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講-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教學課件_第1頁
第5講-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教學課件_第2頁
第5講-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教學課件_第3頁
第5講-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教學課件_第4頁
第5講-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第5講光現象(一)第一頁,共五十八頁。第二頁,共五十八頁??键c一 光的直線傳播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_____.依據光的反射而發亮的物體不是光源,如月亮.2.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同一種_____介質中.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都可以用光的_____傳播來解釋.光在真空中同樣可以傳播,傳播速度為c=______m/s.3.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的直線叫_____,一般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線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光源均勻直線3×108光線第三頁,共五十八頁??键c二 光的反射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光的_____.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的.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___________;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_________;反射角_____入射角.反射可逆同一平面內法線兩側等于第四頁,共五十八頁。注意:(1)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和反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與_____的夾角;入射角變化,反射角也隨著變化,但總是_____.(2)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向反射面時,反射光線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_____,即三線合一.此時的入射角、反射角均為0度.3.反射分為___反射和_____反射.我們能夠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的表面發生了___反射.法線相等重合漫鏡面漫第五頁,共五十八頁??键c三 平面鏡成像1.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___像;像和物的大小_____;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_____.【溫馨提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對稱”,平面鏡鏡面是像和物的對稱軸,像和物等大、與鏡面等距、左右相反.虛相等相等垂直第六頁,共五十八頁。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3.平面鏡的應用:醫生用來檢查牙齒、早期軍事上用的_______、塔式太陽能電站等.光的反射潛望鏡第七頁,共五十八頁。第八頁,共五十八頁??键c一 正確區分三種光現象命題點:(1)光的直線傳播現象;(2)光的反射現象;(3)光的折射現象.例1(2013·咸寧)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是()第九頁,共五十八頁。解析:本題考查如何區分三種光現象.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是由于光從水中折射到空氣中時,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屬于光的折射現象,A選項不符合題意;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倒影是岸上的物體在水中所成的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B選項不符合題意;利用放大鏡工作時,光分別在空氣和玻璃中傳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C選項不符合題意;太陽光在樹蔭下形成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實像,這是小孔成像,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象,D選項符合題意.答案:D第十頁,共五十八頁??键c二 光的反射命題點:(1)光的反射定律及運用;(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例2(2013·泰安)如圖所示,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夾角,則()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第十一頁,共五十八頁。解析:本題考查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及對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0°,因此入射角是60°,反射角也是60°,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選A.答案:A第十二頁,共五十八頁。【方法總結】牢固掌握光的反射規律是解決光的反射類問題的基礎.使用光的反射規律解題時,要明確光反射時的特點,如“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還要清楚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法線位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角平分線上,法線過入射點且與反射面垂直.解決光學問題時,如問題較復雜,我們還可以借助數學工具中的幾何作圖來幫助分析解決問題.第十三頁,共五十八頁??键c三 平面鏡成像命題點:(1)平面鏡成像特點;(2)平面鏡成像的應用.例3(2013·雅安)右圖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最好在明亮的環境中進行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應選擇較厚且涂有水銀反光面的鏡子第十四頁,共五十八頁。解析:本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為了便于觀察蠟燭的像,應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進行,故A選項錯誤;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與物體等大的虛像,故B選項正確;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故C選項錯誤;玻璃板應選擇透明、較薄的,便于觀察像和像的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故D選項錯誤.故選B.答案:B第十五頁,共五十八頁。例4(2013·荊門)某人站在離湖岸邊6m的C處,剛好能看見湖對岸的一棵樹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為1.5m,湖兩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寬40m,則該樹HG的高度為___________m.第十六頁,共五十八頁。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平面鏡成像和光的反射.根據題意作出人看湖對岸樹HG的光路圖如下圖所示:第十七頁,共五十八頁。由圖可知△ABC∽△BOE,有

OD=ED-EO=40m-4m=36m.△H′DO∽△BEO,有

H′D=9BE=9m,GH=G′H′=H′D-DG′=8m.答案:8第十八頁,共五十八頁。例題6:已知物體AB,請畫出它在鏡中的像A'B'。第十九頁,共五十八頁。【解析】本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因此在題圖中作AB關于鏡面的對稱圖形,即它在鏡中的像A'B'。答案:如圖所示第二十頁,共五十八頁。例題7:下圖是四位同學作的平面鏡成像圖,圖中MN為物體,M’N’為對應的像,其中正確的是()

B解析:虛像要用虛線畫A第二十一頁,共五十八頁。第二十二頁,共五十八頁。1.如圖是同學們在家庭實驗中的一些小制作,它們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第二十三頁,共五十八頁。A.針孔照相機——在半透明紙上承接到景物的像B.潛望鏡——在水面下觀察到水面上物體的像C.昆蟲觀察箱——可同時觀察到昆蟲的背面和下面的像D.自制照相機——在半透明紙上承接到遠處樹木的像答案:A第二十四頁,共五十八頁。2.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傳播B.光總是沿直線傳播C.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相同答案:C第二十五頁,共五十八頁。3.自然界的美經常令人陶醉,如圖所示的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答案:C第二十六頁,共五十八頁。4.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應進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轉動板AB.沿ON向后轉動板BC.改變入射光線與ON的夾角D.改變反射光線與ON的夾角答案:B第二十七頁,共五十八頁。5.某水池中水深為1.5m,池邊的路燈高出水面5m,路燈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離是_____m.

反射5第二十八頁,共五十八頁。6.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到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上,請畫出經兩個平面鏡反射的光路圖.答案:如圖所示第二十九頁,共五十八頁。7.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1)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兩只相同的蠟燭;⑥火柴.探究活動中應選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2)如圖所示,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的另一側慢慢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____________為止,證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①重合第三十頁,共五十八頁。(3)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先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發現在光屏上____看到像(填“能”或“不能”),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不能第三十一頁,共五十八頁。考點訓練5第三十二頁,共五十八頁。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9分)1.(原創)“皮影戲”是同學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節目,如圖所示,進行“皮影戲”表演時是利用了()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平面鏡成像答案:A第三十三頁,共五十八頁。2.(2013·湘西)如果你在一平面鏡中看到了另一個同學的眼睛,那么無論這平面鏡多么小,該同學也一定會通過這平面鏡看到你的眼睛,這是因為()A.光的漫反射B.光的鏡面反射C.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處在眼睛的明視距離位置答案:C第三十四頁,共五十八頁。3.(2013·重慶)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屬于光的反射的現象是()答案:A第三十五頁,共五十八頁。4.一束光線射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圖乙中正確表示光的反射的是()答案:B第三十六頁,共五十八頁。5.夜晚,當汽車燈發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車尾燈上時,司機看到尾燈的反射光,就能及時避讓,圖中有關自行車尾燈的光路圖正確的是()答案:A第三十七頁,共五十八頁。6.(2013·梅州)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現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三十八頁,共五十八頁。A.小孔成像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C.保持蠟燭和墻的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D.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虛像A第三十九頁,共五十八頁。7.(2013·河北)如圖所示現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第四十頁,共五十八頁。8.(2013·臨沂)如圖,在觀察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平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規律B.蠟燭燭焰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虛像C.把蠟燭移近平面鏡時,它的像會遠離平面鏡D.燭焰與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C第四十一頁,共五十八頁。9.雨后的夜晚,當你迎著月光行走在有積水的路上,為了避讓水洼,應走“較暗”的地面.這是因為光在()A.地面發生鏡面反射B.地面發生漫反射C.水面發生漫反射D.水面不發生反射B第四十二頁,共五十八頁。10.如圖所示,下列成語與其物理知識相符的是()A.鑿壁偷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撈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D第四十三頁,共五十八頁。11.(2013·舟山)電動車的反光鏡是用來觀察車后情況的平面鏡.在某次行駛時,發現左側反光鏡中看到的是車后的樹梢和天空,卻看不見路面的情況.為確保行駛安全,左側反光鏡的鏡面應該()C第四十四頁,共五十八頁。12.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A.2.1m B.2.5m C.4.6m D.5mC第四十五頁,共五十八頁。13.下列關于“影”的形成,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A.在陽光照射下,大樹底下出現的“陰影”B.皮影戲中的“手影”C.立竿見“影”D.岸邊樹木在河水中的“倒影”解析:A、B、C選項中的“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光線照射不到的區域;D選項中的“倒影”是樹木經平靜的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虛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答案:D第四十六頁,共五十八頁。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14.許多建筑采用玻璃進行外墻裝潢,這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卻造成了光污染,造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陽光在玻璃表面發生了_________反射.答案:鏡面15.(2013·泰安)由于光_______的現象,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筆字(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答案:漫反射第四十七頁,共五十八頁。16.王芳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_______m,現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m處,如圖所示,這時她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3仍能第四十八頁,共五十八頁。17.小明身高1.7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m處,他在鏡中的像高是_____m,他到像的距離是____m.若將一塊木板放在平面鏡前,如圖所示,請畫圖說明他能否通過平面鏡看到自己的腳尖.21.7小明能通過平面鏡看到自己的腳尖第四十九頁,共五十八頁。18.小芳在距平面鏡1m處照鏡子.她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_____(填“實”或“虛”)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鏡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虛0.7不變第五十頁,共五十八頁。三、作圖題(4分)19.如圖所示,在點O放置一個平面鏡,使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陽光經O點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中.請你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第五十一頁,共五十八頁。答案:如圖所示第五十二頁,共五十八頁。四、實驗探究題(20題9分,21題18分,共27分)20.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豎直放置在平面鏡M上.(1)在實驗中使用白色硬紙板能顯示___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測量________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反射角和入射角(2)以法線ON為軸線,將白色硬紙板的B面繞法線ON向后旋轉,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_______(填“發生”或“不發生”)變化.不發生第五十三頁,共五十八頁。21.(2013·廣東)如題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第五十四頁,共五十八頁。(1)下面步驟a中橫線處填上內容.實驗步驟a、b、c、d的合理順序是__________(填寫步驟前字母).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