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TechnicalCodeforCompositeFoundationofPCCPileJGJ##-2009(征求意見稿)《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編制組2009年10月
關于征求意見稿的說明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09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9]88號)的要求,規程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程。本規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和符號、設計、施工、質量檢驗及工程驗收等及附錄。本規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河海大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西康路1號,郵編:210098)。本規程主編單位:河海大學江蘇弘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本規程參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員:本規程主要審查人員:對《征求意見稿》的書面修改意見,請于2009年11月30日前郵寄或發電子郵件至下列地址: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西康路1號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郵政編碼:210098聯系人:劉漢龍,陳育民聯系電話13951852041電子郵箱:hliuhhu@163.com,ymch@
目次TOC\o"1-3"\f\h\z\u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23設計 53.1一般規定 53.2材料 63.3PCC樁構造 73.4PCC樁設計計算 74施工 114.1一般規定 114.2PCC樁施工 125質量檢查及工程驗收 155.1成樁的質量檢查 155.2樁身質量檢測 155.3工程質量驗收 16附錄A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施工原始記錄表 18本規程用詞說明 19條文說明 20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23Design 53.1Generalprovisions 53.2Material 63.3StructureofPCCpile 73.4DesigncalculationofPCCpile 74Construction 114.1constructionpreparation 114.2ConstructionofPCCpile 125Qualityinspectionandprojectacceptance 155.1Pilingqualityinspection 155.2Pilequalitydetection 155.3Acceptanceofconstructionquality 16AppendixAConstructionoriginalrecordofPCCpile 1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19Clauseexplanation 20PAGE18PAGE19
1總則1.0.1為了在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以下簡稱PCC樁)復合地基設計與施工1.0.2本規程適用于建筑、公路、鐵路及港口等工程軟土地基處理中1.0.31.0.4采用PCC樁復合地基技術除應
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PCC樁)largediameterPipepileusingCast-依靠沉腔上部錘頭的振動將內外雙層套管所形成的環形腔體在活瓣樁靴的保護下打入地基預定的設計深度,在腔體內澆注混凝土,之后分段慢速振動拔管,在樁芯土體與外部土體之間形成的混凝土大直徑管樁。2.1天然地基的部分土體被增強或被置換,而形成的由增強體和地基土共同承擔荷載的人工地基。2.1.3指由載荷試驗測定的地基土壓力變形曲線線性變形段內規定的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為比例界限值。2.1.指設置于基礎和樁之間用以調整樁土應力比、解決復合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傳力層。2.2符號2.2——基礎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pk——樁體單位截面積承載力特征值;fsk——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fspk——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樁土應力比;Pc——基礎底面處土的自重壓力值;P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值;qpa——樁端地基土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sia——樁周土第i層土的極限摩擦力標準值,樁周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2.2Ae——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等效面積;Ap——樁的橫截面積,指樁包括樁芯土在內的橫截面積;A’p——樁的管壁橫截面積;d——樁身外徑;de——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l——樁長;m——面積置換率;n——樁長范圍內所劃分的土層數;s——樁間距;s1——縱向間距;s2——橫向間距;t——樁壁厚度;u——樁身外周長。2.2e——孔隙比;Esi——基礎底面下第i層天然地基的壓縮模量;Eci——基礎底面下第i層復合土層的壓縮模量;2.2.4S——復合地基沉降;S1——加固層沉降;Sc1——加固層原地基土的沉降;S2——下臥層沉降;ξp——樁端阻力修正系數;ξs——樁間土應力折減系數;β——樁間土的承載力折減系數;ψs——變形計算經驗系數;ψc——樁工作條件系數。
3設計3.1一般規定3.1.1P3.1巖土工程勘察資料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和提供勘察報告,內容包括:1)場地鉆孔位置圖、地質剖面圖;若有填土,應明確填土材料的構成、厚度、填筑時間及固結度;2)各層土物理力學指標、承載力特征值和孔隙比~壓力(e~p)曲線;3)標準貫入試驗、靜力或動力觸探試驗等原位測試資料;4)各土層樁端端阻力、樁側阻力特征值;5)水文地質資料,包括地下水類型、水位標高或埋深、地下水是否對混凝土具有腐蝕性等;6)擬建場地的抗震設計條件,包括場地土的類型、建筑場地類別、地基土有無液化的判定等。2工程場地與環境條件的有關資料1)工程場地的現狀平面圖,包括交通設施、高壓架空線、地下管線和地下構筑物的分布;2)相鄰建筑物安全等級、基礎形式及埋置深度;3)水、電及有關建筑材料的供應條件;4)周圍建筑物的防振、防噪音的要求。3建設工程的有關資料1)工程總平面布置圖;2)工程基礎平面圖和剖面圖;3)設計要求的承載力和變形控制值;4)對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的基底壓力和對應于荷載效應永久組合時的基底壓力。4施工條件的有關資料1)施工機械設備條件,動力條件及對地質條件的適應性;2)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出場及現場運行條件。3.11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2復合地基沉降驗算;3軟弱下臥層驗算;4整體穩定性驗算;5復合地基的水平承載力驗算,對水平位移有嚴格限制及工程施工可能使PCC樁產生位移時的水平位移計算。3.1.4特殊條件下的PCC樁設計應符合《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3.13.2材料3.2.1PCC樁所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徑不宜大于3.2.2混凝土強度標準值和設計值應3.2.3PCC樁樁頂褥墊層材料宜用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級配砂石等,級配砂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加筋材料可選用土工格柵、PCC樁構造3.3.1樁頂和基礎之間應設置褥墊層,褥墊層的厚度宜取30~50cm,當樁距3.3.2對于樁徑為1000mm的PCC樁,壁厚宜大于或等于120mm,對于樁徑為12503.4PCC樁設計計算3.4.3.(3.4.m=d2/(3.4式中:fspk——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m——樁土面積置換率;d——樁身外直徑(m);de——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m),按等邊三角形布樁時,de可按1.05s取值;按正方形布樁時,de可按1.13s取值;按矩形布樁時,de可按1.13取值;s、s1、s2分別為樁間距、縱向間距和橫向間距(m);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kN);Ap——包括樁芯土在內的樁橫截面全面積(m2);β——樁間土承載力折減系數,宜按地區經驗取值,如無經驗時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載力高時宜取大值;fsk——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kPa),宜按當地經驗取值,如無經驗時,可取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3.4.5P1當采用單樁靜載荷試驗時,應將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除以安全系數2;2當無單樁載荷試驗資料時,對于初步設計可按下式估算:(3.4.5-1)式中:——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安全系數,取K=2。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3.4.式中:u——樁身外周長(m);n——樁長范圍內所劃分的土層數;ξP——端阻力修正系數,與持力層厚度、土的性質、樁長和樁徑等因素有關,可取0.65~0.9,樁端土質硬時取大值;qsia——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可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的規定取值;qpa——極限端阻力標準值(kPa),可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的規定取值;li——樁穿過第i層土的厚度;3.4.6樁身混凝土強度應(3.4式中: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取值;Ψc——樁工作條件系數,灌注樁取0.6~0.8;——樁管壁橫截面面積(m2)。3.S=S1+S2(3.4式中S1——PCC樁處理深度內的沉降變形;S2——下臥層的沉降變形。PCC樁處理深度內的沉降變形S1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的有關規定執行。(3.4.7-式中:——按分層總和法計算的復合加固層變形量;——沉降計算經驗系數,根據地區沉降觀測資料及經驗確定,無地區經驗時可采用表3.4.7的數值。——對應于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時的基礎底面處的附加壓力(kPa);——基礎底面下第i層復合土層的壓縮模量(MPa);、——基礎底面至第i層土、i-1層土底面的距離(m);、——基礎底面計算點至第i層土、第i-1層土底面范圍內平均附加應力系數,可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取值。復合土層的分層與天然地基相同,復合土層各分層的壓縮模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確定:(3.4.7-3)式中:Esi——基礎底面下第i層天然地基的壓縮模量;——基礎底面下地基壓縮模量提高系數。值可按下式確定:(3.4.7式中:——基礎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表3.4.7變形計算經驗系數(MPa)2.54.07.015.020.01.11.0注:為變形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應該下式計算:(3.4.7式中:——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度的積分值;2下臥層的沉降變形采用分層總和法計算,作用在下臥層土體上荷載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計算。3.4.8地基變形計算深度應大于復合土層的厚度,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4施工4.1一般規定4.1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設計文件。3施工現場的地理位置及相鄰建筑、道路、管線、高壓輸電線、構筑物、邊坡等相關資料。4.1.1施工現場通電、通水及道路通暢。2施工場地平整,場地地基承載力應滿足樁機施工的要求。3落實場地相鄰的建筑物、道路、管線、高壓輸電線、構筑物、邊坡等的保護措施。4.1.1開工前應進行設計技術交底。2根據施工圖紙、設計技術交底、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場地環境等編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3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應按規定的程序審核確認。4落實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技術措施。4.1.41在正式施工前應打試樁,并根據設計要求的數量進行施工工藝參數試驗。2試打樁的規格、長度、數量及地質條件應具有該場地的代表性,試驗樁與工程樁的條件應一致。3應根據試打樁的參數調整設計、并相應調整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4.1.5施工機械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根據設計要求或試打樁的資料選擇施工機械。2施工機械選定后應核實現場地基承載能力是否滿足樁機施工的要求,如不滿足應預先采取相應處理措施。4.1.64.2PCC樁施工4.2.1場地平整測量放樣、校核樁機就位活瓣固定沉管至設計標高振動沉管視要求用泥漿潤滑內外管壁沉管上拔速度控制沉管腔內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制作及試塊制作樁頂標高控制振動上拔成樁視情況添加混凝土移機下一樁位圖1如樁基較密集且離建(構)筑物較遠,施工場地較開闊,宜從中間向外進行。2如樁基較密集且場地較長,宜從中間向兩端進行。3若樁較密集且一側靠近建(構)筑物,宜從靠建(構)筑物一邊由近向遠進行。4在打較密集的群樁時,為減少樁的擠土現象,可采用控制打樁速率、優選打樁順序等措施。5根據樁的長短,宜先長后短;根據樁徑大小,宜先大后小。6靠近邊坡的地段,應從靠邊坡向遠離邊坡方向進行。在邊坡坡肩施工應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保證機械的施工安全。4.2.31沉樁時應保證機架底盤水平,機架垂直,偏差不大于1%。2在打樁過程中如發現有地下障礙應及時清除。3根據設計要求,沉管至設計標高后應測量管腔孔底有無地下水進入或淤泥擠入,如有,應在沉管前先灌入不小于1m高度的與樁身同強度等級混凝土,防止水或淤泥進入管內。4沉管樁靴宜采用活瓣式,且成孔器與樁靴應密封。5應嚴格控制最后30s的電流、電壓值,其值按設計要求或根據試樁參數確定。6沉管管壁上應有明顯的長度標記。7沉樁下沉速度應控制在2m/min以內。1沉管至設計標高后應及時澆灌混凝土,盡量縮短停歇時間。2混凝土制作、用料標準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應由試驗室根據混凝土用料試驗確定。現場攪拌混凝土坍落度宜為8~12cm;如采用商品混凝土,非泵送時塌落度宜為8~12cm,泵送時坍落度宜為16~20cm。3混凝土灌注應連續進行,PCC樁實際灌注量的充盈系數不宜小于1.0。4.2.1在軟弱土層內的拔管速度宜為0.6~0.8m/min,在松散或稍密砂土層內宜為1.0~1.2m/min,在軟硬交替處,應降低拔管速度,不宜大于1.0m/min,并停拔留振10s。2管腔內灌滿混凝土后,應先振動10s,再開始拔管,應邊振邊拔,每拔1m應停拔并振動5~10s,如此反復,直至沉管全部拔出。3在拔管過程中應根據土層的實際情況二次添加混凝土,以滿足樁頂混凝土標高。4距離樁頂5.0m時宜一次性成樁。4.2.7在PCC樁成樁達到初凝后,開挖樁頂部的樁芯土,開挖深度從樁頂算起為20cm.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規定。2施工機械安全生產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的規定。3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的規定。4.2.10
5質量檢查及工程驗收5.1成樁的質量檢查5.1.11混凝土拌制應對原材料質量和計量、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檢查。2沉管前應檢查樁位的放樣偏差,其允許偏差值為±20mm。3沉管過程中應檢查沉管的垂直度及最后30s的電流、電壓值。4混凝土灌注前應對成孔垂直度、孔深、孔底泥漿情況進行認真檢查。5混凝土灌注應檢查混凝土充盈系數、樁頂標高和振動拔管速度。5.1.2PCC樁樁位、樁徑、垂直度偏差應按5.1.3每個臺班應留置5.2樁身質量檢測5.2.1應在成樁14d后開挖樁芯土,觀察樁體成型質量和量測壁厚,開挖深度不宜小于3m5.2.2樁混凝土達到齡期后,宜采用低應變檢測樁身混凝土質量,檢測數量不得少于總樁數的15%。對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樁,抽檢數量不得少于總樁數的30%。5.2.3對一般工程可在成樁28d后進行單樁靜載荷試驗,對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樁,應采用單樁復合地基靜載荷試驗方法進行檢測。檢測數量宜為總樁數的0.2%~0.5%,且每單項工程不得少于3根。5.2.4PCC樁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5.2.4表5.2.4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1樁長+300mm測樁管長度,查施工記錄2混凝土充盈系數>1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3樁體質量檢驗本規程第5.2應符合本規程第5.2要求4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試塊報告或切割取樣送檢5承載力設計要求應符合本規程第5.3要求6樁位200mm開挖后量樁中心7垂直度<1%測樁管垂直度8樁徑-20mm開挖后實測樁頭直徑9壁厚-10mm開挖后用尺量管壁厚,每個樁頭取三點值平均值10樁頂標高+30~-50mm需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樁體11拔管速度軟弱土層0.6-0.8m/min測量機頭上升距離和時間其他土層1.0-1.2m/min5.3工程質量驗收5.3.1當樁頂設計標高與施工場地標高相近時,基樁工程的驗收應待成樁完畢后工程地質勘測報告、樁基施工圖、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紀要、設計變更等。2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和復檢報告。3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工程樁位線復核簽證單。4混凝土試塊試驗報告。5施工記錄及隱蔽工程驗收報告。6監督抽檢資料。7樁體質量檢測報告。8復合地基和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9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的基樁竣工平面圖。10工程質量事故及事故調查處理資料。5.3.51各檢驗批工程質量驗收合格。2應有完整的質量驗收文件。3有關結構安全的檢驗及抽樣檢測結果應符合要求。5.31檢驗批工程的質量驗收應分別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2PCC樁分項工程的驗收應在各檢驗批通過驗收的基礎上,對必要的部分進行見證檢驗。
附錄A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施工原始記錄表表A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施工原始記錄表承包單位:_________________監理單位:_________________合同號:_________________編號:_________________單位工程分項工程施工日期分部工程樁號部位記錄日期地面標高(m)樁機類型設計樁長(m)設計樁徑(mm)設計混凝土等級坍落度(mm)設計壁厚(mm)樁編號沉管時間(h:min)開始間休結束總計最后貫入度(mm/min)最后電流(A)施工樁長(m)灌注混凝土數量(m3)第一次加灌總計拔管時間(h:min)開始間休結束總計樁頂距設計標高距離(m)樁傾斜度(°)充盈系數樁徑(mm)壁厚(mm)樁中心偏差(mm)現場監理日期施工負責日期記錄員日期質檢員日期
本規程用詞說明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得”或“不應”。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或“可”或“一般”,反面詞采用“不宜”。2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TechnicalCodeforCompositeFoundationofPCCPileJGJ##-2009(征求意見稿)條文說明
目次1總則 252術語和符號 263設計 274施工 325質量檢查及工程驗收 34PAGE28PAGE271總則1.0.1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復合地基技術是本世紀初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基處理新技術,已在江蘇、浙江、上海、湖南、天津和河北省省市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在今后工程中更好地推廣應用,為設計、施工、監理、檢驗及工程驗收提供依據,使設計做得更加合理,質量更加可靠,在《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DGJ32/TJ701.0.2本規程適用于建筑(主要為煤氣柜、油罐、大型水廠水池等市政工程建筑)、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大型港口及機場等對地基沉降要求較高的工程,一般需要采用復合地基處理。也適用于普通公路、鐵路等工程地基處理。在工程中使用較多的PCC樁直徑一般是10001.0
2術語和符號2.1.1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亦稱現澆混凝土管樁。英文是largediameterpipepileusingcast-in-placeconcrete,簡稱PCC樁,可與當前建設工程中普遍使用的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HC樁對比,前者是現場沉樁澆筑,后者是預制運輸后打入;前者是大直徑(1000~1250PCC樁樁機設備主要由1底盤、2支架、3振動頭、4鋼質內外套管空腔、5活瓣樁靴、6造漿器、7進料口和8混凝土分流器等組成,見圖1。2234786157823415圖1樁機設備1—底盤;2—支架;3—振動頭;4—鋼質內外套管空腔;5—活瓣樁靴;6—造漿器;7—進料口;8—混凝土分流器2.1.2復合地基最初是指采用碎石樁加固后形成的人工地基。近年來復合地基技術在我國工程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隨著水泥土攪拌樁加固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發展了水泥土樁復合地基的概念。碎石樁是散體材料樁,水泥攪拌樁是粘結材料樁。水泥土樁復合地基的應用促進了柔性樁復合地基理論的發展。隨著低強度樁、CFG樁復合地基等新技術的應用,形成了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概念。
3設計3.1.1坡地、岸邊復合地基、基巖面傾斜的復合地基、高路堤等特殊情況下的PCC樁復合地基應進行整體穩定性驗算,驗算方法可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關于3.2.1根據剛性樁復合地基變形控制的要求,PCC樁所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可以從C20到C30不等。由于管樁壁厚最小為12cm,因此,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徑不宜大于25.0mm,以免混凝土澆筑時卡管。混凝土坍落度如過小,在成樁的過程中也易造成卡管,從而出現斷樁和縮頸,坍落度如過大在混凝土運輸及振動拔管過程中易形成混凝土離析,從而會導致樁體在加料口一側混凝土的石子多而另一側混凝土砂子多的現象。通過大量試驗表明,現場攪拌混凝土坍落度宜為8~12cm;如用商品混凝土,非泵送時坍落度宜為8~123.2.3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指在粉碎的或原狀松散的土中摻入一定量的無機結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業廢渣等)和水,經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壓實與養護后,達到規定強度的材料。不同的土與無機結合料拌和得到不同的穩定材料,例如石灰土、水泥土、水泥砂礫、石灰粉煤灰碎石等,使用時應根據結構要求、摻加劑和原材料的供應情況及施工條件進行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后選定。加筋材料采用變形小、強度高的土工格柵、土工編織物、鋼絲網等,3.2.4單根PCC樁施工結束后,在混凝土凝固3.3.1復合地基的樁頂應鋪設褥墊層。鋪設褥墊層的目的是為了調整樁土應力比,減少樁頭應力集中,利于樁間土承載力的發揮。褥墊層的設置是PCC樁剛性樁復合地基的關鍵技術之一,是保證樁、土共同作用的核心內容。根據大量的工程實踐總結,褥墊層的厚度取30~50cm,一般上部填土較高時取高值,樁間距大或樁間土較軟時取高值。為充分發揮PCC樁的承載作用,樁頂褥墊層中應鋪設加筋材料。褥墊層內設加筋材料1~2層,褥墊層厚度大時取2層。褥墊層鋪設宜分層進行,每層鋪設應均勻,最終厚度允許偏差±20mm。對于設計為50cm厚的褥墊層,一般先鋪20cm厚墊層,鋪設一層土工格柵,然后再鋪20cm厚墊層,再鋪一層土工格柵,最后再鋪3.3.2目前在工程中,使用比較成熟的PCC樁尺寸有兩種,外直徑分別為1000mm和1250mm,壁厚分別為120mm和150mm,考慮到樁基上部振動頭的振動力和抗拔力,將來也可以通過調試和現場試驗采用1500mm的樁徑。PCC樁復合地基的構造如圖2所示,由PCC樁樁體、素混凝土封口、褥墊層、加筋材料等組成。在PCC樁樁體初凝后,開挖20cm的樁芯土,澆筑樁頭,形成素混凝土封口,其目的一是為了增加頂部強度和整體性,減少與上部剛性墊層或柔性墊層之間的集中應力圖2PCC樁的構造1—PCC樁樁體;2—素混凝土封口;3—褥墊層;4—加筋材料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3.3排數不少于3排且樁數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樁的部分擠土樁基,其最小樁間距3~3.5d。由于PCC樁屬大直徑,通過現場試驗,考慮復合地基承載力、土性、位置及施工工藝等,確定PCC樁樁間距為2.5~4倍樁徑。3.4徑大,在上部荷載作用下,下端開口的管樁樁內壁具有摩擦力,另一方面,由于樁身長,開口的管樁具有土塞效應現象,兩者總有其一在發揮作用。因此,樁端阻力修正系數取0.65~0.9之間,樁端土層硬時取大值。3.4.6工作條件系數取0.6~0.8是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復合地基加固區沉降計算方法有復合模量法、樁身壓縮量法和應力修正法。本規程某高速公路PCC樁處理深度內的沉降變形S1計算算例如下:該高速公路典型斷面路基頂寬B=35m,路堤填土高度H=6.5m,坡度1: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二下學期英語跨學科教學計劃
- 2025-2030中國干手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生物細胞分裂方式教學教案
- 監事會會議通知
- 2025-2030中國寵物罐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基于雙注意力機制的CEEMDAN-BiGRU-TCN短期電力負荷預測研究
- 2025-2030中國天然營養食品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與反思
-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課堂活動安排
- 九年級英語跨學科項目計劃
- 2024“五史”全文課件
- 湖南《超高性能混凝土集成模塊建筑技術標準》
- GB/T 45089-20240~3歲嬰幼兒居家照護服務規范
- 工程材料表征技術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工學院
- 萃智創新方法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貴州省黔西南州中考歷史試卷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平房區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測試練習試卷附答案
- 2024年山東省中考英語試卷十二套合卷附答案
- DB34∕T 2570-2015 祁紅香螺加工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