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練習含答案_第1頁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練習含答案_第2頁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練習含答案_第3頁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練習含答案_第4頁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練習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課后訓練鞏固提升基礎鞏固1.下列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發(fā)生在豎直方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B.在空氣中不考慮空氣阻力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C.地面附近自由釋放的鐵球所做的運動,可視作自由落體運動D.物體不受任何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答案:C解析: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加速度為g(僅受重力)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只要是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都為g,故A、B、D錯誤;地面附近自由釋放的鐵球在運動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鐵球的運動可視作自由落體運動,故C正確。2.(多選)下表是地球表面上不同地點的重力加速度值。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出下列哪些結論()地點緯度重力加速度g/(m·s-2)赤道0°9.780廣州23°6'9.788東京35°43'9.798北京39°46'9.801莫斯科55°45'9.816A.不同物體的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一般不同B.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約為9.8m/s2C.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越大D.重物在北京比在廣州下落得快答案:BCD解析:物體的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與緯度、高度有關,與物體無關,故A錯誤;從表格數據看出,重力加速度g大小大約為9.8m/s2,故B正確;從表格數據看出,重力加速度g大小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確;北京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大,重物下落快,故D正確。3.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4∶9B.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C.從開始運動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3D.它是豎直向下,v0=0,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答案:D解析: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根據h=12gt2可得,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前1s、前2s、前3s的位移之比為1∶4∶9,故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為1∶3∶5,故A錯誤;根據v=gt,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故B錯誤;根據h=12gt2可得,從開始運動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34.一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g取10m/s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第2s內下落的距離為15mB.在前2s內下落的距離為20mC.第2s末的速度大小為20m/sD.第2s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答案:D解析:2s內物體下降的高度為h=12gt2=12×10×22m=20m。物體在第1s內的位移為h1=12g(t-1s)2=12×10×12m=5m,所以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為h2=h-h1=20m-5m=15m,故A、B正確;根據速度時間公式得v=gt=20m/s,故C正確;第2s內的平均速度為v=h2t25.(多選)為了測出井口到水面的距離(目測距離約10m),讓一個小石塊從井口自由落下,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測出下列哪個量能算出井口到水面距離()A.小石塊下落1s末的速度B.小石塊下落到水面的時間C.小石塊下落到水面時的速度D.小石塊下落到水面前1s內的平均速度答案:BCD解析:石塊下落1s末的速度v=gt1=10×1m/s=10m/s,與下落的軌道無關,不能求出井口到水面距離,故A錯誤;已知石塊下落所用的時間,根據運動學公式h=12gt2可以求解位移,故B正確;已知石塊到水面時的瞬時速度,根據公式v2=2gh可以求解位移,故C正確;設運動時間為t,石塊落地前最后1s內的位移Δh=v×1s=12gt2-12g(t-1s)2,可以先求解運動的總時間,再求解總位移,6.兩物體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時落地,第一個物體下落時間為t,第二個物體下落時間為13t,當第二個物體開始下落時,兩物體相距(A.49gt2 B.29C.16gt2 D.518答案:B解析:第二個物體在第一個物體下落2t3后開始下落,此時第一個物體下落的高度為h1=12g2t32=29gt2,根據h=12gt2,知第一個物體和第二個物體下落的總高度分別為12gt2和gt218;兩物體未下落時相距Δh=12gt2-gt218=497.一石子從樓頂自由下落,空氣阻力不計(當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已知石子在最后Δt=1s內的位移Δh=35m。求:(1)石子最后1s內的平均速度v的大小;(2)石子落地時速度vt的大小;(3)這幢樓房的高度h。答案:(1)35m/s(2)40m/s(3)80m解析:(1)最后1s內的平均速度v=Δ代入數據可得v=35m/s。(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v0又vt-v0=gΔt聯(lián)合解得vt=40m/s。(3)根據位移速度公式:vt2=代入數據可得h=80m。能力提升1.某同學在一廢棄礦井的井口每隔0.5s由靜止釋放一個石子,當第7個石子剛開始釋放時,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g取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礦井深度為61.25mB.當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時,第1個石子與第2個石子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小值C.當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時,第3個和第5個石子之間的距離為20mD.當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時,第4個石子的瞬時速度大小為15m/s答案:D解析:由題意可知第1個石子下落到井底用時為t=(7-1)×0.5s=3s,石子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自由落體運動位移時間公式可得礦井深度為h=12gt2=12×10×32=45m,故A錯誤;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可得,下落石子之間的距離之比為x67∶x56∶x45∶x34∶x23∶x12=1∶3∶5∶7∶9∶11,所以當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時,第1個石子與第2個石子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大值,故B錯誤;當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時,第3個石子下落的時間為2s,第5個石子下落的時間為1s,則兩者的距離h35=h3-h5=12g(t32-t52)=12×10×(22-12)=15m,故C錯誤;當第1個石子恰好到達井底時,第4個石子下落的時間為1.5s,第4個石子的瞬時速度為v4=gt4=10×1.2.小明同學為了估測某“傻瓜”照相機的曝光時間,他從磚墻前的高處使一個石子自由下落,拍攝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圖所示。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條模糊的徑跡。已知每塊磚的厚度約6cm,若想估算該照相機的曝光時間,還需測量的一個物理量是()A.石子的質量B.照片中石子徑跡的長度C.照片中A點距地面的高度D.石子釋放時距地面的實際高度答案:D解析: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與質量無關,所以與石子的質量無關,故A錯誤;AB間距為2塊磚頭的厚度,每塊磚的平均厚度約為6cm,可知照片中石子徑跡AB的長度約為12cm,故B錯誤;由圖像可知,A點距離地面為8.5×6cm=51cm,所以不需要照片中A點距地面的高度,故C錯誤;若知道石子釋放時距地面的實際高度h,則根據石子做自由落體運動落地時的速度v2=2gh,又因v2-vA2=2ghA,v2-vB2=2ghB,vB-vA=gt,以上各式聯(lián)立得t=23.(多選)一石塊從樓房陽臺邊緣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到達地面,把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分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時間內的位移是1.8m,那么它在第二段時間內的位移和通過第三段的平均速度分別是(g取10m/s2)()A.第二段位移3.6mB.第二段位移5.4mC.第三段平均速度9m/sD.第三段平均速度15m/s答案:BD解析:根據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從靜止開始相等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比為1∶3∶5得它在第二段時間內的位移為s3=3×s1=3×1.8m=5.4m,故A錯誤,B正確;它在第三段時間內的位移為s3=5×s1=5×1.8m=9m,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在第一段時間內的位移是1.8m,下落的時間為t=2hg=2×1.810s=0.6s,則第三段上的時間也是0.6s,所以在第三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s4.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的過程是這樣的:調節(jié)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盤子里,水滴的時間間隔相等,當第1滴水滴到盤子里的時刻,第4滴水恰好離開水龍頭(初速度為零),第2、3滴水在空中。當我們看到第1滴水滴到盤子里的時刻開始計時,數到第30滴水滴到盤子里的時刻停止計時,測出的總時間為t。不計空氣阻力影響。(1)為了測出重力加速度,還需要測出的量是。

(2)兩滴水之間的時間間隔Δt=。

(3)寫出求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

答案:(1)滴水口與盤子間的高度h(2)t29(3)解析:(1)為了測出重力加速度,還需要測出的量是滴水口與盤子間的高度h。(2)看到第1滴水滴到盤子里的時刻開始計時,數到第30滴水滴到盤子里的時刻停止計時,測出的總時間為t,兩滴水之間的時間間隔為Δt=t30(3)當第1滴水滴到盤子里的時刻,第4滴水恰好離開水龍頭(初速度為零),所以水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為t'=3Δt,根據自由落體運動位移時間公式得h=12gt'2,解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15.某同學手持停表,在樓頂由靜止釋放一枚石子,并記錄出從釋放石子到聽到石子落地的時間為6.0s,不計空氣阻力和聲音傳播的時間,g取10m/s2,試求:(1)該樓房的高度;(2)石子落下第4s末速度的大小;(3)石子落地前最后2s的位移大小。答案:(1)180m(2)40m/s(3)100m解析:(1)石子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運動的時間為6s,故該樓房的高度為h=12gt2=12×10×62m=180(2)石子落下第4s末速度的大小為v4=gt4=10×4m/s=40m/s(3)石子落地前最后2s的位移大小x=v4t2+12gt22=40×2m+12×10×226.如圖所示,木桿長5m,上端固定在某一點,由靜止放開后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