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調查稱重法_第1頁
膳食調查稱重法_第2頁
膳食調查稱重法_第3頁
膳食調查稱重法_第4頁
膳食調查稱重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膳食調查稱重法膳食調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對膳食攝入量進行評估,從而了解在一定時期內人群膳食攝入狀況以及人們的膳食結構、飲食習慣,借此來評定營養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第2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膳食調查的目的:了解個體或群體營養需要滿足的程度。為國家制定膳食營養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引導食品工業的發展方向。為營養教育部門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養教育提供基礎的數據資料。第3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膳食調查的內容調查期間每人每日所吃的食物品種、數量,這是膳食調查最基本的資料。了解烹調加工方法。了解飲食制度、餐次分配。過去的膳食情況、飲食習慣等,以及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等。第4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膳食調查法詢問法(24小時回顧法、膳食史法)稱重法記賬法化學分析法食物頻率法第5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

優點缺點應用稱重法查賬法24h回顧法化學分析法頻率法常用五種調查方法的應用范圍和優缺點總結準確家庭、個人、團體費時、費力不適用大規模簡單易行,省時、人、物簡單易行,省時、人、物賬目清楚的機關關部隊學校時間短不夠準確,代表性有影響主觀,不太準確,回憶偏倚費時、力、財準確家庭、個人科研、治療膳食量化不準確(偏高),遺漏個人,膳食習慣與某些慢性疾病的關系應答者負擔輕,應答率高,經濟、方便;可調查長期6第6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第7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一、膳食調查前的知識準備食物重量的估計食物的份:單位食物或常用單位量具中食物具體的數量份額。第8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常見食物的份

200g150g200g第9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50g50g50g60g250g第10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一、膳食調查前的知識準備食物重量的估計常用食物量具和容量容量指容器內所裝的具體最大液體量,內容物的體積即為容器的容量。碗、盤、勺、杯150g75g50g第11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100ml250ml200ml250ml12第12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糧食及根莖類食物份量表

名稱

份量

可食量(g)

名稱

份量

可食量(g)

米飯l/4碗50

面條(濕)30

粥l/2碗125

面條(熟)l/2碗60

玉米粒l/3根50

通心粉l/3碗30

馬鈴薯l/2個90

吐司l片25

蕃薯l/2個60

魯包1個25小湯圈(無餡)l0粒30

蘇打餅干3片20

麥片l袋20

油條l/2條20第13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常見奶類份量表

名稱

份量

計量

全脂奶粉4湯匙30g

低脂奶粉3湯匙25g

酸奶l杯50g

液態牛奶l袋240mL第14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

水果類食物份量表

食物名稱份量(個)可食量(g)

食物名稱

份量

可食量(g)

蘋果l(中)180-200

紅西瓜l片180

香蕉l(中)110

小黃西瓜1/10個210番石榴泰國l/2140

葡萄13個100

木瓜l/6200

桔子1個150

芒果l/4100

草莓l0個160

哈密瓜2/5330

奇異果l/4個110第15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油脂類食物份量表

食物名稱

份量

可食量

(g)食物名稱份量可食量

(g)

動物油1茶匙5

花生10粒8

植物油1茶匙5腰果5粒8

冰激凌1茶匙5

杏仁果5粒7

鮮奶油l湯匙15

開心果10粒7

沙拉醬2茶匙10

瓜子l湯匙7

醬油l茶匙5

花生醬l茶匙8第16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食物重量折算參照表食物名稱單位重量(生重)備注克兩大米飯1小標準碗751.5碗直徑12cm1大標準碗1503碗直徑16cm大米粥1小標準碗300.61大標準碗501饅頭1個1002自制品需看大小折算面條(濕切面)1小標準碗300.6每斤濕面折合面粉0.8斤,3斤濕面折合面粉2.4斤1大標準碗501面條(干切面)1小標準碗751.5干面條按面粉重量計算1大標準碗1002第17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食物名稱單位重量(生重)備注克兩包子1個501小籠包:3~4個/兩餃子平均6個501面粉重量,不包括餡餛飩9~10個501面粉重量,不包括餡油條1根501油餅1個70~801.4~1.6炸糕1個501糯米粉35g,紅小豆15g豆包1個501面粉35g,紅小豆15g元宵3個501每個含糖3g燒餅1個501第18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二、稱重法對某一個伙食單位或個人一日各餐食物食用量進行稱重,計算每人每日的營養素攝入量。稱重法準確性高,可作為膳食調查的“金標準”,用以衡量其他方法的準確性。第19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二、稱重法可食部(EP):數值表示每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該食物的比例;廢棄率:則是以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全體重量所得出的數值。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原料重量=食物的熟重重量×生熟重量比值第20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例題王師傅中飯吃了4兩米飯(生熟比0.48),一份白菜炒豬肉(重400g,生熟比0.5,白菜/豬肉/色拉油=15/2/1),請計算王師傅該餐各種食品的進食量。大米、白菜、豬肉、色拉油第21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二、稱重法1.稱重紀錄表的設計原則餐次分開項目完整、清晰記錄的食物可以及時編碼,與食物成分表的營養素成分相對應,從而能夠計算出營養素攝入量。足夠的記錄空間第22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一張簡單的個人早餐食物稱重紀錄表

食物稱重紀錄表單位:g餐別飯菜名稱食物原料名稱食物重量(g)可食重量(g)熟食重量(g)熟食余量(g)凈熟食量(g)凈生食量(g)備注早餐紅豆二米粥大米353572612656427.2小米303023.3紅小豆10107.8咸菜蘿卜303030.0第23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稱重記錄表的設計方法1,確定要記錄的是“誰”的信息,是針對個體還是群組。2,確定要得到的是“什么”信息,是關于食物的,還是營養素的。3,確定膳食記錄的天數。4,確定要稱重的是在哪里消耗的食物,是在家里還是在食堂里。5,確定使用非開放式紀錄表還是開放式紀錄表。

第24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稱重紀錄表的的設計(3日)工作準備1,紙、尺子和筆2,熟悉和了解家庭食用習慣和膳食購買、積累情況。3,熟悉和了解編碼設計原則和計算機數據錄入規則,以使制備的表格能夠適應計算機數據庫的需要。4,確定調查日期和期限。第25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稱重紀錄表的的設計(3日)工作程序1,設計表頭。2,設計家庭編號和家庭地址。3,設計食物編碼和食物名稱。4,設計要記錄的食物的各種量。5,設計通過計算得到的3日實際消耗量。6,給設計的每個變量加上編碼。7,檢查設計的表格。第26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

家庭3日食物消耗量單位:g住戶編碼:□□省/區(T1)□

調查點(T2)□市/縣(T3)□□

居委會/村(T4)□

□□

戶(T5)

1食物編碼2食物名稱3結存量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3日合計12剩余總量13實際消費量4購進或自產量5廢棄量6購進或自產量7廢棄量8購進或自產量9廢棄量103日購進總量或自產量113日廢棄總量注意:此表中應該油和調味品(如鹽、糖、醬油)的消費量,并且請先記錄油和調味品的消耗量。公式:實際消耗量=結存量+3日購進總量或自產量-3日廢棄總量-剩余總量第27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4.注意事項調查期間所有主副食(包括零食)的名稱、數量需詳細記錄。如要寫出具體的食物品牌(如米、面),必須注明等級,最好還注明產地。在稱重法中,剩余量應包括廚房里剩余的食物及所有用膳者進食后所剩余的食物。調味品及食用油不必每餐前后均稱量,只要早餐前稱一次即可,晚餐結束后再稱一次,二者之差即為全日食用量。第28頁,共31頁,星期六,2024年,5月實際調查時,還要注意三餐之外零食的記錄。食物成分表中給出的數據是每100g生重食物可食部分中的營養素含量。(需進行換算)如果條件不允許,只能獲得食物最初的熟重,可減去就餐后熟食的剩余量,得到實際消費的熟重;然后通過查詢食物成分表中該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計算出實際生重,得出營養素大概的攝入量。另外,個別調查對象有偏倚的現象,應考慮這一因素。4.注意事項第29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