傳的結果,而非價格革命的影響,排除C項;材料表明上交的仍然是實物租稅,而非貨幣,無法得出商品經濟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13.如表是啟蒙運動時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這些主張體現出對()啟蒙思想家主張霍布斯人都是自私自利,在沒有規則沒有秩序約束的自然狀態下,人們因欲求同一事物而發生戰爭洛克人性是善的,人們可以理性地在自然法的范圍內去處理人們之間關系并且和睦相處盧梭在自然狀態下,出于善的人性,人們互幫互助和諧共生,但隨著私有制取代了原來的公有制,他們需要相互約定A.分權與制衡的強調 B.權力分配的反思C.人類不平等的批判 D.社會契約的肯定〖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啟蒙運動時期(中國)。據材料“在沒有規則沒有秩序約束的自然狀態下,人們因欲求同一事物而發生戰爭……可以理性地在自然法的范圍內去處理人們之間關系并且和睦相處……但隨著私有制取代了原來的公有制,他們需要相互約定”可知,啟蒙思想家們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需要在秩序法則及社會約定的限制下規范人們的行為,從而使社會秩序趨于穩定,D項正確;材料并未強調分權制衡,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社會契約,并未提及權力分配,排除B項;材料并未強調對人類不平等的批判,排除C項。故選D項。14.一戰初期,美國的德裔移民呼吁向德國捐贈財物,“全美德裔美國人聯盟”在舊金山舉行會議,對美國偏向英國一方表示憤怒。而在1917年,德裔的類似活動基本消失,部分州規定公共場合禁止使用德語、禁止德國人在公立學校學習,同時幾乎所有德裔美國人和德裔新聞媒體都轉而支持美國的立場。由此可見()①國際局勢影響移民身份認同②德國戰敗影響德裔在美地位③美國民主的相對性和局限性④戰爭破壞了世界文化多樣性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解析〗一戰時期美國的德裔居民隨著局勢發展,對德國的態度發生轉變,這說明國際局勢影響移民身份認同,而美國部分州規定公共場合禁止使用德語、禁止德國人在公立學校學習,顯示了美國民主的相對性和局限性,①③正確,B項正確;當時德國并未戰敗,而且材料本身不是戰爭破壞了世界文化多樣性,②④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15.二戰后的20多年間,西歐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不間斷增長。歐洲人后來把這段時期稱為“白銀的50年代”和“黃金的60年代”;法國人也有所謂“光輝的30年”的說法;即便落在其他國家后面的英國,它的增長速度也快過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這一良好經濟局面的出現主要由于()A.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B.普遍受惠于馬歇爾計劃C.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 D.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緩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后(世界)。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二戰后的20多年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盛行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普遍奉行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實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現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故這時期良好經濟局面的出現,得益于西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強調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A項正確;馬歇爾計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歐洲經濟的恢復,但其并非主要原因,排除B項;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推動了西歐經濟的發展,但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項;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并沒有緩和,排除D項。故選A項。16.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遠至今中亞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與漢通使往來的大宛等國的歡迎。其間,漢設置河西四郡,打通了與西域的直接交通。張騫在出使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對打開絲綢之路和建立中國與西方的聯系起到了關鍵作用。據此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的功績是A.開辟了溝通中西的絲綢之路 B.建立了漢朝與西方的聯系C.確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管轄權 D.開啟了中國與中亞的交往〖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宛等國都屬于中亞,據材料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的功績在于開啟了中國與中亞的交往?!八@得的信息對打開絲綢之路和建立中國與西方的聯系起到了關鍵作用”,說明了張騫所獲得信息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著直接開辟了溝通中西的絲綢之路和建立西漢與西方的聯系,AB錯誤;漢宣帝時,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確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管轄權,C項無法體現。17.中共中央1947年10月10日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半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廢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約及債約,一律繳銷”等措施,這些措施()A.鞏固了廣大農村革命根據地 B.配合了大生產運動的開展C.使解放區農民獲得政治、經濟上解放 D.為新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7年10月10日(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制度的《中國土地法大綱》。各解放區掀起土地改革群眾運動,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C項正確;大革命失敗后,人創建紅軍和紅色政權,開展武裝斗爭,實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鞏固了廣大農村革命根據地,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大生產運動是抗日戰爭時期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以自給為目標的大規模生產自救運動,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B項;新中國初期的土地改革為新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排除D項。故選C項。18.西歐中世紀,大學前期以教會辦學為主,后期以城市辦學為主。下面對中世紀大學解讀正確的有()①城市自治的發展推動大學的興辦②中世紀大學創建得到教會支持③中世紀大學傳授神學、自然科學、法學等知識④中世紀后期大學發展傾向于商業化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中世紀(西歐)。結合所學可知,自治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大學的興辦,①正確;基督教影響了中世紀歐洲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教會開辦學校講授宗教內容,也教授幾何、天文等,②③正確,綜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美國大學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化,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④錯誤,排除A項、C項和D項。故選B項。19.下圖為二戰時期蘇聯漫畫家葉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彈將被移走》,鉗子所夾者為希特勒。這幅漫畫()A.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B.說明了法西斯集團失敗已成定局C.凸顯了蘇聯的主戰場地位 D.表明對德分區占領設想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提示〗詞,可知是本質題、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時期的歐洲。材料體現的是英美蘇等國家聯合消滅法西斯德國,強調的是國際合作的重要性,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國際合作,未涉及法西斯集團的發展趨勢,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英美蘇三國合作,非蘇聯主戰場的地位,排除C項;材料與對德分區占領無關,對德分區占領的設想在雅爾塔會議中提出,材料內容主要強調了二戰時期各國之間合作的重要性,排除D項。故選A項。20.下圖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總額比例結構圖。材料能夠直接反映出()A.區域集團組織影響世界貿易 B.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C.發展中國家機遇與挑戰并存 D.國際貿易便利了人們生活〖答案〗C〖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范圍為現代(世界)。分析材料中的數據可知,發展中國家間貿易額雖有上升,但不到世界總量的15%,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額發展尚低于發達國家間貿易額,C項正確;材料沒有區域集團的相關信息,并不能得出區域集團組織影響世界貿易,排除A項;世界多極化強調不同的政治經濟實體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這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B項;國際貿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需要有具體的史實支持,材料沒有提及,排除D項。故選C項。21.“清華簡”出,則先秦史認識別有洞天。清華簡《系年》存在著“周乃亡”即幽王身死后周亡和“周室既卑”兩種不同敘事。有學者指出,《左傳》和古本《竹書紀年》均未直接提及幽王亡周,尤其《左傳》直接以平王東遷持續周室王統,顯然并不認為幽王死而周亡,其言“王嗣”“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都是說春秋周室依然是天下共主。有學者在梳理《詩經》《國語》等文獻的基礎上認為,“周亡”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末,是當時知識分子結合歷史經驗對時局做出的政治預測。同時,《系年》兩種敘事并存,在《國語·鄭語》中也有類似情況。進而有學者研究指出,“周亡”指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的滅亡,“周室既卑”指作為諸邦之一的周邦衰落,兩者并存根源于上古多邦并存的國家結構。這說明()A.“清華簡”對先秦史研究大有裨益,歷史謎團會“迎刃而解”B.對文獻的合理解釋,需要結合具體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綜合考量C.對產生的學術爭論,需以新發現史料為依據終成“一家之言”D.涉及新發現的史料,如果顛覆傳統的認識就毫無史學價值可言〖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結論:“清華簡”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清華簡《系年》中存在著“周乃亡”“周室既卑”兩種不同敘事,《國語·鄭語》中也有類似情況,這說明對文獻的合理解釋要進行綜合考量,B項正確;“迎刃而解”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發現新史料,不一定成為“一家之言”,排除C項;“毫無史學價值”,表述夸大,排除D項。故選B項。
二、非選擇題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洋務派不是資產階級集團,而是一個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封建地主階級官僚集團。中國近代化由這個官僚集團來啟動,是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特點決定的。19世紀60年代,由于外國資本主義侵入的刺激和中國封建經濟結構的開始解體,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中國封建社會內孕育著的資本主義萌芽,尚未發展到工場手工業階段,就被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所摧毀,因此中國沒有一個像西方社會中那樣的市民等級來肩負這個使命。當時掌握政權的洋務派官僚集團,從外國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不但“漸知泰西火器之利”,并且發現廉價的紡織品、便捷的輪船和煤鐵之利,可以裕財政、浚餉源,既可維護封建統治,又可為本集團帶來利益,于是充當了啟動中國近代化的角色。由于中國封建生產方式發展得極其成熟而完備,特別堅固,在洋務派被迫采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不可能排除封建生產方式的頑強抵制,只能在不改變封建主義內容的基礎上,引進外國先進的機器設備和管理制度,移植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這便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扭曲了的近代化經濟形態?!幾浴稓v史學習》2000.11材料二如同世界各主要國家近代企業制度的演變一樣,近代中國企業制度在其生成、演變的過程中,大致上經歷了“特許制”與“準則制”兩大階段。在近代公司法尚未制定和頒行之前,所謂的特許制則是經地方封疆大吏奏準后的特許。如輪船招商局的設立不是依照適用法律注冊登記,而是經地方官員向朝廷奏準后設立的。這在輪船招商局最初發行的股票中寫得十分清楚,輪船招商局“奉直隸爵閣督部堂李奏準設局招商”。這一由地方大憲奏準設立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特許制本身,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的體制下,由誰奏設,誰就取得了該設立企業的實際掌控權,如奕?所說“招商局由李鴻章奏設,局務應由李鴻章主政”。早期的企業設立特許制,以及特許制下的地方大員掌控制,是近代中國早期企業產權制度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制度特征?!幾浴?872~1883輪船招商局早期的企業制度特征》材料三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與西方式現代化的邏輯不同,中國式現代化遵循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這一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遵循現代市場經濟規律,積極吸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有益成果,通過市場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構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大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摘編自《學習時報》(2022年12月07日)(1)根據材料一,歸納洋務派啟動中國近代化的原因。(2)上海輪船招商局被譽為“中國民族企業百年歷程的縮影”,根據材料二,指出其創辦的途徑。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概述上海輪船招商局在近代商業經營方式的探索。(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別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和西方式現代化所遵循的歷史邏輯。(4)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結合所學,概括過渡時期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和政府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宏觀設計。〖答案〗(1)原因:中國沒有經過工場手工業階段,沒有產生資產階級(市民階級沒有資產階級化);封建經濟結構開始解體;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加深了民族危機,帶來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洋務派官僚集團對西方工廠制認識的轉變。(2)途徑:地方大吏奏請,朝廷特許。探索:采用官督商辦的形式;形成早期企業產權制度(或特許制下的地方大員掌控制);采用股份制。(3)歷史邏輯: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西方式現代化“以資本為中心”。(4)宏觀設計:過渡時期,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建設時期,中共八大提出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一“中國封建社會內孕育著資本主義萌芽,尚未發展到工場手工業階段,就被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所摧毀,因此中國沒有一個像西方社會中那樣的市民等級來肩負這個使命”可得出中國沒有經過工場手工業階段,沒有產生資產階級(市民階級沒有資產階級化);據材料一“由于外國資本主義侵入的刺激和中國封建經濟結構的開始解體,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可得出封建經濟結構開始解體,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加深了民族危機,帶來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據材料一“當時掌握政權的洋務派官僚集團,從外國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不但‘漸知泰西火器之利’,并且發現廉價的紡織品、便捷的輪船和煤鐵之利,可以裕財政、浚餉源,既可維護封建統治,又可為本集團帶來利益,于是充當了啟動中國近代化的角色”可得出洋務派官僚集團對西方工廠制認識的轉變。【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第一小問途徑,據材料二“特許制則是經地方封疆大吏奏準后的特許。如輪船招商局的設立不是依照適用法律注冊登記,而是經地方官員向朝廷奏準后設立的”可得出地方大吏奏請,朝廷特許。第二小問探索,據材料二“奉直隸爵閣督部堂李奏準設局招商”“招商局由李鴻章奏設,局務應由李鴻章主政”可得出采用官督商辦的形式;據材料二“早期的企業設立特許制,以及特許制下的地方大員掌控制”可得出形成早期企業產權制度(或特許制下的地方大員掌控制);據材料二“這在輪船招商局最初發行的股票中寫得十分清楚”可得出采用股份制?!拘?】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和西方。據材料三“中國式現代化遵循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可得出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式現代化“以資本為中心”?!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結合所學,過渡時期黨和政府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宏觀設計有,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全面建設時期,中共八大提出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三次西征之后,形成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范圍內,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文明,但最主要的是兩個文明文化中心:一個是中亞古伊朗文明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另一個是中原黃河流域的漢文化中心。這一時期,由于新興蒙古政治、經濟、軍事的需要,大量被征服的西域人經簽發、征調、招募而東向遷徙,來到中土。從入華人口的頻繁程度和人口規模來看,它遠遠超出了以往任何時代。——據馬建春《元代東遷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等整理材料二總督參事會作為英屬印度的中央政權,在英王接管政權后,發生了變化。186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印度參事會法》,把英國的一套行政原則和模式引進來,法令規定每個參事負責一個行政部門,分管內政、外交、財政、稅務、法律、軍事等部門的工作。1858年兵變的結果也使英國人認識到,完全將印度人排除在中央政府之外是危險的。因此,允許印度人參加立法參事會。后來,又吸收印度人進入行政參事會。1861年英國政府制定了《印度文官法》,把自1855年開始實行的“通過競爭考試擇優任用文官”的原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隨后又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文官任用、升遷、紀律、年金、獎懲等條例和規則?!幾詮埲骸对囄鲇儆《任墓僦贫鹊逆幼儭凡牧先?0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重創了韓國經濟,金錢萬能、人情冷漠、極端個人主義等也影響著韓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韓國政府提出了以傳統文化產業拉動全國經濟發展,推動文明進步的“文化立國”國策。韓國政府通過政策立法、影視作品等將“孝”文化植根于國人的靈魂與血脈之中。韓劇中傳達出的“孝”文化因子,不僅主導著韓國國民的精神生活,而且使具有相同文化基因的亞洲,尤其是中國掀起了一陣“韓流”熱潮。韓國把這些由“孝道”而產生的文化產業通稱為“孝子產業”。2004年,“韓國文化產品已經在世界市場上占到3.5%的份額,韓國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強國”。——摘編自王曰美《韓國對儒家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探析》(1)根據材料一,概括蒙古帝國的特點,結合所學,說明蒙古西征對文化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要評述19世紀中期英屬印度政府的文官體制改革。(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韓國政府打造“孝子產業”的歷史背景,分析這一政策對文化發展的作用?!即鸢浮剑?)特點:版圖遼闊;依靠擴張建立;文明交匯;民族交融。
影響: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交流,改變了一些地區的文化面貌。(2)強化總督參事會的分工;吸引印度人進入參事會;文官管理的法制化;推行文化殖民政策,試圖減弱印度人對殖民統治的反抗,有利于加強英國政府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也促進了印度社會的近代化。(3)歷史背景:儒家文化對韓國有著深刻的影響;經濟與社會問題破壞了韓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韓國政府確立了文化立國政策。
作用:推動儒家文化與現代生活相適應;促進了文化的產業化;有利于發揚儒家文化的精華,創造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擴大了韓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蒙古汗國(中國)。特點:根據材料“三次西征之后,形成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笨芍鎴D遼闊,依靠擴張建立;根據材料“蒙古帝國范圍內,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文明,但最主要的是兩個文明文化中心:一個是中亞古伊朗文明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另一個是中原黃河流域的漢文化中心?!笨芍?,文明交匯;根據材料“由于新興蒙古政治、經濟、軍事的需要,大量被征服的西域人經簽發、征調、招募而東向遷徙,來到中土。從入華人口的頻繁程度和人口規模來看,它遠遠超出了以往任何時代。”可知,民族交融。影響:根據材料“由于新興蒙古政治、經濟、軍事的需要,大量被征服的西域人經簽發、征調、招募而東向遷徙,來到中土。從入華人口的頻繁程度和人口規模來看,它遠遠超出了以往任何時代?!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交流,改變了一些地區的文化面貌。【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中期(印度)。根據材料“總督參事會作為英屬印度的中央政權,在英王接管政權后,發生了變化?!笨芍?,強化總督參事會的分工;根據材料“1858年兵變的結果也使英國人認識到,完全將印度人排除在中央政府之外是危險的。因此,允許印度人參加立法參事會。后來,又吸收印度人進入行政參事會?!笨芍?,吸引印度人進入參事會;根據材料“1861年英國政府制定了《印度文官法》,把自1855年開始實行的‘通過競爭考試擇優任用文官’的原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可知,文官管理的法制化;根據材料“186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印度參事會法》,把英國的一套行政原則和模式引進來,法令規定每個參事負責一個行政部門,分管內政、外交、財政、稅務、法律、軍事等部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因編輯技術員與生物工程企業合作協議
- 患者尿管護理規范與實施
- 冬春季傳染病防控指南
- 餐廳技術加盟協議書
- 被迫寫下婚前協議書
- 解除勞動和解協議書
- 餐飲股東入股協議書
- 訓練籃球安全協議書
- 飯堂食堂承包協議書
- 銷售總監聘請協議書
- 狀元展廳方案策劃
- 土壤農化分析實驗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甘肅農業大學
- 鳶飛魚躍:〈四書〉經典導讀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大學
- 空壓機日常維護保養點檢記錄表
- MOOC 統計學-南京審計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中國風水滴石穿成語故事模板
-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2023屆小升初語文試卷(含解析)
- (高清版)TDT 1001-2012 地籍調查規程
- 毛澤東詩詞鑒賞
- 電機與拖動(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關于開展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的自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