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解題密碼”_第1頁
詩詞鑒賞“解題密碼”_第2頁
詩詞鑒賞“解題密碼”_第3頁
詩詞鑒賞“解題密碼”_第4頁
詩詞鑒賞“解題密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鑒賞題干中的“解題”

——詩詞鑒賞審題突破訓練密碼試題回放: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試題(2009年新課標卷)鷓鴣天代人賦①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注】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問:詞的最后兩句作者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本題題干中的“三重密碼”:

1.“哪種”——只需答出一種手法

2.“最后兩句”——此手法應關涉兩句話

3.“表達了什么感情”——此手法為抒情手法

符合以上條件的只有“對照(對比)”。

問:詞的最后兩句作者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答案: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密碼一

——“怎樣”例題回放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半夜尋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觸云行。

相呼已到無人境,何處玉簫吹一聲。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博學經史,工詞章,隱居西山學仙。

問題1.這首詩寫出了四明山怎樣的特點?這首詩怎樣描寫了四明山的特點?

答案:第一問:寫出了四明山山高而幽靜的特點。第二問:①用側面描寫寫出四明山的高

。本詩第二句寫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側面表現了四明山山高的特點。②用以聲襯靜的手法寫出四明山的幽靜。本詩三、四句寫在“無人境”聽到不知何處傳來的一聲蕭鳴,反襯出山的幽靜。

辨別下面題干要求,變化為更明確的提問方式。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2.頷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頷聯是怎樣描繪景象的?3.這詞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這首詩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4.這首詩寫出深秋怎樣的特點?5.中間兩聯是怎樣寫梅花之美的?舊知回顧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描寫手法寫景順序:常見空間順序寫景角度:視、聽、嗅、觸白描、工筆、渲染、烘托、色彩映襯、想象、動靜、虛實刻畫人物手法正面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細節側面描寫:環境烘托、他人襯托、他人態度

意象烘托借景抒情常見手法:用典、對比、襯托、比喻、擬人、夸張等。寫景手法: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詠物抒懷

突破訓練:下列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的?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五指山》(丘浚)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山園小梅》(林和靖)下列句子是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的?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吨]金門》(

馮延巳)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陌上桑》下列句子是如何表達情感的?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端居》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比喻、夸張視覺、嗅覺正側面結合動作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對比、虛實結合密碼二

——“隱語”

當堂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生查子獨游西巖①辛棄疾青山招不來,偃蹇②誰憐汝?歲晚太寒生③,勸我溪邊住。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注:①本詞是他閑居期間的記游之作。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被誣罷官,閑居西巖。②偃蹇:高聳、傲慢的樣子。③生:語助詞,無義。有人評價這首詞物與我、景與情“融溶親密”,請結合詞意具體分析。(6分)學生答案:本詞是情景交融,物我不分的典范。首聯“我”與青山似可交談,青山也寄托著詩人高傲無人解的寂寞情懷;頷聯突顯了環境的清冷,青山卻“勸我溪邊住”,顯得有情有意。頸聯將我與山間明月融為一體,我高潔傲岸不與世人同流合污如明月一般,尾聯寫我讀《離騷》,暗指我也如屈原一般想報效國家可是無人賞識,情景融合自然。參考答案:①物與我緊密相融。青山孤高傲岸,是我人格的化身。同時青山因天寒“勸我溪邊住”,充滿情意;明月高懸夜空,夜夜陪我聽讀《離騷》,二者都視“我”如知己,物我之間親密融洽。(3分)②情與景相交融。歲暮天寒,素月清輝與澄澈的溪水相映,營造了凄清幽獨的氛圍,與獨游西巖的詞人孤寂、憂憤的內心情感融合無間。(3分)

下列題干中有怎樣的“隱語”?對你有什么提示作用?

1.《訪中洲》(姚鏞)“踏雨來敲竹下門,荷香清透紫綃裙。相逢未暇論奇字,先向水邊看白云”中,被訪者并未出現,詩人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寫出了“被訪者”的形象的?

2.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北驹姳磉_了作者什么感情?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

3.王昌齡《送魏二》三、四兩句詩(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闭堊骶唧w分析。1.側面烘托。(2分)詩人通過對“被訪者”居住環境的描寫,如他傍水而居,門前種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從側面烘托出了被訪者高雅隱逸的形象。(3分)2、以樂景寫哀情(以樂寫哀),用艷麗燦爛的春光反襯羈旅在外的游子思鄉之深厚,別有韻致。

其實,“代為之思”并非考生陌生的表現手法,只是有些考生或許考前沒聽說過這類名詞術語,因而一時不知所云而已。冷靜思之:誰代誰“思”?“思”什么?僅僅是“代”嗎?答案不言自喻。按先景后情的慣用寫法,送別絕句的三、四句似應歸結到惜別之情。可《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