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5190.3-2019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汽輪發(fā)電機組_第1頁
DL 5190.3-2019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汽輪發(fā)電機組_第2頁
DL 5190.3-2019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汽輪發(fā)電機組_第3頁
DL 5190.3-2019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汽輪發(fā)電機組_第4頁
DL 5190.3-2019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汽輪發(fā)電機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PDL5190.3—2019第3部分:汽輪發(fā)電機組2019年第4號國家能源局批準《光伏發(fā)電工程電氣設計規(guī)范》等297項行業(yè)標準,其中能源標準(NB)105項、電力標準(DL)168項、石化標準(NB/SH)24項,現(xiàn)予以發(fā)布。2019年6月4日行業(yè)標準目錄號出版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輪發(fā)電機組中國電力出版社通科技(2017)52號)文件的要求,由電力行業(yè)火電建設標準化范汽輪發(fā)電機組篇》DL5190.3—2——第6部分:水處理和制(供)氫設備及系統(tǒng);本部分是DL5190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以黑體字標識的第7.7.2條、第8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潤林樂嘉然林德陽馮文學柳光亭姚建宇趙利興溫建磊V本部分主要審查人:張青年郭志軍王永才朱達張新江張文勝王彥成徐理煥張?zhí)煸鮽ッ窠兄?1 23基本規(guī)定 4 43.2設備及系統(tǒng)安裝 53.3試運前條件 84汽輪機本體 21 4.7汽輪機轉子 294.8通流部分設備安裝 37 44 465汽輪機輔助設備 495.1一般規(guī)定 5.2凝汽器 625.7減溫減壓裝置 64 65 66 69 6.1一般規(guī)定 716.2一般離心泵 77 976.6空冷風機和水塔風機 99 7燃氣輪機本體 7.5進氣、排氣系統(tǒng)安裝 7.6基礎二次灌漿及養(yǎng)護 7.8質量驗收應提交的技術文件 8.1設備及框架模塊安裝 9發(fā)電機和勵磁裝置 9.1一般規(guī)定 9.7密封裝置 10調(diào)節(jié)保安裝置和油系統(tǒng) 10.1一般規(guī)定 10.4離心式主油泵 11汽輪機本體范圍的管道 11.1一般規(guī)定 12起重設施 20113.1汽輪機化妝板 201 201 203附錄B汽缸密封涂料 206 208附錄E用鋼絲找中心垂弧計算公式 211 X 1 23Basicrequirem 4 4 53.3Preparationoftrialrun 8 4.1Generalrequireme 4.2Foundationrequirements 4.6Integralcyli 27 4.8Installationofequipmentinflowpassage 374.10Coveringofsteamt 40 4.12Technicaldocumentstobeprovidedbeforetechnica 46 49 50 58 65 69 86 8.3Trialrunofaccessory 8.4Technicaldocumentstobeprovidedbef 9.1Generalrequirement 9.8Waterinlet 12.2Electric(manual)hoi 200 201 13.2Platformladderandcov 205 206 211AppendixFOilqualityratingcriter 21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 214 21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171施工技術規(guī)范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DL5190.1的規(guī)定外,22.0.1橢圓度ellipticity2.0.2不柱度non-cylindricity差。其數(shù)值為該軸或孔在軸向剖面上最大與最小直徑之差。要求2.0.3錐度taper2.0.4平面度flatness2.0.5不平行度non-parallelism2.0.6不垂直度non-perpendicularity角之差。以單位長度內(nèi)標準垂直線或面與所測線或面的最小距離2.0.7徑向晃度radialrunout表垂直指向被測斷面的軸中心線,轉子軸頸32.0.12單循環(huán)simplecycle2.0.13聯(lián)合循環(huán)combinedcy2.0.14燃氣輪機本體gas4567893需安放臨時墊鐵或調(diào)整用千斤頂?shù)牟课?,基礎表面應2)預埋墊鐵厚度宜大于20mm,墊鐵縱向揚度應與軸3)預埋墊鐵底部距基礎鑿毛面的灌漿層厚度應為20mm~50mm,灌漿材料應采用無收縮灌漿料,并制作同等條件下的試塊,試塊強度應符合設計3)臺板底面與基礎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宜為50mm~5汽缸水平結合面螺栓與螺栓孔間的間隙,應不小于6螺母擰緊后,螺栓末端宜露出螺母2個~3個螺距;罩形結合面間隙固1/3螺栓數(shù)量,用塞尺檢查應達自內(nèi)外兩側檢查應不入和不得超過汽缸法蘭寬度的1/3大于10mm。大于1mm;側平均負荷的5%。下,兩側墊塊應無間隙,下側墊塊與其洼窩的接觸處應有400mm,軸瓦間隙宜為軸徑的1.5/1000~2.0/1000;軸徑小于的75%且分布均勻。推力軸承中心推力軸承調(diào)整機構推力軸承中心推力軸承調(diào)整機構于0.02mm;半剛性及帶接長軸的聯(lián)軸器端面瓢偏應不大于3盤動轉子時應裝設臨時的止推裝置和防止軸瓦轉動的蛇形彈簧式1通流間隙測量應按制造廠提供的位置和定位值對轉子65%,長度應不小于齒長的75%,涂色應均勻。的60%,涂色應均勻。中心距631~間隙0.06~0.09~0.13~0.38~0.53~4測量離合器輸入端、輸出端與驅動軸、從動軸聯(lián)軸器4連通管安裝調(diào)整完畢,應拆除補償裝置上的運輸固定境溫度應保持在10℃~35℃。3基礎墊鐵或砂漿墊塊配制(制作)記錄;范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DL5190.1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下8無臺板支撐的低壓缸,凝汽器喉部與低壓外缸連接應1)抽取1/1000總數(shù)的管道進行24h氨薰試驗,檢查其(1)壓扁試驗應符合《金屬材料管壓扁試驗方車光錐體打入管內(nèi),其內(nèi)徑擴大至原內(nèi)徑1脹口應無欠脹或過脹現(xiàn)象,脹口處管壁脹薄率為4%~t——冷卻管壁厚(mm);a——擴脹系數(shù),取4%~6%。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柱子間距(≤10m)士1柱子間距(>10m)柱子相應對角線(≤20m)柱子相應對角線(>20m)1)墊鐵表面應平整;施工技術規(guī)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tǒng)》DL5190.5的規(guī)定。5.4.15管道安裝應符合《電力建設施工5.9.4直接空冷機組排汽管道及散熱器嚴密性試驗應符合下列5.10.5減溫減壓輔助蒸汽站試運前條件除應符合3.3.2的規(guī)定4螺母與墊圈、墊圈與底座應接觸嚴密,并應采取防松應不小于50mm×50mm;—0.03mm~+0.03mm。配合間隙宜為一0.01mm~+0.03mm;不允許游動時該間隙為3采用潤滑脂的滾動軸承,注入量宜為油室空間容積的固定式徑向徑向3底座澆入混凝土的部分和地腳螺栓應清潔、無油垢和1—0形密封圈:2—彈簧:3—浮動環(huán):4—擋環(huán):5—軸套:6—銷子密封環(huán)與葉輪的徑向配合間隙應符合圖紙要求,總間隙宜為7靜平衡盤套筒與軸套或調(diào)整套的總間隙宜為0.50mm~應不大于10mm;大于10mm;標高(mm)中心(mm)端面水平度(mm/m)要求(mm)3下機架連接后應安裝定位銷,螺栓緊固后,結合面面的30%。不得超過圓周的20%,且不得連續(xù)。軸的轉速(r/min)注:相對擺度為每米長度的晃度。絕對擺度為該點2軸瓦托盤與軸瓦座應垂直,結合面的局部間隙應小于1風機的長傳動軸各聯(lián)軸器應保持同心,偏差應不大于3軸流式或混流式循環(huán)水泵的出口閥門試驗應符合下列振幅(mm)良好油溫為65℃~70℃,潤滑脂溫度不超過80℃;油泵油壓、軸承進1由澆灌單位提供的基礎二次澆灌混凝土試塊7燃氣輪機本體6兩轉子聯(lián)軸器端面上有配合標識時,應按標識點高低1間距的1%,且≤104同一水平面標高55允許偏差縱、橫中心線中心跑2中心位置縱、橫中心線22縱、橫中心線552管道及附件應不妨礙設備膨脹;術規(guī)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tǒng)》DL5190.5的規(guī)定。工技術規(guī)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tǒng)》DL5190.5的規(guī)定。2定子臺板就位后頂面標高與汽輪機臺板標高偏差應為大于1mm;2)各部件完好、無損傷,配合間隙符合制造廠技術合制造廠技術要求。填裝時保證清潔,水封環(huán)前后盤根的搭接口10進水支座和臺板之間應按9.2.2的有關規(guī)定安裝調(diào)整墊片和絕緣墊片,安裝完畢,進水管和臺板的絕緣電阻值應符合2出水支座和臺板之間接觸應密實,并按9.2.2的有關規(guī)定電導率(25℃)0電導率(25℃)銅注:1絕緣試驗時,電導率應按制造廠的要求執(zhí)行。6氫氣(空氣)冷卻器嚴密性試驗簽證;1由澆灌單位提供的基礎二次澆灌混凝土試塊強度試驗糙度值應不大于Ra1.6,平面度應不大于0.02mm/m,接觸面應3危急遮斷器軸端的徑向晃度應不大于0.05mm。行程應符合制造廠技術要求,閥桿與閥桿套的直徑間隙宜為不大于10mm;3各段凸輪軸找中心時,圓周及端面的偏差不宜超過如,其死點的定位銷應穩(wěn)固可靠?;瑒硬坶g隙宜為0.04mm~1一下半油泵殼體;2、4—密封環(huán)(左螺旋);3、10—定位螺釘;5—定位環(huán);12、13—密封環(huán)(右螺旋);14、16—0形密封圈:15—襯環(huán)冷卻面積(m2)徑向總間隙(mm)弓形隔板冷卻面積(m2)徑向總間隙(mm)弓形隔板1)油輪:油輪與噴嘴環(huán)之間的每側徑向間隙為2)油泵:油泵吸入室與葉輪吸入側每側徑向間隙為5軸瓦間隙為軸頸直徑的1.2/107保持循環(huán)油的溫度為54℃~60℃;NAS5級,見附錄F。4液壓式軸向位移保護裝置的噴油嘴與主軸凸緣的間隙技術規(guī)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tǒng)》DL5190.5和《火力發(fā)電廠焊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tǒng)》DL5190.5的規(guī)定進行檢查外,還應8管道連接或焊接時不應使汽缸或其他設備產(chǎn)生變形或<1/100軌寬橫向錯口<1/2000跨距1/3000跨距跨中≤L/1000,且兩主動輪(或從動輪)同一端距離最遠兩車輪同位差允許間隙1.0±0.1,且兩側均勻6測量主梁的實際上拱度應大于0.7S/1000mm(S為起重機懸吊停留時間應不少于10min,起重機應無失穩(wěn)現(xiàn)(引自《通用橋式起重機》GB/T14405)中定位精度要求f≤S/750注:1.f為額定起重量和小車自重在主梁跨中所產(chǎn)生的垂直靜撓度。宜為50℃~60℃;12.2電動(手動)葫蘆C應為3mm~5mm,如圖12.2.1所示。圖12.2.1車輪輪緣內(nèi)側與工字鋼軌道下翼緣邊緣梁跨中,無沖擊地起升荷重距地面100mm,停留2)試驗荷重為1.1倍額定荷重;3)累計起動及運行時間,電動葫蘆不應少于1h,手動2負荷試驗報告及簽證書。允許偏差的根部護板。距離基準面高度小于2m的防護欄桿高度應不低于900mm,距離基準面高度2m~20m的防護欄桿高度應不低于用金屬帶使?jié)沧⒌幕覞{保持水平。在第一層灌注之后20min~后20min~40min,應當用塑料板將灰漿墊塊(邊界處的灰漿)和附錄B汽缸密封涂料介質范》HG/T20627)—196~抗燃油纏繞式墊片鋁水銅潤滑油10或08、軟鐵10或08、軟鐵閃點柴油高速柴油發(fā)動機機油(4MPa以下)機油軸承一般大型汽輪機、發(fā)電機及2000r/min~3.000r/min轉動機械軸承械油閃點機械油0一般大型汽輪機、儀表油表油14號齒輪油齒輪變速裝置用齒輪油齒輪變速裝置用閃點高速低摩擦機械、抗燃油E.0.1用鋼絲找中心,測量時應對鋼絲垂弧數(shù)值進行修正,鋼絲垂弧計算(見圖E.0.1)公式如下:x——鋼絲固定點到所求垂弧點的距離(m);21——鋼絲兩固定點間的距離(m)。圖E.0.1鋼絲找中心垂弧計算示意附錄F油質等級標準4100n000261032044058060708090000表F.0.2-1SAEAS4059F顆粒污染度最大污染度極限(顆粒數(shù)/100mL)4402校準)11171校準)0123456789481236001248最大污染度極限(顆粒數(shù)/100mL)4402校準)11171校準)012345678935112470001248標準用詞說明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