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472.1-2019 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 第1部分: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材_第1頁
GB∕T 19472.1-2019 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 第1部分: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材_第2頁
GB∕T 19472.1-2019 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 第1部分: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材_第3頁
GB∕T 19472.1-2019 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 第1部分: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材_第4頁
GB∕T 19472.1-2019 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 第1部分: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19472.1—2004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本部分為GB/T19472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9472.1—2004《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第1部分:聚乙烯雙壁波——修改了氧化誘導時間的檢驗方法(見4.2,2004年版的4.2);——修改了彈性密封圈的要求(見4.4,2004年版的4.4);——刪除了SN2的環剛度等級,增加了SN10的環剛度等級(見2004年版的5.1);——刪除了哈夫外固連接示意圖(見2004年版的6.2);——增加了管材的物理力學性能中密度的要求(見7.4); 修改了管材的物理力學性能中環柔性的要求(見7.4.2004年版的7.4):——修改了管材的物理力學性能中烘箱試驗的要求(見7.4,2004年版的7.4);1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GB/T19472的本部分規定了埋地用聚乙烯(PE)雙壁波紋管材(以下簡稱管材)的術語和定義、符GB/T2828,1—2012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918—2018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3682.1—2018塑料熱塑性塑料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FR)和熔體體積流動速率(MVR)的測定第1部分:標準方法GB/T6111—2018流體輸送用熱塑性塑料管道系統耐內壓性能的測定GB/T8806—2008塑料管道系統塑料部件尺寸的測定GB/T9647—2015熱塑性塑料管材環剛度的測定GB/T14152—2001熱塑性塑料管材耐外沖擊性能試驗方法時針旋轉法GB/T19278—2018熱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閥門通用術語及其定義GB/T19466.6—2009塑料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第6部分:氧化誘導時間(等溫OIT)和氧ISO13968:2008塑料管道及輸送系統熱塑性塑料管材環柔性的測定(Plasticspipingandductingsystems—Thermoplasticspipes—DeterminationofringflexibiGB/T19278—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2與外徑相關的公稱尺寸。[GB/T19278—2018,定義2.3.5]與內徑相關的公稱尺寸。d平均外徑meanoutsidediameter在管材上(不包括承口、插口)任一波峰最大截面測量的外圓周長除以3.142(圓周率)所得的值。[GB/T19278—2018,定義2.3.11]在管材(不包括承口)的同一截面處相互垂直的兩個或多個內徑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GB/T19278—2018,定義2.3.15]在承口的同一截面處平均內徑的最小允許值。[GB/T19278—2018,定義2.3.16]層壓壁厚wallthicknessoftheinsidelayer(waterwaywale在管材的波紋之間管壁任一處的厚度(見圖1)。3管材外壁任一處的厚度(見圖1)。連接密封處與承口內壁圓柱端接合長度(見圖2)的最小允許值。MFR: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eltmass-flowrate)4材料4料,聚乙烯(PE)樹脂含量(質量分數)應在80%以上。4.2聚乙烯(PE)樹脂聚乙烯(PE)樹脂的性能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聚乙烯(PE)樹脂的性能耐內壓(80℃,環應力3.9MPa.165h)無破壞,無滲漏采用A型密封頭(80℃,環應力2.8MPa.1000h)熔體質量流動速率(5kg,190℃)氧化誘導時間(200℃)密度注:聚乙烯(PE)樹脂的彈性模量和抗拉強度性能指標參見附錄“用相應的擠出料加工的實壁管進行試驗。僅允許使用來自本廠生產的同種管材的清潔回用料。4.4彈性密封圈彈性密封圈應符合GB/T21873—2008的要求。5產品分類與標記5.1.1管材按環剛度進行等級分類,見表2。表2公稱環剛度等級等級SN12.5環剛度/(kN/m2)485.1.2管材按尺寸分為內徑系列和外徑系列,內徑系列的管材尺寸用公稱內徑DN/ID表示,外徑系列的管材尺寸用公稱外徑DN/OD表示。標記如下:示例:公稱內徑為500mm,環剛度等級為SN8的PE雙壁波紋管材的標記為:雙壁波紋管PEDN/ID500SN8GB/T19472.1—20195GB/T19472.1—2019雙壁波紋管環剛度等級材料代號6.1管材結構典型的結構如圖1所示。d——管材的內徑;e層壓壁厚;e?——內層壁厚:圖1管材結構示意圖6的承插連接(見圖2a)]及借助套筒式管件的承插連接[見圖2b]]兩種。7要求與軸線垂直,插口端位于波谷區。管材波谷區內外壁應緊密熔接,不應出現脫開現象。管材有效長度L一般為6m,其他長度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長度不準許有負偏差。77.3.2.1外徑系列管材的尺寸應符合表3的規定,且承口的最小平均內徑Dm.m應不小于管材插入端公稱最小平均最大平均最小平均最小層壓最小內層最小外層最小接合外徑外徑外徑內徑壁厚壁厚壁厚長度7.3.2.2內徑系列管材的尺寸應符合表4的規定,且承口的最小平均內徑Dimm應不小于管材插入端公稱內徑最小平均內徑最小層壓壁厚最小內層壁厚最小外層壁厚最小接合長度8——demmax≤1.003Xd。7.3.2.3管材的最小承口壁厚e?.min應不小于管材最小層壓壁厚emn的1.5倍。7.3.2.4管件的承口壁厚應符合表5的規定。管材外徑最小承口壁厚e管材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6的規定。環剛度/(kN/m2)SN12.5沖擊性能(TIR)/%環柔性管材無破裂,兩壁無脫開,內壁無反向彎曲烘箱試驗無分層,無開裂密度/(kg/m3)氧化誘導時間(200℃)/min蠕變比率注:管材的彎曲模量和拉伸屈服應力性能參見附錄B。9條件B:徑向變形連接密封處變形5%管材變形10%溫度(23±2)℃內部靜液壓(15min)0.005MPa不泄漏內部靜液壓(15min)0.05MPa不泄漏內部負氣壓(15min)-0.03MPa≤一0.027MPa條件C:角度偏差d≤315mm:2°315mm<d,≤630mm:1.5*溫度(23±2)℃內部靜液壓(15min)0.005MPa不泄漏內部靜液壓(15min)0.05MPa不泄漏內部負氣壓(15min)-0.03MPa≤一0.027MPa按圖1所示位置,按GB/T8806—2008的規定進行。按GB/T8806—2008的規定,垂直于管材軸線繞外壁(任一波峰的最高點)一周,緊密貼合后,按圖2所示,按GB/T8806—2008的規定,測量承口相互垂直的兩內徑,以兩內徑的算術平均值試驗按GB/T14152—2001的規定進行。實驗溫度為(0±1)℃,用V型托板,落錘質量和沖擊高度見表8。當計劃使用地區通常要在-10℃下進行安裝鋪設時,落錘質量和沖擊高度見表9。公稱尺寸/mm落錘質量/kg表9落錘質量和沖擊高度(適用于-10℃下進行安裝鋪設的管材)公稱尺寸/mm落錘質量/kg沖擊高度/mm2001的圖2或表5判定TIR值。試驗按ISO13968:2008進行,試驗力應連續增加。當試樣在垂直方向外徑變形量為原外徑的表10抽樣方案單位為根樣本大小n拒收數Re201301501812122334678a)按5.2規定的標記;c)可在—10℃下安裝鋪設的管材應標記一個冰晶(*)的符號。符合本部分PE原材料的彎曲模量和拉伸強度性能要求見表A.1。表A.1PE原材料的彎曲模量和拉伸強度性能單位參考值彎曲模量拉伸強度(資料性附錄)管材的彎曲模量和拉伸屈服應變性能符合本部分的管材的彎曲模量和拉伸屈服應力性能見表B.1。表B.1管材的彎曲模量和拉伸屈服應力性能單位推薦值彎曲模量拉伸屈服應力本附錄規定了三種基本試驗方法,用于在所選擇的試驗彈性密封圈型接頭的密封性能。C.2試驗方法分類試驗方法分為下列三種:——方法1:用較低的內部靜液壓評定密封性能;——方法3:內部負氣壓(部分真空)。C.2.2.1原理試驗加壓要維持一個規定時間,在此時間應檢查接頭是否泄漏(見C.2.2.4.5)。C.2.2.2.1端密封裝置有適當的尺寸和使用適當的密封方法把組裝試樣的非連接端密封。該裝置的固定方式不可在接頭上產生軸向力。C.2.2.2.2靜液壓源連接到一頭的密封裝置上,并能夠施加和維持規定的壓力(見C.2.2.4.5)。能夠排放組裝試樣中的氣體。能夠檢查試驗壓力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見C.2.2.4)。C.2.2.3試樣試樣由一節或幾節管材和(或)一個或幾個管件組裝成,至少一個彈性密封圈接頭。被試驗的接頭C.2.2.4.1水溫試驗水溫為(23±2)℃。C.2.2.4.2安裝C.2.2.4.3試驗記錄根據C.2.2.4.4和C.2.2.4.5進行試驗時,觀察試樣是否泄漏。并在試驗過程中和結束時記下任何——方法1:較低的內部靜液壓試驗壓力p?為0——方法2:較高的內部靜液壓試驗壓力p?為0.05MPa(1+10%)。C.2.2.4.5試驗方法至少5min,更粗的管放置至少15min。在不小于5min的期間逐漸將靜液壓力增加到規定的試驗壓力p?或p?,并保持壓力至少15min,或到因C.2.3內部負氣壓試驗(部分真空)使幾段管材和(或)幾個管件組裝成的試樣承受規定的內部負氣壓(部分真空)經過一段規定的時規定的內部負氣壓測定的壓力測量裝置(見C.2.3.4.3和C.2.3.4.6)。圖C.1內部負氣壓試驗的典型示例試樣由一節或幾節管材和(或)一個或幾個管件組裝成,至少含一個彈性密封圈接頭。被試驗的接頭應按照廠家的要求進行裝配。下列步驟在環境溫度為(23±2)℃的范圍內進行,在按照C.2.3.4.5實驗時,溫度的變化不可超將試樣安裝在試驗設備上。C.2.3.4.3試驗壓力選擇以下方法試驗壓力:——方法3:內部負氣壓(部分真空)試驗壓力p?為—0.03MPa(1±5%)。按照C.2.3.4.3的規定使試樣承受一個初始負氣壓ps。C.2.3.4.5試驗方法將負氣源與試樣隔離。測量內部負壓,15min后確定并記下局部真空的損失。記錄局部真空的損失是否超出內部負氣壓p?的規定要求。試驗條件分下列三種:——條件A:沒有任何附加的變形或角度偏差;C.3.2條件A:沒有任何附加的變形或角度偏差由一節或幾節管材和(或)一個或幾個管件組裝成的試樣在試驗時,不存在由于變形或偏差分別作用到接頭上的任何應力。C.3.3條件B:徑向變形C.3.3.1原理在進行所要求的壓力試驗前,管材和(或)管件組裝成的試樣已受到規定的徑向變形。C.3.3.2設備設備應能夠同時在管材上和另外在連接密封處產生一個恒定的徑向變形,并增加內部靜液壓(見圖C.2),它應符合C.2.2.2和C.2.3.2:a)機械式或液壓式裝置,作用于沿垂直于管材軸線的垂直面自由移動的壓塊,能夠使管材產生必需的徑向變形(見C.3.3.3)。對于直徑等于或大于400mm的管材,每一對壓塊應是橢圓形的,以適合管材變形到所要求的值時預期的形狀,或配備承口端與壓塊之間的距離1應為0.5d。或100mm,取其中的較大值。b)機械式或液壓式裝置,作用于沿垂直于管材軸線的垂直面自由移動的壓塊,能夠使連接密封處產生必需的徑向變形(見C.3.3.3)。壓塊寬度bg,應根據管材的外徑d。,規定如下:c)夾具,必要時,試驗設備可用夾具固定端密封裝置,抵抗內部試驗壓力產生的端部推力。在其他情況下,設備不可支撐接頭抵抗內部的測試壓力。圖C.2所示為允許有角度偏差(見C.3.3)的典型設置。對于密封圈(一個或幾個)放置在管材端部的接頭,連接密封處徑向變形裝置的壓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