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_第1頁
DL∕T 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_第2頁
DL∕T 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_第3頁
DL∕T 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_第4頁
DL∕T 904-201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 Ⅱ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燃料技術經濟指標 14鍋爐技術經濟指標 75鍋爐輔助設備技術經濟指標 6汽輪機技術經濟指標 7汽輪機輔助設備技術經濟指標 8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技術經濟指標 9綜合技術經濟指標 10其他技術經濟指標 Ⅱ 1GB/T10184近鍋爐性能試驗規程B=2BB—各種采購式收入的燃料量,t。2DL/T9043.3燃料庫存量燃料庫存量指火力發電廠在統計期初或期末實際結存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氣等)數量。L——燃料過衡率,%。3鐵路運輸為1.2%:水路運輸為1.5%;公路運輸為1%;水陸聯合運輸為1.5%;中轉換裝一次增加1%。L——燃料虧噸率,%。3.8煤場存損率L——煤場存損率,%;4Lg—煤質合格率,%;5t。分比。(20)之差。6wm——輸煤(油)耗電率,%;入廠標煤單價是指燃料到廠總費用(煤價、運費及各種運雜費總和)與對應的標準煤量的比值。入式中:B?——入爐標準煤總量,t;Km—入爐燃煤費用,元;K,—入爐燃油費用,元;74.7過熱器減溫水流量8的氧量為濕基氧量,而通過抽氣、冷凝后測得的氧量為干基氧量。干、濕基氧量的關系為:O?d——干基氧量,%;O?——濕基氧量,%:v煙氣中干煙氣體積,m3:Vo煙氣中水蒸氣體積,m3。鍋爐氧量測點設置在空氣預熱器入口煙道或空氣預熱器出口煙道。當鍋爐尾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煙道,鍋爐氧量取各煙道煙氣氧量的平均值。4.12過量空氣系數過量空氣系數表示燃燒時供給的空氣量和理論空氣量的比值,可由干基氧量按式(31)計算而得。aA——過量空氣系數。燃用無煙煤、貧煤、煙煤時,煙氣中水分比例較少可忽略干濕基氧量差別,直接用現場測得的濕基氧量代替式(31)中的O?a計算過量空氣系數;燃用高水分的褐煤時,煙氣中水蒸氣較大,不能忽略干基氧量與濕基氧量的區別。如果測量的氧量為濕基氧量,應當按式(30)把濕基氧量轉換為干基氧量后,由式(31)計算。4.13空氣預熱器漏風率空氣預熱器漏風率是指漏入空氣預熱器煙氣側的空氣質量流量與進入空氣預熱器的煙氣質量流量A——空氣預熱器漏風率,%;G'——空氣預熱器入口煙氣質量流量,t/h;G”——空氣預熱器出口煙氣質量流量,th。運行中的空氣預熱器漏風率可由空氣預熱器出入口的過量空氣系數估算,公式為:a'——空氣預熱器入口煙氣的過量空氣系數,由空氣預熱器入口干基氧量按式(31)計算;α”——空氣預熱器出口煙氣的過量空氣系數,由空氣預熱器出口干基氧量按式(31)計算。4.14灰渣含碳量灰渣含碳量是指飛灰和大渣中未燃盡碳的質量百分比(%),由飛灰中未燃盡碳與大渣中未燃盡碳按流量加權平均計算而得到。對于有飛灰含碳量在線測量裝置的系統,飛灰含碳量為在線測量裝置分析結果的平均值;對于沒有在線表計的系統,應對統計期內的每班飛灰含碳量數值,按各班燃煤消耗量加權計算平均值。大渣含碳量值可采用離線化驗值。9常規鍋爐飛灰份額為90%,大渣份額為10%。CFB鍋爐飛灰份額和大渣份額應當實測或采用設計4.15煤粉細度不同粒徑的煤粉顆粒所占的質量百分比。取樣和測定方法按照DL/T467標準執η——鍋爐熱效率,%9?——排煙熱損人%見式(41);式中:K0t——爐膛排出的爐溫度,℃;DL/T9045鍋爐輔助設備技術經濟指標W——引風機耗電率,%;5.2送風機單耗、耗電率W——送風機耗電率,%。5.3一次風機(排粉機)單耗、耗電率一次風機(排粉機)單耗是指制粉系統每磨制It煤一次風機(排粉機)消耗的電量。一次風機(排粉機)耗電率是指統計期內一次風機(排粉機)消耗的電量與機組發電量的百分比。wr—一次風機(排粉機)耗電率,%。Wm——密封風機耗電率,%。w——磨煤機耗電率,%。5.6給煤機單耗、耗電率制粉系統單耗為制粉系統[包括磨煤機、給煤機、一次風機(排粉機)、密封風機等]每磨制1t煤DL/T904—w——制粉系統耗電率,%;爐水循環泵單耗是指鍋爐每產生1t蒸汽爐水循環泵消耗的電量。b——爐水循環泵單耗,kW·h/t;wx—爐水循環泵耗電率,%。除灰、除塵系統單耗是指鍋爐每燃燒1t原煤,5.10脫硫系統耗電率wa——脫硫耗電率,%;5.12脫硫系統漿液循環泵耗電率w——濕肺耗電率,%循環流化床床壓表爐膛內床料總量的壓力測點示數,其大小直接關系到循環流化床鍋爐一次風機、送風機的功耗一般由布風板以上位置最低的壓力測點所測得的值來代替。6汽輪機技術經濟指標6.1汽輪機主蒸汽流量汽輪機主蒸汽壓力是指汽輪機自動主汽門前的蒸汽壓力值(MPa)。如果有多路主蒸汽管道,取算汽輪機主蒸汽溫度是指汽輪機自動主汽門前的蒸汽溫度值(℃)。如果有多路主蒸汽管道,取算術6.4.汽輪機再熱蒸汽壓力算術平均值。6.5汽輪機再熱蒸汽溫度汽輪機再熱蒸汽溫度是指汽輪機再熱主汽門前的蒸汽溫度值(℃)。如有多路再熱蒸汽管道,取算術平均值。6.6再熱蒸汽壓損率Ly——再熱蒸汽壓損率,%;最終給水溫度是指汽輪機高壓給水加熱系統大旁路后的給水溫度值(℃)。6.8最終給水流量最終給水流量是指汽輪機高壓給水加熱系統大旁路后主給水管道內的流量(th)。如有多路給水管Pk=Pdq-PbyPby——汽輪機背壓(絕對壓力),kPa;6.10凝汽器真空度7k——凝汽器真空度,%;Py——汽輪機背壓(絕對壓力),kPa;6.11排汽溫度排汽溫度是指通過低壓缸排汽端的蒸汽溫度值(℃),條件允許時取多點平均值。6.12真空系統嚴密性凝汽器真空下降速度=試驗時間內的真空下降值(Pa)/試驗時間(min)(89)后開始每0.5min記錄一次機組的真空值,共記錄8min,取其中后5min的真空下降值。空冷機組的真空6.13.1機組平均負荷6.13.2汽耗率6.13.3汽輪機組熱耗量a)再熱機組熱耗量可由式(92)計算:Q={(D?-D)×(h-h)+D×(ha-h)+(D?式中:由式(95)確定:Dm=D-D-Dm-De-D-DD=Dn+D式中:式中:H——給水泵揚程,m;7——汽動給水泵的效率,%;w——循環水泵耗電率,%;7.4冷卻塔7.4.1空冷塔耗電率空冷塔耗電率是指統計期內單元機組空冷塔(包括空冷系統水泵、空冷風機等)耗電量與機組發電L——空冷塔耗電率,%;7.4.2直接空冷凝汽器風機耗電率L——直接空冷凝汽器風機耗電率,%;Li——機力塔耗電率,%;At=1.-t.A,——凝汽器端差,℃;△——凝結水過冷卻度,℃;7.6.4膠球清洗裝置投入率膠球清洗裝置投入率(%)是指統計期內膠球清洗裝置正常投入次數,與該裝置應投入次數的百分比。膠球清洗裝置投入率=(正常投入次數/應投入次數)×100(129)7.6.5膠球清洗裝置收球率膠球清洗裝置收球率(%)是指統計期內,每次膠球投入后實際收回膠球數與投入膠球數的百分比。收球率=(收回膠球數/投入膠球數)×100(130)8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技術經濟指標8.1.1壓氣機進氣溫度壓氣機進氣溫度是指壓氣機進口處(壓氣機進口法蘭處或進氣喇叭口處)空氣的溫度(℃)。壓氣機進氣壓力是指壓氣機進口處(壓氣機進口法蘭處或進氣喇叭口處)空氣的全壓(kPa)。壓氣機排氣溫度是指壓氣機出口擴壓器的出口平面處工質的溫度(℃)。壓氣機排氣壓力是指壓氣機出口擴壓器的出口平面處工質的全壓(kPa)。燃氣輪機排氣溫度是指燃氣輪機出口法蘭處平面工質的溫度(℃)。為了保證精度,必須用四個以燃氣輪機排氣壓力是指燃氣輪機出口法蘭處平面工質的全壓(kPa)。氣體燃料增壓系統單耗是指燃氣輪機氣體燃料增壓系統每處理1m3(標況下)氣體燃料所消耗DL/T904—2015氣體燃料增壓系統耗電率是指統計期內燃氣輪機氣體燃料增壓系統消耗電量與機組發電量的百w體燃料增壓系統耗電率,%。8.2余熱鍋爐運行技術經濟指標余熱鍋爐主蒸汽流量是指余熱鍋爐高壓蒸汽流量值(th),應取余熱鍋爐末級高壓過熱器出口的蒸對于雙壓/三壓余熱鍋爐,還分別對應有中壓、低壓蒸汽流量(th),應取對應余熱鍋爐末級中(低)余熱鍋爐主蒸汽壓力是指余熱鍋爐高壓蒸汽壓力值(MPa),應取余熱鍋爐末級高壓過熱器出口的對于雙壓/三壓余熱鍋爐,還分別對應有中壓、低壓蒸汽壓力(MPa),對應取余熱鍋爐末級中(低)余熱鍋爐主蒸汽溫度是指余熱鍋爐高壓蒸汽溫度值(℃),應取余熱鍋爐末級高壓過熱器出口的蒸對于雙壓/三壓余熱鍋爐,還分別對應有中壓、低壓蒸汽溫度(℃),對應取余熱鍋爐末級中(低)余熱鍋爐再熱蒸汽流量是指再熱式余熱鍋爐的再熱蒸汽流量值(th),應取余熱鍋爐末級再熱器出余熱鍋爐鍋爐再熱蒸汽壓力是指余熱鍋爐再熱器出口的再熱蒸汽壓力值(MPa),應取余熱鍋爐末余熱鍋爐再熱蒸汽溫度是指余熱鍋爐再熱器出口的再熱蒸汽溫度值(℃),應取余熱鍋爐末級再熱余熱鍋爐排煙溫度是指余熱鍋爐末級受熱面后的煙氣溫度(℃)。余熱鍋爐煙氣側壓損是指燃氣輪機排氣流經余熱鍋爐時產生的壓力降(kPa)。8.2.9余熱鍋爐熱效率余熱鍋爐熱效率是指余熱鍋爐的有效輸出熱量占輸入熱量的百分數。近似地可以認為:7g——余熱鍋爐熱效率,%;φ——考慮余熱病爐散熱損失的保熱系數。8.3聯合循環汽輪機技術經濟指標8.3.1聯合循環汽輪機主蒸汽流量聯合循環汽輪機主蒸汽流量是指主蒸汽進入汽輪機的流量值(th),可以取主蒸汽管道上流量表的讀數;如有多路金基汽管,則應取各塊流量表的讀數和,單元制機組也可根據給水流量表的讀數計算出汽輪機主蒸汽流對于雙壓/牛壓余熱鍋爐,還分別對應有中壓、低壓蒸汽的流量值(t/h),對應取中壓、低壓蒸汽管道上流量表的讀數8.3.2聯合循環汽輪機主蒸汽壓力汽輪機主蒸汽壓力是指汽輪機進口的蒸汽壓力值(MPa),應取電動主汽門后、自動主汽門前的蒸汽壓力。如果有兩路主汽管道,取算術平均值。對于雙壓/二壓余熱鍋爐,還分別對應有中壓、低壓蒸汽的壓力值(MPa),對應取其自動主汽門前的蒸汽壓力。8.3.3聯合循環汽輪機主蒸汽溫度聯合循環汽輪機主蒸汽溫度是指汽輪機進口的蒸汽溫度值(℃),應取電動主汽門后、自動主汽門前的蒸汽溫度。如果有兩路主蒸汽管道,取算術平均值。對于雙壓/三壓條熱鍋爐,還分別對應有中壓、低壓蒸汽的溫度值(℃),對應取其自動主汽門前的蒸汽溫度。8.3.4聯合循環汽輪機再熱蒸汽壓力聯合循環汽輪機再熱蒸汽壓力是指汽輪機中壓缸進口的蒸汽壓力值(MPa),應取再熱主汽門前的蒸汽壓力。如有多路再熱蒸汽管道,取算術平均值。8.3.5聯合循環汽輪機再熱蒸汽溫度聯合循環汽輪機再熱蒸汽溫度是指汽輪機中壓缸進口的蒸汽溫度值(℃),應取再熱主汽門前的蒸汽溫度。如有多路再熱蒸汽管道,取算術平均值。8.4聯合循環技術經濟指標8.4.1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功率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功率是指聯合循環中燃氣輪機、汽輪機兩部分輸出功率之和。P——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功率,MW;λ——聯合循環蒸功百分比,%。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熱效率是指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發電量的當量熱量與供給燃料熱耗量的百由于聯合循環將燃氣輪機循環和汽輪機循環組合在一起,其效率還可以用式(146)表示:7——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的熱效率,%。9綜合技術經濟指標9.1供熱指標9.1.1供熱比供熱比是指統計期內汽輪機組向外供出的熱量與汽輪機組熱耗量的百分比,不適用于鍋爐向外直供蒸汽的情況。α——供熱比,%;9.1.2供熱發電比供熱發電比是指統計期內汽輪機組向外供出的熱量與發電量的比值。9.1.3熱電比熱電比是指統計期內電廠向外供出的熱量與供電量的當量熱量的百分比。R——熱電比,%:9.2廠用電率9.2.1純凝汽電廠生產廠用電率純凝汽電廠生產廠用電率指統計期內純凝汽電廠廠用電量與發電量的百分比。式中:Ly——生產廠用電率,%;Wk——統計期內按規定應扣除的電量,kW·h。下列用電量不計入廠用電的計算:4)發電機作調相機運行時耗用的電量。7)非生產用(修配車間、副業、綜合利用等)的電量。L=L+Ly9.3電廠效率2a—統計期分輸出總熱量,指主、再熱蒸汽等管道鍋眾出蒸汽所包含熱量,GJ。綜合熱效率是計期內供熱量和供電量的當量熱量之和與總標準煤正平衡計算式為4)發電機做調相運行時耗用的燃料。6)非生產用燃料。b)反平衡法發電煤耗是指統計期內機組(或電站)每發出1kW·h電能平均耗用的標準煤量。a)用標準煤量計算b)用機組發電熱效率計算供熱煤耗是指統計期內機組每對外供熱1GJ的熱量所消耗的標準煤量。9.5.1供電煤耗9.5.2綜合供電煤耗(上網煤耗)綜合供電煤耗(上網煤耗)是指統計期內電站每向電網提供1kW·h電能平均耗用的標準煤量。9.6運行負荷率X——運行負荷率,%;10其他技術經濟指標10.1補水率10.1.1全廠補水率全廠補水率是指統計期內補入鍋爐、汽輪機設備及其熱力循環系統的除鹽水總量與鍋爐實際總蒸發量的百分比。全廠補水量的項目組成見表3。(含主系統供熱)空冷塔補水量電廠自用汽(水)量的水量非生產Lq——Dq——全廠補水率,%;統計期內全廠補水總量,t;2D——統計期內全廠鍋爐實際總蒸發量,t。10.1.2生產補水率生產補水率是指統計期內補入鍋爐、汽輪機及其熱力循環系統用作發電、供熱等的除鹽水量占鍋爐實際總蒸發量的百分比。L。——生產補水率,%;La——發電補水率,%;L——供熱補水率,%:L——非直接發電補水率,%。發電補水率是指統計期內汽、水損失水量,鍋爐排污量,空冷塔補水量,事故放水(汽)損失量,機、爐啟動用水損失量,電廠自用汽(水)量等總計占鍋爐實際總蒸發量的百分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