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節腔腸和扁形動物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理解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2、了解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與人類的生活的關系。●自主學習1、觀察下面動物圖片并在圖片下方的橫線上標出它們的名稱。2.上述圖片中所示的動物都屬于動物,它們中大多生活在中,少數生活在中。3.觀察下面動物圖片并在圖片下方的橫線上標出它們的名稱。4.上述圖片中所示的動物都屬于動物,其中前一種動物生活在中,用捕食水中的小動物,請在圖中標示出該結構的名稱。后一種動物的生活方式為,除上述兩種動物外,該類群動物還有、和。合作學習淡水腔腸動物—水螅水螅的身體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側和右側嗎?這樣的體形與捕食有什么關系?水螅怎樣捕食水蚤?推測它是如何將水蚤消化的?歸納寫出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腔腸動物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請舉例加以說明。扁形動物—渦蟲5.觀察課本P6頁渦蟲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渦蟲身體背腹,身體前端為形,前端的背面有兩個可以感光的黑色。(2)渦蟲的口長在腹面,口內有一個管狀的,吃進身體的食物在內被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殘渣由排出。(3)歸納寫出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6.觀察課本P7頁日本血吸蟲感染人的過程圖,說出怎樣在生活中預防血吸蟲的感染?拓展訓練1.水螅的體壁構成是()A.內胚層和外胚層B.內胚層,中膠層和外胚層C.三層細胞D.一層細胞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與自己身體差不多大小的獵物,這主要依靠()A.刺細胞B.觸手的纏結C.發達的肌肉D.口的吞噬3.水螅排出食物殘渣的方式是()A.由肛門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細胞膜排出4.渦蟲的消化器官包括[]A.口、咽和腸B.口、腸和肛門C.口、咽、食管D.口、小腸5.豬肉絳蟲的體型是[]A.左右對稱、背腹扁平B.輻射對稱、左右扁平C.左右對稱,上下扁平D.不對稱,梭形6.填寫下列表格內容。腔腸動物扁形動物不同特征相同特征第二節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學習目標:1、認識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2、了解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一、認識線形動物自主學習蛔蟲的生活方式為。蛔蟲的身體呈圓柱圖形,前端有,后端有,體表包裹著一層密不透水的,起作用;蛔蟲的消化管結構,腸僅由層細胞組成,生殖器官,生殖能力;蛔蟲沒有專門的器官,只能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的蠕動。常見的線形動物有、、、、等它們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形,體表有,有口有。合作學習為什么兒童容易患蛔蟲病?如何預防蛔蟲病?認識環節動物自主學習:1、蚯蚓的身體呈,由許多相似的環形構成,身體前端1/3的地方有一淺色的。用手撫摸蚯蚓的身體表面,并非光滑的,有許多突起叫,該結構的功能是輔助。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保持蚯蚓體表濕潤?4、除蚯蚓外和也屬于環節動物,它們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組成,靠和輔助運動。合作學習如何區別某種動物是線形動物還是環節動物?訓練與拓展:下列動物中不屬于線形動物的是()A.絲蟲B.渦蟲C.蛔蟲D.鉤蟲2、能說明蚯蚓屬于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是()A.能消化土中的有機物,消化系統結構復雜B.身體各節生有剛毛C.體表濕潤,適于生活在潮濕處D.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3、夏天的雨后,蚯蚓爬出地面,這是因為()A蚯蚓要呼吸B.蚯蚓喜歡在潮濕的地面爬行C.蚯蚓要取食D.蚯蚓要散熱4、下列屬于環節動物的一組是()A.蚯蚓和河蝦B.水蛭和沙蠶C.沙蠶和蜈蚣D.蜈蚣和蝎子5、蚯蚓剛毛的作用是()A.感覺光線B.感覺聲音C.運動器官D.輔助運動6、蚯蚓只能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主要原因是()A.怕光B.始終保持體壁濕潤才能呼吸C.便于運動D.天敵少7、人們利用蚯蚓處理垃圾,與蚯蚓的哪種生理功能相關()A.運動B.食性C.呼吸D.晝伏夜出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學習目標:了解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了解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與人類生活有什么關系。自主學習1、我們熟悉的軟體動物有、、等,它們的主要特征是的身體表面有,大多具有;運動器官是。2、昆蟲的特征:體表覆蓋著,身體分為、、三部分,頭部有對觸角,個單眼和復眼,一個口器;胸部有對足,一般有對翅。足和觸角等是它的。3、判斷下列生物是否屬于昆蟲(屬于昆蟲的填“√”,不屬于昆蟲的填“×”)()()()()()()()()昆蟲的外骨骼可以內部柔軟器官,防止。蛻皮的原因是。4、在分類學上,昆蟲屬于節肢動物門的動物,這一類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表有堅韌的,身體和附肢都。除昆蟲以外、、、也屬于節肢動物。合作學習5、比較軟體動物的貝殼和昆蟲的外骨骼,它們對動物生存的意義分別是什么?6、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目前已命名的就有120多萬種,這與它們的哪些特征有關?●拓展與訓練1、下列軟體動物中,貝殼為螺旋形的是()A.河蚌B.蝸牛C.烏賊D.寶貝2、縊蟶適于水中生活,氣呼吸器官是()A.貝殼B.外套膜C.鰓D.足3、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相似之處是()A.體表有外骨骼B.身體分部C.身體分節D.靠體壁進行氣體交換4、世界上種類和數量最多,分布最廣泛的是哪一類動物()A.環節動物B.鳥類C.魚類D.節肢動物5、下列動物中都屬于節肢動物的是()A.螃蟹和蒼蠅B.牛和羊C.青蛙和金龜子D.田螺和蚯蚓6、關于蝗蟲的氣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體交換之處B.氣體進出的“窗口”C.和聽覺有關D.完成氣體交換和聽覺感受7、下列與蝗蟲適于陸地生活無關的是()A.體表有外骨骼B.身體分節,有3對足2對翅C.有3個單眼,僅能感光D.具有氣門和氣管8、舉例說明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食用;藥用;裝飾用;工業用。有害之處。9、實驗:將兩只蝗蟲分別放在甲乙兩支裝滿水的試管中,甲:頭部朝下乙:胸腹部朝下,甲和乙兩個試管中哪一只蝗蟲先死亡?為什么?乙甲乙甲第四節魚學習目標了解魚的主要特征。理解鰓是一種適宜于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掌握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概念。了解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自主學習一、認識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1、認識無脊椎動物海葵海葵這幾類動物體內都沒有脊柱,所以它們都屬于動物。2、認識脊椎動物這幾類動物體內都有脊柱所以它們都屬于動物。3、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分類依據是:動物體內有沒有。二、魚的主要特征:生活在,體表常被有,用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的協調作用游泳。合作學習觀察鯽魚的形態特點:1、體形:鯽魚的頭部和尾部較(填寬或尖),軀干部較(填的寬或尖),與紡紗用的梭子的形狀接近,所以鯽魚的體形為梭形,這種體形有可以減少游泳時的。2、鯽魚的體表覆蓋著較硬的,對身體起作用。3、用手摸鱗片,鱗片很硬并且,因為鱗片上有黏液,這一特點有利于減少游泳時的。4、體色:鯽魚背部呈色,腹部呈色,這種體色有作用。小提示:當我們從上往下看水底時,水色較深較暗。當我們從水底往上看時,水色較淺較亮我的發現:★上述特點中,能提高鯽魚游泳速度的特點是:★上述特點中,能使鯽魚躲避天敵的特點是:二、觀察鯽魚的鰓①②①②③(1)圖中①是,它對鯽魚的呼吸器官②起到保護作用。(2)③是,它是每一片鰓中最主要的部分。2、觀察鰓絲(1)鰓絲的顏色:色,由此推測鰓絲中有大量。(2)鰓絲數量(填多或少),每一根鰓絲(填粗或細),這些特點有利于增加鰓絲與水交換氣體的。3、根據下列資料分析,魚兒不能離開水的原因是什么?觀察結構放在水中放在空氣中鰓每一片鰓分開,鰓絲分散每一片鰓粘在一起鰓絲粘在一起●拓展與訓練1、魚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A.鱗片B.鰓C.鰭D.肺2、媽媽到菜市場買魚,在許多已經死的魚中,她可根據下列哪項迅速判斷魚是新鮮的:A.鰓絲顏色鮮紅B.體表濕潤C.鱗片完整D.體表無傷3、下列屬于魚的是()A.鯨魚B.章魚C.鮑魚D.帶魚4、下列不屬于魚類的是()A.河豚B.海馬C.甲魚D.泥鰍5、“竭澤而漁”這個成語告誡人們要()A.把水撤干了再撈魚B.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C.要一網打盡D.漁業發展的重心不是養殖業,而是捕撈業6、觀察魚的呼吸現象(1)、魚在水中生活時口和鰓蓋會。(2)、滴一滴墨水在魚口前方,墨水會從進入,從排出。(3)、與流入鰓的水相比,流出鰓的水中溶解的氣體成分有什么變化?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學習目標:掌握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認識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自主學習1.常見的兩棲動物有、、和。2.青蛙是由發育來的,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青蛙的眼睛后面有可以感知聲波,頭部前端有一對,是呼吸時氣體的通道。3.青蛙的呼吸器官是,同時作為輔助呼吸的器官。4.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的脊椎動物,身體結構和與兩棲動物差別很大。是常見的爬行動物之一。5.蜥蜴的頭部后面有,因此頭可以靈活的轉動,便于在陸地上尋找食物和,蜥蜴四肢,不能跳躍,但能貼地面爬行;皮膚干燥,表面覆蓋有角質的,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減少。與青蛙相比較,蜥蜴的呼吸器官只有。合作學習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觀察青蛙或牛蛙形態特征回答下列問題。青蛙的體色與它的生活環境有什么關系?用手觸摸青蛙的體表有什么感覺?說明青蛙的體表會分泌什么物質?這一特點能幫助青蛙進行什么生理活動?比較青蛙前肢和后肢差別,分析說出前后肢具體在青蛙的運動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歸納寫出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二.請從生殖方面的特點分析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功能適應陸生生活的原因?拓展訓練1.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分別是:()A.肺;肺B.鰓;肺C.鰓;氣管D.鰓;皮膚2.某同學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較多水的魚缸中,準備精心飼養,觀察蛙的活動,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A.缺氧B.饑餓C.驚嚇D.水質有問題3.在冬季冬眠時,青蛙的呼吸()A.完全停止B.要正常進行C.完全依賴肺的活動D.完全依靠皮膚4.蜥蜴的體表覆蓋角質細鱗,這有利于()A.適應水生生活B.利用皮膚呼吸C.適應陸地生活D.自由活動5.蜥蜴呼吸的特點是()A.完全用肺呼吸B.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C.用體表呼吸D.用鰓呼吸6.被稱為“活化石”的爬行動物是()A.蜥蜴B.揚子鱷C.馬門溪龍D.蛇第六節鳥學習目標了解鳥的主要特征。闡明鳥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理解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概念。了解鳥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自主學習1、生物圈中能飛行的動物有:無脊椎動物中的,脊椎動物中的,以及哺乳動物中的。2、飛行對動物的生存非常有利。因為飛行可以使這些動物的擴大,有利于。3、鳥的體溫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是動物;魚、和類動物,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動物。4、鳥的主要特征:體表;前肢變成;有無;有輔助呼吸。合作探究一、根據圖片和資料分析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1、鳥類的體形為形,可以減少飛行的。2、鳥類的前肢變成。3鳥類的體表覆蓋著,用于飛行的羽毛是(填:正羽或絨羽),這種羽毛面積較,主要分布在鳥類的和。4、鳥類的翅膀(填:厚或薄),面積,重量,有利于產生較大的飛行動力。資料一:胸肌占體重的比例骨骼重量占體重的比例鳥類1/55%~6%人類1/12018%在觀察家鴿的骨骼時,發現它頭部的骨片非常薄,胸骨特別發達,有龍骨突,胸部和腰部的脊椎骨又生長在了一起,愈合成一塊骨,兩翼和腿部的長骨,都是中空的,里面充滿空氣。5、鳥類最發達的肌肉是,其功能是牽動完成飛行。6、鳥類的骨骼重量。 7、鳥類減輕骨骼重量的特點有:資料二:雀形鳥一天所吃的食物,相當于自身體重的10%~30%,蜂鳥一天所吃的蜜漿,約等于它體重的2倍。體重為1500克的雀鷹,一天能吃掉800~1000克肉,約占其體重的50%~70%雀形類的鳥所吃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殘渣,1.5小時后就隨糞便排出。綠頭鴨所吃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殘渣,0.5小時后就隨食物排出。8、鳥類的食量,消化吸收速度,為飛行提供充足的能量。資料三:鳥類與人的心臟大小及心搏次數的比較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靜止時心搏次數/分人0.4272家鴿1.71135~2449、鳥類的心臟,血液循環速度。資料四:下圖為家鴿呼吸系統示意圖10、鳥類的呼吸系統中出現了發達的,這是鳥類特有的。11、氣囊中沒有毛細血管,因此氣囊不能進行。12、因為有氣囊,鳥類每呼吸一次,空氣會次經過肺,這樣就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身體獲得了更多的氣,產生出更多的能量。拓展訓練1、無脊椎動物中唯一能飛的動物是:()A.蝙蝠B.丹頂鶴 C.昆蟲D.蚯蚓2、鳥類與其他各類動物最主要的區別是:()①體表有羽毛②心臟有四個腔③前肢變為翼④用肺呼吸并用氣囊輔助呼吸⑤體溫恒定⑥卵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3、家鴿最發達的肌肉附著在()A.兩翼B.尾骨C.胸部D.后肢骨4、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每分鐘的心搏次數青蛙0.5722人類0.4272家鴿1.71135~244A.家鴿的心臟占體重的1.71%,在三者中占的百分比最高,因此增加了飛行時的負擔。B.人的心臟占體重的0.42%,由此推斷,人也可以飛行。C.青蛙每分鐘心搏次數最低,可以減少代謝對營養物質和氧氣的需要,更適合飛行。D.家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高,心搏快,血液循環迅速,能適應長期的飛行生活。5、在百鳥園中,通過對一些鳥的觀察,小麗同學發現鳥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B.為繁殖做準備C.為了更快的飛行D.為了維持體溫6、紅嘴鷗兩翼完成飛行動作時,動力主要來自:()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7.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下列哪項不是氣囊的作用:()A.散熱B.降低比重
C.輔助呼吸
D.直接進行氣體交換8、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能說明鳥的骨骼特點與飛行生活的適應性:()A.后肢骨發達B.有的骨很薄C.有龍骨突D.長骨大都中空9、綠頭鴨吃進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形成殘渣,0.5小時后就隨糞便排出,這一特點說明綠頭鴨的:()A.消化道很短 B.呼吸頻率快C.消化吸收速度快 D.血液循環速度快10、家鴿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A.肺B.氣管C.氣囊D.鼻孔11、昆蟲的翅與鳥類的翼結構是不同的,它們適于飛行的共同特點體現在:()①翅與翼的外形呈扇面形②都具有輕、薄、面積大的特點③翅與翼的運動是靠肌肉的收縮引起的④翅與翼上都有羽毛覆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魚在水中用鰭游泳,鳥在空中用翼飛翔。由此說明的問題是:()A.環境造就生物B.生物的結構很復雜C.環境對生物的改造D.生物的結構特點與環境相適應13、當你在南美洲的樹林里觀察時,有一個長著三對足、兩對翅的小動物從眼前掠過,可以初步判斷這個動物是:()A.鳥類B.昆蟲C.蝙蝠D.蜂鳥哺乳動物學習目標:1、認識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了解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自主學習除少數水生種類外,哺乳動物的體表都有,可以起作用。哺乳動物可以維持體溫,是動物。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是在雌性體內發育,通過從母體獲得營養,發育到一定階段從母體產出,這種生殖方式叫做。雌性用哺育后代,稱為哺乳。這些特點可以提高后代的。4、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合作學習5、根據兔和狼的牙齒圖示回答問題:對照書P38圖示填寫一下內容上圖中狼的牙齒是圖,兔子的牙齒是圖上圖中1是2是3是4是5是根據牙齒形狀和位置分析每種牙齒的功能門齒的功能是:犬齒的功能是:臼齒的功能是: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共同特征?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不同?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性有什么關系?牙齒的分化對動物攝食和消化有什么意義?6、簡述哺乳動物有哪些重要用途。訓練與拓展1、小強同學參觀完野生動物園后,準備用以下關鍵詞對華南虎進行描述,下列哪項不準確()A.體表被毛B.變溫動物C.胎生、哺乳D.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2.右圖是某動物上、下頜骨及牙齒的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①的作用是切斷食物B.②是臼齒C.該動物是植食性動物D.該動物是爬行動物下列動物中都屬于恒溫動物的一組是()A.貓頭鷹和蜥蜴B.青蛙和兔子C.企鵝和蝙蝠D.狼和變色龍4、下列關于胎生和哺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為幼仔成長提供優越的營養條件C.胎生和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動物的產仔率5、“鯨”,人們俗稱“鯨魚”,為什么說“鯨”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第一節動物的運動學習目標:了解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認識關節和肌肉怎樣協調配合完成動作。了解運動對于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義。自主學習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和組成的。2、認識組成四肢主要的骨(1)概念辨析:骨與骨骼的區別主要是。(2)骨連接的三種方式、和3、識關節(1)寫出你身體上有哪些關節:(2)填出關節模式圖中各結構的名稱:(3)脫臼是指:關節頭從里脫出。4、認識肌肉(1)肌肉的組成:根據圖示填出相關內容()()()(2)肌肉的特點:骨骼肌有受到而的特點。(3)認識上臂的主要肌肉:填出下圖中肌肉的名稱。合作學習5下圖能正確示意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在骨骼上附著情況的是圖,為什么?ABAB6屈肘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填收縮或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填收縮或舒張)7運動的產生:當骨骼肌受到的刺激時會,就會牽動繞著活動,于是就會產生運動8、關節對骨的運動有什么意義?如果用房間的門來打比方,它相當于門上的什么結構?9、蚯蚓體內有肌肉,但沒有骨骼,這是它不能快速運動的原因嗎?●拓展與訓練1、我們投擲鉛球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分別是:()A.舒張、收縮B.收縮、收縮C.收縮、舒張D.舒張、舒張2.關節的什么結構既能減少運動時關節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緩沖運動時的震蕩()A.關節囊分泌的滑液B、關節軟骨C、韌帶D、關節囊3、據圖回答:(1)圖中〔〕使關節具有牢固性。(2)圖中5是
,它的作用是減少運動時①和④接觸面的
。(3)圖中1可以在4內靈活的轉動,這是由于收縮和舒張能產生動力的結果。(4)劇烈運動時〔〕從〔〕中脫出的現象稱為脫臼。4、下圖示屈肘動作的產生,請具體分析:⑴骨骼肌中間較粗部分叫,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骨骼肌受刺激時具有的特性。=2\*GB2⑵當骨骼肌接受到傳來的刺激時,就會牽引骨繞[3]關節活動。關節依次包括那些具體結構:、、、、。=3\*GB2⑶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例如:屈肘時,[1]肌收縮,[2]肌舒張。=4\*GB2⑷由圖還可看出,每組肌肉的兩端都附著在的骨上。第二節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習目標:1、學會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2、理解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合作學習一、根據資料回答問題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狗,來到陌生的主人家,剛開始有點怕人,只會乖乖地吃飯、睡覺。后來經過主人的訓練以后,它學會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還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它還經常在客人面前表演節目呢!1.小狗生下來就會吃飯、睡覺么?2.小狗生下來就會到指定地點去拉屎、拉尿么?3.小狗生下來就會簡單的加減法么?4、第1題中的行為與2、3題中的行為有什么不同?二、認識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先天性行為是動物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的基礎上,通過的作用,由和而獲得的行為。2、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樣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這種行為從獲得途徑來看屬于行為,該行為是由袋鼠體內的決定的。3、一只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總是給養魚池邊浮到水面張口求食的金魚喂它補來的昆蟲,就像喂自己的雛鳥一樣,一連喂了好幾個星期。美國紅雀的這種行為從獲得途徑來看屬于先天性行為,因為該行為是由美國紅雀體內的決定的。4有人用剛從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蟲做實驗:把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榨成汁涂抹在濾紙上,旁邊放著其他植物的葉子,結果菜青蟲去啃食濾紙,卻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問:菜青蟲的這種行為屬于行為。5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機會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它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該行為屬于行為。6幼小的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樹枝從洞穴中釣取白蟻為食;當香蕉被掛到高處夠不到時,成年黑猩猩會把幾個箱子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幼小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這兩種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分別通過和獲得的,是學習行為。7、先天性限行為的局限性是三、認識不同動物學習能力的差異1、書P48資料分析一蚯蚓、小白鼠學習走迷宮的實驗實驗動物實驗成功所需實驗次數蚯蚓200~250小白鼠10~20根據上述實驗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訓練與拓展1、控制動物先天性行為的主要因素是:A.神經系統 B.遺傳物質 C.內分泌系統D.運動系統2、下列各項中,屬于學習行為的是()A.蜘蛛結網
B.蜻蜓點水C.飛蛾撲火
D.鸚鵡學舌3、下列動物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是()A.鯽魚B.青蛙C.蜥蜴D.鯨魚4出生的嬰兒就會吃奶,這屬于哪一類行為?這對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義?第三節社會行為學習目標:1、理解社會行為的主要特征。2、理解動物群體中的信息交流對動物生存的意義。●合作學習一、認識社會行為的特點:1、常見的營社會生活的動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寫出蟻群中各成員的職能:成員蟻后工蟻兵蟻雄蟻職能3、螞蟻的通訊是依靠氣味,還是依靠觸角?還是兩者都有呢?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4、螞蟻的通訊對它們獲取食物有什么意義?5、狒狒組成的“等級社會”中,根據個體_______、力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排成______次序。作為“首領”的雄狒狒在群體中優先享有______和______,優先選擇______的場地,其他成員對它做出_______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反擊。“首領”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______,并與其他______共同保衛這個群體。6、分析上述兩個例子我們發現,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員之間有明顯的,有的群體中還形成。這是行為的重要特征。7、下列不屬于社會行為的是,為什么?A.一群狒狒組成嚴格的“等級社會”B.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覓食C.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養D.白蟻會成群結隊地將食物搬回蟻穴二、認識群體中的信息交流1、群體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隨時交流信息。動物的、和都可以起傳導信息的作用。2、常見的動物信息交流方式信息交流方式舉例狼叫,鳥鳴蜜蜂的舞蹈氣味●訓練與拓展1、動物的社會行為的特征不包括()A.群體內部成員之間按分工合作B.群體內部成員各自獨立生活C.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D.群體內部成員之間能夠進行信息交流2、下列各項不屬于動物社會行為的是()A.一群狒狒組成嚴格的“等級社會”B.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覓食C.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養D.白蟻會成群結隊地將食物搬回蟻穴3、下列屬于動物間通訊的是()①兔子逃跑時豎起尾巴②鳥類在逃跑時發出鳴叫聲③動物筑巢④螞蟻外出時用分泌物來標志路線A.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4、用性引誘劑誘殺農業害蟲是利用了昆蟲的()A.昆蟲間的通訊B.取食行為C.學習行為D.遷徙行為5、螞蟻是營群體生活的昆蟲。每個群體中有蟻后、雄蟻和工蟻。蟻后的主要職能是產卵、繁殖后代;雄蟻的職能是與蟻后交配,工蟻的主要職能是筑巢,覓食、護卵、飼喂幼蟻、保衛等。請你分析回答。(1)螞蟻的身體分為三部分,體表有,可以防止體內水分蒸發。(2)一只螞蟻發現食物后,迅速返回巢穴,不一會兒,一大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點,螞蟻之間靠___________傳遞信息(3)像螞蟻一樣營社群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有的群體還形成等級,這是____________行為的重要特征。(4)從獲得途徑來看,工蟻的筑巢行為屬于行為,該行為是由工蟻體內的決定的。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學目標:1、理解動物對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有什么作用。2、認識動物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具有什么作用。3、認識動物對植物的生長、繁殖有什么影響。●自主學習一、了解生態平衡的概念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和總是維持在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態平衡。●合作學習二、閱讀下面的短文“螞蟻與綠洲”并回答問題:1890年,慕尼黑森林僅剩下一小塊可憐的“綠洲”,周圍樹木的針葉全被松毛蟲吞噬,當時“綠洲”中有六窩小螞蟻卻沒被注意。70年后,一位德國生物學家解開了“綠洲”之謎:是六窩小螞蟻保衛了“綠洲”。他發現一窩森林小螞蟻可達300萬只,可以守護方圓100平方米的“領地”,每天最多可消滅害蟲十萬條。蟻巢周圍土壤中的微生物比其他地方多成千上萬倍,促進了植物的生長,小螞蟻還能傳播植物的花粉和種子,并消滅危害植物幼芽的食根蟲,于是禽鳥和小獸就有了樂園。(1)寫出有螞蟻參與的一條食物鏈:。(2)若捕殺這六窩螞蟻,松毛蟲數量會,最后,這個“綠洲”生態系統結果會如何?。由此可見螞蟻在維持中起著重要作用。(3)螞蟻在此生態系統中扮演了角色,在螞蟻體內可以將有機物分解產生CO2等物質,這些物質又可以被植物再利用,由此可見螞蟻能促進。(4)螞蟻在自然界中還能幫助植物。三、閱讀資料回答問題我國河北省北部地區,在麥收時節,據統計,每公頃麥田約有750~1500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天可食20~200只害蟲。因此,依靠這種天然的“除蟲劑”,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蟲,保證小麥的收成。近年來,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和食用青蛙,該地區青蛙幾乎瀕于絕滅。結果害蟲大肆繁殖,造成小麥等農作物減產。通過對以上資料的分析,你認為人類能否隨意滅殺某種動物?為什么?●訓練與拓展1、下圖為草原生態系統中,狼、草、和兔子的數量關系圖,請據圖回答:AABC(1)A代表的生物是,B代表的生物是,C代表的生物是。(2)寫出這三種生物形成的一條食物鏈(用字母和箭頭表示。)(2)冬天,草減少了,兔子的數量,狼得數量。春天雨量充沛,草增多,此時兔子數量,狼的數量。在一般情況下,三種生物的數量總是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3)該生態系統中A和B扮演的角色是(填:生產者,消費者或分解者),若A和B數量急劇減少,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數度會變。(3)如果人類把該生態系統中的狼徹底消滅,則會受到破壞。第四章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學習目標:1.了解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2.學會檢測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自主學習1.菌落是單個細菌或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而不是有許多真菌和細菌簡單聚合而成的。2.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是:①配制培養基。②。③。④3.細菌、真菌的分布特點是:在土壤中、、乃至我們身上,都可以找到它們,在寒冷的極地,,也有他們的蹤跡,它們在生物圈中分布是的。4.細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條件是要有水分、和。有的細菌和真菌還有特定的生存條件如: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合作學習一.認識細菌和真菌菌落。你想知道細菌和真菌的廬山真面目嗎?我們可以通過培養觀察到菌落,下圖是課本中培養好的細菌和真菌菌落圖,請據圖標出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并填寫下列表格。菌落名稱菌落大小菌落形態菌落顏色細菌菌落真菌菌落二.細菌和真菌的培養1.你選擇什么材料來做培養基?2.培養基為什么要高溫滅菌?如果不進行高溫滅菌的話,結果會怎樣?3.什么叫做接種?4.應該把培養基放在什么樣的環境中進行培養?三.探究: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1.書中探究實驗探究的問題是。2.我們小組做出的假設是:。3.制定探究方案和步驟是:4.實施探究方案。5.我們小組的探究結果是。6.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思考:通過探究活動我們知道了細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條件有:而在環境中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的存在。●訓練與拓展1.下列內容不屬于細菌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比較小B.表面光滑、濕潤C.菌落呈絨毛狀D.易挑取2.在探究硬幣上是否有細菌的小實驗中,將硬幣在細菌培養基表面輕輕一接,這一做法在細菌的一般培養方法中叫()A.接種B.種植C.培養D.接合3.微生物種類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極廣。你認為下列哪項中可能沒有微生物()A.海爾冰箱B.人體內C.制氧工廠D.剛出廠的罐頭4.細菌和真菌分布在①土壤中=2\*GB3②水中③空氣中④生物的體內或體表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關于細菌菌落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A.比較小B.比較大C.表面或光滑黏稠D.表面或粗糙干燥6.陰雨天氣里,臟衣服易發霉,原因是()A.陰雨天氣,空氣潮濕,衣服成分易改變B.陰雨天氣,空氣潮濕,臟衣服上的一些有機物使真菌大量繁殖C.陰雨天氣,空氣潮濕,臟衣服上的一些有機物使細菌大量繁殖D.陰雨天氣,空氣潮濕,衣服上殘留的洗滌劑成分改變7.實驗設計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手會沾染上許多細菌。假設:常洗手可以減少手指沾染的細菌數目,不洗手時手指會沾染有較多的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甲、乙兩同學利用盛有滅菌肉汁蛋白胨固體平面培養基的培養裝置,分別進行了細菌培養實驗。如圖所示:
你認為_______同學設計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節細菌●學習目標:1.了解細菌的形態結構特征。2.描述細菌是怎樣生殖的。●自主學習1.細菌的發現人是荷蘭的,隨后法國科學家通過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的細菌產生的。2.細菌很小只有用才能觀察到,可以看到細菌的形狀一般有以下幾種,分別是、、等。3.細菌需要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所以它的營養方式是,繁殖方式為。4.細菌的結構有、、和,有的細菌還有鞭毛和莢膜。5.細菌一般都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為食,所以在生態系統中充當的角色。●合作學習一.細菌的發現過程。1.自主閱讀教材71頁至72頁內容,思考: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說明了什么?二.細菌的形態結構及功能2.觀察上圖,回憶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比較它們與細菌細胞結構的異同點。相同點:不同點:3.細菌與其他生物比較其結構主要特點是沒有,因此被稱為生物。三.細菌的生殖方式4.細菌在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每半小時就可以分裂一次,有100個細菌在4小時內可以繁殖后代多少個?5.芽孢是細菌的(不是生殖細胞),對不良環境有較強抵抗力。細菌和的特性,使它們幾乎無處不在。●訓練與拓展1.細菌的生殖方式是()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接合生殖2.在環境適宜的時候,細菌繁殖一次所用的時間是()A.2~3分鐘B.20~30分鐘C.2~3小時D.2~3天3.圖示細菌的三種類型,圖中甲、乙、丙依次是()圖27A.球菌、桿菌、螺旋菌B.球菌、螺旋菌、桿菌C.螺旋菌、桿菌、球菌D.桿菌、球菌、螺旋菌4.細菌的特殊結構是()A細胞核B細胞質C莢膜、芽孢、鞭毛D球狀、桿狀、螺旋狀5.芽孢是指細菌的()A.分泌物B。休眠體C。后代D。生殖細胞6.利用細菌來凈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細菌可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機物細菌可吃掉污水中的無機物細菌喜歡喝大量的水利用污水來繁殖細菌7.下表數據為某個菌種在25小時內增長的實驗。據此數據回答下列問題;時間(分鐘)細菌數量(個)075059000104400015350002011000256000①下列哪條曲線反映了下表的結果?()②哪個時間段內細菌數目的增長率最大?()A.在0—5小時之間B.在5~10小時之間C,在10到15小時之間D.在15~20小時之間第三節真菌●學習目標:1.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2.描述真菌的結構特點、繁殖方式和營養方式。●自主學習1.觀察下圖,對比酵母菌和細菌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酵母菌有,這樣的生物被稱為生物。2.除酵母菌以外,常見的真菌還有和。3.通過實驗可以觀察到青霉的菌體是由許多菌絲構成的,菌絲分為和。4.真菌與細菌在結構上的本質區別是均有真正的細胞核。5.青霉孢子的顏色是,著生的狀態是。6.蘑菇不屬于植物類,因為蘑菇的細胞中沒有所以只能利用現成的生活。●合作學習一.真菌的繁殖特點1.真菌的繁殖可以通過制造孢子印進行探究,我們可以利用香菇做一個孢子印,通過觀察我們得知香菇的孢子存在于子實體的中,顏色是,呈放射狀。2.真菌的孢子要落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才能生長繁殖,最終發育成熟?●訓練與拓展1.酵母菌比細菌的結構高等、復雜,主要是因為酵母菌具有()A.細胞壁B.細胞膜C.液泡D.細胞核2.下列生物不屬于真菌的是()A.酵母菌B.木耳C.黃曲霉D.乳酸菌3.夏季在下列的什么地方易找到蘑菇()A.小河中B.沙漠中C.樹林的地表和腐朽的樹干上D.海邊沙灘上4.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發霉和長毛,這是由()引起的。A霉菌B酵母菌C病毒D細菌5.圖是某種可食用的蘑菇,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⑴⑤是由[]中散落開來的,它的功能是。⑵圖中①是,②是,③是。④是蘑菇的地下部分,叫做營養菌絲,它的作用是,所以蘑菇的營養方式是。⑶蘑菇的身體都是由構成的,它的每個細胞都具有、、細胞膜和細胞質這四個部分。.第四節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學習目標:1.描述細菌和真菌參與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的作用。2.了解細菌和真菌對人和動植物的影響。●自主學習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2);(3)。2.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可以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通過作用轉化為有機物,,由此可見細菌和真菌作為分解者參與了。3.細菌和真菌如果在動植物體內就會引起動植物患病,同時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就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合作學習二.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1.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舉例說出你所熟悉的細菌和真菌引起人、動物和植物患病的例子,并具體說出這種疾病是由哪一種細菌或真菌引起的疾病?2.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以菌治蟲又稱微生物治蟲,主要是利用利用害蟲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蟲,自然生態系統中,昆蟲的疾病是抑制害蟲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主要指微生物侵染的蟲病。以菌治蟲具有繁殖快,用量少,無殘留,無公害,可與少量化學農藥混合使用可以增效等優點。病原微生物有細菌、真菌、病毒、原生動物、立克次體、線蟲等。尤以前三類居多,后兩類極少,細菌的應用最廣。主要病原微生物介紹如下:(1)細菌:應用最多的殺蟲細菌是蘇云金桿菌、松毛蟲桿菌、青蟲菌等芽孢桿菌一類,可防治菜青蟲、棉鈴蟲、玉米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苞蟲、松毛蟲等一些農林害蟲,這類殺蟲細菌對鱗翅昆蟲有很強的毒殺作用。(2)真菌:能寄生在蟲體的真菌種類很多,其中利用白僵菌、綠僵菌較為普遍。問題:通過以上資料,你對細菌和真菌的作用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三.細菌、真菌與動植物和人類的共生現象1.地衣是由和共生形成的?2.觀察豆科植物的根瘤,說一說它是和共生形成的3.舉例說明細菌與動物和人共生的例子?并做具體說明。四.技能訓練:嘗試評價實驗方案閱讀課本82頁技能訓練內容,在課本空白處完成后面的問題。●訓練與拓展1.下列細菌中,對人體有害的是(
)A.根瘤菌
B.肺炎雙球菌
C.乳酸細菌
D.醋酸桿菌
2.在根瘤菌與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A固氮B提供二氧化碳C提供水分D提供有機物3.人體得足癬是由下列哪項感染引起的(
)A.細菌B.真菌
C.病毒
D.缺乏維生素4.確切的說,對自然界物質循環起最大作用的是()A病原菌B寄生的細菌和真菌C腐生的細菌和真菌D大腸桿菌5.如果自然界的各種細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尸體極易腐爛B草木繁盛,動物大量繁殖C人類將免于病患D植物的營養來源發生困難6.使人患病的細菌,一般屬于()A異養寄生B異養腐生C自養D以上都不對7.齲齒是青少年時期常出現的牙疾,下列與兒童齲齒形成有關的是()A霉菌B乳酸菌C醋酸桿菌D棒狀桿菌8.引起人腳癬的真菌是以()為食物的。A.腳上黏著的有機物B.襪子中的化合物C.皮膚上的化合物D.腳汗中的有機物9.枯草桿菌可以使水果腐爛,酵母菌使腐爛的水果發出酒味,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來維持生命。(
)A、水分
B、無機物
C、有機物
D、維生素10.觀察下面圖片并回答問題:(1)圖中的綠色植物包括、、、共四大類群。(2)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依靠植物的形成,被固定在植物體中(3)落葉以及枯枝被微生物主要分解成、和無機鹽。它們再被植物利用。第五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與食品制作及保存的關系。2.認識細菌和真菌與人類防治疾病的各自。3.了解細菌和真菌在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自主學習1.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體現在:(1)利用細菌真菌制作食品;(2);(3)(4)細菌和真菌在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2.有的真菌體內含有大量的,可以把分解為葡萄糖。有的真菌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并釋放出二氧化碳。有的細菌則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3.發酵現象指的是利用菌把糖分解為酒精并釋放的現象。4.食品的腐敗主要是由于和引起的,因此食品的保存主要就是防止腐敗。防止食品腐敗的主要原理就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或它們的生長繁殖。5.細菌和真菌可以引發很多種疾病,但有的真菌卻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6.科學家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事物的某種轉入內部生產藥品。7.在無氧條件下,甲烷菌和一些細菌通過發酵把污水中的分解,產生的又可以用于照明、取暖等。●合作學習一.探究:發酵現象1.通過課前的準備你的氣球鼓起來沒有,請分析氣球鼓起來的原因是什么?2.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利用發酵現象來制作食品,觀察下列圖片說出這些食品都是利用了什么樣的細菌或真菌來制作的?二.探究:米酒的制作家庭制作米酒時,常需要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并且需將釀好的器具密封,若遇到天氣寒冷時,還需采取保溫措施。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利用其中的,在密閉的容器中分解。2.保溫的目的是使的速度加快。3.將器具密封是使器具中缺少,在此條件下的產生量將大大增加。4.釀好的米酒表面有一層泡沫,它最有可能是氣體。5.若不將器具密封,暴露在空氣中,酒味變淡,其原因是。三.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原理。觀察分析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圖中有幾種保存食品的方法?說出不同方法各依據什么原理?2.除上述的方法外,你還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訓練與拓展1.酸奶的營養價值比牛奶高是因為酸奶在發酵過程中,()使牛奶中的營養成分轉化成更易被人消化和吸收的營養物質,并產生多種維生素。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曲霉2.咸魚能保存較長時間,其原因是()A.咸魚肉已煮熟營養很少,不利于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B.細菌、真菌不喜歡分解有腥味的魚肉C.魚肉內加入了鹽以外的防腐劑D.咸魚表面缺水、魚肉內有大量的鹽分,不利于細菌、真菌的生存繁殖3.大量的細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敗,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時間不腐敗,主要是因為在冰箱的環境中()A.細菌很少B.細菌繁殖很慢C.沒有細菌D.細菌都凍死了4.臨床上利用青霉素來治療疾病,它能夠殺死某些致病()A.細菌B.真菌C.霉菌D.寄生蟲5.制作醬和醬油,需要曲霉,它主要用來分解和轉化()A.糖B.淀粉C.蛋白質D.脂肪6.根據我國的城市自來水衛生標準,可以直接飲用的自來水中某種菌類的指數﹤10個∕升,請問這種菌類是()A.大腸桿菌B.結核桿菌C.蛔蟲D.青霉菌7.在沒有氧的條件下,一些細菌將污水和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發酵分解產生的一種可利用的氣體,使它們得到凈化,這種氣體可能是()A.二氧化碳B.甲烷C.一氧化碳D.氧氣8.隨著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可能引起海洋表層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從而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這是因為浮游植物死亡會()A.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氣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層無機物增加D.使海洋表層含氧量減少9.與發面有關的一組微生物是()A.乳酸菌和酵母菌B.青霉和曲霉C.細菌和放線菌D.酵母菌和青霉10.有一學生學過食品保存知識后到一連鎖超市去調查,他看到食品有:冰柜內的湯圓、牛肉干、熏腸、蘋果罐頭、純鮮牛奶、冰魚、杏脯、咸肉、火腿、熏魚、請你與他一起對上述食品防腐方法進行分析說明:(1)湯圓和冰魚使用的防腐方法是(2)牛肉干使用的防腐方法是(3)蘋果罐頭、純牛奶使用的防腐方法是(4)杏脯、咸肉使用的防腐方法是(5)火腿使用的防腐方法是(6)熏腸、熏魚是有火熏制,可以使食品中減少,并在食品的表面形成一層防腐物質,達到防腐的目的。(7)食品是不是在上述防腐條件下可以永久保存?為什么?。第五章病毒學習目標:1、了解病毒結構的特點。2、了解病毒是怎樣繁殖的。3、說出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自主學習1.病毒的種類有、和,其中最后一類病毒又叫2.病毒的結構簡單,是由和組成,沒有。●合作學習:討論一:病毒是怎樣被發現的?用我們實驗室里的顯微鏡能看見嗎?討論二:病毒是怎樣生活和繁殖后代的?討論三:病毒都是有害的嗎?請舉例說明。訓練與拓展:1、噬菌體是指()A植物病毒B動物病毒C人體病毒D細菌病毒2、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下對病毒描述錯誤的是()A沒有細胞結構B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體內C能在培養基上獨立生活D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3、某同學將草履蟲、流感病毒、金魚、噬菌體四種生物分成了下圖所示兩類。你認為該同學可能是依據下例哪些標準給它們進行分類的()流感病毒、噬菌體=1\*GB3①細胞內有無細胞核=2\*GB3②有無細胞結構=3\*GB3③是否單細胞個體=4\*GB3④是否營寄生生活=5\*GB3⑤是否生活在水中=6\*GB3⑥是不是動物流感病毒、噬菌體草履蟲、金魚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5\*GB3⑤=6\*GB3⑥B=2\*GB3②=4\*GB3④=5\*GB3⑤=6\*GB3⑥草履蟲、金魚C=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D=3\*GB3③=4\*GB3④=5\*GB3⑤=6\*GB3⑥4、下例處理因患豬瘟、雞瘟死亡的豬、雞方法中,正確的是()A用清水洗干凈后使用B腌成腌豬肉、腌雞肉后賣給他人食用C將死豬、雞深埋或燒毀D剁成碎末作為飼料讓家禽、家畜食用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第一章根據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學習目標】1、理解對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2、應用生物的主要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自主學習】1、對植物進行分類時,要仔細觀察植物的,如對被子植物進行分類時,往往要對植物的、和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2、動物進行分類時,除了要比較,往往還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垃圾運輸保險合同建議
- 汽車美容院勞務合同
- 糧油產品物流合同模板
- 腦膜瘤的術前術后護理
- 自上而下管理課件
- 淋巴漏的護理措施
- 胃腸減壓護理操作
- 環衛工夏季安全作業
- 電工登高培訓課件
- 2024深圳市開放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名校發展共同體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參考答案
- 2025年食安食品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租賃料場協議
- 2025年北森題庫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必考保安證試題及答案
-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陸上風電工程標桿造價指標(2023年)
- 茶館里的政治:揭秘《茶館》背后的歷史
- 醫院保安服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危機公關服務合同范本
- 跨學科實踐活動5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魯教版下冊
- 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